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与读书》书评

出版日期:2016-9
ISBN:9787508664345
作者:詹宏志
页数:404页

自序 : 旅行的意义 By詹宏志

自序旅行的意义好像是一种害怕“落伍”的心情,当我编选完自己关于“旅行”文章的选集之后,第一个“求助的”对象正是我那位为创业栖栖楻楻的儿子……因为前几年出版的两本文集,每当有朋友热心回应:“这书写得太好了,我读了充满共鸣……”我冷静打量着他(或她),这位“有共鸣”的朋友通常已经年过五旬了。这彷佛也是人生真相,年轻的时候我写各种广告文案,总是信心满满,觉得自己能够找到合适的话题与言谈方式,打动各色年轻人;然而有一天,我突然间觉得坐立难安,发现“那个能力”消失了,我对年轻人的心情与感受似乎失去了接收的天线,讯号显得驳杂不清;而从我自己口中说出来的某些话题与用语,也开始变成“推开”年轻人的“老人符号”,他们的反应变得客气拘谨,也有点避之唯恐不及的疏远……为了不要让自己的书变成“老人读物”,我觉得需要一些“年轻人”的意见,但同学、同事和朋友都已经开始退休养生、含饴弄孙,我去哪里找可以咨商的年轻人呢?只好敲敲隔壁房间二十八岁偶而回来的“室友”,拜托他抽空看看我的稿子。略带“文青”气息的儿子花了几天看了稿子,推推眼镜,沉吟半晌,很客气地说:“嗯,我看起来是还好啦……”问他有没有什么意见,他倒是毫不迟疑:“太杂了,你什么都舍不得丢,很多文章性质不同,却都放在一起,读起来感觉很不一致。”这个切中要害的批评我倒是瞎子吃汤圆,心里有数,但不是我真正的担心与关心,我只好更直接地问:“你觉得年轻人会不会看这样的书?”坐在我面前这位可能“不具代表性”的年轻人变得面有难色,支吾地说:“嗯,很难讲,这些东西对他们来说很遥远,文章又那么长……”唉,在写这些文章的时候,或者说在我写过的每一篇文章,我心中想的阅听对象也确实一直都是同一位“年轻人”,只是这位熟悉的年轻人如今青春不再,与我偕老,而新的年轻人如今都是陌生人了;我那些自以为“循循善诱”的言谈方式,如今在“脸书”快速响应的时代里已经变得“太长了”(也太老了)……但我还是听从这位现代文青的忠告,回到笔电“桌面”,狠狠删去三分之一的稿子(但怎么办?还是剩下二十万字,当然是“太长了”),基本上,所有“夹议夹叙”的论述文章都拿掉了,只留下“夹叙夹议”的说故事文章为主;最后,所有带着“旅行论述”意味的文字都放弃(只剩一篇附录),这就变成了一本像是以“旅行叙述”(travel narrative)为主调的“游记”。我倒开始感到汗颜,我自己的旅行游踪有什么可以记录之处?这里并没有什么艰难辛苦的路线与地点,也没有什么惊异骇人的情境与遭遇,更没有千钧一发的危险与转折;若要说这些旅行有什么独特,也许只有一点点散漫随兴的旅程,加上一点点“与书相遇”的个人风格……散漫随兴,是因为害怕有固定节目的集体行程,特别是那种节目满档、喧哗慌乱的行程;事实上我对所有既定观光行程与特定地标都有恐惧,总觉得人生片段变成了某种铸模浇灌。旅行里让我留下深刻印记的经验往往发生在最无目的的时候与场所,树下小酒店的一杯沁凉白酒,迷路崎岖城区偶遇的小面包店,异国乡间等待公交车窥见的乡民日常生活景致,这些无意间得来的吉光片羽反倒成了日后反复咀嚼的旅行滋味。与书相遇,说的则是自己的旅行来历。是什么决定了一个人旅行的目的地?又如何决定那条从这里到那里的旅行路线?在我的例子里,很少是因为身边朋友的推荐或描述,大部分是来自各种因缘际会的阅读经验;也说不上来是什么样的阅读,有时候就是关于当地的叙述(譬如峇里岛),有时候来自小说家的描绘(譬如杰克.伦敦笔下的阿拉斯加),有时候就来自于探险家或文学家脚踪,譬如说会来到非洲赞比亚(Zambia)的维多利亚大瀑布,自然是因为传教士探险家李文斯顿(David Livingstone, 1813-1873)的缘故,但坐在瀑布津巴布韦这一侧“维多利亚瀑布旅馆”的酒吧里,点一杯叫做“我推测”(I presume)的鸡尾酒,心里感到激动与满足,觉得历史与自己相会,那就是十足的书呆子气味……在探险文献里,当新闻记者兼探险家亨利.莫顿.史丹利(Henry Morton Stanley, 1841-1904)应召深入非洲寻找下落不明的李文斯顿,结果他穿行丛林七百哩,真的在今日坦桑尼亚的乌济济(Ujiji)找到李文斯顿,传说中,他在部落民层层围观之下走向那位略显虚弱的白人,拘谨地说:“是李文斯顿医师吗?我斗胆推想……”(Dr. Livingstone, I presume?)这是旅行与探险史上一个令人难忘的场面与对白,书呆子不可能不对这杯鸡尾酒感到激动。是的,“为书所成,为书所毁”(made by books and ruined by books)真是我的人生写照,即使在行走途中也不可免;对我来说,带着一九二○年版的伦敦“蓝色导游”(Blue Guide)远比带着二○一四年的Lonely Planet指南有趣得多,虽然毫不实用(我真的干过这种事);但旅行的真义之一不过就是“想象他者的生活”,我多么希望走出伦敦旅馆门口,伸手招到的是“两人座小马车”,而不是黑头出租车,那才是我错过的、无从复制的人生,除非韦尔斯(H. G. Wells, 1866-1946)的“时间机器”(time machine)再现江湖,否则我们是不可能旅行于时间轴的另一段时光……旅行,因而只能是空间的移动,无法是时间的逆旅。只有一个人生是令人不满足的,但我们诞生之际时空已定,这个人生也就跟着“注定”,还有什么方式能让我们扩大实体世界与抽象世界的参与,在我看起来,也许只有“旅行”与“读书”能让我们拥有超过一个“人生”。读书时,你固然要融入情景,因而有了另种人生的感受;旅行时,我们也要想尽办法纠缠地,假装另一种文化与生活的短暂化身,这也是我不爱“旅行计划”,也不喜欢“安全旅行”的缘故,如果我们没有大胆一点,我们永远只是戴着“家乡之壳”去旅行的人,没有接触异世界,也就没有短暂的另一个人生……这不是一本有参考用处的旅行书,一切实用信息全部付诸阙如,你不能照抄其中的路线去旅行;这也不是一本有文学企图的书,没有含蓄节制和优美辞藻,他像是一个喋喋不休的返乡浪子,体能已衰却谈兴颇高,他兴致勃勃对着那位未满二十的年轻自己叙述窥探他种人生的各色经历,至于那位年轻人是否有兴趣倾听,却也不再是他力所能及的事。

健行与见行

Made by books and ruined by books几年前读过詹老的《绿光往事》,书的内容全忘光了。依稀记得作者拥书百城,嗜读推理,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在所到城市的二手书店淘书。有幸读到这本《旅行与读书》,詹先生真是一下子把人生两大幸事都说了个满。只有一个人生是令人不满足的,但我们诞生之际时空已定,这个人生也就跟着注定,还有什么方式能让我们扩大对实体世界与抽象世界的参与,在我看起来,也许只有“旅行”与“读书”能让我们拥有超过一个“人生”。因为什么原因会去某一个地方旅行呢?杂志上某张过目不忘的照片,小说里面某段异国他乡的描写,还是因为刷遍朋友圈的爆款文章?前往旅游地的初衷不尽相同,唯有带着探索精神而欣然前行。常常是因为书中所述的某件事,触动你前往某处的动机,特别是如果你有一个“众人无法理解的目的地”,常常是因为你读了一本“冷僻的书”的缘故。读到这里突然会心一笑,还真是这样!中学时期读了好几本帕慕克的小说,准备去土耳其旅游的时候又偶然听说了纯真博物馆,内心想着,这是我跟大师作品的进一步接触啊!虽然后来恶补了《纯真博物馆》这本小说,但又是另一番奇妙体验。散文的后几篇都在讲美食,从京都料理讲起,谈到仙台的烤牛舌“元祖店”,意外获得在小野二郎的数寄屋桥寿司店进餐,19份菜品,詹老可是变着花样去评价每一样食物,读来真叫人饥肠辘辘,话锋一转,又扯到伊斯坦布尔的两个羊头。掩上书,仿佛还能闻到食物的飘香。詹老开始品美食写美食正是受了妻子的影响,然而世事难料,詹先生的妻子王宣一在旅行途中心脏病猝逝。 本来夫妻俩打算利用这段旅程,好好品味意大利美食,结果家里却痛失了女主人。不知道詹先生写了这么多美食,是不是也怀着一种对妻子的思念呢?书中描述的各地引人遐想,也希望自己能够有幸一一拜访。倘若问旅行给了我什么,我觉得是永远对世界保持好奇心。旅行就是想象,想象就是旅行*

制造台湾的詹宏志

这是侯孝贤的电影《悲情城市》中的一个镜头,一群中年男子围坐在一起吃火锅,聊天,看似是个平常情节,但座中人物都不平常,背对镜头的两位右边是主演梁朝伟,左边是唐诺。面向镜头的,最左是张大春,右边是话最多的吴念真,吴念真旁边就是台湾的传奇人物詹宏志, 詹宏志的人生可谓非比寻常,据说职业生涯有过200多张名片,身份几乎串起台湾整个文化圈。他是媒体人,25岁就做了报社主编,创办过40多本杂志,他是出版人,创办了台湾远流出版公司和联邦文化,他是电影人,一手推动了台湾新电影运动,监制了《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悲情城市》《独立时代》《南国再见,南国》等影片,他是音乐人,做过滚石唱片的总经理,制作了第一张罗大佑的唱片和第一场演唱会,他还是商业奇才,互联网大佬,现在仍是台湾最大的购物网站PChome的董事长,被称为台湾的“电商教父”。面对这样一个时代人物,无怪乎梁文道要说,没有詹宏志就没有今天的台湾。他曾站在风暴中心每个人都会经历时代,但总是极少人站在时代的中心,詹宏志就是站在风暴中心的人。詹宏志生于1956年,父亲是煤矿工程师,受过日本教育。念大学时找的第一份工作,是编辑。当时是1974年,台湾文坛影响力最大的文学主编是诗人瘂弦,他是当时最前卫的文学杂志《幼狮文艺》的主编。一次偶然的机会,瘂弦先生看上了詹宏志所画的海报,便将詹宏志招致麾下。他打电话给詹宏志说:“杂志社要招人,阮义忠要走了,你愿不愿意来。”就这样,19岁的詹宏志坐在杂志社里,看着司马中原、朱西甯、余光中、杨牧进进出出。詹宏志曾说,有一天一个伟大的旅行家跑来亲自带你去一个地方旅行,你没有经过任何困难就来到一个很难到达的地方,我年轻时踏入文艺界就是如此。詹宏志做编辑的时候,瘂弦想办一个年轻作家的小说比赛,让詹宏志写邀请信。詹第一封信写给陈雨航,第二封信写给朱天心、朱天文,最后一封写给一个高中生,叫张大春。那次比赛张大春得了冠军。就是这样的一些契机,奠定了詹宏志和许多年轻作家的友谊。在《联合报》做副刊时,詹曾受痖弦之命找古龙约稿。给古龙打电话,古龙说我在某某餐厅吃饭,你到那找我。詹过去时,古龙已坐在那里,旁边几个朋友,还有莺莺燕燕一大堆美女。古龙说,来来来,你坐下来。接着他拿出一大瓶黑牌威士忌,他说年轻人,喝完这瓶再说话。詹不得不从,喝完醉得一塌糊涂。古龙用他的加长奔驰送詹回报馆,在车上对詹说,我跟你们主编有过节你知道吗?等詹摇摇晃晃下车,古龙才摇下车窗说:“小朋友,你够意思,我给你写稿。”在《中国时报》时,遇上金庸首次来台,詹又受命“绑架”金庸,金庸一下飞机就用车将金庸接到一个秘密住处,以保证独家采访,第七天才让金庸接触其他媒体。之后詹又负责编辑台湾“年度小说选”,写书评文章,受到陈映真的赏识。80年代初赴纽约,求知欲强烈的他像海绵一样吸收西方大量的前卫文化,每天看六部电影。两年后重回台湾,一个谋面一次的学长跑来找他,说你来做我们公司的总经理好吗?这个学长的公司就是滚石公司。滚石当时非常小,只有六个人,“我当时也没有工作,唱片我也不知道怎么做,就去了,去了做的第一个案子就是罗大佑。”在成功操作了台湾第一场个人演唱会之后,詹宏志接着做了李寿全、潘越云、齐豫等人的唱片,糊里糊涂地参与了台湾流行乐坛的第一次大变革,詹也因此一役完成了财富积累。十年后,詹又去了另一家唱片公司波丽佳音,赶上台湾音乐第二个重要事件“台客摇滚运动”,便做了伍佰、林强和张震岳等人的专辑。在此期间詹在台北开了一家麦田咖啡馆,很快成为台湾文艺界的流连之地,杨德昌几乎天天泡在那里。创立远流出版公司后,詹的手里握有李敖、金庸和柏杨等重量级作者资源。80年代末,詹就开始涉足电影。他鼎力相助侯孝贤和杨德昌,从拉投资到做监制,深度参与其中,有时还会客串一两个角色,于是便有了开始的那张剧照。詹后来跟人说,在那个时代,你如果听说我好像参加过很多重要的工作,不是我眼光好,参与了所谓最精彩的“台湾文化三十年”,其实不是,而是当时重要的、不重要的事情,我都在。这是际遇同时也是谦辞,单单在场并不足以做到如此的成就,在非凡的才智和精力背后,詹宏志的人生还始终得益于一个他坚持了一辈子的习惯——读书。詹宏志的读书人生“我是一个畏惧跟人接触的人。很怕问人问题,也怕去上课。每当我碰上什么不会的东西,就觉得没关系,这世上总会有相关的书。所以,我习惯用读书来解决工作里某一技能的困难。”和书打了几十年交道让詹养成一个习惯,遇到搞不懂或难以解决的问题,就用读书来寻找答案。詹是书痴,阅读量惊人,且读书速度极快。他用贪心形容自己,每天出门包里总会装几本书,走路时读,上楼梯读,等红灯读,等公交读。“这些零零碎碎的时间,不凑起来就一点都不值钱。”他在工作当中最喜欢的一种情况是,订好一个约会,对方临时失约,突然多出两个钟头,那会是很开心的事——因为可以再读会儿书了。对于读书,他有自己的习惯和方法。一是在某段时间,可能三五年之内,对某个题目感兴趣,就会有计划地找相关书籍来读,寻找渊源、建立自己的理解脉络。在此计划之外,就放纵自己看吸引自己的题目,先不问它有什么意义,有什么用,先读了再说。在谈及如何博览群书时,詹表示读书除了兴趣做基础,也有技法可循,就像会游泳的人,把他丢到水里,玩水戏波,他会非常快乐;但把一个不会游泳的人丢到海里,就绝对不会是他的人生至乐。读书也是如此,只有掌握了方法,乐趣才会随之而至。詹宏志的读书方法有三:第一,增“快”的方法:读书“快”,相同的时间也就读得多。读书快,和速读不同;速读是眼睛快,而不是思考快。阅读者要懂得“检查阅读”的方法,检查阅读又称“略读”或“预读”,它的目标是尽快掌握一本书的类别、作者企图、书的结构,以及基本论点。略读者应该大致看一下一本书的“导言”,这里可能隐藏了作者所欲解答的问题。然后看一下“目录”,明白作者推演的过程(目录其实就是作者相像中解答问题的步骤)。然后,大概翻一翻这本书,说出它的大概来。这个训练可以帮助我们维持敏锐度,淘汰不值得阅读的书,并增加涉读的数量。第二,增“多”的方法:读书时间“多”,读的总量也就多。你每天能花更多的时间,就能读更多书。你觉得太忙没有时间看书吗?检查一下自己一天中五分钟、十分钟的零碎时间,可能为数可观,你要训练自己“随时进入,随时中止”之读书态度。一开始可能不习惯,一个月就行了;从此,你每天就比别人多出几个钟头的时间读书(虽然那是几十个五分钟拼凑起来的)。第三,增“久”的方法:有时候,到三十岁你读的书还不输给同年纪的人;但是到了五十岁,你并没有比自己三十岁读得更多,为什幺?因为你觉得你“读完了”,你觉得大学毕业就读完了,三十岁就过了读书的年纪了。事实上,在一场长跑里,前头跑得快并不是获胜的保证,相反的,它是持久战、耐力战。“博览书籍”本质上就是一场长跑,它比“圈数”,不比“速度”。如果你准备读到七十岁,你会愈老愈有知识,愈老愈有创意。读而得法,可以快;充分运用时间,可以多;读而持久,可以累积——这就是詹宏志博览群书的诀窍。读书多就等于真的读进去了吗?对于读书的深入和吸收,詹宏志有一个比喻:在读书的过程中,作者像是投手,我们是捕手,我们要接他投出的球,但不是被动的,球也不会投在固定的位置,要做某种调整才能掌握,才能得到那个球。“我不管是读一本杂志,还是读一本书,仿佛都是在交朋友。什么奇怪的书我都想读,好像读着读着就跟作者有一种互通的交流。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同样感觉的,有些人觉得有时候跟某一本书会有格格不入的感受;而我好像特别柔软,怎样都能跟一本书有一种相和的感觉。每一本书都是写给某一种人读的,没有一本书想故意为难我们,任何一个作者都预设了一个假想读者的位置,我好像很快就可以找到那个位置。“很多人书读得很好,但是并不真正相信书,没有跟书反复交谈。我们不应该只按照表面来理解,而是必须反刍,扣问作者的鬼魂。很多人看书是因为觉得应该看书,而不是真的喜欢看书、想跟书做交流。我常说,真正的阅读,是要和作者come to the terms,跟作者讨价还价,这样才能真正得到东西。如果只是听作者单方面地说,那只是鹦鹉一般的知识,不是真正的知识。”读书的意义不就是要把我们的经验从个人的局限里头脱离出来么?你不需要经历全世界所有的事情,因为有些事情很多人经历过了,他们曾经把经验书写下来,他们在你前面思考过,你站在他们的肩膀上,可以很快明白这些问题的本质,明白你要思索的这个议题,你有机会往前进。如果你是一个学者,你的工作就是在这个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思考这个理论;如果你是世界上的实践者,当然这些理论应该有机会在你身上跟世界作一个对应,作一个实践,用它来实践来验证这个理论,或者用它来修正这个理论。这就是知识进步的意义。读书的乐趣,在于跟书本交往的美好经验;书中世界又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与累积:当你寂寞无友或年老孤苦无依时,书可以是你最好的朋友。“我一旦想去一个地方,行动还没发生,书就已经发生了。”在做了几十年出版之后,詹宏志退休后第一个想法就是不做出版——“要去流浪”。如今詹宏志又多了一个身份,旅行家。除了文艺读物之外,詹宏志还酷爱旅行书,收藏过千。他觉得“读”永远比“走”能到更多的地方,但也需要用“走”来实践和验证“读”。他在去一个地方之前,都会读很多关于那个地方的书,所以到达之后,就会如见故人,一切看起来就会变得熟悉。他说:“我一旦想去一个地方,行动还没发生,书就已经发生了。”有句很流行的话: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要在路上。詹宏志则双倍践行了这句话。从中国的“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到西方的休学旅行gapyear,人类在思想中蜿蜒前行的同时,也从来没有停止过跋山涉水的脚步。詹宏志也愿意相信,旅行看似只是空间的游走,却在简单的移动过程中含有隐藏的意义。他说,真实的人生是在书之外的,所以,最终的对照一定还是要到生活上来。但人生苦短,不是有那么多机缘来接触那么多东西,书就变成一个替代性的经验,可能有点皮毛、有点空虚,但它给我机会让一辈子可以过二十个辈子的经验。你可以谈一个地方的菜色,但你从没去过那个地方,这是书的力量,只要读了书能懂,就乐趣无穷。我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书,而是对于一个更大的世界的向往。我希望有机会能跟真实世界面对面。书是个替代也是个媒介。也许真正面对面的经验是书不能替代的,但是因为它,我才会有那么大的勇气说哪天要去某个地方。书可以是一个召唤,它会带你去见识真实的世界。旅行对于詹宏志来说,是他倥偬一生的短暂休憩,也是一个书呆子在读破万卷之后,一次身体和心灵的再次上路。在《旅行与读书》中,詹宏志谈及读书的地方并不多,即使谈到也多是旅行书,但书中的一个插曲让我有些触动。在印度旅行时,詹宏志被向导拉去了一个专卖地毯的山寨市场,面对明显是宰客的高价,詹宏志略显笨拙地讨价还价,就在这时,卖地毯的摊主突然用古老的波斯语念诵起了《鲁拜集》中的一首诗,虽然完全听不懂,但詹还是一下子被打动了,当即便买下了那块地毯,尽管事后证实的确是被宰得厉害,但詹宏志仍心甘情愿。这时的詹宏志才暴露自己的本性,不管他这一生做成了多少大事,走过了多少地方,吃过多少美味,在他的骨子里,始终是一个痴心不改满腔赤诚的“书呆子”。文中引文大多来自詹宏志访谈

旅行与觅食

听说这本书,是在微信公众号“看理想”和“不止读书”里都有推荐,书的名字以及梁文道的序文深得我心,于是便毫不犹豫买下来。读毕掩卷,我不能说写的不好,事实上这才是游记该有的样子,作为一个世俗眼光中的成功人士,詹宏志大可不厌其烦的掉掉书袋、贩卖贩卖情怀,但他没有,通篇下来几乎没有几句让人醍醐灌顶的警句,我甚至对他遣词造句的些许贫乏感到失望。但静下心来想想,我们自己在外出旅行时,难道不也是这样更注重眼前、而不会在意其中所谓的深意吗?那些所谓的感叹其实是我们旅行归来后硬生生加上去的。当然,这本书也不是没有缺点,除了前两篇故事,我基本没有看到读书与后八段旅行有什么关系,非要扯上关系的,也只是旅游指南类的书籍。也许把书名改成旅行与觅食更贴切一些,只是这样一来,书名就没现在这般吸引眼球了。我的微信公众号

旅行与读书是不冲突的

说实话,我能够算得上是旅行的出行是很少的,可以说我几乎没有真正地旅行过——曾经每年假期的外出只是旅游而已。旅游与旅行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虽只一字之差,意义却谬之千里。旅游重在消遣与消费,而旅行重在体验与感悟。我的每次出行都是目的性太强,或者是为了减压,或者是慕名而去,或者是为了吃……之前并不懂得这份区别,只是看到有些朋友外出行走上瘾,热情高涨,而我对此的兴致却日渐消落时,才倍感疑惑。 我属于比较懒型的,除了出差,上班,我喜欢窝在家里睡觉看书,或者看电视,一切怡然自得。当呆在家里的时间久了,就更不喜欢旅行了,当看电视多的话就更无聊了停下脚步的时候,我爱上了读书。因为,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与灵魂总有一个要走在路上。不好旅行,那就读书吧。家里的书已经到处都是了,一有时间便是读书。专业书籍,文学书籍,心理学书籍,工具类书籍我都看,这几月看得特别多。 其实这几个月读的书也是很公利的,一方面是这几个月的考试比较多,我就读了一些专业类的书,一方面是我们单位组织了一系列的读书会,我作为组织人员也不能太大白话啊,所以就强迫自己每天一定抽出半个小时以上的时间用来读书,慢慢的这也成为了一种习惯,也就喜欢上了读书。当然,我现在读的书可能比较乱,我也没有用的上,我想只要坚持读书,自己的内涵会提高,对于自己,对于工作都是有帮助的,对于孩子更是一种好的引导。

为何他们总是有种日本情节

对于非洲以及阿拉斯加的片段非常的令我映像深刻。文字中透漏出对于大自然的敬畏以及向往。是比较质朴的情怀。能够看出来非常多的实在发生过的情感。但,我总也不能够理解或者读懂台湾人对于日本这个国家的情怀。很奇怪,很奇怪的。参不透。大陆人对于日本也是有种Feeling的,有时候憎恨,有时候尊敬,更多时候是当做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但是不会举国出现崇拜向往并且巴不得去那儿定居。每每读到台湾年轻作家,中生代作家,或者乃至一些70上下的作家,都会有这种情节。也是很难去想明白。民间的各类媒体上面也是一样。总之,不理解就不用理解了吧。我也不愿意再去了。

读书与旅行

《读书与旅行》,这本书读书与旅行二者缺一不可。本书虽然没有华丽的图片,通过几个故事来展现内容,带给你别样的生活。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喜欢旅行,特别是徒步旅行啊,还有专门的驴友。我呢,是省都没出去过,所以特别羡慕拿着到处游山玩水的人。每个人的生活阅历就是一本有滋有味的书,此书每个故事都耐人寻味。你仔细体会体会,当你置身书的海洋中,也别有一番滋味。通过阅读此书,你永远感觉自己一直在路上奔跑,找不到终点。其实有时候苦苦追求的结果并不是那么重要,旅途中的风景才是绚丽多姿, @景色迷人。很多人往往不重视过程,仅仅为了结果去抵达终点站。回头想想,你一路走来,经历了什么,得到了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情。只有自己静心去感受一本书,安安静静地把它读完,好比品一壶好茶,要反反复复冲泡好几遍才有味道。书亦如此,翻来覆去,反复阅读,读着读着,你想到什么了?我是因为这个题目吸引过来的,不喜欢虚构的,但是这一本例外吆。你也许从没有认真读过一本书,那就从这本书开始吧,慢慢看,慢慢品,认真回味,你可以不吃饭可以不睡觉,但是必须读书。精神食粮很重要,带给你的是心灵的震撼,不要在每天玩手机了,没事看看书单来了,搜搜好看的书。丰富自己的 读书 生活,拓宽自己的视野。

看完这本书,我订了去日本的机票 By魏小河

看完这本书,我订了去日本的机票作者:魏小河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转载请经作者同意。一你有没有发现,虽然如今旅游业繁荣昌盛,可是好看的游记却十分少见。相比于游记,人们似乎更需要攻略。哪里好玩,哪里便宜,怎样坐车,怎样换钱,这些行程中的问题和技巧成为游记中最重要的部分。而关于审美的,关于文学的那一部分,要么消失了,要么被淹没在了汪洋大海般的经验分享中,不被看到和重视。旅行在很多人那里,逐渐成为证实别人经验的行为,早在出发之前,我们就对路上会遇见的一切了如指掌。随着旅行的热门,一批批旅行书被制造出来,可惜它们大多数是不合格的游记,倾向于攻略,流水账和故事会,文学从这些书里隐退。在这样的环境下,读到詹宏志的《旅行与读书》是会激动的。因为这是一本真正的游记,并且写得精彩。詹宏志《旅行与读书》二先介绍一下詹宏志。詹宏志是台湾文化界的传奇人物,横跨出版、电影、音乐各个领域,创办过四十多种杂志,监制过侯孝贤(《悲情城市》)、杨德昌(《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的电影,担任过滚石唱片的总经理,创办过其时台湾影响力最大的出版品牌“城邦文化”,还运营着台湾最大的网购平台PChome。他是个成功的文化商人。是的,但是这不重要。在这本书里,他是一个超级书虫和旅行爱好者,一个吃货,一个台湾大叔。那么,为什么说这位台湾大叔的《旅行与读书》是一本真正的游记并写得好呢?因为,它有文学感觉,有独特的趣味,并且可浸入。什么叫文学感觉?这是我胡诌的词,简单的说,就是把文字变成文学的能力。游记不是流水账,即使是按照时间顺序从出发写到归来,也应该有侧重,有详略,还要有文笔。“文笔”听起来很玄虚,实在必不可少,它考验作者对文字的敏感度,驾驭文字的功夫。具体的,它体现在对细节的描写,对人物的塑造,甚至一个转折,一个承接。拥有这种感觉的文字才能活起来,获得属于文学的美。显然,詹宏志是善于此道的。三文学感觉是第一步,有了它,才算合格。趣味则是另一层重要因素,它是区分世界的方式,有人喜欢咸豆腐花,有人喜欢甜的;有人喜欢托尔斯泰,有人热爱陀思妥耶夫斯基;有人喜欢lady gaga,有人喜欢小野丽莎。趣味也是一个人不同与另一个人的标志,在文学里,趣味引出风格。詹宏志在旅行中有一个显著的趣味:吃。在这本由十篇文章构成的书里,有六篇是以吃为主题的。在印度,他被误会为微服出访的美食评论家,得以参观了一家酒店的后厨,大饱眼福、口福。在日本,他专门去寻找一家由日本人开的法国餐厅。在伊斯坦布尔,他穿梭于街头巷尾,试图找到两种不同烹饪手法制作出的美味羊头。除了吃,另外一项趣味是读书。旅行和读书,向来是好搭档。古人云,“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似乎这两种体验世界的方法,早早就被安排好了要一起践行。而詹宏志正是这么做的,他说,“只有一个人生是令人不满足的……只有旅行与读书,能让我们拥有超过一个人生。”读书果然让他的旅行多了更多可能。他因为轻信旅行书,走进覆盖大雪的山岭,差点身处险境。他还因为一个卖地毯的老头背出古波斯人的诗句,备受感动,而买下昂贵的地毯。读书丰富着他的眼界,他的感受力和知识,也将他引入歧途。读书让他的旅行多了一个向度。因为爱吃,爱读书,詹宏志的游记有了属于自己的味道,别人也会去京都,去伊斯坦布尔,但不会像詹宏志这么写。四最后,是可浸入。这是我自己的趣味,即使没有浸入式的体验,仍然可以是很好的游记,但詹宏志的文字是可浸入的。我的阅读经验里,保罗·索鲁是“可浸入式”的大师,他简直把游记写成了小说。而詹宏志的功夫也相当高。可浸入,简而言之,就是通过文字营造一种感觉,让你有身临其境,与作者一起沉浸在那个时刻,那个当下。这当然得力于作者高超的场景营造功夫,出色的细节描写,生动的对话,以及拿捏得恰到好处的叙述节奏。在《吟诵奥玛·开俨的地毯商人》这一篇里,作者先声夺人,从讨价还价的对话开始,把读者拉入那个场景,然后重回旅行的开始,讲述一路经过,最后再次进入那个地毯时刻,把地毯的美,老商人的传奇,旅行的趣味都写得历历在目,引得读者一路看下去,不肯放手。《京都觅食记》同样有这样的效果,即使我对于日本料理所知甚少,也能跟作者的脚步在京都四处寻访好吃的餐厅,并且在文字中学会分辨日式料理的好坏。《小野二郎的寿司旋律》则更神奇,文章写的是作者前往小野二郎寿司店用餐的经过,整个过程只有三十分钟,但是作者像奏曲一样,从第一颗寿司写到第十四颗(最后一颗),每一粒寿司的感觉都被细细写出,而又能有高低音和节奏感,好像我们果真也侧立在旁,跟着享受了一番似的。《长草丛中的死亡》写非洲草原与野生动物的近距离接触,《冰海中的独木舟》写在阿拉斯加冰海上的泛舟体验,《爆炸后的天堂》写遭受恐怖袭击后的倍受打击的巴厘岛。就像詹宏志在为保罗·索鲁《赫丘力士之柱》所写的序言中所说的一样,“写出原创性旅行文学的第一个门槛,应该是一条具有想象力的’旅行路线’”,如果不像保罗·索鲁那么“反旅行”要走那么漫长古怪的一段路的话,至少也要像詹宏志这样懂得取舍,创造出别具一格的旅行主题。不过,更重要的永远是第一个要素——得先是文学才行。

旅行与读书——书呆子是怎样旅行的

从看到书名起,我就有点佩服詹宏志先生,他敢给自己的书起这么一个大而无当的名字。《旅行与读书》这个书名很难让人想到这是一本旅行文学,倒像是一本议论性的散文集。读内文,我更加佩服詹宏志先生了,每一篇文章,能写上几十页,都快赶上中篇小说的长度了。更厉害的是,一部游记,全书没有一张图片,全靠文字将读者带入情境。我想这是作者对旅行的某种执着,对自己文字的自信,也是对读者的一重考验。幸运的是,我通过了这重考验,如痴如醉地读完了这本书。这是一部特色鲜明的游记,特色之一是所有旅行中都有书的身影,还有一个显然是“书呆子”的旅行者。爱书人的旅行常常受到书的刺激,有时读到书中所述的某个场景、某件事,甚至是某段描写,都会触动前往某处的动机。我们在阅读中想象自己经历了一场旅行,而一旦对这场想象心有戚戚,就会产生去到书中描绘的地方一游的冲动。如果计划成行,爱书人的旅途中也会有书为伴,这些书或是用来打发时间,或者干脆就是这场旅行的指导者。爱书人的旅行常常是通过书走进陌生的新世界,让书直面现实,让现实验证书中所写,詹先生的旅行便是如此。他会顺着旅行指南的推荐去找餐馆,到了餐馆会根据书中的推荐来点菜,常常因不虚此行,而加深了他对书本的信任。他会顺着旅行指南的推荐去找旅馆,甚至就要书中那个最让他着迷的的房间,毫不妥协。书在旅行中的大多数时候,都是个靠谱的导引者,但有时它也会有让人误入歧途。比如:詹先生在瑞士少女峰附近旅行,被随身携带的旅行指南上所写的可“漫步健行”的旅程所吸引,结果经历了一场险象环生的登山之旅。詹先生在印度德里旅行,因为一个贩卖地毯的商人能吟诵自己喜爱诗人的诗句而买下价格昂贵的地毯。这部游记的特色之二是“吃”成为旅行中居于核心的项目。全书10篇游记,6篇都与食物有关。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京都觅食记》和《小野二郎的寿司旋律》,这两篇简直就是作者所写的日本美食之旅。我们对食物的感觉更多依靠的是味觉,而且那种感觉复杂多变、稍纵即逝,如何能写得让读者看了如临其境,如尝其味,食指大动,实在是个大难题。但詹先生却能将两场美食盛宴写得让人直吞口水,其间出色、细腻的描写和恰当、丰富的形容,让每一道菜的色、香、味、形都立体地呈现出来,着实厉害。旅行与读书,这两件事在詹先生这里彼此融合,正如他自己所说“我们的阅读并不因为旅程结束而终止。事实上,我们还可能继续阅读,也继续阅读和我们旅行地相关的书,或者说,我们对我们去过的地方可能阅读兴趣还会增加许多,因为我们对它有了某种亲密的理解。”旅行因读书而起,读书因旅行而更深刻,这样的互相成就实在是很美好的事。

旅行的真谛

读这本书是在国庆节去马来西亚沙巴的路上,来回一共八个小时的行程,我读完了这本书。这本书的书名倒是和当时我的境况遥相呼应:一边人在旅途,一边读书。我很少被一本书这么吸引着,一口气读了下来。在书中作者描述了:他在印度旅行时,因为地摊商人会用古印度语读 他喜欢的诗人的诗而花了高价格买了一块地摊,因为一个茶叶商被一本日本杂志报道而花了比市场价高一倍的价格购买;他怎样旅途周转的去非洲看野生动物;他去阿拉斯加学习爱斯基摩人的划船,看冰河涌动;最让我喜欢的是他关于日本文章,在阅读的过程中我读者关于日料的描写与他品尝的感受我也好想去体味一下精致的日料和日料师傅那工匠版的精神;因为看到美食介绍而去寻找两个做法不一样羊头,⋯⋯读完关于日本的介绍,我就觉定了下次的目的地就是日本,去感受一下作者介绍的美食,和那边风土人情。俗话说:读万里书,行万里路。书中再精彩的描写都抵不过自己身临其境的去体会与感受。旅行的真谛就是去放松心情,去体验和感受当地的习俗与文化。

旅行与读书,大概是这世上一个人可以做到的最幸福的两件事

前两天刷到好奇心日报的一篇文,你也是城市空巢青年吗? 空巢青年——独自来到一线城市工作生活、独居且独身的年轻人。你是吗?宝宝一下被戳到。“我是我是我是是是”好心塞,不想被帖标签,但却都被说中了——衣服基本靠淘宝、住房基本靠合租、吃饭基本靠外卖,上班干活,周一到周五嗖的一下没了下班刷剧,八点到十二点嗖的一下没了 懒得社交、懒得出门、懒得运动又宅又累,一个人,好空虚破天荒逛书店看到这本书,一下被标题戳到。旅行与读书,大概是这世上一个人可以做到的最幸福的两件事。随便翻了一下,一眼看到书里写——只有一个人生是令人不满足的,但我们诞生之际时空已定,这个人生也就跟着注定,还有什么方式能让我们扩大对实体世界与抽象世界的参与,在我看起来,也许只有“旅行”与“读书”能让我们拥有超过一个“人生”。读书时,你固然要融入情景,因而有了另种人生的感受;旅行时,我们也要想尽办法纠缠地,假装另一种文化与生活的短暂化身,这也是我不爱“旅行计划”,也不喜欢“安全旅行”的缘故,如果我们没有大胆一点,我们永远只是戴着“家乡之壳”去旅行的人,没有接触异世界,也就没有短暂的另一个人生……Bingo,“接触异世界”这几个字对我还有挺有触动的,虽然不是封面的话。可能暂时没有多假期,可能暂时没有那么多钱。现在还不能像这本书的作者那样非洲、印度、土耳其、加拿大……一抬脚就可以去了。但是我想……周末我可以去趟苏州……坐标上海,路程半小时。(暴露了……)读书不能像作者一样,日文、英文、意大利文各种文字的书随手拈来。但就从这本《旅行与读书》开始吧。PS:刚刚看到豆瓣广告栏推出了一句话,“一个人,并不代表,我随时有空。”我是觉得吧,一个人,大概也是可以做到很多幸福的事的。

做世界的读者

请允许我借用一下梁文道在序文中的标题,之所以喜欢它,是因为此语一针见血的道出了詹宏志这本书的精髓。在我看来,“旅行与读书”是我们认知世界的最好方法。无论你赞同与否,在评价之前,看了以下三个作者对“旅行”与“读书”的观点后,再评论也不迟。观点一:“旅行”与“读书”能让我们拥有超过一个人生只有一个人生是令人不满足的,但我们诞生之际时空已定,这个人生也就跟着注定,还有什么方式能让我们扩大对实体世界与抽象世界的参与,也许只有“旅行”与“读书”能让我们拥有超过一个“人生”。读书时,你固然要融入情景,因而有了另种人生的感受;旅行时,我们也要想尽办法纠缠地,假装另一种文化与生活的短暂化身。观点二:读书开启了一场旅行每一本书的存在,就意味着一位“前行者”的存在,你并不是一位“冒险者”,你只是一位“追随者”。读书开启了一场旅行。我们甚至运用书本“想象一场旅行”,我们参考各种书籍来计划旅行的时候。书中有各种数据和提示,告诉我们此处如此,他处如彼,这家餐厅有难忘的滋味,那家酒店有独特的风情……我们从中挑选心之所向,因而有了一场旅程的构思。观点三:勇敢前进的人生应是在书上在路上关于旅行地的阅读,我们是从旅行结束后才真正开始的。在旅行之前,我们对旅行地的阅读是一种“想象”;在旅行之际,我们对旅行的阅读则是一种“摸象”;只有在旅行完成之后,或者“一再完成”之后,才是我们真正对旅行地了解的开始。旅行就是一段勇敢前进的人生。在书上,在路上。

旅行与读书,一个都不能少

肖承森/文圈子里的人都知道,詹宏志几近书痴,少年时曾把家乡图书馆里的书全部读完。任职《中国时报》时,他与老板余纪忠去美国出差。工作完成,他又在美国呆了一个月。那是他人生里第一次真正的旅行。从此,爱上旅行。女作家张怡筠说,旅行是心灵的阅读,阅读是心灵的旅行。詹宏志的《旅行与读书》,恰似这句话的诠释。书,作为一种线索或者牵引,催促你走出家门去看世界。詹宏志说:“旅行不该带有什么目的,旅行是你用生命去认证你所认识的世界。”这句话,献给所有死宅的书呆子。读过这本书,你就懂了,书里的世界与真实的世界不一样。可无论如何,读过走过之后,世界就会在你心里有统一的模样。詹宏志生于1956年,是台湾著名作家、编辑、出版人和电影人。年至花甲,活力不减。从本书的两篇序言便不难看出,在朋友们的眼中,他是“身未动,心已远”的旅行达人。在旅行写作这条路上,可与张北海、舒国治,甚至村上春树比肩。可詹宏志自己评价本书说:“这不是一本有参考用处的旅行书,也不是一本有文学企图的书,他像是一个喋喋不休的返乡浪子,兴致勃勃对着那位未满二十的年轻自己叙述窥探他种人生的各色经历,至于那位年轻人是否有兴趣倾听,却也不再是他力所能及的事。”这是衰老的宣言吗?当然不,这是旅人与智者的洒脱:不畏将来,不念过往。每位旅行爱好者都是“吃货”,反之亦然。不过,詹宏志是有“书呆气”的吃货。他去托斯卡那旅行之前,读了一本名叫《佛罗伦萨贪吃鬼指南:兼含托斯卡尼的美食周游》的书,书里有种美食馋得他直流口水。可当他咬着满大街都有的“牛肚三明治”时,他总算明白了世界上就没有书里写的那种“牛肠面包”!他自嘲地写道:我被我的书给骗了!泰戈尔说,“我们把世界看错,反说它欺骗了我们”。的确,詹宏志的旅行经历为他的“误读”一次次地进行超强纠错。他并未因此而苦恼,反而造就了他的体验精神。他说,“你不是读懂文本,你是‘经历’了文本。”然而,“不管是哪次阅读,总是在旅行完成之后才开始。”从克什米尔地毯商到印度豪华厨房的大厨; 从辽远非洲到印尼小岛; 从爱斯基摩人的独木舟技能到小野二郎的寿司旋律……你会发现,在詹宏志笔下,世界被打开了。一切都那么真实,拒绝幻想。可在你无处可去时,你的心又开始蠢蠢欲动。正如詹宏志所说:“旅行穷尽处,幻想启程时”。或许书中的一句话,一幅图,一个菜名,一束春花,都会勾起你对出发的向往。读书与旅行,一个都不能少的生活真美妙。

现实与想象

读书与旅行,大概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两件事了!我在每一次出行时都会习惯性地带上一本书,不一定有时间或精力去读,但有书随行会让我觉得踏实。读书与旅行作为最美好的事物同时发生,人生才更妙不可言。 本书中,作者的每一段旅行几乎都始于读过的某本书中的一段文字,同样的经历可能在很多人身上都发生过,而作者在这本书里刻意描绘的却是一个"书呆子"形象,进而传达出书不可信、至少不能尽信的思想,这是本书很有趣且与其它游记书籍十分不同的地方。 这本书由十个故事组成,记录下作者在意大利、瑞士、印度、南非、日本等等国家游历时的见闻和感触。我喜欢那个关于印度的故事,虽然作者讲述的不过是自己一再被“骗”的经历,但仍然让我觉得这是一个充满异国情调的、具有别种魅力的国度;让我更加坚定这是有生之年一定要踏足的土地,哪怕被骗上几回——更何况骗你的有可能是一个能用古波斯文诵读古诗名篇的商人!这本书的最后几个故事都是和美食有关,比如关于文明古城伊斯坦布尔的最好吃的羊头和烤肉,关于东京的一家米其林三星餐厅、让美食家念念不忘的世界上最美味的寿司……半夜读到此处,我只能将口水一咽再咽。故事读完,我默默地把书中提到的几处美食名字记了下来,决定有机会一定要亲自去寻觅一番。书的附录是一篇和正文风格完全不同的文章,其风格之严谨反倒像是学术论文。文章介绍的是旅行文学,作者从凡尔纳的小说入手,谈地志学(topography )在凡尔纳、H.G.威尔斯的近代科幻小说中的功能——通过"想象的地理"去建构一个"真实的世界",作者认为科幻小说的这一特点是受到旅行文学的启发。不仅如此,科幻小说所用的是近乎哥伦布、库克船长、达尔文这些探险家作品中的叙事文体——详细具体而真实,唯一的区别在于读者不可能在真实人生中找到它们。除此之外,文章还特别提到经典虚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中高超的写作策略使小说甚至“以假乱真”——第一人称叙事、包含地形、地貌等细节的描写以及逼真写实的手法。书读完,我心不由得一惊。通常,最后一篇文章是对全书的总结,而作者却在这么重要的位置附上这么篇表面读起来像在谈论旅行文学的发展、而其实很大篇幅在阐述虚构小说如何借助纪实文学的叙事策略以最大程度实现文本的真实性的文,作者的目的引起我的怀疑。思及此,我默默地又把记录下美食地点的纸条给扔了,因为不这样做很可能我便成了书里开头所写的那个像作者一样"按书索骥"的书呆子了!

读啊读,玩啊玩

梁文道的序是精彩的,旅行往往因书而起,同时又成了读更多书的理由.这本书里不少旅程都是因书而起,但其实对于我来说,读一本书而想去一地是极为重要的,想起来这次春节对台湾念念不忘,也是因为相继读了<巨流河>,<一百年漂泊>和<这些人,那些事>三本书,大陆来的知识分子”外省人”眼中的台湾,特别是台中;土生土长经历百年变迁的少年郎眼中的台湾和那些有趣的台南故事;矿区长大经历丰富的文艺人眼里的五味杂陈的台湾的人,台湾的事……这些不同的台湾在我的眼里反而组合成了一个立体丰富的台湾,让我迫不及待想去看看那究竟是个什么地方,或者说,去验证一下自己由书而生的想象。更不用说打小起我的习惯就是在去旅行的地方买一两本书,去温州买的雁荡山传奇,在苏州买的苏州评弹故事,在墨西哥买的画册,在英国买的田园小书,柬埔寨和五月盛放……去了一个地方,不免对这个地方产生了感情,想要更了解它,更接触他,不和他断了联系,于是读书似乎成了一个更好的方式,这一来二去的,你经历了文本,也扩展了文本,感情也越来越深了,或者如作者所说,“驯养关系”。说这些是想表明,作者的心思我是懂得的,书和旅行的关系我也早就意会到了。不过作者读的书确实是更多,去的地方也丰富,更别说和书有关没关的那些奇特的经历,让这种联系更为凸显了,也让人看之有趣。也许就像梁文道所说的,你看作者读那么多书,并不会决定他就一定会是一个成功的人,但你看作者,读书给了他底气,书带来的生活总会有趣一些不是吗?作者还有一个观点让我十分赞同,“只有旅行与读书能让我们拥有超过一个人生”,这本书不也是如此吗,他那些经历都忍不住让人细细记下,慢慢品味,认真想象,好像我们都经历了那样的人生。在瑞士少女峰艰辛的徒步攀登,非要在印度德里的地下室高价买下能够用波斯文念诵奥玛.开俨诗句的克什米尔老人的地毯,非洲长草丛中静静观察狮子的觅食,在爆炸后的巴厘岛甜蜜与苦涩交织的体验,(这三部分我真的几乎完全忘记此书还和阅读有关),当然,让我看后决定一定要循着作者的路线来一遍去公园、去垂钓、散步去冰河、游轮看冰河、独木舟海上体验的阿拉斯加……作者看来是非常喜欢看游记的,也乐于追寻着前辈们的经验去重新体验一回,不知道这本书的写作包不包括相似的目的,但它让我开始对游记感兴趣了许多!不过这本书为什么我总觉得有些遗憾可遗憾之外又有些庆幸,是因为说是讲旅行与读书,其实讲读书的还是少,不如说旅行与美食反而更合适一些。美食的集大成之作在书的后半部分,每篇日本的记录,去伊斯坦布尔寻找两个羊头的有趣。作者实在是个适合写美食评论的人,那些丰富的描述每每让我馋的不行,甚至总是激动的留下:一定要去京都吃鳗鱼饭,的誓言。无论是什么美食,佛罗伦萨的酒,京都的鳗鱼饭和怀石料理(我真的记下店名了),志摩半岛传奇餐厅中的鲍鱼和龙虾,仙台复兴振兴酒店的酒和烤牛舌,当然不能遗忘小野二郎的寿司旋律和伊斯坦布尔的羊头和烧烤……这些地方可能我会去可能我永远也不会去,可是食物所能带给人的快乐真是绝妙的。全书最后一章附言非常精彩,我很喜欢,一点点的追溯历史,梳理脉络并最终启迪我们畅想阅读和写作的未来,读书与旅行,就这样被纳入我们的生活和审美情趣,谁让这两个事情,实在是最美好不过的呢?

从纸上觅食,到品读途中

对旅行的想象比旅行容易,对旅行的讲述却比旅行更难,所以好的旅行文学往往比动人的风景不易得。理想状态下,它应该不止包括对见闻的精彩叙述,也会把一颗阅历丰富的心所有的感悟传递给我们。或许这就是许多人看到“旅行”与“读书”两个元素并置时,会如此期待甚至激动的原因。如果这样想,可能你会失望。这并不是一本谈论旅行与阅读关系的书,甚至很少涉及纯文学类书籍的阅读经验。它更接近于一本游记,讲述作者如何按照美食指南和旅行参考,去目的地按图索骥,直到将纸上所读化为现实所感。可是跳出这个预设的框架,它又是目前浮躁的旅行书市场上罕见的真诚之作。很难想象这个读图的时代,仍然有人会决心出一本只有文字的书去讲旅行。但另一方面,这也说明作者对文字本身的力量坚信不疑——这样的作者是不可能写出“糟糕”作品的,当一个人首先为自己而写,只将读者当成交谈伙伴,他的坦然就会保证他不至陷入模式和套路,而这就已经远超了太多时下的游记写手。当然,拿这本书与它们相比也太委屈了些——但不得不承认,在进入书店后,读者里恐怕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就是要在它与美图攻略类书之间做出取舍。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原书的手稿不得不删去三分之一,让这部作品几乎失去了所有的论述部分。编辑过程中的诸多考量到底如何,读者很难揣测,但留下来的这三分之二见闻的叙述,显然会让阅读更轻量化。然而,作为偏爱深度分析文的人,读过后最强烈的感受却是惋惜!我甚至忍不住和朋友说,这原本是一部可以达到五星的好书,经得住更久时间的考验,甚至成为中文旅行文学的又一本经典。可是它却在出版之前,就失去了最深刻的部分——现在只能通过附录中那篇精彩的文章勉强窥得一二了。好在作为一本真诚的作品,作者对见闻的叙述仍然细腻精彩,即使方式和目的地与普通游客差不多,仍然有着大多数人达不到的认真劲儿,这股劲儿倒真的像是一个老学者才会有的。虽然它是以对“美食”的执着这么接地气的方式表现出来,但到了作者笔下,还是会闪过一些哲思的微光 ——“我本来预期这是一个美食经验,它只要让我直觉好吃就行。它诉诸我未经反省的感官,让我觉得愉悦,也因此美食经验通常就是一种重复已知的经验……但有些食物或烹调挑战你既有的认知,它不是你已知的,它逼迫你去想它的原理,今天晚上的寿司对于我好像就是这种东西,它不是美食经验,而是拓展你的经验边界,逼迫我去想,什么是真正的江户前寿司……”P349 《小野二郎的寿司旋律》手边的这本书虽然是出版社所赠,但在读了一半时,我曾问过“很可能读完后打不到四星,书评还要不要写?”——这么讲一方面是因为缺乏论述导致的意犹未尽感,另一方面,也是行文有多处出现情境的重复,像是手稿未能得到足够细心的整理。这不是作者的责任,可还是会影响读者阅读的体验。但是到后半部分,这篇《小野二郎的寿司旋律》以及附录《旅行穷尽处》彻底征服了我,让我即使清楚这些问题,仍然觉得它值得推荐。甚至不是作为游记,而是作为一种濒临失传的文风——那种既朴实又深刻的叙述性散文,看似波澜不惊,实际却静水流深。不同于封面介绍里那些夸张的头衔,真正进入文字中,作者其实是一位温和谦恭的人,很难通过他的行文,发现这个人在旅人身份之外取得了多大的成功,是一个多么重要的人物。甚至会觉得他有点儿笨笨的,比如穿着皮鞋去登山,听到商人读诗就买了天价地毯,为了能订到可口的料理店,就用一张一张小纸片写下店名准备好去递给服务员……可也正因为这样,才能让人能透过那层世俗的外壳,相信这个人仍然不失赤子之心。然而说不清为什么,虽然作者是温和平缓的语气在讲述,经历也都没有太多的戏剧性,却在愉快幽默中,流露出一丝落寞甚至忧伤。我甚至和朋友说到过,怎么觉得他虽然有人陪伴,却又很孤独。直到我下笔写下上面大部分内容时,都还以为是自己想太多。可是这种感受太强烈了,我才想起扉页上那段致辞——献给 王宣一 (1955-2015)一位认真的作家、一位聪明的厨子、一位天生的美食家,以及一位热情体贴、大方慷慨的朋友。“在这本书中的每一场旅行,都有她低调而坚定的身影陪伴。”查了一下。原来那是他的妻子。找到了一篇他写的纪念专文,不知道墙内能不能打开:http://www.storm.mg/article/45847我还没来得及查更多,但我想知道他们经历过这些,知道这些旅行意味着什么,就足够了。————————“旅途中的阅读,书斋中的远行。”公众号ID:shuyuyuanfang (书与远方)

别人的旅行永远成就不了你的行程

我读过这本书之后不打算再读类似的关于旅行的书籍了。因为别人的旅行永远成就不了你的行程。不是这本书写的不好,恰恰相反,这本书的文笔很好绝对不是应付之作。但是对于我而言詹先生的旅行与我没有共鸣。我读过半本之后突然觉得没有了丝毫兴趣,不像开始看到书名时的那份激动,致使预定才会买到书也不厌其烦地等待。期待和现实就是不同的。给这本书三星,是我的感受使然,不代表这本书的水平。只不过这本书让我清醒了,旅行的意义就在于路上风景中,而不在于别人的文字里。


 旅行与读书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