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大脑-数字时代的前世今生

出版日期:2015-7-1
ISBN:9787510453224
作者:简·斯迈利 (Jane Smiley)
页数:233页

内容概要

作者简介
简·斯迈利 美国著名作家,共创作了十五部作品,包括她发表的第一部短篇小说、欧·亨利小说奖获奖作品Barn Blind,普利策奖获奖作品《陌上伊人》(A Thousand Acres)以及四部非小说类作品。她最近创作的小说《私人生活》(Private Life)于2010年发行,出版后好评如潮。她于2001年在美国文学艺术学院工作,并于2006年荣获PEN USA颁发的文学终身成就奖。斯迈利现生活在加利福尼亚州北部。
译者简介
尹辉 硕士,高级工程师。毕业于华北计算技术研究所。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地理信息系统三维可视化、虚拟现实、高性能计算。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童年
和小阿塔纳索夫一样,图灵富有开拓精神,固执己见,还好管闲事。他六岁在苏格兰的时候仔细研究蜜蜂回家的路,找出重合路段,成功地找到蜜蜂窝,然后他把蜂蜜搞出来,给全家做茶喝。
第二章图灵机
他的机器——不久后被称为图灵机——是一座桥梁,连接抽象的符号和物理世界。他的创意对剑桥来说真是令人震惊。
第三章酒馆中的灵感
一个酒馆突然映入他的眼帘,他走进去坐下来,点了一杯加苏打的波旁酒。酒馆角落里,一台收音机正播放着音乐。几乎就在侍者递上酒的同时,突然灵光一现,计算机系统的特性完整地呈现在他的脑海里。
第四章原型机
在阿塔纳索夫的生活中,节俭通常意味着要做就做得更好。但是,由于空间和资金的限制,节俭也意味着阿塔纳索夫和贝瑞必须重新设计计划,以使计算机更小巧、更易制造。
第五章密码战
破译密码意味着可以实时监听信息和指令的交流。因此,在战争期间,正如丘吉尔所说,译码工作者就是“下金蛋的鹅”,而且“从不咯咯叫”。
第六章巨人
即使多利斯山没有造出“巨人”,或许其他机构也能造出类似的机器,但我们现在知道没人能在诺曼底登陆前造出来。这些偶然事件改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第七章冯诺依曼结构
约翰理解其他人的想法,然后通过他甩开他们五个街区的清晰思路帮助将这些想法转变成实际作用。
第八章异教徒
图灵从这个游戏推测,未来计算机拥有足够大的内存后,就能做决定和猜测——他认为那时机器所做的事可以称为思考。但是比回答机器是否能思考更重要的是提出这个问题。图灵觉得,科学家的工作是猜想,是不要羞于成为“异教徒”。
第九章图灵之死
他死于氰化物中毒,在他的床边发现半个苹果(他习惯睡前吃一个苹果),没有发现自杀遗书。
第十章贝瑞之死
阿塔纳索夫相信贝瑞是被谋杀的,而且如果阿塔纳索夫没有雇他制造ABC,他就不会死。贝瑞之死改变了阿塔纳索夫对专利诉讼的态度,他精力充沛地投入到专利纠纷之中”。
第十一章天才的诡辩
莫奇来随即修改自己的证词,正如他自己的传记作者所说:“他犯了一个大错误,企图混淆他访问艾奥瓦的事实。”
第十二章荣誉
对于我们这些不是数学家、发明家、物理学家或工程师的人来说,计算机发明史是一面反映人类历史和人性的明镜。
致谢

作者简介

★著名作家描绘科学大师的典范作品
★以人文视角探索科学世界
★以散文和小说般的写作风格让科学阅读变成一场怀旧式的旅程
★以蒙太奇的手法,分别展现数字计算科学家的成长经历、他们的奇思妙想以及他们各不相同的人格魅力
★普利策奖、欧·亨利奖获奖作家简·斯迈利向科学大师致敬之作
★当大众需求遇上天才大脑 开启数字时代的传奇故事
==========================================
本书为欧·亨利奖获得者简·斯迈利向计算科学大师致敬之作。书中记录了计算机之父阿塔纳索夫、人工智能之父图灵、20世纪最杰出的数学家冯·诺依曼等人为计算机这一里程碑式的发明所做出的突出贡献。斯迈利通过收集大量资料,走访多所名校、研究所以及IBM等科技公司,还原了计算机发明的全过程,还介绍了二战期间的“密码战”、天才之间的专利之争,等等。这些天才级的科学家,有的来自艰苦的第一代移民家庭,有的来自科学世家,有的来自普通家庭。他们在小的时候,有的是爱好空想让老师伤透脑筋的“问题儿童”,有的是老师们竞相辅导的完美学生。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爱好——寻找困难并解决困难。当他们为庞大的计算量所困时,都决心最终解决这个问题,各自苦心孤诣,在遭遇了无数失败后在柳暗花明处灵光乍现,产生不同的创意。这些创意殊途同归,融汇成电子计算机这项影响人类发展进程的伟大发明。


 最强大脑-数字时代的前世今生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如果在街头做一个随机调查,问一问路人们“计算机是谁发明的”,恐怕十有八九难以回答,余下的一二成有理工科背景的朋友也许回告知问询者“冯•诺依曼(计算机基本结构的提出者)”或是“阿兰•图灵(人工智能的发展者)”,但真正的“计算机之父”阿塔纳索夫的名字依旧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不为世人所知。美国作家简•斯迈利 (Jane Smiley)就是基于上述令人遗憾的事实,才写下了这本《最强大脑:数字时代的前世今生》,(原作名为The Man Who Invented the Computer: The Biography of John Atanasoff, Digital Pioneer,更能反映本书的内容),对计算机的真正缔造者约翰•阿塔纳索夫的人物生平以散文般的笔触做了一番评述。讲到这位被遗忘的计算机先驱,作者在序言中曾提到,连麻省理工学院的“发明家名录”里都没有阿塔纳索夫之名,可见阿氏在生前身后都名不见经传。类似的杰出人物默默无闻的多矣,有谁知道抽水马桶是何人发明,脚踏车为谁人创造,在我们身边的众多不可或缺的用品、器具里都隐藏着一个个沉默的英雄,为人们生活的舒适,为人类的发展进程和终极幸福,披肝沥胆地贡献着自己的辛勤和智慧。还是回头来说说说传主约翰•阿塔纳索夫。阿氏的故事里有两处经历让我觉着特别,一是他灵光一现想出了四种可以令计算机工作方法的神奇经历。这是在他对此问题冥思苦想五到七年都不得要领的某一天,挫败感又一次如约而至,他驾车一路无目的的行驶了189英里,到了一处小酒馆,感觉恢复了平静,随着两杯波旁酒下肚后,福至心灵,终于“计算机系统的特性完整地呈现在他的脑子里”。这段奇妙的经历好像许多著名的科学家都遭遇过,比如化学家凯库勒因为对苯的结构未搞清楚而陷入苦恼,但在他百思不得其解而疲劳打盹时,却梦见了一条蛇咬自己的尾巴,由此想到了苯环的结构。类似的还有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数学家庞加莱证明富克斯函数族的存在等,这些成就是看似是偶然地灵光乍现,其实背后都有科学家长期的努力和付出。还有一处特别在于,阿塔纳索夫最初根本不愿卷入兰德公司与霍尼韦尔和CDC之间的纠纷,他没有劳神想证明自己是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发明者。作为一名纯粹的科学家,他关心的只有他对物理学理论的挚爱,他对计算机设计的着迷。现在看来,围绕究竟是谁发明了第一台计算机的争论并无多大意思,因为计算机已经成为人类文明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助力。而真正有意义的是作者简•斯迈利的工作——将历史的真相还原出来,告诉世人这些昔日的天才和先驱的光辉故事。1994年,阿塔纳索夫去世,他的讣告中有这么一句:“电子时代,只有他能与爱迪生媲美,是被人遗忘的电子计算机之父。”向后世无名的阿塔纳索夫先生致敬!
  •     《最强大脑》这本书初看上去是一本向前辈科学家致敬的书,但那只是中文书名引起的错觉。书中记载了在计算机发展初期的几位重要的科学家:阿塔纳索夫、莫奇莱、图灵和冯诺依曼等人的杰出工作和贡献。掩上书页稍一思索,便可以弄清楚这本书的本意所在:为计算机发明权的归所进行辩白,为阿塔纳索夫争取荣誉。此事要说起来是这么一个思路:二战期间,由于美国军方的大量投资,计算机技术突飞猛进,在战后已然发展成为一种很实用的技术。而两家智库公司分别得到了计算机的机器和技术:大名鼎鼎的霍尼韦尔和兰道。但是一山不容二虎,两个大头都想独占技术,驱逐对方。霍尼韦尔的技术源自阿塔纳索夫的ABC原型机;而兰道拥有莫奇莱的专利。按说法治社会应该没有废话,谁拥有专利权谁有理。但是一来战争刚结束,局面是一团糟;二者即便是法治社会,也要看钱和律师的作用。所以专利之争势在必行。当时美国关于专利所有权的规定是谁发明谁拥有,而并非谁申请谁拥有。发明包括两个方面:一,有想法;二,有成品。而打官司很久以前,阿塔纳索夫确实在艾奥瓦先做出了ABC原型机,并写了操作手册。这就直接导致打官司的双方采取了不同的策略:阿塔纳索夫积极出击,而莫奇莱的律师要求他防守,装傻充愣,力图撇清与阿塔纳索夫的关系,证明他的ENIAC机是自己独立做出来的。莫奇莱显然身体不行,精神状态不好,几次出庭前后矛盾,律师给他的这个防守策略也并不高明。最后专利权被判无效,荣誉也被阿塔纳索夫拿走了。本书即是几乎完全根据这次专利官司的材料写出来的,霍尼韦尔公司真肯下本儿,连阿塔纳索夫的成长经历都挖掘出来了。所以本书并非一本客观的文字,本意是为阿塔纳索夫争名。不过人嘴两张皮,他可以为阿塔纳索夫争名,别人也可以提出疑惑:通观全书,不论早期还是后来,莫奇莱都是一个宽宏友善的人;而阿塔纳索夫一直防备着别人。早期莫奇莱主动拜访阿塔纳索夫,并能愉快交流;后期即使已经有专利之争,莫奇莱仍然心无芥蒂,为人很敞亮。反观阿塔纳索夫,早期对莫奇莱就防备重重,一本操作手册也不肯给人(这本书后来印了100份到处送)。后期莫奇莱拜访他,与莫奇莱心怀坦荡相比,他戒备森严。所以我觉得莫奇莱似乎是个敞亮豁达的人:他很早意识到了计算机的商业价值,便申请了专利权;而专利之争开始后,他也清楚意识到这是大公司的利益之争,与个人关系不大,所以他对阿塔纳索夫毫无防备。莫奇莱从头到尾都很明白,走的都是正道,心明眼亮。阿塔纳索夫呢,专利申请进展缓慢,待人没有诚意,一直对人抱着无谓的戒心,虽然智商高,但是情商太低。一个旁证是,阿塔纳索夫一贯“让人紧张,待人严厉苛刻”,这种到老不变的性格是他家人的评价,莫奇莱是一贯的阳光开朗,他的助手对他一直忠心耿耿。所以从个人感觉上讲,我倾向于认为,莫奇莱和阿塔纳索夫各自独立地发明了计算机,就像莱伯尼茨和牛顿各自独立地发现了微积分,但是后来者却要争执到底是谁先发现,更甚者指责另一方剽窃。书中两位另外的大腕图灵和冯诺依曼是打酱油的,当然他们在历史上的地位可不是打酱油的。图灵在二战时破译德军密码方面贡献巨大,他提出的“机器可以思考”的命题仍然是研究和科幻小说的大热门,施瓦辛格的终结者一部接一部地拍就是明证。冯诺依曼以提出“冯诺依曼机器”而著名,但从书中描写来看,诺依曼为人机敏人脉广泛,更是一位科研帅才而非干将。在计算机专利之争中,图灵是闲云野鹤,思想早已飞至九天云外,诺依曼志不在此,他走的是上层路线,所以都是打酱油的,得到一些惠而不费的名声而与世无争。这场专利之争的结果是专利权不成立。从此计算机专利成为了公共财富。后来的发展倒是应验了冯诺依曼的猜想:想法一旦成为公共财产,创意便会不断涌现,计算机革命一触即发。最后忍不住吐槽一下书名。本来的书名直译过来是《发明计算机的人》,很切题。而《最强大脑》文不对题,听着好像把几个牛人拉出来溜一圈,让人膜拜一番,境界高下立判。
  •     首先这书跟同名的娱乐节目无关,因为我提到书名是《最强大脑》的时候,同事就有被误导,以为是本百科全书类的介绍书籍。所以说这书名翻译的有问题,是想借势呢?还是为了致敬前辈?原书名就直接得很,发明计算机的人,注意是单数,不是人们。所以虽然书中介绍了多位大腕儿,但核心人物只有一个:计算机之父阿塔纳索夫。虽然咱是做IT的,但实话说,没听过此人。书中提到的图灵和冯·诺依曼反倒是家喻户晓的人物。觉得作者介绍他们有点利用名人效应之嫌。当然作者写此书的目的是想回答“计算机到底是谁发明的?”,围绕计算机产生的这段历史展开,以阿塔纳索夫为中心,工程和物理学为两个基本点,配上英国的图灵、弗劳尔斯和德国的楚泽,还有美国的莫奇来和埃克特,在战争的大背景下,跨度几十年,从机械到电子,最终还是用一场专利官司来证名。再说此书写法,有点儿像史书里面编年体配合国别体。用纵横两条线来介绍发明计算机的过程。作者试图还原那段历史,几条线同步发展,写得不混乱,逻辑还是不错的。但不够生动,通篇的平铺直叙,不吸引人。要不是对计算机的诞生很好奇,很难坚持读完整本书。也可能是翻译的比较平直,没读过原著,仅在这画个问号。咬着牙读完,总结下大牛们的共性,小时候都是学校里面的另类,天才似乎都不容易被同龄人认可,尤其学校中各种悲惨遭遇,但他们都很倔强,并且坚持不放弃自己的追求。可见对于你不理解的人,还是怀有敬意,而不是敌意的好。他们都是工程师,对数字敏锐,对研究执著,对研究的商业价值认识不足,懂得申请专利也只是为了要到研究经费。专注于研究,对市场的前景分析相对欠缺,也是很多科学家在商业上没有建树的原因。觉得可悲的是,一个计算机最先发明权之争是由两家公司挑起的,霍尼韦尔和兰德公司为了打专利官司,才引出阿塔纳索夫,先前他的ABC机被认为没价值而毁。有设想没有实现,就等于零吗?科学研究最终还是要靠商业公司来正名,总觉得不是滋味。人们往往关注的是实实在在的利益,真正在乎计算机之父是谁的有几个呢?课本上还不是写着第一台计算机叫ENIAC?使用电脑的也只是知道微软和苹果在互掐吧?最多了解点儿IBM的渊源。都进入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了,而这本对于计算机发明者的致敬的书似乎不合时宜了些,可读性也不算太强,默默读过,感慨下战争的残酷,科研者的不容易,仅此而已。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别被书名误导了,这其实是一部传记。除了主角阿塔纳索夫,还有传奇人物图灵冯诺伊曼等,这些人的一生本来就是浓墨重彩波澜壮阔,可是在书里却平淡无奇成了一个个符号。作者平铺直叙像是在记流水账,本可以精彩绝伦的题材写成了白开水。作为美国著名作家,普利策奖获得者,原作者写作此书怕是不够用心。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