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儿》书评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1
ISBN:9787020054107
作者:[日] 夏日漱石
页数:279页

玻璃石         ——读夏目漱石《哥儿》

  由于翻译问题,找来了两个版本。一是陈德文译,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一是胡毓文、董学昌译,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两个版本对照起来看,又查了一些注释,才大概把文章读通。胡董版相较于陈版语言上要精准优美些,但是由于中日语言的差异,我仍是怀疑翻译版不能很好地体现原版的精髓。  两个版本很多地方有出入甚至含义相反。譬如,母亲病逝前三天生我的气,说“不愿再看到我”,在陈版中,是“我”搬到亲戚家,而胡董版中,写的是:娘气极了,说不想看到我这鬼样子,于是住到亲戚家去了;陈版中,“我”刚到学校,“豪猪”作为数学主任要和“我”商量上课的事,“我”认为他“身为主任,却主动上门来商量事情,太缺乏见识了。我很庆幸,他没有叫我到他那儿去”。胡董版中,“我”认为“既然当了主任,却主动前来商谈,真是太不体面了。当然啰,比起把我叫去,总有令人敬佩之处”;“我”值班被学生戏弄后,坐在走廊上睡着了,听见喧闹声醒来后,陈版写道:马上抱住一个学生伸到我鼻子尖下面的一只脚。胡董版写道:伸手抓住面前学生的脚使劲一拖;“我”和“豪猪”在旅馆守着,准备抓“红衬衫”和艺妓幽会时,叮嘱旅馆老板门不要上锁。陈版写,现在想来,当时店老板倒应允了,大概把我们两人当成小偷了吧。胡董版写,现在想起来,当时难得店家通融了我们,一般人会错把我们当小偷的。  诸如此类的还有一些,我没有找第三个版本加以印证,只是按自己的想法来阅读。可能在理解上会有偏差。如果可能,应该读原版而非译文版。  哥儿是个不讨喜的人。母亲在去世前三天对他绝望,父亲因他对哥哥扔棋子想与他断绝父子关系,哥哥在父母去世后,给了他一笔钱再也没见过他,邻里也不喜欢他。只有佣人阿清,认为他耿直,称赞他时面带自豪。  哥儿毕业后就进了偏僻乡下的中学做老师,懵懂地从学校出来,进入像丛林般复杂的社会。他带着城里人的优越感,睥睨乡村的一切。学生调皮,他认为是乡下人没见识;他不喜欢乡下的狭小局促,唯独欣赏温泉。他看不惯身边的教师,红衬衫虚伪,豪猪粗野,校长狡猾,刚进学校时,身边的每一个人他都加以挑剔。他用俯视的姿态对待学生,学生难免想要叛逆、捉弄。他单纯,或是说,不分善恶,易受人蛊惑。红衬衫别有用心的几句话就可以使他与豪猪反目成仇,他问房东老太,红衬衫和豪猪到底哪个是好人?  他是个初经世事的少年人,眼里只有黑白,没有人的本性。在他眼里,人就应该像竹子一样正直,是与非要分明,自己干的事就要承认。但是实际上,是非并不是泾渭分明,能够像他一样承担后果也并不容易。小于他的学生们不敢承认戏弄他,大于他的红衬衫不敢承认幽会玛童娜和艺妓。承认自己做过的事并不是那么简单,还需要承担相应的后果。甚至人们非但认为正直是好的德行,反而变相教唆他人做坏事,“他们相信不干坏事,就不能在社会上获得成功。偶尔见到正直、纯朴的人就挑剔指责,加以轻视。”  好人与坏人、是与非真的能够区分得那么明显吗?正如哥儿初入学校时所看到的,每一个人都有缺点。虽然红衬衫是哥儿和豪猪共同的敌人,但是红衬衫像很多小头目一样,待人温和,口才好,有心计,尽管笑里藏刀。哥儿与豪猪也是因为辩才不如他,才愤恨难平,抓住他的把柄,用武力方式报复他。冬瓜脸老实,不与人争辩,即便别人把他分配到远离家乡的穷乡僻壤,借他的欢送会大肆喧闹,他也是一副感激的模样。哥儿与豪猪难道不是因为他不争、懦弱而不感到受他威胁并同情他才帮他吗?  欣赏与世无争的人,是否是因为他们不带来威胁?厌弃巧舌如簧的人,是否是因为自己的无能?喜欢哥儿这般耿直的人,是否是因为自己在这个社会上,难以如他这般坚持本性?  房东老太说过“年轻的时候总爱生气,等上了年纪之后回想起来,就会懊悔当时不如稍许忍耐一些。因为生气而受到不必要的损失,肯定要后悔的。既然红衬衫给你加薪,你就谢谢他,收下来吧!”写《哥儿》时,夏目漱石三十九岁,一个三十九岁的男人,即便再单纯,也不会像二十多岁的哥儿了。虽然哥儿对这句话的反应,是“上年纪的人,就少管这些闲事吧。我的薪水加也好,减也罢,反正是我的薪水。”我怀疑这句话,是他借房东老太的口,表达自己在与哥儿相差的这十几年中所理解到的。二十多岁的哥儿,为了争一口气不要加薪,其实这是卤莽的做法。收下薪水是错的吗?他对豪猪说起这件事时,豪猪并未说他不应该收薪水,也没有主动问过,只是在他告知拒绝加薪时对他说“真不愧是江户儿,好样的!”  豪猪在会议上为哥儿说话,比起磕磕巴巴的哥儿显得有条不紊,在最后又能指出哥儿不应在值班时去泡温泉,让哥儿及时认错。但是如果哥儿泡温泉回来只碰到豪猪没碰到校长,我想豪猪不会在会上提及。他是想让哥儿不被校长抓到把柄,而哥儿却觉得豪猪又替他说话又揭穿他,是个奇怪的人。哥儿再成长几年,也许会变得像豪猪,虽然仍旧耿直卤莽,却多了几分智慧与平和。  在最后,哥儿和豪猪痛打了红衬衫和帮腔佬,全书的所有矛盾在一瞬间喷发、消失,而后他们一起回到东京,再未见过。哥儿搬去和阿清一起住,过了一阵阿清也去世了。再加上他与哥哥也再未见过,他身边没有了任何亲近的人。文章就此收尾,在高潮后留下长久的孤寂。

越发阴沉

从《我是猫》《哥儿》到《心》,风格真是越发阴沉。猫死了,哥儿也被人赶跑了,一直自认刚正,有着很高道德准则的先生成了自己最看不起的人,在精进之路上求索的K软弱生锈了,最后双双自杀了。夏目先生最后的一部《明暗》甚至都不能写完,他不断的和人性中他觉得阴暗自利的一面战斗,最后又发现根本无法获胜,心境一定无比悲凉吧。

为自己的心留下那一方净土

夏日漱石(1867-1916),是日本现代文学史上明治、大正时期的杰出作家,是日本现代文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跟鲁迅是差不多时代的人,据说鲁迅留学日本七年,租住过夏日漱石的故居,想必读过不少他的作品,也是第一个向我国介绍夏日漱石的人。所以当我看他的作品的时候,能感觉到那个时代的文风,朴实,故事情节相对于现代社会缺乏刺激性,相对缓慢,却非常饱满的书写方式,是以最平缓的视角描述所有的事件和变迁。这本书收录了夏日漱石的两部作品,《哥儿》和《心》。《哥儿》讲述的是一个憨实的年轻人离开东京去乡下教书,步入社会,在那个小小地方所遭遇的困惑和不公。序言里介绍说是一部批判社会现实丑恶的作品,从而来突出主角爽朗的“江户儿”形象。可我读后的感受却是这个“哥儿”其实是一个不太懂人情世故的傻哥儿,里面所讲的所谓社会现实的丑恶放到今天,那简直是不值得一提的具有普遍性,所谓憨实的这个傻哥儿要是被放到现在的社会里,恐怕也像小说里写的那样,很难在此待下去了。不能否认社会的丑恶,也不能仅仅只看到社会的丑恶,但人总是社会的一个小分子,人只要生存,都不可能与这个丑恶的社会分割,你无法改变环境,改变社会,但你可以改变自己,改变自己并不是让自己变得跟社会一样普遍丑恶,而是可以改变自己接受这个社会的丑恶面,并学会正确地看待它,适应它,这样你才可以在这个社会上生存,才不会被这个社会的“丑恶面”“逼”走。而自己心里的那一方净土也依旧可以保留,自己总有自己为人处事的底线,那就是心灵的净土,这样你才可以五毒不侵,如果像傻哥儿那样非要用幼稚而无力的方式去抗争,最终所谓心灵的胜利却一逝而过,换来的是自己被自己的清高逼进自己创设的空中楼阁中去。社会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有其两面性,有好的也有丑恶的,一个人懂得善恶,却不知道该如何去适应社会,调适自己,那最终就只能被社会所淘汰。《心》相对来说,还是我比较喜欢的故事,一开始写了先生和我,讲述了我怎么认识先生,跟先生走进,发现先生的神秘等等,后面又讲了父母和我,文中不时有一两句暗示要拿温文尔雅的先生同乡下朴实无知的农民父亲相比较,我以为第一部分的铺垫除了要交代事情的背景,还有是要倒叙拿先生和父亲做比较,在还没看第三部分的时候,我可以从文字中猜想到先生定做了什么亏心事才这样五欲求无感无惑地生活,而一生老实平凡的父亲虽然没有那么高的人生造诣却过的轻松而自在。可是我在文字中却没有看到作者有这样编排的意思,甚至感觉只是按时间先后顺序记叙了一个故事。当然作品的第三部分先生和遗书,就是讲了先生用遗书的形式给“我”讲了他一生的故事,由于自己父母双亡,遭到叔叔的欺骗,自己的厌世和怀疑,于是当跟挚友爱上同一个姑娘的时候,他为了一己私利,并没有真实地表达内心。当挚友自杀,这位先生便因此背负了一生的罪责。其实跟《哥儿》一样,这个故事所谓的心灵深处的丑恶在今天看来也确实没坏到哪里去,倒是人真的不要做违心的伤天害理的事,不然人在做天在看,即使被你逃之夭夭,你也讲被关进自己设立的牢笼里,背负着罪责痛苦度日。作品前面两部分的编排如果有拿来对比将会在第三部分言明原因的时候更加精彩,现在的编排让人觉得,特别是第二部分显得更没意义,而我也没弄明白到底这位所谓的先生对于“我”到底为什么能产生如此大的意义,竟然能让“我”丢下因病将逝去的老父亲而去追赶这个已经逝去的先生,作品因为这样的编排,显得只是按照时间顺序去推进,这样前面两部分就显得没有意义而过分冗长了。夏日漱石的作品充满了他那个时代的特色,他笔下的丑恶在今天看来已经不值一提,真不知道是该喜还是该悲。也许我们无法兼济天下,因为我们是那么的微不足道,但是最起码我们可以独善其身,在另外一个侧面,做好每一个自己,做好每一个社会的小分子,保留自己心灵的净土,我们才能活得轻松自在而又不会被社会的洪流所淘汰吧。

良心的纠缠

我一直不能理解,为什么有的人似乎从来不受良心的约束?难道良心法官的审判不是针对每一个人的么?另一方面,像“先生”这样,要以生命为代价来告慰自己的良心,是否又未免有点偏执呢?毕竟错误是他犯下的,夫人却是无辜的,难道他选择离开这个世界,在良心上就不是对夫人莫大的亏欠了么?所谓的良心,从来只是存在于很多人心中的信念而已。这种信念强烈而执着,怀有它的人从来无法抗拒它的力量。但是良心的责罚也是非理性的,比如对先生,他最好的做法,仍然是和夫人幸福地生活下去,他犯下的罪恶只能自己在冥间尝试救赎。世间没有最优,没有理想,乃至一切美好的事物,都不可避免给一些人带来伤害的可能:拥抱美和拥抱火一样,除非真正进入她的核心,否则一定会被外焰深深地灼伤。

夏目漱石好像尤为在意少年人初经世事时的态度,和怎样的人打起交道,怎么对待压迫、卑鄙之人。《哥儿》所塑造的“哥儿”一角,里里外外都是个糊涂青年,好听点叫耿直热血,爱憎分明,难听点就是行事莽撞,头脑简单。哥儿说不上有胸襟,但是非对错绝不混淆。当然,这里头也有他的情商原因,只能非黑即白地考虑问题,否则就头晕不已。伤到他,可以,只要有理并且诚恳待人,他虽堵气不理你,仍在心里头认定你是个好姑娘,好汉一条。相反,那些巧言吝色之人总有天会尝到他的拳头,哼哼!恶狗虽能看好自己家门,但对所有其他人来说仍是条恶狗,他绝不姑息。不必多说,哥儿乃是岛国人民家喻户晓的可爱形象。读《心》的时候,人仿佛失了魂,窗外密雨一刻不停地落,连续浇了一中午。南国雷雨季的嗜睡秉性又在体内复苏,撺掇我睡去,睡去……间歇的打过三次瞌睡,好歹把整本书看完。最后几节是在半梦半醒间读完的,可是无论怎样的笨家伙都能顺藤摸瓜猜到结尾部分“先生”对“我”说的故事之后,留着什么。所以最后当我一觉醒来发现书已合上,我便没有再翻开它,返回去重读那为数不多的几页纸,我就怕一看,会失去这颗虚脱的“心”。夏目漱石并未细写人性之恶如何掀起一波滔天巨浪,只写平静乡村与温存人情,写一片“背了青山卧月明”的晚滩柔水前,一位年青人试图等待海啸的场景。可这片萎靡而无争的洋面从头至尾一般沉默,它曾吞噬的尸体早已随时间消散。想必“我”丢下临终的父亲赶上火车,将这封长信一页页嗅过,末了一定也有亦真亦幻之感。阅读《心》的过程里,我不停挠着小腿上一排排的蚊子块儿,有些不肿,只有一个凸起而微微泛红的小点,却奇痒无比,有些红包肿的老高,倒没什么毒液和我耍狠劲。不知为什么,越看到后头心里也愈发痒了。文字很沉郁,但我偏偏浑身不舒服。其实把《哥儿》和《心》收在一本书里,对读者来说,诚然是次有趣的体验。眼见同样的年纪里两位主人翁踏入了不同的人群,经历了不同的故事,也很容易想见,他们的未来将日渐趋远。然而目的地的差别,终究是由过程中人们接连不断的选择决定的,“没有回头的机会嘛”。我不想多说别的,这无疑是个好故事,只是有两点存疑。“我”最后跳上火车是否意味着,“平时每个人都是好人,起码是普通的人,但一到关键时刻,就成了坏人”?若非如此,我就猜不到别的原因来解释夏目漱石大叔为什么安排“我”抛下病重垂死的父亲而赶往东京,明知先生怕是已不在人世,而父亲的最后一面还是可以把握住的。这本书中的“我”,代表的是懵懂,或善恶的中间体么?再者,先生的夫人描述起往事时未免也太云淡风轻了点吧?就好像先生大学时死去的那位朋友与她毫无关系似的。这些问题也许再读第二遍就会得到自己的回答。“先生”绝不是一个人性之恶的代表,绝不是。“我”和先生的感情终究还是令人感动的,包括先生对“我”的信任——他在那封长信里将困扰了他数十年的罪行向“我”坦露,精神可嘉。但可嘉归可嘉,恐怕认罪也不能让他良心安宁了,否则何必去死呢?整个故事虽不至于叫人泪眼婆娑,可起码不会像许多故事那样,教人无知地仰慕、敬佩着一个雷打不动的人物(甚至是虚构人物),和他身上稳定而与众不同的光环——即便这些都是尚未长成的你所不具备的,但起码你知道了他何以拥有了这些品质——通过恶的行径。为什么要取名作《心》呢?我想是这样的吧:认识一个人,用眼睛看,不够,用耳朵听,不够,用四肢抚摸、碰触、拥抱、擦拭泪水,也不够的。要用心哪。

《心》之悲哀

说来很怪,日本作家除了安部公房和村上春树,夏目漱石也成了我喜爱的作家。我想是他平平淡淡的讲述方式很有文人气质。 最近读他晚期的代表作《心》不禁伤神。“我”是个年轻的学生在海边度假的时候认识了先生,先生是个静默冷淡的人,孤僻,也不工作,使我很难理解。我的真诚和纯真渐渐打动了他,在结束大学生活之后,先生道出了所有真相--只是,我再也见不到先生了,他用一封遗书告诉我这一切。 先生自幼被叔叔欺骗了遗产,自此很难相信别人。后来帮助一个陷入困境的老朋友,但当发现他爱上了自己的心上人之后,用欺骗的手段把朋友逼上了绝境。后来虽然如愿与心上人结婚,心里却永远背负着罪恶感。 情节虽然简单,但先生的心理描写深刻细密,让读者也深陷其中。其实所谓“欺骗的手段”并不太卑鄙,是先生在听了朋友的爱之倾诉后,在妒忌和犹豫的心情之下,先向心上人家人提亲,以堵住朋友的爱情之路。在提亲之后,先生自责人格是失败的。没有料到,再次遭受打击的朋友第二天就自杀了。我想,他的死不仅是因为失去爱情,更是因为心的绝望。 人常常是自私的,但是面对自己对别人的伤害却无动于衷。叔叔之于先生,先生之于朋友…他曾憎恨叔叔欺骗了自己,更憎恨自己竟害死了最好的朋友。 先生连自己都不能相信了,负疚一生都无法摆脱这种痛苦。因为他的良知和善良,也不再寄生于世。附注:这本书收录的是早期作品《哥儿》和晚期作品《心》。前者十分幽默平俗,天真好笑。《心》则经过了心灵厉炼,人性刻划平实动人。welcome to 意向意识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chincai/    http://chincai.blog.163.com/

经典译本

《哥儿》是夏目漱石很有名的一部作品。此图中的《哥儿》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版本。这个版本由两部中篇小说组成:上半本是《哥儿》,下半本是《心》。很囧的是,书名叫做《哥儿》,用的却是《心》的插图。当时(2010年10月22日),我坐在图书馆书架地板旁,用一个下午的时间读完了下半本——《心》,对人心暗面的刻画令人且叹且惊,那段“平时都是好人,至少是一般人,但一到关键时候,就立刻变成坏人。”的言论,惊世骇俗,更是让我至今不能忘怀。之后因为忙于——“为了以后不饿死”这个关乎生存的任务,是以上半本的《哥儿》被无限期搁置。正巧,发现这部作品在2009年11月被改编成动画(《青之文学》系列里的一集),大略看了下,很可惜,只得表面,精髓一点也没表现出来,对于20分钟一集的动画来说也不能要求更多了(不喜欢那种画风也是一个原因,影像作品本来就是想象力的天敌)。这一次终于想起《哥儿》来了,不过,此回读的并非上面那个版本,而是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注:网上找的),刘振瀛译。译文社新版《我是猫》也是他翻译的,幸运的是,这本书我有纸质版(来之前就买了,没来得及看,便一起带来了)。首段便是个经典的开场:“我是只猫儿。要说名字嘛,至今还没有。”(吾輩は猫である。名前はまだ無い。)图片咳咳……回到《哥儿》。 “哥儿”是书名,也是主人公的代称,叙述者为第一人称视角,讲哥儿到一个小地方当教师的经历。关于哥儿这个人物。刚读序章时你会觉得这是个一根筋、傻里傻气的家伙;读到后面有了新发现:这家伙虽然一根筋,但为人正直、说话直率、有闯劲,是个性情中人。哥儿当教师时遭遇的那些事件太典型,一时我便寻思,作者若非有过亲身经历,绝不可能写得如此真实、传神,一查,果然如此:夏目漱石早年曾在松山做过一年教师。此文以幽默兼带滑稽、讽刺兼带愤怒为其主要风格。说起来,夏目先生的作品似乎都有着这类特点,例如《我是猫》,从头至尾都是轻松幽默的文风,但它并不带有愤怒的味道,以一只猫儿的视角来写这一点本身就够有趣了。《哥儿》的日文名写作“坊ちゃん”,读作“BoChan”,据说是“少爷”的意思,但动画里一般将其译作“小哥”。 由此想到《蜡笔小新》里的阿呆,“阿呆”的日文发音也读作“BoChan”,但写法不一样,写作“ボーちゃん”,没有对应汉字,想来应该不是同一个意思吧。哥儿无论是说话还是心理活动的语言都非常直白与俚俗,这不单不使人物形象受损,反而更增其色,特别让人喜欢,读来仿若痛饮,个性鲜明,尽显人格魅力。试举两例:“俺最讨厌的是扯谎,既然这样,那又有什么办法,就把它当成被骗到这儿来的吧。俺想干干脆脆,把这个工作辞了,回它X的东京去!”“(然后俺匆匆地离开教室,学生们哇的一声,哄起来了。其中还杂有‘老师做不出,老师做不出’的声音。)真他X的,即便是老师,做不出也不足为奇呀。做不出来就说做不出来,这有什么可怪的?如果这种难题能做得出,俺也不会为四十块钱到这种穷乡僻壤来啦。”即便是哥儿很能吃这一点我也很欣赏,大概是趣味相投:“吃上了好久未吃上的荞面条,又好吃,所以足足报销了四大碗‘对虾面’。”不幸的是,随后他就因这件事“出名”了。最后,哥儿与“不打不相识”的好友“豪猪”分别,“直到今天,再也没有重逢的机会。”朋友,珍重。回到东京,与清婆一起住。我回来了。(ただいま)Fin.

意念的自我折磨——读夏目漱石的《心》

上图亚洲文学区发现的这本书,只是看着作者有名才借的。前半本是《哥儿》,后半本是《心》。前者像鲁迅一样酣畅淋漓。序言里讲到鲁迅在日本留学时住在夏目漱石的旧居,对他很是崇拜,语言风格难免受到影响。我曾经很是崇拜这种直率且不羁的性格,可时至今日,又觉得有些于人于己都不利。读《心》花了很长时间,一开始像是絮絮叨叨一些家长里短,下午下了班小睡一觉醒来,突然地就看到climax了。我以为这就好像以前看过的《艾玛》,三个小时的电影有两个半小时在讲废话,终于在最后半个小时给昏昏欲睡的坐在屏幕对面的人浇一盆凉水,然后你就纠结于到底是前面太无聊还是作者故意要这么恶心读者?还是正是前面看起来毫不起眼的铺垫成全了最后的波澜壮阔?或者兼而有之?小说第三部分”先生和遗书“不光给”我“揭开了先生孤独一世的谜,也让你发现,有些可以引起心灵碰撞的话语就是这么难以启齿而不得不借助文字却被现在的我们丢弃了。当然,小说要表达的不是这个。一如其他的日本文学影视作品,它要暧昧地表达生死和深邃的情感问题。当我看到最后一段有些不能自已的时候,我突然既悲伤又高兴。悲伤是因为两个正直的人就这么孤傲地被一种无以名状的精神力量折磨而终于自尽,高兴则是因为我居然这么轻易地就感受到这种能量,不能不说如果我早几年读的话,肯定不得要领。所以,当我看到网页上有人写这是一个爱情故事的时候,我就笑了。可天知道几年前的我会不会也这么认为呢?两个互为唯一的好友先后结识了女主人公并暗恋她,一个是年轻时的先生,一个是K。K不明就里,在某个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白天告诉先生自己对女主的情感,而这短短的几句内心剖白,让本来就纠结于另外两位关系的先生感到惶恐不安。但是,他什么都没有说,反而凭着自己对K的了解,在K纠结时极力地阻碍K的情感发展。最后,当K得知先生和女主即将结婚的消息,突然就刎颈自尽了。留下遗书一封,不提任何爱恨情仇,只是感谢先生一直以来的照顾。你可能想象这样一个孤傲的人心中日积月累的感情是怎样厚积薄发的?一个喜欢直截了当或者用倾诉来抒怀的人大概是体会不了的。所以,当先生在遗书里用”平静的震惊“来形容当时K的反应时,我感到极度的酸楚。前面让我不耐烦的那些絮絮叨叨此刻全用来拼凑一个完整的K的形象,然后再血腥地给众人展示他暗潮奔涌的内心。因为坚持自我抱负违背长辈意愿而和生、养父母断绝关系,你很难用loser来形容这样一个人,毕竟是学识渊博而又心怀宏图大志的青年,可是,长期以来残苛的自我修行使得K一方面因为看到好友的背叛而痛心疾首,另一方面也因为突然地失去人生情感寄托的两个朋友而觉得心灰意冷。谁知先生也是这样的人,一辈子都因为这件事背上沉重的包袱,即使终于与女主有情人成眷属,也觉得两人之间永远隔着一个强大的灵魂。他不报复自己,甚至连一句咒骂的话语也没有,就这么静静地悬浮着,啃噬生者的心。我忽然开始理解自杀的行为。很多人都会以”要为活着的人考虑“为借口来劝解,当然有一些人确是意气用事而轻生,可对于内心总有一份甩不掉的怨念的人,这未必不是一条通向逃脱的捷径。就好比《魂断蓝桥》,假如玛拉不死,你以为她会幸福?

吐槽式简评

寒假看了个二宫和也主演的电影《哥儿》,拍的很欢快,特地到图书馆找了原著来读。因为有了电影的代入感,所以读起来蛮顺畅。另外,想夸一下人民文学出版社,从小到大因为考试的关系被迫读了很多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名著,读下来有那么一些共同点:前言一般会概括一下文章内容,总结中心,非常适合我这种不带脑子看书的俗人。纸张蛮烂的,只能说是不愧是国家的出版社,不追求一些表面的华丽,靠内容啊价钱取胜。这本夏目漱石的《哥儿》胜在翻译好啊,非常流畅的翻译;这就不得不提到上学期借的三岛由纪夫的书了,书名我都忘了,译者姓唐,是个什么大学的教授,译得真是非常难看啊,完全是硬撑下去看的。这就导致了我真是非常偏爱胡毓文和董学昌两位的翻译啊!译者的前言很好,继承了人民文学出版社一贯传统的同时,写的还是比较诚恳的。我本来是冲着《哥儿》看的,后来看完了《心》,更喜欢《心》。我猜前者可能是夏目漱石写来鼓励当时社会上的人们的,用现在的话来说主角属于傻白甜,结尾恰到好处,没有多此一举。“假如世道就是这样,我也不能示弱。如不随波逐流,便不能生存下去。”“既然认错是假认错,那宽容也来个假宽容,只有这么对待,才不会上当吃亏。”接下来说《心》,这本小说真的让我忍不住怀疑我自己的前世是不是文里的先生?我将来会不会走上K和先生的路?【虽然早就应该死,但不知为何活到了今天。】这种想法可能有些过激,毕竟现在的大环境下我也不会想那么多。PS.希望Eva好好珍惜当下,和家长吵架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夏目漱石的心理描写独出一格。以前看日本人写的推理小说,觉得很牛逼,举例凑佳苗、东野圭吾。看大师川端康成和太宰治写内心世界,又觉得自己不是很能理解,因为他们大多在人物身上投射了自己,换言之,大师的心理我暂时还理解不了太多。但是夏目漱石不一样,他的心理描写就是写一个普通的人。当然,也有可能是我没读过太多川端康成、太宰治的作品。能写出“凌晨四点钟起来,发现海棠花未眠”的人不是我想理解就能理解的,我还是更喜欢和喜欢的人一起赏月,末了来一句“今晚月色真美。”我想《心》的中心思想大概是:“平时都是好人,至少是一般人,但一到关键时候,就立刻变成坏人。”说起心理描写,不得不提起陀思妥耶夫斯基,让我吐槽一下。这个我更不能理解,而且对当时的俄国社会知之甚少,高中啃完了《罪与罚》,即便现在学习俄语,我都不愿意再看一遍,倒是愿意看一看《卡拉马佐夫兄弟》,据说里面有兄弟基情???还是看张公子的书知道的。我不是什么特别正经的人,张佳玮也说自己有几个女性朋友就是因为一些书里有美少年和大叔的禁忌之恋才特地去看那些书的,所以我拿这个出来说也就无甚所谓了。最近有了很开心的事,所以才这么高兴,写了这个满是胡言乱语的简评,将这本书推荐给大家,同时希望大家都去看看nino的电影《哥儿》,嘻嘻嘻。记得提醒我暑假把这本书买回家~

因为短评字数限制

《哥儿》挺滑稽,他活的挺好......有感触的是《心》,文字真的淡如水,没有什么矫揉造作,刻意抒发的字词。但却用简单的文字一点一点写进你心里,类似的愧疚大约每个人都有过...然而他却能真实的将内心难以描述的感觉都用文字写出来了,从中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窥见自己的内心,而“先生”是每个人身上都有的一个形象...其实他很善良,将这种愧疚,不能说,背负了一生...

哥儿

  最爱的日本作家是川端康成了,其次便是夏目漱石,夏目漱石的作品整体相当忧郁,所以只喜爱《我是猫》。  《哥儿》:这是少有的欢快的作品,很短但塑的形象非常有意思,实际上非常脸谱化,所以连名字基本都没有,主人公是个直肠子的性格,所以也算是饱受“挫折”,但显然也没有改变自己的性格,故事主要表现了“我”刚了校门去乡下当教师的一段经历。这故事可以让“哈日”们看看,那所谓高素质的日本人的本来面目如何,当然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丑恶形状其实各民族都存在,所以我们也不必为我们自身妄自菲薄,要记住“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民族素质也是如此。  《心》:这故事就相当压抑了,并且表现手法也非常现代,作品分三章,可是前两章都算是铺垫,行文占内容超过一半以上,最后才以一封信的形式结尾。  内容委实相当含蓄,我都不太明白老师的内心以及K的心路历程,怕这就是日本人的传统生活方式吧。这种“默默”的情感表达方式,怎么就交心了,怎么就走上自杀之途,而老师自己也郁郁寡欢一生然后最终无法释怀,很是微妙的心理描写,非常淡但很传统日本。

人艰不拆,还是做一个糊涂虫吧

夏目漱石的《哥儿》讲述了一个来自东京的“哥儿”,去乡下教书的经历,他邂逅了学校里的同事——有像小丑一般狂妄自大的家伙,在用不到他的地方,也非要露露面不可。有像豪猪那样的人,两个肩膀扛着一副救世主的面孔,似乎日本少了他就要遭殃。也有像红衬衫那样的人,以涂发蜡和偷女人为自己的嗜好。还有狐狸,装出一副“假若教育是个活人,它穿上大礼服也就成了我”的样子。这些人都各自摆出一副趾高气昂的架子,独有这位老秧君,似有若无,宛如一只被人当作人质的木偶,规规矩矩地活着。而故事的主要冲突,就是这位规规矩矩的老秧君,不仅被喜欢偷女人的红衬衫教学主任抢走了未婚妻,更是在红衬衫和狐狸校长的串通下,被指派到偏僻的山区任教。而不服从管教又性情耿直的豪猪,也遭到陷害被迫辞职。“哥儿”再也忍受不了在乡下教学的痛苦,终于决定辞职返京。当然,除了这些同事之间勾心斗角的状况,他更是在与学生的交锋中,屡遭挫败,学生们一次次肆无忌惮的嘲笑他,甚至在他的床铺里放进数十只蝗虫。正如他所说的:“一个中学教师,不管到哪儿总是跟这帮小子打交道,那也太可悲了。但做教师的仍是绵绵不绝,这些都是忍耐力极强的糊涂虫吧。”最讽刺的地方,莫过于针对“哥儿”的床铺被学生放进蝗虫的事件,教职工们聚在一处开会讨论。“狐狸有狐狸的一套,红衬衫也有红衬衫的一套。他竟然公开宣称,学生闹事不应该怪罪学生,而应该怪罪教师。”所以说,学生表现的不好,责任全在于教师,而且还是一个新来的教师,这是多么荒谬的判断啊!教师本应是传道授业解惑的灵魂工程师,最后却渐渐变成一个工具一般的存在。不仅如此,他们还进一步对“哥儿”的生活方式展开了批判,教学主任红衬衫宣称:“中学教师属于上流社会,不可单纯追求物质上的享受,一旦沉湎其中,就会给品行带来不良影响。因此,我们应该追求高尚得精神娱乐,应该去钓鱼,读文学书,或者创作新体诗和俳句什么的……”而“哥儿”恶劣的爱好是什么呢?不过是去面馆吃完面条,去温泉泡个澡而已。但是红衬衫却说:“希望教师尽量不要到饮食店去,不要只身一人到那种有失检点的地方去,比如面条馆、团子店、温泉店等。”但是这个红衬衫,却是一个喜欢私下里找艺妓寻欢的伪君子。正如“哥儿”所说,“阿清比起红衬衫来要高尚得多”。那么,这个阿清是谁?阿清是他父亲生前的佣人,从小就宠爱着“哥儿”,将他视若自己的亲生骨肉。阿清为人单纯朴实,她的世界里只有“哥儿”,她一直相信“哥儿”,并且希望能与“哥儿”生活在一起。她与这个时代的风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为“在现今社会上,单纯和直率反遭嘲笑,真叫人没办法啊。”而阿清,则是除了老秧君之外,又一个老实人的代表。然而,上天从来不会优待老实人,因为这是一个将物竞天择视若本分的残酷世界。在学校里如此,在社会上又何尝不是?虽然夏目漱石所描绘的故事发生在日本的乡下,但是个中的世态炎凉和人们趋炎附势的嘴脸,放到哪里都是一样的。想到如今的教育环境,仍然充斥着道貌岸然的狐狸、表里不一的红衬衫、上蹿下跳的小丑、血气方刚的豪猪、逆来顺受的老秧等形形色色的人物,或许正是应了“哥儿”的那句话——“做教师的仍是绵绵不绝,这些都是忍耐力极强的糊涂虫吧。”不过,狗粮君忽然想到四字箴言:难得糊涂。与这个世界过招而不败,无非这四字而已。*****************************************************************************************这个时代鸡汤太多,不如来份狗粮 每天推送一篇文学经典,请戳:


 哥儿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