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

出版社: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8
ISBN:9787503319518
作者:吴东峰,朱继红编
页数:350页

作者简介

中国工农红军经历的长征,假如没有那些细节,没有皑皑雪山、茫茫草地,没有那些被逼入绝境的饥寒交迫和九死一生,没有那些动人心魄的决策和分歧,没有遍地的艰险、危难和牺牲,长征还会那样举世瞩目吗,还会让我们那样惊叹和感动吗?
  当我们以“伟大”的字眼仰望他们时,他们当时的感觉也许只有渺小和无助;当我们以“光荣”的字眼歌颂他们时,他们当时的感觉也许只有苦难和伤痛;当我们以“正确”的字眼评价他们时,也许他们当时的感觉只有迷茫和彷徨。
  我们从几百部长征回忆录、日记和纪实作品中,悉心收集和整理散落在其中的那些细节,编著这本《长征:细节决定历史》,就是试图通过历史记忆中的这些“最小的组成单位”,向读者提供一个有关长征中的人物、事件、环境、政治、军事、后勤等等方面的最原始、最真实而又最形象的文本。
  我们编著这本纯粹汇集红军长征细节的书,目的是想通过对这一个个细节的还原,去浮言,除赘语,以达到再现长征“原生态”的目的。同时,读者也能依据这些鲜为人知的细节,对发生在七十年前的那场震惊世界的历史大迁徙做出自己的思考和判断,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去重新透视长征这部伟大历史的基本概貌。


 长征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昨天出差回来,今天去了图书馆,很偶然看到这本小书,放在了最下面的格子。编者完全摆脱了以前那种高大叙事的模式,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只有一段段的细节文字,每段文字少则2行,多的也只有6-7行,都是关于长征期间一些极为细小的事情的叙述,但这些文字组合起来,却给我们一个全新的视角去了解这一震烁古今壮举,展现出来的是一副充满血肉的长征清明上河图。编者把这些细节分成了20个方面,我在这里列几个给大家:A 人物:徐海东治军极严,动辄挥鞭挞人。某人提意见说他是“军阀主义。”徐海东回答:“娘的,不打好人。”仍不改其习。长征途中某日,大雨。部队宿营某村,夜半,前方传令:“快速前进”。其时,敌前堵后追,官兵亦十分疲劳,号声嗒嗒,全然不觉。徐海东殿后,挨家挨户检查,挥鞭先将团长、政委抽醒,逐屋鞑之,共驱出二百余人。某人亦在内,后徐海东问他:“不用鞭抽你,你能活到今日?”某人无言以对。赵博生、董振堂两人均为西北军孙连仲部下之上级军官,在江西宁都率二十六路军一万六七千人投入红军。赵、董两人均系共产党秘密党员,他们一至红区,即将十余年各人所蓄之七八千元,全数捐给党中央。 黄克诚:长征前夕,红三军团于江西苏区绑架一王姓土豪之子,索其财物以作军饷。王姓土豪宁舍其子不舍财物。红军无奈,携其子长征。黄克诚善待之,爬雪山,过草地,命伙夫以箩筐担其行,并与其同拽马尾巴越岭攀山。后王土豪之子升任团长,战死沙场,年仅二十。将军厚葬之,哭之深切。南方人黄王不分,皆以其为黄将军亲生骨肉也。B 鼓动红军只要在某个地方住得久一些,都要设置“列宁室”,宿营的地方没有合适房子时,他们就紧张地建造一个。“列宁室”结构很简单,埋八根立柱,上面用席和草搭顶,周围用绿竹枝围成墙,然后在绿墙上装饰纸花和红旗,面对入口的墙则一定要挂上马克思和列宁的画像。勃沙特,瑞士神甫,曾被作为人质随二、六军团长征。他对红军一领导在长征行军中动员部队印象很深。该红军领导首先肯定前一段行军的成绩,并提出下一步目标是打到一个富裕的地方休整补充。勃沙特说,对于缺乏供给的红军,这个目标是很吸引人的,因而提高了红军士兵的士气。最后,该领导人以红军特有的方式——呼口号来激励士兵。这些口号是“打倒帝国主义!”“打土豪,分田地!”“打倒国民党反动派!”最后是欢呼“苏维埃万岁,万岁,万万岁!”这之后,红军官兵都精神振作起来。当红军成一路纵队前进时,许多人去掉了文盲的帽子,洛甫发明了他称之为“看后背”学文化的办法,战士们在背上挂块白布,上面写着汉字。他们边走边认字,懂得文化的重要性。C 牺牲史载,中央红军长征前约八万八千人,长征到达陕北只七千人左右,损失近八万人。邓逸凡1996年4月20日在广州对笔者吴东峰说:其实不止这个数。以二师为例,出发时有七千人,途中合并其他部队的,俘虏的,招兵的,约补充三万多人,那时途中招兵,一招就几千人。二师总数应是三万七千余人,到了陕北只剩七百多人,损失了三万六千多人。其他红军部队亦然。 H 纪律红军过金沙江时,船夫第一天只有十八人,后增加至二十七人。船夫所以能增加,是由于红军渡河司令部除派干部进行宣传工作外,并优给工资。每天日夜工资现洋五元,且日夜进食六次,每次杀猪。而红军指挥渡河之人员,则每餐之菜蔬只吃青豆。1937年7月上海出版的《红军二万五千里西引记》(作者幽谷)记载说,红军过茅台时,找到一家酿酒作坊“义成老烧房”。里面摆着百余口大缸,每口可装二十担水,缸内都装满了异香扑鼻的茅台美酒。开始发现这酒坊的士兵,以为“沧浪之水可以濯我足”,及酒池生浪,异香四溢,方知为酒。可惜数缸美酒,已成为脚汤。军事顾问李德素嗜酒,闻之即偕数人同往酒坊,一尝名闻寰球的茅台美酒。他们择其中最为年远的一缸,痛饮了一场,才相扶而出。临行时,他们又将佳酿带走不少。继续经过茅台的部队,都前往该坊痛饮一杯,及最后部队经过时,数缸脚汤也涓滴不留了。以上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全书有26万字,从这些文字中,长征中的红军和共产党的喜怒哀乐统统跃然纸上,活灵活现。长征是共产党和红军的成长礼,经过那些痛入骨髓的磨难,共产党人和他的军队从童年迈向了少年。而这些细节给我们的是一张张成长历程的真实影像,这些磨难锻造了中国有史以来最为强大的团队,历史在这里窥探到了必然的先机。最后,我很想对作者表达我的敬意,他对历史的记载触动了我的心灵!看不到书的读者可以读本书作者的博客:http://blog.people.com.cn/blog/log/showlog.jspe?log_id=1180312239107740&site_id=46753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昨天出差回来,今天去了图书馆,很偶然看到这本小书,放在了最下面的格子。
      
      编者完全摆脱了以前那种高大叙事的模式,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只有一段段的细节文字,每段文字少则2行,多的也只有6-7行,都是关于长征期间一些极为细小的事情的叙述,但这些文字组合起来,却给我们一个全新的视角去了解这一震烁古今壮举,展现出来的是一副充满血肉的长征清明上河图。
      
      编者把这些细节分成了20个方面,我在这里列几个给大家:
      A 人物:
       徐海东治军极严,动辄挥鞭挞人。某人提意见说他是“军阀主义。”徐海东回答:“娘的,不打好人。”仍不改其习。长征途中某日,大雨。部队宿营某村,夜半,前方传令:“快速前进”。其时,敌前堵后追,官兵亦十分疲劳,号声嗒嗒,全然不觉。徐海东殿后,挨家挨户检查,挥鞭先将团长、政委抽醒,逐屋鞑之,共驱出二百余人。某人亦在内,后徐海东问他:“不用鞭抽你,你能活到今日?”某人无言以对。
       赵博生、董振堂两人均为西北军孙连仲部下之上级军官,在江西宁都率二十六路军一万六七千人投入红军。赵、董两人均系共产党秘密党员,他们一至红区,即将十余年各人所蓄之七八千元,全数捐给党中央。
       黄克诚:长征前夕,红三军团于江西苏区绑架一王姓土豪之子,索其财物以作军饷。王姓土豪宁舍其子不舍财物。红军无奈,携其子长征。黄克诚善待之,爬雪山,过草地,命伙夫以箩筐担其行,并与其同拽马尾巴越岭攀山。后王土豪之子升任团长,战死沙场,年仅二十。将军厚葬之,哭之深切。南方人黄王不分,皆以其为黄将军亲生骨肉也。
      
      B 鼓动
       红军只要在某个地方住得久一些,都要设置“列宁室”,宿营的地方没有合适房子时,他们就紧张地建造一个。“列宁室”结构很简单,埋八根立柱,上面用席和草搭顶,周围用绿竹枝围成墙,然后在绿墙上装饰纸花和红旗,面对入口的墙则一定要挂上马克思和列宁的画像。
       勃沙特,瑞士神甫,曾被作为人质随二、六军团长征。他对红军一领导在长征行军中动员部队印象很深。该红军领导首先肯定前一段行军的成绩,并提出下一步目标是打到一个富裕的地方休整补充。勃沙特说,对于缺乏供给的红军,这个目标是很吸引人的,因而提高了红军士兵的士气。最后,该领导人以红军特有的方式——呼口号来激励士兵。这些口号是“打倒帝国主义!”“打土豪,分田地!”“打倒国民党反动派!”最后是欢呼“苏维埃万岁,万岁,万万岁!”这之后,红军官兵都精神振作起来。
       当红军成一路纵队前进时,许多人去掉了文盲的帽子,洛甫发明了他称之为“看后背”学文化的办法,战士们在背上挂块白布,上面写着汉字。他们边走边认字,懂得文化的重要性。
      
      C 牺牲
       史载,中央红军长征前约八万八千人,长征到达陕北只七千人左右,损失近八万人。邓逸凡1996年4月20日在广州对笔者吴东峰说:其实不止这个数。以二师为例,出发时有七千人,途中合并其他部队的,俘虏的,招兵的,约补充三万多人,那时途中招兵,一招就几千人。二师总数应是三万七千余人,到了陕北只剩七百多人,损失了三万六千多人。其他红军部队亦然。
      
      H 纪律
       红军过金沙江时,船夫第一天只有十八人,后增加至二十七人。船夫所以能增加,是由于红军渡河司令部除派干部进行宣传工作外,并优给工资。每天日夜工资现洋五元,且日夜进食六次,每次杀猪。而红军指挥渡河之人员,则每餐之菜蔬只吃青豆。
       1937年7月上海出版的《红军二万五千里西引记》(作者幽谷)记载说,红军过茅台时,找到一家酿酒作坊“义成老烧房”。里面摆着百余口大缸,每口可装二十担水,缸内都装满了异香扑鼻的茅台美酒。开始发现这酒坊的士兵,以为“沧浪之水可以濯我足”,及酒池生浪,异香四溢,方知为酒。可惜数缸美酒,已成为脚汤。
      军事顾问李德素嗜酒,闻之即偕数人同往酒坊,一尝名闻寰球的茅台美酒。他们择其中最为年远的一缸,痛饮了一场,才相扶而出。临行时,他们又将佳酿带走不少。继续经过茅台的部队,都前往该坊痛饮一杯,及最后部队经过时,数缸脚汤也涓滴不留了。
      
       以上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全书有26万字,从这些文字中,长征中的红军和共产党的喜怒哀乐统统跃然纸上,活灵活现。长征是共产党和红军的成长礼,经过那些痛入骨髓的磨难,共产党人和他的军队从童年迈向了少年。而这些细节给我们的是一张张成长历程的真实影像,这些磨难锻造了中国有史以来最为强大的团队,历史在这里窥探到了必然的先机。
      
       最后,我很想对作者表达我的敬意,他对历史的记载触动了我的心灵!
      
       看不到书的读者可以读本书作者的博客:http://blog.people.com.cn/blog/log/showlog.jspe?log_id=1180312239107740&site_id=46753
      
      
  •     太好看了!要是注明每条出处就更好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