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社会视阈下的媒介文化研究

出版社:李春雷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2-06出版)
ISBN:9787516112199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2)疏导群际情绪,掌握舆论形势 在网络时代,政府的运作受到网民的全方位监督,现实操作中的些许差错,瞬间就能在网络中引发负面情绪,与现实的负面情绪一道循环上升,使政府面临舆论危机。对信息一味地压制和封锁不仅不能遏止谣言与恐慌,更可能进一步激化矛盾。最有效的化解舆论危机的方式是掌握舆论主动,正面引导公众情绪。 第一,利用新闻发言人引导舆论。 政府在对信息和传媒的掌控运用能力上具有绝对的优势,故而来自政府的消息有着天生的权威性。利用新闻发言人制度,主动出击,宣传政府的观点、政策,或针对公众关心的问题作出应答,使政府成为事件的“第一定义者”,就能占得引导舆论的先机、实现政府目标。 第二,重用主流媒体引导舆论。 李普曼认为,若没有准确、无偏见的消息来源,公众就不可能作出明智判断。在唐福珍事件及金牛区城管局工作人员车祸事件中,对于网民使用语言暴力围攻批判当事人,传统媒体没有发出独立的声音,未能进行及时疏导和引导。而主流媒体坚持客观、公正、平衡地报道新闻,还原事情的真相,是媒体帮助引导社会减少不信任感的关键。同时,主流媒体应发挥影响力,及时遏止有可能引发负面舆论的过激言论,巧妙设置公众议题,倡导公众理性对待,及时疏导公众情绪。 第三,善用民间舆论。 民间舆论作为一种自下而上的利益表达,既包含理性观点,也有着感性抱怨。但不论民间舆论理智与否,政府都能够从中了解到社会及政治秩序中可能存在的不稳定因素。有意识地梳理、集纳、整合以网络舆论为代表的民间舆论,将其作为一种反馈式的资源,据此进行政策的适时调整、矛盾的及时消解,表现出政府对公众积极回应的姿态,这将极大塑造民众对政府的认同,减小政府的信任压力。 (3)缓冲群际态度与行为,调和政府与公众矛盾 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矛盾频发,同时积累的还有公众无直接利益性的、非阶层性的情绪,刘易斯·科塞指出:“如果没有发泄互相之间的敌意和发表不同意见的渠道,群体成员就会感到不堪重负。”政府和公众之间目前就缺乏这种理性成熟的平台与渠道作为缓冲带,致使政府成为各类冲突的集聚地,极大地增加了针对政府的各类事件的发生。

内容概要

李春雷(1976—),男,河北省保定人,南开大学2005年博士毕业,研究方向为跨文化传播、新闻传播心理、媒介文化等,现为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一类),新闻学、传播学研究生导师、学科带头人。现主持名为《社会困难群体心理疏解与传媒引导机制研究》的国家社科基金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主持或主持完成省部级课题6项,在《现代传播》、《新闻记者》、《当代传播》、《电视研究》、《河北大学学报》、《史学理论研究》、《历史教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在中国社会科学等出版社出版专著4部。

书籍目录

绪论 一、现状与动态: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二、文化传播与文化安全:媒介文化研究价值的另一种解读 三、学术传播与学者心态:媒介文化研究方法阐释 第一编媒介文化的“性格”和现代素养 一、《学衡》的坚持:媒体知识分子的时代写照 1.选择与批判:媒体知识分子的学术理念和价值抉择 2.“性格”与现实:媒体知识分子的特毅力行 3.两歧性的还原:媒体知识分子价值选择的“超时代性” 二、自觉性与现代性:出版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学人地位的形成 1.出版理念的跟进 2.出版界与学人理念的“暗合” 3.出版界对学人地位的促动 4.结语 三、回望与致敬:媒介文化“性格”的凸显 1.媒介精英的精英意识 2.媒介文化的文化传统 3.结语 第二编媒介文化的“态度”和价值框架 一、媒介文化对民族文化心理的“渐进式”构建 1.媒体“集体失忆”的检讨 2.再追溯与比照:媒介对历史民族文化心理的介入 3.媒介文化的价值理性和民族文化心理建构 二、媒介文化对政府信任的构建——以对“拆迁心理”引导的实证分析为例 1.调查样本的选取与样本特征分析 2.主流媒体对公众认知的塑形 3.网络传播促进负面情绪的扩散 4.基于群际情绪的公众态度与行为 5.风险社会媒介文化对拆迁心理的引导机制 6.结语 三、媒介文化对公众“政治弱势心理”的引导——基于“东明事件”的实证分析 1.表象的解析:底层民众政治弱势心理泛化 2.涵化与建构:媒介对政治心理的影响分析 3.习惯性缺位:媒介的失语与民众的利益诉求困境 4.赋权:大众媒介的功能转向 5.结语 四、媒介文化对公众“犯罪心理”的疏解——基于“江苏泰兴校园砍杀事件”的调查分析 1.相关概念与案例调查 2.研究目的、方法及样本分析 3.“江苏泰兴校园事件”媒体报道缺失的检视 4.疏解大众“犯罪心理”策略的考量 5.结语 第三编媒介文化的“理想”和责任意识的提升 一、理解和批判:反思电视媒介文化——基于婚姻真人秀节目的思考 1.婚姻真人秀:全媒体时代电视媒介的应对 2.婚姻真人秀:电视媒介文化构建的考量 3.艰难前行的电视媒介文化书中一节 二、电视深度报道故事化叙事的批评 1.悬念升级:电视深度报道故事化叙事的表现 2.回顾与检讨:电视深度报道故事化叙事的 “悖论” 3.结语 三、山寨文化的再思考——基于网民媒介素养的视角 1.感知山寨文化:另类的文化形态 2.“透视”山寨文化:媒介素养缺乏症 3.“下药”山寨文化:网民媒介素养的提升 4.结语 四、媒介文化理性启蒙功能的担当——基于“宜黄自焚事件”的实证研究 1.研究目的、方法及样本分析 2.激进博弈:舆论建构中理性缺失现状 3.启蒙路径:舆论建构中的行为纠偏 4.结语 第四编媒介文化的实证案例和“动态”档案构建 一、“东明事件” 1.案例简介 2.媒体报道 3.事件发展 4.分析评价 二、江苏“泰兴校园伤人事件” 1.案例简介 2.媒体报道 3.事件发展 4.分析评价 三、山东“潍坊校园事件” 1.案例简介 2.媒体报道 3.舆情发展 4.分析评价 四、江西“宜黄拆迁事件” 1.案例简介 2.媒体报道 3.舆情发展 4.分析评价 五、“小悦悦事件” 1.案例简介 2.媒体报道 3.事件发展 4.分析评价 六、“钓鱼岛事件” 1.案例简介 2.媒体报道 3.舆情发展 4.分析评价 七、媒介女性形象调研 1.研究缘起 2.媒介作为 3.媒介呈现 4.分析评价 八、孔子学院的文化传播 1.调查情况 2.发展现状 3.传播活动 4.分析评价 九、来华留学生与媒介介入调查 1.调研缘起 2.调研情况 3.媒体介入 4.分析评价 十、“郭美美事件” 1.案例简介 2.媒体报道 3.事件发展 4.分析评价 十一、“‘弟弟要睡了’事件” 1.案例简介 2.媒体呈现 3.舆情发展 4.分析评价 十二、“乌坎事件” 1.案例简介 2.媒体报道 3.事件发展 4.分析评价 十三、媒体对生态经济理念传播调研 1.案例介绍 2.媒体报道 3.事件发展 4.分析评价 后记

编辑推荐

《风险社会视阈下的媒介文化研究》由李春雷所著,以历史、西方和现实的维度,以田野调研和文本解读的方法,尝试阐释媒体文化本身不仅对于精神旨趣、价值引领等方面有着促动作用,而且在高风险社会语境下,媒体文化中的价值观、伦理观乃至外在的行为表现方式,对社会民众(包括底层民众)不仅仅是信息传递的功能,还有着情感期待、寄托、表达和理性启蒙等方面的功用。


 风险社会视阈下的媒介文化研究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