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论》章节试读

出版社:三联书店上海分店
出版日期:1995-04
ISBN:9787542607997
作者:E.云格尔
页数:121页

《死论》的笔记-第108页

拯救意味着:上帝解救已经度过的生,受到限制的尘世生命分有上帝的生命,终将结束的生命时间分有上帝的永恒,负有罪过的人类生存分有上帝的荣耀。

《死论》的笔记-第24页

某种良知,即使是“好的良知”,绝不总是好事。它完全可能成为他人的灾难。例如,人们可能由于纯粹的良知犯罪。信仰的负责尤其表现在良知受到约束,信仰使我们确信自由,它解放良知,并以此约束良知,
正确信仰的约束就是一种确定性,它既解除不确定性也解除错误的约束。基督信仰对死之问题的回答是确定的,而且基督信仰解放良知的同时也约束良知。相反人类学对死之问题的答复是不确定的,不确定加上不受约束的良知是非常危险的。

《死论》的笔记-第17页

每天有数十万细胞死去,同时有相同数目及特性的新细胞生成。这就是说,倘若在十年之后见到并认出一个老朋友,那么可以肯定,几乎他身体的每个细胞,皆非他离别前所有。就器官而言,他已完全是一个新人。死是一个过程,在死是死亡的四个入口(大脑,心脏,肺,血液)之间的恶性循环,复生是试图中断这个恶性循环。只有不再可能复生,人才死了。“如若你不能,去死复去生!阴森大地上,你乃一幽魂。”

《死论》的笔记-第20页

在死过程可以通过对呼吸、供氧、血液循环的变化和心脏功能的中断等现象观察出来,其征兆如:呼气带腐臭味;蜡样面容——鼻梁挺直,张口呼吸,眼睑下垂;大小便失禁;出冷汗,皮肤呈死灰色。触觉开始消失,手的动作不协调。通常,首先失去理智功能,随后是感觉功能和动作功能,最后是植物功能,大多数病人临死没有清楚的意识。死前的不安和呻吟是反射引起的现象,不是感觉痛苦。按照生物学的观点,在通常情况下,人死去一般没有特别的痛苦。

死亡已经来临,呼吸、心跳和脉搏停止。皮肤变成青紫或苍白,失去感应;眼角膜变得浑浊,瞳孔放大。肌肉松弛。死僵的出现因情况而异。剧烈的肌肉活动之后可能突然出现死僵。一般情况下,3-10小时后出现死僵,24-48小时后死僵消失,可以活动尸体。
已经来临之死的确凿标志在死后已定时间才能确定,细胞组织的分解则是最保险的标志。已经混浊的眼角膜细胞开始相互分解。几个小时后,身体下垂部位出现尸斑,尸斑最初时可以按掉,随后逐渐凝固;皮肤萎缩,尤其嘴唇变得像羊皮纸;由于肠肉持续腐败,腹部皮肤开始发青,腐败气体使身体膨胀,如有空气接触,并有足够的湿度和温度,细胞分解和微生物作用将持续腐化坏死组织,4-6年之后只剩下一副骨架。当然,这时人的死已经是确凿无疑的了。
发现这篇社科院研究员发表在浙江省社会科学院《观察与思考》上的文章《生命的句号--关于死亡标准的争论》大片抄这本书啊。。。当然不知道原文有没有注释 http://www.zj.xinhuanet.com/magazine/2004-05/17/content_2139841.htm OR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GCYS200410019.htm

《死论》的笔记-第1页

生命时间的终结与消逝的时间并不相同
死--陌生--惊异/确定的--切身的

《死论》的笔记-全书 - 全书

死本身是缄默不语,死是喑哑的并令人缄默。只要人活着,人就不可能向死询问它自己。
死与我们相关。因为,只要我们存在,死就存在;如果我们未曾或不再存在,死也就不存在了,死依据生活着。
正确信仰的约束就是一种确定性,它既解除不确定性错误的约束。信仰使我们确信自由,它解放良知,并以此约束良知,因为,信仰之事实即上帝,只有成为自由的人,人才会确信上帝。如果死之问题的可能的回答应当是一种负责的信仰之回答,它也必须是一种解放性的回答。如果死之问题没有解除不确定性和错误的责任,死亡问题就不可能获得一种负责任的信仰之回答。
只有当耶稣基督之死被理解为与我们的生相关的事件,我们的生因此能够具有一种新的死亡态度,对耶稣复活的信仰才能成为我们大家复活的希望,才能重新恢复活力。
生至死都应当尽一切可能为认识服务,纯粹的认识也许只能由从肉体脱离的灵魂完成,但生应当为这种状态作好准备。
记住你将死去意味着认识你自己。
自己的生终将失去,这恰恰应当促使活着的人寻找自己。
自我认识的人必然认识到他将死去。
作为认识对象,死是使认识本身升华的一个事件,它预先投下的不是它的阴影,而是它的光明。
死亡的否定性在此无可争议,也不曾被回避,痛苦没有因解释而消除,也没有因慰藉而化解,而是被承受下来。只有这样才会产生认识,认识的使命恰恰在于:赋予过去的东西以未来,赋予毁灭的东西以新生。
信仰赋予生无可比拟的优势,甚至最残酷无情的死——信仰非常清楚非常痛苦地意识到它——也无法与之较量。
哲学把自己的存在归功于死,它总之是死的哲学。
诚然,倘不言及死,信仰也许不会言说上帝,但言说上帝比言说死含义更深,神学不把自己的存在归功于我们必死这一事实,它不是死的神学。
生意味着对生命的喜悦,而对生命的喜悦就是对上帝的喜悦。
根据《旧约》,人的生命是一件礼物,因而不是生者的私有财产。
谁与智慧之路背道而驰,谁就会走向死亡。
虽然死是人的生之时间的终结,甚至是生的常在威胁,并因此成为一件极大的坏事。但它只是承续上帝那件好礼物的一件坏事。
死本来不必如此,我们必须死去,但又不可以死去。它本来不必困扰生,而是可能解放生。它本来不必为违逆自然,而是可能顺应自然。它本来不必提前、延续或不期而至,而是可能如期降临。它本来不必是中断,而可能是恰当的终结。
所有人的生通向死,而耶稣的生来自死。只有耶稣基督使愿意归属他的人分有他这个生,他们也就同样来自死,尽管他们仍须死去。但是,他们仍然面临的死与人生必取的死如今有着天壤之别,它不再是生的竞敌。
信仰给语言带来的毁灭性打击恰恰激发了思想新秩序的产生,人们敢于思考前所未有的事,即死者复活已经发生(从前只与世界末日相联系):受难于十字架的耶稣,他还活着。
在《新约》看来,人葬送了自己的生和授予自己的神圣生存权,这就是罪人必然遭受的那种死的本质。
上帝承接着终结,结束的东西之彼岸不是虚无,而是曾在开端的同一上帝,我们或须由此认识:不仅是构成祝福的开端,就是上帝造成的终结都是一件好事。
在灾难性死亡中,人是具有主动性的主体,但他随后必须被动地承受这种主动性的后果。反之,人以一种被动性——它以造物主的主动性为先决条件——承受摆脱了灾难性死亡的生命终结。这种被动性并不一定是坏事,我们在此也须认识到:并非任何承受都是痛苦。
耶稣相信上帝的临近,与对正在来临的东西的希望相比,这种信念更为现实,谁看见正在来临的东西到达,就不必再希望它。
希望取决于尚未存在的,信仰则取决于一层存在的,只要耶稣仍以肉身盘桓在生者之间,那他也许可以满足人们对上帝的信仰,但是无法激起对他本人的信仰。然而通过死,作为生者的耶稣以生者之中被取消了。就此而言,耶稣之死是他能够被信仰的可能性之否定条件。
上帝在死去的耶稣身上显示了自己的荣耀。
如果上帝在死中也不放弃与我们相关,如果上帝使自己与死去的耶稣认同,以便通过这位十字架受难者向所有人证明自己的仁慈,那么,正是从死之无关系中产生了上帝与人的新关系。
不是上帝通过耶稣之死使人与他和解,而是他以自己与日益疏远他的世界和解。
当上帝承担罪过之时,他就在谴责罪过。
基督信仰的复活希望根本呢没有利己的动机。
拯救意味着:上帝解救已经度过的生,受到限制的尘世生命分有上帝的生命,终将结束的生命时间分有上帝的永恒,负有罪过的人类生存分有上帝的荣耀,分有上帝的荣耀意味着负罪的人生获得光荣的拯救。有限的生命作为有限的生命获得永恒,但恰恰不是通过无限的延长:灵魂不死乃欺人之谈,而是通过分有上帝自己的生命,我们的生将庇护于他的生之中。
上帝不会像未亡人失去死者那样失去我们。人人都将以自己过去的形象汇集在上帝之中,汇集在本是生的上帝之中。
从人与上帝的关系出发,死被明确无误地理解为决定生命的一切差别的终结。
人为制造的死亡恐惧绝不是生命的自己本能,而是对生命犯罪。(《死论》)


 死论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