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灭亡启示录(1894-1911)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1-15
ISBN:9787536069091
作者:黄治军
页数:364页

内容概要

黄治军,曾任《旅伴》杂志执行主编。自小熟读兵法、经史子集。曾通读《二十四史》和《资治通鉴》,后痴迷于清史,为了寻根探源地解答内心中对于清亡的疑问,大量搜罗中外各种史料,仅仅甲午战争看过的书籍和史料不下百部。没日没夜,没有节假日地苦写三年,终于著成大清最后十八年的长篇历史读物《大清灭亡启示录(1894-1911)》。

书籍目录

第一章:袁世凯的朝鲜发迹史
第二章:袁世凯与李鸿章的第一次会面
第三章:明治维新,日本崛起
第四章:清日两国战前军力对比
第五章:牙山湾海战,清军强舰不战而逃
第六章:李鸿章:以一人敌一国
第七章:海战爆发:世界第六大舰队屡犯低级错误
第八章:独升帅旗,邓世昌以孤舰对抗日本海军
第九章:强大的北洋舰队何以一败涂地?
第十章:安东沦陷,日军史上首次跨过鸭绿江
第十一章:摩天岭阻击战,清军唯一一次胜仗
第十二章:旅顺失守,大清最强防御体系被轻松突破
第十三章:全军覆没:北洋舰队最后一丝希望被党争掐灭
第十四章:战败的根源:为什么大清不能打一场持久战?
第十五章:《马关条约》:赔得远比纸面上多
第十六章:最强抵抗!台湾孤岛抗日
第十七章:日本间谍的结论:大清全民腐败!
第十八章:从贵人到太后:26岁慈禧掌控中国
第十九章:戊戌变法:光绪和慈禧的权力博弈
第二十章:自救变法在百日内无疾而终
本部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从甲午海战到辛亥革命,中国社会陷入了深重的危机:民众普遍失去信仰,社会风气江河日下,利益集团垄断资源,官场腐败已达极点。
然而,甲午惨败后势在必行的戊戌变法,却以光绪皇帝在宫廷权斗中不敌慈禧太后,六君子血洒菜市口收场;而慈禧太后和皇族权贵为了保住既得利益不受西方势力威胁 ,竟然利用民间势力义和团向十一国开战,却险些为大清招来了灭顶之灾;危亡之际,统治阶层不得不主动寻求变革,随着清末新政步步推进,变革进入了快车道:振兴商务、废除科举、兴办西学、改革官制、修订新律,乃至推行宪政,组建内阁。
清政府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密集变革,几乎尝试了当时所能进行的所有变革方式后,依然无法扭转大清急转直下的国运。变革陷入了无尽的利益算计和权力斗争的困境中。
翻开本书,作者为您条分缕析、娓娓道来晚清最后十八年国运急转直下的政治必然。


 大清灭亡启示录(1894-1911)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2条)

  •     读客终于出了一本值得收藏的书。刚看开头的时候,很是担心这又是一本网络调侃之作,看了一小半的时候,这种担心消除了。可以看得出作者没有放过每一个细节,史料基本功十分扎实,别开生面的叙述,出人意料的故事,时有闪光的“启示”,偶有幽默,清新,自然,有深度,很让人有一口气读完的冲动,这么说吧,读这本书的感觉就像是遇到一个久别重逢的老朋友,你知道你会这样的“老友”相遇,但当你真的看到它时,你还是会不相信地问自己:它真的来了吗?嗯就是这样的感觉。我猜测作者一定有在体制内工作的经历,要么又是一个公务员,因为文笔之中透出的那种对体制、对官场熟悉的自信这是纯粹的文史水平达不到的,其实我对前面的甲午海战部分还没有太多的震撼,最震撼的是“戊戌变法”部分,作者就是从头到尾讲了一个权谋的故事,对慈禧、光绪、袁世凯、康有为等人心理细致入微的把握实在令我惊叹,虽然我感觉作者还可以写得更加细致,大概是为了要保持故事流畅的关系,作者并没有过分展开,腐败出自皇宫,变法就是阴谋,要是在十年前,我绝对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但是,现在,呵呵,你信吗?这段历史一直没有出色的书籍,因为这本书的关系,还特意找了张鸣、雪珥、马勇等人的书来看,最期待作者的后续故事,毕竟越后难度越大,这本书和《明事儿》其实两种路径的,《明事儿》有点看剧目的感觉,但《启示录》却是感觉中的真正的“正史”,作者已经把这几年过分的调侃轻浮风又给拉回来了,所以坚持自己的风格才好,预感此书会大热,至少有这个潜力,拭目以待吧。
  •     清朝覆亡100多年以来,无论是名家还是野史,几乎没人能够把这段历史讲得清楚而且好看,因为它太复杂,又没有过分出彩的人物和故事,剩下的就只有官场和权力斗争,作者从海战写起,一步步推进官场,最后直达宫廷,直达“最核心”,比较佩服作者敢于碰这个写史的盲区,写晚清官场却一点都不迂腐、老旧和有学究气,确实是有启迪,应该特别适合公务员和年轻人,学习分析问题和看问题的眼光,作者抓到了一副烂牌,却把它打好了。推荐。
  •     24岁的光绪其实对军事一窍不通。战争形势与他的想象大相径庭。战争开始,清军与日军第一次交锋于朝鲜成欢驿,即遭失败,退守平壤。此时光绪尚不以此小挫为然,正式声明对日宣战,命对日“迎头痛击”。及至9月平壤之战,李鸿章嫡系精兵又一次全面溃败,放弃平壤北逃,此后不到半个月,清军全部被赶过鸭绿江,日本占领全朝鲜。  光绪大为震怒,认为这无疑是李鸿章临场指挥不力的结果--这个老滑头显然缺乏战争的决心和勇气,所以他的部下才这样缺乏血性和忠勇。他以李鸿章未能迅赴戎机、日久无功为罪名,拟拔去李的三眼花翎,严加议处,希望他“激发天良”,痛改前非,用心指挥。  然而谕旨还没有发到李鸿章处,1894年10月,日本人即突破由三万中国重兵把守的鸭绿江,排闼直入,兵锋直指沈阳。把守鸭绿江的是著名勇将宋庆,他的军队也是中国装备最好、最精锐的部分,中国军人的表现堪称勇敢顽强,然而在日军强大火力面前还是不堪一击。直到这时,光绪才不再埋怨清军不“敢于胜利”了。他这时才发现,原来日本的军事实力和中国根本不在同一水平线上。现在,这场战争已不是灭不灭日本的问题,而是中国会不会被灭的问题了。  光绪如同站在瞬间决口的大堤旁的指挥者,第一反应就是命令无论如何马上堵住缺口。圣旨雪片一样从京师飞来,每一道都口气急迫。光绪要求将军们迅速把日本人截住,不得让他们前进一步。  光绪不知道,他这样指挥,正是犯了军法的大忌。日军侵入中国境内的那一刻,李鸿章就已经明白这场战争不可能再是一场局部战争,而必然演变成决定国家生死存亡的命运之战。他给皇帝上了道长长的奏折,提出了“打持久战”的主张。他说,形势很明显,敌强我弱,日军利于速战速决,我军利于“持久拖延”。日本的国力无法支持它打一场漫长的战争,如果中国能以空间换时间,不争一城一地之得失,把日本拖住,就能将日本人拖垮。  应该说,李鸿章提出的这个战略是当时的唯一取胜之道。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持久战法的提出者,他的建议,堪称对中国军事史的一个历史贡献。此议一出,许多老谋深算的大臣纷纷表示同意。  然而光绪却没有这个耐心。日军在中国境内前进得越远,光绪就越惊惶失措。他最担心的是日本人接近北京,让他和太后上演一次仓皇辞庙的惨剧。战前下的所有决心这时已经不翼而飞,他所有的心思,都在于如何把日本阻止住。他催战甚急,不断把最优秀的军队调上前线,而所有的前方将帅,都让他大失所望。光绪对他们的态度只有两种,一种是不断地指责,指责他们不负责任,指责他们“胆怯”“无谋略”。另一种是恫吓,动不动就以“军法从事”“决不宽贷”的圣旨相威胁。在光绪的不断催促下,最精锐的部队不断被送上锋线,不断被日军吞噬,正中日本人的下怀。  陆军的失败,很大程度上与光绪的指挥思想有关。海军同样如此。光绪的逻辑是只要战败就是有罪。甲午战争的第一战丰岛海战之后,光绪对海军提督丁汝昌极为不满,要撤他的职,经李鸿章力保,才侥幸留任,不过光绪对丁的恶感一直没有消除。  北洋海军的最后覆没,与光绪皇帝赏罚失当有直接关系。几乎从战争开始,光绪就不断下严旨,威胁要将那些不敢拼命的海军军官“从重治罪”。在光绪的威胁下,著名勇将邓世昌、刘步蟾、杨用霖先后自杀。最高统帅丁汝昌承受的精神压力更大,“惟望死于战阵”。每次作战,他都身先士卒,站立在无保护的地方,“恒挺身外立,以求解脱”。在自杀殉国后,丁汝昌仍被光绪“朝旨褫职,籍没家产”,儿孙流离失所。直到光绪死后才恢复名誉。  在这场战争中,光绪的性情急躁、毫无耐心暴露无遗。可以清楚地看到,他完全不是担当大任的材料。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那是一段悲怆的历史,为毁家纾难的邓世昌、谭嗣同等铮铮中华男儿们们赞!
  •     打发时间,权当看白话版近代史。不过作者的总结以及感受很不错。
  •     凡事有因果 利益终至上
  •     其实,历史上看似荒谬的每一瞬间都是有原因的。其次,历史不能片面的去看。最后,也许教科书是为让你这么觉得,而不是还原事实。
  •     为了刷学分听了一整天无聊的课程,正好看完此书。以袁世凯开篇,以为会是重点,其实只是其中一个不算重要的人物。详细描写了战争中的排兵布阵、人力火力,辅以路线图,不感兴趣,匆匆扫过;后半部分讨论马关条约签订、帝后党争、戊戌变法(不彻底的经济改革之上的政治改革),比较有意思。个人有民权意识,社会需要契约和规则,政府保证规则得以执行。当然这些二手文字添加了作者个人主观色彩,读完对这段历史有个大概了解;真正评价个种人物,还需要阅读一手资料形成自身判断。
  •     略抒情
  •     感觉编排有点乱。
  •     大部分篇幅是清日战争,最后戊戌变法一带而过,不失为一部出色的通俗史著作。
  •     作者虽然叙述历史,但也不缺分析历史,从书中最后的分析来看,很到位,也长见识?!
  •     写的很仔细,作者的主观评价居多
  •     重点讲了袁世凯、朝鲜、百日维新的故事,从原来正史告诉我们的侧面,了解故事背后的隐藏。特别是描述百日维新
  •     花了很久很久大概一个多月才慢慢看完 没想到 还有第二部⋯⋯
  •      把历史讲给大众听
  •     很有趣的一本书,逻辑清晰
  •     我们需要知道不同于教科书的观点和更多真实的细节!
  •     先看了晚清最后十八年,kindle给推荐的,就是这本书改了个名字,2016年重新再版。呃呼呼
  •     从这本书里了解了很多清末的历史和故事,同时让我对历史产生了兴趣。
  •     故事性强,有时候会怀疑是电影剧本。但是确实引起了我对那段历史真相的兴趣
  •     怎么可能会胜利
  •     主观太多,乱发感慨
  •     正在读,最近在看走向共和,所以对清末很感兴趣。通俗易懂,没事消遣可看。
  •     不好不坏的书。
  •     #2016年读的书#篇幅很长,故事很细,难免有作者个人情感和演绎的成分,就像是把部电影拉长拍成了上百集的电视剧,从甲午海战到义和团到八国联军,刚巧看完大沽口海战去看塘沽博物馆,互有印证。
  •     总算补了一把历史,不枯燥
  •     凑合看,有些人物分析还可以。
  •     有事实有逻辑,语言也很轻松
  •     近代史读起来总是让人很难受,心里假设了无数个如果,可是时间走过的路都没有如果。回顾过去,人的局限性总是能轻易跃然纸上,可处在当时,又是实在无奈。所以,至于今天,仿佛什么方向都得努力握住,又仿佛什么东西都没法控制。最后,神总结就是,唯一能做到的,让自己快乐!
  •     最后两个章节关于戊戌变法的写的很好!
  •     没有经济基础的政治改革都是扯淡,公知都是傻逼,攘外必先安内
  •     李鸿章、左宗棠、袁世凯、慈禧太后、光绪、康有为;甲午中日战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历史课堂上让我昏昏欲睡的那些史实、那些人,全都在这里鲜活立体起来。感谢这本书,让我对历史、政治进一步产生好奇和兴趣,准备趁热打铁,继续啃《走向共和》。
  •     读了一节,错太多,不值得看
  •     过去看大清灭亡,只知道从下而上看,各地官员腐败,八旗贪图享乐无战斗力,内忧外患。本书主要从党争的角度,从上而下的思维解释大清灭亡。在权利的中心,是皇权后权的争夺,是满汉权臣关系的紧张,是变法官员想干一番事业而处处被党争掣肘。在权利的中心,你争我夺,互相磕绊,许多能实现的不能实现的想法,都被扼杀于庙堂之高,来不及走向江湖之远。党争,是本书的主线。
  •     类似明朝那些事儿的风格,由于之前对这段历史还有些了解,作者还是倾向性比较明显,而且加上大篇自己的论述,个人又感觉深度似乎不足...
  •     历史的趋势谁都无法改变,大清变成政客之间利益的争夺,没有人真正关心百姓,唯有自己和集团的利益,怎能不灭芒
  •     非常值得推荐的一本书,分析入情入理,有洞见
  •     就是细节
  •     主要是对这一段历史实在抱不起兴趣
  •     整本书夹叙夹议,大量史实夹带自己的分析和观点,还有一些抖机灵和小幽默,对于一本历史类图书,无法要求更多,必须
  •     这本书可以改名叫《甲午战争实录》,没有看到启示在哪儿。文字也太过随便,粗俗的话充满全书。可以模仿《明朝那些事儿》的风格,但水平不行就别硬撑着。
  •     可读性很好,作者博览群书。 看的很气人
  •     国家民族的悲哀在于:有能力办事的人,关心的是自己的私利和在环境里不得不为利益集团做的行为;而一心为国为民的,却只不过是空喊口号,没有实际执行能力,又以为事情就是这样的人。
  •     原以为只是模仿当年明月写的《清朝那些事儿》,结果看到甲午海战写得这么透彻,连舰队阵型,炮弹配置都值得思考。更难得的是当年历史教科书中各种疑惑不解只能死记硬背的地方似乎终于找到答案了。这是近期继《明末农民战争史》之后读到的又一本好史书。
  •     丝毫没有阅读障碍,非常精彩,很多细节我都亲自查过,都是真的,可以封作者一个名号——“考据狂人”
  •     一段屈辱史带来的现实意义
  •     把历史写成小说,不再是纯粹的严肃的历史研究,而是夹杂了作者自己独特的观点去解读历史,可以说是一部上佳之作。能够在现代社会完成这样的书,实属不易。
  •     从政治博弈的角度解析各个阶层在同一事件上的不同想法、认知和格局差异。也提出不少其它角度的观点,如慈禧是因为想用掉北洋的经费而修建颐和园,怕李鸿章实力过大不好掌控;如八国联军赔偿款时美国的态度等等,值得再看一遍的书。
  •     另一种角度看侍大清灭亡启示。
  •     精华在最后30页
  •     其实也是一些老观点,推荐看一下《橡皮推翻了清朝》
  •     受不了儿童读物一样的行文风格。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