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温度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4
ISBN:9787302316565
作者:肖伊绯
页数:185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流霞书屋遗集》:亡国外史后宫剧 1921年9月30日,末代皇帝溥仪的生母,载沣的嫡福晋瓜尔佳氏在醇王府内吞食过量鸦片,自杀身亡。这一幕真实的后宫剧,在民国时代也无非是一则报刊上的豆腐块新闻而已。虽则惨烈,却无人问津。此时距溥仪于1912年2月12日退位已近十年,据说瓜尔佳氏之所以自杀,是因对复辟帝制已然绝望所致。 这一年,溥仪还住在紫禁城里,也许是百无聊赖,也许是自我排遣,他让内务府为他在养心殿安装了一部电话。电话局跟着送来了电话号码本,据说溥仪翻着翻着,突然看到京剧名角杨小楼(1878—1938)的电话号码,便对着话筒叫了号,他学京剧里的道白腔调念道:“来者可是杨—小—楼啊?”对方哈哈大笑问:“您是谁呀?”显然,电话是接通了。 这桩巧事儿,也许是继杨小楼进宫为慈禧做“内廷供奉”以来,与逊位后的清代皇室一次意外接触,纯属偶然。但南社才子邹铨(1887—1913)可不这么认为,他认为杨小楼不但因入宫演戏而与皇室交往颇多,而且还是瓜尔佳氏的情人,甚至还曾闹出过一出殉情的大戏来。瓜尔佳氏之死究竟是因不争气的溥仪,还是因宫外的情人,一下子又悬念丛生了。 早在瓜尔佳氏自杀身亡之前8年,年仅26岁的上海青浦人邹铨在苏州与南社友人们游玩之际,突然咳血不止,1913年2月3日,猝死于沧浪亭畔。 由于逝世过于仓促,无论是邹氏本人还是其友人皆始料未及,匆匆整理出一册《流霞书屋遗集》来,以兹纪念。这一册由柳亚子亲自主持编录的邹氏遗集中,录有一部尚未完稿的传奇剧本《杨白花》;这个剧本所演绎的故事,就是杨小楼与瓜尔佳氏的私情逸事。 剧本第一出《传书》,剧中人“某福晋”即开场表明身份,她自言自语道:“继德宗龙殡,吾儿溥仪,竟得嗣位入宫,赞承大统。”但她又道出“所不满意者”,即“如金屋阿娇,雀台深锁。未尝不怀我故人,常萦梦寐”。而这位“常萦梦寐的故人”,就是杨小楼。 剧中人后来的台词中,就有非常直接的自白:“杨小楼,杨小楼,你太觉负心了。你可想吗?”“小楼小楼,你索要与我再会一遭也。”“某福晋”独自惆相思一番之后,迅即写了一封书信,让贴身婢女,交与了杨小楼。杨小楼此刻也正在居中害着相思病,于是二人约定,在戏院相会。 “某福晋”到戏院时,杨小楼正准备出演《白水滩》。台上台下的四目相望,其情其境,恍若戏中戏、剧中剧。当然,散场之后,二人的欢会情状,也可想而知。但紧接之后的第三出《闻警》,主角却是摄政王载沣,即溥仪的生父。在这一出戏文中,辛亥武昌起义爆发时清廷上下的仓皇失措,描写得尤为生动传神。 剧中接到武昌警报的载沣惊恐地说道:“好端端的一个太平世界,忽地里说什么武昌城在顷刻间,被革命党占领去了,教我如何对付。”他迅即召集了奕劻、载泽、荫昌、萨镇冰、盛宣怀等商议对策,和谈还是开战,七嘴八舌、乱作一团。最终在萨镇冰主战的建议中,这场亡国之际的“乱弹”才草草收场。退场时,载沣又大哭一场,哭泣中的自诉耐人寻味。 他说道,“我自摄政以来,不及三载,凡百新政,次第举行。欲想借此政策,牢笼那一般希荣慕利的汉人。以实行我开明专制、中央集权的主义。我面上虽大倡调和满汉、实行立宪之说,我暗中却处处裁制汉人,只赏他几个无聊的官阶,不令他握一个实在的权位。果然那资政院落、咨议局等等一般不要脸子摇头摆尾、非驴非马的议员,只消一个四品京堂,已将他们弄成个顺孙孝子。那里想到还有这不受笼络的一班革命党,趁了这回收路风潮,竟把长江中枢的武昌、汉阳两城,占据去了。张彪、瑞澄,不知下落,湘赣皖豫,岌岌可危,如此大局,教我如何收拾他。这一座好江山,恐怕又欲归汉人有了。” 这番哭诉,实际上是载沣及大部分晚清皇室的真实心态,改良、新政、洋务、立宪等诸多看似革新政体、救亡图存的举措,实际上都只是想起到笼络人心、调和矛盾的效果,也都只能起到暂时维系帝国危局的作用。只是载沣在国难之际,更想不到也没工夫去想,他的夫人瓜尔佳氏已经另有私情。国破家亡的宿命,正悄然演绎;只是剧中人载沣在一边哭亡国之恨,而瓜尔佳氏则在一边圆新欢之梦,这一番同时折腾着的红尘大戏,多少还是让人有点哭笑不得的。 第四出《报警》中,当瓜尔佳氏的贴身婢女向其密报,武昌起义及载沣大哭之事时,瓜尔佳氏首先惊奇的不是帝国剧变,却是这摄政王的大哭。她言语道:“越发奇了。你家殿下,乃是一个无用之人。凡百政治,皆信那一班奴颜婢膝的朝臣。七软八倒,彼不过唯唯诺诺,糊涂了事。所以终日终夜同欢佛一般,我从未见他吊下过一滴泪来。今夜究竟为了何事,这样的痛哭。日前革命党汪精卫谋刺你家殿下时,他也不过发呆了两个礼拜,亦没有哭过一场。莫非是老佛爷要垂帘听政,把我的麟儿置在脑后哩。” 从这些言语中,可以看到瓜尔佳氏对其夫君载沣的极端蔑视与不满,当然还有对自己荣华富贵的极端维护。作为权倾一时的皇帝生母,她所关心的仅仅是老佛爷是否要垂帘听政,是否要将溥仪废黜等,武昌起义的亡国大祸竟然可以视而不见、不知所谓。 在婢女后来的再三陈述之下,瓜尔佳氏与杨小楼在将信将疑中逐渐感到大事不妙,杨小楼的一番分析言语也颇代表了当时代普通民众对革命党人的认识。他说道:“这革命党果然比不得从前,此番的起事,真如迅雷不及掩耳。我再也料想不到。我算他革命的事业,出出没没,已经第一十七次了,革命党的毅力,真是不凡。黄花冈死了七十二人,此时又是轰轰烈烈,在南中起事。中国男儿,直多的了不得。”在“情人”这样一番详尽分析之下,瓜尔佳氏终于意识到亡国大祸在所难免,她与杨小楼的生离死别也行将不远。 在两人“今宵有酒今朝醉”的这最后一场欢会之际,载沣仍然蒙在鼓里,还屡次派婢女请瓜尔佳氏入宫议事,但皆被婢女以“宿醉未醒”之由推脱阻拦。正当载沣欲亲自前往探询时,却因宫内太监急报老佛爷得知武昌之变后痛哭不已,不得不火速入宫探望而作罢。瓜、杨两人的私情,就这样逃过了被撞破的一场虚惊。但婢女却为此思前想后,虽然知道二人的私情都是杀头的大罪,但自己这条小命却还要小心保住才好。于是出现了第五出《设计》,即婢女要想方设法让瓜尔佳氏尽快回府,不再逗留杨府,私情丑事只要暂时不撞破,奴才们的小命也就算保住了。这番思量与伎俩倒是与此刻的载沣摄政监国的策略相近,能忍则忍、能瞒就瞒,只要最后能躲过一劫就好。政权根基上已经崩溃的帝国与情感上已经寄托外人的贵妇,实际上没什么两样,表面上勉强应付维系的只是暂时局面。虽然终有破局的一天,可眼前的婢女与载沣都还得忙前忙后、里外张罗,一刻也不得闲。 在婢女的再三催促之下,瓜、杨二人的浓情蜜意还是在这一场生离死别中久久挥散不去。他们还在山盟海誓、依依不舍,并没有在这一场国难家变中迅即作鸟兽散的意思。眼见着主子迟迟不肯回府,婢女计上心来,将事先安排好的两位王府家人唤至杨府门外,声称是府上有急事,特来寻人。没想到这样一来,反而弄巧成拙,本已若惊弓之鸟的二人,此刻都认为载沣已察知二人奸情,回府定然也没有好结果。横竖都是一死,剧中杨小楼淡定提议:“不如携手偕行,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罢”。瓜尔佳氏也回应说:“罢了。事到其间,也不得不然了。杨郎,我与你就此去罢。”

内容概要

肖伊绯,四川成都人,独立学者、自由撰稿人。曾游学法国、印度等地,长期从事人文领域泛文化研究。已出版《在高卢的秋天穿行》、《民国达人录》、《风景的标记》、《虚构的风景》、《十城记》、《孤云独去闲》、《革命样板戏》、《民国表情》等。

书籍目录

目录
◎ 民国•文艺001
《流霞书屋遗集》: 亡国外史后宫剧002
《瞿园杂剧》: 可以唱的赛金花009
《雪昙梦》: 情殇•东亚病夫015
《悲秋杂识》: 扬州版“浮生六记”022
《天遨诗钞》: 落花岂似坠楼人032
《观水游山集》: 甲骨文游记038
《独学庵集》: 古典愤青的前世今生053
《灵潮轩杂剧三种》: 离陈寅恪有多远060
《易卜生集》: 人生处处小剧场068
《罗浮梦传奇》: 梦见梅兰芳078
◎ 民国•学术089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 开启“南戏大发现”时代090
《传奇拾遗》: 发现“傅青主”098
《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中)》: 发现“胡博士”讲义本105
《淮南集证》: 世上已无《淮南子》116
《藕孔微尘词》: 疮孔里的古典129
《梅花梦》: 鲁迅的秘籍140
《后山诗注补笺》: 冒广生的两座“大山”152
《金色童子因缘经》: “金色童子”的中国因缘161
《天马山房丛著》: 马叙伦的温州情结170
《万仞约》: 鲁迅抬棺人、童话及其他176

编辑推荐

《民国温度:1912-1949书影流年》编辑推荐:溥仪生母瓜尔佳氏服食大量鸦片自杀,是见证一个帝国的覆灭,还是别有隐情?“东亚病夫”的称号的由来,最早还有自称“东亚病夫”的大作家曾朴,他的这番自称又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心结?赛金花的“床上救国”,传奇事件中的人物与轶事成就了小说《孽海花》,看过这部小说的人,却未必读过剧本《孽海花》;看看戏剧中唱出来的这朵“恶之花”,有着怎样的非凡声色?胡适“半部哲学史”热销近百年,《中国哲学史大纲》的下半部究竟有没有写,是否还存于世间,日本书店里发现的神秘讲义本是否能解答这百年疑问?《民国温度:1912-1949书影流年》将20本民国旧书的前世今生,探究演绎得活色生香,为读者带来独一味的民国书香。无论是民国的文艺范儿还是学术味儿,读者在这里体味的是活生生的民国,读者在这里感知的是赤裸裸的人性。《民国温度》的书写,不是书话的真书话,不是随笔的真随笔。《民国温度》的抒写,是小清新,更是大历史;是小报告,更是大时代。这是20本民国旧书引发的一番人考量——“民国”的温度究竟是几度?读者心头自有冷热炎凉,好读者自己会判断。

作者简介

《民国温度:1912-1949书影流年》内容简介:民国上演的真实版“浮生六记”,赛金花戏里戏外的救国奇论;曾朴剧本中的沉痛情史,丁辅之旅行中的甲骨文游记等等,这既是民国的声色乱象,也自有民国的文艺范儿。胡适的哲学史讲义本,鲁迅的小说史秘笈;从英国古董店购回的《永乐大典》,在旧书摊上发现的《傅山传奇》等等,这既是民国的学术机遇,也自得民国的学术范儿。《民国温度:1912-1949书影流年》通过对民国文艺类、学术类珍罕书籍的深入探研,量度与感受一个时代的体温,倾力为民国文化史、民国生活史点睛。适合对民国这一历史时期感兴趣的人士阅读。


 民国温度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国体与人体——读肖伊绯《民国温度》毕追《民国温度》,肖伊绯 著,2013年4月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所谓“国体”,即如人体,亦有温度;所谓“国民性”,也是人性,总脱不了善恶美丑的抉择。原本以为是一本风花雪月加穿越的《民国温度》,竟让我读出了上述这一番有些沉重的大道理来,着实有点惊讶了。按照作者的说法,这是二十本民国旧书引发的一番人性考量——“民国”的温度究竟是几度,书中虽未明言,却可以感知得到。民国,也有冷热,也有炎凉;说到底,还是实实在在的人间,也并非高高在上的“理想国”。末代皇帝溥仪在紫禁城里安上了电话,随手拔的第一个号码,竟是京剧名角杨小楼。南社诗人正在写的一部剧本,恰恰正是写溥仪生母瓜尔佳氏与杨小楼的爱恨情仇,世事巧合原来自有因缘。书中又接着写赛金花与孽海花,把文学上的戏剧化与生活中的人性化做了对话,原来波德莱尔的《恶之花》,在中国早有刻画。翻译家、小说家曾朴的情史,书中亦有拈提,并稍带着重新解释了曾朴自号“东亚病夫”的缘由。这一切,都不由得让人警醒,原来“国民性”只是生生造出来的社会学概念,“人性”才是在古今中外都保持着恒久温度的命题。尽管这本书目录上的确是规规矩矩的将书中提到的二十本民国旧书,分为“民国·文艺”与“民国·学术”两个大类,能让人一目了然作者的收藏与评说。但很奇怪,这本书读着读着,完全没有我们已经习惯了的“书话体”叙事手法,对这些原本珍罕难觅的民国旧书并没有刻意常渲染其收藏故事。更为奇特的是,这本书的写作节奏,还不完全是钩沉民国史实的那种,随着我的阅读进展,感觉上还逐渐偏离了民国文艺史或民国学术史的层面。那么,《民国温度》究竟想要表达什么主题,或者说作者究竟有着怎样的旨趣呢?该书最后一章“鲁迅抬棺人、童话及其它”,是通过《万仞约》这本短篇小说集来谈张天翼的早期文学创作的。读完之后,只是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位作者究竟以何种风格、何种姿态名世,实际上只是当时或后世的读者们自由取舍拼贴而成。一位作者,无论知名与否,其实都是在自身的生活领悟与人性欲求中随意写作的,并没有后世所谓的“盖棺定论”。返过来,再看该书第一章“亡国外史后宫剧”,瓜尔佳氏的婚外恋,无论情人是否是杨小楼,其实都与大清国是否亡国并没有必然联系,这种随意的私人生活史本身被赋予了太多的历史之“重”。或许,《民国温度》,就只是一册量度人性、为历史祛魅的记事本吧。其实,该书的作者自序,应该在读正文之前好好读一读的。在这篇名为“剔旧与怀旧”的自序中,他说:剔旧还是怀旧,都是我们人生中必得二选一的题目,有时我们选择前者,有时我们选择后者。在这一对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中,我们开始不自觉的书写各自的历史。法国哲学家保罗·利科的名言,历史只是客观的幻觉。如果历史的最终定义只是幻觉,无论其前缀修饰是客观还是主观,我想,本质上到底仍是主观的。其实,无论剔旧还是怀旧,从本质上讲都是主观的。剔旧是改写历史,怀旧是追索历史,但这两种行为本身也在构成历史,也同样是历史本身。我终于明白,拂拭尘埃的客观效果,的确能让事物的轮廓清晰,而最重要的主观效果,乃是复苏一个时代的体温。所有的怀旧者,都是追求客观效果,但最终是在主观意义上达成历史的。或许读一本书,除了廓清一些故旧之外,只是要去感受一个时代的体温——我们主观的去看待历史、感受历史,我们本身就是历史。
  •     你好,旧时光 数年前,我给自己电脑里收藏相片、视频片段的文件夹起名“光影流年”。所以,蓦地看到《民国温度》这书的副标:1912—1949书影流年时,竟然别有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我用相片记录每一个拍照时刻当下的人生痕迹,每每重新翻阅,前尘往事历历在目,仍能忆起当时的心境感触,岁岁流年,甘苦自知,悲喜自悟。而作者肖伊绯用20本文学旧书重温民国,于故纸堆间探寻一个时代悠远的脉搏,自是别有一番情致。我可以算得是上念旧的人,对一些积年旧物总是恋恋不舍,纵是多次搬迁也不愿为减轻负担而丢弃之,若是书信卡片旧照等物,就更是慎重待之,不仅不愿离弃之,还要尽力寻清雅的纸袋子细细包裹好,再封入可以防尘防水的塑料袋子中。家乡小县城曾有不少旧书店,是我课余闲时最喜流连之处。伫立在木书架前,望着那一本本陈旧的线装书,抚摸着边角卷起略微起毛的封面,翻动着薄脆发黄的书页,似乎整个人都随着这旧时的墨香遁入那久远的时代。思绪飞扬间,眸光似乎穿越翻动书页时翻起的时光微尘,落在很遥远很遥远的地方。这就好像这两天读《民国温度》的感觉,这虽然是本崭新的现代出版的书,却给我穿越时空回到民国时代的感觉。《民国温度》的作者从事人文领域的泛文化研究,喜爱收藏及研究有文学研究价值的古书旧书,虽然并不是些热门的著名的书籍,却也自有其文学关联研究的史料价值,从中可以窥得民国时期文学领域的某些细微罅隙,见微知著,况且,其中藤蔓瓜葛牵连甚众,倒也不失为文艺、学术辅助研究的好材料。虽说这20本旧书都不是提起来人人皆知的名著大作,却也自有其于作者于世的存在价值。如丁辅之的《观水游山集》,四十九首纪游诗均附有甲骨文字体的译作,用甲骨文写诗怕是古今少有,这不单只在于作者自身的学术旨趣,更对于后来人的研究有莫大助益。而如《梅花梦》对中国“同性恋”古典戏曲榜单的影响,或者于“同性恋”戏曲史研究者来说,更有其非同一般的意义,若是略过此书,将其默默无闻地湮没在故纸堆中,岂不是一种损失?说实在的,此书肯定不属于能融入大众快餐式阅读的范畴,受众相对来说要小许多。但我想,于热爱文学热爱民国时期文化的读者来说,倒是一本很值得一读的好书,不容错过。

精彩短评 (总计10条)

  •     本以为可以一窥民国时的风月往事,没想到竟是这样一本饱含诚意的书。虽然很多内容都只一览而过,但还是看完了。
  •     很喜欢的一本书,亦正亦邪,多看无害,怡人心性。
  •     揭开民国鲜为人知的那些事
  •     溥仪生母瓜尔佳氏服食大量鸦片自杀,是见证一个帝国的覆灭,还是别有隐情?“东亚病夫”的称号的由来,最早还有自称“东亚病夫”的大作家曾朴,他的这番自称又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心结?赛金花的“床上救国”,传奇事件 中的人物与轶事成就了小说《孽海花》,看过这部小说的人,却未必读过剧本《孽海花》;看看戏剧中唱出来的这朵“恶之花”,有着怎样的非凡声色?胡适“ 半部哲学史”热销近百年,《中国哲学史大纲》的下半部究竟有没有写,是否还存于世间,日本书店里发现的神秘讲义本是否能解答这百年疑问-----等等故事都很有意思!值得一读
  •     很好的一本莫谈国事的书。怡情!
  •     有几篇小文,写的不错。
  •     很好,很认真
  •     羡慕作者与旧人有缘
  •     出现低级错误,文字印刷错误。
  •     有的好玩,有的太文学了又不好玩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