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黎明到衰頹

出版社:台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
ISBN:9789867001092
作者:巴森 Jacques Barzun
页数:992页

内容概要

西方文化史大師,一九0七年生於法國,一九二0年隨父抵美,進入哥倫比亞大學研讀歷史與法律。畢業後即留校執教,歷任該校羅塞斯歷史講座教授,後曾任教務長、院長,同時為劍橋大學邱吉爾學院的榮譽研究員。七十年來,巴森教授編著三十餘部著作,內容無所不談,包含音樂、思想史、當代藝術、科學評論,甚至還有偵探小說的導讀。他獲有美國國家藝術人文學會金質獎章,兩度任該會主席。目前定居於德州。

作者简介

◎ 中研院院士余英時專文導讀
◎ 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副教授郝譽翔推薦
◎ 本書榮獲第29屆金鼎獎最佳翻譯人獎
◎ Amazon讀者四顆星強力推薦
◎ 紐約時報書評評為絕世之作
◎ 入選美國國家圖書獎2000年年度非小說好書
◎ 2004年博客來【知性人文類】暢銷書年度百大
◎ 2004誠品好讀回顧.年度之最重量出版
◎ 2004誠品好讀回顧:立緒文化總編輯 鍾惠民 年度最值得推薦的一本書
當我打開這本書從頭讀起,就忍不住想要繼續閱讀下去,直到終卷,都還不能罷手,絲毫不會因為它內容的深厚,感到厭倦,或者是疲乏。──郝譽翔
《從黎明到衰頹》是為喜歡閱讀藝術、思想、風俗、道德、宗教,以及其社會背景的讀者而寫的。──鄭明萱
在大買場買了這本書後,手上就拿著邊走邊看,有時停下來,就坐在一樓的冰櫃旁的櫃簷看,看了兩小時,欲罷不能。──4664部落格格主
民主政體、社會主義、個人自由、女權運動、性解放、工業化社會、原子彈、網際網路──西方文明帶來的美德與罪惡,幾乎已經完全滲透全球每個人的生活,你可知道這一切從何開始?讓二十世紀碩果僅存的史學大師巴森帶你回到過去,細說西方文明如何在五百年中漸漸開花結果,帶來我們如今所見的世界;又如何盛極而衰,面臨再生的瓶頸……
巴森認為西方有四場「真正的革命」:宗教改革、君主集權、法國大革命、俄國革命;大師以此為主軸,詳述這些變革對思想與物質層面所帶來的衝擊,這些衝擊又如何交互作用出今日我們所見的世界。在巴森流暢的文筆之下,五百年的歷史故事也能像《紅樓夢》一樣,出場人物個個栩栩如生,「劇情」高潮迭起,無處不精彩!不論是名列史傳卻面目模糊的名士,或是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巴森都能還他們有血有肉的真面目;書中有爆炸性的大事件,也有乍看瑣碎卻寓意深遠的瑣事,經過大師提綱挈領,五百年來多不勝數的種種事件人物,逐漸融合成一幅屬於西方文明的立體圖像。
五百年時空之旅到了尾聲,巴森敏銳地指出現今面對的問題:除了科學與技術之外,文化發展似乎陷入停滯。文化進入衰退期了嗎?未來還有希望嗎?打開這本書,走過五百年,你會發現整本書就是對這個問題的絕妙答案。


 從黎明到衰頹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如你想了解五百年來西方歷史,如書名所示,這書是講西方文化生活的。對了解一般歷史毫無幫助。如你只想一般了解西方文化,還是讀幾本內容具體背景清晰的斷代史或文化發展史。此書一樣幫助不大。作者知道好多好多好多好多好多東西,有絮叨傾向,講述作者很個人的意見看法,材料敘述都極具選擇性。作者實在是知道太多了,而且特別樂意與大家分享那些你絕對不知道的事情及被遺忘的人物,很有意思,真的,卻將主流或極具影響的人物(除非作者恰好喜歡他)一筆帶過,或只簡單介紹兩句,對此了解不多的讀者會看得一頭霧水,很難掌握重點,一些介紹提了幾句又轉向其他,那些人物始終面目模糊,而時間上的不清晰,除非你不停google,否則對門外讀者來講,弄不清某個人物為何在講述這個時代出現了,其後又在下面一段復現,他到底是什麼時候的人?一本很大的書,卻給人很散碎的感覺。關於科學方面的敘述,作為普通科普讀者都可以看出其偏頗之處,舉例也更具選擇性。其實隨便看本關於進化論的科普書,都知道達爾文之前關於進化論的各種論述(那些人沒被忘記),及為何達爾文仍是進化論之父,且進化論不只是優勝劣汰。作者似乎不太了解物理等學科,論述有錯,令人不禁對其他方面論述也心存懷疑。書尾作者以近乎居高臨下的鄙夷態度,描述的二十世紀,已片面到幾不可讀的地步了。講述當代人的暴力,卻將以前的人都『高貴的野蠻人』化了,其他方面不提也罷。儘管對於普通讀者,本書信息多而散,長而不精,但也不乏有趣的段落,前半部比後半部好看。相信對本書課題有一定了解的讀者,會於書中發現更大的樂趣,彷若與一位淵博長者對話,從中攝取進一步擴大知識面的線索。本人因鄭明萱讀到本書,看過她其他史書譯作,『極端的年代』、『盜匪』(霍布斯邦是真正的歷史學家);『青花瓷的故事』(非常好看!)以及『制憲風雲』,對普通讀者來講都比本書有趣得多。這是本門外漢看了,覺得:『哇!作者好了不起!知道好多東西!』然後,對自己到底多知道了點什麼卻毫無頭緒的書。
  •     如果写不出一本气势恢宏、荡气回肠的大书,就去读一读前人的巨作吧。按我粗浅的理解,非虚构类的书籍,最容易配得上大书的名字。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无疑是这类书的代表作。商务印书馆有两卷本的译本,最近有一家豪华的出版社,出了六册所谓全译本,每册80元,全套要480元。惹得牟森芳心跃动,尽管我认为太贵了,但还是支持他把这套书收入书架。吉本为写这本书,花了23年的时间。他说:1787年6月27日晚上,在11-12点之间,我在花园的凉亭里写完了最后一页的最后一行。我放下了笔,在金合欢树覆盖的林荫道上来回走着。从那里可以看见田野、湖水和远山。空气和畅,水面上印着银色的月亮,大自然一片寂静。我不想掩饰我的高兴,我自由了,也许还建立了大名。但很快我的得意被压了下去,心里充满了冷静的忧愁。因为我想到我已经永远告别了一位多年的好朋友,想到不论历史存在多久,写历史的人拥有的只不过是短暂而不安的生命。我相信,读完《罗马帝国衰亡史》心中会充满这种“冷静的忧愁”。我在书店的历史类书架前闲逛,无意间发现了一本差点错过的大好书。这本书叫《从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1500年至今》(From Dawn to Decadence),作者是Jacques Barzun,曾经荣获2000年美国国家图书奖。仅仅读了它的序言,我就被它深深吸引住了。书中先引用了威廉-詹姆斯的一段话:人类的一切作为可归结为大小发明家的创造和其余人的模仿。个人指出道路,确定模式。模式间的竞争即世界的历史。这段话引发我的胡思乱想。模式,是典型的西方式思维,中国不讲这个,只说“格局、框架”。冷子兴只用了四句打油诗就给贾雨村描述了“四大家族”的大格局,红楼梦的宏大叙事就站住了。中国人在城市规划、建筑方面也尤其讲格局,例如:西湖的格局就是“一湖两堤三岛十景”,当然,在政治上就更相信这个了。回归正题,接着Jacques Barzun说:报纸爱用“历史的垃圾桶”这样的说法。……检视这只垃圾桶,会看到它远远不如人们想象得那么满满当当。过去五个世纪以来,重复和恢复屡见不鲜。举个例子说,只要看看进来对圣经的经文和耶稣的生平的求知兴趣就可以说梦问题。或者可以想象另一个可以扔进垃圾桶却被忽略的东西:报纸的星相专栏。模式间的竞争很少以完全的胜利告终,败者仍得以生存并斗争不止,对立方永远存在。这段话让人会心一笑,岂止西方有轮回,东方何尝不是如此。从五四运动到文化大革命,孔家店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可想不到的是,近年来国学复兴,当年批判孔老二的红卫兵中,如今不少成了于丹教授的粉丝。读大书需要大力气,这本书厚达824页,计划用两个礼拜读完。遇到动心的段落,再在博里与大家共享吧。

精彩短评 (总计57条)

  •     材料方面我没觉得突出,倒是其超越时代、融会贯通的解读很有吸引力。
    在材料上也有突出之处,比如他选择的那些人。很多相当陌生,第一次i听说。
    不过,最厉害的还是他烹饪的技法,那是炉火纯青。
    他有大框架,五百年四个问题——宗教革命、君主革命、自由革命,社会革命——全部说尽。
    尽量展现各方人物,尤其是,他甚至会停下来关注“退场”的人。比如说,他说,在历史中,没有一方完全战胜一方的事情。在今天这个科技昌盛的时代,打开报纸,星相专栏就跳出来。
    “横断面”的设置,让人有身处其境的感受。历史著作,就像人类学作品一样,一定要让人感觉到,哇靠,他们真他妈的不一样啊。有这样的人,还是一群人,活过吗?
    不过,这本书,在西方最大的优点,可能在中国会变成最大的缺点。这本书文化史的内容很重,巴尔赞是个不折不扣的文学老年。各个时代的诗人、剧作家、小说家、散文家、画家、音乐家、痞子、怪人,如数家珍,就像邻居家的老乡一样的熟悉。但是,我们不了解这一块,我看这些内容时,除非我对某艺术家有所耳闻,否则我就快翻了事。
    他对莎士比亚在五百年间的起落,说得很好玩。有一段时间,莎士比亚是粗俗变态的代名词,过了一百年,莎士比亚又牛逼起来了。为什么?时代潮流变了,时代品味变了。
    巴尔赞,是一个述说“时代潮流、品味”的大家。
    虽然,他也说到,一个时代的大部分人,对时尚(时代品味)并没有多少的好感,虽然他们会对时尚中的一两点有所体会。
    巴尔赞有一个史家的分寸感。
  •     嘛,也有一些分析,不过如我所说的那样,分析的不是很透彻。
  •       把之前写的一些东西放上来:
      
      被评论界誉为“20世纪的圣经”(大家应该可以想象圣经在西方国家的地位吧)《从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500年》作者史学家雅克。巴尔赞,他以30多部文化史和文化批评论著而闻名,此书是其毕生对1500年以来整个西方文化研究的集大成之作,按他自己的话就是“在纂写次数期间,朋友和同事常常问我花了多少时间准备,对此,我只能回答:我的一生”。
        这本800页大部头,我看了很久还没有看完,而且相当吃力,作者已经“尽量用口语的方式来写,只偶尔流露一点学究气”,但是因为涉及的东西太丰富了,就我这点传统教育知道点的西方文化常识,感到很困难,但是我还是想坚持把它看完,而且相信再多几年经历之后,是应该再回读的,因为从中可以得到极丰富的文化滋养,而且每次都会有不小收获。(先前我提到过我阅文常是扫描式的。看书也差不多(不少时候连书名都不看,作者就更别说了,有点不敬,呵呵,不厚道,这方面脸皮太厚。。。),虽说数目不算太多,但是够杂,可以说,我一直认为没有哪一本书能够让我这样,但是这本绝对值得,还很应该买一本收藏。在里面我发现颇多共鸣的观点,下面随便摘抄几段:
        /
        超然不一定意味着客观。每个观察家都有某种方式的偏见,这是不言自明的。然而,这并不是说对偏见无法警惕,或者说所有偏见都造成同等程度的歪曲,或者说偏见受到控制同对其大肆宣扬同样糟糕。比方说对艺术,发现自己的盲点就做到了“客观”——超然的第一步。第二步是避免贬低i那些无法引起自己共鸣的东西。然后还应把他人经研究作出的判断宣告于世。
        --------------
        这里涉及文化的一个一般性规律。对大多数人来说,他们喜欢的艺术作品涉及一些共同的知识和情感,可能也包括过去艺术的一些内容。新老时代这方面内容的巧妙混合使读者或观众的鉴赏力得到满足,感官得到愉悦;只要构成当时思想心态的各种因素不变,这样的艺术就会一直受欢迎。艺术的成功在于微小的细节。所以当时的人们知道各个作家(或画家、音乐家)之间各不相同,虽然在后代眼里,他们没有什么分别。当然,大师的杰作也有许多这样的细节,但那些细节附属于一个全面的世界观。杰作中的细节只是手段,本身并不是目的,这样的作品在风俗习惯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变化后仍有动人的力量。
        ------------------
        
        /书中偶尔还列出了一些很有意思的摘抄,这里也放一段。/
        
        有的说,约翰,把它发表;
        有人说,不好。
        有的说,可能会有用;
        别人说,没用。
        最后我想,
        既然你们如此意见不一,我就发表了它,
        不作别议。
        ——班扬致《天路历程》的读者1678年(约翰。班扬是个补铁匠,书貌似说是宗教寓言故事小说)
  •       有人说:材料方面我没觉得突出,倒是其超越时代、融会贯通的解读很有吸引力。
      在材料上也有突出之处,比如他选择的那些人。很多相当陌生,第一次i听说。
      不过,最厉害的还是他烹饪的技法,那是炉火纯青。
      他有大框架,五百年四个问题——宗教革命、君主革命、自由革命,社会革命——全部说尽。
      尽量展现各方人物,尤其是,他甚至会停下来关注“退场”的人。比如说,他说,在历史中,没有一方完全战胜一方的事情。在今天这个科技昌盛的时代,打开报纸,星相专栏就跳出来。
      “横断面”的设置,让人有身处其境的感受。历史著作,就像人类学作品一样,一定要让人感觉到,哇靠,他们真他妈的不一样啊。有这样的人,还是一群人,活过吗?
      不过,这本书,在西方最大的优点,可能在中国会变成最大的缺点。这本书文化史的内容很重,巴尔赞是个不折不扣的文学老年。各个时代的诗人、剧作家、小说家、散文家、画家、音乐家、痞子、怪人,如数家珍,就像邻居家的老乡一样的熟悉。但是,我们不了解这一块,我看这些内容时,除非我对某艺术家有所耳闻,否则我就快翻了事。
      他对莎士比亚在五百年间的起落,说得很好玩。有一段时间,莎士比亚是粗俗变态的代名词,过了一百年,莎士比亚又牛逼起来了。为什么?时代潮流变了,时代品味变了。
      巴尔赞,是一个述说“时代潮流、品味”的大家。
      虽然,他也说到,一个时代的大部分人,对时尚(时代品味)并没有多少的好感,虽然他们会对时尚中的一两点有所体会。
      巴尔赞有一个史家的分寸感。
      巴尔赞在最末展望了未来的文明。
      他说,大概100年后,西方世界会被无聊空虚的洪水扫荡,幸存下的人类,会突然发现过去的艺术、文学……,他们开始模仿、创造,一种新的文明将诞生。
      谢谢史家给了未来一个美好的祝福。
  •     他们是五十年代那批老的文化保守主义,对于文化艺术都有独特的鉴赏力,今天人恐怕是不容易欣赏了。
  •       
      如果写不出一本气势恢宏、荡气回肠的大书,就去读一读前人的巨作吧。
      
      按我粗浅的理解,非虚构类的书籍,最容易配得上大书的名字。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无疑是这类书的代表作。商务印书馆有两卷本的译本,最近有一家豪华的出版社,出了六册所谓全译本,每册80元,全套要480元。惹得牟森芳心跃动,尽管我认为太贵了,但还是支持他把这套书收入书架。吉本为写这本书,花了23年的时间。他说:
      
       1787年6月27日晚上,在11-12点之间,我在花园的凉亭里写完了最后一页的最后一行。我放下了笔,在金合欢树覆盖的林荫道上来回走着。从那里可以看见田野、湖水和远山。空气和畅,水面上印着银色的月亮,大自然一片寂静。我不想掩饰我的高兴,我自由了,也许还建立了大名。但很快我的得意被压了下去,心里充满了冷静的忧愁。因为我想到我已经永远告别了一位多年的好朋友,想到不论历史存在多久,写历史的人拥有的只不过是短暂而不安的生命。
      
      我相信,读完《罗马帝国衰亡史》心中会充满这种“冷静的忧愁”。
      
      我在书店的历史类书架前闲逛,无意间发现了一本差点错过的大好书。这本书叫《从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1500年至今》(From Dawn to Decadence),作者是Jacques Barzun,曾经荣获2000年美国国家图书奖。仅仅读了它的序言,我就被它深深吸引住了。书中先引用了威廉-詹姆斯的一段话:
      
       人类的一切作为可归结为大小发明家的创造和其余人的模仿。个人指出道路,确定模式。模式间的竞争即世界的历史。
      
      这段话引发我的胡思乱想。模式,是典型的西方式思维,中国不讲这个,只说“格局、框架”。冷子兴只用了四句打油诗就给贾雨村描述了“四大家族”的大格局,红楼梦的宏大叙事就站住了。中国人在城市规划、建筑方面也尤其讲格局,例如:西湖的格局就是“一湖两堤三岛十景”,当然,在政治上就更相信这个了。
      
      回归正题,接着Jacques Barzun说:
      
       报纸爱用“历史的垃圾桶”这样的说法。……检视这只垃圾桶,会看到它远远不如人们想象得那么满满当当。过去五个世纪以来,重复和恢复屡见不鲜。举个例子说,只要看看进来对圣经的经文和耶稣的生平的求知兴趣就可以说梦问题。或者可以想象另一个可以扔进垃圾桶却被忽略的东西:报纸的星相专栏。模式间的竞争很少以完全的胜利告终,败者仍得以生存并斗争不止,对立方永远存在。
      
      这段话让人会心一笑,岂止西方有轮回,东方何尝不是如此。从五四运动到文化大革命,孔家店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可想不到的是,近年来国学复兴,当年批判孔老二的红卫兵中,如今不少成了于丹教授的粉丝。
      
      读大书需要大力气,这本书厚达824页,计划用两个礼拜读完。遇到动心的段落,再在博里与大家共享吧。
      
  •     涵盖了好多东西啊~
  •     受教了。
    读书人抚今追昔是克制不住的疾病,是身上不时泛上来的痒。
    另。关注使君很久了,看了您许多篇书评,许多仍不脱传媒习气,是否是为报刊撰稿的缘故?既以苦茶为名,希望您能有更独出的文字。
    另。传媒习气可能不是惯常的表达,不过近道或许就在这参差之间吧,不必细言了。
    倘有冒犯,使君幸勿责之。
  •     @ lw躺着看云 是的
  •       第一次世界大战那场浩劫发生之前的15年后来被称为美好时期,也叫做“宴欢年代”。这种忆旧所留恋的是立体主义十年中的高度艺术成就和那个时代的杰出思想家们,是他们推动了社会改革,力促政治转变,形成了今天遍及全西方的关于国家的观念。另外,还有第三种力量也在起着作用:对暴力的施行和信仰。当时的许多人因欢欣于丰富的艺术创造和卓越的才智而无视这第三种力量的意义;但也有许多人处于对暴力的恐惧或热衷而专注于它。
      
      萧伯纳是务实的一代,他是反物质主义者,也是反理想主义者;现实并不是一分为二。生命力是一个单一的动力,物质和精神指示它的不同方面或表现。正如尼采所说,人是自我发展的,引导着人向前和向上发展的是“掌握现实的大师们”——艺术家、政治家、宗教的创始人。萧伯纳创造的高超之处在于他可以不经内心斗争即自然选择正确的行动。
      
      很少有人注意政治方面的事情,因为很难把繁荣活跃、需付出大量精力的艺术生活同任何政治事业结合在一起。对许多艺术家来说,公共事务不值得他们关注。他们对于政治家、群众运动和新闻工作的轻蔑正如他们对整个商业的鄙薄。他们不仅看不起他们自己家庭的财富来源,也鄙视富裕的“传统艺术家”,更蔑视出版商、艺术品经销商或音乐指挥。
      高雅阶层这种对社会和政治现实的傲慢的无知说明了战争来临时他们为何会做出那种反应:德国的几百名知识分子签署了一份宣言谴责“另一边”,好像被一个朋友和兄弟背叛了一样。
      
      战争意味着从日常的琐事以及为了自私的目的的小谋算中解放出来。一个新的生活就此开始,没有堕落的动机和庸俗的自我放纵。把战争作为好事证明是对的。工业世界的第一次战争把原始主义(卡彭特呼吁采用的治疗文明的方法)与无人能够反对的解放结合在一起。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西方的一些团体就开始催促采取办法保护即将到来的和平。建立一个大西洋联盟和加强国际联盟的计划得到广泛支持,产生了北大西洋条约组织和联合国,或者包括一些在教育、劳工关系等诸如此类的领域中做好事的机构。
      
      文字已过时,视觉的团印象主宰者思想,形式消灭了内容。现代人的思想摆脱了“直线型”的思考习惯,正无所适从,于是欣然接受以新的结构型关系出现的事物的整体。这样就去除了文艺复兴运动培养成的画家的直线型视角,和古登堡发明的贻害无穷的印刷术。
      
      1968年的美国学生有一条真正值得抱怨的理由:教师对他们完全不管,把他们丢给助教。原因是,一方面联邦政府把专家召去为战争服务;另一方面个基金会重金贿赂大学,请他们派教师队伍中的出类拔萃者来掌管基金会所设的社会学和其他方面的项目。这些管理人员还在校园里建立了研究中心和研究所,使得教师原来对自己的学校和学生的忠诚以及财政上的依赖转向了基金会。
      
      
      可以说,目前文化的运作方式与斯威夫特笔下的勒普泰岛上浮在空中、脚不踩实地的居民做事的方法类似。不信任对人做出的直接判断。我们的社会是迷信证书和文凭的社会,对人的能力和品格的判断是迂回的。面对面衡量一个人被认为是不合适的:“不要妄下判断。”其实当面衡量并非没有指数,它的缺陷在于为它辩护的理由难以服人,而用数字表现出来的评分可以截断任何有理或无理的争论。
      
      过去十几年间,经济学家的日子不太好过。由于生产者、消费者和投资者我行我素,结果他们发出的警告和预测全部落空。
      
      “把事件结构化”是时髦的抽象用语,意思是“理出秩序”,这样做不一定会产生荒诞。事实、思想、意图中的秩序是必须的。没有格式,记忆会被芜杂的事件淹没。为了以后的行动和控制,当时的事实必须理出秩序,即使会忽视一些例外的情况。这种结果可以成为“社会学意图”。但若认为秩序就是真理,事实可以忽略不计,这种思维习惯就是荒诞。同样糟糕的是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使用固定的思想模式和专用语,比如,人们都习惯说:“每个人都愿意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价值。”却不说:寻求快乐、避免痛苦——如果这含义不明的抽象句子本意如此的话。在任何情况中,现行用语中最空洞的非价值一词莫属。总而言之,分析和抽象不是应该予以拔出的魔鬼,而是像机器一样,应该予以掌握而非盲从。
      
      
      
      
      
      
      
      
  •     嗯。在the use and abuse of art里,巴赞回忆童年的成长经历,在父亲的书斋里人家接触的都是何等的人物啊!
  •     好的,谢啦:)
  •     想要更多的伤感日志,就加我吧1659703594 回答问题 宇晨 你会喜欢上我的哦
  •     @安诺 历史是很有意思的东西
  •       如你想了解五百年來西方歷史,如書名所示,這書是講西方文化生活的。對了解一般歷史毫無幫助。 如你只想一般了解西方文化,還是讀幾本內容具體背景清晰的斷代史或文化發展史。此書一樣幫助不大。 作者知道好多好多好多好多好多東西,有絮叨傾向,講述作者很個人的意見看法,材料敘述都極具選擇性。(更多历史小说:www.lishizx.com)
  •     不同的人,显然看到的是不同的书。
  •     @鼹鼠的土豆 姐姐也喜欢这句话~?
  •       如你想了解五百年來西方歷史,如書名所示,這書是講西方文化生活的。對了解一般歷史毫無幫助。
      
      如你只想一般了解西方文化,還是讀幾本內容具體背景清晰的斷代史或文化發展史。此書一樣幫助不大。
      
      作者知道好多好多好多好多好多東西,有絮叨傾向,講述作者很個人的意見看法,材料敘述都極具選擇性。作者實在是知道太多了,而且特別樂意與大家分享那些你絕對不知道的事情及被遺忘的人物,很有意思,真的,卻將主流或極具影響的人物(除非作者恰好喜歡他)一筆帶過,或只簡單介紹兩句,對此了解不多的讀者會看得一頭霧水,很難掌握重點,一些介紹提了幾句又轉向其他,那些人物始終面目模糊,而時間上的不清晰,除非你不停google,否則對門外讀者來講,弄不清某個人物為何在講述這個時代出現了,其後又在下面一段復現,他到底是什麼時候的人?一本很大的書,卻給人很散碎的感覺。
      
      關於科學方面的敘述,作為普通科普讀者都可以看出其偏頗之處,舉例也更具選擇性。其實隨便看本關於進化論的科普書,都知道達爾文之前關於進化論的各種論述(那些人沒被忘記),及為何達爾文仍是進化論之父,且進化論不只是優勝劣汰。作者似乎不太了解物理等學科,論述有錯,令人不禁對其他方面論述也心存懷疑。
      
      書尾作者以近乎居高臨下的鄙夷態度,描述的二十世紀,已片面到幾不可讀的地步了。講述當代人的暴力,卻將以前的人都『高貴的野蠻人』化了,其他方面不提也罷。
      
      儘管對於普通讀者,本書信息多而散,長而不精,但也不乏有趣的段落,前半部比後半部好看。
      
      相信對本書課題有一定了解的讀者,會於書中發現更大的樂趣,彷若與一位淵博長者對話,從中攝取進一步擴大知識面的線索。
      
      本人因鄭明萱讀到本書,看過她其他史書譯作,『極端的年代』、『盜匪』(霍布斯邦是真正的歷史學家);『青花瓷的故事』(非常好看!)以及『制憲風雲』,對普通讀者來講都比本書有趣得多。
      
      這是本門外漢看了,覺得:『哇!作者好了不起!知道好多東西!』然後,對自己到底多知道了點什麼卻毫無頭緒的書。
      
      
      
      
      
      
  •       在《我们应有的文化》一书中,巴尔赞对现代学术特别是文学、历史进行了严厉的批判,认为过去读历史作品是为了满足好奇心,刺激想象力,提高自己的心智,上乘的历史作品还是重要的文学名著。今天,历史写作已经被委托给专业的历史学者,那些人写书的目的不是给公众提供读物,而是为圈内人士服务。出于对现代学术的不满,巴尔赞立志要撰写一部关于西方现代文明的文化史,这个志向在三十岁就已经立下了,但是被当时的学人认为太过年轻了,不足以承担起上述著作的能力,所以这样一直拖到他八十岁才开始动笔,九十三岁才写成这样一部鸿篇巨著。
      
      巴尔赞于1907年出生于法国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20年赴美,1923年从当时的美国哥伦比亚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1945年到1975年期间一直担任该校的历史学教授,并曾出任教务长和院长。在哥伦比亚大学期间,他举办了许多研讨会,探讨哪些书籍才是重要的。他的学生艾伦•金斯堡称他是一个“彬彬有礼的”大师。巴尔赞曾两度荣获美国艺术暨文学学会批评家金奖,并且两次出任该学会主席。
      
      这样一部文化史读下来,真是需要耐下心才能读完——这部巨著长达八百页。当然,说其为巨著,并非仅仅因为篇幅,更是这部书所涵盖的内容,从宗教改革到文艺复兴,从启蒙运动到法国革命,从十五世纪写到二十世纪。而这样一部无所不包的文化百科全书,竟然出于一人之手,这就不能不惊叹巴尔赞的学识渊博!在上个世纪,中国也还有学者以一人之力撰写通史,如钱穆的《国史大纲》、邓之诚《中华两千年史》、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今天再也难以看到这样的鸿篇巨著了,也再也难看到这样渊博的学者了!
      
      在本书的第三部分,提到了现代史学的发展,言及人们不再关注于过去伟大的学者和诗篇,而是将眼光投向长时间段的社会史,一整部史著看下来可以了解很多琐屑的知识,但是很难了解整个西方的文化精神。
      
      因之,巴尔赞另辟蹊径,要撰写一部关于西方现代精神的文化史,他称之为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有心人自然会心领神会,他是想要与法国年鉴学派比试史著的高下,同样都是在撰写长时间段的历史,巴尔赞是如何处理文明与社会的关系,这才是我关心的重点所在。毕竟,西方文明不仅仅是经济、政治、社会,更重要的是需要看到他的精神历程。
      作为与特里林一样,在美国大学执牛耳的保守主义文化大师,巴尔赞认为西方现代文明已经衰落。这自然是不满文化左翼对于西方现代文明的抨击。他为了回应那些谩骂式的攻击,所以回到西方文明冉冉升起的十五世纪。通过考察现代文明的兴起,重新诠释现代精神的源头。在他看来西方现代文明的兴起源于与传统西方文明的断裂,主要体现在宗教改革上。对此,我们必须首先说明,巴尔赞为了强调这种断裂,偷偷将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偷换了历史发生的次序,本应该提前的文艺复兴,被巴尔赞刻意押后了。他批评了西方关于中世纪黑暗的说法,指出文艺复兴恰恰是得益于天主教会的赞助才得以兴起和发展。宗教改革恰恰是反对这种世俗化的努力,才要提出与教廷决裂。这种宗教上的决裂,固然是一种断裂的态度,但是并非如马克斯韦伯所言,是新教的崛起造成了的现代性的形成。
      
      恰恰相反,资本主义的兴起,首先在天主教会势力影响最大的意大利;而是新教运动的中心德国,反而是经济文化滞后的地区。这个史实,有力地质疑了现代性与宗教改革之间的联系。
      
      不过,必须从此出发,巴尔赞考察了西方现代文明的兴起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与大批的文化知识精英的努力分不开的。因此,他这部巨著考察了从文艺复兴开始,到启蒙运动时期的文化艺术大师,对他们的作品进行逐一的分析和点评。这种写法虽然很老套,但是却能够帮助我们这些西方的他者,了解究竟哪些作品是西方文化中的经典,哪些作品只是昙花一现。这种文化史的撰写,无疑摆脱了年鉴学派那种关注于细节的做派,寻找到一条西方文化兴起的思想线索,一条贯穿西方文化的精英兴衰的历史。越是兴起时期,巴尔赞越是工笔细画,对路德、彼得拉克、卢梭、伏尔泰都花了大量的篇幅,介绍他们的作品,描写他们的影响,领略他们的风采。
      
      而对于二十世纪,巴尔赞只给了短短两百多页的篇幅,除了大量的人名书名外,细节少之又少。这正表达了巴尔赞对西方现代文明日益堕落的不满,虽然二十世纪的文化明星众多,但是却无法与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的群星璀璨媲美。
      
      读到这里,我们不免掩卷叹息,即便是这样一个被巴尔赞鄙视的时代,还不是依然被国人推崇吗?
      
      这样一部西方现代文明兴起与衰落的历史,读起来让人并不快乐,甚至令人头痛,层出不穷的艺术作品和文化大师,熟悉的不熟悉的,让读者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样,眼花缭乱。这增长了我们对于西方现代文明的了解,也让我们感到疑窦丛生,西方文明为何兴起然后又衰落,东方文明的现代历程又究竟是什么样呢?何时才能有一位东方的巴尔赞来告诉我们上述问题的答案!
      
      (本文载《 晶报 》2013年12月21日B10 版http://jb.sznews.com/html/2013-12/21/content_2727619.htm)
      
  •     因为十三的日志,我也对历史有了好奇心~
  •       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雅克·巴尔赞就打算创作一部有关西方文化史的作品,然而一位长者却劝阻了他,因为长者相信,三十多岁的年轻人还没有足够的知识去驾驭这个宏大浩渺的题材。我们已经无法知道这位老者是谁,只知道谦逊的雅克·巴尔赞听从了他的这个无价的建议。五十年后,已经成为美国文化历史界泰斗的雅克·巴尔赞已经85岁了,他终于相信自己已经准备好了,开始动笔写就。一直到他93岁时,这部作品才正式出版。
      
      光是这本书出版背后的故事,就足以显现出这本书的厚重。它的分量不仅仅是八百多页的纸张所带来的,更是五十多年时光凝聚而成的。一个早已在学术界声名显赫的大家构思五十年后才敢下笔的作品,无论如何都值得我们轻拿轻放,细读慢品。
      
      每一个出版商大概都喜欢这样的传奇秘辛。这本书的诞生经历本身就是最好的营销话题和宣传文案。然而,这本书之所以备受瞩目,这个为人津津乐道的故事倒是其次的,时光凝聚出来的可以是一小块平平无奇的黑炭,也可以是万众瞩目的钻石。这本书能成为名家竞相推荐的读物,更是它本身的质地价值所带来的结果。
      
      500年间,从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开始,西方世界由零散混乱的现实一下子崛起,成为之后整个推动世界的主要力量。为什么是西方?为什么会崛起?这是意外发生还是必然结局?书的名字叫作《从黎明到衰弱》。西方世界真的衰弱了么?如果是,又缘何衰弱?在这500年间,那片大陆风云变幻,加速人类社会进步的事件和人物接连出现,这五个问题绝非三言两语可以回答,因此才有了这本厚实的巨著。
      
      雅克·巴尔赞用这种文化历史的笔法,极其细腻地尽可能展现事件发生的每一处细节,他带来的视角灵活多变,时而将视角拉高用开阔的视野展现整个社会对事件的反应,时而又将视角贴近当事人紧紧追随主线人物的言论举止。特别是对当时当地的社会态度,从来不用一两句话盲目概括,而是尽量引述人物的话语和行动,真实反映不同人物复杂多态的意见。这使得这本书不仅更加可读,而且也避免掺杂太多作者主观的私货。
      
      有人觉得,雅克·巴尔赞在这本书中对很多改变世界进程的大事的叙述上未免太过浅显简单。我不得不说,真要把每一件历史事件的方方面面全部道清说明,这恐怕不是一部八百多页就足够的,也不是五十年时光就足够的。某些学者穷尽一生光阴也不过只是把一个时代研究通透,后人依然还有增补的空间。要是觉得雅克要在一本书中道尽五百年的历史,未免归于苛刻。
      
      雅克打开的是一扇门,门的那一边是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我们过去的时光,他展现在我们的面前的情形,包罗万象却浮光掠影。他没有打算以一人之力把所有的路走完,实际上他仍然只是领路人,领着我们走了这么远。余下的不该再苛求这位贤者,而是该我们自己迈开脚步,一步步开拓下去的。
      
      在这个浮华年代,一切都可以量产。连文化似乎也不例外。快生活快消费驱使文化创作也变得快速零碎。这种耗尽毕生精力著书立说的人如此罕见稀有。难怪人们会把雅克·巴尔赞称作为“文艺复兴”的末代传人。
      
      然而,我们依然渴求,世间还有这样的贤者出现,不求著作等身但求一字千金,皓首穷经妙笔生花。这样的好书,即使五十年,我们也愿意等。
  •     单看这个评论,我严重怀疑我们读的是不是一本书- -材料方面我没觉得突出,倒是其超越时代、融会贯通的解读很有吸引力。
  •     你觉得适合什么样的人群看啊!我是一个学生!
  •     @毛毛 是的,综合性,其实都是文化前进的背景历史
  •     这本书浙江大学出版社已经翻译出版了,好像就是《艺术的用途和滥用》,其实所谓的人物,都是后来人看到的,今天周围也许有这样的人物,但却未必出名,所以也不必为此而叹息。焉知今日不如昔呢!
  •     @鼹鼠的土豆 我也是很喜欢
  •       孙骁骥/文
      
      当我们阅读历史的时候,或许并不清楚自己所读到底为何物。《韦伯斯特字典》对于“history”词条的解释是:“关于某人某事的一系列过去的事件。”但这个解读本身就难以让人信服。浩如烟海的事件不过充当了历史的素材,或者叫历史的草稿,而最终成稿终究需要史家动笔付诸于纸面。吊诡的是,墨迹落在纸上的刹那,手稿也随即幻化为了一种虚构,一种不仅关于过去、也涉及我们自身处境的想象。毕竟,史学家与任何一位写作者一样,被肉身牢牢捆绑在他生活的时代与文化当中。所谓历史,其实处处渗透着“当下”的墨痕。
      
      当历史作品本身也成为历史的脱落一页时,回读它们,更容易梳理出某种平时不易显现的思想线索。历史之父希罗多德记撰古希腊人的战争史,未免将成败兴亡寄托于神的意志,流于古神话之俗;爱德华·吉本写罗马史,吊古怀今,一派启蒙主义时代文人雅士之气;及至20世纪,科学理论流派纷呈,史家汤因比的分析型史学始得时代风气之先。到今天,在一个消费至上、娱乐至死的商业社会,我们几乎是出于本能,把历史事件的发生视为成功策划的商业案例,或者一次经过精密安排的营销。其实,我们想追问的只是:这些人物过去是怎么成事儿的?
      
      再打开史家雅克·巴尔赞(Jacques Barzun)的名著《从黎明到衰落》,这种困惑或者叫阅读障碍挥之不去:面对这样一部卷帙浩繁的全景式历史著作,究竟对读者说话的是隐藏在文字背后的作者意志,还是在大脑中把作者的叙述全部重新演绎一遍、自以为是的读者?坦白讲,在经过一番艰难的努力后,我不得不承认,自己的阅读应该被归为后一种情况。我不自觉地把阅读巴尔赞的过程置换为了一种用当下文化语境解构巴尔赞的过程。或者说,我也不过是深受消费文化洗脑,一意孤行、主观臆断、自作主张的芸芸众读者之一。
      
      但这种“文化决定论”的解读恰好是巴尔赞在书里所反对的,他开篇就批评了对文化一种老生常谈的阐释:“文化是你忘掉一切过去刻意学习过程的东西之后剩下来的。”巴尔赞认为这种见解太过于偏狭,只适于摆在橱窗里供小资们欣赏品玩,相比之下,文化史的事实真相却要复杂得多。在这部跨度数百年的文化著述中,他试图勾勒现代“西方文化”的另一个向度,即所谓的现代文化在发生学的意义上是如何塑造、影响了社会大众,过去的人们又是怎样与当时的新文化保持着一种“合谋”的关系,从而改变了历史的进程。文化,在巴尔赞看来是一种运作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我举其书前半部分的一个例子。在巴尔赞的叙述中,现代社会以一次“贴小广告”的行为开始:1517年,萨克森一个矿工的儿子路德把《九十五条论纲》张贴在维登堡的教堂门口时,现代社会的一场文化革命开始了。这也是一般认为西欧资产阶级宗教革命的开端,不过,真正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并不是路德对于天主教的诸多批评挞伐,而是活版印刷术。他写道:“倘若没有印刷术的帮助,路德的改革很可能成为泡影……当时已通用40年的古登堡活版印刷术成了分裂西方的物质工具。”
      
      道理很简单。对天主教诸多恶习乃至教皇的抨击,路德之前大有人在,但印刷技术不甚发达的时代,这些信息流传的速度奇低,况且很不容易被保存。那时,书大多是以手抄本方式流传,数量稀少。在学校的课堂上,全班只有授课老师手里有书,授课方法基本靠朗读,故而英语的大学教授也称Reader(读者)。设若路德早生百年,他的言论怕也不知道会流传到哪位Reader手里,湮灭于众多历史的残片中。
      
      不过,到了16世纪,情况已大有不同。在这个世纪的第一年,拜活版印刷术所赐,欧洲百余家出版社总共印发了900多万册书。人手一册书自此成为了可能,这对于人类的文化进程,自有不可估量的影响。路德的言论被复制张贴成了一件很方便的事,印刷出版物的便捷技术让呼应路德言论的声音更加容易被人们听到。农夫、商人、贵族、骑士乃至僧侣,听到路德号召的人们云集响应。在各方的共同作用之下,最终促成了标志现代社会诞生的欧洲宗教革命。
      
      以今天流行的商业视角看,路德引发的革命所作所为算是经过周密策划的流行文化运动吗?我想,首先得搞清楚何谓流行。商业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引爆点:如何制造流行》中把流行文化的传播比拟为流行病——流行病爆发需要三个条件:人们传播传染物的行为、传染物本身和传染物发挥作用所需的环境。以此标准观察宗教改革时代的欧洲,印刷术让文化的“传染物”具备了必须的环境,路德为人们制造了“传染物”本身,而人们对于天主教既有制度的不满,驱使他们自发地传播路德的“反动言论”。这场文化的流行病三要素都已具备,猛烈地爆发、蔓延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引发文化流行病的由头通常有些微不足道。比如赎罪券和天主教的繁文缛节,早就让当时的信徒不堪其烦,路德的文字充当了点燃人们怒火的一颗火星。尽管巴尔赞没有亲自为我们总结,但放眼望去,在文化史的各领域似乎都存在着这么一个“流行病规律”:先是有技术上的革新,使文化的变革成为可能,技术革新又伴随着某一领域人们经年累月对陈规的厌恶,随后,通过某个具体事件导火索的引燃,新的文化诉求得以迅速传播,文化的演化递进至此成为现实。
      
      不单是宗教,在绘画领域人们也可以发现这一规律的踪影。文艺复兴时期开始流行的人文画,就创作者的动机来说,是由于厌烦了宗教绘画的装腔作势。刻板的画风让流行画家将匠心别具的目光移到他处,笔尖指向了市井人物和民情风俗。但是,画家们的艺术诉求之所以能有的放矢,则多亏了绘画颜料技术的革新。油画颜料和帆布的广泛使用让绘画者不用像过去那样“先要把颜料在清水或石灰水中化开”,他们可以很容易地对绘画内容反复修改,且画作便于携带。这种被米开朗琪罗嘲笑为专为妇孺而设的画法,引发了当时艺术领域的裂变,亦成为后世新绘画传统的主流。自文艺复兴以降,变得更便捷的艺术终于张开手臂拥抱了商业。
      
      在巴尔赞为我们和盘托出的这锅文化盛宴里,我们看到了历史,或者说文化史的运作方式。印刷术、航海和商业的发展贯穿着文艺复兴到启蒙主义的漫长历史时段,改变了当时的文学艺术;知识传播的大众化和私密化为19世纪的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埋下了种子;近代工业技术的进步看似不可思议地暗中塑造着乐器的形态,彻底改变了管弦乐。到19世纪行将结束之时,轻工业的长足进步让媒体广告渐成为社会主流,至今还影响着我们身处其中的文化……而当我们谈论20世纪的摄影、电影、现代艺术时,我们往往热衷于谈论一些显著的人和事件,却容易忘记科学技术所铺垫的“硬件环境”。巴尔赞提醒我们,只有将这几方面通盘考察,我们的文化判断力才算及格。“西方文化的果实——人权、社会福利、机器并不是像野草一样自己长成的,而是无数人辛勤培育的结果。”作为一个深受传统熏陶的人文主义者,巴尔赞的言语间还是不时透露出他思想的源头,以及对消费至死的商业社会怀着轻蔑与悲观。全书进行到20世纪尾声时,落寞的他环顾纷扰的四周,缓缓写道:“科学和技术是唯一没有衰退的制度”,而“无处不在的数字、技术术语和思想、对体系和公式的依赖,都造成了一种监狱似的气氛”。此番带着悲剧底色的感喟让人联想到写下《西方的没落》的施宾格勒,他们似乎想告诉读者同一件事:当某种文化已经过度专业化、被委托给专家、成了谋生手段、产业链的一个环节、大学的一个系、考试和纸的时候,人们完全有理由期待路德那样的离经叛道者把新的宣言张贴在庙堂的外墙上。
      
      有人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时代如果没有把一位胆敢张贴大逆不道言论的青年推到台前,老百姓也没有借科技之便而跟着这年轻人瞎起哄的话,弄不好今天全欧洲最保值的理财产品依然是赎罪券。于是,为求准确补上一句“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好用的科技、从不闲着的人民,再加一个煽风点火的意见领袖,当这几样都齐活了,一次关于新文化的大型策划就具备了成功的可能。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讲,这恐怕是最接近巴尔赞本意的解读。
  •     这本书不光是大的问题,译文也实在是太让人无奈了,明显是赶工之作。
  •     最近一直在读英文版,断断续续的几个月了还没读完……
    感觉还是读英文更能欣赏巴赞那狡黠的心智
  •     1个人只花了50年时光,却让人类的思想前进的五百年!
  •     “哦,我曾生活在蒙昧之中,喜欢黑暗,憎恨光明。我曾仇恨敬神,然而神却降我以慈悲。”
  •       重读《从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500年》
      
      时间真快,五年前读过这本厚厚的文化史巨著。当时叹为观止。最近开始重读,又有很多启发。
      
      
      “文艺复兴时期大量的论文说明了这场文化运动的性质。人们通常以为它是由几个天才发起的,有些崇拜者、赞助人和能言善辩的支持者参加,他们的名字列在小型字体的脚注里。其实,文艺复兴运动有一大批才华横溢的人共同参与。任何运动想要成气候,群众是不可缺少的。这是一个普遍规律。这些众多的合作者天赋一定都很高,不是碌碌之辈。也许,作为创造者,他们不够全面,或者运气不佳;他们的名字有些流传下来,有些已经不为人知。但是,回顾过去,会看到他们中不少人提出了独创性的观点,或者首先使用了某些技巧。他们集体的言谈行动维持着创造的激情,激发了他们中间的天才,他们是那一时期烂漫繁花的护花春泥。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伟大的艺术时代的形成所需要的条件。这样的时代往往时间短暂,地点似乎偶然随意,造就这种时代的条件与有些人想象的不同,不是经济繁荣,或政府明智,全力支持,或四海承平——佛罗伦萨在全盛时期,内外冲突连续不断。第一个必要条件是有志之士汇集在一起。他们也许原来分散各地,当某个重大的文化事件的消息传到国外,或者是技术上发生了突破的时候,他们就突然从四面八方涌来,来到事件的原发地。正如革命情绪的传播一样,狂热的兴趣,不同的见解,那些努力创造、相互比较、激烈辩论的艺术家之间的竞争,这一切所造成的激情使艺术迸发出超常的光彩。几百个有才气的人中间,只能出现几个伟大的艺术家。被埋没的天才因为时运不好,只能在偏僻的角落里默默耕耘,忍受着孤独,经常因此而受到创伤。
      
      在艺术的颠峰时期,往往是先实践,后理论——先有作品,然后才有概念。同时,从实际中得出的理论使我们了解到主要艺术家的一些(不是全部)意图,和他们的作品所使用的标准。这些情况持续了400年的时间,不应该为了取悦20世纪晚期企图排斥艺术意图的批评家而把它斥为无稽之谈。文艺复兴的论文谈到,艺术家除了他的道德使命感之外,他的责任(也就是他的意图)就是模仿自然。他必须细心观察“上帝的脚凳”,这是信仰上帝的一种方式。这种严谨与科学家的严谨是相同的。当时有不少艺术家认为自己同时也是“自然科学家”,那时还没有出现把最优秀的思想家分成不同的类别的“两种文化”。(P69-70)”
      
      重读《从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 》
      
  •     @鼹鼠的土豆 基督?
  •     即使五十年,我们也愿意等
  •     这本书就是史料的堆砌么?会不会和历史书一样啊?
  •       医院温岭开病假条【ΩΩ:535982237】温岭医院开诊断证明医院温岭开病假条【ΩΩ:535982237】温岭医院开诊断证明医院温岭开病假条【ΩΩ:535982237】温岭医院开诊断证明医院温岭开病假条【ΩΩ:535982237】温岭医院开诊断证明医院温岭开病假条【ΩΩ:535982237】温岭医院开诊断证明
  •       如果你干脆就从作者的态度出发,把它当作衰落时代(包括历史写作)写作的一部历史书,这书瞬间就变得性感俏皮。如果你再顺着作者描述的衰落方向,你会发现全书大量貌似边角料的历史陈述本身就是一种自我描述的文化衰落。假若若干年过去,后世研究历代史料,发现到20世纪历史书是这个模样儿,就会说:啊呀,那是一个毫无艺术和文化的时代呀。
      
      书中至始至终都在描写“西方大众文化生活500年”;相对比较版刻的政治科技角度描写的辉煌歌功颂德史,它显得很丰满,但前提是读者对这些历史已经有了一个框架的了解。
      
      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最一般的文学作品是直接的模仿,而好作品通过暗示。≪从黎明到衰落≫向我们暗示了这样一个过程:复古(新教运动)~复兴(文艺复兴)~传播(平民主义)~破坏(浪漫主义)~衰落(工业时代)。
      
      作者非常明确地指出,工业时代的创造根本谈不上创造,因为有大量根本谈不上天才的人物在从事着所谓的“创造活动”,平民主义本身也是扼杀天才的。
      
      究竟什么才是文明?我现在也跳出了现代性的框子,来思考这一问题;也许把至今仍然存在的其他习性的民族纳入其中进行思考,会更加透彻。这个话题等几天再写。
      
      工业时代所代表的衰落,很像中世纪有作思想、经济、政治垄断地位的教会:全民皆渗透其中的时候,它其实就已经从曾经的圣人创立、智者传道的阶段,变为接纳全人类丑恶的藏污纳垢之地。人人都能当老板的时候,谁能保证负责、有良心的人一定在竞争中取胜?
      
      只要人的脑部结构不改变,其实智慧的巅峰,前人早已触及。剩下的只有领悟和传承•••对它的认知就是文明的起伏•••
      
      衰落,意味着更替,书的结尾意味深长:•••娱乐过度的人们在少数上层阶级焦躁不安的男女领导下要求改革•••这些激进分子开始学习原来被忽视的文学和哲学著作,并坚持说他们才反应了真实的生活。他们号召大家以新的眼光来看待那些纪念碑,•••他们发现了一个过去并用它来创造一个新的现在。•••它在年轻有为的人心中激起了热情,他们不断惊叹活着是多么令人欢欣。﹣﹣1995年纽约所见
      
      也是:2011年中国所见。
  •       作者说他为这本书的筹备花了一生的时间,这份辛劳是毋庸置疑的,从马丁•路德掀起的宗教革命,一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这本书中对于西方文化领域五百年来错综复杂的种种历史和现象,进行了大量的记录和陈述,才完成了这部总厚度达到868页的作品,其中史料的丰富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我也得诚实的说,这本书对我来说有两个遗憾,作为一本文化史,它在整体布局上既缺乏明确的框架和脉络,所有的人物和事件就只是按照年代陈列在那里而已;而且其中对于文化发展的深层规律的发掘未免过于有限,似乎所有的事件都是孤立的或者只是单纯的顺序发生罢了。
      
      这倒并非作者秉承了什么述而不论的史家精神,事实上作者还是进行了许多相当频繁的评论的,然而尽管这部书纵贯了五百年的历史,作者对于每一个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论,似乎却从未超出那一点上时间和空间的有限范畴,而始终没有放入整个历史的尺度上进行衡量,其结果就是这种评论明显地深度有限,并且在更大的尺度上出现了无法忽视的基础性缺失和错误——比如居然能将俄国革命的意外发展视为民众激情的产物——你是在无视列宁同志以高超手腕严密组织并且纲领明确的党派力量么?
      
      同样,由于限定以文化以及文化人物作为叙述的中心,这本书对文化和经济、社会、技术方面的关系整理得并不清楚,尽管作者并非没有努力地将每个事件中所涉及的多方面要素都陈列出来,然而由于基本结构的缺乏,其叙述不可避免地显得散乱。
      
      某种意义上,太阳之下,罕有新事,不同时期的人们所采取的行动模式具有惊人的高度相似性,尽管他们会采用不同的技术内核,使用不同的文化包装,但驱动他们的却始终是相同的欲望。如果能够抓到这个核心,这本书的叙述会更加井然有条,但是现在,这个任务只能由我们自己去完成了。
      
      不过,从好的角度来思考,这倒也可以作为一次大型思维锻炼,作者已经把一切必须的材料为我们完整地准备好了,而如何用这些材料烹饪出美味佳肴,则完全任由我们自由发挥,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充满趣味与惊喜的旅程?
      
      而以材料而言,这本书的质量是堪称一流的。
      
  •     @少则得 感觉怎么样
  •     這是本門外漢看了,覺得:『哇!作者好了不起!知道好多東西!』然後,對自己到底多知道了點什麼卻毫無頭緒的書。
  •     有立场有观点!
  •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予欲无言,但且行之。
  •       看到第一眼的时候被它吸引,本以为是西方宫廷史,打开书时发现它是一部伟大的西方文化史。记载着500年的西方文化,1500年---至今,讲述着西方文化的前进,演变历史。笔记写了好多页后,慢慢才发现作者的思绪。。。。。。
      
      作者雅克•巴尔赞,他用50年的时间写出了这部《从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从1500年至今》,868页,西方文化生活的缩影。从这部书的结构来说,不是按照明显的时间顺序,而是按照四大革命—宗教革命,君主制革命,自由革命,社会革命的顺序写的,,着重于作家作品,着重于文化的变革,突出文化在历史过程中的意义。从内容上,文化本身就是丰富多彩,包罗万象。这部书的内容包括了宗教,改革,战争,政治,文化,艺术,建筑,科学,社会的意识形态等等。
      
      第一部分是宗教革命---《 从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到玻意耳的“无形的学院”》,在此部分主要的代表人物:1. 路德,新宗教改革的发起人,他的改革终止了中世纪天主教教会在欧洲的独一地位。代表作:《九十五条论纲》2. 伊拉斯谟人文主义的代表人物,批判路德。代表作:《论自由意志》《愚人颂》《新约》。3. 加尔文,16世纪杰出的思想家,改革运动的改革者,主要成就是把路德关于基督徒自由的两大声明结合在一起,通过信仰得到个人的拯救;为抵制无政府主义而服从社会。之后西方文化开始复兴,16,17世纪的意大利文艺,诞生了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塔索等多位杰出的艺术家,包括画家,诗人,音乐等。
      
      第二部分君主制革命---《从凡尔赛的沼泽、沙地到网球场》,主要人物:1. 路易十四,使法兰西王国成为当时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使自己成为法国史上最伟大、也是世界史上执政最长久的君主之一。2. 克伦威尔,信仰清教徒,英国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领袖、政治家和军事家。在英国内战中打败了保皇党军队。他是英国议会民主制的奠基人。
      
      第三部分自由革命---从《浮士德》第一部到《走下楼梯的裸女》第二号。个人觉得这个部分是读起来比较有意思的一章,从浪漫主义开始,到思想的解放,女性的自由解放都在这章得到体现,文化,教育,音乐,歌剧,建筑等也都在这里开始大规模,丰富的发展。
      
      第四部分社会革命从“大幻想”到“西方文明不能要”,其实在一步步在把过去的历史文化变化和现代社会的意识链接在一起。
      
      与《时代的精神状况》的文化系列书相比,《从黎明到衰落》是一个整体,内容上涉及各个阶段,丰富多彩,穿插着战争,穿插着人物的意义。《时代的精神状况》是写在一个时代,一个点。而《从黎明到衰落》是在写一个面,整个西方文化500年的进程,一个大的“面”。
      
      本书的独特写法之处:
      1、在看过一些历史文化的史书之后,我发现这本书,作者独特的写法:横断面。横断面一共有六个,涉及六个城市,1540年前后的马德里,1650年前后的威尼斯,1715年前后的伦敦,1790年前后的魏玛,1830年前后的巴黎,1895年前后的芝加哥。作者说,“写横断面的意义是为了概括性地介绍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地方发生和出现的各种事件和思想,它们都是一个生活在斯时斯地,眼光锐利的观察家必定注意得到的。”在读过这六个横断面后,不仅仅是一个地点,而是一段历史,一段战争,引申到多个地点,只有主题可能有所相关。例如,读到威尼斯,联想主题“衰落,歌剧”;读到魏玛,联想主题“政治,战争”;读到巴黎时,想到主题“浪漫主义”。
      
      2、书中的排版每一页都插有著名作品中的书摘,虽然不是一本书的全部,但是在品味美言的时候,也可以得出本作品的风格。例如,295页克伦威尔给表亲圣约翰夫人的话:“哦,我曾生活在蒙昧之中,喜欢黑暗,憎恨光明。我曾仇恨敬神,然而神却降我以慈悲。”
      
      总体而言,本部书是一本政治,历史,文化,艺术等相结合在一起的综合性,描述西方500年文化的图书,内容丰富。从制作排版上,有插入书摘的独特性,值得品读!。
      
  •     恢弘大气的文化史,从去年开始终于断断续续读完了。在大框架之下的填充十分饱满,各种哲人艺术家音乐家扔出来而且很多内容慢慢维基。译笔美。读的第一本竖版书第一本繁体字
  •     感谢兄的指正,文章是从俗还是求雅,似乎并无一定之方,弟行文之际,多信笔直抒,而刊物文章则不免雕饰,故曲笔有之。不过我也请教兄,行文是否应从俗从众,还是应秉笔直书?
  •        如何由一件平常事演变成一场革命
      
      大概的路线:
      消息传来(某人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事)-
      ------消息迅即传开(因为它与当时的形势恰好相合,或者同人们意识深处的某种情绪吻合)
      ------气氛紧张(人们开始互相探问真情和这件事的含义
      ------时间感发生变化,变快(本来遥远的未来也不再遥远了)
      ------打破紧张气氛,革命爆发
      
      
      参加革命的人
      1 热血沸腾的年轻人(满怀希望地追求思想的新动向)
       2 痞子(趁机聚众闹事)
       3 心怀不满的人(发泄怨气)
      
      革命包含的动机
      
      
      希望 野心 贪婪 恐惧 欲望 嫉妒 对秩序和艺术的仇恨 狂热 英勇的献身精神 对破坏的痴迷
      
      革命的形势 对于旁观者来说,事态的发展如奔腾的洪水
       对于局内人来说,它却呈旋涡状
      
      革命中各类人的态度变化
      
      
       总体而言,人和人的差距缩小了
       老百姓学会了他们原来不熟悉原本也不感兴趣的词汇和概念,像知识份子一样展开讨论
      
      知识份子则把它们通常关心的话题----艺术,哲学,学术研究----抛在脑后,因为革命的思想是惟一扣人心弦的主题
      
      富人和“头脑清醒”的人出于恐惧而团结起来,以捍卫他们的传统和习俗。但是该怎么办则意见不一,许多人看到自己的孩子居然站到了“错误的一边”
      
      权势者冷眼旁观,想着如何趁乱取利
      
      舆论领导人力图把一些流行的想法综合起来,形成他们为之奋斗的一种立场。他们或是安抚民众使其放心,或是鼓动闷勇敢大胆,他们是运动的领导者。
      
      
      
  •     谢@若潇潇
  •     太细致了,这是真的在读
  •     恩恩,说的真好
  •     “每一个出版商大概都喜欢这样的传奇秘辛。这本书的诞生经历本身就是最好的营销话题和宣传文案。”——我倒觉得本文像一篇宣传文案。
  •       从1500年作为“现代时代”的开始,分为五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1500年到1660年——围绕的问题是宗教中应当信什么;
      第二个时期——1661年到1789年——的主导问题是如何确定个人的地位和政府的模式;
      第三个时期——1790年到1920年——思考的是以何种方法来实现社会和经济平等;
      最后的时期是所有上述努力的混合的结果。
      ------------------------------------------------------------
      四次大震荡:
      16世纪的宗教革命;
      17世纪的君主制革命;
      贯穿18-19世纪的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法国”革命;
      20世纪发生的社会性的、集体性的“俄国”革命。
      ------------------------------------------------------------------
      
      16世纪
      
      路德的《九十五条纲论》
      *革命明确它的敌人:不是天主教或它的教徒,而是教皇、他的下属以及他们搞的各种仪式,即敬神的种种繁琐的手续。
      *路德与伊拉斯莫
      *布尔哈特把新教改革总结为逃避约束。不仅是打破陈腐习俗,革命的实际得益者不仅限于王公,它还为普通人解除了一套难以承受的责任(为“德行”所需消耗的金钱、时间和精力,e.g.包括购买赎罪券)。
      *新教改革与文化改变
      画像、神坛桌布、蜡烛和圣物必须取缔,十字架和香火也必须取缔。反对罗马教会的繁复服饰(被英国的清教徒称为“粉饰偶像”)。除了每个时代那些由于感官原因而向往宗教的人仍然选择天主教作为信仰,对于其余人来说,教堂和艺术之间悠久的联系被永远地切断了。
      新教减少了圣礼引起的敬畏。称为思想和精神粮食,使整个人民有了共同的知识背景和高级意义上的共同文化。
      路德曾经说与其说他相信,不如说他亲身感受到了三位一体。“圣父、圣子和圣灵主宰一切创造,无论是艺术创造还是其他的创造,每一体都有其特定的作用。”《创造者的思想》(The Mind of the Creator)桃乐塞.塞耶斯
      
      加尔文
      他的成就:把路德关于基督徒自由的两大声明结合在一起:第一,通过信仰得到个人的拯救;第二,为抵制无政府主义而服从于社会。
      革命的主题不是自由而是解放。旧的锁链被打碎,换来严格的道义责任。在加尔文管辖下的日内瓦,人们必须一天两次去教堂。加尔文能够切断一个罪人与社会的一切联系。加尔文主义使每个人与所有的其他人为敌,并与自己为敌,使许多人对犯罪害怕之极。
      
      新教革命与天主教改革(特伦托)
      天主教在特伦托发起了天主教反革命运动。改革教会纪律和道德。对各种事情加以明确规定。行动包括:规定制定禁书单指南、重新启用罗马宗教法庭、增加主教的巡查;由巴罗尼阿斯大主教撰写早期教会史来抵制福音主义倡导的原始主义,教会决心收复大片领土(如波兰)。
      
      新教革命与天主教发革命下的文化艺术(耶稣会)
      在欧洲,新生活中的文化分裂现象非常明显。天主教为了重新站住脚跟,创造了许多新的建筑和艺术品,而新教则创造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和理论,信奉加尔文教的宫廷特别注重学习知识,苏格兰开始普及教育。天主教徒建造或修复教堂,订购圣坛画、圣母和众圣的画像和雕塑——大批的巴洛克艺术品就是证明。
      
      耶稣会(来自百度百科)
      为天主教的主要修会之一,又称耶稣连队 ,1535年8月15日由西班牙罗耀拉的依纳爵( Ignace de Loyola )为因应当时基督新教的宗教改革成立,获得罗马教廷教宗的许可。耶稣会最主要的任务是教育与传教,在欧洲兴办许多大学,培养出的学生除是耶稣会人才外,也活跃于政界与知识份子阶级,著名的如笛卡儿。
      
      反新教和巴洛克时期:在欧洲耶稣会在反新教的运动中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尤其在学校和大学中他们的影响非常大。他们将布道的仪式搞得非常华丽,这正好与马丁·路德的新教相反,路德宣传节省的布道仪式。耶稣会对巴洛克艺术的发展和普及起了很大的作用。耶稣会的成员对当时的政治也有很大的影响,因为他们中许多人是国王的忏悔神父。
      
      耶稣会的学校,所有适龄青少年,无论穷富,都可以入学。这个优秀的制度早就出了群星灿烂的思想家。从笛卡尔到伏尔泰,许多哲学家和科学家都是耶稣会成员教出来的。其中更有些杰出的学生后来反对学校的教条,这些人成为18世纪启蒙运动的领袖。
      
      
      ***人文主义
      与革命思想通史发挥作用的另一个力量,加强个人的意识和个人的要求。人文主义也对过去发生兴趣而产生,但这过去不是原始的过去,而是文明的过去。这个过去不是新教所寻找的更纯正的宗教,而是一个更加没有宗教气息的世界。
      
      最初的认为主义者认为,古典著作所描述的文明在处理世俗事物时,是以人为中心的,诗歌、戏曲、史书、传记、道德和社会哲学,都是世俗主题。人文主义是学者,但他们不需要象牙塔。
      
      西塞罗——人文主义文化的英雄。
      
      14、15世纪,知识阶层普遍熟悉的人文主义指的是古罗马。人文主义者是通过罗马去看希腊的。对于像帕台农神庙、伯利克里、米洛的维纳斯这些希腊的东西的明显的意识和崇拜,是到我们时代较晚时候才开始的。
      
      几百年里人文主义者的共同点:第一,有一组得到公认的作家;第二,有一套学习和辩论方法。此外,他们相信理性和自然是幸福生活的最好指南。我们今天的“研究”方法,受人文主义影响很大。
      
      中世纪也崇拜古人,但它们对待历史的方法,不是研究,而是把时间和空间混在一起,把事实、传说和奇迹混为一谈,想象来世。
      
      文艺复兴:14世纪意大利的彼特拉克(十四行诗、从父亲那儿得到西塞罗的手稿)是第一个纯粹的人文主义者。15世纪的绘画成就。16世纪的文艺复兴作家(伊拉斯莫、蒙田、塔索、莎士比亚以及法国七星诗社的使人们……)。还有文艺复兴音乐。
      
      人文主义者与新教徒以及天主教徒的关系与差异
      人文主义重视研究,这帮助宗教改革分子提供了教皇是人间和天堂的篡位者的依据。16世纪的学术研究巩固了新教关于教义的来源是福音书而不是教会的观点。
      但人文主义者的领袖人物不具有新教徒的激情。同时,天主教皇在品位上是人文主义者。
      人文主义者将宗教信仰和哲学结合在一起,认为一个彻底人文主义化的宗教体制能够理解不同的宗教感受,应该允许不同形式的存在。
      人文主义拒绝宗教的禁欲主义(马尔西利奥.菲切诺《生命之书》),甚至连自责都不接受,因此助长了个人主义的情绪。
      
      
      ***艺术家的诞生
      中世纪的知识传播限制。工匠行会对工艺严格保密,因为这是由价值的财产。从事科学的人(炼金士和占星家)为了赚钱互相秘密竞争。15世纪晚期,随着个人主义的出现和行会精神的减弱,脑力劳动者开始靠才能,而不是靠秘密来保护他们所提供的服务的价值。
      15世纪中期,吉贝尔蒂(雕塑家),首先兴起了把自己的知识传授他人的念头。在他之后,艺术家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最伟大、最多产的,15世纪建筑师莱昂内.巴蒂斯塔.阿尔贝蒂。
      
      进步的观念:
      在16世纪中期开始,回顾一下彼特拉克、桥托或威克里夫的成就,再看看最近的文学著作、绘画作品、学术研究和宗教思想,必然使人们确信良好变化的积累意味着进步。
      首先是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更接近人”,因而比中世纪的观点、行为和语言更为优越。其次,对于技巧的意识显然“推动了进步”——产生了绘画的透视法和音乐中的复调音乐,还促进了实用艺术和科学的改进。最后,人的举止渐趋优雅,由于新教革命,两大教会的宗教都更加纯洁。
      意识到进步,也就知道了谁做了新的事情,谁在宣传新的思想。个人的价值提高了:某某人是可用之才,知道谈论和赞扬——或者从竞争对手的角度来看,应该攻击。文艺复兴的热情使艺术家成为非同寻常之辈,使他越来越不受传统和法律的制约。
      
      艺术家独立的最明显的迹象是,当赞助人(或他的管家)企图对设计发表意见时,艺术家请他不要插手自己不懂的事。渐渐的赞助人不再可能强制“他的”艺术家了,甚至连指导也做不到。
      
      贵族和他们养活的艺术家不受早九晚五的作息时间的约束,可以任意支配一天中的时间。今天艺术家让人羡慕也是同样的原因。但是,悠闲并非表面上那么简单。这些作为16世纪文化柱石的人们深深地卷在政治阴谋、爱情纠葛和世仇宿怨的漩涡中;他们从军打仗,管理家产,还要通过复杂的联姻和冗长的谈判来扩大家业。他们绝非游手好闲,无忧无虑。然而,他们做的一些事情似乎只有漫不经心、无所事事的人才做得出来。这种矛盾只有一种解释:悠闲是一种心态,它需要社会的赞成和许可。当普遍的日常生活和公众舆论倾向于工作的时候,悠闲便成了例外,成了需要特别计划才能实现的喘息的机会。
      
      ***16世纪的西班牙
      银子泛滥(1545年在秘鲁的伯托西发现了银矿)。半个世纪里,在马德里运银船队每次安全回港,人们都欢乐庆贺。但这导致了通货膨胀的灾难,特别是扩散到了欧洲的其他地方。物价长期上涨,使一切靠固定收入生活的人陷入贫困之中。长期的困境刺激了新的经济学思想的产生。货物量与流通中的货币之间的明确关系。贵金属猛增的另一个后果,是导致许多国家在17世纪采纳了重商主义的原则。商人的世界观被用来指导整个国家。
      
      
      
  •       每天至少更新5条
      
      第一部分 从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到玻意耳的“无形学院”
      
      1.
       我们动辄将某些事物的出现称作“革命了!”,但从16世纪的大动乱到现在,仅有四场动乱可以称为“革命”,它们是16世纪的宗教革命、17世纪的君主制革命、贯穿18~19世纪的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法国”革命,20世纪发生的社会性的、集体主义的“俄国”革命。
       其余的那些十几场被历史书称作“革命”的动乱不过是这四场大革命的余震,或者只是特别的暴乱罢了。
      
      2.
       路德生活的那个时期,社会风行出售“赎罪券”,教皇让信众以为购买赎罪券,持券人就有了忏悔之道,可以缩短自己或是朋友和家人在炼狱受苦的时间。
       不仅仅是赎罪券,传教士所推崇的那些”德行“每天都要消耗金钱、时间和精力,除了弥撒是免费的。孩子的洗礼、圣礼、婚礼、临终仪式、购买墓地、圣地朝拜,奉献祭品,都要花钱。
       虔诚的基督徒还必须定期施舍钱财,为病人和死人买蜡烛,做弥撒,然后是交钱给”奉金收集人“,还要应付上门化缘的修道士,尸体运送需要一个金币,还有什一税,但这些钱都落在了附近富裕的僧侣手中,而他们并没有为拯救纳税人的灵魂出过什么力,传教士仍旧一贫如洗。
       路德发动宗教改革的初衷,即是对”以购买赎罪券来取代真正的痛悔和人竭力的苦修“提出质疑。
       路德张贴的论文获得爆炸性的影响,和当时印刷术的成熟是分不开的。除此之外,也得益于造纸,工匠和改良的油墨。
       这场改革的背后其实正是僧侣利益阶层与王公贵族阶层、平民阶层之间的一场对抗。
      
      3.
       路德确定宗教革命(《九十五条论纲》)的首要敌人:教皇、他的下属以及他们搞的各种繁琐的敬神仪式。
      
      4.
       宗教改革期间,亨利八世顺势打着改革和道义的旗号,以及他的婚姻问题,公开没收了英国大小修道院的财产。实际上在16世纪,除了意大利和西班牙,政府没收教会财产的事件屡见不鲜。
       革命给人带来的大致就是这种”感觉“。每次革命的成果和流血的程度不同,但它们的动机基本上由同样的因素构成:希望、野心、贪婪、恐惧、欲望、对秩序和艺术的仇恨、狂热、英勇的献身精神和对破坏的痴迷。
      
      5.
       关于什么是”真正的信仰“,什么是”良好社会“,路德影响下,随着《圣经》评注、训诫和颂词以及相关翻译的增加,宗教产生分裂与大量伴随的辩论与对峙,直到1900年,宗教书籍的出版数量才首次被其他书籍超过。这场宗教内战的结果是,在20世纪末,西方各种各样的基督教派,仅在法国就有100多个。
       当人们认为繁复的累赘已经埋没了一个体制原来宗旨的时候,当所有要求改革的理论都陷于失败的时候,他们中间最有思想、最活跃的人便会希望从”文明中解脱出来“。毋庸赘言,路德提出的”基督徒自由“也为现代的解放这一突出主题打响了第一炮。
      
      6.
       在一个衰落了的文化中,最能发挥才能的主要是讽刺家。15世纪中最伟大的讽刺家是——伊拉斯谟。他也是第一位以写作谋生的人文主义者。
       虽然伊拉斯谟是一位幽默家,但他非常严肃地批评了路德的理论,即大多数人将注定永远受罚,只有少数人会得救,得救的原因不是他们一生行为无暇,而是无法解释的上帝的恩赐。如果路德看见一个罪犯被送上断头台,他会从内心认定,上帝从他赋予那个罪犯的生命的一开始就已经决定了罪犯的结局。
       这就是得救预定论,或命定论。这个信仰至今还很有市场,而且不仅局限于新教徒和信仰宗教的人。(感觉中枪了……)
      
      7.
       伊拉斯谟的代表作是《愚人颂》,顾名思义,该书说明各行各业的人常常不顾常理,偏爱做愚蠢的事。他们,尤其是那些极其愚蠢的人,其行为败坏了愚人的名声。愚人至少是诚实、不做作的,永远以真面貌示人。愚人得出的结论是:人越疯狂,越幸福。
       愚人颂比路德《九十五条论纲》早出版8年。
      
      8.
       路德每年把《圣经》通读两边,在工作期间饱受抑郁症和结石的痛苦。是他得出结论说:”如果人只靠理性,是无法同意《圣经》里的说法的。“《圣经》充满了神秘,”只有傻子才会企图作出解释。“
       路德赞同过残酷的镇压和女巫处决,不过他最后说:
       ”早知如此,我决不会做教士。“
      
      9.
       路德死后一年,革命失败。又经过八年波折,欧洲承认了新教的独立,任何一个王公(城镇)都可以选择新教会或天主教,臣民必须服从这一选择或者自己离开;反抗者的唯一选择是自我流放。最后一条暗示并且部分实现了个人主义。
      
      10.
       在新教改革之前,一次仪式的布道时间长达3小时,对《圣经》的一两句做"讲解"需要1个小时,一天做2次礼拜。而现在时间被大大缩短了,使用普通文取代大家都听球不懂的拉丁文,礼拜也只需要礼拜天去教堂,而天主教至今仍保留每天都可以去的传统。
       最夸张的是,以前在神父领受面包和葡萄酒”两种圣餐“时——如果洒了酒,神父手指要被切掉——现在新教让常人直接领受圣餐,no finger。
      
      11.
       16世纪其他的一些基本信念在当代也有其翻版。当年路德为灵魂而痛苦不已,而存在主义者则执着于焦虑,或对“人类的境况”感到绝望。莫名其妙的“罪恶感”目前似乎非常流行,尤其在许多抑郁症患者中间。这种病有时是医得好的,方法是自我反省并接受内省揭露出来的事实,路德的病就是这样医好了的。现代人的自我反省有心理医生的帮助。天主教的忏悔也是这种治疗方法的一种简化形式。
      
      12.
       在现在的开明时代,人们的词汇中仍然保留着“罪过”这个词。不少现代小说家、诗人和社会理论家把我们时代的暴行归咎于原罪。它假定人性有着根本性的缺陷,但它比神学家的理论更加无情,因为它不包括赎罪和洗礼的效力。16世纪的时候i,赎罪和洗礼帮人们卸除了思想上的沉重负担。对于当今的一些人来说,“科学”的赎罪办法是政治革命。革命之后,历史将终结(福山?),社会将迎来无须法律的幸福祥和。
      
      13.
       “不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不能说500年前的新教徒和天主教徒同我们一模一样,分别只在于他们使用诗意的语言,我们使用科学性的语言。索齐尼派教徒的上帝不是“统一的原则”,而是拯救罪人的我主基督。这一切之间的相似之处是人的动机:信仰一个上帝的思想与把所有现象归结于一套规律之下的科学愿望是类似的。
      
      14.
       加尔文是16世纪路德之后的重要思想家和改革运动的改革者,他把路德关于基督徒自由的两大生命结合在一起:第一,通过信仰得到个人的拯救;第二,为抵制无政府主义而服从社会。当然这一制度是加尔文偶然建立的。
      
      15.
       `加尔文主义的教派戒律严厉到让它与所有人为敌。它的严苛使许多人对犯罪害怕至极,其中包括班扬,柯施,拜伦……更令人吃惊的是,加尔文主义甚至影响了卢梭关于生活和国家的哲学。(幸好在日内瓦,玩牌和其他娱乐活动不在禁令之列)
      
      16.
       皈依新教的国家在经济上并不先进,而信仰天主教的法国则遥遥领先,直到它在17世纪穷兵黩武,耗尽钱财。早在新教改革到来之前,德国北部、荷兰以及波罗的海地区各大城市的贸易就已经相当繁荣。(既然新教改革叫做“革命”,所以按照逻辑,天主教在特伦托发动的反改革运动应该叫做反革命。事实上并非如此,教会议会所通过的神学决定应该被称作改革)
      
      17.
       不得不承认,耶稣会会士是教育史上空前绝后的杰出教师,他们认真细致,思维缜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他们既教授宗教教义,又教授非宗教的课题。对学生的态度无比体谅和善。他们的成功归于培养教师本身空前绝后的高效方法。他们知道天生的教师就像真正的诗人一样稀罕。
       从笛卡尔到伏尔泰,许多哲学家和科学家都是由耶稣会会士培养教育出来的。其中有些杰出的学生后来要打烂他们在学校所熟知的教条。这些被耶稣会会士培养的人成为了18世纪反宗教的启蒙运动者。
      
      18.
       路德提出的基督徒自由带来西方的“原始主义”和“解放”,并预示了“个人主义”这一主题的出现。与此同时,另外一只力量也在兴起: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是个很复杂的概念,伊拉斯谟是一个人文主义者,因而路德称他为无神论者。但与此同时加尔文接受了一整套人文主义教育,却没有变成无神论者。最终它有了各种形容词:世俗的、神学的、自然主义的甚至美学的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的原意是形容古人的风格:litteraehumaniores,即更有人性的文字。这种文字不像中世纪哲学文章那么抽象,而且文法优雅,用词简练。这就是人文主义者所说“典雅文字”。
      
      19.
       “新的科学学士学位并不能保证获得学位的人懂科学,但能保证他一定不懂拉丁文。”——哈佛大学校长布里格兹。
       20世纪的一大特征是,1000年以来,知识阶层第一次不需要至少掌握两种语言。
      
      20.
       第一代的出版商手里,高质量的早期印刷书是一件艺术品。页面是一幅构图(composition),排字工人(compositor)的名称由此而来。
       因为16世纪的书本很贵,通常为12英寸*15英寸的巨型书,封面用牛皮或羊羔皮包上真正的木板做成,书的中间用金属搭扣扣住。而且为了防盗,书上常常用一根链子锁住。直到1750年,耶鲁大学图书馆的立架上还锁着一本对开本的《莎士比亚全集》。
      
      21.
       16世纪书籍越来越多,就像智能手机在这个时代的迅速普及一样。
      
      22.
       其实,人文主义者作为一个整体,与那些平庸的神父、僧侣、或者是那些狂热而暴力的激进福音主义者相比,反而更像是真正的基督徒。至少一点,他们的脑子里充满了关于两大文明的古老知识,因而不得不考虑超越宗教信仰的永恒的问题:生命的意义何在?人的责任和命运是什么?死亡意味着什么?
      
      23.
       即便是一个伟大的艺术时代,几百个有才气的人中间只能出现几个伟大的艺术家。被埋没的天才因为时运不好,只能在偏僻的角落里默默耕耘,忍受着孤独,经常因此而受到创伤。
      
      24.
       16世纪艺术家独立最明显的迹象是,当赞助人企图对设计发表意见时,艺术家请他不要插手自己不懂的事。渐渐地赞助人不再可能强迫“他的”艺术家了,甚至连指导也做不到。(比如米开朗基罗)
      
      25.
       根据19世纪传下来的习俗,如果一位著名脑科医生会拉小提琴,能驾驶小船,熟悉新书,便会被友人称为文艺复兴人。他努力打破专业主义的藩篱。
       但是如果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相比,就很难企及这一荣誉了。阿尔贝蒂是画家,建筑师,理论家,还是诗人,音乐家(风琴),神学家和哲学家。
      
      26.
       500年来,社会结构、经济生活和文化期望的变化朝着解放不断推进,使个人主义成为自我意识的一种常见形式。艺术家是个突出的好例子。但是,自我的自由发挥仍然是需要争取的目标,不会自己从天上掉下来。不论再什么制度下,任何希望达到自我实现的人除了具备才能和知道怎样利用才能之外,还必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依靠意志力进行奋斗。从现实生活中可以看到,许多做了努力却还是失败的人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从属的地位“。同时,大多数人对于成名或自我表现不感兴趣,但这并不等于他们因此得不到尊敬,或没有一定的影响。一个让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合适的地位并得到应有承认的社会还有待构想和创造。
      
      27.食物
       16世纪的大航海时代,“香料"是来自远东最抢手的货物,其原因至今是个谜。通常的解释说香料可以掩盖肉的腐烂味道,给乏味的食物增味,仍缺说服力,毕竟欧洲本土也出产许多香料。
       若有当时的食谱,可以帮我们揭开这一谜题。可惜真正意义上的烹饪,是在一个世纪后的“烹饪革命“才产生,就更无所谓食谱的存在了。
       十六世纪,土豆在法国被认为是有毒的。茶、巧克力、咖啡都遭到过长时间的抵制,它们还带来了另一种副产品的繁荣:食糖,以掩盖苦味。
       甘蔗最初只在西印度洋种植,后来传到其他岛屿,为商船带来巨额利润。
       总之,食糖不仅引诱我们的味觉,损坏牙齿,还推动了奴隶制,此外,也正如一些现代学者所指出的,食糖贸易还造成了政治的腐败。
      
      28.国际法
       16世纪经由比托利亚创造了国际法,根据他的理论——国际社会具有和国家一样的权利结构和责任,各国有平等的独立存在的权利,除非一个国家不能自治。平等的国家有责任维持自由的通讯和贸易,对此进行干预便构成发动战争的正当理由。同样,为了把一国人民从暴君统治中拯救出来,或者为了帮助遭到强大邻国肆意攻击的国家而进行干预也是正当的。但是战争,应该永远是最后手段。
       这些理论已经得到普遍接受,但至今在”执行“方面则毫无进展。
      
      29.姓氏
       在16世纪,姓的出现是人脱离故土的结果。关于许多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晚期的诗人和艺术家,不论当时还是现在,公众都只知道他们的名,如:拉斐尔,莱昂纳多,米开朗琪罗,但丁甚至只是一个别名。为了避免不同人的混淆,就在名字后面加上地名,如:拉斐尔·答·乌尔比诺(地名),莱昂纳多·达·芬奇(芬奇的莱昂纳多)。农民,手艺人,僧侣,因等只要不离开他们生活的范围,一个教名就足够了。但是随着旅行、税收、统一的需要,各种统治者都希望把他们的子民登记在册,需要名字的准确。
       这时要求名上还要加姓,但姓要从哪里来呢?主要有四个来源:邻居起的绰号,如Bright、Stout;居住的地方,如Hill、Woods;职业或官衔,如Smith(铁匠),Marshall(书记官);以及父名,如John(son),意思是约翰的儿子。
      
      30.梅毒
       在当时,梅毒作为一种瘟疫似乎比鼠疫还要糟糕,新瘟疫一开始时被法国人称作”意大利病“,而在意大利人被称作”法国病“。双方都有一定道理,因为这种病在15世纪晚期法国入侵意大利时首次出现,首先得病的士兵,然后他们传播。
      
      31.乌托邦
       文艺复兴时期,三篇明确描写乌托邦的名著分别由托马斯·莫尔、托马索·康帕内拉的《太阳城》和弗朗西斯·培根《新大西岛》所著。
       现在看来乌托邦之所以完美无缺,是因为假定人们会自愿服从合理的要求。固然,如果一个社会的多数人无需为基本的生存而挣扎,少数人也不用为财富和荣誉而竞争的话,那么,社会的和睦和友善是有可能成为现实的。作者们也着意表明功绩会得到承认,各行各业都有荣誉和奖励。所以,人们吃饱了,又得到承认了,也就心满意足地效忠政府了。
       在大多数乌托邦里(拉伯雷除外),共同幸福是通过确保行为的一致性来实现的,甚至比坏的社会里实行得更加严格。这一个矛盾。乌托邦的美好社会努力使人们免受解饿和焦虑,它许诺给予社会的不是抽象的自由,只是去除上层阶级的具体特权。所有争取社会正义的斗争都是针对由贫穷和阶级所造成的专制进行的。乌托邦的居民是如何防止这些现象重新抬头呢?他们靠的是良好的习惯的力量。有时,人们能感到最高层有一个专制者在掌权,确保一切向着正确方向前进。这是18世纪开明专制的一种预示。
      
      32.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晚期,人的期望开始发生变化,也因之改变了文艺复兴原来的信条,即:汝当模仿并崇拜古人。造成这种世界观变化的一套思想被称作反文艺复兴。古人过时了,而“现代”这个词,获得了大为褒扬的含义。“进步”、“最新科学”、“先进思想”、“最新”,这些成了文化变化的永久标志。整整一个世纪,欧洲人围绕“古今之争“讨论到了伏尔泰的时代才宣告结束。
       这场讨论影响到了文学、造成了宗教和哲学上的争执,并常常能够决定一个作家和一部作品的命运。
      
      33.拉伯雷
       拉伯雷式这个词被用来形容表面上意思显而易见,但真正的本意却几乎相反的东西。拉伯雷得到重视并非因为他的作品猥亵淫秽。受普遍印象误导的年轻人如果想在他的书中找到下流描写,会发现里面的内容其实没有什么诱惑力。
       拉伯雷从小是一个没人要的孩子,家人把他送进修道院以防止他分享家族财产。由于外来帮助,他进修医学,成为了治疗梅毒和歇斯底里症的专家,还发明了医疗氙气和骨折的装置。此外,他还掌握了拉丁文、希腊文和希伯来文,阅读了大量历史、地理和文学书籍。他精通法律,在权贵贝利
      家族任职,管理政治等方面的事物。
       简言之,他属于当时最渊博的人,而且碰巧还是位文学天才。
      
      34. 蒙田
       蒙田和拉伯雷的作品一样,不受据说是束缚了法国人天才的格式的限制。蒙田给他的著作起的标题——随笔集——本身就是对预定格式的否定。eassayer这个词的意思是企图或者尝试,这正是蒙田的用意。
       《随笔集》被认为是很好的睡前读物——便于随意翻阅。
       蒙田两次被亨利三世强迫担任波尔多市的市长,同时,他还经常为国王的谈判出谋划策。他是那个时代杰出的策士。
      
      35.蒙田(二)
       蒙田在《随笔集》中顺带解答了当时人们关心的众多问题——道德、美学、社会学、还有其他,相当于一些哲学家的著作的全集。结果,他的影响虽大,但难以跟踪。孟德斯鸠,伏尔泰,以及所有的启蒙思想家都受惠于他。
       其中得益最多的是帕斯卡与——莎士比亚。
      
      36.七星诗社
       这个名字的来源是有关七颗星的希腊神话和天文学家据此给那个星座起的名字。不是考研那个波斯诗人在高加索山脉的搞笑版本。
      
      37.戏剧
       在文艺复兴之前(包括文艺复兴),喜剧(comedy)就是戏剧的统称了。幸好没有人会把但丁
      的《神曲》(Divine Comedy)误认为是逗人发笑的喜剧。这种用法说明了,在现代的戏剧出现以前,没有固定的术语。
      
      38.喜剧
       文艺复兴时期典型喜剧中最出色的一部,是马基雅维利的《曼陀罗花》。它是一部关于阴谋诡计的剧作。《曼陀罗花》和老马的《君主论》一样,采用了“现代”的手法。与此同时,其他作家枉费心机,企图通过模仿罗马的普劳图斯和泰伦斯(这两货是谁我都不认识诶~)推陈出新。
       另一种喜剧形式是是对严肃题材的嘲弄。最合适的对象是史诗,其中轰动一时的戏仿剧作是《乔装打扮的维吉尔》。由此可以推测,新古典时期的读者并不缺乏幽默感。
       拜伦吸收了贝尔尼对英雄人物的嘲讽和严肃反省的手法,翻译和学习了许多其他诗人的模式,为他后来创作《唐璜》做好准备。
      
      39.文学规则
       贺拉斯曾断言:“诗如画。”,几百年以后的我们见多识广,相信艺术。我们把美学奉为圭臬,把一切与其相符的艺术都作为重要的和真实的东西接受下来。规则已经不是考虑的因素了,恰恰相反,打破规则反而成为真正艺术的试金石。
       第一批现代批评家并没有把全部时间放在悲剧上。他们对其他的戏剧形式也同样密切注意,通常是以贺拉斯的理论为出发点。直到19世纪,批评就是运用这些既定的标准去进行评判。批评的过程是分析性和判断性的,就像在作品上放一块镂花模板,作品的好处从空隙中显示出来,显示出的地方越多,作品越精湛。
      
      40.1650前后的威尼斯
       美国幽默家罗伯特·本奇立初访威尼斯时发现街上到处都是水,惊叹之余特地给友人拍电报报告这一消息。
       身为城邦之主的总督每年都在一次庆典上把他的戒指扔进大海,这象征着威尼斯与给予它生命的大海成婚。
       威尼斯的政治形态很接近君主立宪,总督被架空成为象征。实权掌握在一套复杂的理事会制度中,他们是从商的贵族。
       威尼斯也是歌剧的摇篮。
      
      41.威尼斯的法庭
       威尼斯有十一个初审法庭,两个上诉法庭;没有陪审团,但是被告可以得到法律咨询,比英国和有同样做法的其他刑事司法制度早了几百年。法庭既审判平民,也审判权贵,“十人委员会”很得人心。民众可以向它提出请愿,并能得到保护不受迫害,司法过程迅速,罪发后一个月内给予审理。判刑也并不严厉(根据当时的标准):重罪判死刑;伪造罪切掉一只手;强奸罪和通奸罪切掉一只手并挖去一只眼睛;死刑有五种处决方式,普通的罪犯在水里溺死。也有刑讯逼供,但是法律在这方面有严格的明文限制。
      
      42.威尼斯的政治措施
       总督去世后腰对他在职时的表现进行评判,如果评语不佳,他的后人会被罚款或遭受别的惩罚。因此,总督不敢聘用自己的亲友在政府里任职,生前所到之处都有总督委员会的六个委员紧随左右进行监督,尤其是在拆阅来信的时候。
       更重要的是,所有职务都由受过最直接训练的人担任。年轻有为的权贵在青少年时代就被聘用,观察见习大理事会的运作。一旦合格,就被派到不同的职位上去考验。任何人都不能拒绝换职或辞职。任期短,轮换频繁,上级对各个部门的工作都了如指掌。部门之间几乎没有明争暗斗。威尼斯和罗马人的伟大帝国原则相似,受人敬佩,但从未被人效仿。
       相比之下,其他的国家,尤其是现代的民主国家,似乎不太把政府当回事,不相信政府会认真严肃地管理国家事务。
      
      43.1650年左右的英国
       英国国内因政治-宗教问题争论不休,在新大陆马萨诸塞湾的英国殖民地为了同样的问题闹得不可开交。总督约翰·温斯洛普坚决反对把政府改革得更为民主,理由是《圣经》里没有根据。同年,殖民地颁布法律,创办学校来教授真正的宗教并提倡学习《圣经》。
      
      44.三十年战争
       1650年的20多年前,德意志的诸侯国已经开始一场惨烈的争夺战,又继续持续了10年,终于获得“三十年战争”的称号。与此同时,英国内战爆发。
       三十年战争是最后一场宗教战争,结束这场战争的条约宣布荷兰和瑞士这两个新教国家独立,变相承认了国家的概念。独立意味着主权、主权意味着国家利益至上,国家利益至上意味着效忠国家高于效忠教皇和国教。为此原因,为了国家利益而与一个宗教信仰不同的国家结盟就无可指责了。
       威尼斯人和教皇都曾接受过异教徒的帮助,简言之,到了17世纪中叶,西方在公共生活世俗化方面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45.英国内战
       它既是宗教战争,也是政治战争;目的是反对国家教会,也是为了对君权的行使进行限制。血腥战争除了中间短短的一段暂停外,一共打了7年。
       结果两个问题都没解决,反而引出了社会和经济方面的其他问题。
      
      46.郁金香热
       这段《华尔街》的经典段子在1635达到顶峰,据说当时以为商人花费一半财产购买一个郁金香球茎,目的不是转卖,而是炫耀。
      
      47.杨·考门斯基
       他是捷克的思想家,尤其擅长教育。是他提出把学校从监狱改变为启发和满足好奇心的游戏场,戒除体罚,减少死记硬背,提倡音乐和游戏的办法,通过接触物体和提问来激发孩子们的好奇。
       他还提出了20世纪一句套话的精神:活到老,学到老。
      
      48.卫生习惯
       17世纪中期,饭时洗手是一个人一生中唯一不断重复的卫生习惯。一生中洗澡只有三次,分别是出生后,结婚前,死亡。由于担心梅毒出现和道德上的考虑,公共浴室被明令禁止。
       当时也没有人会洗衣服。
      
      49.决斗
       据亨利四世首相苏利公爵的回忆录,在他的12年时间里大约有8000名绅士在决斗中身亡。当然,决斗常常是为争夺女人而引起,她出于虚荣可能还从旁推波助澜;但结果总是两败俱伤:一个男人被打死,另外一个被迫出逃;而女人两头落空,成为其他仰慕者争夺的对象。
      
      50.笛卡尔
       许多事情都说是因他而起——是他造成了法国教育糟糕的现状,他对牛顿的学术发展影响最大,他是德国哲学之父,他在亚当斯密之前就看到了自由市场的无形之手。在我们的时代,他启发了语言的转换主义学派,以及给芭蕾舞曲音乐填词的做法。
       他发展了分析的方法,是认认真真地研究任何一个问题,把它分解成不同的组成部分,然后分别处理各个部分。然后再把各部分重新组合起来,不遗漏。分析(analysis),这其实是个希腊词,意思就是“拆散”。分析是一个主题,它还是抽象的孪生姐妹。
       总之,笛卡尔哲学和方法促进了人们对理性的信仰。
      
      51.培根
       只看他各部著作的标题:“学术的进展”、“伟大的更新”、”新工具“、即可见他的目的和影响。培根是法官,与托马斯·莫尔一样,是英国的内阁大臣。本来只是接受礼物,不知怎么一来变成了收受贿赂,犯了错误。他全心全意地声讨古代的知识模式,捍卫现代派。
       他指出,判断某件事情的正确与否,以先哲的是非为标准,这种想法毫无道理,应该看它是否属实,是否经过观察的检验。新工具就是指这种检验:要仔细观察,准确记录观察结果,在摒除神话和诗意的色彩以及预定观念影响的前提下把事实归纳为一般性的原则。
       到十八世纪中叶的理性时代,培根取代了亚里士多德成为”知识分子的大师“。
      
      52.培根的批评
       科学历史学家轻蔑地指出,培根对科学没有做出任何贡献,因为他没有设计过任何东西或作过任何实验。在各个方面,批评培根的人都犯了这样一个错误:他们是在真空中对他和他的著作进行批评。他们没有看到科学的进步需要整个文化的帮助。他们挥笔痛斥教会对伽利略的惩罚,却忽略了伽利略的贵族赞助人和庇护他的神职人员一直保护着他,而大众正是反对他们这些人的。换句话说,伽利略遭到了民众反对。如果不是文化和教育改变了思想的话,科学工作还会继续充满危险,科学的进步一定会受到更多阻挠。
       因此,任何改变人们态度的努力都是对科学的一种贡献,用培根自己的话来说,他是召集部队的号手。如果冷静地看待历史,培根仍然是英雄。
      
      53.工艺
       工艺即实用的艺术在很大程度上让人们直接感受到科学带来的物质享受。
       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工艺实际上走在科学前方。发明家发明出水泵,人们知道真空,但就是不懂水为什么会冲上去,所以只能这样解释:”自然不喜欢真空,所以要填补真空,却不能超过32英尺。“
       在托里彻利和帕斯卡测量出气压并发明气压计之前,无人知道还有气压一回事。18世纪晚期,博尔顿和瓦特造出了一部非常不错的蒸汽机,但是直到下个世纪40年代,焦耳才解释了热能向机械能的转换原理。在工程学领域,还发明了加农炮和其他战争机器。在文学和艺术领域,也存在着同样的实践先于理论的现象,这在重要的意义上说明了人的思维运作和文化的实质。
      
      54.迷信
       在这个新方法和新发现的时代,出现了迷信抬头的现象,其最暴烈的表现是迫害女巫。然而,当新奇的观点引得众人思想起伏,议论纷纷的时候,必然会有思想坚定、信念深刻的人挺身而出抵制新思想,维护知识的现状。并不是每个人的头脑都像信仰主义者那样灵活,能同时信仰《创世纪》和伽利略。保守派总会有的,根据牛顿式的思想法则,行动总会引起反行动——保守派中的一派人变成反动派。
      
      55.分析的陷阱
       分析的方法依赖于”我们能将细分单位重新还原“的假设。但这是否总是正确呢?我们在执行笛卡尔的原则时,看到当拼版拆开以后,漂亮的图案也因此被破坏了。抽象和分析的偶不可或缺,否则就不会有自然科学、医学、法律、教育、批评和道德觉悟。但是也有一种可能性,即两者的用途都有一定限度,一味滥用意味着危险。17世纪中,至少有一个人意识到这种危险——帕斯卡。
      
      56.帕斯卡
       以下是典型的帕斯卡式对个性和社会的看法:大起大落的生活让伟大的思想家感到其乐无穷,因为它不断激发着感情和行动。静止安定的人是不幸福的,穷极无聊,腻烦死了。帕斯卡明白理性主义者所不理解的道理,即最基本的是身体和身体的感觉,不是思想和理性。关于思想本身,帕斯卡提出了他在《思想录》中的区别,有两种不同类型的思想:一种是严格的、固定的,而另一种是有弹性的,生来就有的爱的欲望,尤其是美的渴望。当着两种思想合为一体时,从中而来的爱情将带来莫大的快乐!一个人心中总有自己所向往的与自己互补的另一个人的形象。在这里,帕斯卡这位心理学家注意到了投射现象,即把一个形象投射到一个并不合适的人的身上。他认为女性一般比较容易犯这种自我欺骗的毛病。
       与此同时,帕斯卡《论爱的激情》是一篇可以和司汤达的《论爱情》相媲美的心理学文章。文中说,思想越丰富,激情越强烈,尤其是两大”成人激情“——爱情和野心。它们之间彼此矛盾,互相抵消;如果生活从爱情开始,以野心高中,一定是幸福的。
      
      57.一段伏尔泰对帕斯卡的评价
       ”你有病。“
      
      58.帕斯卡(二)
       帕斯卡不是神秘主义者,用这个词来形容他的宗教热情是不恰当的。神秘主义寻求与上帝合为一体。天主教的教义拒斥神秘主义,因为它把上帝变成了一个人的灵魂可以与其结合的存在,这就越过了耶稣,模糊了创造者与被创造者之间的关系。
       帕斯卡在他的《思想录》中写道:”这个无限空间的永恒沉默使我恐惧。“他是像存在主义者那样看待宇宙的,它空寂、黑暗、没有意义。这些运转的星球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有如此巨大的虚空?人又是个多么荒诞的谜!一句话,上帝的意图无法理解。耶稣是与意义的唯一联系,他代表的是宽恕和爱。
       神并不是供人们为了忘记自我而沉湎其中的抽象的东西,而是活生生的上帝。上帝的所有奇迹都是为人创造的,他的奇迹和神秘向人传递了无限的空间和静默的宇宙所蕴含的神秘。
      
      59.唯科学主义
       唯科学主义的动机有着重要的文化意义。动机当然是多种多样的,有对研究发自内心的好奇,有追求确定和统一的狂热,还有想挣得一个科学家头衔的虚荣,因为科学家已经被认为是一个高级的社会和知识阶层。这些努力虽然突然无功,却给发明家和整个世界带来了一定的损害。与此同时,运用本能思维,思想敏锐的人——艺术家、论理学家、哲学家、历史学家、政治理论家和神学家——常常心有旁骛,其他人则轻蔑地把他们看作在真理的边缘耍嘴皮子的人。
      
      60.来自塞缪尔·伯特勒的一段笔记
       ”信仰不就是一种赌博或者投机吗?应该这样说:“我赌我的拯救者真的存在。”
      
      61.中世纪的司法
       Murther(即murder)原本只是一种罚款的名称,后来采用于代表谋杀。当时若犯此罪,付款就能“买回”和平;征服者威廉治下,刑法和民法中专门设立了决斗的做法——可以雇佣一个专业决斗者作为替身,可用的武器都有具体规定,不会致命。如果达到傍晚有一方喊“打败了”,那么,输了的诉讼方就一定是做了伪证,因此要被罚款,如果所涉及的是重罪,则被绞死。替人决斗在当时是一个
      得到承认的职业,地方的贵族宫廷都长期养着这样一个替身决斗者,以备诉讼的不时之需。
      
      62.中世纪的知识分子
       当时他们需要学习的艺术有七种:算术、几何、天文、音乐、文法、逻辑、修辞。学士、硕士和博士的区分业已出现。在这些课程分类中,文科的必修科目渐渐衰微,科学则显得至高无上。英国对某些课题的内容根据发展进行调整,靠着这个概念,作为一个国家和大帝国,整整繁荣了一个半世纪。
      
      53.小写字母
       小写字母由查理曼时代一个抄写员发明
      
      第二部分 从凡尔赛的沼泽、沙地到网球场
      
      54.君主制革命
       一场革命引发另一场革命。16世纪的宗教革命摧毁了统一的基督教,其后果有好有坏。最糟糕的结果——教派间旷日持久的战争——加速了17世纪君主革命的到来。这场革命的双重思想是“君主-和-国家”,双重目标是稳定与和平。各教派已经公然反抗或完全摧毁了各处的权威,亟须找到某种方法通过建立新忠诚和一个个新象征来恢复秩序。
       这个象征是君主,而不是过往。尽管国王在西欧已经存在了1000年,但无论他们如何雄心勃勃,与国王平起平坐的大贵族不停地反抗或侵犯国王的权威,甚至挑起战火以图篡位。每个贵族在他自己的郡或公国都是合法的力量,结果疆界变来变去,那时法国是什么?勃垦地、意大利、奥地利这些地方又是神马?
      
      55.民族国家
       民族寓意着民族国家,权威的唯一来源,正像君主和国王相比意味着唯一无可争辩的统治者。这双重发展——国王变成君主,疆土变成国家——就是革命的标志。
      
      56.决斗的发展
       如果君主许诺实现法治和秩序,那么一切打斗都必须禁止,一切争端都必须在法庭解决。但是决斗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解决的是法庭无法解决的问题——羞辱、对自尊的冒犯,爱情。
       这种冤冤相报的争斗说明了君主试图压制的这股力量的顽强。镇压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诉诸佩剑和手枪一直在政治和文化中起着作用。
       死于它的有年轻的数学天才伽罗瓦,俄国最好的诗人普希金,当时卓越的美国政治家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在现代法国,包括政治理论学家阿尔芒·卡雷尔,政府首脑克列孟梭,等等名人都由于它而遭受生命危险。
       在美国西部,决斗由于经常发生而得以延续,后来倒使电影业受益无穷。
      
      57.对资产阶级的吐槽
       自从马克思主义和社会学风行以来,资产阶级这个词的用途五花八门。在最常见情形中,这个词用来指19世纪出现的由制造商组成的阶级。它还用来解释英国的各个改良运动和外国的革命,警察组织的改善和小说的流行也归因于它。新兴资产阶级就像饭后甜点一样,什么问题都要把它带上一笔。
      
      58.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的兴起不是19世纪,而是在12世纪。当时,欧洲的城镇经历艰辛终于复苏,道路改善,城镇贸易又繁荣起来。从事贸易的人居住在Burg(城镇)里,因此得名Mourgeois(资产阶级),所以资产阶级在200年后的维多利亚时期不是什么新兴阶级,它早就完全崛起了。
       另一个谬误是把资产阶级,或任何阶级,看作一个整体,在历史中同浮同沉。如果资产阶级是由中世纪以来的城镇居民所构成的话,他们包括了富豪权贵、普通商人、律师、建筑师、艺术家、作家等等千差万别的职业。
       君主从这个庞杂的“资产阶级”中甄选人才,挑中的显然是合乎标准,教育良好的人。君主革命使得国王终于摆脱阴谋不轨的竞争对手,能干的资产阶级现在可以对从前压迫他们的贵族们发号施令。路易十四宫廷中的圣西门公爵对此深恶痛绝,他在回忆录中写道:
       ”这是卑下的资产阶级的世纪。“
      
      59.君主革命的文化影响
       君主制革命看上去主要是政治与经济的变革,设计上也有同样重要的文化影响。
       比如,高贵(noble)这个词原来只是形容人,后来转而意指意指甚至可以用来界定某些词语的抽象品质。另外,革命提出的国家概念扩大了个人对自己出生地的忠诚范围。对16世纪一个那不勒斯的一个乞丐来说,意大利人这个词没有任何意义:他是那不勒斯人。公民意义的扩大使服从减少了具体性,增加了抽象性,抽象是寓于君主制的另一个主题。
       国王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和睦还产生了一个始料未及的结果,它造成了骑士理想和商人对物质的东西一丝不苟的作风的结合。贵族和平民的人格都有所改善,前者关怀体贴,后者自尊自爱,这一守则持续到大约20世纪中期
      
      60.君主理论的起源
       君主理论起源于蒙田的时期和16世纪晚期想要结束法国内战的策士们,也可以把早些时候的马基雅维利算进去。不过革命最直接的理论家是法国的法学家让·博丹,在他的《共和六书》中,他确信,权利分享在法国行不通,必须要有一个凌驾于它们之上的权力来平衡各方要求。博丹只保留了一个对君主的制约,即三级议会。
      
      61.君主制革命后宗教的文化地位
       随着国王变成君主,王国变为国家这些质的变化,宗教在文化中的地位也随之改变。我们已经看到,没有神职的俗人在政府中取代了僧侣,同时人们对教派斗争深感厌倦,渴望一个强大的中央权力。
       一方面,君主还并未完全脱离教会(政教分离原则至今也尚未完全实现),另一方面,国家教会也感到支持合法政府也符合它自身的利益。卑微的教区教士、神父或牧师是最好的通讯工具。在没有报刊,也没有多少人识字的时候,每天的布道就等于社论的新闻报道。
      
      62.对政府理论的吐槽
       人们会想,为什么会需要政府理论呢?随着历史与实际情况的转变,为每一种变化都找到逻辑或理论基础似乎是白费力气。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西方人总是想与自己的经历来开距离,客观地看待它们,把它们分门别类,归纳为可以传播的格式。申明原则后,争论才能进行,这种争论在有历史传统,又有一定程度自我意识的人之间是不可避免的。
       从对过去和现在的经历作合理解释,到以同样的方法促进改变,向世界提出新的原理或哲学,两者之间只有一步之遥。假设是对可能发生的情况的预测,在所有领域莫不如是,无论艺术、礼仪、科学;正如神权理论一样,新制度包好着旧制度的因素
      
      63.17世纪的“专制”
       在评价神权理论时,不应忘记后来出现的人民主权这一教条不过是把君主专制从一人转移到了多人身上。像国王因神的庇佑永远正确一样,人民的声音成了上帝的声音——世界上没有一条关于最高统治权威应该由谁掌控的定论。
       这个比较应该使我们看到,专制并不意味着独断。从1500年到1789年法国政体是有限君主制。除了通常的压力,如经济利益和有影响力的人物——大臣、宠信、情妇、告解神父——之外,君主要遵守的不止是刑法和民法,还有好几套习惯法和众多的特殊权利。光是这一事实足以阻止书本意义上的绝对专制。
      
      64.马基雅维利
       批判马基雅维利的批评家紧抓住两点。第一点,简言之,是马基雅维利把秘密说穿了,评论家认为这道面具不能被撕掉。第二点,是他关于君主需要同时当狐狸和狮子的比喻,但批评家忽略了意大利长期以来都没有一脉合法国王,新君主不得不胡作非为。
       自《君主论》发表以来的5个世纪中,众多学者对它进行了仔细的研究,(至少渊博的学者)认识到作者并不是一个道德沦丧的人。如果他是的话,那么从柏拉图(“大谎”的倡导者和亚里士多德一直到圣奥古斯丁和圣托马斯,再到约翰·亚当斯、利普休斯、孟德斯鸠、休谟、诗人塔索、罗利爵士、蒙田、培根、帕斯卡、斯宾诺莎、葛拉西安、博丹、赫尔德、柯勒律治、雪莱、来奥帕尔迪、陀思妥耶夫斯基,还有大多数历史学家(包括虔诚的兰克)会组成一个军团的不道德者。他们都建议,同意或借用过马基雅维利的理论。他们和马基雅维利的一致之处在于认为国家不是不道德,而是非道德;它有一半在道德范围以外。
      
      65.有民主精神的清教徒
       细究清教徒这个词及其所意味的运动不仅仅是为了关心历史的准确性。今天的社会预言家警告要防止新的清教徒主义出现。
       清教徒(Puritan)一词中的"清”取自拉丁文Purus,指的是宗教制度以及对其进行整肃所需要的政治改革:罢黜主教及其下面的一群官员;略去礼拜仪式中的装饰——回到福音的教诲中去。它是原始主义和反对“罗马式迷信”和“天主教”的一种准科学思想的结合。
       弥尔顿的行为尤其说明问题,清教徒并不意味着乏味与禁止娱乐,他的《论出版自由》中最有力的段落被后人引用过无数次,但人们却忽视了,这篇文章是把思想自由与艺术和欢乐联系在一起的。
      
      66.弥尔顿
       斯图亚特王室的查理二世复辟后对清教徒政权进行暴力反扑,弥尔顿有性命之虞。他被迫隐居,期间完成了《失乐园》和《复乐园》上下两部史诗,还有诗剧《力士参孙》。诗剧不是为了上演,而是像史诗一样,是关于道德和政治的专论。君权、法制、顺从和背叛、真理和通过辩论对它的获取、科学、自然和快乐,理智和启示,正义和慈悲——所有这些在诗中都予以评说。此外再加上散文式的政治社论,使弥尔顿成为他那一时代思想斗争的活生生的体现。
       17世纪中期那场辩论中彼此对立的论点各有道理,说明它们的冲突是无法解决的,这并非因为人类的无知或悖理,而是由人的各种需要的性质和唤起新思想、新制度的希望而决定的。
      
      67.宗教的伪装
       英国人把一切想法和态度都包装在宗教的语言中,并援引《圣经》所载的先例作为权威,这使得那个时期的斗争看起来好像是为了过时的原因。但原因是双重的,虔诚的语言掩盖下的思想按照当今流行的荒谬说法是”走在时代前面的“,意思是孕育着未来。分成清教徒、长老教会、独立派的各教派及其领导人是社会和政治的改革派。它们的区别只在于激烈的程度不同。
       社会改革必须迎合一些得到接受的标准。我们这个时代的标准是普遍的福利,或是一个被忽视的群体的需要,或是希望增加贸易以创造就业和改善生活——总而言之,是一种物质的实效。
      
      68.自然与理性
       自然是理性的孪生兄弟,因为两者都是天赋的:人的本性是理智的动物,而人发现自然正好用来做推理的对象。自然有一套自己的行为模式,不以人的意志和愿望而转移。在争论根本问题时,自然法则和自然权利似乎是明明白白的,比如,人人有不受骚扰地生活的权利,需要政府来确保这项权利,人为的法律必须为自然权利服务而不是否定它。
      
      69.霍布斯
       17世纪产生了关于政体为何物的两部伟大著作。最著名的由霍布斯《利维坦》(另一部是《大洋国》)就这个永无定论的问题确定了一条推理的思路。乍看起来,霍布斯是支持君主革命的,人们不禁纳闷为什么保皇党不接受他。实际上他主张的绝对权力是一个统治集团。他并没有说是国王、更别说是当时还没有即位的斯图亚特王子了。英国现在的政府形式恰好满足霍布斯的要求,它是一个选举产生的利维坦,国王只是摆设,如同冰淇淋上的一坨奶油。
      
      70.排斥与迫害
       良知是道德的自我意识,谈到它即引起容忍这个问题。良知寓意着个人主义,而行使个人主义就总有可能产生异见。排斥和迫害的内在理由是什么呢?个人的良知愈强烈,对人的,包括自己的,信仰和行为的评判就愈尖刻。对他人的信仰和道德的怀疑与”热爱真理,痛恨罪孽”的强烈程度是成正比的。稍稍偏离正统绝对是大逆不道。对那些信仰出于理智又发自肺腑的人来说,异教徒威胁着他人的灵魂。
       过去的异教徒还算是受了魔鬼的引诱。如今为保全公司的利益,对揭发工作场所中弄虚作假的所谓吹哨子的人同样进行迫害,干脆连归咎于魔鬼的手续也面了。换言之,宗教迫害是一种卫生措施,可以阻止传染病的蔓延。因为灵魂比肉体更重要。既然上帝要他的信徒捍卫它启示的每一个细节,迫害就成了一种责任,也是抵抗精神入侵的自我防御。
       这种观点一旦得到积极推行,就成为圣战式的运动,正如我们这个世纪宗教和政治的宗教极端主义。若因原宗教极端主义分子压制思想自由就说他们反理性则大错特错。其实正相反,像所有拘泥于字面解释的人一样,他们理性得太过分了,他们解释文字就像法官解释法规一样严格。在苏维埃时代的苏联,修正主义分子只因与马克思或列宁某句话的意思稍有偏差便受到谴责。
      
      71.巴洛克
       巴洛克一词源于葡萄牙语Barroco,指形状不规则的珍珠。直到最近,它一直备用贬低150年来的西方艺术。巴洛克风格最重要代表是鲁本斯和凡尔赛宫。
      
      72.艺术赞助
       赞助一词浅显易懂,就是出钱给艺术家。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教会是主要赞助者,后来逐渐为王公和富有的市民所取代。这两个阶层的人虽然仍未教堂和市政大楼订购美术作品,但越来越多的订画是为了装饰宫廷或富商的家——艺术被家居化了。人们认为房子里不应只有主人一家的肖像画,还应该有几幅美丽的风景画以供欣赏和炫耀。人文主义的教皇之所以成为教皇是经由选举,但之所以被称为人文主义者却是靠艺术收藏。
      
      73.政治前提下的审美
       剧中的冲突既是同法律和理智的冲突也是同其他人的冲突。但是,这些人类的通病和错误要达到悲剧的高度,就必须影响到地位高贵的人。如今这条格言被推翻了,信奉民主的人认为一个推销员之死同李尔王之死一样可悲。此即个人主义理论——所有人都同样重要。这是把政治的前提使用到审美方面。
       这样的推理忽略了一点:一位王公或一位伟大军人 的行为影响到全体人民,决定着历史发展的道路。在悲剧演出中,对于后果的担忧使得每一刻都如同体育锦标赛一样扣人心弦。相比之下,普通人的命运微不足道。英雄死了很少再能找到,推销员多得是。
      
      74.正人君子
       箴言作家拉罗什富科给“正人君子”下了定义,这个词确定了17世纪做人的楷模。虽然很难精确传神地翻译出来原文含义,但完美的正人君子大概是:“对自己不事张扬的人”。
      
      75.散文
       17世纪的几个重要发明:巴洛克式,仿古以及——散文。
       现代语言在发展名副其实的散文方面花的时间比找到适合于诗歌措辞的音步的时间多得多。不错,很早以前就出现了描写行动的可读的作品,它们的描述随着事件发生的次序进行。但它们几乎无一例外地无法表述情感之间和想法之间的相互作用。……直到弥尔顿撰写政治小册子的时候,英文散文还十分艰涩:句子冗长,充斥着一个又一个分句,读的时候得把它们拆开重组。
       法文在帕斯卡之前也一样。意大利文和西班牙文因为句法比较简单,因此更快达到了散文的目标。德文保留了示格词尾和绕来绕去的句法,因此完全真身于17世纪的散文潮流之外。从技术角度来看,德文没有像其他现代语言一样变为分析性语言。
       应当记住,散文(prose)一词来自拉丁文的prosa oratio,意思是直线式的论说。
      
      
      76.散文作家
       法国人是按直线走的,他们比英国人更容易做到这一点,原因很清楚:他们是天主教徒,因而不必每周去听布道;他们没有公祷书,讲道全靠牧师用拉丁文。只有像国丧这样的大场合采用得着华丽的文体。……他们不像诗人那样有各种束缚,只能用高尚的词语和委婉语——火焰或锁链代表爱情,批羽毛的物种代表鸟,等等。
       为了做到简明易懂,自然迸发的思想必须理顺,一句话应该可以一口气读完,句子之间的联系要通过清楚的句法表示明白。字句如若使用正确应尽量减少形象的使用(那可能转移读者的注意力),这样才会看起来像是思想自然而然的表达。但其实它们并不自然。像笛卡尔的《方法谈》中所说的,它是极端自我意识的产物。好的句子如同拆开经过仔细分析又重新组装起来的精密钟表。
      
      77.圣西门
       17世纪这方面(散文的清晰性)唯一的例外是圣西门公爵。他可能是各类文学中仅有的一位真正的意识流作家。他的文章违背一切达到意思清晰的指南,而且必须读法文原文,因为译者在翻译中重新整理了他的句子,把意思理清楚了。
      
      78.百科全书的世纪
       百科全书——“教导的圈子”——可以作为18世纪的象征。这个时期像文艺复兴时期一样,坚信它掌握了新的知识,掌握得充分完全,坚信这是实现解放的手段。这种信心来自科学思想的明显进步。科学意味着不管传统观念如何定论,对所有问题都应运用理智来进行分析。
      
      79.洛克
       约翰.洛克何许人也?他是个医生,是牛顿的朋友,在斯图亚特王朝期间不见容于他的祖国,不得不在荷兰和法国游荡8年之久。在这两个国家之间,他结交了一些先进的思想家。詹姆士二世1688年被赶走之后,洛克回到祖国,成为推翻国王的政党的代言人。当时发表的权利选言需要有一位理论家当作者才说得响。洛克正是合适的人选,因为他在国外吸收了先进的思想,又在他自己关于形而上学和政治学的著作中把这些思想雄辩地阐述出来。
      
      80.洛克(二)
       在政治学方面,洛克从博丹到霍布斯的研究中获益匪浅,还包括与世隔绝的思想家斯宾诺莎。比如,宽容会加强而不会削弱国家的论点,代议制国家的好处,清教徒纲领所蕴含的民主思想……简而言之,洛克之所以出名是因为他以明白易懂的文字总结le早已发展成熟的思想。洛克被尊为首先发现并阐述了“人民的公民与政治权利与生俱来”这条原则的人,这不能怪他欺世盗名,而是常见的文化倾向造成的误会。
  •     台版译文质量很差吗?
  •       ***浪漫主义:灵与智的结合
      
      浪漫主义是一种时代精神,而不是一种意识形态。它不是某个群体采纳的一个纲领,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运动。18世纪热衷于理性,而浪漫主义者热衷的是灵与智的结合。
      首批明确无误的浪漫主义作品的基础思想来自于卢梭、伯克、康德和歌德。
      
      在这一时期,想象力重新获得了尊敬。想象力利用已知或可知的事物,把表面上全不相干的东西联系起来,对人们熟悉的事物重新进行解释,或者揭露出隐藏的现实。作为一种发现事物的办法, 它应被称为“对真相的想象”。这一观点解释了艺术在浪漫主义派的眼中,艺术不再是愉悦感官的精美作品或文明生活的装饰物,而是对生活最深刻的思考。
      
      19世纪是“爱的世纪”。个人和团体都行动起来,有组织、有计划的保护穷人和弱者不受贫寒生活的煎熬。诚然倡导“友邻之爱”的人们并不全是受爱情与音乐结合而成的司汤达式的激情所影响。他们的动机往往是政治性的或者是宗教方面的,但目标却是经仔细斟酌后确定的新目标。这个目标产生于对人的观念的总的转变,这反映在人们逐渐变得彬彬有礼,温和克制。
      
      同时,权利的抽象概念唤起了一种愿望,要使法律和常规成为实现对所有人的公平和尊重的工具。
      
      浪漫主义本身包含了其后三个运动的特征——现实主义、象征主义和自然主义。
      
      新型教育主张:真正的教育是个人的充分发展(卢梭、弗里德里希.福禄培尔)。
      
      浪漫主义在两个领域没有创造流芳百世的杰作:建筑和戏剧。
      
      
      ---------------------------------------------------------------------------------
      ***1830年变革及社会变化
      叛乱在各地纷纷爆发。
      源于远东并横扫欧洲的霍乱开始肆虐。
      出现花花公子时尚。不是18世纪的浮华子弟,花花公子毫不炫耀显露,穿着朴素无华,但又十全十美:一针一线、每个衣褶都恰到好处,头发一丝不乱。并不妙语连珠,而是少言寡语,沉默庄重。
      生物进化的思想
      语言史的发展:人们把可追溯到梵语的东方语言与西方语言组相比较的时候,发现它们之间的相似,从而认定这些语言都有一个共同的鼻祖。从此以后,“印欧语言”成为西方学者最感兴趣的语种。印欧语言的渊源被认定为一种最早的语言形式,叫做“雅利安语”,从而推断出存在这样一个民族。从语言学的发展基础上,形成一个信念,认为存在一个优等民族,即日耳曼民族或者北欧日耳曼民族。认为生活在19世纪欧洲北部的人,就是远古的雅利安民族留下的纯种后代。
      
      ---------------------------------------------------------------------------------
      
      *** 议会之母
      启蒙时代的人把英国的政府形式看做自由的保障。或者应该说,他们认为是众议院起了保障自由的作用。卢梭本人说过:“对大国而言,纯粹的民主是行不通的,应以代议制政府来取代。19世纪所有的反叛者都希望在自己的国家建立这种制度。当时的每一种语言里,议会这个词都包含了人们在这方面所有的向往。
      
      要求获得新权力的呼声响彻欧洲,使1815年胜利复辟的君主们坐如针毡,导致了由奥地利首相梅特涅组织的共同封杀政策。在整整一代人时间里,形势十分艰难。愤怒的诉求不断,武装起义烽火连连。学生、教授和其他教育程度较高的资产阶级成员大肆鼓动争取选举权,挥舞宪章或高喊要建立共和。他们在斗争中得到艺术家们的支持,偶尔还有银行家和制造商的相助。
      
      18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埃德蒙.伯克指出,稳定的政府依靠的不是武力,而是习惯——这是一种根深蒂固的东西。
      靠颁布法令来用一套某个改良者想出来的形式取代另一套形式,不管新的形式如何合理明知,都会以失败告终。因为习惯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形成。若要产生良好的作用,必须循序渐进。造成改善的是变革,不是革命。
      
      1790年,历史度过了政治和社会层面的难关。19世纪典型的声音是喋喋不休地大谈特谈所有事情的进化、改良和进步。19世纪对自治议会的期盼成为解放的主题。
      
      自由、平等、国家、进步和演变都是抽象的主张,可装进多种内容。19世纪的人们,经常讲艺术、科学、政治作为实体,评论它们是否履行了自己的职责,劳工、首都和人民亦属此列。如果对于这些内容的描述能够与具体的世界紧密相连的话,使用这些抽象概念即十分便利。不然的话,对政策的讨论就会沦为文字战争。
      
      一些人(19世纪30~40年代)为“自由”而进行文字战争,由其在中欧和意大利。他们争论的问题是,自由是在于赢得政治权利,还是在于成为独立的国家?在法国和英国,要求扩大选举权和支持扩大宪章涵盖面(以改革议会)的人也认为,政治权力必然会带来经济效益。这些目标驱动了几个团体——英国的宪章主义者、德国的青年协会,烧炭党和青年意大利、法国的地下共和党人,知道1848~1851年在一片嘈杂混乱中遭到致命的惨败。
      另一些人(圣西门伯爵的弟子们)则认为,争取选举权的鼓噪是找错了方向,改变政治安排并不能医治新工业秩序的弊病,因为机器的出现改变了一切。他们对最早对工业提出批评。圣西门的浪漫主义者信徒认为专长和计算是不够的,思想只有在受感情驱动时,才能变得积极主动,得以传播。他们把圣西门的学说变成了运动。并且招募艺术家来增加这种理想社会的吸引力,使得新生活变得令人向往。(李斯特、乔治桑……)
      
      -------------------------------------------------------------------------------
      
  •     耐得住寂寞,坐的住冷板凳
  •     老人家90多岁才写出来的作品
  •     早上刚看见友邻说带着问题读书才是读书高手,然后就看到了你的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