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洞历险记

出版社: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9
ISBN:9787539545400
作者:林世仁
页数:186页

内容概要

林世仁,1964年出生于台湾,文化大学艺术研究所硕士,曾任国光艺校兼任教师、英文汉声出版社副主编、社区大学绘本教师,现专职创作,作品有童话《十一个小红帽》、《字的童话》系列、《换换书》、《怪博士与妙博士》、《流星没有耳朵》、《宇宙•魔法•印刷机》、图像诗《文字森林海》等三十余册,曾获台湾九歌年度童话奖、《国语日报》牧笛奖童话首奖、金鼎奖、好书大家读年度最佳童书、《联合报》读书人年度最佳童书、《中国时报》开卷年度最佳童书。

书籍目录

【编辑前言】呼唤童心 徐锦成………………………… 1
【自序】来自童年的光…………………………………… 4
小狗哞哞哞………………………………………………… 9
小熊学算术………………………………………………… 15
小鸟和狮子为什么饿肚子?……………………………… 21
天气随身包………………………………………………… 25
魔洞历险记………………………………………………… 31
我为什么是我?…………………………………………… 39
紫色的狮子………………………………………………… 47
怪兽阿威…………………………………………………… 57
爱挖土与抬头看…………………………………………… 67
小白还是小黑?…………………………………………… 77
小胖的拖拉全餐…………………………………………… 85
冒火的巨人………………………………………………… 95
再见小童…………………………………………………… 101
屋顶上的羽毛…………………………………………… 113
被遗忘的圣诞老公公故事三则………………………… 117
天空之海………………………………………………… 127
走错故事的小红帽……………………………………… 141
声音跑到哪里去了?…………………………………… 149
欣欣的第一件差事……………………………………… 155
吶喊森林………………………………………………… 161
花花蟒的故事…………………………………………… 1 7 5
童话隐士 徐锦成………………………………………… 183
——林世仁童话赏析

作者简介

《台湾儿童文学馆•童话列车:魔洞历险记》作者林世仁被称为“明日童话大师”,他的童话被称为“林式童话”。颠覆传统童话,幽默风趣,更充满哲思,这是“林式童话”的魅力,在《台湾儿童文学馆•童话列车:魔洞历险记》中你就可以体会得到:在孩子的视野里徜徉魔洞惊奇之旅,呆呆地冥想“我为什么是我”,学习呐喊森林赚赚外快,看小红帽如何借白雪公主的红苹果帮助三只小猪……


 魔洞历险记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林世仁每个人的童年都不一样,有的充满笑声,有的闪着泪光。我很幸运,我的童年属于“阳光星座”,散发着欢愉的光。在成长过程中,这些光虽然一度黯然淡去,但今天它又在我的心底闪闪发亮。这都要感谢童话。1992年秋天,我开始写童话。这真是件奇妙的事!我大学念会计,研究生念艺术研究所戏剧组,跟童话都沾不上边;我不是小学老师,没有为儿童写童话的“美好责任”;离开童年,我也很少再接触儿童,目光总是望向成人世界。然而,人生就是这么有趣。念研究生时,我有次路过国语日报社,随兴买下小时候没读完的《柳林中的风声》,这一看,意外读出新鲜的滋味。退伍后,我在书店遇见我的“童话启蒙书”──麦克安迪的《火车头大旅行》。它让我发现了童话的新天地,一个“仿佛若有光”的世界。童话最初吸引我的,是“万物有情”和“充满童心想象”的特质。那与我内心底层的频率正好相应。对我来说,“童话”是用“童心的话语所述说出来的幻想故事”。而所谓的“童心”,是“用新鲜的眼光来看这个老旧的世界”。童心没有年龄的限制,属于儿童,也属于成人。它是儿童的本真,也是上帝送给成年人的礼物。一开始,我只为自己“心中的小孩”而写,由“童心”入手,没太在意“儿童”。慢慢的,我才把重心转向“儿童”,蹲下来,用心学习儿童的视角。然后,我“心中的小孩”睁开了眼睛。童年的光回来了,我又看见小时候那个光朗的自己。写童话很有趣。每一个待写的故事,都像一个未知的旅程。有些故事,我是写到最后,才发现躲在结尾的答案:“哦,原来是这样啊!”(人生不也是如此?)写童话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故事就像神话,充满创造的能量,你说有光,就有光!(我想,这是一切艺术迷人的地方吧)故事也像礼物,你把它送给世界,世界就回赠给你更好的礼物。(而这时候,宇宙诸神一定都露出了微笑)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感叹童心的失落:“少年哀乐过于人,歌泣无端字字真。既壮周旋杂痴黠,童心来复梦中身。”感谢童话,它让我在经历成长的苦涩之后,仍然不失赤子之心,仍能以童心照见世界,仍然保有好奇、疑惑,既能复杂想,也能简单看。这是我写童话的最大收获。这一本选集就是我在童话之旅上,到目前为止,一个小小的回顾。作品都依写作时间排序,除了选录《十四个窗口》、《十一个小红帽》、《再见小童》、《和世界一块儿长大》、《字的童话》、《怪博士与妙博士》、《精灵迷宫——林世仁的押韵童话》中的作品,也包含一些尚未结集的故事。其中较特别的,是收录了我写作第一年的作品《花花蟒的故事》和《吶喊森林》,一短一长,都是我写童话的“最初印记”。感谢锦成和九歌出版社,也感谢《民生报》的桂姐和《天下杂志》的琦瑜让这本书得以成真。过去的童话影像留在这里,未来的童心之旅犹待展开。等在前头的,应该又是另外一番风景了。附带要说明的是,这本选集当初在台湾出版时,编者徐锦成考虑故事的浅深,曾经建议把作品的顺序倒过来编排。我觉得这点子非常好!既能让小读者由轻松的故事渐渐回溯到我最初的创作,也能颠覆固有的选集形式,更能兼有“记忆倒淌河”的趣味!只可惜,当年为了顾及全系列的体例,这点子没能大胆成真。这一次,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的编辑们很热情地为我完成当年的心愿,把故事倒过来排序,让我在翻阅时,能由现在联结到过去,就像“回头的慢动作”一样,由近及远,看见来时路……谢谢他们,也祝愿小朋友、大朋友能读得欢喜!——选自福建少儿社“台湾童话列车”书系之《魔洞历险记》
  •     呼唤童心徐锦成童话,是魅力独具的文类。一个人儿时接触到的童话,往往影响其一生。一个文明的童话,也往往反映出——甚至型塑了——这个文明的人民性格。童话一方面是活泼的,但同时也是温和的。活泼,因此我们可以从童话中看出一个文明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温和,因此童话界少有话题、少有论战,以致文坛的聚光灯也难得打在童话身上。童话的发展跟文学的发展息息相关。但从文坛的现状看,诗、小说、散文是三大主流文类;戏剧作品不多,但也有其地位。至于童话,与前四者相较无疑最为寂寞。文学界长期的忽略,使童话受到的重视程度肯定远远不及她本身的成就。是该重新认识并重视童话的时候了!童话,是呼唤童心的文学。不只属于儿童,也属于所有童心未泯或想寻回童心的成年人。而童心,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是最宝贵的。错过童话,对喜欢文学的读者来说是一大损失。九歌出版社自2003年开始推出“年度童话选”,获得广大回响。如今又推出“童话列车”,在台湾儿童文学出版上更是史无前例的大事。以往的童话选集,不论依类型或依年代来编,都是集体作者的合集。而这次,我们以个人为基准,要为童话作家编出一部部足以彰显其成就的代表作。在作家的选择上,所有资深的前辈作家以及活力旺盛的中生代作家,只要作品具有一定的质量,都是我们希望合作的对象。而作家的来源也不限于台湾。我们放眼华文世界,希望能为各地的优秀华文童话家出版选集。在篇目的选择上,则由编者与作者深入沟通,务必使所收录的作品能确实具有代表性、能充分展现作者的风格。每本书末皆有一篇赏析专文,用意在提醒读者留意该作家的童话特色。我们希望透过这一系列精选集,向优异而丰富的华文童话家致敬。更期望大小读者能透过他们的作品,品味到文学的童心。——选自福建少儿社“台湾童话列车”书系
  •     ——林世仁童话赏析徐锦成1林世仁是当代台湾中生代最具代表性的童话作家之一,也是当初“童话列车”书系一开创即锁定邀稿的作家之一。坦白从宽,我希望编选林世仁童话选集的原因,除了他个人的优异之外,另有一个不足为外人道的想法:编选林世仁的童话选集一点儿都不困难,因为他的童话水平高、质量整齐,要编他的选集,怎么选也不会选到劣作。作家本身的成就,可以替编辑省不少麻烦。不过,虽然想编林世仁选集已经很久,但跟作者的沟通仍花了不少工夫。因为林世仁自己对出版选集有点迟疑,他自觉作品数量太少,还不到出版选集的时候。是的!十几年的专业写作生涯,累积的童话作品数量竟然还不足十部,这样的创作量的确太少了!但话说回来,也正因此,林世仁成为当代台湾童话作家中,作品水平最稳定的作者。2相较于林世仁为数不多的作品,有关的评论却已不少。“林世仁的童话有哲理”、“林世仁的童话接近诗”、“林世仁擅长后设写作”……这些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说法。说是“定论”,也不为过。写这篇文章前,我不断自问:我能对林世仁童话提出什么新意吗?想了许久,终于想到一点。倒不是我对林世仁的看法有所翻新,而是这本书本身的缘故。林世仁出版的作品不算多,因此,这本选集里约有三分之二选自他已经发表、但尚未结集出版的作品。作家出书谨慎,这是很好的德行。若不是这本书,以林世仁的细火慢炖,我想这些未曾结集的作品离出版的日子必定尚远。这本书包含林世仁最早、但一直未被收入作品集的两篇作品:《花花蟒的故事》(1992)和《吶喊森林》(1992),也包括最近的《小狗哞哞哞》(2006)。它是一部具体而微的林世仁童话写作史。而另一个重要意义是:它是经过作者本人确认过的,是一本林世仁自选集。要追溯、探索林世仁童话创作心路的足迹,没有一本书比这本更方便、更必要。3借着工作之便,我有幸比一般读者早一步读到这本书。一个可提供给读者分享的心得是:林世仁的童话,一路写来,有“愈写愈回去”的倾向。我说的“愈写愈回去”,并不是字面上的意思,说他愈写愈差。而是我发现,林世仁童话的“适读年龄”愈来愈向下延伸了。林世仁较早的作品中,不论是《十一个小红帽》(1994)淋漓尽致的颠覆书写,或《再见小童》(1996)的三分哀愁加七分哲理,都获得如潮的赞誉。但同时,也颇有人认为林世仁的作品过深,是适合成人的童话──或至少是,成人也适读的童话。林世仁摆明为孩子写童话是晚近的事,代表作是一套与哲也合著的《字的童话》(2005)。“适读年龄”的高低,无涉于作品成就的好坏。若从头读一遍林世仁作品,我想没有人会觉得林世仁愈来愈退步。但很容易感觉到的是,作家心中的儿童,年纪愈来愈小了。而读者跟着林世仁的视角,也从站着慢慢蹲下,直到与儿童的视野平行。对一个儿童文学作家而言,这样的写作历程饶富意义。因为蹲下之后,必定有更高的跃起。附带一提,这本书如果从最后一篇开始往回看,也是有趣的经验,有心的读者不妨一试。4最后谈谈这篇文章的标题。没错!的确是从卡尔维诺的《巴黎隐士》想到这边来的!卡尔维诺是世界公认、20世纪最具创意的小说家之一。他对童话也有相当贡献,整理、改写过一系列《意大利童话集》。林世仁可能喜欢卡尔维诺,也可能曾受卡尔维诺影响,但我关心的不是这些。我想说的是:林世仁是台湾当代最具创意的童话作家。他产量不多,这点一方面归因于他“谋定而后动”的性格。另一方面,也让我们感觉他不汲汲于追求江湖地位的隐士个性。将初入中年的童话家与世界级文学大师相提并论,不知者或许会认为我夸张了林世仁的成绩。但如果对林世仁的作品本身,以及这些作品十几年来对台湾童话界的影响力有所了解,我相信对林世仁有所期待的,我不是唯一一人。备注:本书由繁体版转为简体版时,根据作者的建议,将作品的顺序进行了一次“大逆转”,即倒过来排。这样做的目的,是希望大小朋友们能够更轻松地进入阅读情境,进而以另一种新鲜角度,去追溯作家的创作历程。——选自福建少儿社“台湾童话列车”书系之《魔洞历险记》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