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世中國之變與不變》书评

出版社: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出版日期:2014-1
ISBN:9789860392722
作者:柳立言 主编

有些文章挺不错的,只是有些大佬们貌似到了务虚的年龄了

看到好多人想读,但是都看不到书,我就做个简介吧。该书是第四届汉学会议的论文集之一,共十二篇文章,前面有柳立言长长的导论(剧透太多,建议读完书之后再看)。第一篇是黄宽重讲孙应时的文章,主要叙述了孙应时学宦一生,希望藉此探究名宦大儒之外普通士人的遭遇。读起来不算无聊,只是没有明确的问题,似乎读完也就完了。第二篇是邓小南关于按察的文章。文章绵密细致,是邓老师一贯的特点,文章最大的特点是展现制度的“质感”,既有规定也有实施,既有上层运作也有下层对策,既有制度设置也探讨制度文化的影响。只是读起来有时候会觉得与之前邓老师的文章多少有似曾相识之感,这主要是由于讨论的问题比较接近的原因吧。第三篇黄正建讨论司法参军的问题,主要讨论司法参军的出身、迁转、职掌、与法官家庭关系、身份认同等问题。个人感觉最有价值的是关于司法参军职掌的部分,因为其他部分因为材料过少都敲不实。通过敦煌文献(尽管作者主要使用的是墓志),作者指出唐代地方司法的部门分割和联系而非民法与刑法志区分,是我受启发最大的地方。第四篇张国刚关于中古士族文化下移的讨论,作者主要展示了从东汉到唐宋礼仪文化从国家向门阀再到士庶社会层层推进的过程,但一则时段过长论证不够细致,二来材料多是习见所知,似乎并未在前人认识上有多少推进。第五排陶晋生再思三寸金莲的文章,并非讨论三寸金莲的起源,而是讨论三寸金莲在宋代的传播过程。作者从宫廷与民间文化的互动谈起,似乎是推论到了起源于宫廷和歌舞妓的缠足文化传入士人家庭的过程。读起来似乎论证还有所欠缺,而且宫廷与民间文化的互动与三寸金莲的传统中间显然缺乏足够的联系。第六篇是李弘祺宋代科举与教育互动的文章,问题是道学是在何种场域赢得胜利的?答案不是政府的政策,而是受到科举的影响同时又在科举之外发展出独立有特色的学术传承体系,即有独立的学统。看似打破了既有认识,实际上有点说大白话的感觉,简答而言就是说出了科举与教育之间的关系。第七篇陈雯怡关于“师友源渊”的讨论,不是很感兴趣,没怎么看,但他讨论的三个问题都收到了柳立言婶婶的吐槽。第八篇是包弼德关于宋代思想史的文章,没怎么看,柳立言指出作者一是注意到道学的实践、文本传承、作为团体之间的区别;二是研究方法似乎值得注意。第九篇是青木敦关于江西健讼(喜欢打官司)的研究。指出江西健讼之风与靖康之后人口南迁导致的土地纠纷有关。但第一江西健讼的判断是否成立?二是如果以人口南迁的角度考虑,当时南迁的不止是江西,为何健讼的是江西呢?作者并没有解决这两个问题。不过这是作者十几年的旧文(1999年),最近才翻译成了中文,难道这些年的批评没有吸收进去?第十篇是柳立言从从家庭和妇女的角度讨论唐宋法律史的变革的。作者的研究基本奠基于之前的研究,如果看过《宋代的家庭与法律》、《宋代的宗教、身份与司法》,那么读此文就基本没什么障碍了,作者对唐宋法律史的一些综合性观察和论述比如法律制定的推动者、礼的变动性与相对性等,十分值得注意。第十一篇是从中古到近世:唐宋农村商业活动的扩大,讨论的问题一是唐宋农村经济市场化的加深,二是唐宋时期交换从实物到货币的转变。文章最大的贡献似乎是指出商品经济时代的诸多重点在宋代已经产生。文章整体来看,偏重现象的描述,观点似乎并无多少新奇之处。第十二篇是葛金芳经济视野下的唐宋变革论,作者指出汉唐与宋代经济上的五个不同之处:从均田制向租佃制的转变;摊丁入亩趋势的出现;工商业因子的成长,迈入农商社会;市场化的深化,从早期工业化的启动和斯密型成长方式的出现谈起;立国姿态和海洋性发展路向的出现。五个问题中最有新意的是第二个,这也是作者经济史的重大贡献之一,但关于第一个问题对于经济史的入门者来说也有不少启发。其他三个问题就过于贴近资本主义萌芽等伪问题,论述也比较粗糙,可取之处不多。本文偏重于宏观论述,视野的确比较开阔。总的来说,十二篇文章,有些很好,有些也比较一般。但我读得比较粗心,有些文章都没有读完,肯定有很多说错的地方,不当之处,还望见谅。另外,本来应该给四颗星的,但是有些文章比较陈旧无聊,减一颗,不过论文集质量本来就是参差不齐的,也不必苛求。


 近世中國之變與不變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