《寻味中国》书评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6-1
ISBN:9787562477730
作者:[美] 林留清怡
页数:272页

写作的视角:《寻味中国》

在开始介绍之前,先说一点题外话。题外话:当美食文成为潮流,看到这本《寻味中国》的标题以及副标题,真心让人反胃。副标题是——一个华裔美国女孩的中国美食大冒险。如果一定要说这句话里有一个正确的词,应该是“华裔美国女孩”。而这本书的英文名《SERVE THE PEOPLE》(为人民服务),才透出了十足的中国趣味。没错,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ABC。如果这个身份也顺便成为了这本书的卖点,我忍不住要为作者感到惋惜了(这就是中国一部分出版业的不自信,为了吸引眼球保证利润,才不管下作与否)。题内话:为什么要推荐这本书?如果只是一本普通的美食散文,比如老牌的蔡澜、新近的……数不胜数,其实没有太多值得推荐的地方(各位不觉得这样的美食文有点商业化么)。如果只是一本老外看中国,比如何伟以及他老婆写的一些书,也不太值得推荐。正如大家都会联想到的那样,作者利用不同的视角写作——这源自于作者的美籍华裔的身份——但如果仅仅是视角不同,这本书就没有意思了。作者一边写自己为了学习做中国菜而去读烹饪学校、写自己从烹饪学校毕业后怎么向不同的厨师学习(大酒店的、路边摊的)、写自己怎么和农民工交朋友,一边告诉了中国的读者如下几件事:1.以美国人为代表的外国人对哪些中国菜感兴趣,书里面把这些菜的做法都列了出来。毕竟这是一本在美国出版的书。2.外国人觉得中国哪些地方是特别的。不论是好的特别还是坏的特别。如果你读完了整本书,还看不出来哪些比较特别,都觉得特别理所应当司空见惯,只能说你真的太中国了。3.中国的经济真的很发达吗?这个信息是非常隐秘的,但可以从上面的第二点推导得出。接下来,主要说说第二点。作者在本书的一开始就这样写道,“烹饪学校让我见识了北京生活的旮旮旯旯,这是之前在外侨圈子里无法领略的细微层面。(P24)”那么哪些是接触不到的呢?作者完全通过学做菜来观察生活:到农贸市场买菜的时候,怎么买才能买到称心如意的(在美国都是到超市去买包装好的菜和肉);折腾了许久才能磨菜刀(美国的菜刀和中国的菜刀很不一样);和烹饪学校王主任成为朋友后,去王主任的家里,看到了老百姓的生活状态……关于从烹饪学校毕业,作者的描写也栩栩如生,她写,“我没有请枪手,没有夹带教科书,也不指望同学们和张校长的帮助(P73)。”当然,她也写了同学们如何作弊、校长和王主任如何千方百计地想帮助作者作弊、以及一位有钱的赵太太连最后的实际炒菜都是请别人来做的——真实的中国特色,就这么赤裸裸又百分百客观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作者还写了她是如何与农民工交朋友的。比如她写一位绰号是“老大”的女服务员,在买了手机以后,把所有能够得到的号码都存了起来,“我有天下午浏览老大手机里的通讯录,发现她已经存了500多个号码了。即使是偶然接触到的号码,她也统统存下来,包括她在小广告和报纸上看到的号码。‘以防万一嘛,’她认真地说,‘万一需要打电话呢,这样比较方便。’(P113)”我喜欢这样的情节,比某2上面的“这样的食材有了更多的鲜味”听起来更有中国的鲜活与麻辣。最后,还是想说几句关于这本书的写法。每一本让你动心的书,都可以成为你写作的老师。这本书以做菜为主线,串起来的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人与事。如果同样是写食物,精雕细琢地写食材,是一种写法。写食物与自己的记忆,是一种写法。写食物和人民的生活,是一种写法。如果想写得更有深度与宽度,一定要选最后一种。据说作者在北京开了餐馆。不知道有一天去她的馆子里吃饭时,会不会有不一样的赶脚。-------------------------------------------原创公共微信book-life关注与介绍:艺术、建筑和清新感书籍

寻根之旅中道不尽的人生百味

当下的中国对美食的关注日盛,甚至有人说了解一个地方的文化无非两样,一是语言,一是美食。在这种背景之下产生了一批的美食书、美食作家、美食节目,但《寻味中国》一书的作者华裔美国人林留清怡显然另辟蹊径,以本人在2005年至2007年旅居中国亲身寻觅、体验并学习制作中国美食的过程为载体,通过跨文化的观察生动描写了不同阶层人物的人生经历和处事哲学,也展示出在时代蜕变中的中国,普通人经历社会阵痛后的无奈迷惘,但同时保持勤劳朴实、热爱生活的种种风貌。文章是人咏物言志的载体,一本书只是一家之言。要体会文章中所描写事件的语气和对人物的看法必须先了解作者的身份,她是一名土生土长的美国人,在寻根的过程中同时也是给美国《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等媒体供稿的专栏作家。这个身份也在行文中喋喋不休地强调着,比如在烹饪学校考试前作者说“参加这个考试的意义何在?我不同于班上其他人,我不需要那一纸证书,我不靠那个找饭碗。”;在面摊学习的时候“白天,我在脏兮兮的面摊打工,晚上,却在北京最高档的餐厅用餐”;在上海高档餐厅实习时她和老板沟通时她揣测“有位记者能详实地记录他的能力,这种机会他可能也不想错过,尤其是他一心想要成为明星处事,正需要多多见诸媒体。”总之,作者时刻不忘记自己身份,提醒自己如同入世一般在各种地方修行,这种“身在其中、心有隔离”的状态中作者完成了自己篇篇文章。带着这种与众不同的心态,文字中会时常按照美国的生活标准和道德准则来衡量人和事,虽然行文中并没有明显的褒贬词,但作者的态度还是清晰可见。正如作者在文中写到的“就算已经熟练了,也不表示我会永远喜欢中国吃饭和说话的方式。”“或许我只不过就是对自己‘根’感兴趣的美国人。”所以,有些语气会比较刻薄,会将话题带到与食物本身无关的领域,对人对物的描述中均有着一种既定的“美国人”模式似的认知,似乎这就是她所体会到的中国社会环境,让中国读者感到一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比如作者谈到 “中国各式各样的组织对于我来说是一个谜。通常,它们存在的唯一目的似乎就是往满是头衔的名片上,再塞一个上去。”;“中国人习惯了教条式的宣传口号”“在中国,有些因素是优先于新闻客观性的,比如商业利益。”“我身处的这个国家,为人民服务这句口号已日益被人人为已所取代”总之通过三年的生活作者似乎充满了感叹和认知,誓要求得一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效果。即使如此,这本书的行文仍是新奇有趣,以其独特的视角演绎了中国社会中的人生百味,作者即使在描写中国读者已经司空见惯的场景也带着几分趣味。古龙曾经说过,如果一个人想要自杀,就带他去逛一逛菜市场。显然菜场代表了世俗中最热闹的场景,最轻易的勾起了人生存下去的欲望,最容易反映小市民的狡黠和智慧。在作者笔下的菜场也是生气盎然,比如买肉的小贩总说没法儿切那么准,可切下来的分量总是比你要的多;个头娇小的鱼摊老板娘却如职业摔跤选手一样的大手劲的摔鱼并微笑的说慢走。除了这些妙趣恒生的生活场景,文中所描述的譬如中国人对待钱的态度(爱打听钱指收入、价格,但羞于去谈论金钱待遇)、常常用于礼尚往来但鲜少拿去吃的的月饼券、美食记者习以为常拿的回扣等事件等等也是作者认真观察社会生活的结果,均是真实并值得回味的。更重要的是作者去烹饪学校考证、去面馆学拉面、去饺子馆包饺子、去平安割稻子、去黄埔会实习等亲身经历,看出作者认真甚至有几分执拗的精神状况,使得读者对其的寻根之旅产生了几分敬意。其中给读者带来最多冲击的还是作者描写的形形色色的人物,王主任、张师傅、小秦、胡桂荣、孙老板、廖叔廖婶、龙运土、梁子庚、小韩、邓师傅、江礼等,这些人也都有自己的故事,这些故事发生在同一国度却有天壤之别。比如我最喜欢一个人物——山西面馆的老板和师傅张淼,他常常因为单调重复的工作而忘记星期几,也常常因为收入不赚不赔又需要养活全家而陷入生活困境,但同时他也是个坚守传统方式炮制美食、坚持诚信原则取悦顾客的人。比如他第一家店的倒闭也正是因为合伙人给客人吃烂掉的菜而产生争执决定终止合作;作者学面时因为厨房忙不过来而好意劝到“能不能买一台面条机呢?”,张师傅气呼呼地说“用机器做不出这么好吃的面条!吃起来不一样! ”;在关闭第二家店的最后一天,他对每一个熟客重复着“这是您最后一次吃我的面了。”有一熟客按老规矩点了猪肉卤刀削面,作者提议她来削,张师傅却摇头“他吃的面条要很薄才行,他身体有毛病”他指了指自己的胃。 张师傅的性格就如何他手中面条一样坚持原滋原味但又韧性十足。作者笔下的美食固然是让人垂涎欲滴,但个性化的人物比食材有了更多的鲜味,读起来更有中国特色的鲜活与麻辣。从不同人物的身上读者能感知到各种社会风气与社会追求,也更加真实地触摸到栩栩如生的个体生活。这本书的最后一段谈到王主任的生活评价“她说自己的一生中,苦多于甜,酸多于辣,可是一切都‘还行’”。这段关于生活中味道的阐述方式让我想起了舌尖上中国第一季中提到的“除了舌之所尝、鼻之所闻,在中国文化里,对于“味道”的感知和定义,既起自于饮食,又超越了饮食。”我想,不管是酸、甜、苦、辣哪一种味道,也许所有的味道都充斥在人生每一个角落,配比不同的陪伴人们走过或艰难或安适的岁月。每个人用自己的故事写出的柴米油盐,已经和勤俭、坚韧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构成了浓浓的人情味,这才是人生最世故但最美好的滋味。

寻味中国 or “寻思”中国

《寻味中国》一个华裔女孩的美食寻根之旅。乍看之下是一本关于美食的书籍,实际上更多的是作者本身有着地地道道美国式思想的华人对当代普通中国老百姓生活充满着好奇,以美食之名写下了自己在中国生活多年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不得不读的好书,饕餮必备

圣诞节看到的书,更显得有意义!期待赶紧拿到手!假期有闲暇读读。当年看《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第一集里面的美食没把握给馋死,虽然不一定喜欢吃。美食背后的文化内蕴,也会让人流连忘返的,多少年积淀下来的传统因子,通过美食这扇窗,让人仔细咂摸那随着时光一起流淌却依然熠熠生辉的中国烙印!

一个华裔美国女孩的中国美食大冒险

我读过这本书的繁体版,洞察犀利,妙趣横生。以饮食文化为支撑,折射出中国这些年的社会变迁。推荐大家读一下,这段内容简介写得很好:以跨文化观察的方式,作者幽默生动地写下她的经历。她的文字读来令人垂涎,文字中流露出浓浓的人情味,酸甜苦辣咸,所有的滋味都在书中一一呈现,从中国人的餐桌看尽中国社会的风貌百态和时代变迁,以及美食如何慰藉人们的心灵。这个“味”,不仅仅是美食佳肴的美味,更是人生的滋味,引人思考,令人回味。

对于美食,因为热爱所以诚实

华裔美国女作家林留清怡在经历数年的中国美食大冒险后,集成了这样一本书——《Serving the people》,繁体版直译成《味人民服務:從小麵攤到五星級餐館的奇妙歷程》,而简体版却似乎别有意味地译成《寻味中国》。不论是笔调还是跨文化观察方式,这本书无疑可作为何伟《寻路中国》的姊妹篇,无非前者从食物入手,后者开车游历体验,何伟是金发碧眼的美国人,而林留清怡却是黄皮肤黑眼睛的ABC。在这一点上,倒是跟何伟老婆张彤禾的立场更接近,她也来到中国,去结识东莞工厂的女孩,然后写了一本《打工女孩》。大家的都有个“中国根”,林的高明之处是并没有一味地去寻找那个虚幻的“根”。除了长相和偶尔和家人一起吃的山寨中国菜,别无任何联系,你不能要求一个土生土长在加州的女孩去怀着莫须有的乡愁。比起张彤禾的拼命代入,林留清怡倒是大大方方地承认这一点,我并不是中国人,我的舌头、我待人处事和观察世界的方式都是美国的。这也许是为何比起《打工女孩》,《寻味中国》读起来更真诚有趣的原因。因为对这片陌生故土上美食的好奇,她来到中国,从诡异的烹饪学校开始,又到山西面摊和“馅老满”饺子馆,甚至味精工厂的探访,接着到上海外滩的高档餐厅黄浦会实习,最后到寻找完美的小笼包的一趟扬州之旅结束。这几段经历涵盖了各个层次,里面出现了不少和她有过深交的人物:烹饪学校的王主任、面摊老板张师傅、上海美食评论家江礼旸、黄浦会的厨师小韩和老板梁子庚先生,每个人都有他们的传奇经历,有想要去的地方,他们的表达就是浓缩了他们人生的一部分。比如经历过文革、上山下乡的王主任对所有的事都是一股经验论,“做菜好比开车,学个套路而已,就那么简单”。从农村出来北京打拼的张师傅阴差阳错成了厨师,他的人生理想就是做自己老板,能够赚点钱寄回家。报社记者出身的江老师是典型的上海式恃娇恃宠,被各路餐厅请吃饭写软文,这起初让作者感到反感,当她在中国待了那么多年后,好像扭转过来,“终于意识到我不能拿美国那一套道德标准来衡量这里的人和事”。一个收红包的美食评论家也许不是最专业的,但“我很欣赏他对食物和写作那股真挚的热情”。满腔正义感开始打折扣,这才是了解中国的开始。但至少她对自己是诚实的,直言不讳,“吃过的小笼包中,黄浦会的并不是最好的,虽然费了很大功夫,但还是少了点什么。”忠于舌尖的直觉,这应该是美食热爱者最基本的素养,我们没法儿对食物说谎。最喜欢的一节是写上海的“音餐厅”的,一间由日本老板开的创新上海菜馆,每晚由同一位厨师邓师傅烹制食物,老板像在日本一样于玄关迎接客人,属于比较亲民的街坊餐馆。邓师傅也是位传奇人物,少见地有着喝现磨咖啡的习惯,在德国波恩混过几年,回来后四处旅行,又在贵州的馆子里打过工,他做的菜不花哨,但是很踏实,让人安心。林留清怡在这里引用了她认识的一位旅游杂志编辑说过的话,“最好的餐馆和最喜欢的餐馆压根就是两码事”,在这里,就是黄浦会和音餐厅,最好的餐馆可以作为体验,而最喜欢的餐馆才是最常想去的,高高在上的女神终究没有青梅竹马的那份放松自在。菜式简单、摆盘不那么精美,环境不那么精致优雅,这又有什么关系,好吃不就行了。对于“地道”,作者这样写道:我在音餐厅领悟到,对于是否“地道”的看法是相对的,我人在上海,吃着上海厨师做的上海菜,但有些人却认为这不是地道的上海菜。……大家口口声声说“地道”二字时,并没有考虑到食物也是与时俱进,无时无刻不在变化,食物反映了起源地,而起源地本身也在变化。这也是自己在很多地方吃东西时感到的疑惑,究竟什么是正宗,究竟为什么非要追求正宗?好吃不就行了么。何况上海菜本身就是个暧昧的概念,是本帮菜呢,还是殖民时期融合各大风味的菜系,还是新派创意菜?谁也没法儿给个定论。当年的名厨梁子庚渐渐变成了个生意人,林留清怡也毫不留情地指出,他难得下一次厨,而且有回把鸡丁炒糊了。很多产业化的餐馆最后都会变成这样,失掉了些许风味,只有严格把控质量的食物。《寻味中国》给我最大的启发是要忠于自己并且勇敢地说出喜欢或不喜欢,即使对方是从未获得过差评的顶级餐厅,还是油迹斑斑的路边小吃店,我们都可以有自己喜欢的理由。

乡愁五味

文/李小丢余光中曾经在《乡愁》一诗里告诉过我们,乡愁是邮票,是船票,是坟墓,是海峡,这些意象让人感到绵长又凄凉,是无法触碰的伤痛,是属于第一代移民的共同记忆。而对于像林留清怡这样的第三代移民来说,乡愁已然越过了故土难离的藩篱,只有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的外在维系着他们与故国脆弱的联系。那么乡愁对她又意味着什么呢?林留清怡在美国出生和长大,2000年第一次来中国的时候,除了外表,她和其他来中国的美国人没什么区别,对中国的饮食文化也没有太多的兴趣。虽然她儿时没少吃母亲做的蒸肉饼和外婆包的猪肉香菇馅儿的饺子,但是她更想吃麦当劳这样其他同学都在吃的东西,家里飘出的那股菜味儿让她感到颜面无光。她迫切地想和其他美国人一样,她也认为自己做到了。可是到了中国,现实给了她当头棒喝,她一脚踏在外侨与世隔绝的小圈子里,一脚踏在圈外的中国世界中,两头不着边,无法找到融入的感觉。她生平首次意识到自己急需解决种族、身份认同与归属地的问题。她想知道,她的文化之根在哪里。最终她选择从食物的角度来找到这种联系,并把她的寻根之旅写成了《寻味中国》一书。和纯正中餐的第一次亲密接触给林留清怡带来的惊吓远大于惊喜,她发现,跟唐人街那些改良中国菜酸酸甜甜的口感相比,在中国餐馆点菜意味着每一次都是险象丛生的探险。未知的食材一次次考验着她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底限,她小心翼翼地穿行在活物、内脏、爪子和舌头频繁出现的雷区;还要随时准备接受从未体验过的味道带来的挑战,当她在宫保鸡丁中吃到一粒花椒的时候,她才第一次知道原来除了酸甜苦辣咸这五味之外,还有这样类似于到牙医诊所被打了麻药的口感。虽然这不是个一见钟情的故事,但并不妨碍她渐渐的爱上中餐怪异的口感和味道,甚至这种热爱更进一步,她不再满足于简单地吃,而是要挽起袖子走进厨房,去研究这些味道是如何发生的。她进入了烹饪学校,破天荒第一次感到自己融入了中式生活,成为了这个充斥着矛盾、变幻莫测、日益强大的国家的一份子。《寻味中国》常常让我联想起何伟的《江城》和《寻路中国》,两人选择了解中国的方式异曲同工,都切入了当下普通中国人中最有代表性的几个群体,进而把握了变化中的中国的脉搏。何伟以外教老师的身份走入了中国文革后出生的一代年轻人的内心世界,见证了东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的碰撞,以及因此带来的矛盾和变革。林留清怡以厨师和美食家的双重身份接触到的更多,烹饪学校的王主任让她了解到过去中国的历史和当下城市新兴的中产阶级的生活,她帮厨的山西面摊的张师傅则让她一窥城市化进程中外来农民工的梦想和汗水……厨房成为了开启中国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一把钥匙,让她品尝到了人生的五味。她最终认识到,正是美国童年的蒸肉饼和饺子塑造了她的味觉,就像《舌尖上的中国2》中说的:“如同传授母语,母亲把味觉深植在孩子的记忆中,这是不自觉的本能,这些种子一旦生根、发芽,即使走得再远,熟悉的味道也会提醒孩子家的方向。”五味,不仅是美食的味道,更是乡愁的滋味。  (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作为商业用途的请豆邮征询,谢谢)====================================================           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做了个读书类的微信公众平台:读书有疑(微信号doubtsinreading)每日推送一些有看头的书评(当然不只是我写的)、作品作家、精彩短篇等。编选的宗旨就是有趣、有品、有疑。欢迎喜爱读书的朋友们推荐、订阅。 快!关注起来!关注一下不会怀孕的啦!(●'ω'●)丿♡


 寻味中国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