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走书

出版社:浙江摄影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5
ISBN:9787551400312
页数:171页

章节摘录

宁波走书是浙东曲苑中的一枝奇葩,它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乡土气息浓郁,深受群众欢迎。宁波走书用乡音演唱,内容贴近生活,词句通俗易懂,音乐流畅活泼,伴奏独具特色,表演形象朴实,而且演出条件简单,便于上山下乡,深入海岛和偏僻山区,有“文艺轻骑兵”之称誉,在宁波、舟山、台州一带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宁波走书在历史上曾用过“莲花文书”和“犁铧文书”之名。据《鄞县通志》记载:“……文书和武书相比,文书唱白兼施,而不装演;武书则只说不唱,有时举手投足以表剧情,此其异者。”当时属于“坐唱”形式的大多称为“文书”,如四明南词也曾称为“四明文书”。早期的宁波走书还属于“坐唱”阶段,因此艺人们取名为“莲花文书”。而“犁铧文书”之名,则是抗日战争时期,一部分艺人进入四明山抗日根据地参加宣传活动时,由“莲花文书”的谐音改称的。事实上当宁波走书摒弃“坐唱”进入“走书”时代之后,社会上都—直称之为“走书”,只有艺人中还习惯地沿用“莲花文书”这个称谓。    新中国成立后,莲花文书、犁铧文书、宁波走书三种称谓一度曾并存使用,没有统一。直到1961年筹备编纂《中国大百科全书》时,根据1958年第一届全国曲艺会演的曲种调查档案为基础,广泛征求各省市文化厅(局)、曲艺协会和部分曲艺研究者的意见,对各个曲种的名称、别名作了定论。由此,宁波走书才列为正名,莲花文书和犁铧文书则列为别名,载入史册。    【壹】宁波走书的民俗背景    一、自娱自乐、丰富多彩的民间歌唱活动    宁波复杂多元的地形环境,造就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在这富饶美丽的土地上生活的人们,从事着稻作、植棉、捕捞、晒盐、商业、航运、手工业等各行各业。他们在劳作之中,往往会伴随着劳动的节奏,哼唱各种小曲,借以消除疲劳。在阡陌纵横的田野上,农民们在插秧、耘田、收割等劳作中,或独自哼唱,或一唱众和,放声高歌;在山峦起伏、茶果满树的山坡上,年轻的小伙子和姑娘们隔田隔坡的对唱此起彼落;在碧波潋滟的河道和湖面上,渔民们随着撒网、收网、捕捞的不同劳作,众人齐声高喊号子……到处可以听到叙事或抒情的田歌、清脆悦耳的山歌、粗犷激越的渔歌和各种民间小调。    每逢夏夜乘风凉、冬曰晒太阳的休闲时节,特别是在风调雨顺的农业丰收之后,在小农经济男耕女织的社会中,如鄞县西乡鄞江桥一带妇女养蚕,黄古林一带妇女织草席,余姚一带妇女纺纱织布,此时正如一首歌谣中所描写的“卖了蚕丝打了禾,纳罢田租完了课,合家团团瓜棚坐,闲对风月笑呵呵”,享受丰收喜悦之际,更为热闹。在晒场、天井和空旷的地方,往往聚集着一群人,这正是歌手们大展歌喉的机会,胡琴一拉,你唱我和,你停我接,此起彼落,歌声不断。此时他们唱的不仅是一些短小的民间小曲,也有稍长一些的《十二个月戏名》、《孟姜女四季调》、《十二个月唱三国》、《十二个月狸猫换太子》等。    宁波这种自娱自乐的民间歌唱习俗十分普遍。清历史学家万斯同写的《郧西竹枝词》中有“最是城西好风景,夕阳处处起田歌”之句,正是描写当时宁波西乡农村民间歌唱活动之盛况。    在宁波岁时传统节日中,春节是民间文艺活动最热闹活跃的时节。从正月初一到初八日和元宵节的十三日‘上灯夜”至十/\目的“落灯夜”是两个高潮,城乡到处一片锣鼓声、丝竹声,热闹非凡。有舞龙、舞狮、高跷、造趺等舞蹈,有边唱边舞的八盏马灯、大头和尚、纱船等,有九面锣鼓打击乐队和丝竹乐队等,夜间还有提灯会。一批接着一批,过街串村,络绎不绝。此时,一些民间文艺爱好者,大显身手,文艺活动异彩纷呈,琳琅满目。    二、“俗讲”深人民问,喜听“善书”的人众多    宁波是佛教圣地之一,据《宁波市志》记载:早在三国赤乌二年(230年),吴太子太傅、都乡侯阚泽在今慈城舍宅建普济寺(遗址为今慈湖中学),这是宁波历史上的第一个寺院。之后,相继有了慈溪五磊寺,鄞县阿育王寺和天童寺,余姚龙泉寺等,都是两晋时期建立的有一千六七百年以上历史的古刹。唐代佛教勃兴,雪窦寺、七塔寺、天宁寺、万寿寺、宝陀寺、白衣寺、岳林寺、杖锡寺、金峨寺、瑞岩寺、芦山寺等名刹均建于此时。据南宋宝庆《四明志》记载:时有佛寺六十九座,终年香火兴盛,朝拜者络绎不绝。    宋时,原本在庙里由僧人宣讲教义的“俗讲”,走出庙堂,深入民间。虽仍作为宣讲教义、劝人为善的形式和工具,但在吸收了一些民间故事充实内容之后,便逐渐形成了一种民间说唱形式,并出现了一批俗家参与的“讲经”队伍。    在宁波,信奉佛教的善男信女众多,当时把“讲经”俗称为“讲善书”,每逢农历初一、十五日,或佛诞日,城乡居民往往请“讲经”的来说唱。天井或厅堂里放一张桌子和几把椅子,桌前点几炷香,讲经的一般是一个人说唱,两个人分敲木鱼、铜磬和唱佛号。听者都自带椅凳坐在前面,秩序井然,肃静听讲,以表虔诚。    讲经有固定脚本,一个故事装订一本,称为“宝卷”,如《莲花宝卷》、《花名宝卷》、《秀女宝卷》、《妙香宝卷》、《刘香女宝卷》、《韩湘子宝卷》、《梁山伯宝卷》等,当时在宁波城里日升街一带书坊里,都有不少刻本可以购买。宝卷里有说白、有唱句,唱句都是七字句或十字句,词句通俗易懂。一些喜爱说唱的人常买来一些宝卷,空暇时间自吟自唱,却也能吸引左邻西舍前来听讲。久之,有的从业余变成了半职业性艺人,也加入了“讲善书”队伍。P006-009

前言

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一个民族的根。地域文化是根植于当地的深层文化,它凝固了一个地方的心灵史,是一个地区发展历程中最鲜明生动的标志。如今,在社会转型之际,这种文化的物质载体正在逐渐消逝,它越来越衍生为一种非物质的精神状态,溶入到被这种文化已经渗透的民众的记忆当中,这就是我们正在关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8年6月,继“梁祝传说”和“朱金漆木雕”,鄞州区的“骨木镶嵌”和“宁波走书”又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标志着鄞州博大深厚的历史文化越来越牵动着有关研究者的目光,更见证着鄞州曾经灿烂而优秀的民间民俗文化将生生不息而惠泽千秋。    宁波走书(别名莲花文书、犁铧文书)是流行于宁波、舟山、台州一带扎根群众之中,乡土气息浓郁,深受浙东人民喜爱的一大曲种。从同(治)光(绪)年间诞生,至今已有一百四五十年历史。在发展过程中历经沧桑,几度兴衰起伏,道路曲折,饱受风霜。正如“梅花香自苦寒来,熬过严冬迎春开”,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地方曲艺事业,在阳光雨露滋润下,宁波走书得到了健康发展和繁荣。艺人们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创作了一些现代新书,整理了一批传统书目,“唱好书,唱新书,上山下乡进海岛,争当文艺轻骑兵”,蔚然成风。同时培养了一批年轻的艺人,开始有了男女双档演唱形式;并在书目、音乐、表演方面都有了新的提高和突破,取得了可喜的硕果。    时代在进步,形势在发展,当前宁波走书面临着新的考验和挑战:一是近年来有不少艺人年老辍唱,演唱队伍已出现“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局面。二是在当前信息化时代中,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文化水平的提高,对宁波走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宁波走书急需解决培养新的演唱人才问题,以及从自身机制和传统演唱模式中找问题,进行改革和创新,来适应时代潮流和新一代听众的要求。    令人十分欣慰的是:2005年6月,宁波走书被浙江省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8年6月,宁波走书又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在,宁波走书又迎来了一个明媚灿烂的春天,它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将得到重点扶持和保护。我们坚信,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在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的呵护下,宁波走书必将老树发新芽,重展风采,焕发艺术青春,进放绚丽异彩。    宁波市鄞州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2011年3月15日

后记

经过十多个月的努力,《宁波走书》终于完稿了。望着沉甸甸的一叠稿纸,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如释重负;同时,觉得能为抢救和保护祖国的传统文化遗产,尽一些绵薄之力,感到十分欣慰。    编写此书开始时,首先碰到的就是资料问题。没有资料,犹如“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如今不少老艺人已经谢世,有的因年老记忆不清;加上“文革”期间,一些脚本、照片、档案大多被付之一炬,荡然无存,困难确实不少。所幸在1987年编写《中国曲艺音乐集成·浙江卷·宁波分卷》和1999年编写《宁波曲艺志》时,曾对全市曲艺作过两次调查,积累了不少资料。当时如许斌章、邱伯扬等一批老艺人还健在,也曾提供了不少口头和文字资料。这些都成为此次编写《宁波走书》的基础和有利条件。    《宁波走书》是在鄞州区文广局的重视和领导下进行的,他们为我们的编写工作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同时,我们也得到不少热心于曲艺事业,积极参与抢救和保护祖国传统文化遗产的有识之士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这里特别要感谢的是:曾在宁波市和鄞县曲协担任过领导职务的翁孝琦、陈少康两位白发苍苍的老同志,多方奔走联系访问,为我们提供了书目和人物方面的补充资料;长期从事宁波走书演唱和伴奏、对曲艺音乐和民间小曲深有研究的万国春老艺人,为本书的音乐曲调部分提供了有关资料;区文化馆干部陈科峰热情细致地为本书刊用的一些旧照片进行技术修补,还深入现场拍摄一些新内容的照片,在摄制艺术上动了不少脑筋,花了不少精力;金唯娜为此书反复修改而不厌其烦地辛勤打字,十分负责认真……对他们的热情支持和帮助,在此深表谢意!    经过三改其稿的《宁波走书》虽然已经完稿,但由于宁波走书经过几代艺人的实践,它的内涵已十分丰富。我们在编写此书中,虽倾尽全力,也只能反映其中“一斑”,未能呈现“全豹”。同时,限于编写水平,此书定有不少遗漏和讹误之处,祈请指正和谅解。    李蔚波  陈素君

书籍目录

总序
前言
序言
概述
【壹】宁波走书的民俗背景
【贰】宁波走书的起源
【叁】宁波走书的兴盛时期
【肆】四明山抗日根据地的宁波走书活动
【伍】新中国成立以来宁波走书的曲折发展
宁波走书的表演
【壹】宁波走书表演程式的演变
【贰】宁波走书口语艺术特色
【叁】宁波走书的表演艺术
【肆】宁波走书的赞赋
宁波走书的音乐
【壹】宁波走书声腔的艺术特点
【贰】宁波走书伴奏的艺术特点
【叁】宁波走书常用曲调谱例
宁波走书的书目
【壹】宁波走书的传统书目
【贰】新编的古代题材书目
【叁】创作和改编的现代题材书目
【肆】宁波走书书目选登
宁波走书的传承
【壹】宁波走书传承关系的演变
【贰】历史上的代表人物
【叁】当代传承人和代表人物
【肆】濒危状况及保护与传承
后记

编辑推荐

这本《宁波走书》由李蔚波、陈素君编著,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之一。宁波走书是浙东曲苑的一枝奇葩,它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乡土气息浓郁,内容贴近生活,词句通俗易懂,音乐流畅活泼,表演朴实生动,深受群众欢迎。

作者简介

《宁波走书》由李蔚波、陈素君编著。宁波走书扎根民间,乡土气息浓郁,内容贴近生活,词句通俗易懂,音乐流畅活泼,表演生动扎实,在宁波、舟山、台州一带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作为说唱曲艺,宁波走书采用自拉自唱的表演形式,坐唱为主,偶有走动。往往一人多角,跳进跳出,靠虚拟动作及脸部表情、眼神运用来塑造人物,风趣幽默,广为民众所欢迎。
《宁波走书》适合大众阅读。

图书封面


 宁波走书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