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珍集(王世襄集)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3-7
ISBN:9787108043726
作者:王世襄
页数:300页

作者简介

本书是著名文物鉴赏家、收藏家王世襄先生自藏艺术品的结集,分古琴、雕刻、书画、图书等十类,共计279件。在精美的图片之外,以精雅的文字介绍相关史实和知识,追记文物收藏过程、浮沉缘由、失传技艺等。


 自珍集(王世襄集)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王世襄先生文物鉴赏的書籍,與其他類似書籍最大的區別就是:其他文物鉴赏是论文,是参考图录,是一种实打实的考究輯佚,引证故实的繁琐工作,除非是文物古玩发烧友,一般这种硬知识类的书籍看起来总是寡然索味,比之鸡肋不如。而王老的文物考证,更有一种怡然自得渗透其中,尤其是这一本,都是王老自家收藏清录,以备后考之意。 其中偶杂着兴之所至的回忆和对人世浮沉的感叹,透过这些物件,能隐约窥视到动荡的年代下一个“纨绔子弟”的心境。王世襄先生本人世家出身,曾祖父、祖父、父亲都是朝中大官,大舅北楼先生,是20世纪初北方画坛的领袖,二舅金东溪、四舅金西都是著名的竹刻家,其母书香门第,善丹青水墨,尤善鱼藻(书中书画一目多是其母其舅存遗翰墨),先生家学底蕴,可见一斑。先生自幼便是典型的富家子弟做派,从正统儒家观点,是个类似于宝玉一样的玩物丧志之徒,大有张宗子《自为墓志铭》里的描写:“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桔虐,书囊诗魔。”书中王老自谓儿时“行无好步,业荒于嬉”看书中先生幼时照片,的确有一副“大顽主”的味道。这种大家出身的弟子,家庭文化氛围优裕,有着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比之赤手空拳从农民儿子一直拼成学者士大夫的辛苦历程,这些人对于文化本身,更带有一丝傲然不羁的态度。虽然后来王老从玩票转正,开始进行正规的学术研究,但整个过程还是浸润着很超迈闲适的人生态度。单一本長物志,即能反射王老的單純活潑的赤子之心。五六十年代,在工資有限生活拮据的情況下,作为一个骨灰级雅玩发烧友,看到艺术精品依然心癢難耐,常以高價買入,并自嘲自己日子拮据“實咎由自取也。”在众多收藏经历里也间有奇遇,曾见到宝贝被人当垃圾要卖, 速以低价购入扛回家;描金紫漆大箱,是王老用三轮车手推回家的,其精神让人有点瞠目结舌。王老还不忘顺便吹嘘自己当年快跑四五里不在话下也;从一个居士那购得佛像,佯装虔诚之徒却倒着抱佛像,几近露馅。这里按下不表。藏品中多数书画和竹刻都是自家物件或是友人馈赠,佛像铜炉大多在古玩店铺购得。物品到手常是与夫人荃猷“争相把观,欢喜累日”;有时还没拿到家,“在车上以难按捺,取出审视,引得乘客围观,一日疲勞,已全消矣。”王老把自己对于文玩的痴迷,倒写的鲜活可人,跃然纸上。书中有一段话很值得玩味。王老有一与佛像相匹配的朱漆佛座,文革抄家后未归还。王老说,“吾家长物,有所值不菲,遭劫夺而未尝介意者,亦有不值几文,遭劫夺而未能忘怀者。佛坐其一也。”此话颇能显露像王老这种大藏家对于藏品的态度。他们对于艺术品的鉴赏,并不全是以器物本身的金钱价值来衡量的,绝无那种骨董行拍卖行的市侩气。器物的价值无非都是人的赋予评价,经历和记忆往往成为最重要的因素。若说器物本身的藝術價值还是客观性的,人对物件的感情,却常能使不起眼的器物本身变成熠熠生辉的鲜活记忆尤让人感慨唏嘘的是书中藏家们散尽千金的风范。王老《自珍集》中收藏的很多东西都是亲友赐赠。书中写道王老中意张荫农先生遗留一床宋“梅梢月”宣和式琴,其子张万里揣王老心意,直接携琴相赠;北魏石造佛像是王老母亲好友所赐,听说王想研究佛像,即馈赠于此像;其明金声蕉叶式琴和唐大圣遗音琴也是锡宝臣之孙慷然见于,虽是购买,如此绝世珍宝,普通人也是万万不首肯的。真正藏家都深知人散财聚,人聚财散的道理。财之为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万物流转乃常态,而物件作为情感的载体,能以物印情,收藏因情,见赠亦因情,此亦是件不可多得之事。但此举,没有通透世态万象的大胸襟是绝对做不到的。人本好贪执,物一旦为己所有,不免敝帚自珍,难以割舍。莫说拱手相让,即便高价过问,未必肯割爱与人。李卿丈先生当年选藏炉十具赐与王老,叮咛他“各炉乃多年性情所寄,皆铭心之物,幸善护持勿失。”这一幕已非商品交易,而是带有传承托付之意了,类似于曾子所说“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的君子契约,而这种契约是建立在信任和赏识的基础上,远非如今的古董交易所能比拟。君不见现在金融资本新贵们在艺术品领域和古玩界浑水摸鱼,常常只见藏品入而不出,断源截流。 之前去拜访过同样收藏古玩的一位长辈家中。阿姨身体不好,几场大病后一直闲赋在家,因此培养出收藏古玩的爱好。家中不大,却琳琅满目,各种大小形态的古董摆满家的每个角落,几乎看不到到留白。 去时正值阴雨连绵,19世纪的一层的老房子昏暗阴森,再加上这些古董,让人情不自禁打了个冷战,仿佛自己身处地宫陵寝一样,隐约想起风水学里提到古董这类东西阴气很重,开始替换过一个肾的阿姨担心。期间半开玩笑问她是否出售她的藏品,不出意料的得到否定答案。她委婉的说,都不是什么好东西,拿不出手的。中途看上一套仿成化小茶杯,心痒,想拿回家泡茶用,试探一番,想仿制品应能释怀吧。谁知还是一口否决,最后请求一借,阿姨终于松口,并再三叮咛要我千万小心,明显一副不放心的样子。我回到家,悻悻然许久,对小杯子突然毫无好感。之后几个星期,也都没在看文物一类的书籍,一看就联想起阿姨家阴暗幽冷的房间,想起老子所说,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背上于是一冷。这是外话。对我来讲,物品的最大价值在于它的功能性,即便对于古董也是一样,物尽其用才是对物品和作者本身最大的尊敬。而且我大概永远也不可能成为一个精专的古玩发烧友,因为我不会十分在意器物的年代和市价,看得顺眼,用的舒服,哪怕是仿制品,又有何妨? 當時間流逝,冰冷的物件本身便有了歷史的承載和温度,一本長物志,便能道盡一生,悲歡離合都在裡頭了。

精彩短评 (总计10条)

  •     先生并非玩物丧志,而是玩儿出了情志,玩儿出了研究水平,先生绝学概莫能及
  •     2014第78书。《自珍集》。王先生乃真顽主、真名士,鹤归道山后,其学成绝学。启功先生言其书"一页页,一行行,一字字,无一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注脚"。细品此书,得片刻清娱,其中岁月,可有所会心。吾忆及改革初年,老外在北京饭店宴客,王先生用罐头瓶自带小菜,骑车赴宴。瓶盖开启,香溢四座,老外尽垂涎。
  •     生活的情趣
  •     “吾家长物,有所值不菲,遭劫夺而未尝介意者;亦有不值几文,遭劫夺而未能忘怀者。”
  •     敝帚自珍的话就说得太谦虚了。书画之类是长辈遗留,也不算得稀奇,但铜炉、家具和漆器之类,几乎件件都有故事,最是难得。不知道藏品现在由谁人持有,王敦煌吗?
  •     据说,马未都给他提鞋都不配。 温故而知新。20160329
  •     自珍实是过谦,很让人生气哦!陶陶女史的藻鱼画的真是妙,青石和桃花的对比让午后昏沉的头脑一下子清凉彻骨。
  •     书店翻一过,佳!备撸
  •     开眼界 涨姿势 赏古玩 耽拙朴~ 只是觉得心理层面没得到满足 想多看一点关于这些古玩器物发生的一些事情 触发的一些心情 觉得少了点温度 记录说明比较密集 读到后来偶有在读说明书之感~
  •     “自珍集”源自敝帚自珍,无论价值几何,皆心爱之物。且件件有故事。当为大玩家。古琴,铜像确实招人喜欢。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