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与读书》章节试读

出版日期:2016-9
ISBN:9787508664345
作者:詹宏志
页数:404页

《旅行与读书》的笔记-第307页 - 复兴振兴酒店

所谓的“凡走过必留下痕迹”,原来指的不是行走者会留印记,而是“被走过的”会在旅行者身上留下不可抹去的痕迹。

《旅行与读书》的笔记-第3页

有多少对于世界的想象,最初都是来自于故事或其他人的游记,而真的抵达了,也许比想象中的更奇特,也许比想象中的更平凡,也许什么都没有变,但等到真的到达了却已经是完全不同的心境了;也许会失望,也许尽管失望却还是很满足。旅行是孤独的人在寻找不孤独的方式,旅行是不孤独的人在寻找孤独的方式。
***最后一句话有点鸡汤T.T
我们已不是活在探险家的时代,所有的地方就算再偏远,也几乎都有人抵达过。大量的照片和经历被传送了出来。这是一个信息充足、旅行更加便利的时代,要去到电影中、小说中、历史中那些描述过的地方,好像没那么困难了。描述多了,可以想象的空间却好像少了,即便透过寂寞星球也很难再碰触寂寞。
***明明写得很好,就是毁在了最后一句上。
旅行方式一直在转变,也许要花更大的气力去选择避开而不是选择探索;也许很多地方已经变成了观光景点,但是生活中和风土民俗中的细节,是一直在变动的,仍然可以找到一道菜,一个角落,是自己的体验;也许再也没有到不了的岛屿了,但抵达的过程和心情仍然是百分百专属的。在现代找不到的,于是透过了书,穿梭时代去想象,毕竟旅行永远是想象和真是并行的。

《旅行与读书》的笔记-第332页 - 小野二郎的寿司旋律

随着年纪心态起了大变化,觉得人生只是走一次的旅程,什么东西都得试试,金银钱财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有时候放手一搏,买到人生独特经验也是值得的。这样把心一横,就发现没有什么价格是不能付的了。

《旅行与读书》的笔记-文字摘 - 文字摘

旅行方式一直在转变,也许要花更大的气力去选择避开而不是选择探索;也许很多地方已经变成了观光景点, 但是生活中和风土民俗中的细节是一直在变动的,仍然可以找到一道菜,一个角落,是自己的体验;也许再也没有到不了的岛屿了,但抵达的过程和心情仍然是百分百专属的。
最终,永远都在身边的旅伴还是休息了,也许没有谁可以永远 结伴通行,所有的旅行还是会回到独自一人。
旅人的旅行接触到了很多,也失去了很多,但还是在继续,就好像电影该有的结尾,经历总总, 还是会背上背包,再度踏出家门。
当时不了解,后来才知道长大之后有太多放不下的东西,应该早一点丢下一切就出发的。
这就是书呆子的处世方式,总是以为世上一切还没有提出过的问题,书里早都有了答案。
《旅行与读书》里面种种因书误事, 因书得福,以及在书本和世界之间的距离摸索出的醒悟,又让我想起了詹宏志很多年前说过的另一番话:“我很幸运,读书能懂,这个能力使得我不害怕,要是遇上什么我不懂的,我就找书来看。”
对于一个书呆子而言,这从来不可能是个问题,因为读书简直就是他进入世界的方法,一条不由自己选择,更加接近天启召唤的路径。

《旅行与读书》的笔记-第373页 - 旅行穷尽处

旅行穷尽处,幻想启程时。
当真实世界探索已完,想象世界就要让我们继续前进。

《旅行与读书》的笔记-第67页

出发前的读书:想象;旅行中:摸象;旅行完:全象,同时也是真正了解的开始

《旅行与读书》的笔记-一、旅行与读书 - 一、旅行与读书

书呆子相信凡事书中都有答案,在旅行一事也不应有例外,所以他们通常会以一本书或几本书作为旅行的依据,我当然也是这种人。
旅行与读书的关系极其微妙,读书常常在旅行之前很久已经开始了,甚至开始于你不觉之处。
常常是因为书中所述的某件事,触动你前往某处的动机,特别是如果你有一个“众人无法理解的目的地”,常常是因为你读了一本“冷僻的书”的缘故。

《旅行与读书》的笔记-P207巴厘岛 - P207巴厘岛

《旅行与读书》的笔记-第16页 - 做世界的读者

绝对不说现任老板的好话,绝对不说前任老板的坏话。

《旅行与读书》的笔记-P332小野二郎的寿司旋律 - P332小野二郎的寿司旋律

《旅行与读书》的笔记-第24页

旅行的意义之一:想象他者的生活

《旅行与读书》的笔记-第18页 - 序-做世界的读者(梁文道)

旅行与读书,一对何其古老的互照行动与观念。就算不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老话,不提圣· 奥古斯丁“世界是一本书,那些不旅行的人只读过其中一页”那句西洋名谚。我们也该明白,在把世界理解为一本大书这种隐喻里头,可以开掘出多少丰富的意蕴。詹宏志读书何止万卷,走过的路更是远迈万里,他这部《旅行与读书》让我看到,也许在歌德的浪漫主义典范,和艾柯(Umberto Eco)所说的秘教式诠释传统之外,“世界作为一本大书”这个经典课题,也许还能添加多一重题解。那就是把世界看成阅读的借口,于是旅行往往因读书而起,同时又成了读得更多的理由。将全世界看成一本书,与世界因为我的阅读而存在,遂成了一体两面的事。故此,透过读书进入世界就不是管中窥豹了;相反地,世界之所以完整,唯系于我在读书,书的边界即是世界的边界,万一世界真的还有一些角落仍未被任何现存书籍覆盖,那就意味着我得开始考虑是否应该得写一本书了。这,会不会就是一个书呆子的世界观呢?

《旅行与读书》的笔记-P251阿拉斯加 - P251阿拉斯加

《旅行与读书》的笔记-第18页

奥古斯丁“世界是一本书,那些不旅行的人只读过其中一页”

《旅行与读书》的笔记- 自 序 旅行的意义 - 自 序 旅行的意义

本以为能看到想看的一些东西。结果完全不知所云。这篇自序根本是挂羊头卖狗肉,一直在说的是自己怎么努力想让这本书吸引年轻人。
然而我看完这篇自序之后对这本书就完全失去了兴趣。。

《旅行与读书》的笔记-P265京都 - P265京都

《旅行与读书》的笔记-第12页

归乡的老水手

《旅行与读书》的笔记-冰海中的独木舟 - 冰海中的独木舟

一次,我在网络上看到有一家粗犷的木头小屋叫“风之歌”,位于丹纳利国家公园的西边,距离最近的公路约有九百公里;如果你要到这家旅馆去(一共只有三个房间),主人会开飞机到公园门口来接你。他驾驶的是一架水上飞机,载你飞越丹纳利公园的上方,来到位于湖边的旅馆,你就在这荒无人烟、鸟每天都生蛋的地方住了下来…
看完这些,我忍不住写了电邮去问:“此刻天气酷寒,大雪封路,我到阿拉斯加深山之内,能从事什么活动?”
“风之歌”主人也立刻回信:你乘火车到国家公园入口,我驾飞机来接你,当天下午我让你们在我园中各挑一支狗雪橇队伍,整个下午我们先练习驾驶……第二天,我们久各驾一支狗雪橇队伍出发,前往雪原上进行五天四夜的雪上扎营之旅……五天之后,回旅馆休息一夜,再一起驾着雪橇到机场,你们乘坐飞机回家,我负责把狗带回去……”
他的来信,激起我对阿拉斯加的浪漫想象。想象有一望无际的真白雪地,树木生长不易,只有少数矮小的针叶林和耐寒的地草与苔藓可以生存,但旷野中仍有人影驱驾狗雪橇疾驰而过,他的呼吸冒出阵阵白烟。他是谁?可能是杰克伦敦笔下的流浪淘金者,为了极北之地的“黄金传说”赌上了身家性命。夜晚里,他在树林中试着生火扎营……林中暗处却有鬼影憧憧,月明之后,凄厉的狼嚎声让你知道狼群已经跟上了他,他必须生起一堆火,必须保持清醒,不能合眼……

《旅行与读书》的笔记-第373页 - 旅行穷尽处

旅行穷尽处,幻想启程时。当真实世界探索已完,想象世界就要让我们继续前进,“科幻小说“的起点应作如是观,”想象地志学”也应作如是观。因为,只有一个世界,是令人不满足的。。。。。。

《旅行与读书》的笔记-第300页

看着作者小口小口啜饮着䲠鱼,啜饮美味热汤。汤面冒出薄薄白烟。在这深秋雨夜寒气沁人的时刻,感觉有一种日本人说的“小确幸”……

《旅行与读书》的笔记-P17序文2 - P17序文2

始终可以回到原点。梁文道序

《旅行与读书》的笔记-第1页 - 旅行与读书

1.这就是书呆子的处世方式,总是以为世上一切还没有提出过的问题,书里早就有了答案。他出门旅行,最重要的问题不是应急药物有没有备全,不是换洗的衣服是否足以应对各种场合,而是书够不够看,带去的书配不配合环境。甚至就连他为什么想去某个地方游览,缘起也都和书有关。
2.旅行里让我留下深刻印记的经验往往发生在最无目的的时候与场所,树下小酒店的一杯沁凉白酒,迷路崎岖城区偶遇的小面包店,异国乡间等待公交车窥见的乡民日常生活景致,这些无意间得来的吉光片羽反倒成了日后反复咀嚼的旅行滋味。
3.他安稳,不是因为对世界很有信心,而是他对自己的手艺有信心。
4.艾米莉·怀丝·米勒(Emily Wise Miller)——《佛罗伦萨贪吃鬼指南:兼含托斯卡纳的美食周游》
5.牛肠面包(Panino con Bollito)+ 一升的基安蒂红酒(Chinanti)。
我们捧着堆积如山的战利品,走向临近的公共桌椅,开始据案大嚼起来。那牛肉柔软多汁,那牛肠滋味甘美,红色辣酱呛辣有劲、绿色青酱香郁清新,连那一升价格低廉的红酒,搭配着牛肉牛肠的脂肪,也显露出一种软润的滋味......
.....
佛罗伦萨这一餐,的确让人难忘,不仅食物的滋味饱满丰富,连当地人的生活风情也让人觉得真实亲切。这不是人工的、观光的、虚构的,仿佛是不小心走进别人的生活里,仿佛不小心窥见人家后院晾晒的衣物。
......
我是怎样得到这样闯进他人生活的能力或者运气?

《旅行与读书》的笔记-第67页 - 阅读是贯穿整个旅程的

我们因为读书而触动某一场旅行的动机,我们也因为读书而规划了某条合情入理的或曲折诡异的旅行路线;我们更选择了书本(在这里是旅游指南)作为行动时的锦囊,一举一动都向它探问,并且乖乖地遵从它的各种建议。
这也还不是终点,我们的阅读并不因为旅程结束而终止。事实上,我们还可能继续阅读,也继续阅读和我们旅行地相关的书,或者说,我们队我们去过的地方可能阅读兴趣还会增加许多,因为我们对它有了某种亲密的理解,也在亲身接触中建立起《小王子》里狐狸说的那种”驯养关系”……
***又是毁在了最后一句上

《旅行与读书》的笔记-第23页 - 旅行的意义

散漫随兴,是因为害怕有固定节目的集体行程,特别是那种节目满档、喧哗慌乱的行程;事实上我对所有既定观光行程与特定地标都有恐惧,总觉得人生片段变成了某种铸模浇灌。旅行里让我留下深刻印记的经验往往发生在最无目的的时候与场所,树下小酒店的一杯沁凉白酒,迷路崎岖城区偶遇的小面包店,异国乡间等待公交车窥见的乡民日常生活景致,这些无意间得来的吉光片羽反倒成了日后反复咀嚼的旅行滋味。

《旅行与读书》的笔记-P214阿拉斯加 - P214阿拉斯加

《旅行与读书》的笔记-第1页 - 旅行与读书

书呆子相信凡事书中都有答案,在旅行一事也不应有例外,所以他们通常会以一本书或几本书作为旅行的依据,我当然也是这种人。 旅行与读书的关系极其微妙,读书常常在旅行之前很久已经开始了,甚至开始于你不觉之处。 常常是因为书中所述的某件事,触动你前往某处的动机,特别是如果你有一个“众人无法理解的目的地”,常常是因为你读了一本“冷僻的书”的缘故。

《旅行与读书》的笔记-第1页

P3
旅行方式一直在转变,也许要花更大的气力去选择避开而不是选择探索;也许很多地方已经变成了观光景点, 但是生活中和风土民俗中的细节是一直在变动的,仍然可以找到一道菜,一个角落,是自己的体验;也许再也没有到不了的岛屿了,但抵达的过程和心情仍然是百分百专属的。
最终,永远都在身边的旅伴还是休息了,也许没有谁可以永远 结伴通行,所有的旅行还是会回到独自一人。
旅人的旅行接触到了很多,也失去了很多,但还是在继续,就好像电影该有的结尾,经历总总, 还是会背上背包,再度踏出家门。
当时不了解,后来才知道长大之后有太多放不下的东西,应该早一点丢下一切就出发的。
这就是书呆子的处世方式,总是以为世上一切还没有提出过的问题,书里早都有了答案。
《旅行与读书》里面种种因书误事, 因书得福,以及在书本和世界之间的距离摸索出的醒悟,又让我想起了詹宏志很多年前说过的另一番话:“我很幸运,读书能懂,这个能力使得我不害怕,要是遇上什么我不懂的,我就找书来看。”
对于一个书呆子而言,这从来不可能是个问题,因为读书简直就是他进入世界的方法,一条不由自己选择,更加接近天启召唤的路径。

《旅行与读书》的笔记-第1页 - 封面

《旅行与读书》的笔记-第271页 - 京都觅食记

先付:是供客人下酒的小菜,通常是全餐料理的第一道。
八寸:就是前菜,也是下酒的小菜集锦,通常是用当令的山珍海味材料,做出各种滋味的多彩演出,这几乎是评断厨师本事的一道料理。
御椀:是进入正式大菜之前的汤品。
造物:当日的生鱼片。
扬物:油炸料理。
食事:饭、酱菜和味噌汤。
按照本格怀食的做法,“一汁三菜”是其基本,也就是说,不管端出多少道料理,当中“椀物”(汤)、“造物”(生鱼片)、“烧物”(烧烤料理)和“煮物”(炖菜)应该作为骨干。

《旅行与读书》的笔记-P3序文 - P3序文

《旅行与读书》的笔记-全文 - 全文

1. “无意间得来的吉光片羽反倒成了日后反复咀嚼的旅行滋味。”
2.“不再记挂旅行的计划,便有一种时间静止的悠闲之感。”
3.作者常念的一句“书呆子相信凡事书中都有答案。”
4."When I travel. I always arm with a couple of books."
5.因为书的存在,让人成为了”追随者“。
6.”关于旅行地的阅读,我们是从旅行结束后才真正开始的。在旅行之前,我们对其的阅读是一种“想象”;在旅行之际,我们对其的阅读是一种“摸象”;只有在旅行完成之后,才是我们对旅行地了解的开始。“
7.”告别生物奇观,回到一成不变、可预测的文明世界。“
8.”长草丛中的死亡诞生了后继绵延不绝的生命。“
9.”高速公路有时候让我觉得比国家公园更能代表阿拉斯加的风情,它的宽广开敞最能让人体会自然界的巨大尺幅。“
10.“黄金事物难久留,这种身在美丽图画的美好经验终究还是要散去,成为不可捉摸的记忆的一部分,这已经是我们学到的人生真相。”
11.”所谓的“凡走过必留下痕迹”,原来指的不是行走者会留下印记,而是“被走过的”会在旅行者身上留下不可抹去的痕迹。“
12.”’回去‘的念头,其实是属于’旅行者‘的。旅行者行经某地,某些经验使他与该地有了’记忆链接‘”。
13.特别参考《佛罗伦萨贪吃鬼指南》、《托斯卡纳艳阳下》、《吃在伊斯坦布尔’探寻巷弄中的美食》

《旅行与读书》的笔记-P307复兴振兴酒店 - P307复兴振兴酒店

《旅行与读书》的笔记-第136页

两头狮子合作捕猎,然后抢夺成果。动物学家提醒我们,不能以人类的观点,想象动物的行为与动机。

《旅行与读书》的笔记-第3页 - 这些旅行,该从何说起呢?

旅行是孤独的人在寻找不孤独的方式,旅行是不孤独的人在寻找孤独的方式。

《旅行与读书》的笔记-第67页

《旅行与读书》的笔记-第334页 - 小野二郎的寿司旋律

吃饭和旅行,都是很“个人口味”,英文俗谚岂不是说:“一个人的肉是另一个人的毒药。”(One man's meat is another man's poison.)可见“酒肉朋友”的形成也不容易。
长篇大论其实反映的是说话者的“沟通焦虑”,生怕他自己的解释不够周全,让别人把他的意见理解成另一种面貌,只好加注再加注,补充再补充,最后就变成了“长篇大论”。

《旅行与读书》的笔记-P225阿拉斯加 - P225阿拉斯加


 旅行与读书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