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院风荷》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 > 曲院风荷

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03
ISBN:9787533633202
作者:朱良志
页数:282页

拆解之后

朱良志的《曲院风荷》,去年就听到不少朋友推荐,说这本书怎么怎么好。我不爱赶热闹,你越说好,我越要冷它一冷,等大家都说的那个好劲过去啦,我再安安静静地品味它,这个时候如果我继续咀嚼到其中的好滋味,我就真正地相信,它就是好。这本书,就属于冷它一板之后,逐渐挖掘到的好书之一。我说它好,跟你说它好,或者他说它好,可能各有不同的内涵。因为这本书值得评说的“好”实在太多啦,文字形式的、思想内容的,甚至读起来琅琅上口的那种感觉,也能叫你情不自禁地喊一声“好”。我觉得最过瘾的地方在于,《曲院风荷》把中国传统诗词给拆解啦,之后重新贯穿起来,变成了书中的“听香”、“看舞”、“曲径”、“微花”、“枯树”、“空山”、“冷月”、“和风”、“慧剑”、“扁舟”,其实就是在讲述中国艺术中的神情、动静、虚实、冷寂、和谐、妙悟以及写意传统。在阅读的过程中,你是在读论,同时也是在读诗。你是在读诗,同时又是在读论。作者把对美学的种种见解和心得,溶解在断断续续的这些诗句当中,给你双重乃至多重的阅读享受。“拆解”是一种便捷的方式,它导致我们在撰写文字,以及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某种特殊的氛围。由于这种方式的存在,身为作者,免去了不少无谓的口舌,通过这些片段的诗句传达出他要传播给你的思想;作为读者,也省去了不少烦躁,甚至哪怕仅仅是于无声处听惊雷,也能获得如此如彼的阅读体验。我认为,《曲院风荷》的奥妙,就在于它智慧的使用了这样的“拆解”,话在话中,话在无话中。话,就是无话;无话,就是话。每一次阅读,都给你一个全新的感受。

清风拂面 娓娓道来

虽然一向很喜欢研究美学的书,不过随便翻几页后一看到那些抽象艰涩的理论就会感到望而却步,这本书给我的正是与此相反的感觉。整部作品文辞隽永,文笔晓畅,用典精当,读来如清风拂面,将中国古典美学娓娓道来。

中国的美

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一向以为美是一种直觉,一种顿悟,是无法用文字去细细描摹,就好像我们无法用双手去摩挲天边的明月,无法用语言去吟诵佛法的真谛一样。直到翻开美学大师朱良志先生的《曲院风荷》一书,我才发现美原来也是可以这样娓娓道来的,她那不再可望而不可及的微笑,也是可以欣赏甚至把玩的。这是一次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美的历程,全书共分十讲,第一讲从“听香”讲神情;第二讲以“看舞”论动静;第三讲于“曲径”看虚实;第四讲拈“微花”见大小;第五讲观“枯树”说巧拙,第六讲自“空山”窥虚实;第七讲因“冷月”感冷寂;第八讲沐“和风”道和谐。第九讲挥“慧剑”言妙悟;第十讲乘“扁舟”谈写意。每讲又从诗词、绘画、书法、音乐、金石、建筑等不同艺术方面来深入浅出地加以细说。和当下一些其他的美学论著相比,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轻历史而重哲学,抛开了以传统历史背景为线索的枷锁,转而投向哲学自由的怀抱。美学与哲学向来是彼此依存的,或者可以说美学本诞生于哲学。虽然古代汉语里有“美”和“学”,但却没有“美学”这一词语。这表明古代中国对于美的思考尚未进入到一个知识学的系统中去,同时也表明各种学科也没有将美作为一个独立的主题纳入其中。但是哲学在古代中国的发展与成熟却是到了无可比拟的境界,于是无论哪种传统艺术都不可避免地沾染甚至浸淫了中国古代哲学的气息,而立足于传统艺术的中国美学当然也不可幸免。“动静”“有无”“大小”“虚实”“巧拙”……这些充满了中国智慧的意象从哲人们思想的火花一直燃沸了艺术家灵感的源泉。川端康成在诺贝尔文学奖授奖仪式上深情地发表了《日本的美与我》这一演说,然而如果你寻根溯源,将会发现日本的俳句、和歌、建筑、茶道、插花以及其它艺术都能在中国找到他的发源滥觞。东方文化(主要指中国、印度、日本)无论从哲学的高度还是从美学的深度,中国都可以堪称是其精髓,它孕育了东方的整个文化,尤如古希腊文化孕育了西方的整个文化一样让人感到可敬与伟大。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深爱着中国的美。当你漫步在园林的曲径通幽处,耳边传来松风流水般的丝竹之声;或是当你欣赏着博物馆中的元人画意,脑海里浮现出“潇湘深夜月明时”的词句,你都应该为有着如此一个才貌双全的母亲而骄傲。如果你敞开心扉,融入自我,就会进一步发现中国的艺术不止能提供你美的享受,更能赋予你人生的智慧。正如作者在后记中写道“本书重点不在对具体的艺术理论进行推演,而意在打通艺术理论和具体艺术之间的通道……到艺术之中,寻找中国人特有的人生智慧。”这是一本关于美的书,同时也是一本美丽的书,当我最后合上它别有风致的封面时,仿佛依稀又闻到了今年六月在西子湖畔邂逅的那缕清幽荷香。

展开一个古老的世界

也许对终日浸溺其中的人来说,这本书只是皮毛?但是对于我这个门外汉来说,却宛如盛宴一般叫人惊喜不已甚至贪婪。最喜欢的是本书涉猎面极广,诗,词,曲,书法,园林,花鸟,山水,篆刻,禅,哲学,音乐,等等中国艺术的种类都交杂在一起,正是我喜欢的大杂烩一样的好东西。更像一本向导,一个开始,我可以从书中的提示线索里慢慢走出去,看到更深更广的世界,因为这本书里的“地图”我现在知道如何摸索,有多少小径等着我走进去。。。想想都是很幸福的事。书是朱良志教授在北大十个讲座的合集:第一讲 听香 - 形神问题第二讲 看舞 - 动静关系第三讲 曲径 - 含蓄第四讲 微花 - 以小见大的思想第五讲 枯树 - 大巧若拙第六讲 空山 - 虚实问题第七讲 冷月 - 荒寒冷寂的世界第八讲 和风 - 和谐思想第九讲 慧剑 - 妙语的体验第十讲 扁舟 - 写意传统回程飞机上看了一路,看完了九讲,还剩最后一讲了。有趣的东西太多。1. 冷月:关于时代主流不是看了章诒和的往事并不如烟感叹一代承上启下的人不见了,所以有了文化断层?不是都在抱怨如今的中国功利心遍地,没有人记得文化为何物?不是说现在太多的人人云亦云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其实,公元前五百年的老子就有过类似的感慨了。不禁大笑。原来真是太阳底下无新事。真以为过去的古中国遍地是苏东坡王维么?原来中国一直是这个样子的啊!冷月里讲:=========引用开始=======《老子》二十章:“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傫傫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众人都觉得很满足,而我就像丢失了什么东西似的,我真是愚蠢的人啊!。。。众人似乎都找到了施展才能的地方,偏偏我愚顽有鄙陋。我偏偏不同于众人,我尊重自然本然的生活。老子这里用讽刺的口吻,道出了时流文化的放荡不羁,腐朽不堪。人类最喜欢赶热流,追求享受,这可以说是各个时代不变的主流,只是有程度不同罢了,为了蝇头小利,蜗角功名,你争我夺,这世界好不热闹。。。。老子。。。说:“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大众们都感到很充满,他们有“余”智去行诈,有“余”财去挥霍,满堂富贵,一屋珍奇,老子感到这并不能算真正有余。。。。在老子看来,众人的归属是一个虚假的归属,他们真正是荒天中的游魂,他们什么都想得到,也许什么都得到了,但是就是丢失了一件东西,这就是自我。所谓“嗜寂者,观白云幽石而通玄;趋荣者,见清歌妙舞而忘倦。” =========引用结束=======2. 枯树·中日艺术之差别自从在东京美术馆把中日展馆连续着全部看完之后就一直有一个强烈的印象,日本艺术美则美也,但是让人无法呼吸。中国艺术更合我心。没有那么强的压迫感。是可以亲近的。枯树那章点出二者不同,简单明了。=========引用开始=======中日两国喜欢枯木的艺术创造,都来源于禅宗,都是为了表现出离俗世、达到永恒的内容,但在具体的处理上却有相当大的不同,这是饶有兴味的差异。中国人是要在枯中见活,日本人是要在枯中见寂。在中国艺术家看来,一段枯木,就是一个预示生命预示春天的引子;在日本庭院艺术家来看,一段枯木朽石,则是死寂的永恒。 =========引用结束=======3.曲径:关于书法=========引用开始=======[书法]八法作为运笔的法式,透露出中国美学的一大消息,就是含蓄蕴籍,笔笔藏,笔笔收,不直截,不显露,不滑落,不漂移,稳实,有力,内蕴,外表静得如无风的水面,没有一点涟漪,但在其深处则暗藏玄机,充满了力的漩涡。这就是中国书法的“势”。“势”就是力,内在的力,不是外在的力。为什么说是内在的力呢?因为这种力是通过线条内部的变化、线条与线条之间、具体的章法等表现出来的,书法家就是一个制造矛盾的高手,就是要造成书法内部的冲突,形成一种张力。这就是“势”。这个势,也与自然有密切关系,中国书法家,是到自然中体会这种势的,体会“一阴一阳之谓道”的精神。如以下这个“君”字取自汉张迁碑(http://jqzheng.org/mt-static/images/jun.PNG)。在结体和笔画的处理上,就体现出这种“势”来。此碑方笔运笔,从结体上看,上面“尹”的部分大,而下面“口”的部分小,二者形成极大的反差,如同高山压顶。由此构成内在的冲荡。但正是这小小的“口”抵住高山,力拨千钧,给人强烈的力感。此字结体平正,平平地写来,似乎有些呆板,用笔泄迟,似乎有些僵滞。但就在这近于凝固的画面中,突有左边的一掠,右边的一挑,注入了活泼之势。 =========引用结束=======4.微花·大小之别大家都知道中国传统文化总在小里面做文章。小园,小章,盆景,微雕之类的。而其实:=========引用开始=======先秦汉民族常以大为美,形容人则有“生而长大,美而无双”(《庄子·盗跖(zhi)》;“长令蛟美,天下之杰也”(《荀子·非相》);《诗经》中赞扬“硕人”之美更是显例,《诗经·卫风·硕人》中描写的“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美人,就是一位“硕人”,一位肥硕的美人(Jean - 哈哈哈,听上去就比现在那些瘦的和枯枝一样的模特们来得美丽啊,硕人这名字真是好!)。。。。孟子说:“充实以为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公羊传·隐公五年》直截谓之:“美,大之辞也。”《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从先秦时期出土的鼎器中,也可看出当时人们对恢弘阔大的追求。秦汉思想中以大为美的倾向更加明显,只要看看秦始皇兵马俑和汉代大赋的创作就可以感觉盗这一点了。。。。六朝时期,随着哲学上玄远之风的流行,人们要高蹈乎八荒之表,抗心乎千秋之间的思想席卷了这个朝代。。。。幕天席地蔚为一种风尚,大代表一种精神的伸展,“大人先生”成为一种至高的审美人格风范。而大唐王朝的气象更是以它的气势卓然立于千秋之间。。。。大的东西往往和人的占有的欲望联系在一起。。。大的东西以其巨大的体量,使人产生恐惧感,有唤起人的征服感。曹操《步出夏门行·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沧海巨大的体量没有使它恐惧,却唤起了他吞吐日月、含孕群星的气魄。。。这首诗是征服者的诗。 =========引用结束=======中唐之后中国艺术开始从大转小。“反映了中国人内在文化心理的变化,对小的重视,反映了人们注重平和、悠远、淡雅的心理需求。” 这一转变好像也和佛教传入中国,佛教的一花一世界的观点有关。从此中国文化开始在小上面下工夫,小园林,小印章,小题材,小盆景,等等等等。这是不是和中国后来没有西方国家的远渡重洋的侵越性有关呢?文化大革命的初衷想要打碎重建的是不是想把中国人的心理从小变大呢?从内省到外瞻呢?把征服欲望重新注入这个古老的国家?但是中唐以来千百年的文人雅士在这个“小”里如鱼得水,折腾出这么多有趣的东西,这个“小”也是无法蔑视的吧?无知如我,又如何能说孰对孰错?5.第九讲的慧剑看得我一头雾水。主要在讲禅的东西。说禅是反文字反任何媒介。一切需要自己体验。这个我还可以接受。又说禅是反理性的,我脑子里的不以为然立刻跳了起来。原因是理性和辩论本身就一定要分对错,而禅的世界里没有是非。嗯,好吧。看来我是没法子参禅的了。估计朱教授也是没有妙悟的人,否则不会洋洋洒洒写这么丰富的一本书来给大家看了。呵呵。

空灵的文字 空灵的美学

在上海福州路古籍书店第一次看到这本书,完全是被封面和衬页吸引住的——很唯美,很具有古典的风格,不过看上去也很脆弱。以至于我小心翼翼,特地包了书皮。就如清初学者强调的义理、考据、辞章三合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文、史、哲,乃至美学,是相辅相成、浑然一体的。所以虽然名为“艺术论十讲”,作者其实是在一个大的传统文化背景下比较突出地谈传统美学。所谓的“艺术”,是看待传统文化的一个角度罢了。虽然冠以“论”字,作者的写法几乎是随笔乃至散文的风格。于是,作者的文字、思想,和他所关注的对象本身趋向于融合,传达给读者一致的感受——关于静、关于空、关于冷和其他。虽是夏日,此时随手翻开缓缓读来,内心还是很沉静。这本书可以和李泽厚的《美的历程》对照阅读。相比而言,后者的学术气更浓,但也非常流畅生动,另人喜爱。(他的《美学四讲》就不做推荐了,纯理论的东西我看不下去。)另:最近在图书馆看到这本书的作者朱良志先生主编(?)的一套丛书,延续了《曲院风荷》的装帧和组织风格(北大出)。其中我看过的有:胡晓明先生的《万川之月:中国山水诗的心灵境界》和宗白华先生的选集《天光云影》,都值得一看。http://douban.com/subject/1228065/http://douban.com/subject/1226352/

中国的艺术精神

作为北方人,对于中国艺术的精神犹如门外汉,以致上大学时看古代书画通通觉得像是在和另外一个世界对话。都说“曲径通幽”好,我便也说好,却道不出那好的韵味在哪儿。刚刚翻开这本书,看了听香一节,便折服于作者对古代艺术精神的把握了,他娓娓的叙述,我慢慢体会到了含蓄的韵味和优美,借着这层理解再去看江南园林,便体会到那方寸之间有天地的妙处所在了。不过,看舞我就看不大懂了,其中对于书法和篆刻的讲述我看得一头雾水,还是修为不够

中国的美

   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一向以为美是一种直觉,一种顿悟,是无法用文字去细细描摹,就好像我们无法用双手去摩挲天边的明月,无法用语言去吟诵佛法的真谛一样。直到翻开美学大师朱良志先生的《曲院风荷》一书,我才发现美原来也是可以这样娓娓道来的,她那不再可望而不可及的微笑,也是可以欣赏甚至把玩的。    这是一次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美的历程,全书共分十讲,第一讲从“听香”讲神情;第二讲以“看舞”论动静;第三讲于“曲径”看虚实;第四讲拈“微花”见大小;第五讲观“枯树”说巧拙,第六讲自“空山”窥虚实;第七讲因“冷月”感冷寂;第八讲沐“和风”道和谐。第九讲挥“慧剑”言妙悟;第十讲乘“扁舟”谈写意。每讲又从诗词、绘画、书法、音乐、金石、建筑等不同艺术方面来深入浅出地加以细说。    和当下一些其他的美学论著相比,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轻历史而重哲学,抛开了以传统历史背景为线索的枷锁,转而投向哲学自由的怀抱。美学与哲学向来是彼此依存的,或者可以说美学本诞生于哲学。虽然古代汉语里有“美”和“学”,但却没有“美学”这一词语。这表明古代中国对于美的思考尚未进入到一个知识学的系统中去,同时也表明各种学科也没有将美作为一个独立的主题纳入其中。但是哲学在古代中国的发展与成熟却是到了无可比拟的境界,于是无论哪种传统艺术都不可避免地沾染甚至浸淫了中国古代哲学的气息,而立足于传统艺术的中国美学当然也不可幸免。“动静”“有无”“大小”“虚实”“巧拙”……这些充满了中国智慧的意象从哲人们思想的火花一直燃沸了艺术家灵感的源泉。    川端康成在诺贝尔文学奖授奖仪式上深情地发表了《日本的美与我》这一演说,然而如果你寻根溯源,将会发现日本的俳句、和歌、建筑、茶道、插花以及其它艺术都能在中国找到他的发源滥觞。东方文化(主要指中国、印度、日本)无论从哲学的高度还是从美学的深度,中国都可以堪称是其精髓,它孕育了东方的整个文化,尤如古希腊文化孕育了西方的整个文化一样让人感到可敬与伟大。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深爱着中国的美。当你漫步在园林的曲径通幽处,耳边传来松风流水般的丝竹之声;或是当你欣赏着博物馆中的元人画意,脑海里浮现出“潇湘深夜月明时”的词句,你都应该为有着如此一个才貌双全的母亲而骄傲。如果你敞开心扉,融入自我,就会进一步发现中国的艺术不止能提供你美的享受,更能赋予你人生的智慧。正如作者在后记中写道“本书重点不在对具体的艺术理论进行推演,而意在打通艺术理论和具体艺术之间的通道……到艺术之中,寻找中国人特有的人生智慧。”    这是一本关于美的书,同时也是一本美丽的书,当我最后合上它别有风致的封面时,仿佛依稀又闻到了今年六月在西子湖畔邂逅的那缕清幽荷香。

曲院风荷

朱良志的《曲院风荷》,此书的副题是“中国艺术十讲”,是朱先生在北京大学数次关于艺术理论讲演的记录汇集。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印数只4000册,价29元。在南京万象购,七五折。一共讲了中国古典艺术理论中十个重要的问题:听香:形神, 看舞: 动静关系, 含蓄: 曲径, 微花: 小中见大, 枯树: 大巧若拙 ,空山: 虚实, 冷月:慌寒冷寂;和风:和谐;慧剑:妙悟的体验;扁舟:中国的写意传统 。 中国的古典艺术,书画多以枯荷 枯木 墨竹 山水 老翁或者虾 鸟 话等等,为什么好?又代表什么?不是专业人士一般弄不明白,为什么代表高洁的心境?追求?为何有人愿为“青藤门下走狗”为何有人爱石如命,太多的为什么将人们挡在古典艺术之门之外,而这本书以决不枯燥的语言,系统的阐释这些为什么,以专业的修养深入浅出的语言,表达艺术所表现的人生的人生智慧,表达中国古典艺术所引起的互动。读这样的书,受益良多。也有顿悟的快乐,恍然大悟的感觉,这样啊。。。强力推荐.2004.2.4

曲院风荷

上学期考完后我在图书馆找了一下午的书,准备好好读一下最终选择了这本书这本书用唯美的文字清晰的阐述了中国经典艺术取向朱先生引经据典,用大量的实例和精炼的总结为读者献上了十份艺术大餐:听香 看舞 曲径 微花 枯树 空山 冷月 和风 慧剑 扁舟对于我这样的入门级读者来说,朱先生用心血集毕生感悟凝结成的这本书向我展示了中国经典艺术的博大和美妙,它也给我指出了中国经典艺术大观园中的各条道路和景点,以后我再深入的漫步于这座人类最浩瀚美妙的花园时,就有了一份最实用的景点介绍。强烈的向大家推荐这本书现在市场上有一些人用一些奇怪的文字和句式,就吸引了许多人,认为其很“唯美”。看了朱先生的这本书,你就知道究竟什么才是唯美了。如果你是像我一样对中国经典艺术有强烈兴趣的入门级读者,那么再也没有一本书能像《曲院风荷》一样为你描述这其中的美妙而且是你更加着迷了


 曲院风荷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