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女兵,也是女人

出版日期:2015-9
ISBN:9787510839130
作者:S.A.阿列克谢耶维奇
页数:456页

内容概要

斯韦特兰娜·亚历山德罗夫娜·阿列克谢耶维奇
Svetlana Alexandravna Alexievich
白俄罗斯作家,1948年生于乌克兰,毕业于明斯克大学新闻学系,曾做过记者,作品以独特风格记录了第二次世界大战、阿富汗战争、苏联解体、切尔诺贝利事故等重大事件。
曾多次获奖,包括瑞典笔会奖(1996)、德国莱比锡图书奖(1998)、法国“世界见证人”奖(1999)、美国国家书评人奖(2005)、德国书业和平奖(2013)等。
获得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目前其作品已在全世界被翻译成35种文字,并创作有21部纪录片脚本和3部戏剧(曾在法国、德国、保加利亚演出)。
-------------------------------------------------------------------------
【译者简介】
吕宁思:电视主持人、制作人,作家,译者。现任凤凰卫视资讯台执行总编辑、副台长,南京大学客座教授,西华大学客座教授。著有《凤凰卫视新闻总监手记》《总编辑观天下》等书。曾于三十年前翻译此书,译名为《战争中没有女性》,本书根据2013年俄语最新修订完整版重译。

书籍目录

“我不想去回忆……”  001
“再长长吧,姑娘……你们还嫩呢”  019
誓言与祷告  021
恐惧气氛和一提箱糖果  037
战场生活和琐事  060
“只有我一人回到妈妈身边……”  079
“我们的楼里有两场战争……”  102
“电话听筒可射不出子弹……”  112
“我们只获得了小小的奖章……”  130
布娃娃和步枪  136
血腥味和死亡前的惊异  142
马匹和鸟儿  147
“那已经不是我了……”  152
“我现在还记得这双眼睛……”  164
“我们没有打过枪……”  185
凯牌特殊肥皂和警卫室  196
烧坏的轴承和骂娘的脏话  207
“当然是需要军人……可我也还想做美女”  216
男人的靴子和女人的帽子  218
姑娘的尖叫和水手的迷信  232
沉默的恐怖和臆想的美丽  244
“小姐们!你们知道吗?工兵排长平均只能活
两个月……”  248
“哪怕让我只看他一眼……”  265
魔鬼女人和五月玫瑰  266
面向天空的特别沉静和一枚失去的戒指  283
孤独的子弹和人  294
“最后一点点土豆仔……”  298
装炸药的篮子和毛绒玩具  301
阿妈和阿爸  316
渺小的生命和伟大的思想  325
“妈妈,爸爸是什么样子的?”  336
洗澡的宝宝和像爸爸一样的妈妈  337
小红帽和在战场上看到一只小猫的高兴劲儿  348
那些已经可以说话的人们的沉默  358
“她把手放在自己的心口上”  363
战争的最后几天,杀人已经令人厌恶  364
写作文的幼稚错误和喜剧  376
祖国、斯大林和红色印花布  382
“突然间,非常想活下去……”  390
写战争,更是写人(创作笔记摘录)  402
译后记  441

作者简介

★获得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全球销量逾200万册
★“她的复调书写,是对我们时代的苦难和勇气的纪念。”
★“每一页,都是感人肺腑的故事。”
★苏联女兵亲历战争实录,一经问世就震惊世界文坛,“这是一本痛苦的书,也是一本真相的书。”
★作者连续两年入围诺贝尔文学奖决选名单,为世界文坛开创了崭新纪实体裁
★作 品被译为35种文字,屡获世界级权威大奖
-------------------------------------------------------------------------
超过100万名15—30岁的苏联女兵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她们中有医生、护士,还有伞兵、坦克兵、重机枪手、狙击手等。本书真实记录了她们亲历的那些感人泪下的故事,还有战火中伟大的爱情……
书里所有的故事都是真实发生过的,大量内容曾被苏联官方严禁出版。
这些女兵眼里的战争, 与男人们的描述截然不同。这些女兵的回忆,会让你感受到二战中最直观的冲击和从未有过的强烈震撼。
-------------------------------------------------------------------------
从初版到新世纪修订版,几乎就是作者的重新创作,不仅增加了很多内容,更由于苏联从巨变到解体之后,作者把许多曾被报刊检查部门禁止或被迫自我删去的内容发表了出来……这是一本痛苦的书,也是一本真相的书。在阅读原文并译至中文的过程中,我屡屡被其中触目惊心的内容和人性细节所震撼所感动,甚至为之而难抑泪水。
——吕宁思(本书译者,凤凰卫视资讯台执行总编辑、副台长)


 我是女兵,也是女人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9条)

  •     引子:印象中苏联老大哥一直是个铁血彪悍的存在,不论历史上还是现在俄罗斯都是毛熊一样的存在。从铁人到硬汉普京,无人可以忽视的大小战争,都是跟一个个英雄名字关联起来的。而千百万战场的普通士兵又是怎样的生活状态,以及战后给他们带来的又有什么?白俄罗斯女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根据自己对参加过战争的女性采访记录整理创作的这本讲战争战后女性生活的书。原书的名字叫《War’s Unwomanly face》(战争中没有女性),挺残酷,但是事实。战争是泯灭人性的,尤其这些战场上的女兵们,默默无闻地在战争中贡献了青春,最好的年华给了伟大的国家战争机器,但历史上却没有一笔记载她们的苦难。每个回忆过去的被采访者不无提到了痛苦,上战场的时候她们还正青春,在战争中成长,她们的青春记忆比任何一部所谓致青春,追忆年少的片子要惊险得多,里面有得不是什么小清新,小感动,是生死,是残酷。在从入伍开始你就是个兵,忘却了自己还是个女人这个属性,纯爷们一样的生活,连‘女汉子’这样的词都显得软弱。谁不想做个安静的美女子就好,但战争年代,这是奢望。再不愿意去死,害怕开枪的女孩都能被训练成冲锋枪手。彪悍的民族从来没有软弱过,年轻人的梦想就是“要去打仗”。读着都有点儿毛骨悚然,全民皆兵,没有人会考虑你还是个女孩,热血沸腾的战场上,还真正做到了男女平等。书里面每份回忆没有用精致的语言修饰,只是原原本本以口诉历史的调子在给你讲战火纷飞,读起来却不枯燥,书中人物的回忆都是血淋淋的历史。距离我们很远但又无比真实的描述,才是最惊心动魄的。不想列举书里面的故事,那是需要你来读,来了解的,战争中的女人们的伤痛回忆。感谢阿列克谢耶维奇用心记录历史,如她所说,写战争中的人,而不是战争本身,关注的是人性,人情,人生。她用文字还原了战争的真实,女英雄也是普通女人,生活的真相只是好好活下去,不是梦想,不是我们所希望的那样,更不是领袖的意志决定一切。所有的勇敢背后是深深的痛楚,对战争的真实记录就是最简单的控诉。合上书,不得不感谢自己生在和平年代。喜欢我的朋友还可以扫描二维码关注我的公众号“DJ有时”
  •     静静的村庄飘着白的雪阴霾的天空下鸽子飞翔白桦树刻着那两个名字他们发誓相爱用尽这一生有一天战火烧到了家乡小伙子拿起枪奔赴边疆心上人你不要为我担心等着我回来在那片白桦林……天空依然阴霾依然有鸽子在飞翔谁来证明那些没有墓碑的爱情和生命雪依然在下那村庄依然安详年轻的人们消逝在白桦林长长的路呀就要到尽头那姑娘已经是白发苍苍她时常听他在枕边呼唤来吧亲爱的 来这片白桦林在死的时候她喃喃地说我来了等着我 在那片白桦林……而小伙子啊,你的敌人,即将死在你枪下的人,又何尝不是和你一样的小伙子,他在奔赴战场之前,又何尝不是与心爱的姑娘在白桦林中告别。他们拿起枪奔赴边疆——或者,不是他们,而是她们。可是为什么?为什么大好的年轻人,要去送死,要在恐惧和屈辱中,带着尖叫和鲜血的记忆破碎地苟且此生?他们投入沙场,参加战争,可是战争到底是为了什么?他们为了光荣而牺牲,可是光荣是什么?多占领土地,就是战争的意义吗?占领那片土地又是为了什么?那片土地上的人,不是本来在好好地恋爱,跳舞,抱着孩子享受热腾腾的晚餐吗?为了国家的召唤而赴死,就是光荣吗?可是国家不应该是保护我们的吗?它真的是一件没有意义的事。坦克、冲锋枪、手榴弹、刺刀,鲜血、残肢、一桶桶的肉浆……那里躺着一个垂死的小伙子,他在一个劲儿地叫妈妈,可是妈妈已经没有了……“有一位老年妇女,每天都打开窗户,用小勺子向马路上泼水,一次次地,越泼越远。起初人们以为:‘哦,她大概精神不太正常。’在围困期间是无奇不有的。可是人们到她家去之后,才弄清是怎么回事。你们听听她是怎么说的:‘如果法西斯进了列宁格勒,走在我们的大街上,我就用开水浇他们。我老了,再不能干些什么了,可我能这样,拿开水来烫死他们。’她这是在演习……日复一日……”到底是什么,到底是什么,让慈爱的母亲、天真的儿子、温柔的爱人,变得只知道杀啊,杀啊,直到老了,直到什么都没有了,还在像老旧的机器一样,吃力而本能地试图执行着杀戮?有没有相爱的人呢?不是敌人,不是俄国人、德国人、阿富汗人,而只是人,这样的事情有没有呢?“在巴格拉莫附近,我们走进一个村子,请村民给点东西吃。按照他们的教规,如果一个饿肚子的人来到你家,你不能拒绝给他热饼吃。妇女们让我们坐在桌前,给了我们吃的。我们离开后,全村人用石头和棍棒活活把她们和她们的孩子给砸死了。她们本来知道自己会被打死,但是并没有把我们赶走……”“告诉你吧,我最亲爱的……人不可能有两颗心,一颗是为了恨,另一颗是为了爱。每个人都只有一颗心,而我永远都在想的,是如何保护我的这颗心。”《弟子规》里说:“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第一次看见这段话时,觉得是废话。然而,看了这些故事之后,还能够对这句话保持平静吗?“痛苦就是一种孤独,像聋子一般地与世隔绝……”作为一个生长在和平年代的年轻人,我对战争、杀戮和血腥一无所知。我没有办法去评论,我只有不断的疑问。我只想对阿列克谢耶维奇说:谢谢。谢谢你不再沉默,谢谢你让她们不再沉默。感谢她,让我们在和平年代,读到这些带着火药和血腥味的记忆,让我们不至于遗忘,让我们不至于因自己的无知,而嘲笑那些深夜里尖叫着醒来的人。“我把苦难作为与生命奥秘有直接联系的最高信息形式,苦难直接联系着生命的奥秘。所有的俄罗斯文学都是关于苦难的,俄罗斯文学写痛苦远远多于写爱情。她们对我所讲的痛苦就更多了……”“我想写的是这样一本战争的书:让人一想到战争就会恶心的书,一想到战争就会产生反感、感到疯狂的书,要让将军们都会觉得不舒服的书……”愿这记忆永远存在。愿它永远只是记忆。
  •     还是这个书名更符合书意,出版社改书名营销意味很浓。这不是重点,因为这仍旧是本好书,但不得不说非常琐碎,听各种不同岗位的女兵去述说她们记忆里的战争,这完全是个人感受的东西。然而,当战争以这种感受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之时,多了人性,少了以往战争主题的冷酷。这个世界关于战争的阐述一直以男性思维,或者说理性思维去阐述,弱肉强食充满兽性。然而人之所以为人,是否,恰恰是因为有其感性而柔情的一面。我们打小就常听一词“妇人之仁”。可是,倘若世界关于战争的思维就是女性的,非好斗的,仁的。那么对于战争的理解,是不是会让人在面对战争的时候会有另一种选择。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她们用命和血和泪水打赢了战争 却不再是赢家 配肖斯塔科维奇的列宁格勒来读
  •     #201712#如果你对女兵的理解,还停留在阅兵方队的英姿飒爽,甚至“制服诱惑”的恶俗境界,那请你翻开这部纪实作品,了解战争中的女人。震撼、战栗,心绪难平。想到了西路军女红军的悲惨遭遇(见张国焘侍卫的口述)。三八节前夕读完,纯属巧合。
  •     War's Unwomanly Face
  •     “所有的俄罗斯文学都是关于苦难的。” 觉得要直面这些受访者和她们的记忆实在是件太痛苦又太勇敢的事情了,钦佩作者坚持多年完成了这本书,没有让战争的这一面被埋没在历史里……愿世界和平
  •     经典
  •     不应该只是歌颂那些伟大的战争英雄,还要让人意识到战争的残酷。
  •     更喜欢《战争中没有女性》这个书名翻译。正如作者所说,女人的故事,是另一类人讲另一类事。真的是一本充满鲜血与眼泪,青春与死亡的书,mind-blowing.
  •     “我甚至要说,女性的战争远比男性的战争更加恐怖。男人们总是躲避在历史和事实的后面,女人却只被情感所掌握……抽泣和哭声是无法加工处理的,如果抽泣和哭声不是主要内容,那就一定是加工过的,是文学取代了生活。”
  •     书的错字漏字多,用的字体更是奇妙,文中错乱回行之处也真不少。唯一意料之外的是吕宁思的翻译,水平真心不高。
  •     我会觉得读过你这本书的人很不幸,但我更会觉得,没有读过这本书的人很不幸。
  •     人不可能有两个心脏,一个为了爱,一个为了恨,每个人都只有一颗心脏,而我时刻在想,是如何保护我这颗心。
  •     书末附上了作者与审查机构的对话,十分有趣
  •     “在回家的火车上,我发烧了。脸肿得嘴都张不开,原来是长出了智齿……我从战争中回来了……”(P264)这段话,是十多二十岁就当上工兵排长的阿波琳娜·尼科诺夫娜·里茨凯维奇-巴拉克口述实录的最后一句。
  •     意义大于文采,个人视角营造的战争全貌——真实的全貌。 以及,译者把名字译成这样不觉背德?
  •     如果按照文笔来说,我想这部书是无法获得诺贝尔的,大部分记录的是女兵们的回忆口述。但如果这些历史不被记录,不能以这样的方式让人知道,那人们脑海中的战争就是片面的。战争离我太远,看完觉得自己的生活太过平稳安康,因为小时候的一些些不良记忆(其实根本不算什么)觉得对自己的生活有影响,可看看这些曾经的女孩们经历过什么呢?她们的生活就这样永远被改变了。
  •     一边看一边哭。还是要感叹俄罗斯真是个强悍的民族,这仗打得估计比抗战还苦。不过苏联阵营的军人也太惨了,被俘虏就得赶紧自杀,不然连家属都要连坐。暗处的战争永不止息。战争啊,战争……连最可怕的噩梦里都没有涉及过书中的这些场景。战争不仅没有女性,也没有春天,没有花朵,没有一切本应该有的东西。
  •     读完的第一感觉只有两个字:天哪。
  •     从女性的视角看待战争,用平淡真实还原事件。战争永远掩盖不了其丑陋的本质!
  •     跟传统男性视角完全不同的战争描述 女性的地位还是太低啊 固有的观念永远在束缚女性
  •     先不来说这个名字的问题 书的本身就是采访的纪实文学 每段都可以单独的读 读的时候也有想哭的感觉(;´༎ຶД༎ຶ`)反正读完就是害怕打仗 热爱和平 做睡前读物很不错
  •     女人的战争比男人的战争更恐怖。
  •     残酷的战争,残酷的社会
  •     读书的过程,特别是描写战争的部分,总是一不小心就忘记了她们是女性的身份,有时候看到后面她们对女性东西的向往,心里总是咯噔一下,她们真的是女人啊。泪点很多。弱弱一句,我是比较喜欢这个名字的翻译的,若是翻译成《战争中...》估计我是不会拿起书来看的。
  •     如果我能见到阿列克谢耶维齐,一定会问她一个问题:“听了这么多悲伤的故事,还把它写下来,您是怎么做到的?”,她有颗多么强大的心脏啊。了不起的女人,了不起的女人们,了不起的书。作者说,她要写一本关于战争的书,让人一提起战争就恶心的书,要让将军们都感到不舒服的书。“她做到了。她是和平主义者,也是人道主义者,是一个有大勇的女人,佩服她。
  •     你们走向街头,你们袒胸露乳,你们说这是你们的权利。却没有人,坐下来,听我们倾诉那些本应该被记载下来的故事。尊敬女性,是因为女性的苦难,比苦难本身更痛苦。
  •     战斗民族的铁娘子们。
  •     写战争,写民族,写女人,更是写人性。最令人感动的永远是那些不经意的细节,常常读到一句话被迫停下来平复一下情绪,就是这样的一本书。
  •     比切尔诺贝利那本写得好,也可能是同为社会主义国土广袤又从二战走来的国家,更容易有共情吧
  •     “历史,就是通过那些没有任何人记住的见证者和参与者的讲述而保存下来的。”“…但是有人以胜利的历史偷换了战争的历史。”读过的反战意味最浓的书,不胜唏嘘,操蛋的战争。谁再呼吁战争我分分钟把这本书甩他脸上啊混蛋!【话说为啥是诺贝尔文学奖而不是诺贝尔和平奖,如果她的书大抵都是这样只体现采访水平却体现不出文学造诣的话…
  •     用口述直击历史,过分的现实
  •     震撼度不如《二手时间》,可能因为采访当时尚属苏联时期。
  •     战争以及期中的女性,当我用词语去定义完全的另一种视角的战争时感觉语言的无力。看这本书的时候,每次我已知的所有资料去描述时,用一个褒义、贬义去形容时,它却是各种各样的,出乎意料的,符合我认知的,我觉得是虚假的,还有那些满足人们阴暗想法的和难以形容的。对我,管中窥豹,于此,言不尽意。
  •     和《我还是想你,妈妈》一个调调,看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东西多了,感觉其作品有种样板化,但是写作精神真的不是常人可达到的。
  •     看哭 女性与男性的区别 在于描述最黑暗的事物包括死亡时 都不会忘记美的东西
  •     一张张嘴里平白的语言隐藏着体内磅礴的力量,令人心悸。不过,毕竟还是这个题材,除非隔上很久才看,或者是有亲身体会,很容易会无感,甚至有些厌烦。
  •     从另一个角度解读战争
  •     作为个体的人真是何其渺小啊。
  •     挺喜欢她的纪实文学,读来挺让人泪目的
  •     战争太可怕,纪实文学太枯燥
  •     真相本该如此俗世,如此不尽人意
  •     阿列克耶谢维奇的书,都值得一看
  •     震撼!代入,颤抖,流泪,为之痛苦。感觉被亲身置入战争实境,呼吸着她们的恐惧,困惑与豪情。据说把一个正常人变成真正的士兵只需要3天。“战场上只有黑色,唯一不一样的颜色是鲜血”“我们每晚清洗贴身衣物,晚上睡在上面用体温把它烘干。穿着结冰的外套行军,但是从来不生病.”妈妈亲手溺死哭喊着要食物的女儿,后来吊死自己,留下其他饥饿的孩子。历史是什么也不能是遗忘。感谢作者同频共振,承载了这些黑曜一般的故事,讲述给所有人。
  •     电影里那些情情爱爱的矫揉造作总是会显得苍白无力,就是因为我们看过真正的悲剧。。。活在今天真好
  •     没事的时候就读读阿列,哭一哭。
  •     书著有社会性的显著意义。记者采访 记录 及发表均属不易。看过感到不幸 没看过将更感不幸吧。纪实的内容 从女性考虑角度梳理战争情节 确实从独特的角度加深了对战争的认识。笔触 故事 情节 都是震撼的。
  •     不是战争的记录,而是人性的记录,是灵魂的记录。 战争中没有女人,有的只是一个个满腔热血捍卫祖国的大兵。
  •     “我想写一本关于战争的书,一本人们读过 就会对战争产生厌恶的书”我觉得应该让更多的人读一读啊
  •     一次独特的阅读体验,看哭过,到了最后一篇时有点舍不得读下去。
  •     很多人的声音汇在一起,她编织为一曲交响乐。
  •     生存的勇气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