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應台的香港筆記 @ 沙灣徑25號》书评

出版社: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06
ISBN:9789882116047
作者:龍應台
页数:273页

一位人文学者对香港的深切叮咛--------《龙应台的香港笔记》读书报告

龙应台在《我的香港,我的台湾》一文中写道:“有时候,Being soft is being powerful.我们有力量,有智慧,对身边的大传统、大叙述,给予正面的刺激和帮助。”当面对快时代、求发展的洪流,龙先生选择以一名文化学者的角度,用人文关怀去解读香港,诠释香港,引导香港。之所以没有选择经典书目,不仅仅是因为龙应台一直是我非常喜欢的一名作家,更因为龙的文字能够在不经意间,给予我无言的力量。不管是耳熟能详的《目送》、《野火》、《亲爱的安德烈》、《孩子你慢慢来》,还是在大陆未发行的《大江大海1949》、《龙应台的香港笔记》,每当阅读她的文字,我都感觉似有一阵清风吹来,引我走向一个未知的世界。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香港你往哪里去”记录的是龙先生从04年至12年在香港大学发表的演讲,第二部分“玉兰花”则以随笔的形式写下了龙先生生活在香港的9年间遇见的人、路过的街道小巷、经历的平凡小事。不论是作为台湾文化部长在港大发表演说,还是作为一名身处香港的异乡人生活于此,龙的文字中时时刻刻都散发出一股人文的感性力量,而不是以宏大的叙述语调,用经济与发展禁锢思维,将香港限定在只求发展不追求文化的圈子中。在前几篇文章《西九龙,请慢》、《香港,你往哪里去?——对香港文化政策与公民社会一点偏颇的观察》、《谁的添马舰?——我看香港文化主体性》中,龙应台拷问政府“西九龙究竟是为什么而建?为谁而建?更核心的是:香港的文化蓝图究竟是甚么?人文素养的厚植、文化发展的永续,策略又是甚么?如果对人文有关怀,对未来有担当,这些问题都是决策者不能逃避的问题。”(p58)她痛心疾首地询问香港政府“经济效益是不是所有决策的核心考量?开发难道是唯一的意识形态?”(P59)当我们开始思考多年的发展是不是让香港失去了一个城市最重要的个性时,龙应台给予了我们另一种想象:“城市发展的另一种可能是:老街上有老店,老店前有老树,老树下有老人,老人心里有这个城市特有的记忆,他的记忆使得店铺有任何人都模仿不来的氛围、气味和色彩。如果不是老店,那么什么都不怕的年轻人开起新店,店里的每一根柱子,柱子上哪怕是一根钉子,都是他性格和品位的表达。”可见,在龙的眼中,香港并不是要排斥发展,恰恰相反,正是因为不断地发展,才能使得香港能在发展中更多地寻求自身个性,寻找除了中环价值外更值得香港市民骄傲的文化价值。“中环价值,无法创造人文底蕴;殖民思维,无法凝聚公民社会。”(p69)龙应台是台湾文化部长,但她更是一名具有人文关怀的学者。她在医院里排号等待时泳儿与慧儿两名护士对她的细心与呵护让她看到的是背后文明的网络和制度(P139);她在湾仔拥挤的市场里买菜,在上环层层叠叠的老街窄巷中寻找因长年工作驼背而无法直立行走的老人,质问香港政府应如何解决愈演愈烈的两极分化问题;她在大埔拜访渔村,在沙湾径欣赏凄美的夕照。她让自然的言语代替官员的讲话,用实地探访代替苍白的话语;她用脚步踏实香港的每一块土地,用步履丈量香港土地中的文化厚植。如何让香港成为一个具有人文气息的城市?龙应台在本书中围绕这个问题用“问”的不同方式与不同解答试图寻找答案。身为一名台湾人,龙应台以“台北文化地标”诚品书店与香港的书店进行对比,通过诚品书店的成功可以看出,文化产业不仅仅需要经营的技巧,它需要社会的多元开放,更需要数量足够的、相对成熟的读者群体。(P183)在香港这个弹丸之地,人多地少,一家书店的经营成本之高,让许多萌芽中的书店都不了了之,然而让书店无法继续经营的根本,是市民对文化虚无的忽视与冷漠。总有人将香港比作文化沙漠,此话虽有些偏颇,但我们并不是想说“外国的月亮更圆”,而是因为相对于香港的商业思想来说,人文思想的地位甚微。进而放眼中国内陆,如果人文价值渗透工程思维,价值观的改变,会让城市的面貌、气质和内涵,从此不同。(P182)“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而公民社会,因为不倚赖皇权或神权来坚固它的底座,因此文化便是公民社会最重要的粘合剂。”时代的发展赋予了香港发展的不同使命,但在转型过程中,龙应台以世界公民为身份,借人文关怀及跨文化敏感的经纬,进行望、闻、问、切,以一个母亲的笔触为「人文香港」作出叮咛。多年后的香港,能否成为一座经济与文化共通、市民真正热爱的文明之城呢?

有这样的文化官员,多好

托人hk带回。繁体、竖向排版、从右翻起。如果说,我看这本书的时候很激动,是为了一众人对传统的捍卫。当然,我们要跟着发展的脚步。事实是,这一路上我们丢掉了太多的东西,甚至是忘了自己是谁。走得快,首先要有坚实的土地。无法想象,如果一众人们连国文国学都没有掌握,如果一个城市只剩下摩天大楼和吸金机器。。。

赞叹

太久没有看书,但这本一看就放不下。读这本书的人,一定要热爱香港,才能看出百味。我读了不到一半,就想着,我要去多买一本,寄给现在最需要读这本书的人——现在的特首曾荫权,让他明白,过去的香港政府,还有现在的他,正在把香港带到文化如何衰落的一方。我希望香港的年轻人能多一些人早一点读到这本书,让他们在将来,能一点一点地挽救回香港,这个我所热爱的地方。

匹夫之勇,妇人之仁

搬到香港以后,住在港岛西南一个叫薄扶林的区域,离香港大学不远。每去中环,必路过港大宿舍几座白色岗楼样的建筑。后来知道,这里就是沙湾径25号。读龙应台的沙湾径25号,面对的就是她书中写的那一片繁忙的南中国海,看她书中的紫荆花盛开在身边,有她书中的老鹰在身边盘旋。而读书人与写书人,同是移居香港的旅人,因此有深刻的共鸣。忽然觉得龙应台作品的特点,可以这样来概括:匹夫之勇,妇人之仁。匹夫之勇,在于她的直言不讳,在台湾`大陆`香港`新加坡到处“放火”。并不因为身为过客而欲言又止。妇人之仁,在于她文章中感性的流露,如对老人`孩子`弱者的关爱同情,对自然生物的感动。这句话,既可以从负面来解释,也可以从正面来解释。但无疑它是龙应台作品广受欢迎的原因。只是,龙应台尽管以“放火”著称,却有一个地方是她从来不曾批判的。这个地方,是她居住了十余年的德国。每一次在她的文章中出现的德国,一定会是一个先进的样本,道德的模范。事实上,许多批评华人地区的文章,引子都是德国的先进事例。比如德国十岁小孩都知道树不能随便砍,我们中国人就不知道。比如德国人都知道有小孩在不要穿红灯以树立榜样,台湾的总统未必有这个涵养。看得多了,就有些烦。德国是一个完美的地方吗?不是的。笔者旅居国外十余年,也有好友住在德国。每一个地方,必有它的好处与不好处,这是正常的。为什么龙应台这样火气大的人,却看不到德国的一点点瑕疵呢?从文中看,尽管龙应台在德国住了很长时间,夫婿也是德国人,但是她内心深处对德国是保持着相当距离感的“敬畏”。原因在于她始终没有真正融入到德国社会中去,她的生活天地主要是家。我们看到她对德国社会的了解,大多是间接而来,如通过上学的儿子们带回来。因此在德国的龙应台如同坐在一个看台之上。而许多时候对于一个社会真正的了解,是需要身体力行地深入其中体会其甘其苦的。龙应台对德国始终是仰视的,而对华人世界是平视乃至俯视的。我们也可以说,龙应台对德国是隔靴搔痒的,而对华人世界是有着切肤之亲和之痛的。

香港, 也有动人处

她的洞见, 笔锋, 是看点. 这不稀奇. 想不到的是, 她谈花, 紫荆花; 说情, 玉兰花; 竟是全书最动人处.另外, 想说的是, 龙教授以报章国际新闻的质量, 来衡量一个城市国际化的程度, 此法有点偏颇. 我常年看到的内地报刊, 以至电视电台, 国际新闻可是多得很. 你说国内城市很国际化吗? 似乎除了那些盲动爱国的粪青外, 没人能认同.那, 原因何在?个人认为, 国内传媒之所以大量播报国际新闻, 无非是, 近在咫尺的事情, 说不得, 不好说. 唯有退而求其次, 说些别人的事, 安安稳稳, 月底发薪.

冷静,但不失热情!

很偶然的机会,借到了这本书。读完之后,给人感觉畅快淋漓。依旧是那富有特色的龙氏笔锋,冷静,但不失热情。书中作者对于公民意识、文化认同等方面的论述具有非常强的穿透力。很希望有一天这本书能够引进大陆,毕竟书中所提到的种种问题也正是大陆所正在面临或者将要面临的。

龍應台的香港筆記--人文關懷學者的叮嚀

在第一部份:「香港你往那裏去?」龍應台籍著對公共政策議題的討論,向我們示範了如何從人文關懷的角度,對香港作出叮嚀(雖然龍的文章中充滿著為香港斷症的角度,但與其視之為專業的問診,筆者覺得更似是母親對孩子的叮嚀)。    在幾篇文章「西九龍,請慢」、「香港,你往哪裏去?」、「誰的添馬艦」、「呼喚公民運動的開展」中,龍應台提醒政府及我們在討論城市建設、在「將高樓大廈當作唯一的美麗,把發展當作單一的標準,讓商業綁架了文化,將現代化簡單地解釋」(p.43)的同時,應該思考一下我們希望未來香港的模樣,是「仍舊是亞洲的購物中心,?還是一個自主的「新香港文化」的誕生」(p. 16)。    龍應台亦透過不斷地問,讓我們重新發覺香港從來(亦會繼續)是不同人種的混雜,所以我們要的並不是甚麼樣的地標、甚麼樣的城市建築,而是要開始問香港甚麼人需要/想要甚麼設施?想有一個甚麼樣的香港文化?她所關懷的,未必是將來的香港會變成甚麼模樣,她更關心「溫順」的香港人,如何可以由現在開始有更廣泛、涉及更多人的公民參與、公民辯論,「重點是香港人何時敢挑戰短視及功利主義,是香港人何時敢把香港的未來抓在自己手裏」(p. 90)。龍應台在本書中,亦向我們示範了「問」的方式及目光的終點可以放在那裏。當董建華要建造數碼港、中藥港;許仕仁語重心長地警告香港,要避免邊緣化,問的是如何提高香港經濟競爭力。龍應台說的是文化權,問的是「甚麼使城市更可愛?」(p. 45)是「甚麼時候,你終於要開始跟人家比「內涵」呢」(p. 83)。當李國章要開始在中學推行通識教育,其關心的是如何能令香港學生有通識思變,以應付(勞動市場)全球化的挑戰;當香港各大學努力引入外地及國內精英學生時,想做的是為香港未來提供人材。龍應台由幾位曾在香港大學出現的人物,朱光潛、張愛玲、陳寅恪等,呼籲港大拾回斷裂的人文傳統(「期待人文港大」一文);她透過其兒子華飛的故事讓我們看見,通識教育可以是甚麼?應該關懷甚麼?(「香港老師問」一文),她會問「香港人真很有國際觀嗎?」「夾在殖民情結和祖國情結中搖攞困惑的香港人,可不可能加一個宏觀的角度──把中國放在一個全球視野中去瞭解」(「為甚麼燈泡不亮」一文)?她會從提香港人文精神、強調公民社會作為塑造未來香港文化的出發點。筆者並不是想說「外國的月亮比較圓」,但或許是我們「愛之深、責之切」,以致我們熱切地批評政府,關心香港大型企業如何壟斷社會;又或許如筆者一樣,在一個陳冠中所言,重視自己的靈活性、關心如何最快地適應遊戲規則,拿到分數、重視效率、強調效益;或許是我們生活在這地方太久了,生活的煩俗、壓力逼得我們太緊了,令我們對很多事情都失去了好奇,所以人文關懷很少在我們思想當中滋生。以致我們不會從睇牙醫過程看到文明的扎根(「詠兒和慧兒」一文);不曾享受香港的生活方式,就是幸福的代名詞(「幸福就…..」一文);筆者亦未曾發現原來香港市花是豔紫荊,而不是洋紫荊(「豔紫荊和島嶼身世」一文)。馬家輝在封底寫到:「龍應台向香港人示範了外來學者可以、應該、如何以『知識批判』介入本土社會。」(出自「龍應台如何在香港放火」,見在『廢墟中看見羅馬』一書,馬家輝著,天地出版社)我認為還說得不夠仔細,因為龍應台在書中示範的,是以世界公民為身份,以人文關懷及跨文化敏感的經緯,進行望、聞、切、問,以一個母親的筆觸為「人文香港」作出叮嚀。  同時登載於: 思罔 http://clonghk.blogsome.com

龙应台的香港笔记

《龙应台的香港笔记》,龙应台著,天地图书,2006.11月第1版。龙应台算是当世很有名的公知了,自有文人的一股矫情在。文笔很好,善用排比与抒情。但作为一本书有点水,有些并非在港所做或与港有关,结尾更有数十页读者来信,实有充数之嫌。

因为这本书,开始喜欢龙应台。

我在我5平米的小屋里,盘腿坐在床上,窗台上放着一杯袅袅的普尔,我在读这本书。那气氛仿佛与书中的一切不符,但我喜欢。正因为龙应台冷眼看到的这个城市,我是真心喜爱。

心中的那些树--树是城市的原住民

也许是姓林的缘故,对树木总有一种无名的亲近感。见到一株或亭亭或繁茂的老树新苗会由心底里感到欢喜。遇到一株有趣或是美丽的树有时会驻足良久,痴痴地与之对望,忘却时间的流逝。读龙应台博士的文章有了些经验,会赞许、会认同、会击掌、会黯然也会反省,但未曾想会泪流满面。因为她谈的关于树的事情。*十岁的德国小孩已经知道直径超过60公分的树即使长在自家后院也不可任意砍伐。*文化局局长为了一株老树亲自勘察、协调并改变了筑路计划。*在“树是城市的原住民”的生态哲学理论下,促成出台了《树木保护自治条例》(想必所有的树木都被列入了庇护伞下)这样的文章也会让人感动的泪沾襟么?我是有自己的心事的。春节的公假结束后,又一次回到了榕城。奶奶终于没有再听见戊子年前最后的炮声,仙游西界去了。她最后还是留在了生活了三十多年的老院,等不到搬去已经拿到钥匙的新房。说是老院,其实只剩下紧贴临街门墙的那座三层木构楼房了。邻人见我站在那儿便让我辨认我们曾经的家在什么位置,我指着山包一样高的土堆说:“在那下边。”他无声的笑了,赞我的记性好。“那两棵大树呢?”老房子早已朽透拆也罢了,毕竟这儿没有“三坊七巷”的来头大,无人关心。到是那两棵老树,有着茂密冠盖的广玉兰和总是挂满洁白花苞的白兰树是我念兹在兹的。“砍了,喏”顺着他指的方向看见杂土堆中一个硕大的连根树墩,“就是它了。”那树墩先前并未留意到,猛然看去那仿佛是一颗菜市口刑场上滚落的人头,不由得心中一紧。想是亚热带的地方到处雨水丰沛,草木葱茏,适时适地的树木太容易见到吧,没人认为一棵树随着老房子旧院子消失有何不妥。就算它们曾经在炎炎烈日里给过人们荫凉,就算它们曾在晚风中送来阵阵清香伴入酣梦。我只当它们是为了相伴几十载的旧庭院陪葬了。出了大门口,一棵直径20公分的香樟树浓密的树叶挡在了眼前,忽然想起那是我刚上小学时栽下的树苗,如今已是翠翠亭盖摇曳生姿了。“他们说这最后的房子也会在年内拆掉,扩宽马路。估计树也就都砍了。”父亲说。我点点头,回过身看着曾经进进出出的大门,从顶部的花墁飞檐、宝蓝山墙到绿色的木制拱型大门,最后看到墙角有块石碑:遒劲的汉隶大书“延郡会馆界”。忘记了听谁说过,那庭院是旧时延平王府,尽管我认识它的时候早已是美人靠油漆班驳;假山石堆了鸡窝;后花园搭了人家的厨房王府气派涤荡殆尽。但这个颓败已久的园子于我是乡土的根源,在那源头里有浓浓的绿荫和绵绵的花香。

香港筆記

因为共同生活在这个城市里,很想知道同为异乡人的她都在思考着什么。是她告诉我,许许多多关于这座城市的点点滴滴。看过她的杂文,激扬文字。但更喜欢她的散文,关于亲情,关于行走,关于生命的姿态。她以我所羡慕的那种姿态生活着。作为母亲的万般柔情,作为女儿的恭谦孝顺,作为女人的独立自强,作为文化学者的正义与担当。乍看起来,她是个不苟言笑的人,言语间却不失温文尔雅的气质与柔情。

一些零零碎碎的想法

到香港三年,对它的认识只有商场大楼,是不是有点可悲。先说说最初的印象。狭窄逼仄,不管是房间还是街道,但同时什么都井井有条,大面积的绿化,透亮的海水,亲切的清洁阿姨,干净的街道,良好的治安,以及让人咋舌的贫富差距。还有失落的归属感。失落归失落,照样吃喝玩乐,不亦乐乎。就在快要被表面的光鲜亮丽迷惑的时候,这本书再一次让我想要了解这里。说来真是惭愧,三年来并没有想要真正了解这个地方。先说说人吧。香港人目前的心态和龙所说的大不相同。她说,长期以来很少人觉得自己是天生的主人,因为所有的人都是移民,只不过在不同的时段移民而来,所以有一种开阔的,海纳百川的气质。但是现在,香港人的自我意识不仅仅是觉醒,而是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这大概是所有移民国家最终都会走向的结果,比如加拿大,或者新加坡,不管你之前来自哪里,从某个时刻开始,你就是这里的人。但是他们的集体意识里似乎并没有龙所说的创伤或荣耀。我所能想象的创伤就是日据时期,但是很少听人说起;至于荣耀,好像没有创伤,荣耀也没那么激动人心。龙一直在强调文化保存,但是如果这些文化遗址对香港人来说并不是一个感情印记,保存下来也只是为保存而保存而已,就没什么特殊意义了。以前逃难过来的都是什么人呢?从来没有关注过这样的问题,看到了略吃一惊,太平天国的起义者,戊戌变法的菁英,辛亥革命的遗老……还有短暂停留的张爱玲、朱光潜、陈寅恪、许地山……无论如何没有办法把这些人和现在的香港联系在一起,中间缺少的那条纽带又是什么?“在人文精神上,港大似乎有一个断层”,这个不只是港大的问题,前朝的人带来了他们全部的智慧和文化并把它们留在了这里,但是真的传承下来了吗?我身边的香港同学,很少有学识过人让人佩服的,至少是传统文化方面,大部分都是应付作业和论文,对着英文系的人说出一句诗都能被夸。殖民历史占很大一部分原因。有人说香港人冷漠,但是以我的经历而言,香港的人情味比我在内地感受到的要浓。电梯里的人从来都会帮忙按着开门,等后面的人进来;行李太重搬不动的时候都会有人帮手拎上车;超市里推车的时候轮子被卡住,后面的人都会帮忙推一下;宿舍的清洁工、保安会跟同学嘘寒问暖……我不知道这些事是礼节多一些还是人情味多一些,总之是某一天离开这个地方会让我怀念的东西。然后看到《文明小论》,确实,在这些现象后面体现的是教育理念、管理制度、整体文化素质、资源分配等等一层一层的社会网络。龙问了个好问题,香港人的国际化视野究竟怎样?“与国际接触多,可能不代表人们因而对国际就有深刻的认识,有独立的观点。”最近的中国,即时每年一半的游来自客内地,也很少有人认真的,宏观的去了解中国。对全球公民意识的培养做的比内地到位,至少大学里很多去落后地区做义工的机会,但是如果用书里的标准衡量一下(对其他国家的历史和现状有一定的认识,有能力判断全球化运作和后果,对于人类社区的未来有所承担),又有多少人能自信地说自己有国际化视野?至少她抛出的一堆名词我别说了解,都没听说过,什么北刚果的种族屠杀,俄罗斯的民主困境,京都协议……虽说学好英语=拥有国际视野是个伪命题,鉴于主流媒体对国际新闻的报道还停留在奸淫掳掠的阶段,学好英语还是很有必要的(然而又有多少人会真正去看呢)。再说说环境治安、交通、政府效率都是香港值得称道的地方。治安尤其,掉了的东西大多能找到,别说偷盗抢劫,就连修理工人用备用钥匙进房间,东西都是原封不动。上下班高峰虽然人多,但地铁一两分钟一班,从没觉得难等。需要修理什么东西也很迅速,也不会毫无缘故的停水停电。从来不会因为琐碎的事烦心,这简直是18年的人生中从来没有过的体验。从很多方面来说,香港人的生活都符合龙对幸福的定义。她在“幸福就是……”后面列出来的一系列都不太可能在内地体会到(很多就是针对内地写的吧)。不过也不都是好的方面,居住环境为首。如果说有什么原因不想留下来,绝大多数人列的第一条大概就是房屋面积太小。在香港算是中上阶层的人家,房间都是勉强够用。普通一点的大概一家四口五口,七八十平米的房子。香港人均居住面积16平方米,让人难以想象。更难以想象的是,还有几万人住笼屋,就是比狗笼稍大一点的笼子里放一张床,这样一个月也要1000+港币。就算这个地方适合职业发展,也不是久留之地,当然除了那些买得起山顶豪宅的人。从去年开始转悠了一些国家,难免开始做比较。见多了一望无际的草原,连绵不断的山脉,大片的湖泊、森林,总想要逃离这个望去都是玻璃幕墙的地方。香港不是没有自然,相反山和海都离市区很近,但是山也是挤挤的山,海也是小小的海,不过瘾。其实初来乍到的时候失落感更深,作为一个喜欢传统文化喜欢北方的人,多少有些找不到归属感。这似乎关系到香港的定位,龙说,都市文化上海在成熟,人文底蕴台北更显著,香港除了“亚洲的采购天堂”,要在世界城市中博得一席之地需借着文化设施来对香港做引导。但我想些许文化设施是做不到的,因为我没看到传承的东西。但也不是说没必要,只不过在这之前还要先有自己的特色,国际化不是特色,国际化就是大杂烩,没特点。“城市发展的另一中可能是,老街上有老店,老店前有老树,老树下有老人,老人心里有这个城市特有的记忆,他的记忆使得店铺有任何人都模仿不来的分为,气味和色彩……老婆婆的杂货店卖的酸梅菜还泡在一个你从小就看过的陶缸里,成为你日后浪迹天涯时怀想的最温暖的符号。”有些矫情,但矫情到我心坎里了,这也是我喜欢的城市的面貌。香港经历了殖民历史,正在民主斗争,可能和台湾一样,是一个迫切需要建立文化认同感的城市。关于台湾,吵吵闹闹的表面下是悠闲自在的生活,这个没什么奇怪,吵吵闹闹的是民主的监管作用,悠闲自在的是台湾人的心态。去过台湾发现很多小地方给人八九十年代的感觉,他们好像完全不着急发展,有人喜欢,说不急功近利,也有人不习惯,说无法施展拳脚。只能说各有所好。这本书主要说文化,兼谈台湾和其他民族。看到了一些现象,思考了一些问题,但也就是点到即止,没有深入讨论,了解香港算是个开始吧。

怀抱着梦想的人们——批判是为了能有一个更好的未来。

Viola 说:西九龙是什么?nicola_man 说:我們批評政府,因為我們不忍心她這樣對香港西九龍是一塊很值錢的地方,它的地理位置是在維多利港旁邊它附近的都是豪宅Viola 说:可以想象那政府要改造?然后港民抗议?nicola_man 说:政府想把它打造成一個文化的地方想吸引遊客,想做一個景點但是抗議的香港人就有另一個想法常常說香港是一個文化沙漠,其實香港也有很多人愛本土文化、文學、藝術之類,不過我們的確很少這方面的教育老實說Viola 说:可以感觉到,香港有很多人在做这种努力。nicola_man 说:然後大家就想,如果可以的話,在西九龍裡面想建一個文學館,可以慢慢培育年青人多接觸本土文化、文學、藝術就好但政府就傾向吸引遊客,所以主力還是想請外國的一些有名的藝術家來駐場之類的對呀,很多學者都為了這個文化之地出來了但政府說過想參考7 98那種還去過考察呀nicola_man 说:我突然想,如果香港有人買一塊地,不用在西九龍,可能在新界,建一個文化區,人流也未必遜過政府的西九龍Viola 说:我仔细想了想,香港好像的确还没有这样一个文化中心不过我很喜欢旺角油麻地那些楼上书店呀所以说,其实是港府和港民都希望能有这样一个文化中心建立起来,只是两方期待的目的不同,所以方式也不同?nicola_man 说:我也很喜歡那種感覺是香港獨有,因為不夠錢租地面的鋪位,而衍生的一種現象我們最想的當然是小政府,大民間但做不到的也想要個大政府,大民間至少有個力量去抗衡我們很珍惜老街上的老人老店城市發展不一定要把過去抹掉Viola 说:我觉得对香港人的一般印象是因为生活节奏太快、忙着赚钱,很多人都不关心政治但是我接触你们以后觉得完全不是这样是因为你们这一代人特别不一样?或者说,想象一下,十多年后,你们也开始成为这个地区维系甚至发展的中坚时,还会对政治有这样的热情吗?也不是热情,就是对这个地方的使命感吧nicola_man 说:对香港人的一般印象是因为生活节奏太快、忙着赚钱,很多人都不关心政治——這個是真的但是有熱情,也是真的我有時候跳出自己的同學,比方說跟小學、中學的同學約會,他她們也不是一定關心政治的現在的我會答你我還會有熱情其實如果你不跟著這個巨輪走,你就會有熱情我們系有個老師做過一個非正式的調查我們系的畢業生對將來的夢想職業很奇怪薪金不是最重要但工作的自由度很重要比方說:做個海關老師問他對海關的工作有興趣嗎?他說不,因為海關的工作很無聊,他可以用上班的時間去做自己的東西,他才想當個海關用上班的時間來做組織公民行動的事才是最大理想Viola 说:但是你有没有想过香港总有一天会被大陆同化的其实现在已经是在往这条路上走了nicola_man 说:是呀Viola 说:香港的未来在哪里?nicola_man 说:其實同不同化未關係,反正跟從前一樣我們的力量都一樣不夠抗衡政府Viola 说:站在我的角度看,你们已经很自由了何况香港政府还号称是最廉政高效的政府nicola_man 说:我們只想培育下一代真正的公民抗命或許在有生之年我們仍然看不到普選但成功不必有我就慢慢走,不要放棄就好但有時候,我們做的東西,還是會被大部分的香港人嫌棄,說我們阻礙巨輪前進這個時侯才明白,少數其實有少數的道理不一定要服從多數

长兄的关怀

这是一本台湾人写香港的书,我这个大陆人刚刚读完。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五世书香门第的华家长子,知书达理,但中气不足。家道中落之后,族人受尽屈辱,小妹一个被英家带走,取名红控。一个被葡家捡去,叫做马靠。后大公子联合精壮能干的九姨太的七小子赶走了强盗。嫉恨大公子已久的七小子起了歹心想独吞家产,便想尽一切办法赶尽杀绝,但老天有眼。大公子携一干人马作了英葡家邻居的管家,卧薪尝胆,屡战屡败。话说不蒸馒头争口气,可过日子最终还是要吃馒头的。公子不再较劲。七小子对大公子连夜逃走时带走的细软还念念不忘,时刻无不向邻居提起,邻居多畏于他的财大气粗和以防将来不测之时或有求于他而简单报以呵呵、sounds interesting...七小子才疏德浅,变卖家产,内横外软,勾结以前声名远扬的恶棍,竟然发迹了?!从此不可一世。两个小妹也被送回家了。但家早已不是那个魂牵梦绕的家。各自住在闺房小门不出,大门不迈。想起在别人屋檐下的风光,不由感慨万千。看不惯七少爷的蛮横无理又觉吃人嘴软,拿人手短,日渐卑躬屈膝。自回家之后,长兄再想见见两小妹也难了起来。以前的无话不说到现在欲言又止,气氛甚是尴尬。最后一起感叹相见不如怀念。长兄明白,两小妹在别人屋檐下过了这么写年,虽说从小没受过苦,可福气也不见有多少。日子一天天过着,可心中的那道坎还没有迈过来。身在华家,心在英葡。小妹们看不惯七少爷的嚣张专横,也瞧不起大公子的谦卑懦弱。仗着出门有英葡家人接人送,高看一眼便不知姓谁名谁。红控?马靠?不已经回华家了吗?华红控?华马靠?红控华?马靠华?红控英?马靠葡?听着也别扭。长兄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好端端的姑娘,咋就成这样了捏?哎,俩小妹的举止、脾性已越来越像七小子了。该说的,不该说的都说了。好自为之吧!

请教大家一下

終於鑽出叢林,正要分辨東西南北回家之路,發現一座樸素的牌樓,「東華醫院義莊」,後面幾行俊秀的楷書: 「去年九月二日颶風肆虐義莊 屋瓦遍受摧殘 小徑牌樓 均為傾毀 不獨觀瞻所系 抑亦旅櫬難安妥 乃鳩工石材重新修葺 巍峨(王褱)麗恢復舊觀 茲已告成 略志其梗概如右」。落款是「中華民國廿七年」。 老樹森森,小徑幽然,再往深處行去,香花樹下有一副對聯: 向何處同參靜悟 也有離亭風笛 遠寺霜鐘 到此間權作居停 半是金穀衣冠 玉樓粉黛 青煙往上繚繞,香花簌簌落下。一片寂靜。落款是「中華民國廿七年」。 这个是怎么情况啊!

一位人文学者对香港的深切叮咛 --------《龙应台的香港笔记》读书报告

龙应台在《我的香港,我的台湾》一文中写道:“有时候,Being soft is being powerful.我们有力量,有智慧,对身边的大传统、大叙述,给予正面的刺激和帮助。”当面对快时代、求发展的洪流,龙先生选择以一名文化学者的角度,用人文关怀去解读香港,诠释香港,引导香港。之所以没有选择经典书目,不仅仅是因为龙应台一直是我非常喜欢的一名作家,更因为龙的文字能够在不经意间,给予我无言的力量。不管是耳熟能详的《目送》、《野火》、《亲爱的安德烈》、《孩子你慢慢来》,还是在大陆未发行的《大江大海1949》、《龙应台的香港笔记》,每当阅读她的文字,我都感觉似有一阵清风吹来,引我走向一个未知的世界。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香港你往哪里去”记录的是龙先生从04年至12年在香港大学发表的演讲,第二部分“玉兰花”则以随笔的形式写下了龙先生生活在香港的9年间遇见的人、路过的街道小巷、经历的平凡小事。不论是作为台湾文化部长在港大发表演说,还是作为一名身处香港的异乡人生活于此,龙的文字中时时刻刻都散发出一股人文的感性力量,而不是以宏大的叙述语调,用经济与发展禁锢思维,将香港限定在只求发展不追求文化的圈子中。在前几篇文章《西九龙,请慢》、《香港,你往哪里去?——对香港文化政策与公民社会一点偏颇的观察》、《谁的添马舰?——我看香港文化主体性》中,龙应台拷问政府“西九龙究竟是为什么而建?为谁而建?更核心的是:香港的文化蓝图究竟是甚么?人文素养的厚植、文化发展的永续,策略又是甚么?如果对人文有关怀,对未来有担当,这些问题都是决策者不能逃避的问题。”(p58)她痛心疾首地询问香港政府“经济效益是不是所有决策的核心考量?开发难道是唯一的意识形态?”(P59)当我们开始思考多年的发展是不是让香港失去了一个城市最重要的个性时,龙应台给予了我们另一种想象:“城市发展的另一种可能是:老街上有老店,老店前有老树,老树下有老人,老人心里有这个城市特有的记忆,他的记忆使得店铺有任何人都模仿不来的氛围、气味和色彩。如果不是老店,那么什么都不怕的年轻人开起新店,店里的每一根柱子,柱子上哪怕是一根钉子,都是他性格和品位的表达。”可见,在龙的眼中,香港并不是要排斥发展,恰恰相反,正是因为不断地发展,才能使得香港能在发展中更多地寻求自身个性,寻找除了中环价值外更值得香港市民骄傲的文化价值。“中环价值,无法创造人文底蕴;殖民思维,无法凝聚公民社会。”(p69)龙应台是台湾文化部长,但她更是一名具有人文关怀的学者。她在医院里排号等待时泳儿与慧儿两名护士对她的细心与呵护让她看到的是背后文明的网络和制度(P139);她在湾仔拥挤的市场里买菜,在上环层层叠叠的老街窄巷中寻找因长年工作驼背而无法直立行走的老人,质问香港政府应如何解决愈演愈烈的两极分化问题;她在大埔拜访渔村,在沙湾径欣赏凄美的夕照。她让自然的言语代替官员的讲话,用实地探访代替苍白的话语;她用脚步踏实香港的每一块土地,用步履丈量香港土地中的文化厚植。如何让香港成为一个具有人文气息的城市?龙应台在本书中围绕这个问题用“问”的不同方式与不同解答试图寻找答案。身为一名台湾人,龙应台以“台北文化地标”诚品书店与香港的书店进行对比,通过诚品书店的成功可以看出,文化产业不仅仅需要经营的技巧,它需要社会的多元开放,更需要数量足够的、相对成熟的读者群体。(P183)在香港这个弹丸之地,人多地少,一家书店的经营成本之高,让许多萌芽中的书店都不了了之,然而让书店无法继续经营的根本,是市民对文化虚无的忽视与冷漠。总有人将香港比作文化沙漠,此话虽有些偏颇,但我们并不是想说“外国的月亮更圆”,而是因为相对于香港的商业思想来说,人文思想的地位甚微。进而放眼中国内陆,如果人文价值渗透工程思维,价值观的改变,会让城市的面貌、气质和内涵,从此不同。(P182)“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而公民社会,因为不倚赖皇权或神权来坚固它的底座,因此文化便是公民社会最重要的粘合剂。”时代的发展赋予了香港发展的不同使命,但在转型过程中,龙应台以世界公民为身份,借人文关怀及跨文化敏感的经纬,进行望、闻、问、切,以一个母亲的笔触为「人文香港」作出叮咛。多年后的香港,能否成为一座经济与文化共通、市民真正热爱的文明之城呢?

读第一部分“香港你往哪里去?”有感

我刚读完了第一部分,但是其中的许多内容都是感同身受。本人住在和香港差不多的上海。同香港一样,上海也是人多地少的城市。同样寸土寸金,同样有着悠久人文背景。上海的每桩旧洋房都有它含有血泪的故事。但是,我们是否对这些文化地标重视过呢?是否只是关心这些洋房地皮是否坐落在黄金地段?铲平它能产生多少的经济利益。我们没有像龙先生讲的对每栋老建筑进行仔细的调查,记录下他们所见证的一桩桩老故事。也没有对他们进行仔细的分类,那些改保护,那些该合理利用,那些改重新维修。龙先生讲到了“国际化”问题,是否铲平了旧房屋,老弄堂,建起了高楼大厦,摩天大楼就是国际化大都市了。不是把每条街道都修成一个模样,两边都高楼林立,橱窗里都展示这个种名牌,售货员都带着同样的笑脸就能成为国际化大城市。这种大城市只要有钱都能建成,而城市本身特有的文化气质是无法用钱能获得的。现在香港也好,上海也好,其他国内的大小城市都向着所谓的国际大都市开动着推土机。而他们丢弃的恐怕才是这个城市真正需要的东西“文化底蕴”和“历史传承”。香港有龙老师为他提出了这个问题:“香港你往哪里去?-----对香港文化政策与公民社会一点偏颇的观察”。上海和其他国内城市有谁能为他们提出这样的问题呢?


 龍應台的香港筆記 @ 沙灣徑25號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