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 我这一辈子

出版社:
出版日期:1900-01-01
ISBN:9787801156716
作者:老舍
页数:278页

内容概要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出生于北京一个贫民家庭。“五四”运动后开始文学创作。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汉语讲师,并且从事小说创作。1930年回国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的教授。抗战期间在武汉和重庆主持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工作,解放后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等职。1951年获得“人民艺术家”的称号。“文化大革命”初期因被迫害而弃世。


 骆驼祥子 我这一辈子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大二作业。所谓“同情”:文化眷恋与文化批判的交融——《骆驼祥子》读后                            陈寅恪先生曾在《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凡著中国古代哲学史者,其对于古人之学说,应具了解之同情,方可下笔。”又说:“所谓真了解者,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而对于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之同情,始能批评其学说之是非得失,而无隔阂肤廓之论。”其实,所谓“了解之同情”这五字箴言适于更为广阔的领域。本文即试以此为基点,对老舍在《骆驼祥子》中所展现的文化眷恋与文化批判的复杂心理进行解读。    所谓“了解之同情”,是在了解基础上的同情,而非同情之后的了解。同情一词的意义,指在感情上对别人的遭遇产生共鸣。老舍正是因为了解了中国市民阶层的深重苦难,所以产生了对于他们的关怀、悲悯,有着对于旧文化的眷恋;而也正是出于同情,他对于这样的社会、这样的人了解地更深刻,眷恋之外还有着触及灵魂深处批判。正是这两种看似矛盾的然而又交织在一起、水乳交融的态度,使得《骆驼祥子》具有了深厚的内涵。      有关老舍      首先,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老舍这位作家。   在宗教信仰上,老舍是一位基督教徒,他在1922年受洗礼加入基督教,这一点为很多人所忽略。基于宗教的信仰,老舍对于人都有着深切的悲悯、同情。《圣经》中说:“与喜乐的人要同乐;与哀哭的人要同哭”,而《骆驼祥子》在一定程度上带有哀哭的人同哭的色彩,所以老舍的笔尖滴出的是血与泪的结晶。   在道德伦理上,老舍又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儒家的孟子提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所谓“不忍人之心”即指同情心、怜悯心,具体而言有四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儒家思想的精华与糟粕同时存在于北京这座文化古都中,也同时存在于老舍笔下诸多人物的血液中。   作家的任务在于呈现社会现实,在于提出问题、发人深省,而解决问题,为社会指出出路,似乎不是他们所能做到的。老舍便是倾向于呈现、揭示社会苦难的作家;而且老舍作为一位作家,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个人主义者,创作最终毕竟只能由一个人来完成。所以祥子的绝望,在侧面也反映出老舍的心态,即在看不到出路,在痛恨黑暗又无力加以改变的时候,人,要么选择堕落、比如祥子,要么走向死亡、比如小福子,要么继续在苦难中挣扎、比如老马以及更多的人力车夫;除此之外,别无其他。在一九五四年九月《骆驼祥子(修订版)后记》中,老舍写到:“这是我的十九年前的旧作。在书里,虽然我同情劳苦人民,敬爱他们的好品质,我可是没有给他们找到出路;他们痛苦地活着,委屈地死去。这是因为我只看见了当时社会的黑暗的一面,而没看到革命的光明,不认识革命的真理。当时的图书审查制度的厉害,也使我不得不小心,不敢说穷人应该造反。出书不久,即有劳动人民反映意见:‘照书中所说,我们就太苦,太没希望了!’这使我非常惭愧!”其实,对于老舍而言,让他写出劳苦大众反抗旧社会的故事,那他就不再是老舍,而是茅盾,巴金,或者其他作家。在第十九章,老舍写道:“愚蠢和残忍是这里的一些现象;所以愚蠢,所以残忍,却另有原因。”至于是怎样的原因,老舍并未明言,个人主义是穷途末路,可是抛弃个人主义之后又怎样怎样走,在无尽的黑暗中有没有光明的道路呢?或许,他也正处在困惑、迷惘之中,他也是一个自信自怜又轻蔑自己的人,在他的笔下否定个人主义,而自己又不得不做出相似的选择。     骆驼祥子——人性与兽性     在《骆驼祥子》中,值得玩味的是老舍对于祥子的称谓,即祥子与骆驼与这个外号的关系。在第一次起落时,祥子只是“祥子”,伴随着第二次起落中与骆驼发生的关联,祥子变成了“骆驼祥子”,而到了第三次起落时,祥子又变成了“祥子”。这表面上是一个回到原点的过程,但实则是一个人堕落成兽的过程。  首先,对于骆驼这一形象,我们应当做出更深入的理解。当年北平城中,往来客商往往借助驼队来运输货物,试想长街之上明驼或行或卧,驼铃声声,有着多么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老舍笔下,骆驼,不正是中国人优秀品质的象征吗?吃苦耐劳,坚忍不拔,不辞艰辛,从万里之遥的漫漫大漠走来,毫无怨言。当我们将骆驼与祥子作比较时,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他们之间的相似。但是老舍的用意不仅在此。  在第三章老舍写到:“看完了他自己,他回头看了看骆驼——和他一样的难看,也一样的可爱。正是牲口脱毛的时候,骆驼身上已经都露出那灰红的皮,只有东一缕,西一块的挂着一些零散的,没力量的,随时可以脱掉的长毛,像些兽中的庞大的乞丐。顶可怜的是那长而无毛的脖子,那么长,那么秃,弯弯的,愚笨的,伸出老远,像条失意的瘦龙。可是祥子不曾嫌它们,不管它们是怎样的不体面,到底是些活东西。”这里,骆驼即是祥子,祥子即是骆驼,二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在骆驼身上、在这些“失意的瘦龙”身上,祥子看见了他自己。  借此,老舍提出了小说一个主题:即生存与生活。骆驼虽然丑陋,可是他们是活东西,他们依旧顽强地生存;祥子不也是这样吗?祥子始终在生存的边缘挣扎着,他渴望有自己的生活,拉车、买上自己的车,便是生活的希望。但是生活的希望总被打破,他一次又一次的回到了生存的基点,他不肯象小福子一样,选择死亡,他要活下去,但此时的祥子已经不再有希望,不再有后悔,不再有良心,他已经无法再承担起生活的苦难,他只有堕落,彻底的堕落。在第二十三章里有如下总结:“将就着活下去是一切,什么也无须乎想了。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逐到野兽中去。祥子还在那文化之城,可是变成了走兽。一点也不是他的过错。……他没有了心,他的心被人家摘去了。”那么,祥子的堕落到底是谁的过错呢?仅仅只是我们所说的“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吗?可是这句话所描述的依然只是现象而非原因,况且如果老舍认定这是万恶的旧社会所一手铸成的过错,他又怎么会不憧憬新社会的到来而显得无力乃至绝望呢?  所以,我以为这其中蕴含了老舍对于文化缺失的思考。祥子作为一个从乡下进城的农民,起初有着传统的伦理观念、道德观念,所以他显得善良,懂得关爱他人,懂得默默帮助他人,对于骆驼他也着同情。可是城市文明毁掉了城市人的心,也最终毁掉了祥子,他的心被摘走了,这颗心是文化中孕育的良心。人凭借着良心、同情心、不忍人之心而成为有尊严的人,而一旦失去,人只是兽。祥子最终背叛了良心,而小福子为了维持那一点仅有的人的尊严选择了死亡,还有更多的人选择继续挣扎,直至生命的终结。老舍对于曾经的祥子有着深深的怀念,与其说,老舍是在以祥子的悲剧引导市民阶层觉醒,不如说,他在为没落的文化、衰败的都城奏一曲挽歌。故而,直至“可是祥子不曾嫌它们,不管它们是怎样的不体面,到底是些活东西”这一句话,老舍对于祥子是依然不肯有所讥讽的,更不要说批判了。  其后,笔锋却抖然一转:“他承认自己是世上最有运气的人,上天送给他三条足以换一辆洋车的活宝贝;这不是天天能遇到的事。他忍不住的笑了出来。”这之中,无疑包含着老舍对于祥子乐天知命的态度的讽刺以及批判,这样的精神胜利无疑只是自欺欺人,只是麻痹自己,鲁迅一再批判的阿Q又在老舍笔下复活了。  也因此,上文提到老舍认为祥子的堕落“一点也不是他的过错”与其将祥子定位为个人主义的末路鬼看似大相径庭的,实际上是文化眷恋与文化批判两种态度在不同语境中的自然流露。  作为一个人,人性与兽性始终是并存的,人性是那些向着善、向着光明、向上提升的力量,而兽性则是那些向着恶、向着黑暗、向下堕落的倾向,这两种力量始终搏斗,这之中既有偶然,也有必然,既有人自身的判断、选择,也有无形力量的控制,可以是社会的,更可以是命运的。而人性在老舍的语境中与文化的功用密不可分,正是中国传统的教化才使得人性得以在动荡的社会中保存。但老舍心中明白,这种保存并不牢靠,旧的文化已经一去不复返,而他,只是看到文化一点点丧失,人心一点点被腐蚀,他批判祥子是个人主义的末路鬼,批判他无法坚持人性而选择走向深渊,但他更痛恨祥子所生存的社会、也是他自己所生存的社会,一个无边黑暗的、没有一点光亮的社会,而这,又是老舍所无力改变的。所以,同情引发了创作,创作成为了老舍抒发个人愤懑的途径。  关于祥子与骆驼,老舍还有一段精彩的描写:“祥子一边吃,一边把被兵拉去的事说了一遍。‘哼,你这个傻小子!’刘四爷听完,摇了摇头。‘拉进城来,卖给汤锅,也值十几多块一头;要是冬天驼毛齐全的时候,三匹得卖六十块!’祥子早就有点后悔,一听这个更难过了。可是,继而一想,把三只活活的牲口卖给汤锅去挨刀,有点缺德;他和骆驼都是逃出来的,就都该活着。什么也没说,他心中平静了下去。”这让人想到了当代作家余华所写的《活着》,在故事快结尾的时候那段富贵买牛的情节:“买牛那天,我把钱揣在怀里走着去新丰,那里是个很大的牛市场。路过邻近一个村庄时,看到晒场上转着一群人,走过去看看,就看到了这头牛,它趴在地上,歪着脑袋吧哒吧哒掉眼泪,旁边一个赤膊男人蹲在地上霍霍地磨着牛刀,围着的人在说牛刀从什么地方刺进去最好。我看到这头老牛哭得那么伤心,心里怪难受的。想想做牛真是可怜。累死累活替人干了一辈子,老了,力气小了,就要被人宰了吃掉。我不忍心看它被宰掉,便离开晒场继续往新丰去。走着走着心里总放不下这头牛,它知道自己要死了,脑袋底下都有一滩眼泪了。我越走心里越是定不下来,后来一想,干脆把它买下来。”而这头牛,后来被起名正叫富贵。虽然两个故事似乎毫不相关,可是细细品味,骆驼与老牛是相似的,在它们身上,我们看见了人性的光辉,兽在此时成了人的影子;而他们所围绕的主题有着相似之处,那就是:“活着”。人生注定是一个困境,人所要解决的终极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人,该怎么活着?”可以说,这一点,超越了时代,指向了永恒。只是老舍笔下的祥子以堕落完成活着,而余华笔下的富贵则坚强地面对生命中的苦难。   而之所以有如此的区别,是因为祥子与富贵是两个不同社会、不同环境中的人。作为自然的人,他们是相似的;作为一个社会的人,他们又迥然不同。   祥子的故事发生在在二三十年代黑暗的中国,他由农村进入北京,成了人力车夫。人力车夫的身份本身便是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一种象征,半传统,半现代,这个职业就是特定时代之下的产物,因为在此之前中国有的是抬轿的轿夫,而在此之后,有的是开车的司机,只有在二三十年代,人力车夫才成为一个独特的社会阶层出现。只要一个人选择成为人力车夫,那么他的命运已经在开始被确定了。正如赵园先生所说:“人物走向命定的结局,在悲剧故事中则经由一连串偶然或非偶然的厄难,通往宿命的预先设置好的道路。”可以说,有关于人的困境是永恒的,人生中大大小小的烦恼、苦难也是无法解除的,不论在怎样的时代,都会有精神的危机,都会有命运的安排,这是人需要去面对的。在这个意义上,祥子的悲剧又不仅属于他那个时代,也属于我们。祥子的生活,与老马、二福子相似,与小马相似。我们的生活也是如此,与已知相似,与未知相似。在这样的共通点上,我们也许可以更好地在老舍当年创作的环境中理解祥子的意义,理解祥子一步一步走向深渊的悲剧,这是个逼不得已的选择。     最后,让我们回到老舍的立场与态度,他的眷恋与批判为一体的立场与态度。  对于《骆驼祥子》的解读,确实有着多种多样的方式。一个文本,如果它仅仅只经得起读而经不起重读,那么它就不足以成为经典;经典必须是可读、可重读、可多次阐释的,《骆驼祥子》经得起这样的考验。从社会学的、阶级分析的立场看,我们看见阶级间的对立、剥削、反抗;从文化的角度看,我们看见老舍对于国民性的批判,还有他的那份眷恋与不舍;从哲学的角度看,我们看见对于人的困境的揭示,对于人生前途的悲观,以及在悲观之中痛苦地挣扎……这些,都可以。而这诸多方式中,在当今的时代,我们需要选择一种最足以契合老舍创作态度的方式去解读,那么,无疑是文化的视角。  只是,这个文化的视角,不仅仅只有批判,而且还有眷恋,潜流在心底的眷恋。让我们重读《骆驼祥子》的结尾:  “北平自从被封为故都,它的排场,手艺,吃食,言语,巡警……已慢慢的向四外流动,去找那与天子有同样威严的人和财力的地方去助威。那洋化的青岛也有了北平的涮羊肉;那热闹的天津在半夜里也可以听到低悲的‘硬面——饽饽’;在上海,在汉口,在南京,也都有了说京话的巡警与差役,吃着芝麻酱烧饼;香片茶会由南而北,在北平经过双熏再往南方去;连抬杠的杠夫也有时坐上火车到天津或南京去抬那高官贵人的棺材。 北平本身可是渐渐的失去原有的排场,点心铺中过了九月九还可以买到花糕,卖元宵的也许在秋天就下了市,那二三百年的老铺户也忽然想起作周年纪念,借此好散出大减价的传单……经济的压迫使排场去另找去路,体面当不了饭吃。  不过,红白事情在大体上还保存着旧有的仪式与气派,婚丧嫁娶仿佛到底值得注意,而多少要些排场。婚丧事的执事,响器,喜轿与官罩,到底还不是任何都市所能赶上的。出殡用的松鹤松狮,纸扎的人物轿马,娶亲用的全份执事,与二十四个响器,依旧在街市上显出官派大样,使人想到那太平年代的繁华与气度。”   在这里,北平的文化在渐渐消逝,北平的繁华与气度已然如黄昏落日,虽显得雄浑苍茫,但已然是不可挽回的颓势,剩下的只有残存的仪式与气派。而祥子的生活,是北平生活的一个缩影,他的生活也“多半仗着这种残存的仪式与规矩”,活着并堕落着,堕落着并活着。所以对于老舍而言,文化批判诚然是呈现在我们视野中最为突出的部分,但是我们不应当忽略老舍心中对于明知已然式微甚至终将消失的文化传统的眷恋。  老舍在《我怎样写<老张的哲学>》中曾说道:“穷,使我好骂世;刚强,使我容易以个人的感情与主张去判断别人;义气,使我对别人有点同情心。有了这点分析,就很容易明白为什么我要笑骂,而又不赶尽杀绝。我失了讽刺,而得到幽默。据说,幽默中是有同情的。我恨坏人,可是坏人也有好处;我爱好人,而好人也有缺点。”此时,在《老张的哲学》中的同情是幽默的同情,而到了《骆驼祥子》中,老舍摒弃了幽默,开始“正正经经的去写”,这使得人物的性格更为复杂、丰富与立体,对于文化的批判更为猛烈尖锐,对于文化的眷恋也更为隐蔽、深沉,最终使得批判与眷恋水乳交融,也形成了有着浓厚悲剧色彩的同情之心,我想这正是老舍创作的起点与归宿之所在。    参考书目  《老舍文集》 第十五卷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0年版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第十一章 老舍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北京:城与人》 赵园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 陈思和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零四年买的书,终于看完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