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场

出版日期:2014-10
ISBN:9787515328061
作者:萧红,章海宁 编,陈行哲 插图
页数:232页

内容概要

萧红(1911年6月2日-1942年1月22日),著名女作家,原名张迺莹,1911年端午节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27年在哈尔滨就读东省特别区区立第一女子中学,接触五四运动以来的进步思想和中外文学。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为摆脱精神上的苦恼东渡日本,并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萧红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

书籍目录

《生死场》校订记 章海宁
序言 鲁迅
一、麦场
二、菜圃
三、老马走进屠场
四、荒山
五、羊群
六、刑罚的日子
七、罪恶的五月节
八、蚊虫繁忙着
九、传染病
十、十年
十一、年盘转动了
十二、黑色的舌头
十三、你要死灭吗?
十四、到都市里去
十五、失败的黄色药包
十六、尼姑
十七、不健全的腿
读后记 胡风

作者简介

《生死场》创作于1934年,萧红成名作,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小说描写了“九·一八”事变前后,哈尔滨近郊的一个偏僻村庄发生的恩恩怨怨以及村民抗日的故事,字里行间描摹着中国人于生的坚强与死的挣扎,被誉为是一个时代民族精神的经典文本。


 生死场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好难过,想大哭。文学到底有什么作用呢,记录么,2000多年前的《诗经》【七月】到九一八《生死场》人活着,底层人活着一直就是这样令人心酸的状态么。刚开始读很佩服作者的文笔,就像写现在我曾经看到的人和事一样。后面渐渐痛苦的读不下去了,一是怀疑自己生病了,还有内容太痛苦了。还有最后那段描写赵三的反抗宣言感觉很脱离实际,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那个年代太久远了隔膜了还是作者写的不太真实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这本四平八稳不那么出彩,较之呼兰河。
  •     东北百姓生死场,颠沛离难苦中国。群像的零碎化集结,组成社会画卷,显功力。这个版本的插画极佳。
  •     故事很喜欢。语言读着有点别扭。
  •     前面看的人心痛,乡间女人的生活如蝼蚁般没有自我。可是侵略者的到来,使任何人都不得不重新寻找自己的方向。
  •     因为一部剧才读,结果只记得她和鲁迅的交情〜
  •     2915.11
  •     这个版本非常喜欢,布封面很有质感,感受到那个年代里农村的萧条,凄凉,困苦,无奈。一开始不适应这种文笔,后来感觉也蛮好的,很有味道。
  •     笔触很有性灵,叙事却显得松散。囫囵着看的,找时间细读也许评分会变。
  •     哪有生?只有死。同事来我家借住的时候说她不看萧红,因为觉得她太苦太苦了。可这世间就是如此,痛苦才能滋养文艺家,幸福和世间留名不可兼得。
  •     想说什么呢?只是说说吧,和插画一样
  •     在农村 人和动物一样 忙着生 忙着生 糊糊涂涂的生殖 乱七八糟的死亡 (需要再读一遍)
  •     生亦何欢,死亦何苦。萧红无愧于时代的利刃,力背纸透下,不仅人如蝼蚁,命如草芥,不仅怒其不争,哀其不幸,超越这一切的大胆深刻而极具灵性的笔触穿透人性。人性没有美丑而言不是吗,都是骷髅之上的躯壳。好在有灵魂与我们共舞!
  •     在去哈尔滨的飞机上读完这本书,萧红就是如此这般按照自己的思路和方式叙述着那个年代的生与死,以及东北农村的贫瘠与骨气,与其说她的文字不如说她个性里的韧性更是力透纸背
  •     忙于生忙于死
  •     “糊糊涂涂的生殖,乱七八糟的死亡”胡风的总结真是一针见血。囫囵吞枣地看完,只觉得很散乱。
  •     那血淋淋的历史啊!
  •     “蚁子似的生活着,糊糊涂涂的生殖,乱七八糟的死亡,用自己底血汗自己底生命肥沃了大地,种出粮食,养出畜类,勤勤苦苦地蠕动在自然的暴君和两只脚的暴君底威力下面。” 鉴于近期的乡土主题,又重新拿出这本萧红的成名作《生死场》来重温一遍,鲁迅评价萧红的文字“力透纸背”,真的是一点都不为过,但当时的评论家还多是已抗日的角度评价萧红,但其实书中更多的表现出萧红女性主义的意识,而这方面,恰恰是所有男性作者都无法感知活着说是不愿感知的部分,至于多数评论中对于小说结构方面不太严谨的判断,还是比较认同的,但这也正是作家的独特魅力所在
  •     读完的感觉,就像在沙漠里行走。
  •     隔着时间、地域及社会背景的差异,感觉没读出它的好来,有时间再重读一遍。
  •     修辞和节奏极好,印象派。有人批评结构不集中、人物形象不鲜明,不能够表达宏大的主旨及苦痛;我倒认为留白恰当,描写有力。
  •     201503:希望了解萧红的一切,可惜这本书并未读懂,可能是因为没有静下心
  •     有一种过渡的感觉,不成熟的白话写法,不明显的方言融入。
  •     女性
  •     这个版本真是不错
  •     立体苦难…
  •     一曲苍凉的,唯美的诗歌
  •     挺血腥的故事,最让我无法忘怀的是因为孩子哭就把她摔死的男人,太可恶。各种愚昧落后中,终于有了萌芽,这新芽也不可能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类社会的进步真的好难。
  •     之前谈及这本书,各个介绍都掺杂了太多的意识形态,让我从内心里有些反感。而今天一气呵成读完这本书,有相见恨晚之感。叙事和写景,胜于人物的描写,让人明亮的悲伤。
  •     就像胡风的评价,有种散漫素描的感觉。语言风格不是很能接受,总有种徘徊在外,没能走进去的感受。
  •     除了“精裝版”其他我都很滿意
  •     萧红笔下的乡村,处处寂败荒凉。前仆后继的死亡,盛大的死亡。活着,死去,从未活过。
  •     萧红笔下的战争年代真的让人感同身受。现在总有键盘侠每天说着打日本啊打美国啊打韩国啊,但是不管国家强大与否,只要有战争,人民的生活就是水深火热的。希望世界和平。
  •     感触颇深,为那个时代背景下的中国底层老百姓的遭遇、残酷、愚昧无知、顽强所动容。
  •     脉络。
  •     更喜欢《呼兰河传》一些 能更深入的感到悲痛 景色的描写也更生动形象
  •     這次看的時候有些昏昏欲睡,腦子裡的景象虛虛地飄著。男人的醜,女人的苦,生不如死的痛。一場盪動的萌芽。理解角度固然有許多種,但我更喜歡蕭紅寫出對女性地位的呼籲。結構散漫,感覺像是片段的拈來,或說短篇合集,但別有一番風味。至於語言,儘管胡風說她修辭有問題,我卻覺得這字字是有力的,就像蕭紅本人一樣。
  •     在农村,人和动物一样忙着生,忙着死
  •     还是呼兰河传好看些,以及论文攻坚期我还在看闲书
  •     和鲁迅挺像的,主旨中国人民的愚昧,因为根源如此被犀利的揭露出来,就被禁了
  •     太过于原始,世界对于土地上爬滚的人竟然是这样的
  •     修辞太过诡异,读起来很不习惯。内容上,就像看今村昌平的《楢山节考》一般,人和动物一般。ps:这版本的书忒贵。
  •     2015年10月阅读
  •     “在乡村永远不晓得,永久体验不到灵魂,只有物质来充实她们。”言人所不敢言,是一种伟大;言人所不知言,也是一种伟大。每天,我们都看见身边许多的人和事,可我们又什么都看不见。
  •     少见的细腻的女性文学 但是情节结构衔接太抽象 哀弱的白绵 头上的发卷都在生着气 萧红天才式的用词着实令我震撼不已
  •     压抑的年代,但又是真实存在的。所谓真实的东西才是最让人痛心的东西
  •     景物描写绝对一流,小说情节略散。
  •     好难过,想大哭。文学到底有什么作用呢,记录么,2000多年前的《诗经》【七月】到九一八《生死场》人活着底层人活着一直就是这样令人心酸的状态么。刚开始读很佩服作者的文笔,就像写现在我曾经看到的人和事一样。后面渐渐痛苦的读不下去了,一是怀疑自己生病了,还有内容太痛苦了
  •     人和動物一樣,忙著生,忙著死
  •     孩子说了孩子话。使人笑了。使人的心疼。
  •     生死场 没有灵魂 草芥般麻木痛苦没有灵魂的活着 唉 没想到呼兰河传也是她的啊 我无意间竟然看了萧红的两本小说 也许隔得太远 虽然刚看完会觉得难过和悲哀 可是时间久了我就都忘记了 就如我现在完全不记得呼兰河传讲的什么 一回想到它 又会想到城南旧事 为什么呢 明明城南旧事似乎是比较怀旧和淡淡欢喜的书啊 基调不同唉 罢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