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欣赏建筑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3-1
ISBN:9787108041838
作者:汉宝德
页数:178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同时,国王学院教堂也合乎空、实对比的原则。大玻璃窗的拱是略见扁平的都铎(Tudor)式拱,不尖、不圆,显得平和、近人。最上面是钝三角顶,小小的十字架与透空的十字屏,暗示了建筑的属性。下面石屏的大门上的国王标章,是这建筑外观仅有的装饰。 走到院子里可以看到它的侧面,是由十二个柱间组成的,柱问都是同样的玻璃窗,是很简单美观的韵律。柱子上面都是小尖塔,然后是屋顶的封檐。在这里可以看到中世纪建筑的特色:石拱壁。从侧面看,按照结构上轻下重的逻辑,自上而下,共分五段,愈下面愈凸出,到了地面,柱子就变成墙壁,成为室内周边的一圈房间,同时也有在心理上稳定结构的作用。 适当的扇形拱顶 室内的空间,也是英国中古建筑的重要作品,在这里特别要谈一谈国王学院教堂的扇形拱顶。 十五世纪的建筑既然已去装饰化,回归简洁的结构理性了,为什么到了国王学院教堂,抬头看去,拱顶是那么漂亮的扇面装饰呢? 原来哥特建筑的学问十之八九与拱顶有关。早期的哥特只用筋拱,是柱间石砌尖拱为骨架,中间砌石填起。技术成熟了,就在拱上出花样,用筋做出各种图案。这种做法在英国、德国,甚至法国南部都流行着,只是繁简不同,英国的装饰式拱顶特别繁复。我们略过专业的知识,只简单地说,拱顶结构是匠师们发挥天才的地方。 到了理性的垂直时期,建筑体上不再装饰,匠师们就把精力完全发挥在拱顶上了。可是这时期的拱顶的图案已经与结构无关,这时的拱顶已进步到薄壳结构了,匠师的技术与二十世纪的结构工程师可以连上关系,只是特别难施工而已。拱面上的图案是一种平面设计,呈现美丽的造型,也突显合理的结构。这种扇形拱顶,以威斯敏斯特的亨利七世礼拜堂为最华丽,牛津教堂也很花巧,但以国王学院教堂最为适当,令人感奋而不觉怪异。 仔细欣赏,在简单的长方形中,这是一个聪明的、组织紧凑又富于韵律感的图案。倒漏斗形的造型,实际上是符合结构原理的,说明了是由柱子支撑屋顶重量。扇子的表面虽然繁复,但以扇骨为经,圆弧为纬,构成具有音乐感的设计,而不失力感。这真是值得大家驻足流连的“火柴盒”。

内容概要

汉宝德,1934年生于山东日照。台湾成功大学建筑学士,美国哈佛大学筑硕士,普林斯顿大学艺术硕士。曾任台湾东海大学建筑系主任、自然科学博物馆馆长、台南艺术学院校长。在推动台湾现代建筑发展、建筑教育、文化资产保存等方面,都有卓越成就。著述亦丰厚,有《建筑的精神向度》、《为建筑看相》、《中国建筑文化讲座》、《如何培养美感》等。

书籍目录

前言 莱特:西塔里生的感动 凝固的音乐:廊香圣母堂 典雅的台湾博物馆 台南的武庙与大天后宫 精致的火柴盒:剑桥国王学院教堂 凡·德·罗:钢骨玻璃之美 霍尔:罗耀拉纪念教堂 颠覆现代主义美学:哥伦布小镇上的消防站 陈其宽(或贝聿铭):东海大学路思义教堂 泰姬玛哈陵:世上最美的坟墓 高迪:游戏、幻象与美感 金门王宅:窄巷的天际线 巴黎群贤堂:圆顶建筑与都市空间 徽式建筑:宏村的自然错落之美 悉尼歌剧院:令人难忘的国家地标 京都平等院:像振翅待飞的凤凰 洛韶山庄:白色的几何雕塑

编辑推荐

《如何欣赏建筑》是一部具有典范性的建筑美学普及读本。

作者简介

著名建筑学家汉宝德,以古今中西十七座经典建筑为例,带领读者认识、理解,进而欣赏建筑之美。全书以游记式的轻松笔调,将这些建筑的来龙去脉娓娓道来,又层层剖析它们的内涵深意,是一部具有典范性的建筑美学普及读本。作者以个人多年经验及阅历,将认为值得介绍给广大读者的建筑物,用一种导览的口气,陈示在大家面前,让读者们可以多认识些建筑,进而欣赏建筑的美。


 如何欣赏建筑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说是一本书,其实是老爷爷(咦,我为什么要叫他老爷爷)专栏文章合集而已。17座建筑各篇独立,从哪里开始看都可以。因为是刊登在杂志上的面向普通民众的普及性文章,所以内容极浅显,浅显到但凡要涉及到一些专业知识——比如谈建筑无论如何不能不谈到结构吧——老爷爷都会多加一笔说,哎呀读者小朋友们你们不要嫌我啰嗦哦,为了跟你们讲清楚道理老爷爷我已经很努力啦,来来来你们看密斯的这个小房子哦妙就妙在它看起来是个玻璃方盒子其实吖藏着满满的古典美学奥义哟,看这里看这里看这里。。嗯,就是这种萌萌哒的感觉。所以要从这本书里获取一些“专业”知识的念头可以打消了,因为它真的一点不专业。但是对于毫无建筑根基的非专业人士来说,还是可以起到一定发蒙作用的。至少当以后看到一座”咦,好像还不错哦“的建筑时,可以尝试去从秩序变化韵律节奏装饰框架结构功能环境颜色材质光线声音这些复杂到要死的视角品读了吖。阿兰德波顿在他讲述建筑的小书《幸福的建筑》里提到,如果有一本超级建筑大全,将所有的建筑细部所表达的含义都列明(比如优雅-科林斯柱、神圣-彩绘玻璃)那么人们在建造建筑或欣赏建筑时是不是就可以输入关键词而直接得到结果?答案明显是否定的。建筑或者说美,从来都是没有SOP手册的。审美这件事,还是要踏踏实实由内养外才行呢。
  •     最近发现看到一些建筑的时候,心中有感动。索性开始研究一下建筑,如何入门呢?我就选择了这本书。说实话看完不但没有觉得自己吸收了很多知识,反而有一种愤懑之情。就是那种,你很想知道更加深入的内容,但是作者的介绍都是浅尝辄止,是那种想得却得不到的心情。说上说的很多建筑,我去过的也是只有宏村。给我留下的印象也是清新淡雅的感觉,本以为作者会说一些我不知道的东西,没想到什么都没有,所以这种失望的心情,让我觉得很郁闷。与其说这是一本教你欣赏建筑的书,倒不如说是作者参观建筑后的观后感。
  •     作为一个对建筑很了解的人来说,这本书给我的启发确实不是很大。但是如果从一个完全不懂什么是建筑的人来看的话,也许是一本好书。可是至少从我的情感来说,这本书只能算是一般。书中介绍的一些建筑是我本身就很喜欢的,如密斯的钢骨架玻璃建筑,莱特的草原住宅,古典建筑,哥特建筑等,这些建筑史中耳熟能详的建筑我也很喜欢。当然还有一些,比如作者选择的哥伦布小镇上的消防站我就很不喜欢,从我自身完全没有发出一种美学认同感。作者最后设计的作品,怎么说呢,能建成确实不容易,但是你说让我认同有多么大的震撼,真没有。觉得像一个学生的作业,用在跟大师的作品比肩,确实说不过去。Steven Holl先生在半个月之前有幸来天津演讲,从大概30米的样子看到过真容,讲座中介绍了他很多的建筑与建筑思想,当时一激动买了本介绍霍尔先生的书,还未来及细看。但是介绍的这个罗耀拉纪念教堂,我是不怎么感冒。审美差异吧。但是霍尔先生的在演讲中介绍的作品我还是有很喜欢的。通过本书,我又发现我喜欢上了东海大学路思义教堂和京都平等院。一个是现代曲面结构的建筑,一个是唐代古典建筑。都给我很强的震撼。作者介绍了这么多的建筑,我除了大学期间去过的宏村,其他建筑还没有亲身造访。当然当年在宏村写生的时候也没有觉得那里有什么吸引我的地方,记忆中只有每天要交的作业量还有在一起打闹的我们,不知道这算不算建筑给我留下的另外的记忆,另外的美。建筑美学,从比例,样式,经验而来吧。让更多的人懂得建筑的美,懂得建筑,感受建筑。作者在做这么一项推广建筑美学的工作,也是令人钦佩。

精彩短评 (总计62条)

  •     好书,受益颇多。建议学建筑、室内的都看看。
  •     建筑欣赏启蒙不错的读物,只是没有特别契合对建筑描述的配图,表达效果打了折扣
  •     入门书
  •     是汉宝德给某杂志写的专栏的合集,质量参差,总体比较浅。倒还是有一些热情的。
  •     物质性与精神性的平衡
  •     任意一个都想去实地看看啊
  •     读之前以为能得到些什么,读完了有一种什么也没得到的愤懑,写的太浅了。
  •     如果不是空间感太差,简直想学建筑
  •     假期用碎片时间读完的。可惜,对毫无建筑学基础的我来说,通过此书想摸到些许欣赏建筑的门道恐是无功而返。但开卷有益,如一位书评中所言,以后看到心仪的建筑,至少“可以尝试去从秩序变化韵律节奏装饰框架结构功能环境颜色材质光线声音这些复杂到要死的视角品读了”。如是,也想找本如何欣赏印象派画作的入门书读读,至少可以和正临摹大师画作的孩子有点对话基础......
  •     大概可以改书名为《建筑家谈论的建筑》。作者的私人感受而已。倒是作者对于世界的态度可以引人(我)注意。
  •     科普一下,对于如何欣赏需要形成自己的见解,大师的指导也是有必要的~~~
  •     主要介绍古今中外十个有代表性的(有宏大的也有小品)建筑,解说文字浅易,带有一定的故事性,图文并茂,是刊物专栏文章的结集,一如三联早前为汉宝德出过的书,适合普通读者入门。
  •     不成系统就只能叫随笔吧。
  •     把复杂的东西解释的浅显易懂才是本事,字里行间透着作者“国民美育”的诚意。插图精致清晰。并没有搞成硬皮精装版,三十来元小小一册包含着丰富的信息,并非专业读者理解起来毫不生涩,在我看来,真是良心之作!
  •     尊重老爷子的专业性,但内容过散,有建筑基础去看比较容易理解,反而不像书名那么平易近人
  •     適合不懂建築的人閱讀, 可以抓到一些欣賞建築美的方法
  •     在读,字里行间能够看出老先生的性格,说自己对人对己严苛,后来性格和缓,学生们才没有那么怕他……读起来觉得很可爱,是像巴金老先生那样可爱,平时的语言,直率的性格,他描绘的建筑也带上了他的感情色彩,让冷冰冰的混凝土鲜活起来。
  •     国内的现代建筑的确是没什么让人难忘的,早一百年是民贫积弱,到现在虽然有钱了,却总想搞点什么世界之最赚赚噱头
  •     小小一本,精致可爱。国民美育,就从这本随手小札开始
  •     我的建筑入门书籍
  •     9.1
  •     喜欢看这样纯粹而有内涵的书,读这样的书会使我们享受阅读的愉悦,会净化我们的心灵。
  •     未看完,不评论,评论有字数限制不喜欢,和书无关
  •     通俗易懂,但有点过于浅尝辄止
  •     小品文,适合在轻松闲适的环境下阅读,对建筑审美的一种了解。唔,果然适合座火车的时候看。
  •     看了此书 更想去台湾和日本 也搞清了古典建筑和古典主义建筑的区别
  •     有料。
  •     散乱
  •     书还可以吧!有图有内容!
  •     可能是真的建筑师不善言表。。。看着挺累,而且建筑都不是那么有特色和代表性,不过朗香教堂那段的内容是我头一次看见有正面解释的
  •     一本建筑领域的科普读物,且闲读之。
  •     书名虽是“如何欣赏建筑”,但内容并不成体系,这应该和本书为专栏文章合集的性质有关,写法也算不上深入浅出,简单来说是选择了一些知名建筑,从情怀的角度做了分析和评论,看完是不能找到“如何欣赏建筑”的答案。并不觉得这个问题有明确的答案,和建筑欣赏者本身的因素更紧密相关。轻快的行文风格和这些建筑案例的轶事,适合闲来无事时翻翻看。
  •     科普入门随笔
  •     一直很崇拜建筑师的工作,一是因为他们将感性的艺术与理性的科学完美结合,二是因为终其一生他们总能在世界上留下些什么。读完此书更是钦佩不已。每一个经典的建筑都考虑周全、责任重大。作者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我看这都无法概括建筑的伟大
  •     这种书其实就跟旅游游记一样 读的感受跟真正体验会差很多只是从中能稍微了解一点建筑业内的轶事作者文笔一般 图也不甚详尽 不值这个价
  •     每天看一两篇,对于怎么看建筑,最少知道了一些基本的简单概念,如功能、结构和外形的关系,作为入门读读,略有用。
  •     入门级别,如果能再多的介绍有关建筑结构就更好了
  •     啧
  •     入门,可读
  •     From aug4 to aug27
  •     文笔感觉没什么吸引,图片很漂亮
  •     
  •     汉宝德老师的书也是必读的,本本都是经典。本书适合非建筑类专业但是对建筑欣赏感兴趣的人阅读,很有收获
  •     主观感受加一部分入门级建筑知识讲解 倒是个收集素材的选择
  •     还行,作为一本建筑学入门的书籍,是一本呢很好的建筑观普及的书籍!~
  •     说明图还是不够,看的略吃力。20160405
  •     对于初学者案例学习足够了的
  •     还以为是系统的书,结果都是小文小例,但终归作者中肯,还是可以一看。
  •     我小时候众多梦想中,有一个是成为建筑师。宣对宏村建筑的介绍
  •     也可以吧~个人最喜欢的关于东海大学路思义教堂的那一篇。语言确实是简单。
  •     这是一本入门级的读物,介绍了一些耳熟能详的建筑物,对于喜欢建筑的大众而言,很对胃口,插图也很美,喜欢
  •     看在是三联书店出版的份上买的,也算是涉猎一下,作者所说的方法没有普遍性,只能说是他对于建筑的看法。
  •     可能是作者为了让外行也能看懂,所以写的很朴实。但是有些过于朴实了…啰嗦的话有点儿多,实用的内容有些少
  •     不错的一本书,适合非专科的人从逻辑层面上欣赏有名建筑的特色~~喜欢朗香教堂,喜欢窄巷,想再去台湾看看建筑
  •     审美品味的确是需要培养的,不过所谓眼光、品味之类的养成,尤其对于建筑,终究还是要走出家门去多看看这个世界吧,一本小书能帮你的毕竟有限。什么时候不用捧着本XX手册、看着别人头头是道的分析你也能体味出什么是真正的“美”,那才是真的有“眼光”了。
  •     建筑是以理性为基础的艺术,这本书昭示建筑理性与艺术的两面,提醒我们那些耐人寻味的细节处的匠心独蕴。
  •     小品集锦。选题略微有点偏,介绍也不够系统。
  •     选了十个有趣的建筑,深入浅出的介绍,非常棒。唯一的遗憾是作者是台湾建筑师,大陆的建筑基本没有。
  •     娓娓道来,平易近人的一本建筑鉴赏书。对于初学者来说,是对建筑认识的一个好的开端。但是所介绍的建筑过多关注外部形式与符号,美中不足的是还想要更多了解内部空间的联系吧。
  •     通俗易懂就是好
  •     汉宝德的建筑学入门级书目,可以一看
  •     花这几十块钱 听老学究念叨他的审美情趣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