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散文通史·清代卷

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
ISBN:9787533671921
页数:375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顾景星(1621—1687),字赤方,号黄公,蕲州(今属湖北蕲春县)人,明末贡生。入清后屡征不仕,托病隐居,名其草堂日“白茅”。一生著述甚富,有《白茅堂全集》等书。 《白茅堂全集》收录的顾景星论辨体散文有经论、经辨、史论等,其中史论文部分最具文学色彩。顾景星极重气节,入清之后,拒绝应试博学鸿词科,专心著述。顾景星的史论文好评述古人,也有自己的见解。如其《蔡岜论》一文,即站在封建道统的立场上,对蔡邕投靠董卓的行为提出批评。蔡邕是东汉文学家,董卓专权时,迫于权势,为其出谋划策,董卓伏罪后因有“怀卓”之意被杀。据载,蔡邕曾“乞黥首刖足,继成汉史”,士大夫亦多救之而不成。后人惜其才华,多有叹息。顾景星的这篇《蔡邕论》与一些文人同情其不幸有所不同,认为蔡邕“怀其私义,以忘大节”,罪行不可赦: 王允既诛董卓,蔡邕动色悲叹,允勃然叱之曰:“董卓国之大贼,几倾汉室。邕为王臣,所宜同忿,而怀其私义,以忘大节。天诛有罪,反相痛伤,岂不共为逆哉!”收付廷尉,人皆冤邕而罪允。以今观之,王允斯言,未为过也。(《白茅堂诗文全集》卷二十九) 顾景星指出蔡邕在董卓一朝,无功受禄,“封侯食五百户、禄五十万。夫无故之利,圣人恶之”。蔡邕因贪恋荣华为董卓所用,不但有损于德,更是助纣为虐。故作者云:“桓帝召邕鼓琴,行次偃师,称疾而返。卓每宴集,邕辄赞事鼓琴。后遂为表荐卓,时卓已为太尉,封侯、进相国,废少帝、放太后,倾逼人主。邕谓宜益隆委任。厚其爵赏,岂欲卓加九锡、封安汉而已哉!然则邕死,不亦宜乎!”蔡邕之死并不值得同情。这些论点并不新鲜,但从顾景星个人的遭际看,文章当有明志之意。 顾景星亦有《王猛论》,文中云:“顾子曰:王猛人言霸王之佐也,惜其志小而急富贵。借晋而佐秦,虽然,猛之志岂如是哉。始猛隐萃山,桓温伐秦入关,猛被褐谒劝,急渡灞水,其意欲用晋也。既知与温不两立乃佐坚,猛之心苦矣。及其死也,日晋虽僻陋,正朔相承,臣没后愿勿图晋。鲜卑我之仇,终为人患,宜除之,盖始终未忘晋也。”

书籍目录

绪论 第一章清代论辨文 第一节明清之际论辨文(一) 第二节明清之际论辨文(二) 第三节清前期论辨文 第四节清中后期论辨文 第二章清代书信文 第一节明清之际书信文 第二节清前期书信文 第三节清中后期书信文 第三章清代序跋文 第一节明清之际序跋文 第二节清前期序跋文 第三节清中后期序跋文 第四章清代杂论文 第一节明清之际杂论文 第二节清前期杂论文 第三节清中后期杂论文 第五章清代传状文 第一节明清之际遗民作家传状文 第二节清前期“虞初体”作家传状文 第三节清中后期传状文 第六章清代碑志文 第一节明清之际碑志文 第二节清前期碑志文 第三节清中后期碑志文 第七章清代杂记文 第一节亭台楼阁记 第二节山水游记 第三节书画记 第四节人事杂记 第八章清代札记文 第一节野史旧闻笔记与记史日记 第二节丛考杂辨笔记与学术日记 第三节杂录丛谈笔记与纪行日记 第九章清代辞赋文 第一节明清之际之辞赋文 第二节清前期之辞赋文 第三节清中后期之辞赋文 第十章清代哀祭文 第一节明清之际哀祭文 第二节清前期哀祭文 第三节清中后期哀祭文 第十一章清代赠序文 第一节清前期赠序文 第二节清中后期赠序文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编辑推荐

《中国散文通史:清代卷》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中国散文通史:清代卷》在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大体上将清文分为三个时期:一是明清易代之际,散文创作受时代变革和晚明文风的影响,具有强烈的现实感;二是清代前期,康雍之时,社会日益稳定,所谓的治世之文渐成风气;三是清代中后期,乾嘉之时,桐城派兴起,义理考据之文成为主流。由于文学创作是具有个性化的创造,故此,在具体论述中,个别文体的分期与此有所出入,作品时代的划分亦因事而定。


 中国散文通史·清代卷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