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访灰色地带

出版日期:2015-7-1
ISBN:9787301259018
作者:刘海龙
页数:207页

内容概要

刘海龙,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

书籍目录

导言 解放灰色地带:对传播思想史叙事
的反思
从传播理论到传播思想史
两种传播思想史
传播学术史的意义
传播学术史的叙事结构
灰色地带的生命力
连续与断裂的辩证法
本书的结构及章节
第一章 拉斯维尔:被误读的传播学
“奠基人”
缺乏传承的“卡里斯玛”
《社会传播》的W
拉斯维尔模式≠拉斯维尔的传播观念
注意结构研究与驻防国家
从宣传研究到世界注意结构调查
第二章 超越有限效果理论:哥伦比亚学派
及其批评者
在天使与妖魔之间的哥伦比亚学派
为什么哥伦比亚学派会成为众矢之的?
哥伦比亚学派=有限效果?
为什么哥伦比亚学派会被贴上
“有限效果论”的标签?
抽象的经验主义还是方法的多样主义?
管理学派的是与非
丰富多彩的灰色地带
第三章 帕克与传播研究的芝加哥学派神话
传播研究史的话语争夺
为什么是帕克?
连续中的断裂
从进化论到效果研究
断裂中的连续
传播研究与知识社会学
第四章 宣传的理由:被忽略的伯内斯及《宣传》
传播思想史的学术偏见
创造有利于“宣传”的环境
多元主义与社会秩序
从公众被诅咒到双向互惠
宣传的“科学性”
第五章 中国传播研究的史前史
“传播”还是“交通”?
社会学传统的传播研究
中国社会学者对传播问题的探索
新闻学传统的传播研究
断裂中的连续
重构记忆
第六章 孙本文与世纪初的中国传播研究
为什么是传播研究?
为什么是孙本文?
公众意见:从社会态度到社会控制
社会学与中国早期传播研究
第七章 “传播学”引进中的“失踪者”:传播批判学派
与中国早期的传播学观念
施拉姆访华:中国传播学兴起的助燃剂
批判理论引介的“失踪”
对抗策略:“发育不良”的实证研究
模仿策略:传播学是新闻学的最新阶段?
“不成熟”的社会语境还是“两难”的社会语境?
第八章 从“文化工业”到“文化产业”:从关键词
的变迁看中国媒介文化研究
概念的源点:“文化工业”与法兰克福学派
“文化工业”概念在中国的发展概况
“文化工业”概念的引入
错位的批判与通过符号资本展开的争夺
从“文化工业”到“文化产业”
重新定义“文化产业”
第九章 寻找听众:中国传播研究中的创造性互动
新闻学者:传播研究在中国的第一批听众
理想的听众和实际的听众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传播研究在经济领域的新听众
听众还是委托人
学术独立与多元的听众
第十章 从受众研究看“传播学本土化”话语
从应然到实然:两种“传播学本土化”
中体西用:三种受众研究
暧昧的“传播学本土化”话语
第十一章 传播研究本土化的两个维度
本土化焦虑的产生
本土化问题的提出方式
充满争议的本土化标准
本土化话语背后的张力
多元竞合的本土化
后记

作者简介

《重访灰色地带:传播研究史的书写与记忆》从那些被有意收编或无意误读的"灰色地带"入手,结合新发现的材料和语境,重新诠释传播学经典文本,以颠覆传播学术史主流叙事的霸权,寻找新的视角,解放传播研究的想象力。本书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重写传播学术思想史,在对拉斯维尔、哥伦比亚学派、芝加哥学派、中国传播研究的史前史、批判学派的失踪、本土化话语等问题的研究上,均推翻了目前的定论。
作为一个贴近意识形态的舶来学科,中国传播学的经验在诸社会科学中并不特殊。对传播学术史的反思也可为中国当代知识社会学的研究提供一个典型个案。


 重访灰色地带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在导言中,作者提出了全书重要的几个概念,包括“灰色地带”、主流叙事结构和反讽的叙事等。简而言之,作者力图在本书呈现的即是,通过运用反讽的叙事,借以审视所谓传播思想史中间的“灰色地带”,从而证明有关传播思想史的主流叙事结构的“虚伪性”。作者指出,由于传播研究的实践与应用特性,使其与权力的场域、与知识的场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正因此,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传播学,比其他人文社会科学更深切地感受到“学科自治”的威胁,于是,身处其中的学者们便更有动力去“建构”一套有关传播研究历史的话语体系。在阐明了这一有关理论历史建构的冲动后,作者进而指明并评价了当前在传播思想史研究中的5种主流叙事结构:编年式结构、里程碑演进式结构、大师主导式结构、学派冲突式结构和观念统领式结构。作者认为,这五种主流叙事结构所致力营造的是一种思想“连续体”的“幻象”,而真实的理论演进则是充满着断裂的,也就是充满着“灰色地带”的。作者指出,主流叙事背后是对秩序感的强调,“秩序感的获得常常建立在武断的分类体系和线性的过程描述之上”。在这种思想的左右下,主流叙事或者说宏大叙事,通过“有意省略或遮蔽”思想史上那些模糊之处,将“灰色地带”拒斥于外。本书所要做的恰恰是通过发掘连续之中的断裂和断裂之中的连续,从而更为“真实”地还原理论的谱系。【导言基本上规定了(或阐明了)全书的某种价值取向,即对历史采取一种建构主义的视角,也就是说,整个传播思想史是基于在该学术场域中的人们所采取某种话语策略而建构出来的。】
  •     在我们学院的午餐会上有幸目睹男神风采,非常专心地听完了他的每一页PPT(以至于连我导的到来都没注意到),还当了第一个提问的人,奖励就是这本签名版的《灰色地带》,哈哈哈哈当时心里那个暗爽。借用国庆假期仔细翻看了一遍。拉斯韦尔作为被误读的传播学“奠基人”,其所开创的学术传统被传播研究的“无形学院”逐渐抛弃;以拉扎斯菲尔德为首的哥伦比亚学派的经验分析法长期以来成为“众矢之的”;芝加哥学派尽管创造了传播研究神话,却忽视了帕克从知识社会学与现实社会建构的角度去理解的传播与新闻现象;伯内斯前瞻性的《宣传》却一再被冠以“精英主义”的头衔……一直以为传播学术史短短几十年的进展历程不过是简单的“魔弹论——有限效果论——新强效果论”,而这本《重返灰色地带》让我脱离了平面观点,重新站在了三维的立体角度上去审视传播学上这一段曲折的发展史。这门年轻的学科在百年不到的发展历程中到底经历了哪些曲折与误会,书里已经详尽描述,我个人受到的启发则在于为何会出现这些“灰色地带”,又该如何在将来的学术领域和实际生活中避免被“灰色”。首先,作为一名创新者,即书中所说“卡里斯玛”式的开创人,拥有前瞻性的想法是不可或缺的,然而如何能让自己的想法得到流传与继承,经历后人的阐发与衍化,最终在不断修正和重新建构中葆有生命力,这就需要来自外部与内部的竞争与挑战。这也是拉斯韦尔被“灰色”的主要原因。他不断地修正自己的传播观念,想尽力使其变得完美和逻辑缜密,却也剥夺了其他人参与的兴趣,最终人们不得不将他的观念简化为“漏洞百出”的“拉斯韦尔5W模式”,才能得以进一步的“修正”。因此开拓者最需要做的事情不是亲力亲为地查漏补缺,而是如何提出一个具有足够吸引力的谜题,从而诱惑更多人的参与。其次,大众都喜欢追逐“新鲜”的事物,从而让自己显得“与众不同”。这就是为什么改革开放以后被学术主流拥抱的是施拉姆新颖的“范式革命”而非席勒用马克思政治经济理论和阶级分析对于政治经济批判的“老生常谈”。这也是为什么哥伦比亚学派为了凸显自己的“突破性”以及迅速获得大众的注意力而简单粗暴地树立起了一个“魔弹论”的靶子(尽管随后他们也成为了“有限效果论”的稻草人,并被人忽视了其他更为丰富的理论贡献)。最后,成功的宣传营销并不是直接暴露出自己的目的,而是创造一个有利于实现其目的的环境。这一点可以从伯内斯的《宣传》一书中习得:传统的宣传不过是就事论事,简单粗暴地把劝说性信息硬塞给受众——我国目前大多数硬广告和新闻发布会仍在采用这种做法;而新的宣传则是创造促进某种行为的环境,让接受宣传者自愿地产生某种行为(比如口香糖有助于口腔卫生,钢琴厂商鼓吹起居室应该留出“钢琴角”等)。这种近一百年前的宣传理念在当前的互联网扁平化宣传语境下看竟仍有超前之处。总有人错误地把传播学与新闻学画等号,甚至担心新闻客观主义是否会受到宣传的影响。而在这一点,我引用海龙老师的观点:对传播学的研究其实更多地应该落在对人的思想史和观念史的研究上。(本文系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本人 微信号:shidaostorm)

精彩短评 (总计25条)

  •     今年许静老师的课上请到刘海龙老师,有幸听到他一堂课,然后就是跑到人大去蹭刘新仪的讲座,居然也是海龙老师的读书会,真的觉得很幸运~~
  •     这才是做新闻传播史论应有的态度:小处着眼,大笔如椽。不仅揭开了经验学派不为人知的面纱,更夹叙夹议八卦了一段前人故事。难得的耐读好书。
  •     在《传播学科的奠定》基础上,又有许多超越,最有价值的部分是对思想史的理解、研究方法的讨论上吧。提到N多次胡翼青,果然是好基友。。。
  •     大家說我要不要終於回到本專業,認真地寫一個男神的書評?
  •     刘海龙老师的书总是能以独特的视角给人以启迪和反思。也许这本书唯一告诉我们的就是,不要僵化思维,迷信权威,亲自阅读经典文本,而不是大综合的教材。
  •     改变我对于既定的传播学思想史书写神话认识颠覆的一本书,而且我发现,海龙老师专著的卷尾语总会打动我。在生活中,他应该是个温暖的人。
  •     精彩的论文集。回到理论与研究生产的具体语境之下进行探讨,不断破除当下被建构起的诸多人们不假思索地接受的学科神话的过程。
  •     不愧是新闻/传播专业的,文笔比我们搞政治的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不过,完全没有get到反讽的叙事范式,只是弄通了几大传播学派的主要观点和漏洞。总之还是很有收获的。
  •     跳出传播学史单一性的桎梏,以多面视角重新审视书写传播学史的研究学派和代表思想。另一角度的解读很好的将断裂的历史连接起来,不过这种判断是否可以有效真实的作为论据还有待考证吧……
  •     元叙事的分析方法,问题导向的写作方法和贯穿始终的反思精神
  •     一部关于传播学学术史的圈点勾画,拾起一些“灰色地带”里模棱两可的学术碎片。可读、易读,授人以渔。传播学研究,如何把应用取向和理论取向较为和谐地勾连(如果可以这样使用这种说法)?如何激发学术的想象力?中国语境下的传播学研究,的确面临着工具理性驱使、理论建构不足的困境。这使得“本土”传播学研究面临着极大挑战。读罢,陷入深思,询问自己,到底想做何种传播学研究,是否真挚地热爱这一门学科,想在理论上有何建树?无法回答,深知自己思辨力不足,方法论不过关,空有决心,最关键的还在于读书太少。
  •     继“传播的六种话语”之后,“对传播思想史的反思与重构”又将拓展不少传播学子的三观。
  •     必然可观,多数论文早已读过,再看还是觉得好
  •     海龙老师的书都是精品。
  •     切入点选的好,从灰色地带出发书写传播思想史上的连续与断裂,纠正对某些学派的误读。贴标签、塑造一致性幻象、忽视差异与丰富不正是诸多学派争论的惯用手段么…我们当然知道哥伦比亚学派不仅有拉扎斯菲尔德,就如同芝加哥学派也不是一个模子…
  •     关于其对拉斯维尔的论述可参照他基友胡翼青的反驳论文,很有意思。刘海龙的书的价值不是在告诉你知识,而是在告诉你如何去思考。他是在授人以渔。
  •     细读了不少遍,从问题意识到写作手法~
  •     想去北京读研的原因之一是去人大蹭课
  •     作为后结构主义传播思想史,巧妙的把学术/科权力关系中的边缘经验当作基石来解构既存的叙事结构和知识生产机制;作为知识社会学,较浅显;作为故事,有动机有人物有冲突有蒙太奇,有时段也有地缘,实在可以在此基础上拍成essay film或者docu-drama甚至drama series
  •     大陆新传史论里最好的中青年学者,应该没有之一。
  •     思想史
  •     很多见解其实在我导的课上都已经有讲过了,是综合、全面、彻底地对中国传播学的再思考。当然,我觉得最好的地方是,海龙果果的书是文献索引的大宝库。当然,最后总也免不了俗一下:“海龙出品,必属精品”
  •     上课的感觉又回来了
  •     会向每一位想进一步了解传播新闻的人推荐此书
  •     最近一直在读他的书,大牛就是大牛,个人觉得他已经超越了他的导师郭庆光教授。思想很新潮,对传统的传播学史进行了思考和探讨,甚至是重新的解构和颠覆。此书有很强的启发性,但是就是此书的行文结构和语言组织需要我们花时间去理解和领悟,否则读起来会很艰难。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