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心与道次第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9
ISBN:9787532541409
作者:济群
页数:376页

作者简介

《菩提心与道次第》主要内容:佛教在中国流传的两千多年中,和传统文化水乳交融,并以其丰厚的思想义理深深影响着国人。正确认识佛教,不仅能帮助我们认识生命真相,解决烦恼痛苦,也能使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入而全面的了解。济群法师的这本菩提心与道次第,正是我们了解佛学的一扇法门。


 菩提心与道次第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济群法师:开展觉悟的生命参访整理:张素闻 济群法师是“明”师,而不是时常出现于媒体的“名”师。法师是戒幢佛学研究所所长,闽南佛学院研究生导师,并受聘为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兼职教授,厦门大学宗教研究所高级顾问、客座教授。长期从事唯识、戒律的研究及讲授,出版并发表各类著述、论文百余万字,如《菩提心与道次第》、《人生佛教丛书》等,济群法师是典型的学僧,学养深厚。教学与研究之余,法师每年在厦门南普陀寺的阿兰若(弘一法师静修的地方)清修半年,以修辅学,以学正修,并以身示范,使人思考学和修之间的关系与平衡。济群法师继承了太虚大师和印顺导师的人生佛教思想,提出佛法是人生智慧的理念,希望人们摆脱对佛法的误解,使佛法走入生活。法师积极致力于佛法弘扬,时常应邀于高等院校及信众团体演讲,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港台及欧洲、澳洲等地。法师的书、讲经与讲座,总是从佛法的角度关注社会人生,包括信仰、道德、财富、环保等现实问题,既重视佛法本身的阐述与弘传,也很重视佛法和其他学科的结合,法师的“明”显而易见。近年来,法师将弘法重点转向道次第、菩提心、空性见,佛陀的足迹与证悟等,引领佛弟子在菩提道上稳步前进。济群法师弘法的大愿和济世的慈悲令人赞叹。因缘聚合,27号晚上七点半在广州光孝寺得以参访济群法师,法师非常随缘而自在,尽力配合着摄影师的要求,任由记者硬生生地将问题逐次问来,而法师的智慧就在这些回答里,明朗清晰。《问道》记者:如今无论是学术界思想界,还是公共舆论界,都普遍感觉到一种趋势,那就是道德与心灵危机问题,您作为佛教界人士,如何看待这30年全面经济改革后的道德现状问题?耻感普遍下降、欲望不断夸张、价值观念的各种颠倒等等,您怎么看?济群法师答:一方面有社会的原因,比如说文革,文革对传统文化的破坏,使文化出现断层,改革开放以来,整个社会急功近利,与此同时,整个教育也偏向于功利式的教育,而忽略了传统文化和道德的教育,都是造成这些社会现象的主要原因。《问道》记者:现在许多人认为,佛教就是消极避世,放弃家庭责任,您对此怎么看?佛家的“亲子、师生、夫妇、亲友、主从、僧俗”的六方关系就很重视家庭关系,家庭关系的处理对身心和谐社会和谐有什么重要意义?济群法师答:认为佛教消极避世放弃家庭责任,是对佛教的误解。佛教有在家人和出家人。对于在家居士,并不反对正常的世俗生活和工作,只是在家人需要选择正当的工作,在家居士也要承担世俗的家庭责任,最好有正常的经济生活、合理的社会生活、德化的政治生活。对于出家人,本身就是为了追求解脱,也不成家立业,自然也说不上放弃家庭的问题,对于父母的报效方式,出家人可能跟在家人有不同的报效方式,对于出家人,如果父母生存没有问题的情况下,也可能不承担赡养责任,但如果父母真正需要,出家人也可以赡养父母。至于佛教大乘菩萨道的精神,对于出家人,需要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虽然放弃了小家,但是还要积极入世,帮助整个社会帮助更多的人解除痛苦,实际上,是在完成一种更大的责任,应当是更积极。和谐社会主要是要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佛教的《善生经》里把它分为六伦,如果这个六伦关系都处理好了,也就是父母、子女、夫妻都能尽到一定的责任,都能相互关爱,那么,这个家庭社会自然就是和谐的,就象我们中国的社会会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基础,家庭是社会的基础,家庭和谐了,社会也就和谐了。何况,六伦关系也不仅仅只牵涉到家庭关系,就象朋友的关系、师生的关系、雇佣的关系等,都是社会关系。《问道》记者:台湾圣严法师所提倡的“心六伦”:家庭伦理、校园伦理、生活伦理、自然伦理、职场伦理和族群伦理对现代社会有哪些帮助?对照地球目前环境的污染、人心的污染,道德的沦丧,真象佛经里说的末法众生“饮苦食毒”,您也特别推崇“心灵环保、社会环保和自然环保”,并把心灵环保放在第一位,为什么?它们之间会如何相互影响?济群法师答:“心六伦” 概括了人生存在世界中的各种关系,比起传统的伦理有更广泛的意义,一个人如果能按照“心六伦”去生活,除了处理好家庭关系,也处理好社会关系,人于自然的关系,就自然而然会身心和谐,从而与家庭和谐,与社会和谐,与自然和谐,处处和谐,这个世界也就变好了。心灵的问题是一切问题的根本,人怎么对待他人是一种心理的表现,人怎么对待大自然也是一种心理的表现,如果人的心态不够好,或者人对待他人的观念不正念,那这个社会自然就不能和谐,所以,改善心灵问题是一切问题的根本,心灵环保特别重要,心灵环保帮助我们培养健康的心态,去面对社会,去面对大自然,我们前几年世界论坛的口号是:和谐社会,从心开始。和谐的世界,首先要从心灵的建设开始,这个也是佛教的特点,我们现代人总是把世界的改变侧重于环境,把很多问题都归结于环境,而忽略了心灵才是主导环境的根本力量。《问道》记者:对于今天的人而言,出家或许并不是那么容易,但如果作为一个在家居士,如何看待皈依和受戒呢?我们如何将佛法融于日常生活?济群法师答:佛教所说的皈依,是对生命归属的寻找和选择。这个归属就是佛法僧三宝,代表高尚生命品质和建立这一品质的方法。释迦牟尼佛成道时发现,每个众生都具有潜在的、和佛陀同样的智慧德相,这是人生真正的宝藏,也是我们在世间最大的财富。三皈依里,皈依佛,就是以这种高尚品质的成就作为生命目标。皈依法,就是以佛陀留下的三藏典籍为修行方法。皈依僧,则是以僧团为指导修学的老师。所以,皈依的意义就在于,在善知识的指导下,通过对法的实践,开发生命潜能,从而成就佛陀那样的高尚品质。皈依和受戒不论对出家众还是在家众来说,都是学佛的基本内容,比如说,皈依代表你对信仰的选择,也代表你的人生的一个重要的选择,同时也代表你成为一个佛教徒的基本的判断标准。受戒呢,在佛教界里,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戒律,戒律是帮助我们建立健康的生活,也帮助我们造就健康的人格,这种健康的生活和健康的人格是我们进一步修行的基础,所以,不管是出家众或者是在家众,都要受不同的戒律,只要你希望自己能够有一个健康的人格,那就离不开持戒。 我们内心都有贪嗔痴,我们为了满足这些贪嗔痴,就会去做很多杀盗淫妄的事情,佛教的戒就是阻止,帮助我们防非止恶,阻止我们杀盗淫妄,同时也阻止我们的贪嗔痴慢疑。戒体是我们心灵内在的防御系统,就是在我们的内心里边培养自制力,我们对受戒越当作一回事,我们的自制力越大,刚开始受戒的时候,戒体的力量可能不大,但是,当我们不断地持戒的时候,我们内心的力量就会越来越大,它会帮助我们生定,由戒生定,由定发慧。《问道》记者:佛和佛性是什么?佛教认为“众生都有佛性,都可以成佛”,和基督教的“上帝”有什么差别?可否把上帝当作“心”来理解?济群法师答:佛,觉。佛陀,圆满的觉悟者。佛性,觉悟的属性。众生都有佛性,都可以成佛,这代表了每个人生命内在都有成佛的潜力,都可以成佛。但是,基督教讲上帝,上帝是一种外在的力量,这是两码事,怎么可以扯到一起去啊?上帝是一种身份,被夸大的神格化的身份,跟佛性是两个范畴。《问道》记者:信佛是信什么?很多人相信自己,可是不相信佛陀和佛陀所说的佛法,不相信自己可以成佛,不敢相信自己可以成佛,您觉得信佛和信自己的心有什么微妙的关系?济群法师答:信佛可能首先是信三宝:佛、法、僧,通过信仰三宝,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认识自己,通过佛法的修学之后,最终,我们也会发现我们生命内在也具备三宝的潜质,也就是自性三宝。所以,学佛,进一步就是要相信自己也能成佛,相信自己也能成佛,以及如何成佛,就离不开外在的三宝。如果我们只相信自己能成佛,不相信外在的三宝,修学也会行不通,那就容易自以为是,跟着感觉走,这就变成了自以为是狂妄自大。《问道》记者:这些年,国内掀起了一股国学热,儒学成为学界和民间的热点,您作为佛教界中人,如何看待儒家思想在今天的兴起?儒家与佛家在哪些方面可以相互接榫?但在哪些方面有根本差别?济群法师答:国学热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潮流,代表一个社会的需要,我们传统的文化主要帮助我们做人,而现在的教育最缺乏最薄弱的就是做人,基本上处于技能式的教育,所以,国学热代表社会的需要,对于德性的回归和安心立身的需要,也是一种进步。从认识论乃至于实践操作上来说,儒家的思想还是比较薄弱的,所以,还是要有佛法,过去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为主,儒家主要是治世做人,牵涉到心性修养,多半还是要学佛,学习佛法。比如说,儒家的“己之不欲勿施于人”只是推己及人的道德,但是不是可以作为一个绝对的标准呢?比如说,也许你不想要的,恰恰是别人很想要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是建立在智慧的基础上,而不是以自己为坐标,以自己为坐标呢,有时是对的,也可能很多时候是不对的,这个标准有很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问道》记者:学佛和佛学的差别在哪里?您如何看待佛学进入学院知识生产体系?一种知识性的佛学对于佛教而言意味着什么?学和修的关系应如何处理?您作为佛教中人,对此有什么看法?济群法师答:现代人说到佛学,会比较偏向于学理化学术化的,讲到学佛呢,比较偏向于信仰,性质有点不一样,但两者也不是水火不相容,真正学佛,也还是要学习佛学。学者式的学习可能会把佛学当成纯知识的学习,而信仰者(学佛者)学习佛学是为了实践为了解决生命问题。佛学是为学佛服务的,学了才能懂得怎么去修,修才能深化对学的认识,以学导修,以修正学。《问道》记者:迷信和正信有什么差别?学佛的过程中,如何省察自己是迷信还是正信?济群法师答:迷信也有几种情况,一种是对信仰的对象认识不清,稀里糊涂就信了,还有一种情况是信仰的对象本身就是愚痴的,不能帮助你导向智慧。比如说社会上有很多忌讳:星期五是什么日子啊,楼房的第几层是不吉利的啊,这种信仰就是愚痴式的信仰。正信是一种智慧的信仰,正信真正能把我们导向真理导向解脱。佛教是要破除迷信,深入佛法的智慧。《问道》记者:您所理解的人间佛教是什么样的?它需要什么样的前提?济群法师答:人间佛教要摆脱佛教在传播过程中造成的一些误区,比如说鬼神化、来世化、神秘化、哲理化、出世化、世俗化等倾向。要革除这些流弊,恢复佛教的本来面目,太虚大师提出了“三大革命”方针:教理革命、教制革命、教产革命。把修行立足于现实人生,从现实中修行,成就解脱。其实人生佛教的内涵很深刻,从人到成佛。我在《人生佛教的思考》中提到:真正的人生佛教需要有出世的内涵,还需要有入世的内涵,如果没有这两个内涵,很可能成为人乘佛教,不是太虚大师所提倡的真正意义上的人间佛教。(人间佛教以人为本,珍惜人身,重视当下的修行和解脱,重视现实人生的问题。我给人生佛教的定位是:它是佛教的人本主义运动,是对原始佛教的回归。人生佛教直接继承原始佛教以人为本的思想,立足于佛陀教化世间的根本精神,对传统佛教作出了契合时代的解读。如《心经》、《金刚经》、《维摩诘经》等,皆可从关怀现实人生的角度进行诠释。关键是在弘扬中,必须立足于出离心、菩提心、空性见,由人天善行上升至菩萨乘,自利利他,最终圆成无上佛果。《问道》记者:现在许多年轻人对生命充满困惑,不知道生命的终极目标,生命的终极目标究竟是什么?很多人追求爱情、名誉、财富、地位,乃至于知识等等,以为这些才是生命的目标,但,这些真的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吗?我们通常有哪些不正确的观念和行为?自欺、欺人、被人欺的现象随处都在,怎样真实地面对自己和他人?济群法师答:一般的人对人生缺乏正确的认识,所以,在他的内心里,会形成各种各样的需求,很多人会去追求他需求的目标,满足这种需求。但这种目标只是代表他生命中迷乱和暂时的需要。所以,人需要学习佛法才能正确认识生命,认识生命之后才会去思考人活着为了什么?怎样活着才更有价值?学习佛法之后他才能看得清楚,否则的话,他看不清楚,也没有能力看清楚。生活的意义在哪里?这些东西都需要明确,而不是跟着感觉走。生活的价值和意义就是活着的目的,生命的最大的价值其实就在生命本身,就在于我们如何去发展我们的觉性,成就我们的人格和我们的生命品质。所谓正确观念,健康的生活,都是为这个服务的。而不是外在的追求和目标,外在的任何东西都是暂时的。不究竟的。《问道》记者:佛教的轮回思想,很多人不能相信,您觉得关键在哪里?如何才能出离轮回?济群法师答:关键在于很多时候看不到,还是跟我们教育有关系,我们接受的唯物的教育,使他们觉得看到了才相信,看不到就不相信。对于鬼神啊轮回啊,有些人有关于这些方面的经验,就很容易相信,但有些人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没有,他就不相信,以自身有限的感官否认了世界的无限。很少去考察,这些感觉是否可靠?事实上,我们的感觉既粗糙又错乱。首先,我们能感觉的事物非常有限,如果不是因为放大镜,我们很难相信微观世界的存在;如果不是因为望远镜,我们也很难相信宇宙的浩瀚无际。不仅如此,我们在生活中看到的,以为千真万确的现象,也未必就是客观真实。何必一定要我亲眼见到,才是真实有呢?如法修行才能出离轮回。《问道》记者:您也经常把心理学和佛学放在一起比较,觉得心理学有很多和佛学相通的地方,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呢济群法师答:心理学起源于西方,就目前发展来看,也偏向西方式的治疗方法。而诞生于2500多年前的佛学,历来也被称为心学,是心灵的智慧,也是解决心理问题的智慧。从这个意义上说,可以称为东方心理学。佛法认为,心具有多元、复合的作用,是由各种心理因素组成。首先是普通心理,相当于心理学所说的感觉、情绪、注意、表象、意志等。此外,还有善和不善的心理,是和道德、犯罪有关的心理。佛教有个宗派叫唯识宗,将心分为八识,包含意识和潜意识。其中,眼耳鼻舌身意为前六识,是可以感受到的心理活动,属于意识范畴。第七末那识和第八阿赖耶识则是直接感受不到的心理活动,属于潜意识范畴。唯识宗将第八阿赖耶识作为生命载体。它就像一个有着无限容量的硬盘,储藏着我们无始以来的生命信息。在生命延续过程中,过去所有的言行及喜怒哀乐,会在内心形成力量,影响现在的生命。而现在所做的一切,又会成为影响未来生命的力量。第七识的作用,则是因为对第八识的错误认识而产生潜在的自我意识。人们之所以会事事以自我为中心,根源就在于此。第八识虽是生命载体,并非固定不变的灵魂或神我。事实上,它是流动变化的。佛法认为,生命是流动的过程,其变化“刹那生灭,相似相续”。也就是说,它始终处于不断变化中,但这种变化是相似的,就像流水,表面看来始终是同一条河,但其中的水却在不分昼夜地流动着、变化着。但第七识出于误解,在不间断的审查思量中,始终执第八识为我,念念不忘,从而形成我痴、我见、我爱、我慢四根本烦恼。人们所有的思维活动,都会受到这种自我意识的影响。佛法修行的目的,一是解脱,一是成佛。所谓解脱,其实并不玄妙,简言之,就是代表着心灵的自由。每个人都有许多烦恼,每解除一种,心灵就能从这种烦恼制造的束缚中解脱出来。《问道》记者:心理咨询和治疗,在您看来,前景如何?我注意到,您所在的西园寺的弘法活动逐渐开始社会化,这也是佛教界深入社会的积极信号,如专为心理咨询师所举办的禅修营,您如何看待这种以佛法与心理学结合的弘法方式?济群法师答:心理学和佛学结合有非常好的前景,将会作为未来弘法的方向性的内容,因为,接下来,社会可能会越来越关注心理问题,同时,心理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寻求解决。心理学虽然是作为解决心理问题的一门科学,但事实上,它对心理问题的认识和解决是不透彻的,所以,西方心理学家们在广泛地吸收佛法,将佛法的智慧运用在心理学上,这一方面的书也被大量翻译到国内,认识到佛法对改变人的心理的价值。《问道》记者:一个优质的咨询师或者心理治疗师,在您看来,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样的?如何管理情绪?济群法师答:首先自己要有健康的心理,这个很重要,实际的健康意义上的人,然后还需要有能力,这个能力包括心理学方面以外的佛法素养,然后还要具备足够的同理心慈悲心。我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很多不良情绪,如何才能改变这样的心理状态?当然一个方面还是要在观念有认知,认知情绪,针对不同的情绪要有不同的对治的方法,寻找每个情绪的产生的原因,寻找有效的对治方法。禅修当然很重要,无论你什么样的情绪,首先要有正念,正念也就是内在的觉知力,觉知力,正念是可以化解一切情绪的。《问道》记者:在中国,“好死善终”是古代的五福之一,但是,由于生命关怀,尤其是临终关怀并未在我国引起重视,而火葬又往往把人迅速地从医院送去了焚化炉,您怎么看待我们现代人的生死观?济群法师答:这个情况是很糟糕,比如说一个人,从年轻的时候就缺乏正确的生的观念,怎么做人,怎么生活,人应该为什么活着,都不清楚。很多人把自己作为赚钱的工具,到一定的年纪了,就不知该怎么过日子,年轻的时候把生活都建立在声色,建立在物质的追求上,缺少人文的素养和对生命的认识和智慧,很多人不知怎么安度晚年。面对死亡更是手足无措,不知道怎么面对死,从来没有作准备,所以,到死的时候,充满恐惧,充满不舍,又缺乏相应的临终关怀和心理辅导,很多人晚年都过得不好或者死得很糟糕,有不少人,很多有地位的人,生病了就到医院里受折磨,一直折磨到死,蛮可怜的,这也是我们整个教育的问题。整个教育没有对死亡的教育。生活需要一种正确的生活观念,还有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还要知道活着为什么?《问道》记者:从唯识的角度讲,种子起现行,现行会熏习种子,自杀的人必定是由第八意识的自杀的信息和前七识的综合作用而选择自杀行为,如果有自杀想法的人,该如何转变自己的生命观?而那些曾经尝试过自杀的人,怎么消除或者转变自己给数据库(第八意识)输入的自杀信息?济群法师答:一个是要忏悔,对自己这个念头的忏悔,一个是要思维自杀的过患,思维了自杀的过患之后能够产生一种反作用的力量。然后通过禅修,通过觉知力的训练,用觉知的力量去审视这个念头,在觉知力的作用下,可以化解这些念头。《问道》记者:很多年轻人,耽溺于爱情,总是因为爱情陷入痛苦,您觉得佛法的哪些正见可以帮助他们减轻痛苦?佛法中的十二因缘对生活的益处有哪些?济群法师答:佛陀在菩提树下对生命现象作了一个缘起的观察,所谓缘起的观察,主要是十二因缘的观察。生命就是无尽的轮回,轮回就象一条河一样,一生又一生,生命的延续也象一条河一样,我们的不同的心念会产生不同的业力,不同的业力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不同的心念会形成不同的业力,会形成不同的生命的河流,不同的生死的河流,不同的轮回的河流,每个人都随着自己念头在生命轮回的河流里边,随着念头的推动,会有不同的生命和状态,所以,佛经里讲:“常被四瀑流所冲,难止业绳紧密系”,生命的延续就象瀑流一样。推动生命延续的力量是我们的心念,我们的心念里边都蕴含着某种渴求和执着,每个人都活在不同的渴求和执着里,有的人对爱情充满渴求和执着,有的人对事业充满渴求和执着,有的人对权利充满渴求和执着,有的人对吃充满渴求和执着,有的人进入到某些烦恼和情绪里边,不同的心理力量推动着我们生命的延续,我们往往是生不由己,而且看不清楚。我们会随着念头在盲目地追求和执着,在这些行为里,我们的追求和执着又在增加,我们甚至看不到追求和执着的增加,这种心念和行为的不断相互强化,就是轮回。我们为什么看不清楚?因为我们总是随着无明,没有禅定的基础。佛陀有禅定的基础,有禅定的基础才能看清楚念头活动的状态,我们的心总是处于混沌的状态,所以看不清楚。佛陀从生命的流里边,对生命进行观察,寻找念头的源头,每个念头的源头在哪里?老和死到底怎么来?佛陀以他的智慧观察,发现老和死和生紧密联系,没有生也就没有老死,这个道理不是很难懂。生是从哪里来?佛陀发现,生是因为有,有什么?有业力,我们有业力,我们随业造生。我们从事各行各业,会造各种各样的业,经商的人造经商的业,从事政治的人造很多政治的业,因为业力的推动,使得我们才会去造生,所以,生是因为业力,如果没有业力,就不会造生,所以,生命的无尽延续是因为前业不尽,然后又不断地造新业,业力无尽,生也无尽。人为什么会造业呢?佛陀发现,有是因为取,执取的取,取就是一种执着,我们想要抓住什么,比如,我们想要抓住爱情,我们想要抓住事业,我们想要抓住权利,包括我们想要抓住的一切,我们对我们拥有的一切总是会生起执着,想牢牢抓住,这种想牢牢抓住的心理的原因是什么呢?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爱。爱是一种情感,表示着你的心粘上去了,我们的心粘到爱情上、财富上、地位上等等,爱不仅是对你喜欢的人事的粘上去,我们对不喜欢的人事也会粘上去,你讨厌什么,你恨谁,这个也是爱,爱不仅是你喜欢,也包含着你不喜欢,因为你粘上去了,所以,你会牢牢把它抓住。佛陀以他智慧的观察,人为什么会粘到环境上去?心如果粘到环境上,环境就会左右我们,会影响我们,心如果不粘到环境上,环境就不会左右我们,不会影响我们。佛陀发现,产生爱的原因是因为受,受是一种感受,快乐的感受会使我们产生喜欢的情感,痛苦的感受会使我们产生不喜欢的情感,不管苦受还是乐受,都会使我们的心粘上去,因为我们的心安住在无明的状态下,所以,我们的心会因为我们的感受而起感情,起执着。佛陀发现,受又是因为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对六尘(色、声、香、味、触、法)环境的接触,在接触的过程中,因为环境有顺境逆境,我们面对顺境的时候,会产生乐受,面对逆境的时候会产生苦受。如果我们不接触顺境,也不接触逆境,在我们内心里,没有产生好的事情也没有产生坏的事情,也就无所谓受。人为什么会接触环境呢?佛陀以他智慧的观察,发现接触的原因是因为我们有六入,也就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这是我们接触外在世界的六个窗口六个渠道。这六个渠道自然就会接触到色声香味触法,眼睛接触到色,耳朵接触到声音,鼻子闻到香臭,舌头尝到味道,身体接触到冷热,意识接触到各种思维方法和概念等等,这六种关系产生受,所以,触是因为六入。佛陀发现六根的开展是因为名和色,名色是五蕴色身,五蕴色身的出现才能发展出六识。五蕴是色受想行识,色指物质的一部分,受想行识是指精神的一部分,受是感受,想是思维想象,行是各种心理活动,识就是我们心灵的核心力量,所以,色受想行识五蕴构成了我们现在的生命,佛教讲五蕴皆空。这个生命体既有物质又有精神,物质是生理部分,精神是心理部分。名色从哪里来呢?名色从识而来,识就是认识的识,我们生命的延续有个劫生相续的识,从上一生到这一生到未来的生命,我们的生命有个载体,这个载体唯识宗把它叫做阿赖耶识,从识而来,识决定了我们的生命,我们人的身口意的行为又影响着识。身体的行为、语言的行为、思想的行为会产生力量,这种力量会推动着我们的生命不断延续,就象火箭推动卫星上天。卫星怎么能送到太空呢?是因为有火箭的力量,我们为什么在轮回呢?是因为有业力,产生业力的土壤是什么?佛陀以他的智慧观察,发现产生业力的原因是无明。无明就是强大的迷惑的力量,无明包含着什么东西呢?佛陀成道的关键就在这里,佛陀以他的智慧观察,发现无明其实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东西,无明其实也是空的,无明无性,无明本空,当佛陀发现无明了不可得,发现了无明的空性,就跳出了无明。当生命从无明跳出来后就是明,我们的生命,明与无明,就象光明与黑暗,这个房间,没有光的时候就是黑暗,但是把灯点起来,黑暗就不见了。明与无明就是凡跟圣的根本差别,也是佛跟众生的根本差别,佛陀何等伟大,大智慧,大慈悲,功德圆满,佛跟众生最根本的差别,就是成佛修行上最快的地方。认识无明,超越无明,六祖惠能讲的:前念迷即是众生,后念悟即是佛。前念在迷的状态,我们就是众生,后念在悟的状态,我们就是佛,当你体认到觉性的时候,你就是佛,当你迷失了觉性的时候,你就是众生。我们经常在不觉的状态,进入到迷惑的生命,反过来,我们体悟到觉性的时候,就开展出觉悟的生命、解脱的生命。无明是生命扭转的根本核心。十二因缘有扭转门和还灭门。我们凡夫的人生是什么样的人生呢?我们凡夫的人生是:惑与业。佛陀从生命的源头中找到了生死的根本: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灭。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有无明就有接下来的一切,所以,此有固彼有,此生固彼生。没有无明就不会有有漏的业,没有有漏的业就不会展开迷惑的生命,所以,此无固彼无,此灭固彼灭。要打破根本的无明。我们凡夫才能开展出生命的觉性,才能超越生死,超越生命的迷惑和烦恼。学佛真正的意义是解除我们生命内在的迷惑和烦恼,开启我们生命内在的觉性,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象佛陀那样开启觉性,那么我们就能得大自在。《问道》记者:空性在很多人看来无法理解,“我”、“我所有”,以及外在的客观世界都是真实存在的,怎么说它是“空”呢?如何认识“空性”?济群法师答:你是谁?究竟什么代表着你?我的名字能代表我吗?我的色身能代表我吗?我的身份能代表我吗?究竟什么代表着我?这是非常重要的修行的问题。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容易执着于这个五蕴色身就是“我”,会根据自己的需要以及自己对事物亲近的程度,给事物贴上“我的”标签。我们对每一件事情或者每一个问题为什么认识不到空性,是因为我们带着自己的设定去看世界,我们执着于自己的设定,所以看到的自然就是迷惑的影像,不可能看到缘起的现象。如果我们从般若去看世界,从我们的设定里跳出来,当下就可以体认空,当体即空,实相无相。《金刚经》的般若智慧告诉我们,一切存在的现象的本质就是空性,《心经》在这方面也讲得很清楚,五蕴十八界十二因缘,一切的本质都是空性。佛陀在过去未成佛之前,修忍辱,被哥利王节节肢解都没有生嗔恨,就是因为他不以“我的身体”为“我”,没有我相,也就不会有贪心和嗔恨心,有我相,一定会生起贪心和嗔恨心。我们想想,人家骂我们一句,我们就生嗔恨了,原因是因为我们执着于有人在骂“我”,那个被骂的人是“我”。没有贪心和嗔恨心才会生起真正的慈悲心,佛陀在那个时候也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的状态,所以,别人伤害他,并不能构成对他的伤害;因为他生起悲心,所以,即便被人肢解身体,也不会生起报复他人之心。因为看不清楚身份的真相和世界的真相,我们往往把自己跟身份捆绑起来,把自己跟世界捆绑起来,其实,我们无论在什么样的处境里,都可以超脱地过日子,都可以有超然的心态,不会被身份绑住,但因为我们有我执,就会把我们紧紧地绑在身份上,绑在处境里,是我们的执着,把自己紧紧地绑在轮回中。破除了我执,消除了我执,才可能开展空性的智慧,才能平等地利益众生。我们众生的特点就是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处处想到自己的利益,当我们想到自己的利益,会觉得伤害到自己的利益,或者因为有我执,觉得有些众生是我们喜欢的,有些众生是我们不喜欢的,不能平等地利益众生。生灭来去,这些现象在缘起的现象上当然是存在的,但我们众生不能正确认识这些,所以,要认识缘起、无自性、空性。圆满地认识空性,从胜义谛的角度来讲,一切都了不可得,无众生可度,也无佛道可成;但从世俗谛的角度来讲,有众生可度,也有佛道可成。在空性中,从空出有,空有不二,有体有用。如来成就的是无所得的智慧,但他又能观察众生的需要,针对众生的毛病来说法。佛说法都是有针对的,如果心是片面的,他一定觉得无常无我就是真理,但无常无我都是有针对性的,无我是为了破除我执,如果没有我执,无我的教法也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有常见,所以要说无常,如果没有常见,那么无常的教法也是没有价值的。因为众生对自性的执着,所以才说空,如果众生没有常见,那么空也是没有价值的;反过来说,如果我们执着于空,这个过失更重。如来没有一定的观点一定的想法,他也不会执着于一定的想法和一定的观点,无有定法如来可说,这个是在空性的见地,没有想法没有观点。但从缘起的角度,如来会说种种法,在如来的境地中,他是说而不说,不会执着于自己在说法,也不会执着于法,没有我相,没有法相,心里无所住,无所说,虽然无所说,但随着众生的根基,说不同的法,千江有水千江月,只要有水,就有月,不要以为如来说法什么也不说,那又是一种偏空。心的本质就是宇宙的本质,当我们的心有所住的时候,就会遮蔽空性的智慧,陷入到对现象的执着里,遮蔽了本质,当我们的心无所住的时候,就可以从二元对立中跳出来,就可以从现象的执着里跳出来。了解一切的存在都是因缘假相,就不会执着于它,如果我们执着,我们就会陷入到五蕴六尘当中去,就会苦不堪言。超越一切相的执着,不染着一切相,离一切相,即名诸佛。当我们认识一切相的同时,心不染着,扫除我执和法执,不着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也不要着法相,同时也不着非法相。认识无自性空,也要认识缘起,既破除对有的执着,也破除对空的执着。《问道》记者:善法和佛法有没有差别?济群法师答:世间的善法跟佛法在某些形式上可能会有相似,但还是有本质的不同,佛教讲的善法是建立在缘起因果的正见的基础上,而世间的善法缺乏正见作为背景,可能单纯只是一种伦理道德,缺乏因果的原理,会显得很没有力量。佛法呢,在接受善法的同时,在学佛法的同时,也接受了因缘业果的思想,会产生一种力量,一种自觉的作用。但如果没有因果的背景,就很难去实践,就象很多人说的:“我为什么要讲道德?我为什么要负责任?如果你相信因果,你基于对自己的负责任,自然就会去除恶行善,对他人负责。”善法和佛法的根本差别也体现在有没有空性见上,空性是般若,学佛要有空性的正见。佛法里没有定见,只有正见。“缘起性空”是佛法不同于儒家及世间善法的独特思想。《金刚经》讲:“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如是灭度无数无量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这里就有菩提心,也有空性见,发菩提心度所有众生,而又不离空性,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诸佛菩萨在度众生的过程中,无众生可度,也无我在度众生,诸佛菩萨不是带着我执的心在度众生,而是从大悲心出发,度众生是大悲心在起用。我们凡夫容易带着自己的心去做善事,执着于有“我”在做善事,有人在接受我做的善事,有善事可做,充满着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并且在这四相上生起我执。因为住相的关系,就会发展出许许多多的贪、嗔、我慢,会带起我们的烦恼,我们的心会陷入到烦恼里边。比如说,布施的时候,我们会计较我们布施的东西,我们有好恶之心,会分喜欢的人和不喜欢的人,我们布施之后可能希望得到回报,也因为有我执的关系,作为施舍者可能会有优越感等等。诸佛菩萨发胜义菩提心,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法相,也无非法相,但是又不陷入断见,能从世俗谛从缘起的角度上看到众生在生死的轮回中挣扎,能发起悲心,只有一念慈悲心,慈悲心是在空性的基础上,广泛地度众生,不落入断见。《金刚经》讲对空、无相、无所得的体认所成就的功德实在是无量无边。佛陀问须菩提:“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多否?”一个太阳系只是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太阳系就是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相当于一个大千世界,如果有人用三千大千世界那么多那么大的七宝来布施,这个人所得到的福德多吗?须菩提认为很多了。但佛陀告诉他:“福德即非福德”,福德只是个缘起,它的本质也是空的,所谓福德多也是因缘的假相,当我们说福德多的时候,我们不要去执着福德相,执着福德的相,福德就是有限的,以不执着的心成就福德,那么,这个有限就成为无限。佛陀甚至问“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否?”须菩提认为很多,佛陀告诉须菩提,如果有人受持《金刚经》的四句偈并且为他人演说,所得到的功德比“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还要大。三千大千世界乃至再多的七宝布施,所得到的福德再多,也是外在的有漏的,我们知道有漏所在,也就知道了受持读诵为他人演说《金刚经》的福德。受持读诵《金刚经》能开智慧断除生命的迷惑和烦恼,不可同日而语。乃至有人听到读诵《金刚经》而信心不逆,完全接受般若法门,没有抵触,他所得到的福报要超过昼夜六时用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的功德。当你真切地实践金刚般若法门,体会空性,你所得到的功德一定是超过那么多七宝布施的功德,无漏无限的功德。而且,佛陀说:“以福德无故,说福德多。”最后,还是回到空性见上来,实无所得,这种无所得就是大智慧。如果我们发菩提心,用无所得的心态去布施,我们成就的功德也是无量无边的。保有空性的正见,成就无漏无限的福德。《问道》记者:或许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一个现实是,如今,佛教在民间,仍然以“烧香拜佛,祈求好运”等求名求利的形式为主,这明显与佛教的第一义或者说真实意有根本差别,寺庙的商业化现象也十分严重,您认为这样的局面对于佛教界人士而言,自身要如何应对?济群法师答:一方面对这种民俗式的信仰首先要理解,因为人有平安、发财这些需求是正常的,只要不是非法的,关键我们要善加引导,这就是我们寺院里出家人的功能,提升他们的信仰层次。当前佛教界确实也存在很多问题,象商业化这些问题,也是社会问题的一个折射,问题还比较严重,所以,我们要弘扬佛法,让更多的人了解出家人的职责、寺院的功能,佛教对社会的责任,包括僧格的培养、信仰建设等等都是基础,基础跟不上,跟社会的大环境也有一定的关系。《问道》记者:八万四千法门,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法门呢?如何择师?是跟定一个师傅好还是象善财童子那样五十三参好?济群法师答:我们有漏的生命是痛苦的,每个人都在轮回,要知苦,首先要有这个认识基础,如果我们自我感觉良好,那我们可能不会去学习佛法。我们的痛苦是我们自己造的,如果我们要解脱,也是要靠自己,所以,佛法讲:自依止,法依止。但是,我们自己靠得住吗?我们可靠吗?佛法讲: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我们是没有智慧的,我们是不可靠的,所以,我们要依赖善知识,要亲近善知识,有善知识指导着我们从迷惑的世界里走出来,佛法就是从迷惑的世界走出来的地图,善知识就是向导。如果我们要从非常复杂的世界总走出来的话,我们离不开地图,离不开向导,离开了地图,离开了向导,我们不知会走向哪里去。所以,需要有人引导,佛教博大精深,有很多宗派也有很多经论,你不可能全部都学,没人引导你就会乱学,很多人学了多年还不知要领。所以,我们现在提倡道次第的修学,帮助你能够短时间掌握修学的要领和套路。佛学还是有一些共同的基础和一些常规的次第,这些东西是绕不开的,绕开了,你的修学很可能就成为空中楼阁。先要有基础,一些共同的基础要先学。具备了基础之后,接下来怎么学,要看你先天的性情爱好和习性,由善知识来引导你,有时自己也未必有能力去选择。(法师特意对记者说:学佛不要学太杂,学习不要变成走过程,我讲的道次第,你可以好好学一学,有一百多讲,你可以整个很用心地学,不是泛泛听一遍,有时可能要听两遍三遍四遍五遍,要真正深入对法义的认识,直到把每一个法义理解透彻,真正把它变成你的观念,才代表这个法在你的内心开始产生作用,否则的话,它只是一个说法,很多人学佛学很多,其实观念没有动摇,心态没有改变,学很多只是知识性的东西,不在于学得多,关键在于你真正接受了多少,真正能够运用的有多少?八万四千法门,可能有的时候其实一部经论学好了,从个人修行来说就够用了。你看佛陀在世的时候,很多经都是对不同的人讲的,人一听就开悟了,就证得阿罗汉果了,不象今天很多人学了很多很多,可是没有产生作用,所以要善学,善学才重要。道次第比较好,有的学道次第学了半年,就很有效。)采访手记:潮湿的雨季,广州不时停电,黑暗中,法师的声音还在,我们看不见法师,但是听到法师的声音,法师在那里,就在我们不远处……有那样的刹那,我忽然萌生一种感动:佛法僧三宝,即使在黑暗无光的时间里,乃至在诸多人漫长的烦恼和困顿中,即使肉眼看不到佛陀、肉眼看不到经藏、乃至肉眼看不到僧人和佛相,但,佛法僧三宝就在那里,仍在那里,从未离开,无所从来,亦无所去。

精彩短评 (总计5条)

  •     赠予的第一本佛经。
  •     额...对于这本书,表示很没有耐性
  •     建立起当代的佛教修学体系。11.21请于苏州戒幢律寺
  •     非常详尽,读后收获很大。不过不太适合我。我总是更倾向人间佛陀。
  •     济群法师真心说动了我去修学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论》。这感觉就像多年前被布鲁姆的《西方正典》所展示的对莎士比亚的爱激动得半夜睡不着而爬起来读《李尔王》。看看明年这时候自己有多少进步。“学佛的效果,不在于知道多少名相,背诵多少经典,关键还在于能否用得起来,这才是学修的关键所在。”共勉之。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