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的两位知识分子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1-07
ISBN:9787214029720
作者:让-弗朗索瓦·西里奈利
页数:376页

内容概要

让-弗朗索瓦·西里奈利  法国里尔第三大学教授,先后通法法亚尔出版社出版了《一代知识分子——两次大战之间高等师范的预备生和正式生》(1988)、《知识分子与法兰西激情——20世纪的声明和请愿书》(1990)等著作。并领导编写了《法国右派史》(伽利玛出版社,1992年)

作者简介

二十世纪的两位知识分子:萨特与阿隆,ISBN:9787214029720,作者:(法)让-弗朗索瓦·西里奈利(Jean-Francois Sirinelli)著;陈伟译


 20世纪的两位知识分子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在我们这一代人中,任何友谊都没能战胜政治观点的分歧,为了避免分道扬镖,一些朋友不得不同时改变政治立场,这种情况既情有可原,又值得悲哀。”1956年,已是年过半百的雷蒙·阿隆如此无可奈何地指出他们那一代知识分子的状况。当中国人眼中的“右派”雷蒙·阿隆这样陈述事实的时候,他暗指着他与萨特之间的关系,至少,他与萨特之间的关系正是法国知识分子之间关系的一种“寓言”。存在主义大师、小说家、“左派”让-保尔·萨特与自由主义思想大师雷蒙·阿隆,都出生于1905年,1924—1928年在“思想大师的摇篮”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时,是形影不离的“小朋友”。但这并不意味着两人拥有终身的友谊,他们之间在学校时就显露出了“向左走、向右走”的潜在倾向,当然这种向左走向右走不是几米漫画式的,而是基于世界观、政治立场、思想上的巨大分歧、互相攻击。萨特总是在有机会时就不遗余力地攻击与嘲讽阿隆,而阿隆方面呢?他的代表作《知识分子的鸦片》一书干脆就以萨特为灵感与分析对象。让-弗朗索瓦·西里奈利在《20世纪的两位知识分子:萨特与阿隆》一书中述评了20世纪最重要的两位公众知识分子萨特与阿隆之间的友谊与分裂、区别与共性。如果说萨特是知识分子的左手,阿隆就是用于平衡的右手,如果说萨特是资本主义的撒旦,阿隆就是平衡撒旦力量的天使,或者可以说:阿隆是萨特的反义词。两人的生涯大略相似:出身于中产家庭、上过高师预科学校,读完高师哲学专业,都去德国呆过,都受过哲学家阿兰的影响,都成为法国的公众知识分子。但是,走出学校之后,他们决不存在相同的时候,就象两条铁轨不曾相交过,是的,没有相交,只有交锋。年轻时并不关心政治的萨特,在二战中被俘之后,法国解决之后,成了积极地干预政治生活的健将,并逐渐地完成了从存在主义到共产主义之间的靠拢,成为共产党的同路人。而阿隆则一直以怀疑的眼光去看时代与历史。虽然在年轻时两人关系并不是特别铁,但也还是有往来,直到冷战爆发之后,两人分道扬镖。 在看待苏联问题上,萨特与阿隆之间的区别是根本性的,也是这种对苏联的态度促成了两人之间的敌对。早在1939年,阿隆就在《形而上学和道德杂志》上发表过一篇题为《埃利·阿莱维的专制时代》的文章,在文章中他把纳粹主义和共产主义相比较,他认为:“苏联的社会主义是对拯救人类信仰的颠倒和讽刺,而法西斯主义已经不知道什么是人类。”此时萨特尚未涉足于政治,而到了40年代最后几年时,萨特已明显地认为:反共至少是一个错误,也许是一种罪恶。到1954年,萨特从苏联访问归来后,向《解放报》声明:“在苏联,人们有绝对的批评自由。”而此时阿隆在干什么呢?他已经在进行核战略的思考了。有趣的是,当年罗曼·罗兰从苏联回来后,所写下的关于苏联的文字被他要求死后五十后再发表,他与萨特一样被当成苏联的“好朋友”,而纪德的《访苏归来》则让他成为苏联的敌人,也成为法国左派知识分子的敌人。阿隆没有去苏联(他不可能得到这种只对法国与同路人的机会),但是他凭着思想一直在反对苏联,自然也就成为法共的头号敌人。除了在苏联问题上的不同之外,在阿尔及利亚问题上,在越南问题上,两人之间的看法也是如此的不同。甚至对发生于本国1968年的“五月风暴”,两人的反应也不相同。在萨特眼里,这是“另一种秩序的希望”,他在《雷蒙·阿隆的巴士底狱》一文中如是说,借此机会,会对阿隆这位昔日的“小朋友”进行了谩骂。而阿隆则冷静地在他的《无双的革命——关于五月事件的思考》一书中,看出的是“现代秩序的脆弱性”,五月事件不过是一出“心理剧”而已,绝不是革命,最多是一场模仿性质的革命。在历史的关头,在重大事件面前,萨特表现出一种混合了存在主义的文学乐观性,这位表现出对民主制度与议会制度永恒敌意的知识分子,总是在此时发表他的预言,他曾因为对社会主义的好感而预言苏联将在1964年在经济上超过法国,也曾预言越南战争中越南将会“拯救全人类”,更在阿尔及利亚问题上预言法国的衰落,所以,在五月风暴中他预言这是一场新的革命,会出现新的秩序。所以让-弗朗索瓦·西里奈利不无嘲讽地写道:“萨特的预言大部分都遭到了历史的否定。”萨特是个在政治行动上积极的人,他是法国的知识分子中在请愿书上签名最多的一位,出问苏联,在有关场合煽动共产主义热情,他是个永远在前台的大师级蹩脚演员,自二战后就一直演出到谢幕。而阿隆则一直象个舞台下的观察家,虽然他不断地在《费加罗报》《现代》等媒体上上发表政论,但相较萨特而言他更喜欢冷静地思考,然后发言,与萨特那无知的大胆相比,他的这些话更显出他冷静的智慧:“我们生活在一个灾难的时代,危机重重,深刻而复杂,以至于人们即使真正理解了正在发生的历史,也只能得到微不足道的教训。只有那些非常愚昧无知、非常自命不凡事人,才敢于称自己找到了全部的意义和历史的归宿。”所以让-弗朗索瓦·西里奈利如是评价:“如果说在法国解放后的几十年里,萨特被认为是这思想活跃的30年中‘思想大师’的化身,那么,阿隆则逐渐成为当时知识分子伤口的‘包扎大师’,后来又成为这些伤口的医治者,而这些伤口都来自于这光荣而浮躁的30年。”这就是两种知识分子在历史面前的区别,左派的萨特象迷狂的巫师一样躁动、预言、煽动、攻击……而右派的阿隆则象一位胸怀宽广的大天使长一样冷静地分析、医治,哪怕冒着被“先锋们”攻击的危险。法兰西与中国一样,都是非常躁动的国家,热爱动辄讲国民性讲革命讲左右区分,但是,唯一的区别是中国只流行萨特一样的极左的思想,没有阿隆一样的思想家来平衡掉左派的魔力。所以每每在中华民族集体情绪暴动的关头,只有煽动无知群众的左派与民粹主义者,而没有敢于直言和批判的右翼思想家,这种缺乏平衡的后果是:民众被简单地不道德地划分为两类,例如在当下的中国对法国的民间情绪中,就以是否抵制法货而将人们粗暴地分成了“爱国者”与“汉奸”。在法国遭袭击的火炬手金晶,因为护住了火炬而被称为民族英雄,但当她不赞同抵制家乐福时,马上被认为是汉奸——没有比这更荒诞的划分了,左派们与民粹主义者们从网络到现实中都主宰了中国人的情绪,但是,我们没有阿隆那样发出冷静而理智的声音的知识分子。面对历史,法国的知识分子们都发出自己的声音,无论是左还是右,但面对一群网络暴民和无知民众,中的知识分子统统选择了沉默。如果要说有一些声音,那也不过是萨特式的迷狂的预言家,他们从对家乐福的抵制中看到了中华帝国的崛起……“冷战的折腾几乎没有给这些知识分子留下友谊的机会。”让-弗朗索瓦·西里奈利近于冷漠地分析道,因为没有留下友谊的机会,所以二十世纪的法国成为一个巨大的思想角力场,面对历史,面对正在发生的事件,萨特与阿隆,就这样扮演了最闪亮的两个战士。而遗憾的事,在今天,中国仍然没有成为这样的战士,所以,中国不是思想角力的大剧场。

精彩短评 (总计7条)

  •     有关这对基友至今看到的最佳阐述!西里奈利大人简直了!知识分子史这个研究方向真心开阔眼界……翻译可读,西里奈利对历史学者的思考频频见诸叙事之中,对于双方并不横加褒贬(鉴于这个时代萨特黑实在太多,作者相对持中的观点遭受了一些学者的批判),而重视对于事实的还原。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波伏瓦文字之外的萨特和一个神话光环之外的雷蒙·阿隆,这,就够了……作者对知识分子现代性危机考虑的比较深入,当然这一点他还显然是有所保留的。Anyway,对于当代法国知识分子,这本书还是非常值得欣赏的。
  •     了解二战前后欧洲思想界左右派斗争的两大棋旗手的好书,让读者深思。
  •     打开老爷子的书就跟上他的课一样,用词都不带变的……
  •     萨特求“善”,阿隆求“真”。翻译较流畅,并加了很多背景资料性的译者注,错字有点多
  •     萨特和阿隆两位1905年生的"小朋友"生前积怨颇多,他们的矛盾其实也是一个时代不同倾向知识分子之间关系的缩影。法国是一个知识分子大国,其知识分子研究也就格外发达,将来可以把它作为系统研读的方向之一。
  •     去广州来回读完了。历史读物,掺杂一点历史分析。不过分析很到位
  •     实在不明白他有什么资本和萨特并论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