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光之路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2
ISBN:9787549520589
作者:[美] 伍迪·格斯里
页数:416页

内容概要

伍迪•格斯里,1912年7月14日出生于俄克拉荷马州一个左翼家庭。他在短暂的55年人生中创作歌曲2000多首,《这片土地是你的土地》还成为美国的“第二国歌”。他开创了以音乐介入社会改革的先河。

书籍目录

再见,伍迪,认识你很高兴 001
向伍迪•格斯里致敬 005
第一章 尘烟中的士兵 001
第二章 空鼻烟罐 025
第三章 我谁的气都没生 053
第四章 新生的小猫 076
第五章 龙卷风先生 087
第六章 繁荣猎人 101
第七章 我们的帮派现在无敌了 130
第八章 灭火器 153
第九章 一列长啸飞奔的列车 165
第十章 垃圾袋 186
第十一章 寻寻觅觅的男孩 192
第十二章 烦恼克星 212
第十三章 去加州 228
第十四章 山上的房子 280
第十五章 一直没来的电报 298
第十六章 暴风雨之夜 311
第十七章 特选级 331
第十八章 十字路口 361
第十九章 驶向荣光的列车 387
后记 403

作者简介

比“逍遥骑士”还早几十年,民谣教父伍迪•格斯里就从俄克拉荷马州出发走遍了全美国——不是骑摩托,而是靠扒闷罐车、伸大拇指和徒步旅行完成的。这也是他人生的发现之旅,他在途中创作的歌曲后来成为美国的文化遗产,而这也只是他的部分遗赠。《荣光之路》这本不同寻常的自传,不仅呈现了伍迪•格斯里追求精神自由的鲜明个性,更记录了一道生动、真实、不能被忘却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的民间风景。
编辑推荐:
本书是影响力几代人的美国民谣教父伍迪·格斯里的自传。通过对生活琐事的描绘刻画了美国战时社会众生相。伍迪·格斯里一生为劳苦大众代言,在他的音乐中,可以看见人民容忍和对抗压迫的意志。本书由美国著名民歌歌手、民歌复兴运动的先驱、有“美国现代民歌之父”之称的皮特•西格作序。书中插图均为伍迪•格斯里亲笔。
名人推荐:
伍迪•格斯里终生坚守的音乐形式,无论在任何时候,想必都是我们必须带着敬意加以珍惜的一件瑰宝。
——村上春树
我写的第一首重要的歌曲是关于伍迪•格斯里的。他是我的精神导师。
——鲍勃•迪伦
当民歌之父伍迪•格斯里在吉他上写着“这把吉他会杀死法西斯”时,没有人比他更相信音乐的力量。
——张铁志


 荣光之路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3条)

  •     唯有最痛苦的经历才能凝结出最美丽的艺术。也许有的歌曲能被歌唱家凭借想象吟唱,但我相信,那些最有力,最直达人心的歌曲一定以丰富深厚的经历为谱,以对人民对国家的深沉的爱写词,被饱含热情的歌喉传唱。伍迪格斯里就是这样一位真挚的歌唱家,他创造的歌曲《这片土地是你的土地》被当做美国的第二国歌,歌词中有这样几句:“世上没有任何能阻止我前进,当我踏上那自由之路;世上没有任何人能令我折回原地,这片国土是为你和我而建立。”他热爱音乐的灵魂早已融入到他故乡的土地里,他写的歌曲依然滋养着成千上万爱国的人民。《荣光之路》是伍迪自己创作的带有半自传体色彩的小说,这本书将他个人在美国到处流浪的经历与整个国家在时光中的变迁相结合,语言质朴,带着独自辗转特有的忧愁,向我们讲述了他与音乐间的特殊纽带。伍迪的童年十分美好,他在俄克拉荷马州长大,与父母兄弟一起住在美丽的大房子中。然而随着美国石油热的兴盛,大批的外地人涌进他居住的小镇,希望能找到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小镇逐渐变得拥挤混乱,街头到处都是胡乱搭建的棚子,孩子们之间的争吵打架更是常事。那段时间他家里的房子被烧,姐姐灾祸中丧生,父亲失去了好工作,母亲因为受不了这些打击而病倒,不久就去世了。伍迪为了谋生准备去加州,他靠徒步、搭顺风车和扒火车前行,他曾经连续饿了两天两夜,在火车上淋过倾盆大雨,被警察盘问过,但不管旅途多么艰辛,伍迪都一直将他心爱的吉他保护的很好,他把途中遇到的人和事编进歌里,吟唱那硕果累累的果园,那广袤坚实的大地,那为生存而奔忙的人民。伍迪在用音乐讲故事,用民谣将他的所见所思传递给大家,震颤更多的心灵。他的歌语言朴实,除了自然美景,他唱的最多的是与他一起为生计奔波的同伴。他们辛苦度日,在灰尘中带病挣扎,与酷暑忍饥苦苦斗争,忍饥挨饿成了家常便饭,他们做的所有努力只是想在那块贫富差异鲜明的土地上生存下去。伍迪被这些人坚韧的精神深深感怀,用歌曲表达他对同伴,对这片土地,对这个国家的深爱。我想,每一首出彩的歌都蕴含着深刻丰满的感情,尤其是那些沉重得使人无法喘气的感情。其他种类的艺术与何尝不是这样呢?梵高体验过贫穷和不理解,他敏感而神经质的灵魂陷入深刻的错乱,这才酝酿出那一朵朵明亮却又孤寂的向日葵;狄更斯小时候在鞋厂当学徒,备尝艰辛屈辱,看尽人情冷暖,对平民大众的生活方式不断思考沉淀,这才写出了《双城记》这样的名作。最重要的是,要在经历了斗转星移的漫长时光,在跨过了沧海桑田的时间变迁以后还保持着一颗能描绘艺术的心灵。伍迪做到了,他始终以向上的心态,吟唱着最朴实的感情,编织着最美丽的梦想。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有的人在命运中迷失,有的人与命运相撞。某种意义上,《荣光之路》所呈现的不仅是一条现实中的挣扎(战斗)之路,更是一条心灵的发现之旅。所有经历过苦涩生活的人,他们在卑微中摸爬滚打,让汗水和泪水迷蒙双眼,也逐渐麻木神经,而艺术家则孕育出痛苦的花朵,伍迪•格斯里孕育出的是一片音乐的森林,覆盖着北美的一片大陆。       伍迪•格斯里的一生就像美国公路片里人物穿插不断的回忆,呈现的无比多舛。客观的说,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有些人风里来,雨里去,生活里充满隐忍和暗淡,然而仍然咬紧牙关,含着苦辛活下去。而有的人,只需要动一下手指,就可以得到一切。在这种不对称的世界里,奢谈温情是可耻的。伍迪•格斯里的歌声里从不宣扬此种虚妄的温情,他知道要有所改变,必须去唤醒。因为所有一切他人苦痛的生活,也是属于他的。他有宽广的胸怀,他热爱土地上那些穿着残破衣衫的人们。      《荣光之路》不是一本通常意义上的传记,而是生活体验的缩写。伍迪•格斯里曾写道,当我漫步在路上时,我看到路边有一个牌子, 牌子上写着,‘不准穿越’。但是在牌子的另一边,他什么也没说 ,因为那一边是属于你和我的。唤醒人们的内心,使他们知道尽管汗水湿透了衣衫,尘土呛满了鼻孔,但他们仍然拥有尊严,并为尊严而活着。可以说,在这条路上,他甚至不是在体味生命,而是在端详痛苦。真正的痛苦,其种子并非仇恨与狭隘,而是宽容,接纳与悲悯。      我总觉得大多数人所理解的伍迪•格斯里并不准确,甚至是误解,乃至曲解。他一生写作歌曲,并不是因为某一种主义,或者什么伟大启示,所有和“启示”有关的东西套在他身上对他都是一种侮辱,过度宣扬他的左翼家庭,其实对理解他并无益处。他拥有早期美国开拓者的那种精神,他们认真,明朗,同时十分骄傲,有尊严和荣誉。他用自己的方式去端详,去丈量,然后歌吟。他魅力四射,活泼,有着坚实的朴质,像一块美洲大地上的木头。你会被他吸引,会被他点燃,这就是他,他是一颗跳荡强劲的人类的心脏。   当我们走在城市的路上,或者乡村的路上,怀里揣着这么一本书,总该想起些什么,使我们不至于活在一潭死水里,使我们不至于在温水中没顶。
  •     《荣光之路》Bound for Glory,在书中正文被直译为“驶向荣光”,“荣光之路”让人有些想起库布里克的电影《光荣之路》Paths of Glory,但两者的内容截然不同。实际上该书的作者、译者和责编都是从事着与音乐相关的职业。作者伍迪·格斯里是美国民谣之父,译者刘奕是摇滚乐工作者、乐评人,责编解华佳则在广西师大出版社从事音乐图书的出版。广西师大出版社在社科类图书的出版质量上无须多言,从策划、内容到装帧排版纸张,都是国内出版社的佼佼者。该书封面有“故藏”之题,但封底等处并不见丛书预告,可能是广西师大出版社尝试推出的新品牌。“以故为新,因典入藏”,于故纸堆中寻觅遗珠,这个系列值得期待。《荣光之路》之前并没有国内译本,英文原版首次出版于1943年。长期被亨廷顿舞蹈病所折磨的作者伍迪·格斯里死于14年后。该书从体裁上来看是一本自传体小说,讲述了作者从家道中落的童年慢慢成长为民谣歌手的经历。伍迪所创作的歌曲往往是非常简单的,是对一瞬间灵感的阐释,“一切皆能入歌”。但他的这部自传则表明他并非不会使用复杂的叙述手段。该书每一个章节几乎都可以单独拿出来成为一个短篇小说(story),从人物形象、人物对话、情节起伏等等角度来看,伍迪有着专业作家的水准。伍迪的文字与音乐相比,尽管从形式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其精神内核是一致的。伍迪是美国民谣之父,鲍勃·迪伦的精神导师。我对音乐不甚了解,对于各个派别的源流和交汇不甚了了。但我相当喜欢美国民谣,以及今天身边已经普遍流行的“民谣”,它们都非常质朴,非常真实,可以像是面对面一样听到来自心底的对话,这是其他艺术形式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伍迪等歌手所创造的那种感情真挚的美国民谣孕育了后来的摇滚,而充满呐喊、怀疑和批判的摇滚乐,再不像民谣那样简单和质朴。《荣光之路》与其他自传、小说相比,其魅力就在它处理人际情感的真实和简朴。全书表现的都是贫民大众,那些工业革命之后到二战之前的真正的无产阶级的故事。“这辆车不拉烟鬼,骗子和廉价的小丑;这辆火车正在驶向荣光,这辆火车!”这是伍迪·格斯里创作该书的主旋律。读到该书最后一页,这首歌谣重现,那种真正的无产阶级的无所畏惧的气概,跃然纸上。读到伍迪所写的这些故事,脑海中浮现的是《国际歌》的呼喊,是《共产党宣言》中那句“无产阶级在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而得到的将是整个世界”——感受到无比巨大的能量。在习惯了阅读《1984》《华氏451》这类与今天的现实更加贴近的政治寓言小说之后,读到《荣光之路》里扒火车流浪的两个童工、打群架和一起唱歌的工人们等等,读到他们在一无所有的恶劣环境中所表现出那种友好、乐天、豪爽、反抗、激情、关心他人、鄙视一切的情节,仿佛他们才是美国和世界的主人——打动我的,原来是那久违的无产阶级情怀。

精彩短评 (总计16条)

  •     如果你没有用手中的琴弦丈量过你脚下的土地 那么你就不配称自己为民谣歌手
  •     以为是一个人的美式民谣史,实际上是活蹦乱跳的美国乡村少年成长记。可作为儿童文学一读。
  •     因为村上春树《没有意义就没有摇摆》里为伍迪.格斯里专写了一篇,就找来了伍迪的自传来读,他的自由、行走、浪迹天涯,以及他不愧为村上美誉“国民诗人”的文笔,都深深吸引了我。“世上没有任何能阻止我前进,当我踏上那自由之路。”
  •     他应该活得很舒服吧
  •     像部小说
  •     看到十几页,也得说,这书真TM好看。翻译注重口语化,语言不是很规范。
  •     最近广西师大的书我常看,光荣之路看完后,好似看了本小说的感觉,特别流畅,把美国的一些见闻、见解都描绘在书里。
  •     用写歌的想象力在写书,不过,人家是真•流浪汉
  •     书不错,边听woody的唱片更有感觉,民谣的精髓就是如此,翻译有点奇怪,最不能忍的还是封面中间那俩丑字
  •     This machine kills FASCISTS.——左翼民谣之父
  •     旋风一般的文章
  •     “The land is your land,theland is your land.From California to New York island,the land is for you and me”很久前也曾下过一套格斯里的精选集,但直到今日也就只能哼哼这一句而已。
  •     他的歌有一种迷惑人的简单。只有当它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你才能意识到它有多伟大。复杂化的把戏傻子也会玩,返璞归真却需要天才。伍迪给孩子写的歌已被译成多种语言传唱:为什么盘子砸不碎榔头?为什么,哦为什么,哦为什么?因为榔头的脑袋可硬了。再见,再见,再见。 就像苏格兰的罗伯特伯恩斯和乌克兰的塔拉斯舍甫琴科一样,伍迪是一个国家的民谣诗人。像他们一样,他也来自小镇,深知贫穷的滋味,有如饥似渴的未知欲;像他们一样,他的才华把他带到城市,在那儿被文人学士所器重,却公然宣示自己的独立性,并保持着那个异教、激进、坏脾气的自己。这辆车不拉偷马贼、妓女、皮条客和站街牛郎;这辆车正在驶向荣光,这辆车!
  •     2012年的时候就想读,终于翻译出版了。广师出版社万岁!不知是不是翻译的问题,透着一种不上档次的语气。没有鲍勃迪伦的《像一块滚石》好看。
  •     内容写得相当好!就是封面和用纸不尽人意。
  •     且行且唱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