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思索:史怀哲自传》书评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9-1
ISBN:9787535467997
作者:[德]史怀哲
页数:224页

重要的是,你想拥有一个怎样的人生

死亡并非遥不可及,衰老也一样。当你老了,你将如何来回顾且记录你的一生?这个问题我很少去想。更多的时候我将自己埋在当下或即将要面临的和要解决的事之中,所有那些零碎的,分散的,变化的事,几乎拼凑成了生活的全部。而生活却并不是生命的全部。我很小的时候,恐惧黑夜,并恐惧黑夜中所有的传说。常常当我一个人静下来,躺在床榻上,听着窗外风掀动树枝,发出深沉的无穷的叹息,吟哦,以及断裂般的嘶鸣,我就会紧张起来。我分明听得见自己的心脏在胸腔里越跳越快,然后呼吸越来越急。那时我想到过死亡。我所能想象的死亡,令人绝望的,恰恰不是死亡本身带来的痛苦,而是死亡所带来的永恒的消失——用什么证明你曾经的存在?如何证明你曾经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这些诘问一直敲打着我的内心,让我觉得这一生必须要有一些事去做去实现,要不然会抱憾终身。但当我们真正开始生活时,发现陷入其周而复始的怪圈,且发现生活在某种意义上所具有的欺骗性——快捷、喧嚣、急速、极度繁华的外表下,我们日益麻木。我们所有的感知在外在世界的冲撞中碎了一地。然后被抽离、吸附和包装,变成另外的一个以及另外的一群。显然这些是时代的产物。但在史怀哲那个时代,他们有管风琴,有上帝,有基于真善美的一切,当然也有极恶——史怀哲亲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目睹了无数人的颠沛流离妻离子散,无数人的命运被扭曲断裂……那些灾难和苦痛是难以想象的——即使我们能想象死亡的到来,但我们对未知的灾难能了解多少呢?《生命的思索》便是史怀哲暮年时回忆的碎片,时光的碎片。它没有华美的文辞,没有精巧的足以让你铭记的更多的情节。它只在记录。像一台老式的打字机。思路明确,字迹清晰。发出哒哒哒,哒哒哒的轻响。于是所有的记忆被发掘,闪着光芒,来到你身边。如果你想从一个音乐家、哲学家、医学家、人道主义者身上企图习得更多的知识和必要的人生经验,我想是困难的。你甚至终其一生都难以实现在其身上所拥有的极少的部分。但这并不意味着你要放弃。重要的是理想。重要的是你想拥有一个怎样的人生,并为此努力奋斗。史怀哲说,思索人生,借此人将不再茫然浑噩,开始经历值得尊重的自我生命历程……思索生命,就是深化、内在化并升华生存意识。我想,当史怀哲晚年的某个黄昏,坐在树影婆娑的庭院中开始回顾他的一生时,晚阳必然绚烂浓烈。“献给我们疲惫的英雄梦想!”草于9.15

史怀哲,一位上帝之爱的实践者

史怀哲,一位上帝之爱的实践者,他离开自己的故国与妻子携手前往一片从未踏过蛮荒大陆--非洲。他前往这文明未开之黑暗大陆的目的并不像其它欧洲商人为榨取热带资源以赚取利益或是从事当地人口的买卖而是将其一生奉献给当地土著。    从小史怀哲就听到非洲黑人悲惨的情形,以及在那里从事艰辛布道工作的传教士们的活动情形,并对此感到深切的关心与同情。到30岁那年他已决定渡非献生于医疗土人的工作,并将计划全部拟定好,生为一个哲学家、音乐家,且队医学毫无学历的他,竟决定以一个医生的身分前去,然而医学各部门都有繁琐的学问,一个三十岁的人要从头学起实在不简单,但他发下重誓凭着自己的健康与毅力,一定要完成这心愿,不必别人提醒学医需要多少岁月的刻苦奋斗,史怀哲就是这样热情如火的理想家,但又不失其冷静稳重的思虑,而且还具有大胆的实践力。    经过近八年的刻苦岁月,终于他开始实践他的理想。他从欧洲运来医疗上的用品药物,并对当地土著免费医疗,第一次踏入这块人生地不熟的土地,种种的生活习惯及人际沟通上都困难淙重重,还得小心防范被当地疾病所感染,就连医药用品的筹备都得花上心思,但他还是以博爱的精神坚持他远大的报负,他对土人们无怨无悔的付出,相信不管是谁内心都会被他所深深感昭。这本传记不仅仅写他在奉献生涯中的伟大事迹,对于其童年也有详尽的描述。 在他幼年时,一天史怀哲坐在院子里的长凳上看着父亲处理蜜蜂的蜂巢,此时一只蜜蜂飞过来停在他手上,他大喜过忘大声的喊:「爸!看哪!我的手上也来了只小蜜蜂」,喊声未完蜜蜂突地螫了他的手,史怀哲一惊大哭了起来,嘹亮的哭声顿时惊动了大家,而争相聚拢了过来,女佣伸手把他抱起来,亲了他的脸,母亲也嗓着门数落着丈夫的不是,大人们越是吵闹,史怀哲就哭的越凶,因为他发现这样能赢得人们的同情。可是这时他忽然察觉到被蜜蜂螫的地方不疼了!他想停哭却不能马上止住,女佣怜悯地安慰道:「喔!少爷一定很痛吧!这蜜蜂真是可恨啊!」听了女佣的这番话,哭声兀自拉高了起来,内心还有一股莫名的兴奋哩! 日后每次一想起这幕往事他还会觉得自己真是个卑鄙的人物,而为此脸红,从此这位少年发誓无论怎样的不幸落在子自己身上,都不再装模作样引人同情,我们可从这事体会出史怀哲从小就有敏锐的良心,和易感的秉信。 有一次史怀哲在学校听老师讲了诺亚的故事,由于早就听父亲讲过了所以很熟悉而那年刚好是多雨的年份,就像诺亚方舟的故事那样,已经连下的四十多天的雨,但却未发生洪水,于是史怀哲觉得圣经里记载的未必可靠,就像父亲提出了疑问,圣经里说大雨连下的了四十天,结果发生大洪水连山都淹了!为什么我们这儿下了这么酒家里都不会浸水?父亲答道:「从前雨不像现在一滴一滴地下,而是倾盆般注下」,史怀哲听了这说明心中的疑惑一下就冰释了! 他心里想老师既然要谈诺亚的故事,那么当然得说明当时和现在的不同情形,而非只是照着圣经讲出来罢了!于是史怀哲忍不下去了!忽然站了起来喊叫般的说老师这还不够啊!你应该好好地说明一下,老师吃了惊,斥他胡说八道。但是史怀哲还是不肯放松,再喊一声:「老师当时与不是一滴一滴下的,而是如盆子般注下来的,老师应该这样说明大家才会懂啊!」这天中的轶事表现出他不肯似懂非懂,一定要求得正确的刚烈个性,同时只要相信自己没错,便会一直坚持自己的看法。少年时的史怀哲,大体而言是属于文静的那一类,绝少与同学发生争执,同学都认为他是比较胆小的,会耍少爷脾气的人。 这样的他在一天放学的路上与一个少年打起架来,对方是村子里的顽童,名叫盖奥克,身材比史怀哲高大,这顽童自然认为史怀哲不是他的对手,可是在两扑打成一团的时候,史怀哲居然强劲有力,且渐渐占了上风,围观的同学没有想到平时温和的史怀哲竟能如此神气活现,便大声嚷着为史怀哲加油,就在盖奥克被扳倒的时候,不服地对他说了这样的话:「我输给你是没有办法的,如果我也像你每周有两次肉汤喝,我才不会输。」史怀哲一楞,把对方放开了!盖奥克一骨碌地爬起来,悻悻地瞄了他一眼,连刚刚为史怀哲加油的同学也投给他冷冷的眼光。此时史怀哲一点也感受不到胜利的喜悦,还满怀悲哀了起来,他悄然地离开了大家,一路上吃力地想,他总以为跟大家都是好朋友,并且把他当伙伴看待,其实他们只是表面上跟他亲近,骨子里却认定他就是个牧师公馆的少爷而对他令眼看待,从这天起他再也不想喝肉汤,因为他不想与别人不同,这是他无法忍受的事,他只希望能跟别人完全一样。这以后类似的事还是屡次发生,在这年冬天,史怀哲有一件父亲旧大衣改成的大衣,而村子里的少年都没有这样的东西。到了星期天因为天气冷父亲要他穿上大衣去做礼拜,可是他硬是不穿,纵使父亲如何吼他,他所下的决心是坚强的,最后还是没穿上,他实在不愿让父亲生气,可是他不能改变自己的决心。 帽子也发生过同样的事,有一天他陪妈妈去看一位亲戚,妈妈决定给他买顶新帽子,母亲找了一家高尚的帽子店,让店员拿出好多顶帽子给史怀着世试戴,最后决定买下一种款式非常可爱的水手帽,可是史怀哲就是不肯戴,温柔的母亲禁不住微微地提高嗓音说:「你又要使性子啦!如果这顶不好你自己挑一顶吧!如果这些都不满意,那你告诉我要怎样的」,史怀哲才好不容易地说:「我要像村子里同学戴的那种」,店员怜悯地看了他一眼,这才取出成堆放在一起的褐色风帽,史怀哲万分喜悦地戴上它,可是母亲却觉得大出洋相,匆匆地付了钱就走了!但事后母亲并没有对他发脾气,她虽然不能了解为何他不喜欢最新款式的漂亮帽子,不过似乎明白儿子是一本正经地在为某种想法而苦恼着。 史怀哲是这样地烦恼痛苦,可是村子里的少年们当然不知道,这些人常常找机会称他’’少爷’’嘲弄他,他都默默地忍受。 有个犹太老人--茅谢,可算是史怀哲的老师,这个犹太老人住在邻村,做一些牲口生意,每次都会赶着一头驴子路过村子,在欧洲犹太人都不受欢迎,从历史上我们可以看到常有大规模迫害犹太人的行为,村子一带除了茅谢老人以外就没有犹太人了!每次老人出现在村子里都会引起少年们的一阵喧闹,在他后面叫嚷着:茅谢、茅谢,史怀哲也常跟大伙儿叫着,但是那满脸黑斑,长着络腮胡的老人从不生气,手执僵绳默默地走他的路,不过有时他会回过头来冲着大伙儿笑笑,一脸的无奈。 后来当史怀哲偶然看到老人的微笑,实在无法跟着大家哄嚷着老人的名字,老人对少年们无情的嘲笑默默忍受着,那种深切的悲哀凶猛地敲动着他的心弦,以后史怀哲再也不参加跟踪老人的行列,他从老人那儿学到在内心理忍受自己痛苦的方法。在他回忆录里头还有这样的一个故事。 有天史怀哲的朋友布来舒邀他去葡萄园里打小鸟,仁慈的史怀哲怎样也没想到过用弹子打小鸟,但朋友兴致勃勃的话又不好意思拒绝,如果说小鸟太可怜,布来舒一定会笑他,认为他没胆子,所以还是从后面跟去了! 鸟儿在树上吱吱叫着,布来舒悄悄地蹲下身子,摆好姿势,可是史怀哲就是不忍心打,布来舒瞧他那样,立即投给他锐利的眼神,示意他赶快瞄准,史怀哲只好不情愿地夹了小石子,拉紧了橡皮,就在这时教堂的钟声响起了!圣经的戒律瞬间闪过史怀哲的脑袋,他把弹子扔下,并大声将小鸟赶走,布来舒见状气的狠狠地把他骂了一顿。 史怀哲内心所痛楚的,不仅是身处在不幸境遇里的人们,一切生物的不幸都使他易感的心感到悲伤。 然而从少年时代起,在他心灵里沉淀了一个疑问,我是真正地过着幸福生活的,可是我是个值得过这样生活的人吗?世上有不少人毫无理由地就落入不幸,受着命运的虐待,我该这样下去吗?常常地,他还会想到把这一切幸福抛弃,加入穷困与可怜的人们之中,分担他们的痛苦,想到这世上充满着罪恶、不公平、悲惨、他就无法忍受,但是做学问的喜悦他也万分难舍,他觉得这就是他应该走下去的路,而活下去的意义似乎也在这儿。 每当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绪在史怀哲心中交战起来时,他就不知如何是好,如果抛却做一个学者、音乐家的期望,献身于不幸的人们当中,就无法献身于自己的天赋。就在他21岁那年夏天的一个早晨,忽然得到神的启示般有了圆满的答案,到30岁为止我要为学问和艺术而活,不过在那以后我要献身给广大的人群。在这么多的故事当中,我们不难了解到何以史怀哲能舍弃一切地前往非洲去诊救无数的生灵,史怀哲的确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可是他是哪一点值得人们那样地崇拜呢?是因为他有许多了不起的著作吗?是因为他弹风琴的不凡身手吗?是由于他得了哥德奖、诺贝尔奖以及许多的奖章与荣誉吗?是因为他医治无数黑人的病? 这些答案都是对的,但值得在这儿强调的是他生活的信念,一个神学家、牧师、音乐家、著作家,透过一个做医生的身分将基督的爱传播给蛮荒的非洲社会,他是身体力行的人,用他的身体、行动牺牲来传播爱,这才是真正爱的实践。

思考着,并行走着!

“计划中的工作能够完成多少呢?”当社会的节奏变得越来越快,而我们追得越来越累的时候,我们当中大部分人都觉得力不从心,因为事情繁多,根本就无法完成,但我们的欲望却一直都在膨胀。阅读完史怀哲的“生命的思索”,我的心安静下来了,而且不只是片刻的安静,而是一种长久的宁静。正如结语里的开头写着:“生活中我观察到两个让我扼腕叹息的现象:第一,这个世界既诡秘莫测又苦难深重;第二,这个时代人类精神正在渐次衰微”。而作者是怎样面对生活中这两个现象的呢?史怀哲说了,只要悟出“尊重生命”的理念以及肯定的人生态度,我们的生命基础就会变得扎实了,我们的人生方向就会变得明朗了。当今的时代精神理念确实存在着一种对思想的轻蔑情怀,个人的独立思考一般都是被忽略、被怀疑的,甚至是被否定,独立思维被不断地蚕食,个体自信被不断冲击。面对着这样的危机,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尊重生命”以及每个生命所生发出来的独立思考。史怀哲的一生在不断地学习中度过,我甚为感动的就是他那股虔诚的精神,他不仅仅是对宗教精神进行学习和领悟,他还对哲学情有独钟,而且是带着个体思考的角度去接受的,读到他对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中的“先验的”以及宗教哲学的怀疑和研究,我真的是受益匪浅,他之所以能够成功,就是他够认真。一生的人的思想体系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其指导者我们的生活以及所有的活动。正是在这种严谨独立的思考下,史怀哲开始了他的宗教精神之旅,而且实践到了现世中去,远到非洲布道,帮助贫苦人民,不单是身体,而且是深入心底的。一个人一生能够做好一件事就行了!但是史怀哲他非常成功地做到了几件事,他不仅是神学家、音乐家,而且是科学家和医生,我觉得非常地了不起,他在书中详细地叙述了他的一生的生活历程,包括思想与道德溯源式的详解,还包括他对世界和生活的深度感悟,尤其是对“拯救管风琴”的执着,让我联想到中国的孔子对于音乐的执着,也表现了他们对于美好社会的一种期望。这同时也是紧贴着他对“人性精神依然陨落”的时代的一些拯救的措施。而且史怀哲还研读了《道德经》,说出了老子思想的朴实之处,确实是非常不错的,读万卷书,这正是我们应该孜孜不倦的事情。于是他用朴实的思想来区分以后精神的发展前途,而不是限制在地域之间的歧视或者其他不同文化的互相攻讦中。我特别同意的观点是“人类唯有振奋信心、独立思考,才可能最终抵达真理的彼岸”,“一个时代,唯有自信不疑,方可觅得精神力量与理性力量俱在的真理”。确实如此,我们现在应该拿出的就是自信以及真诚,真诚是情感和精神的要素,要是我们每个人都丧失了真诚,按么我们如何启动我们的思想呢,当我们都无法真诚地面对思想以及社会的时候,而是用虚假的面孔行走时,我们又如何能够获得真理呢。是怎样的信念驱使我们在这个世上寻寻觅觅的呢!思索人生,追寻意义,是一种精神性活动,借此我们不再那么茫然不知所措,我们开始了解自己、接受自己,尊重自我的生命历程,继而扩展到尊重其他人的生命历程,为生命的真正价值而奋斗,真诚地活下去!思考着,并行走着!By当当特约评论员 江焕明

人与人的一生为什么会不同?

《生命的思索》一书开始的时候,与一般人的一生没有太大的区别。生于何时,家境如何,上学时擅长哪些科目、哪些科目拖了后腿,何时读了大学,选修了什么科目……只是,你我芸芸众生的一生,十来页的简历也就尽述了。史怀哲的一生为何会如此独特、甚至影响了那么多的人的人生?首先,我觉得一个人的成长,从大的格局来说,是与他所处的时代相关,从小的背景来说,是与他的家庭相关。19世纪末的欧洲,宗教氛围浓厚,弱冠少年史怀哲走进大学选修了神学和哲学。(其实,我觉得今天的欧洲宗教氛围仍然浓厚,我有个朋友,漂洋过海地从中国跑去梵蒂冈去读宗教学研究生。只是,私以为,在大学创立之初的19世纪末,学术上的追求可能更甚。——猜测而已,没有考证。)史怀哲的父亲是个教会牧师,母亲是个牧师的女儿。所以,我觉得无论是从大环境上还是小环境上,史怀哲受宗教的影响是深刻而纯粹的。因此,年轻的史怀哲立下了为大众服务的志向。——纯粹出于崇高的信仰,而非沽名钓誉。有信仰的人,比起没有信仰的人,会更有动力、更义无反顾。所以,当史怀哲决定放弃现有事业基础去学医时,医学系主任建议他最好去看看精神科医生。的确,这样做的人即便不被人当成是神经病,也会被人当做傻子。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其次,天才从来只是极少数的人。史怀哲为什么能够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并非天降奇才,一道神光击中他,就让他成了多才多艺的绝世天才。而是史怀哲自己的努力。爱迪生早就说过,“天才,百分之一是灵感,百分之九十九是汗水。”(哈哈,为了我的行文需要,我就不引用后半句了。我不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史怀哲就是一只转不停的陀螺,他学医之余,还抽空备课、讲授神学课程,主持布道,参加管风琴活动……时间用在哪里是看得见的。不要抱怨为什么你没有成功,因为你没有付出别人所付出的努力。第三,就是很多人都忽略掉的一个人——史怀哲的太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贤妻。我觉得这句话没错。就连史怀哲自己在书中也说他的妻子对他帮助很大。除了打理繁杂家务,每天还抽出几个小时到医院来帮忙,照顾重症病人、监管洗涤、掌控医疗用品、配药出药、负责手术器具消毒、准备手术、执行麻醉操作。另外,即便是被俘期间,夫妻也是相依为命,不离不弃。的确是“军功章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所以,我觉得,一个成功的男人,其背后必须有一个温馨的家庭作为支撑。

我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停下忙碌的步伐

历时三天,我终于读完了这本书。按照我的阅读速度,这样厚度的书其实一下午就可以结束的,但是这本书是个例外,因为有太多的地方需要我停下来思考和感动。也或许是缘分吧,在进豆瓣书店后的两分钟我就注意到了这本书,再耗时两分钟我决定了买下这本书。很多时候我们都在感觉自己幸运,而买到这本书就是我现在觉得最最幸福和幸运的事情。     以我的能力实在是不敢对这本书写读后感,这位诺贝尔和平奖的得主,哲学和神学界的专家,非洲丛林的圣人医生写出的自述实在是让我只有仰望的资格。我迫切希望马上读第二遍,但是更重要的是,我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停下忙碌的步伐,也来读读这本书,体会下我体会到的感动。    读完这本书更像是接受了一次阿尔贝特的长长的布道,对于他所秉持的敬畏生命的哲学我有了初步的理解,同时对于成长中所遇到的很多困惑,我都找到了答案。至此才发现,原来我所困惑的,这位圣人其实也困惑过,只不过圣人之所以为圣人,在于他找到了解决困惑的办法,并用毕生的精力帮助了更多人去解决困惑。            最后我想再次表达自己幸福的感觉,在我前往一个未知的地方工作之前读到了这本书,实在是感谢老天对我的恩赐。   

集美与善于一身的生命

翻看《生命的思索:史怀哲自传》的目录,内心竟已因他的经历而澎湃不已,觉得他的人生的确是人生,反观自己的人生,却是苍白的要命!苍白的没有任何色调可言!然而,看史怀哲的自传,尤其是其前期的经历,却让我深深地明白了,在这个世界上,只要认真去生活、去努力,生命就没有苍白可言!史怀哲,就是这样一个圣人,不但会以他的思想影响世人,还可以从他的自传中学到很多很多有用的知识!与一般名人的传记不同,史怀哲在书中提到了大量的音乐知识、神学知识、哲学知识及医学知识等等。这些知识,不像教科书中的内容那样枯燥,而是融进史怀哲的经历,显得生动有趣,就像在吃甜点的时候,突然来了一块冰镇西瓜一样!在讲述如何弹奏管风琴时,我们藉由史怀哲知道了吉尔-杜劳特曼的音乐理论知识,如手指和琴键之间的关系是:“借由手指与手掌训练有素的摆动变化,演奏者即可弹出不同的银色及明确的层次。演奏者意欲获得与琴键间心领神会、信手拈来的完美关系,需竭力培养手指的触觉。当手指动作达到运用自如、丝丝入扣时,演奏者便能正确诠释、完美呈现各种音色及情感了”。这番见解太精彩了,我让正在学钢琴的清扬看,她虽然没有全懂,但是也明白了一点这个手指和琴键之间关系的重要性了,我想随着她学习钢琴的深入,这个感觉会越来越好!在撰写论文时,史怀哲选择了巴赫。但是事实并不像他设想的那么简单,这时他的态度是“挑战如此巨大,我也只能装怯作勇,鼓励自己不必沮丧”。这正契合我当下的处境,我要完成一个课题,从现在开始,两年之内完成一个自己完全陌生的课题,写出一部著作、发表两篇高档次的论文。这对还有诸多工作任务的我而言,简直是不可能实现的任务,但是看了史怀哲的这段话让我明白,无论面对什么样的难题都不必沮丧,只要放心去做,一切都有可能!史怀哲作为生存于上个世纪前期的圣人,其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感念竟然也适用于现今社会,不得不说是其思想之深远令人无法企及。在结语中,他提到“时代精神如此强势,个人开始怀疑自己的思想,开始照单签收权威所释放的任何信息。他无力抵制外部势力的操纵,他工作繁忙,神情惶感,注意力衰退,物质依赖心理严重,心灵侵蚀严重。久而久之,他不再相信自己还有能力独立思考、独立裁决”。这段论断拿来描述现世,我想没有任何一个人会反对,就便是100年之后的社会也没有人能够否认他这段论述的真理性!然而遗憾的是,身处快餐社会中的我们,浮躁久了,很难沉静下来去思索史怀哲的话,更不会更正自身的行为,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在中小学大学时,学校都会列一些学生的必读书目,我想像《生命的思索:史怀哲自传》这样的书是应该列入其中的!我们无力改变大环境,但是我们可以通过阅读《生命的思索:史怀哲自传》这样的书来改变自己的小世界!

善就是:爱护并促进生命,把具有发展能力的生命提升到最有价值的地位。

想起你——史怀哲,是因为你那“敬畏生命”的声音。 那是半个世纪以前,你在获得54年度的诺贝尔和平奖授奖仪式上的演讲的全部内涵。 敬畏生命,这样的思想,也许萌芽于你年轻时的一个春光明媚的早晨。 那天,你躺在床上,窗外传来小鸟快乐的鸣叫,那叫声似乎是在歌唱着无边的春色。你聆听着那脆脆的鸟鸣,你的心里也就感染了一份喜悦,这样的喜悦让你转念想到:造化所赐予的生命都是何等的美丽。无法想象春天里,假如没有小鸟的歌声,那将是怎样的一种天地? 于是,一个愿望便在你的心里升起:那就是尽自己的所能,去“帮助所有需要帮助的人”。 你开始努力武装自己,你将神学、哲学、医学的博士帽戴在了自己的头上。此后,你便走进了非洲,走进了丛林,走进了有色人种的疾苦。 你带着虔诚,带着“赎罪”的谦卑,生活在他们中间,享受着他们的快乐,分担着他们的忧虑。你开始意识到:“白人和有色人种必须以伦理的精神相处,始能达到真正的和解”。 而你将这一感悟提升到一种理念,也许还是在非洲志愿行医的一次偶遇:那是一天黄昏,夕阳的余辉洒在你乘坐的船上,这时,你意外地看到几只河马在河中与你并行而游,立时你觉出了生命的可爱和神圣。 于是,你脑海里浮现出那春天枝头鸣唱的小鸟;于是,你又想到天空里的苍鹰,高原上的羚羊,海洋中的金枪鱼。正是这些生命,丰富了生命世界的底蕴。于是,你便有了“向一切生命意识表达同等敬畏的不可遏止的冲动”,这种经验也就形成了你关于“敬畏生命”的伦理观。 在你看来,一切生命现象都是世界某种神秘的精神本质的显现。 你站在了一个常人无法抵达的高度,本着对人类终极发展的关怀,阐述着属于你自己的伦理观:所有的生物本就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别,只是 “人类对于生物亲疏远近的感观”,随意地评判着一些生物的有无价值,“这标准是纯主观的”,也就缺少了客观性。 事实上,“环绕我们周围的,也是有生存意识的生命”,所有的生命都“深深地渴望圆满和发展的意愿”。基于这一点,你提出了你所理解的善恶:“善就是:爱护并促进生命,把具有发展能力的生命提升到最有价值的地位。恶就是:伤害并破坏生命,阻碍生命的发展。” 这种思想,你不仅仅把它滞留在文字上,更多的是把它作为生活中的道德准则。 把一只昆虫从泥坑里救出来;告诫人们,回家的路上,不要因为兴致所至,就轻慢地划掉路旁的花朵。“不论何时不论何种方式,我的生命对另一个生命贡献出她自身,我的生命意识就经历了一个从有限到无限的融合的愿望,在这个愿望中,所有的生命是一个整体。” 你以悲天悯人的基督情怀,带着信念与执着,将自己生命中的半个世纪贡献给了赤道的非洲,贡献给了那蛮荒丛林里的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除非你能够拥抱并接纳所有的生物,而不只是将爱心局限于人类而已,不然你不算真正拥有怜悯之心。” “除非人类能够将爱心延伸到所有的生物上,否则人类将永远无法找到和平。” 这些声音,振聋发聩。 敬畏地球上的一切生命吧,这不仅仅是因为人的一种恻隐之心,怜悯之心,更重要的是,那些生命的命运也将是人类自己的命运。试想,如果地球上只剩下人类这单一的生命,那么他的消亡也就是指日可待,一蹴而就的事了。

最无争议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20世纪人类良知的代表

  阿尔贝特·史怀哲(Albert Schweitzer,1875~1965,又译施韦泽)是当代具有广泛影响的思想家,20世纪最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之一,也是动物保护运动的早期倡导者,1952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被称为非洲之父、和平之子、20世纪人类良知的代表。他创立的以“敬畏生命”为核心的学说是当今世界和平运动、环保运动和动物保护运动的重要思想资源。  1875年,史怀哲诞生于德、法边界阿尔萨斯省的小城凯泽尔贝格,特殊的地理环境使他精通德、法两种语言,他先后获得哲学、神s学和医学三个博士学位,还是著名的管风琴演奏家和巴赫音乐研究专家。1913年,已经在各个领域获得极高声誉的史怀哲,放弃优越的生活来到非洲,在加蓬的兰巴雷内建立了丛林诊所,服务非洲直至逝世。他获得了1952年的诺贝尔和平奖,被称为“非洲之子”。1957年,他的传奇经历曾被拍成电影。史怀哲的著作众多,横跨几大领域而且均具有极高的专业性。计有《康德的宗教哲学》(1899)、《巴赫论》(1905法文版,1908德文版)、《耶稣生平研究史》(1906)、《德法两国管风琴的制造与演奏风琴的技巧》(1906)、《原始森林的边缘》(1921)、《文明的哲学》(1923)、《非洲杂记》(1938)等,其学说方面的代表作则是《敬畏生命》。  爱因斯坦曾经这样称赞:“像史怀哲这样理想地集善和对美的渴望于一身的人,我几乎还没有发现过”。据史怀哲自己说,1915年9月的某一天,他坐驳船去出诊行医,在沙滩的左边,他看见四只河马和它们的幼崽在河中游泳,那一幕让他有说不出的感动,脑海里突然闪现出一个概念:“敬畏生命”。 敬畏一切生命是史怀哲生命伦理学的基石,他把伦理的范围扩展到一切动物和植物,认为不仅对人的生命,而且对一切动物和生物的生命,都必须保持敬畏的态度,这是必然的、普遍的、绝对的伦理原则。  他的出发点不是简单的恻隐之心,而是由生命的神圣性所唤起的敬畏之心。为什么要敬畏一切生命?史怀哲认为这就是生命之间存在的普遍联系。人的存在不是孤立的,它有赖于其他生命和整个世界的和谐。人类应该意识到,任何生命都有价值,我们和它们不可分割。 史怀哲指出,对一切生命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如果没有对所有生命的尊重,人对自己的尊重也是没有保障的。任何生命都有自己的价值和存在的权力,谁如果习惯于把别的生命看做没有价值的,他就会陷于认为人的生命也没有价值的危险之中。对人类之外生命的蔑视最终会导致对人自身的蔑视,世界大战的接连出现就是明证。敬畏一切生命是美好的理念,但人的存在是现实的,为了生存,人难免会伤害一些生命。是否应区分生命的价值序列呢?史怀哲的回答是否定的,他说:“敬畏生命是否认生命有高级和低级、富有价值和缺少价值的区分的。”  在生活中,人们有时会依据与人的关系确定不同生命的价值,这种区分尺度完全是主观的。依据这一思路,我们必然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存在着较少价值或没有价值的生命,进而会认为压迫以至毁灭某些生命是被允许的。史怀哲提出,如果依据这种理论,在一定条件下,一个昆虫或一个原始部落可能都被看作是没有价值的。这是错误的。然而在非洲,面对铺天盖地的蚂蚁和蚊子,人类出于生存需要必须要消灭一些生命。史怀哲认为,尽管这不可避免,但人必须有“自责”的意识。如果人类认为自己有权力毁灭别的生命,他总有一天会走到毁灭与自己类似的生命或自我毁灭的地步。这种“自责”是对“敬畏一切生命”原则的妥协,同时是一种自觉。对生命尊重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的道德本性,这是人类完善的出发点。  史怀哲还在文章中举例说,农民在牧场割草喂牛割下了一千棵花,可是他必须注意,在回家的路上,不要因为沉浸在消遣心情里而划掉路旁的花朵,因为这样做是不必要的。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敬畏生命”要求我们将对其他生命的损害降到最低,除非在迫不得已、没有任何其他方法能够替代的时候,我们都不可以对其他生命做出不敬的行为。   史怀哲对近代欧洲的世界观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他认为欧洲近代思想的根本错误是肯定世界、人生和伦理,但并未真正理解其内在联系,使世界成为生命意志自我分裂的残酷战场:一部分生命只有通过毁灭其他生命才能持续下来。这些思想对我们理解今天的世界形势仍然有启发意义。史怀哲对东方传统价值观予以崇高的评价。他说:“中国和印度的伦理学原则上确定了人对动物的义务和责任。”他著有《印度思想家的世界观》一书,甚为赞叹印度思想所强调的人的伦理行为不仅与同类有关,而且与所有生命有关的原则。在他的笔记本上记录着一句佛教格言:“决不可以杀死、虐待、辱骂、折磨、迫害有灵魂的东西、生命。”  生物的多样性和环境的和谐是人类存在的条件。在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和地球环境恶化的背景下,史怀哲从生命的相互联系中,看到人不能再妄自尊大,提出了敬畏一切生命的理念,这使他获得了全世界的尊敬。正如史怀哲所言,把爱的原则扩展到动物,这对伦理学是一种**,这是一次新的、比我们走出中世纪更加伟大的文艺复兴,它将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与世界和平提供新的思想基础。史怀哲所面临的问题在今天不仅没有消失,相反在某些方面还在不断加深。进入21世纪,史怀哲的思想愈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举凡环保、和平、动物保护、素食等各类组织,无不将史怀哲的思想奉为经典,其生命伦理学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他的生命有了无比灿烂的光辉

断断续续终于读完了《生命的思索:史怀哲自传》。我在想,如果少年时期读到这本书,会不会坚定地去学习医学?    史怀泽的经历听上去是如此的神奇。作为学识渊博的神学家,技艺娴熟的风琴演奏家和音乐家,他在年轻时候已经享有盛名,出入上流社会,广交各界名流。然而28岁时,被非洲人民的苦难所震撼,受到上帝的趋势,他毅然开始了长达8年的医学学习生涯。性格坚毅,内心温和的他,同年轻的同窗们一同毕业,之后开始了他长达一生怀泽天下的生涯。    书中对于史怀泽在非洲的经历写的极为洗练和白描,并没有我们主旋律传记文学所写的那样令人潸然泪下。然而丝毫掩盖不了史怀泽内心的博大和宽厚。也许正是这样一个温厚的人,一个充满了精神力量的人,才能够耐得住寂寞,在非洲那样困苦的环境下,传播科学的力量,用医术救赎生命。尽管他的使命来自于上帝的召唤,然而促使他坚持的远非仅仅是宗教的力量。更多的是对人和生命的尊重,对人本的深刻体悟。在丛林中,史怀泽用歌德的文字激励自己,用巴赫的音乐来排遣空虚的灵魂。若非有他们,我想任何一个人都很难有足够强大的内心去面对那些难也征服的困难。    看到这里,想起甘地。恰好是在纪念甘地的这段日子,当我们回顾甘地的非暴力抵抗,或许会扼腕叹息甘地的宽厚之心未得后世之传承,亦会被拖长了的胜利战线和由于这种看似消极的政策带来的不彻底的改革而感慨。然而甘地所进行的坚持,正与史怀泽所坚持的人本思想不约而同。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坚持,最终使得他们的生命有了无比灿烂的光辉。这种光辉非尔来自权力,金钱,或许仅是对人性的基本尊重。尊重,对当时被西方白人社会所轻视的非洲土人,对肆无忌惮的敌手,对所有的人。    我们无法企及他们的伟大,但有时连身边的人我们却都无法尊重,无法拥有博大的胸怀。也许我们可学习的恰好就只有那么一点,就足以让我们的卑微也印上一些闪光的色彩。

生命的思索

第一次见到史怀哲这个名字,是在《南方周末》上一篇关于他的文章里。那篇文章不长,千字左右的文字也就简单介绍了他的身份、他的头衔、他的职业,着重讲了他的在音乐(管风琴)上的造诣以及在医疗上的奉献。 虽然只是寥寥数段简短的文字,但字里行间所散发出来的关于他个人的人格魅力,深深地吸引了我。他真是一个伟大而高尚的人,为我所景仰。那之后我百度了他的生平事迹来看,愈了解愈觉得他是一个人格完美的人,所有赞美的话语用到他身上都不为过。爱因斯坦也曾称赞他说“像史怀哲这样理想地集善和美的渴望于一身的人,我几乎还没有发现过【我也没见过* ︶ *】 他集合音乐家、哲学家、宗教家与医师的所有涵养于一身。他热爱生活,是个出色的管风琴演奏家也是个出色的管风琴修理师;他敬畏生命,不仅只是个医师,他把他一生最重要的时光贡献给一个完全缺乏医疗设施的非洲小国,在那里痌瘝在抱地拯救群黎。 所以,他是1952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也是最没有争议的诺奖得主。 可是,就是这么一个出色的人,我在看到《南方周末》这篇文章之前,竟然从未听人谈及或是提起也从未在别处看到过,这不得不惭愧自己阅读面的狭窄。所幸这本自传能让我更加深入的了解这样一个伟大的人。 在看自传之前,我一直以为像史怀哲这样伟大的人总是与别人不一样的,应是神一般的存在,不食人间烟火,挥手间拯救万民于水火。却不想,在史怀哲自己的叙述中,他也是很接地气的啊喂!比如如何聪明的周旋于两个不兼容【哪里不对?】的管风琴老师之间啊;为了考试取得好成绩死记硬背什么的啊……真是暖萌(* ︶ *) “作者亲历了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目睹了人间各色的痛苦颠沛,压迫折磨和冷酷杀戮,也感受了苦难环境中如烛火般脆弱的人间温情,由此唤起他心灵深处对战争与和平、掠夺与谦守、贪婪与节制、文明与野蛮、征服与敬畏的生命反思。他传奇的医生,映照出一幅伟大的生命风景,彰显出人文关怀在人类生活的终极价值!”因此对于生命,他更加懂得尊重与敬畏。

教、理性、信念和理想主义

教、理性、信念和理想主义我相信,任何一个希望老实做或者学学问的人,都会对中国的大学教育表示足够的失望,特别是缺乏客观标准的人文社会科学(社会学大概是最典型的例子了)。 但是,我们大多数人既没有能力黑暗中创造光明,又没有勇气彻底放弃黑暗带给我们的封闭的安全感。曾经,一位志在毕业后去日本留学的同学对我说他恨不得毕业后去日本重新读医学——就像鲁迅那样。 但是,他也仅仅是想想而已。毫无基础的,放弃现有的一切,从20几岁重新开始一段还颇为漫长的道路,足以让绝大多数人退缩。 不过 ,史怀哲就有这样的勇气,一个享誉欧洲神学、音乐界的超级天才(也许是百年一遇的),在他30岁的年龄,又重新开始学医, 1905年10月13日,他向双亲以及若干亲近的人发信告知了自己的决心。很快,引来了一场可怕的冲击。几乎所有的人都反对他,认为他辛勤奋斗许多年而得来的今天的一切,却要去放弃,实在愚不可及,“为非洲野蛮人服务,实在不必由天才来做。史怀哲应该献身于学问和艺术的世界。”周遭的咄咄逼人和循循善诱并不能改变理想者的决心。是的,亲友反对、30岁才开始重新学医、经费难以筹措、放弃教职和热爱的音乐,有一万个理由让他放弃,让他坚持的理由只有一个:爱的理想,而这一个理由就够了。龙应台曾感叹理想主义者常常经受不住现实的测试,在这一点上,也许史怀哲的话能给我们一些启示“付诸实施的理想通常为现实所扼杀,但这并不意味着理想从一开始就应该屈服于现实,而只是因为我们的理想不够坚定。”    更重要的是,“现实”也不能成为我们不行善乃至作恶的的借口,在自己可以保全的前提下的行善也许只是为了享受可怜的道德优越感,严酷的现实面前才是检验君子的试金石,“我们成年人传授给年轻一代生活的知识,不应该是“现实将除掉你们的理想”,而应该是“坚持你们的理想,生活不能够夺取你们的理想”。看看吧,很多时候,妥协被当做成熟的标志,世故被视为经验的象征,人类的病态和自利彰显无遗,我们就是缺少史怀哲般虽千万人吾往矣的信念。    那些仅仅高呼着道德口号的人,往往颇为可疑,因为 这是一个姿态比思想更重要的年代。若要判断一个人的道德水平,要看他放弃了什么,那些在自己不受损失的情况下的道德消遣是不能为道德水平加分的。只有为践行自己的道德理想放弃了某些自己真正珍视的东西,在我看来,才是真正意义上可以判断的善。活跃在舞台上的慈善名人们,也许台下是恰恰是堕落时代的缩影。但是,没有人可以怀疑曼德拉,为了民族的自由付出自己28年的自由,也没有人可以怀疑史怀哲,为了土人的幸福付出了自己半生的幸福。而且,一定程度上,史怀哲比曼德拉更值得尊敬,曼德拉尚且有全世界的声援,而史怀哲,在出发前受尽了白眼和无知的嘲笑,而在非洲,尽管他受到人们的尊敬。但很难想象未开化的土人们能与史怀哲进行内心深处的交流。除了妻子,还有巴黎巴赫协会所赠送的钢琴外,史怀哲是缺乏交流着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也许他比曼德拉的牢狱生活更加孤独。    爱因斯坦曾对两个人的表示过精神上的崇敬:甘地和史怀哲。他这么评价甘地,“后世将很难相信,地球上曾存在过这样一个人。而对于史怀哲,爱因斯坦说,像史怀哲这样理想地集善和对美的渴望于一身的人,我几乎还没有发现过。    宗教,又是宗教。20世纪拥有超人的道德情怀的人,往往与宗教密切相关,甘地如此、史怀哲如此、另外一个深入非洲行医、第一个进入非洲内陆的欧洲人利文斯顿也是如此。在中国,也有1年前,放弃麻省理工全额奖学金转而出家的北大数学系毕业生柳智宇,这是一个很残酷的矛盾,去宗教化解放了人的思想,而且似乎更接近文明,而文明的代价却是放弃仁爱。    史怀哲在他的书中提到,从19世纪中叶起,理想不再来自理性,而是来自现实,我们因此也日益陷入无文化和无人道之中。我们对世界和人生的肯定也失去了坚实的基础,现代人已不再有思考和实现一切进步理想的动力。人们已经对现实做出了广泛的妥协。这一切都是非常可怕的,人类可能由此将万劫不复。    而在一次纪念歌德的演讲中提到:“我们必须与我们自己及其他一切战斗,不为什么,只因现代是失去了人性的时代。歌德无分事物的轻重,皆以良心来奉献。一个人非以一个时代的社会为对象,而以人类本身或各个人为对象来思索——这都是超乎时代的。”   史怀哲不止一次这样表达过对文明、对时代的担忧,特别是在他远离欧洲的名利场在非洲的丛林中静静思索的时刻。而不依靠宗教,而是依靠理性的人类情怀也许用远不会到来,这可能是人类进步不使我们更加幸福的原因所在。

伟大人物接地气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史怀哲这个人。简单介绍一下。史怀哲,即阿尔贝特·施韦泽(Albert Schweitzer,1875年1月14日 – 1965年9月4日),德国哲学家、神学家、医生、管风琴演奏家、社会活动家、人道主义者,1952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这是最没有争议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美国前总统卡特说他造福的不只是非洲,而是整个世界。爱因斯坦称赞他说“像史怀哲这样理想地集善和美的渴望于一身的人,我几乎还没有发现过”。罗素认为他具有完美人格,真正的善良和奉献精神。吴清友甚至只因为看了史怀哲的自传,便决定创立诚品书店!!!也许你觉得这样的人会离你很远吧,但其实不是这样子。你读了这本《生命的思索:史怀哲自传》就知道,这不是一本曲高和寡的书。我读这本书的时候,很多非常有意思的小点触动我。这些小点作者有的写得好玩有趣,有的轻描淡写却让人震惊。我挑几处印象比较深的和大家聊聊。也许能让大家对这个伟大人物产生一点兴趣,这可能真的不算一件坏事。一、史怀哲是怎样游走于两个互不相容的管风琴老师之间的?他小时候学习管风琴曾有两个老师。这两个老师都是当时赫赫有名的大牛。一个是菲利普(法籍匈牙利钢琴家、作曲家、教育家)。一个是吉尔-杜劳特曼,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的得意门生。吉尔-杜劳特曼比较神,他非常注重体验,强调手指一定要感知它与琴键之间的关系。这样能渐渐培养演奏者和琴键间心领神会、信手拈来的完美关系。吉尔宣称只要指尖功夫深,非音乐人也能磨成针,获得高超的音乐造诣。而菲利普的钢琴指导模式则比较传统,正因为比较传统,所以能让史怀哲规避吉尔神叨模式的坏处。这两个老师不太和,所以史怀哲就隐瞒他是对方的学生这一事实。为了照顾老师的情绪,史怀哲上午跟吉尔学琴时,就运用吉尔的弹奏模式;下午跟菲利普学琴时,就切换成菲利普式指法。真是人精啊。二、克里蒙梭的气质把史怀哲镇住了。某一天,史怀哲在法国的圣雅各路上溜达,突然堵车了,那时候还是马车。堵车的过程中,史怀哲突然发现一个敞篷马车上坐着一个奇人,这人令他目光不能移开了。此人带着高帽子,长了一个怪异的脑壳。他仔细一看被这个人脸上的气质震撼了,这是一种精神的高尚性和面容的怪异性的强烈反常。这个人就是法国政治家克里蒙梭。他气质出众放荡不羁又朴实无华,面容刚毅令人难忘。据说塞尚想给克里蒙梭画像,试了几次之后作罢,因为他“无法为这样的人画像”。这样的感受我也曾有过,我还记得我第一次看到黄光裕的高清视频的时候,惊得说不出话来。霸气逼人也就能形容他气质的五分之一吧。三、翻译原著最后竟写成了原著的两倍。史怀哲是音乐家,对《巴赫》的研究很深(杜边生也很喜欢巴赫),为此他用法文写了一本研究巨著叫《巴赫》,455页。这本书是如此的好,消息传到德国,也获得了德国音乐界的认可,于是有出版商就让史怀哲翻译成德文。按理说,这对于他而言举手之劳,翻译还不是随随便便。但史怀哲为了著作的纯洁性,也即为了体现不同语言对音乐的理解的细微差别,他自己又研读德文原始素材,重新写了一本,页数是844页。我们都听过梁启超给蒋百里写序,写了一本书的故事。但史怀哲这种翻译自己作品,另外写了一本更大部头的研究著作,又比梁启超更牛了一层。四、少年发愿为人民服务,顶住世俗压力去当丛林医生。22岁大部分人还在疯玩,史怀哲看到贫困生同学的凄凉家境,已经敏锐地意识到自己家境不错,进而产生内疚感。所以当他某一天起床突然觉得:好运万万不可视作理所当然,必须做点什么回报命运的恩赐。于是发愿30岁之后面对大众服务。他这可不是说着玩的。等到30岁生日,他真的那么做了。他和周围的人说他要去当丛林医生,当他周围的亲朋知道这件事情后,都持讥讽和嘲笑态度,有的甚至怀疑他是不是脑子出了问题。因为他当时在学术和艺术上已经有了不错的成就。他所面对的压力自然虽然非常大,可史怀哲自己想得清楚明白,这不是一时冲动,他做了很多准备。试想周围这种敢于顶着压力去做事,并且做成功的,无一不是内心坚定的人,他们拿得起放得下,因为坚定所以敢一条道儿走到黑,并且很享受这种过程。用史怀哲的话说,一个人,真诚地完整地献身于心甘情愿的事业,就是最幸福的人。五、为了考试也死记硬背。30岁学医的时候,他自己说和20岁的记忆力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但为了完成解剖学、生理学、自然科学等学科,那真是呕心沥血。他起先认为应该为科学而科学, 而不是为了考试而读书,但为了考试拿到好成绩,也跟别的同学一样,运用“死记硬背战术”,根据教授画的重点来临时攻关。你看这么伟大的人物在这种事情上的务实是多么可爱啊!结果当然是成绩超级好。六、整理东西也能很享受。前几天我发了一条广播,谈了一下我说做家务也能净化心灵。这话我不是瞎说,这是我的体验。我读史怀哲自传的时候,恰好里面也有类似的桥段。史怀哲为了筹备非洲之行买了好多医用物质及生活用品。这个过程需要拉清单,找物品,算账,核对单据,打包,填写海关明细等等。这些玩意颇有点像淘宝采购。哈哈哈哈。你想想他一个大艺术家,神学研究专家,这对于他而言完全是另外一个世界。你可能觉得文艺界的大牛搞这些东东一定会很烦躁吧。但是恰恰相反,很快他就和我一样对这样的工作能有艺术性的享受的感觉了。七、成为俘虏但绝不狼狈。1914年欧战爆发,还在非洲行医的史怀哲成为战俘,也不能行医了。这样的事儿我想对任何战俘而言应该都会很紧张吧。但史怀哲居然不受这影响,潜心撰写起了《文明的哲学》,并且开始思考人与社会等哲学话题。书写到这一部分写得十分精彩。他回忆了他刚上大学开始就质疑【人类正在不断进步】的看法。19实际末,人们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大多数人比较乐观,认为无论是发明创造还是科技知识上都获得了巨大进步,精神和伦理方面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那时候史怀哲就已经觉察出来事实根本不是这样,知识和精神方面已经大不如前,宝贵的文化遗产在那个时代开始流失。当然史怀哲并不止步于“破”,他一直以来都是很正能量的,所以他开始就这个问题提出更多的建议和思考。于是理顺了他心中的困惑:文明的理想之所以丧失力量,是因为文明的理想所依附的生命理念正在流逝。经过对印度中国欧洲等文明的深刻思索,最终史怀哲领悟到了人类必须伦理性地接纳世界与生命!换成人话就是说,世界上的资源是有限的,这个生命要活下去就会以别的生命的毁灭为前提。为了生存而毁灭别的生命,这是让人愧疚的。所以人应该努力以慈悲为怀。八、最令人吃惊的经历:一报还一报,如有神助。作者被俘虏后,乘船去洛佩兹角时,恰好遇到了一个人,那个人说如果没钱可以问他要。而这个人并不是疯了,只是史怀哲曾治疗过这人的妻子。史怀哲在非洲尽职尽责,救死扶伤获得了非常高的声望,高到他作为俘虏时,乘的船上的陌生服务员看到他都会给予特殊照顾。进了战俘营没几天,一个技工就来问史怀哲是否需要帮助,史怀哲并不认识他。这个技工帮助他的理由是史怀哲曾帮他老婆治好病,实际这事儿史怀哲都想不起来了。又过了不久一个吉普赛人也被俘虏了,一上船就认出了史怀哲,知道他是罗曼罗兰写的《当代音乐家》里的音乐家。当几个月后作为交换战俘被遣送回家的时候,史怀哲在塔拉斯孔的火车站又遇到了陌生人的帮助。他和妻子的行李箱太重,正在挪动的时候,一个跛子过来帮助了他。而理由也是史怀哲曾在营区给他治过病!史怀哲看着这个跛子暗暗发誓如果在车站遇到行囊笨重的人就施以援手。当然他真的这么做了,也曾经被人误会是小偷,但依然坚持了一辈子。乘火车到达苏黎世后,令史怀哲惊讶的是他根本没和人打招呼,但居然有熟人朋友接站!!!!这人缘儿好的让人肝儿颤。还有很多有意思的点,我只是拿出其中印象比较深刻的写一下。这本书还有大量的篇幅谈论了史怀哲关于基督教的看法,以及他对哲学的深刻研究。希望对这方面有兴趣的豆友可以就这些事情发表一些专业的看法。谢谢大家。

思索人生

史怀哲:思索人生,是一种精神性活动,借此人将不再茫然浑噩,开始经历值得尊重的自我生命历程,为获得生命的真正价值而努力奋斗。思索生命,就是深化、内在化并升华生存意识。其中两星是给注释和附录的,注释还算比较全,注解也是很认真的做的,这点就可以多加一星。而后面结语部分的三个附录(年谱、著作一览、中外术语对照表),也能看出做书人的认真、真诚、严谨。附录也值得多加一星。作者本人的经历值得再加一星。“作者亲历了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目睹了人间各色的痛苦颠沛,压迫折磨和冷酷杀戮,也感受了苦难环境中如烛火般脆弱的人间温情,由此唤起他心灵深处对战争与和平、掠夺与谦守、贪婪与节制、文明与野蛮、征服与敬畏的生命反思。他传奇的医生,映照出一幅伟大的生命风景,彰显出人文关怀在人类生活的终极价值!”最后一星,是给这本书本身的文字的,很多人说写作的过程,是思考的过程,而自传,就是总结一生的过程。作者在总结自己的生平,反思自己的行为的同时,分析了自己在各个年龄阶段,不同的思想,在从医时期,他在尊重宗教的基础上,热衷于保罗教义进行批判性的历史研究。不要以为这个喜欢研究宗教历史的人是个古板无趣的人,他在远赴非洲之前,完成了新版巴赫作品集的前五册。在看他非洲章节的内容时,看着他和妻子为了救治伤员所付出的努力,通过描写能够看出作为一个充满爱心的人,“虽然竭力调整心态,企图以平静的心情关照病人又能保留必要的精力和体力,但总是枉然,劳而无功。”也是在非常的艰苦环境下,他思考出了生命的真谛,在非洲行医期间他的著作之一《文明的哲学》的轮廓开始形成了,而其中“尊重生命”的概念,使他的思考上升到了新的高度。在战俘营的日子他和妻子饱受着身体的折磨和背井离乡之苦,却还是很乐观的欣赏这座有梵高铅笔画的艺术殿堂(关押他们的地方之前,梵高也曾拘押于此)。而在获释回家之后,他还没有怨恨的和战俘营营长通信。从他的自传里,能看出这个善良、懂爱、不断思考的人,为什么能够奉献,而他的经历本身就是励志的典范。

一本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我是见证者之一.(台湾诚品董事长 吴清友)

  20世纪50年代,我出生在台湾西南沿海淳朴的小渔村——马沙沟。  60年代初,高中时期的我曾是问题学生,每年寒暑假常因滋事生非而被少年队警察与学校教官联合组成的项目小组约谈,但也利用高中三年的寒暑假短期静居于台南关仔岭、旗山、月世界的不同的佛寺中,沉浸于寂静与空灵。那个年代,纵然闯祸不少,行为像魔鬼,曾是家中唯一的坏孩子,曾惹恼父亲要与我脱离父子关系,但我却始终坚信自己的心灵是善良的。  70年代成家立业期即以父亲一生教诲的“诚”字立为生命与事业的主轴。  80年代经营进口贸易,投资证券公司与不动产获利极佳,自觉瞬间累积的财富与我个人的努力并不对称,故因而心生不安,心想必是上天要我做些有意义的事情,否则为何我有幸得此厚爱,此外又面临中年危机,且逢先天性心血管疾病发作,开始严谨思索生命与存在,并阅读哲学与心理学作品,企图将生命与事业归零,期待漂泊的灵魂寻觅一处安身立命点。  此段岁月里,因阅读而结缘,生命中出现了两位敬仰的典范——东方的弘一大师(1880—1942)与西方的史怀哲(1875—1965),同一年代的两位圣贤在音乐、文学、艺术、教育、宗教领域皆有极佳成就,享有崇高地位,却都在30多岁的青壮年高峰期抉择开展了为苍生而活的伟大志业,壮阔的生命风景真令人赞叹!  其中阅读史怀哲《文明的哲学》一书(在春之艺廊购买,志文出版社发行,由郑泰安先生翻译)的确令我面临中年危机之后的抉择产生了关键的改变,谨摘录当年书中重要见解之一二与大家分享:  我们欲达到对世界与生命的深刻肯定,必须先立定志愿,维系自己的生命,以及我们影响所及的每一种存在的生命,并引导他们抵达其最高的价值。这种肯定的信念要求我们构想出使个人的、社会的,以及全人类的物质与精神臻于完美化的理想,且因为此类理想的影响而养成稳定的行动,怀着不变的希望。这个信念不容许我们退缩……  在那个年代的社会氛围里,很多台湾新生代(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出生的人)皆期许自己应承担更多的社会发展的责任,而史怀哲这个严肃的议题深刻影响了我,让我对生命存在的正当性与积极性更具信心,也为当年的迷惑寻得安适的出口。  1989年,当年自知能力有限、资质平庸的我,却浪漫天真且自不量力地启动了以人文、艺术、创意、生活为理念的诚品之旅,当时我心中非常清楚,诚品书店的终极关怀是人、是生命、是阅读,诚品能走向何方或存活多久,我也没把握,我拥有的只是一份真诚的心及准备好至少赔钱五至八年的小本钱,这是一位面临中年危机的人,企图建立一个下半生可努力的生活、生命目标而已,只是心存与人为善的信念,若成功则可与大家分享,若失败也无怨尤。钱财之于人生,究竟来去皆空,我只是站在好奇地想探索生命这端,其他只能尽人事,听天由命。  陪诚品走过了22个年头后,蓦然回首,百感交集,有坎坷、血泪与温馨,虽未臻当年的理想,但确信生命在事业之上,心念在能力之上,还算尽心履行了当年成立的初衷。  一本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我是见证者之一,为了缔结更多的阅读好因缘,我决定进入完全陌生的领域,并启动了书店之旅的生命功课,而取名“诚品”是代表我们对美好社会的追求与实践之愿望。  生命、时空、因缘皆是非常奇妙的,冥冥之中注定的旅程虽艰辛却深刻,当思绪陷入1989年,这又让我想起史怀哲优雅从容的身影,其中居住着一个悲天悯人的崇高灵魂,铺陈出尊重生命的人道主义,并广为世人推崇,而他的两本著作《生命的思索》与《文明的哲学》更映照出一道伟大的生命风景,彰显出人文关怀在人类社会的终极价值,诚品书店恳切希望史怀哲的精神能重新照亮大家的心灵!  

生命不息,奉献不止

作为西方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史怀哲体现了古希腊个人全面发展的理想和基督教博爱精神的完美结合。史怀哲在青年时代就是一个享有声望的管风琴演奏家和巴赫研究家,同时又是哲学博士、神学博士、医学博士。然而,史怀哲给人印象最深之处并不是他的多才多艺,而是他对人类苦难的无比同情和极其热忱的献身精神。 史怀哲是一个道德敏感的人,一个充满爱心的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一个思想深刻的人。童年时代,作为牧师的儿子,他不想自己与其他乡村男孩显得两样,为此,他不喝肉汤,不穿大衣,不戴时髦的帽子,平是只穿木鞋。青少年时代,他“为在世界上所看到的痛苦而难过”,洒满阳光的生活引起了他的深思:“我日益明白,我没有内在的权利,把我幸运的青少年时代、我的健康和我的才能当作理所当然的东西接受下来。……我们大家都必须承担起世界上痛苦的重负。”他放弃了自己在欧洲的宗教、学术和艺术方面的锦绣前程,从30岁起开始学医,然后到赤道非洲为黑人义务救死扶伤。这种志愿行为不是短暂的,而是长期的;不是轻松的,而是艰难的。50年之久,遭遇重重困难,却从未放弃,直至90岁高龄从未停息。正是在漫长的、极为艰辛的行医过程中,史怀哲的爱心从一种从小就有的伦理情感,发展成为一种坚韧不拔的道德行为,使自己成为20世纪西方行动人道主义的象征,并因此获得了1952年度的诺贝尔和平奖。史怀哲的全面发展体现在艺术才能和学术才能的协调,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结合,精神活动和实际行动的统一上。一个人能够如此全面的发展自己的才能,在漫长的人生中使思想和行动水乳交融,可以说有天赋、机遇的因素,但最重要的是他的责任感和义务感。“我能够献身于慈善事业,我的活动有所成就,我从那里获得了许多爱和善意,我有忠诚的助手,他们拓展了我的事业,我有能允许我从是最紧张工作的健康,我有始终保持平衡的心情和深思熟虑地行动的能力,这一切都是我的幸运。我认为i,对此我应做出回报。在许多人受制于压迫的不自由命运的时代,我能作为一个自由人有所作为,在从事体力劳动的同时,还有从事精神活动的可能性,这深深的激励着我。” 作为德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人物,史怀哲思想的深刻性集中体现为他所创立的“敬畏生命”伦理学。“有思想的人体验到必须像敬畏自己的生命意志一样敬畏所有的生命意志。他在自己的生命中体验到其他生命。对他来说,善是保存生命,促进生命,使可发展的生命实现其最高价值。恶则是毁灭生命,伤害生命,压制生命的发展。这是思想必然的、绝对的伦理原理。”“敬畏生命”范畴的提出,既是史怀哲一生中长期思考和理论探究的成果,更是其在非洲丛林,这个生命现象最为繁盛的地方救死扶伤,受到自然感悟的产物。他的爱心与道德感,他对自己幸运生活的感恩和对痛苦中的人们的无比同情,他的能力、坚韧和献身精神,都是他个人思想的体现,他的生命也因此更加值得“敬畏”!最后,史怀哲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并且为自己的理想付出了一生。我想引用一句话来表达对史怀哲的敬畏:“付诸实施的理想,通常为现实所扼杀,但这并不意味着,理想从一开始就应该屈服于现实,而只是意味着,我们的理想不够坚定……”

绽放人性和信仰的光辉

一口气读万完《生命的思索——史怀哲自传》,感到与贤者分享的喜悦。书名恰如其分,自传以介绍传主思考历程和观点为主。虔诚的信仰与理性思维批判精神和谐集于一身,尊重生命的观念既是个人的顿悟,也与斯多噶派神秘主义和老子道家呼应,布道行医践行耶稣爱的伦理近于孔子精神,知识上的悲观主义与信仰上的乐观主义并行不悖。悲悯情怀近于佛教众生缘慈。博学与实践也是行解相应。对保罗教义神秘主义的“与基督同生共死”的解读很有亮点,有点密宗三密相应的意味。终身思考文明与世界观的关系,寻找肯定人生、肯定世界的伦理概念,以尊重生命解决人与世界如何互动神往的问题。缺点是对大乘佛法的教义了解不到位,否则他如果接触到天台、华严,会不会皈依佛教呢?总之,他是一位值得尊敬的贤哲,享年90印证了仁者寿。他的一生启示我们不管外在世界如何,每个人都可以努力达成自身的完善和对世界尽一份力量。

由此及彼的读书笔记

恰好昨日一批新书刚到,已解决一本快速读物,想到要阅读得深刻些,今早便开始了这本所谓《生命的思索》。之所以要写些文字,起意并非评头品足,只是读毕《如何阅读一本书》后,希望能够通过分析思索,将一本别人的书消化成为自己成长的养分。史怀哲打动我的第一个地方在于,一番苦学希伯来语勉强及格后,知难而进、始终不懈,终有所得,而且尽管语言考试让其“叫苦连天”,但“对校内种种课程依然心潮澎湃”。尔后,这位对符类福音和哲学史课程充满兴趣的大一新生,开始了一边上课,一边服兵役的生活,也同时找到自己的学习疑虑,不断思索之。其实他这部分关于耶稣”为什么“做出种种行为的溯因推理我并未读得太懂,而且他也并未完全解决自己的种种疑惑,只是隐约肯定这人在他的未来会有更多其乐无穷的思考和探索。再后来,史怀哲在巴黎进行哲学博士论文期间的阅读过程,“不招惹二手资料的麻烦,专心攻读康德原著作原文”,且攻读过程敏锐觉察康德著作在词汇使用上存在某些变数,并进一步探索重要概念在康德著作中的表述方法和词汇含义的变化,“发现‘纯粹理性规约’中的一大段文字并非始于《纯粹理性批判》(1781,该年份为网络查得,不一定准确,下同,特此注明),而是出自康德早年作品《宗教哲学概述》(未见此作,推测为早于1781年)。尽管前后著作之间存在某些相互矛盾的地方,他还是将其植入书中。此外,我还发现,康德并未拓展《纯粹理性批判》中先验辩证之宗教哲学框架。《实践理性批判》(1788)中讨论的宗教哲学,包括上帝、自由和不朽之三要素,都与《纯粹理性批判》(1781)所暗示的大不相同。在《判断力批判》(1790)及《纯粹理性界限内的宗教》(1794)中,他全然扬弃了包含此三要素之宗教哲学。康德晚期作品的思路演变再度将我们导入《宗教哲学概述》的思路当中。”紧接该段的评价文字进一步让我被史怀哲打动了,关键在他管中窥豹的好本领,而这里他才刚24岁,自传才写到第17页。再后来,史怀哲决定不做哲学讲师而决意发展神学事业,理由是“每个礼拜天面对芸芸众生宣讲生命之真谛问题,不亦乐乎”,而且这种宣讲并非为照本宣科式,而是带着倾听的春风照拂。在引领男孩子们的信礼课程,”我的目标是把福音的真理植入孩子们的心灵和思想,让教义的星星之火照亮孩子们的心灵,为他们筑起未来抵御反宗教力量之坚实长城。我试图唤起他们对教会的爱,对礼拜仪式精神抚慰的渴望。我教导孩子们,在遵从传统教义的同时,也要坚信使徒保罗(PaultheApostle)之言:基督所栖之所,皆有自由。“……这就是为人师的真义好么!接下来,史怀哲还是去了大学任教,在耶稣生平研究部分的叙述中,虽然我的确没有理清楚整个宗教历史发展的因因果果,但史怀哲先生做学问做研究的修为对我启发较大。尽管如此,但也未能总结出个一二三四,故暂止于此。

犹是春闺梦里人

——读《生命的思索》我必须承认,这是一本沉重的书。之于书的作者史怀哲,在未翻开本书之前,请原谅我的孤陋寡闻,我对此人一无所知。但是,在阅读过这本沉重的作品之后,我的脑中赫然蹦出了一句诗:“犹是春闺梦里人。”这似乎与本书作者毫无任何关系,可是凭我感触所知,这可以算作是本篇书评的题目,因为,于我而言,史怀哲真如那“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大家闺秀”,一颦一笑中竟然留给这世界多么美秒的“倩影”。书的前半部讲述的是关于作者求学问访于欧洲各地,其间交杂着丰富的学术涵养与人文气息,对于神学,我从未接触过有关内容,因此也就不用浅陋拙劣的笔去评价与臧否了,倒是对于史怀哲谈及的巴赫,我倒是饶有兴趣,原因不仅在于巴赫这位音乐家在欧洲乃至世界音乐史上的地位,更多的则在于巴赫音乐对于世人所产生的共鸣,正如中国人之于《梁祝》,西方人之于肖邦、贝多芬,他所引领的不仅仅是一个时代,而是时代所带给我们的如同音符般的激昂与魅力,聆听巴赫,即便是在嘈杂喧嚣的场景中亦能找到心灵的一片休憩之地,我仿佛乘着本书又回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德国田园,看见史怀哲静坐于此,闭目赏心般痴迷在音乐的海洋中无法自拔,这或许是最惬意的吧。关于史怀哲,他所感染我的不仅是他孜孜不倦的求学态度,更多则在于他博大如鸿般的人文情怀。在中国古代经典之中,不难让人联想到了庄子,庄子的思想不正是这种旷世之间,天地一沙鸥的博襟吗?“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史怀哲便如同这天地间最微茫的“水”,却又不像这最微茫的“水”,说他像“水”,是因他那至真至善的人间性情;是因他那宽广博大的辽远胸襟;更是因他那超然于世的理想追求,他处世不争,不也是如水般顺流而下,洒脱不拘吗?说他不像“水”,他亦有不像“水”的性情,他可独立于世,却不曾苟且世间;他可泰然世间,却不曾与世隔绝。他的存在,让人类感受到了和平与关怀,同时也让人类看到了前行路上的点亮的一盏秉烛,蜡尽之前,燃烧着如南丁格尔般的熊熊烈焰。我认真品读着关于他的自传,于文字间我似乎摸索到了某股诗意,这股诗意幽深如丛林,恬静如清泉。它甘之如饴又涩之如榄。在那些苦难的记忆中,它揭示的不仅仅是人性的善恶,更多的是赤裸裸的杀戮与仇恨,是战争的伤情与反思,一个德国人,用他智慧的双眸洞察着人间世事,用他仁慈的如椽大笔书写着爱恨生死,他没有选择袖手旁观,亦没有选择冷眼面对,他挺立的躯干俨然是一个大写的“人”,放在今天,亦是我们许多所谓的“人”所望尘莫及的!我不敢妄加评论,生怕我稚嫩的笔玷污了他完美的人格,可是我还是忍不住,我忍不住想要说,我的胸中喷涌儿的文字皆是因为他,因为他的果敢与坚毅;因为他的普世与慈悲。我终究还是想要多说几句,“一战”“二战”的硝烟战火,弥漫燃烧着全人类固有的精神文明,多少人类昔日的智慧结晶毁于一旦;多少家庭因此颠沛流离,我不愿打开记忆的闸门,害怕倾泻而出的洪水抵挡不住我对战争的思考。但曾有这样一个人,他为了挽救生命而选择中年学习医学,他决定忍痛割爱放下他的神学与哲学投奔到非洲这片广袤的土地之时,我想每个读了这本书的人都会由此肃然起敬。瘟疫肆虐、战争横行,阻步不了他前行的执着;疾病缠身、精力尽瘁,他眼中依然能喷发出带火的光芒,这或许就是他,“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这本书衍生而来的现实意义是宽泛而苍茫的,说它宽泛,则在于它不只是对于年轻人的激励,而是它具有“海纳百川”的情怀,深邃而辽阔。说它苍茫,则在于现世的人情淡寡,世态炎凉,它似乎显得格格不入,谁又曾真正感受到它苦心经营的“完美”呢?无论怎样,我希望许多年轻人如我般去翻开这本书,可能它之于诸多年轻人会显得艰涩而陌生,但是认识不只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要打开了这扇门,我相信年轻人是会去接受它的,因为,之于爱我们又怎会拒绝呢?“犹是春闺梦里人”,这仅是全诗的最后一句,“可怜无定河边骨”,那是一种征夫死,妇仍在梦中盼君归来的祈愿。其实史怀哲真的是那在深闺中盼“君”归来的“妇”吗?翻开本书你就会找到答案,但愿“春闺梦里”只不过是诗人的想象,我们都祈盼着现实的相聚与重逢。

只有健全的人才有能力帮助别人

非常感人的一本书,读完深深动容了,也震撼了。曾经在《南方周末》上看到一段非常精彩的文章,是关于史怀哲的,忍不住在这里粘出来,和大家共同分享。台湾中央大学教授洪兰在一所大学医学院演讲,演讲中提起20世纪顶有名的医师史怀哲,问现场是否有人知道此人,想不到竟然没人回应,会后她询问听讲的学生,知道史怀哲的不但寥寥可数,所知的事也无关要旨。史怀哲(Albert Schweitzer,1875-1965)的有名,不在于他得到1952年的诺贝尔和平奖,而在于他集合音乐家、哲学家、宗教家与医师的所有涵养于一身,严格说来,他是一个人格完整的人,不仅只是个医师,他把他一生最重要的时光贡献给一个完全缺乏医疗设施的非洲小国,在那里痌瘝在抱地拯救群黎。史怀哲出身音乐家庭,早年是个管风琴演奏家,后来专研管风琴的结构与发声理论,除了经常演出之外,也是管风琴的理论大师,他写了好几部有关管风琴与键盘乐器理论的专书,其中包括《巴赫传》。最有趣的是他能拆卸极为庞杂烦琐的管风琴,并擅长修理改造,他后来旅行欧洲募款,曾帮几个教堂修理好破损的管风琴,所得的款项拿来扩建非洲的医院。史怀哲在26岁就得到哲学的学位,后来习医,到38岁才得到医学博士学位,他后来到非洲行医,是因为得到宗教上的感召。他做过牧师,是个很好的神学家,在神学上也有专著,然而他最深契的其实还是音乐,但在非洲丛林根本没有管风琴,即使有乐器也没有听众。他38岁第一次到非洲行医时,巴黎的巴赫学会担心这位杰出的音乐家日后疏于练习,荒废了琴艺,特别捐了部特制的钢琴运到非洲给他,这台钢琴此后一直陪伴史怀哲。在非洲他每天工作几达16小时,用以解决一大群“黔首”的病痛,闲时他独自在煤油灯下弹巴赫的前奏与赋格曲以求安宁,有人要他不要太拼命,不要一根蜡烛两头烧,他说,如果蜡烛够长两头烧又何妨?这蜡烛果然够长,他活了90岁。音乐是需要“社会力”支援的行业,在非洲,史怀哲的音乐没有同业也没有听众,但他自己却不能没有它,宗教坚定他的奉献,而音乐支援着他的情操。在文明社会,医师是一个崇高的职业,佛教以“生老病死”来看待人生,这四个字没一个与医学无关,可见医师的崇高,在于我们都少不了他们。医师须有极高的专业,不论是知识方面或技术方面,这样他们才能帮人解除病痛。但医师也是个非常无聊甚至无趣的行业。他面对的都是疾病缠身痛苦不堪的人,没有人会有好脸色给他看,所以医师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加寂寞。我有一位朋友在做直肠外科医师,他说他每天上下午各要看50个有直肠疾病的病人,都是要戴着手套把手指伸进病人肛门的那种。有一天我想,假如一辈子都得如此,就是给我比尔·盖茨的收入我也不愿接受,而我的朋友接受了,而且似乎会一辈子干下去。有次他告诉我,解决别人的痛苦是“神圣”的,所以从事医疗,需要有宗教一般的情怀。另外,所有诊疗的手术都是不断重复的,这使得医疗工作十分枯燥,从事医疗,需要懂得如何滋润自己的心灵,让自己不要枯竭,在这方面,艺术具有最大的功能。所以,一个医学院学生知道史怀哲是必要的。我们的医学教育过分注意专业,忘记通才的重要,史怀哲是把西方自托尔斯泰以来的“人道关怀”真正施行在人间的人,所以要知道他,是应该学习他如何安顿自己、完成自己,只有健全的人才有能力帮助别人。我常听医学界的人说:医疗不只是个职业,而是一个志业,这话说得很好。宗教与音乐对史怀哲而言是不可或缺的,证明道德视野与艺术修养,对所有医师来说都极为重要。

思索生命,思索人生

对史怀哲的《生命的思索》这本书,最大的收获就是理解了人生,最喜欢史怀哲的那句话——思索人生,是一种精神性活动,借此人将不再迷茫浑噩,开始经历值得尊重的自我生命历程,为获得生命的真正价值而努力奋斗。思索生命,就是深化,内在化并升华生存意识。生命的思索,生命,人的一生短暂,对于人生的规划我们更应该好好思索,史怀哲的一生经历了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目睹了人间各色的痛苦颠沛、压迫折磨和冷酷杀戮,也感受了苦难环境中如烛火般细微脆弱的人见温暖,由此唤起了心灵深处对战争与和平、掠夺与谦守、贪婪与节制、文明与野蛮、征服与敬畏.....他传奇的一生,映照出一幅伟大的生命风景,彰显出人文关怀在人类社会的终极价值!对于现在的我们,生活在和平的世界,在安逸的社会,我们缺少最多的就是“苦难”,苦难可以改变人的一生,在这个既诡秘又苦难深重的世界,在这个人类精神正在日渐衰微的时代,所以在史怀哲的笔下道出了“生活中我观察到两个让我扼腕叹息的现象”。其实更感叹他对生命的那种态度“尊重生命”的理念。他带着个体思考的角度去接受,这或许就是他对哲学的情有独钟吧!从他对宗教精神进行学习和领悟的情形,我更佩服他的那种虔诚的精神,,特别是对“拯救管风琴”的执着,让我联想到每一位一月大人对于音乐的执着,也更体现了他们对于美好社会的一种期望。在史怀哲的口中他所描述的“生命”,指的是自然界一切有生命意志的个体。然而自然界是多么的神奇!大自然又是充满着那么多的痛苦与死亡,大自然以最有意义的方式产生着各种生命,而又以最无意义的方式毁灭着它们。史怀哲以独特的语言文字让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认识到了真正的大自然,与此同时他在选择是就鱼鹰还是小鱼时,则让我们认识到自然界的规律,是食物链,真正的自然,弱肉强者适者生存。“敬畏生命的前提是要对生命保持敏锐的感受性,是经常地体验、同情其他生命个体。正是通过对其他生命的同情与关切,人把自己对世界的自然关系提升为一种有教养的精神关系,从而赋予自己的存在以意义。”真理,史怀哲像我们解释的真理。

一个具有真正伟大人性的人

其实是随便买的这本书,书价还是很坑爹,薄薄的一本精装书就定价42.8,而只有区区20万字。出版社我也觉得一般,不过就在打折时,稀里糊涂的就买了。开始只当作闲书随便一看,但是看着看着就深深的被作者的人性打动,其中最为可叹的就是已经年逾30,还苦读七年医学,然后在非洲从医,不知道还有谁能做得到。作者虽然是虔诚的基督徒,但是是一个非常理性的基督徒。虽然他毫不利己的精神难以为一般人理解,但他并不是一个原教旨主义者,信奉耶稣的同时,按照理性的思维去体会教义,去丰富和完善基督教。看书有一点郁闷的就是不能全面深刻的理解作者所写的神学观点和其内部含义。书中的翻译可能有点问题,一部分内容真的没看懂,尤其是作者最后大段大段对“尊重生命”的说明,没办法彻底理解其中的玄妙。也许是因为是自传就没特别详细的说明?因为这本书也知道了管风琴,特别在google上查一下,看看是什么样的,以后有机会要听听管风琴的演奏最不满的就是作者对自己的爱情和婚姻基本没有提及,这是非常大的缺憾。


 生命的思索:史怀哲自传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