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印度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6
ISBN:9787539962351
作者:虹影
页数:312页

章节摘录

开始我必须写下遗言,再晚就来不及了。遗言本身倒是很简单,没有什么不到临终不宜说不便说的秘密:我的死与别人无关,绝对个人的选择。不要任何告别追思,骨灰倒进垃圾箱,千万别撒往什么山河。只需按我开列的几个地址,把此信复印件寄过去。首先,让他们不必再等永远不晚的君子报仇机会,这对他们是个精神解放;同时警告他们,不允许在报刊上写纪念我这个“生前好友”的文字。目前无此忧虑:没有编辑会刊登关于我的消息。我是要他们将来写自传时——这几个人肯定是会写自传的人物——不许冒充我的朋友或敌人,我此生无敌无友。伪造历史是可耻的。如此而已。结束。以下是利用命运多给我的几分钟,写给拆看此遗书的人:我现在心境坦然,如深井之水,没有一点悲伤,当然谈不上疯狂。事实上我非常健康,我的肌体没有丝毫朽败的痕迹,像一枚熟鸡蛋一样净洁,值得爱护。每天一早就起床,每晚洗澡后,半杯红酒一杯牛奶,我一生从未感到如此宁静。看此信的人,谢谢你读完。你会理解我的,即使你这刻不能,今后总有一刻你能。为了保证死无回头,我会给自己一个双重死亡。例如过量安眠药加上割腕动脉。医院救一头顾不了另一头,但法医会误认是谋杀伪装自杀。为避免无谓纷扰殃及无辜,我现在写下我的死亡剂量——不,不能写了,黑衣人已经推开虚掩的门,蹑足朝我一步步而来,我感觉得到自己兴奋起来。我听见凶器在铮铮作声。我知道你会抱怨:至少应当给一点解释。没时间了。我得放下笔,转身去拥抱他。……很多年前我想过来到这儿,如同想吸这儿有香味的草叶,没有行李没有同伴。就我一个人从河里出来,披了件宽大的衣服,赤脚向山坡爬。山坡很高,我从容地向上爬,山坡就平缓下来。永远凉潮湿,这是一个木屋,屋顶上开了些黄花。我每天一进去就躺在床上,决定此生做很多事,当然也可以不再做任何事。恍惚中看见你从茅草屋经过,手里捧了金灿灿的花,你把花放在门口,温柔地走近我,我指着自己的心说:“我前世的名字叫阿多妮索,也叫摩登伽,只有你能懂我的语言,明白我的过去,因为前世我过于纠缠你,佛让我失去了你。”你单腿跪下说:“我的逃离者,这次我们把命运捏在自己手里。我们都有罪,我们都犯了大孽。为此,我们同受惩罚:下一世我们将是最卑贱的虫豸,我们将是蜘蛛,永远在一起,你是那种‘黑寡妇’的贪婪的雌蜘蛛,我将让你吞食我,一口口撕咬吞进你的身体,在一场忘情的交合之后。”若我告诉你,我前世出生在这儿,你应该不吃惊。如同有一天你读到我精心建筑小说中的一切,你会明白为什么我将这部小说献给你。不完美的爱才是最美的爱,没有实现的爱才是最稀罕的爱。我是永远无法爱你,所以我到印度来逃避你。看见了吧,太阳出来,越过地平线,你就不在我的眼里了。

前言

虹影    在意大利深山中,面对窗外终年积雪的风光,心里特静。看这部小说,心不静不可以,修订时更是如此。    这算是我的第五部长篇,在艺术、上最敝帚自珍。我仔细安排了多重“不可靠叙述”,读者会发现,连“我”都得对自己撒谎隐瞒,因此迷障重重复重重。语言上则故意求涩,给你一个胡桃,你得用牙齿咬碎它。    去掉三万多字,有些部分片段重写。胡桃肉更有咬劲,但是我在胡桃壳上先咬出了一些缝:你的牙齿,我的牙齿,我们的胡桃。    这本书一出版,我就想修订。2002年书再版时我开始做这工作,每次心燥性狂时,就坐下这里那里改两个字,仿佛又落到那个天才少年阿难的魔力之中。渐渐地,我心如止水,像第一次在庙里见他,看他静立于释迦牟尼身旁。这个阿难熟记着佛典精要,和我们一样容易受诱惑,但终于成为“尊者”,成为“如是我闻”的叙述者。    我小说中的阿难是摇滚歌星,历经劫难,潇洒而豪富,他的信仰却只有富了再富,犯罪也在所不惜。最后到了印度,甚至没有逃跑的欲望,只想回到无拘束流浪的往日。    我曾跟随这两个阿难的足迹,走到地之边天之涯,也是那样的不想回过头来。    不完美的爱才是最美的爱,没有实现的爱才是最稀罕的爱。我永远无法爱你到完美地步,所以我逃到异国来。看见了吧,太阳出来,越过地平线,你就不在我的眼里了。    校对这些句子,感觉自己依然留在地平线那头,恒河金黄的细沙,一如以往地顺着河水流淌,而夕阳像悬挂在那里,一直没有落下去。    再校对这些句子,才明白自己一直尝试在遗忘的河流观看那个我,也才渐渐懂了为何在那年毅然决然要有那印度之行。    2008—7—18于FORCE

名人推荐

不完美的爱才是最美的爱,没有实现的爱才是最稀罕的爱。我是永远无法爱你,所以我到印度来逃避你。看见了吧,太阳出来,越过地平线,你就不在他我的眼里了。——虹影阿难就是“难”,困难与苦难,是我们无可排遣、终须面对的精神之“难”与历史之“难”。对此,中国的小说家们从各种角度、以各种策略进行着大规模的勘探,但虹影是独特的,她是“行者”,她从长江边出发,西游行至了伦敦。她不同于住持的和尚,她知道近代以来中国的一切事都可以在与西方的复杂关系中开始理解。——李敬泽

内容概要

虹影,享誉世界文坛的著名作家、诗人、美食家。她是作品被译成外文语种最多的中文作家,她是最受争议的女性主义欲望抒写的作家,她是文字最具有冲击力和艺术性的情色作家。她爱肖邦,爱保罗•泽兰,也爱美杜莎,她是一只剩下一条命的猫,她温柔而暴烈,前卫而自闭,是想象力和诗意兼备的旷世之才。
代表作品有《饥饿的女儿》《K-英国情人》《走出印度》《女子有行》《绿袖子》《孔雀的叫喊》等,现居北京。长篇自传体小说《饥饿的女儿》1997年获台湾《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入选台湾青少年自选教材;2008年又被美国伊利诺大学(University of Illinois)评为年度书。2005年获意大利“罗马文学奖”。2009年被重庆市民选为重庆城市形象推广大使。

书籍目录

修订本说明
开 始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章外章
“行者”虹影追《阿难》

编辑推荐

《走出印度》以一位女作家的旅途为主线,展现了香港、印度、中国、英国、泰国等多地域文化,从而引发了对一个人的灵魂的反思,提出了许多无法回避而又难于回答、却启发思考的问题。作品叙事充满美感、神秘和狂热,意境和情欲却发人深思,类近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取得的效果。

作者简介

《走出印度》内容简介:挣扎婚恋爱欲中、作家身份的“我”,某天突然接到香港传媒界著名女大亨苏霏的委托,去印度寻找一个失踪已久的人——一个八十年代初“我”和她曾经痴迷的摇滚歌手,阿难。然后,在充满宗教气息的国度,在风光旖旎的异域都市,在荡涤罪恶的恒河岸边,“我”追寻到了阿难的蛛丝马迹:离奇的带着民族、信仰、战争烙印的身世,一段带着上一代爱恨情仇的孽缘,一份隐秘的商界巨富的犯罪档案……当神秘褪去,阿难现身,却是凤凰涅槃时:现存的宗教无法解救任何人,只有用自己孤独的手度脱世代的罪孽。恒河之上,追捕者和被追捕者都落到一个意想不到的结局中……


 走出印度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虹影的小说,几乎总是特别好读,有时候你没办法不仅仅把其当作通俗小说来读,实在是太畅顺了,几乎引不起半点痛苦与思绪的滞留,当然,我说的不是《饥饿的女儿》,那本是虹影真正意义上的杰作。这本小说的开头,竟然是遗书,而且没头没脑,看不出究竟是谁的遗书,说实话,看完了我还是没能确定究竟是书里哪一个角色的遗书。虹影说,她在尝试一种不确定的叙述。小说的冰山理论,几乎要听得不能更厌倦了,然而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海明威,现在回过头来读《白象似的群山》的技巧分析,几乎要心服口服得跪下来,一句多余的表述也没有,寥寥语词底下却是庞大而未知的冰山。虹影毕竟不是海明威,至少在这部小说中,所谓的不确定叙述,有点失败。但无论如何,这样的开头我是喜欢的,有种迷人的任性在,偏偏表述又优美有节制:我现在心境坦然,如深井之水,没有一点悲伤,当然谈不上疯狂。事实上我非常健康,我的肌体没有丝毫朽败的痕迹,像一枚熟鸡蛋一样净洁,值得爱护。不,不能写了,黑衣人已经推开虚掩的门,蹑足朝我一步步而来,我感觉得到自己兴奋起来。我听见凶器在铮铮作声。我知道你会抱怨:至少应当给一点解释。没时间了。我得放下笔,转身去拥抱他。然后小说一下子就转向了近于游记的开篇,把游记和小说糅合起来,多少有点取巧,一方面只需要纯然地用一丁点的虚构去点缀大段的描写,不需要混杂太多的思考、分析、感怀去填满景色以外的内容,一方面即使情节单薄,也可以用异域风情将其支撑得羽翼丰满起来——毕竟看着角色在德里或者婆罗尼斯街头游走本身就挺有趣味的。到了这里,小说就已经滑入到通俗调调里,直到接近一半时,重大悬念揭开———"我"竟然是个纪检办案人员(WTF),一下子从小资产阶级海派情调通俗小说变成央视黄金八点档。不得不说,这里牵扯进来的反腐题材,虹影处理得很糟糕。但她是聪明人,知道避重就轻,轻飘飘扯一下情节,就又回归到人内心的情感与欲望的探索,虽然略嫌单薄,毕竟还不错。但是虹影大概是不甘心这种小格局的,非要加上缅甸远征军、西南联大的内容,灰沉沉的历史卡在这港台强调的情节里,怎么看都有些古怪。如果故事如此结束,本也是个文笔灵动的港台腔通俗小说了,但虹影偏偏有野心,非要继续她的"不确定叙述",于是末尾又加了个篇外篇,文笔好似散文诗,情节错综复杂欲盖弥彰(不得不说还是太想显出底下的冰山来,这部分的叙述其实已经很明了)。唉,说什么好,让人又爱又恨,"他们裹着丝绸的身体揉进了对方光滑的内部",这种调调的文笔我毕竟还是喜欢得紧要。罢了,花了一个周六下午时间读完,倒也是道可口小点,还要怎么样呢。生活中重的已经太多,有时也不妨作个印度支那的离魂绮梦吧。

精彩短评 (总计28条)

  •     故作神秘,不懂装懂,终成不了大家。
  •     就是个游记,还要硬掰个故事。。苏木说的没错,她不值得购买,借来看看就好。
  •     印度是活的 故事也是活的 不过故事的主角死了
  •     个人觉得原书名《阿难》更适合做这本书的书名
  •     好了,又一个说再见的。
  •     反正我很喜欢
  •     从旅行小说到新闻八点档案件聚焦再到混混东东的散文诗,情节错综复杂欲盖弥彰,但又太想显出底下的冰山,这是技巧还是黔驴技穷?
  •     太赞!!!
  •     以阿难为题比较好懂。
  •     看到正好一半的地方才开始变得有意思,前面的故作文艺猜谜太讨厌了。开篇的遗书很引人好奇~最后,没想到是这样的……
  •     看标题还以为是游记,读了开篇以为是爱情小说,读了一半发现是悬疑小说。不明觉厉。层层铺垫,推向高潮,然后以死亡戛然而止。
  •     10.16-10.17
  •     额。。。其实不太懂作者到底想表达什么,不过文笔很美,简练中带有一种清淡。
  •     初读以为不过是通俗的叙事,而后却满是悬念。是小说却也满是真实。
  •     拥有知识、金钱和闲暇的中国人总觉得还缺点儿什么,这一点儿在他们的生活中、在此时此地找不到,他们必须确定某个“远方”或“异域”,在他乡找到故乡。精神上的故乡。事实证明,睁开眼睛比闭上眼睛更能事事皆空。每一个曾经漫游的人,都有别人不知道的理由。我不知道别人,我只知道我自己。
  •     逻辑混乱的侦探文艺小说
  •     剧情转折得有点突兀啊,前半段是小清新,后半段就成刑侦剧了。
  •     以为是关于印度的游记,结果。。。。。到是激起了我对印度的兴趣
  •     后半部分 画风突变
  •     故事本身没有什么诱人的,我甚至对这些悬念不感兴趣,但是虹影的笔触依然动人
  •     两大突兀的转折点-“我”变侦探和阿难之死,匆忙开始然后就戛然而止,我觉得如果拍成电视剧,剧情会丰满一些~
  •     巧合太多
  •     虹影的小说很好读,好读的背面就是容易滑向流俗。总体来说,结构中的处处留白有点失败,文体叙述手法切换的衔接也显得生硬,有一些尚算不错的点却没有铺开来,不过悬念有点意思,文笔也依然灵动勾人。
  •     在看了前50%的时候以为是一本搀着游记的小说,在想着若是这样那不稀奇,果然看到后半段真正的故事开始了。虹影的语句还挺喜欢的,但是故事总觉得缺了点什么,甚至说不出,有种烂尾的感觉。看完想走一遭印度了。
  •     看了大半本 突然跳出查案这个转折 顿时倒了胃口
  •     剧情在中间部分突然来了个我完全没想到的逆转,也是后面这部分让我爱上这本小说。阿难被女人引诱犯了淫罪,自此修行功亏一篑。有写到中国远征军在英国盟军撤退到印度之后,在热带雨林里拼死抵抗回归热、饥饿、蚊虫,昨天看穆旦的纪录片竟然也有这方面的叙述。本以为是一个看破红尘,终归恒河的故事,没想到却是一个爱情悲剧。“阿难啊,不要悲伤,也不要哭泣。我于往昔不是告诉过你万物实性就是如此,与我们最亲近者终要与我们分别隔离?万物既生而成形,即具分离的必然性,阻其舍离,怎么可能?况且必无此理。” 不完美的爱才是最美的爱,没有实现的爱才是最稀罕的爱。我是永远无法爱你,所以我到印度来逃避你。看见了吧,太阳出来,越过地平线,你就不在我的眼里了。”
  •     什么玩意儿啊?绝经妇女的YY?
  •     喜欢虹影,喜欢这套书的设计。非常完美!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