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方法》书评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30
ISBN:9787560994048
作者:David J. Anderson
页数:280页

一本必须反复咀嚼的书—《看板方法》 读后感

首先我必须向《看板方法》的翻译作者章显洲老师致以深深的歉意。在今年年初本书即将上市的时候,面对素未谋面的热心读者的请求,章老师非常热诚地答应赠书给我,并在邮寄之前还专门向我核对地址。今年三月我收到了章老师的赠书及赠言:上善若水、大道至简。收到书后,我开始研读。因为过完春节后工作调整,异常繁忙。而我不是一个很善于利用碎片时间的人,所以读完一遍觉得不够,直至现在读完第二遍,才能上交这样一份读后感。《看板方法》是一本讲述全新方法论的书,但是既能讲清楚理论,又能提供清晰的可实际操作指导,这是我看过为数不多的书之一。我在开发团队中担任过产品经理、项目经理的角色,开发团队人数规模在10人以下或10人之上均有,全本地化团队或异地团队也有,因此遭遇过各种困境。在看书的过程中,每每看到有关这类困境的讲述时,顿时心有戚戚焉。比如:公司高层部门直接指定或要求承诺未知(完全是不合理的)交付时间;负责开发的员工为了赶工超负载工作至无法承受而离开团队;初始开发质量低下导致后期返工增加成本,造成巨大浪费;产品涉及多个部门协调成本很高,导致具体需求悬而未决;交付缺乏预测性,交付节奏差导致客户抱怨频繁;各种需求前置时间过长,多次无意义排序导致项目推进缓慢。如果你所在的团队也存在这些情况,那么我很郑重地向你推荐《看板方法 科技企业渐进变革成功之道》。启动看板方法的关键要义是,变化要越少越好。“你必须要抵制住改变工作流程、职位名称、角色及其职责,以及当前在用的具体实践的诱惑。不要试图去改变团队成员与其他合作伙伴、参与者、干系人的内驱力、专业自豪感和自我心理,主要要改变的是在制品的数量、与上下游业务间的接口及交互方式。”有过公司或团队变革失败的经历,我非常看好这种渐进式的变革。在阐明如何使用这种方法好处的同时,书中还提到保障这种渐进式变革实施的措施。1、精心设计的工作项卡片;2、每日站立会议;3、服务类别的设置;4、用数据说话的运营会议及会议把控;5、各类成本的控制;以及其他措施。这些指导让我在打算尝试看板方法的时候,信心倍增。看板方法有两条基础性的原则:一是限制在制品数量,另一是仅当有可用产能时才通过信号卡传递机制来拉动工作的流动。围绕这两条原则,书中详尽地阐述了看板方法中的各个环节,比如,如何建立良好的交付节奏(高风险或高价值的工作项,全按时交付而且,交付活动还在以可靠的节奏持续进行。);如何建立良好的输入节奏(进行优先级排序的事务成本越低越好。);如何设置在制品限额(为工作流中的在制品限额选择合适的大小。千万不要为了一味追求敏捷性或质量而牺牲可预测性。)。在这些环节的讲述中,书中还通过事例来形象生动地说明,比如用SR-520公路车流量的例子来说明瓶颈问题,让整个书读起来一点都不枯燥。其实看板方法,真的就是一个方法。当你遇到困境想要寻求解决方法的时候,不妨把这本拿出来再认真看看,又可以得到新的启示。正如本文标题所说,这是一本值得反复咀嚼的书。最后,特别赞一下本书的编辑和排版,字体大小合适,段落清晰。每个章节有总结,有专业词汇的索引,非常实用。《看板方法》读者&章显洲老师的粉丝:Lily二0一四年八月八日

看板是什么, 不是什么

看板不是一种软件开发方法, 不是软件生命周期管理方法, 它是一种推动变革的方法, 甚至跟软件开发没有关系.前提假设任何方法都基于一些前提假设. 看板的前提是组织内对团队capacity达成共识. 团队能做多少事是系统隐含的不变量, 所有其它决策都不能破坏这个不变量. 一旦投资方认为团队capacity还有潜力可挖, 则各种限制将失去意义.为什么看板五大特征首要的是可视化?要推动变革, 需要避免遭遇强大的阻力. 把现状暴露给所有人, 有助于抑制暗地的抵触, 促进解决问题的主动性.避免遭遇强大阻力的另一措施是小步前进. 可视化当前价值流有助于识别最重要的瓶颈和浪费. (大卫安德森这么谨慎, 可能与他最初引入看板方法所在的两家公司有关, 都是臃肿官僚的机构, 都是有稳定市场稳定产品的公司)要对团队Capacity 达成共识, 可视化当前状态也是第一步.更多观点: http://liguanglei.name/blogs/2014/04/09/kanban/


 看板方法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