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依附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3-9-30
ISBN:9787510063848
作者:[美]亨利•马西,[美]内森•塞恩伯格
页数:312页

内容概要

亨利•马西(Henry Massie)
医学博士,在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市执业的精神科医生,并在旧金山市加州大学医学院任教。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研究者,在母亲—婴儿的互动模式、母婴关系对婴儿情绪发展的影响等相关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国际著名的研究“依附关系”的学者。
内森•塞恩伯格(Nathan M. Szajnberg)
医学博士,在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市执业的精神科医生,并在旧金山市加州大学医学院任教,同时担任沃勒斯坦研究基金精神分析方向的研究者,致力于精神分析方向的儿童精神病学和儿童发展的长程研究。

书籍目录

中文版导言
序言
前言
第一章 成功者们
第二章 童年痛苦的外化
第三章 童年痛苦的内化
第四章 无法实现的承诺
第五章 超出预期
第六章 家庭的重要性
附录

作者简介

这本书是关于从婴儿期到成年早期的发展。作者记录了76个婴儿从出生起到30岁的成长。考察他们不同生活路径的源头,以及什么对他们的影响最为深远。
作者将本书当做一系列的生活实践故事来进行写作,做了很多细节的呈现。作为精神分析师,作者会写作生活的故事,因为这样才能把作者思考的这些鲜活的人展现出来。精神分析的本质是发展内在的自由,从某种程度上本书实现了一部分这样的目标——教导如何去养育内在自由的孩子。希望读者能够从这些故事中找到温暖、感动和指引。


 情感依附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1条)

  •     家庭对你的影响有多大?你的性格在多大程度上来自家庭的塑造?虽然自己没有小孩,而且身边的同学朋友也大多未生小孩,但我发现,大家对“养小孩”这一话题的关注度可谓越来越高。找机会看了《情感依附》一书,开始更细致和深入的体会养小孩过程中的“科学”二字。不管社会发展的速度有多快,对大多数人来说,养育孩子依旧是整个生命中重要且基本的一部分。从中国的情况来看,近几年,女性开始投身到家庭以外获得成就,男性更佳积极参与到孩子的生活中,关于科学的抚养孩子,怎样与孩子沟通,怎样的关系才是适合一个孩子长久发展的,成为社会所关注的问题。而这和30年前美国的父母们所关心的问题如出一辙。所以,透过《情感依附》这本书,可以让我们从他人或成功或失败的中得到经验与教训。该书以案例和阐述相结合的方式详细描绘了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究竟有多大。作者亨利•马西对76个孩子进行了横跨30年的全程追踪,每一个孩子的亲子关系,都被作者记录下来,一段时间后,再进行访谈,看看出现在孩子们身上的结果对应了哪些原因,而被观察到的问题,又带来了哪些后果。我们看到,父母的乐观、信心、镇静,以及母亲的爱、父亲的共情,都为不同的成功儿童奠定了良好性格基础。行为上看似是自发性、无缘由的活动,事实却有着心理上的根据,而这些问题又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早期家庭关系的影响。正如作者说到的,“人们的生活也可能以貌似违反逻辑的顺序展开,但当我们拥有充足的信息来密切考察生活时,生活本身往往呈现出更加深刻的逻辑”。如此,探寻成长的问题以及内生逻辑,对每一个个体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抑郁症到底和早期母婴互动有什么关系?对婚姻的乐观态度仰赖怎样的父母关系?独立思考的人格与父母的培养方式有何联系?……虽然这些问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在亨利•马西的研究下,依旧有迹可循。另外,亨利•马西还认为,早期生活的那几年有多么重要,但是在将来的生活中也有机会去修复、改正和完善关系,比如可以在第二次发展“危机”(青春期)的时候进行一系列的工作。其实,家庭对人的影响一言难尽,本身最亲密的关系,且也可能成为伤害人最深的地方。美国作家约翰·布雷萧《家庭会伤人:自我重生的新契机》一书,还有国内的武志红老师《为何爱会伤人》,都揭示了上述令人匪夷所思的关系。对于中国的家长而言,还应该考虑的是,受传统国民性影响,父母对孩子表达爱的方式,以及孩子通常不被认可,或多或少成为他们未来成人之后自信心不足等问题的源头。也许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但开始去关注科学的教育孩子,去关注他们的成长,已经是一大进步。当然,意识到我们所缺失的,所不足的,不仅仅是社会进步的问题,在我看来,这种探究的价值让每一个生命都找到最适合他生存的方式。创造一个好的环境,让你的孩子成为他喜欢成为的人,而不是成为你想的那样。p.s.分享书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内容:经过30年的研究,从这些回溯性与预测性的方法中,我们发现如下因素能够促进孩子的心理健看。1.父母的镇定,善于反省、专注——把孩子当人看待;2.父母两情相悦,感情深厚甚于彼此爱慕;3.母亲温柔、慈爱、热情并富有同情心——或者说,她能够感受孩子的感受;4.父母为孩子积极的能力(自信/进取)感到骄傲。正如一个母亲在孩子哭时表现的那样:“她清楚地表达了他的情感”;5.父母为孩子的创造性和独立性感到愉悦;6.父母强调纪律而非惩罚。“纪律”和“学徒”的拉丁词根相同,这表明父母应该为孩子做出榜样,孩子们会追随父母的脚步;7.至少在最早的几年,父母应该密切关注并且参与孩子的生活。
  •     相信每位读者都禁不住对照着书中的小孩回忆自己的童年,自己的父母。父母的自身条件和养育模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人生,但这些是我们不能改变的。不信你看,三十年过去了,就连他们养育孙子女的方式我们都未必能改变。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在第二次投胎时选对人——我们的伴侣。回忆我自己的家庭,我的父母感情还算和谐(我只能用还算这个词,父母的感情如何骗不了孩子),而且他们也很用心的教养我(当然仅限于督促我学习、练琴),至于新教育中流行的共情啊倾听啊我是从来没有感受过。我知道他们爱我,但是我不喜欢他们爱我的方式,那就是:“我很冷,所以你要穿上衣服。”二十八岁那年我走入婚姻,和爱人虽是相亲认识,但毕竟是少年夫妻,情感十分融洽。没有甜腻死人的偶像剧情节和粉红少女心所期待的罗曼蒂克惊喜,却从来不拌嘴吵架。起初我还以为自己是十佳妻子,包揽家务体贴入微,老公找了我真是上辈子修来的福分。可随着有了孩子,我慢慢扭转了这个观念,原来能做到无条件爱我的人是他,或者说,他才是能让我感受到无条件的爱的人。哪里看出“无条件”来呢?女人都会耍点小性子,我也不例外,可无论我提出什么要求,他都是“好”。我每天唠唠叨叨嫌弃他这个嫌弃他那个,而他从来不说我一点。如果我当下情绪不好,提出的任何方案他都接受,从来不发表自己的见解,哪怕他心知肚明我选择的餐馆难吃的不是一点半点,我主张的路线是最晚才能到达终点。孩子刚出生那会,我一个人承担了全部照料任务,偶尔也会暗自掉泪觉得他不能主动分担,但他实际上给予了我更宝贵的精神支持,也就是:认同我所有的育儿观。育儿路上,我这种外向且乐于尝试新鲜事物的人,乐此不疲地走进一个又一个大坑,可他只是认真倾听我,发表自己的见解,从来没有阻拦,我们共同交流共同学习,最终在三观上达到惊人的一致。亲爱的,虽然我在结婚时比较懵懂,只觉得爱你,但如今我才发现我是那么幸运。相信我们的女儿以后也会这样认为。
  •     之前推荐别的朋友看,结果听说有的人觉得太难看不懂。 这本书是由几位经验非常老道,对于精神分析到后期发展的自我、客体关系、自体、甚至主体间性,代继遗传等都有涉足的基于76位三十年追踪的当事人从幼年起到三十岁的报告小结。 “上帝(恶魔)在细节中” 这本书提供了细节的,爱和美如何培养;如何偏差;如何改善…… “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因素:1 父母的镇定,善于反省,专注——把孩子当人看待;2 父母两情相悦,感情深厚甚于彼此爱慕 (如果离异,请振作,避免双重打击)3 母亲温柔、慈爱、热情并富有同情心——或者说,她能够感受孩子的感受;4 父母为孩子积极的能力(自信/进取)感到骄傲。正如一个母亲在孩子哭时表现的那样:“她清楚地表达了她的情感”;5 父母为孩子的创造性和独立性感到愉悦;6 父母强调纪律而非惩罚。“纪律”与“学徒”的拉丁词根相同,这表明父母应该为孩子做出榜样,孩子们会追随父母生活的脚步;7 至少在最早的几年,父母应该密切关注并且参加孩子的生活。”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第四本
  •     从没想过原来婴幼儿发展研究也是这么有趣,想起了那本大萧条的孩子们。/ 读到里面好多的案例细节时,都好像在重新审视童年的我,而我又为什么我会变成现在的我。/ 爱和细腻的凝视,快乐的感染力好重要!
  •     作为一本主观意识太强的书,本身就有很多偏颇,孩子的一生成长家庭氛围教育的比重夸大太多,好像成年人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追溯到童年,童年所有的问题都是家长的问题,世界上压根没有完美的人那哪来完美的家长,真是怪社会怪父母就不怪自己
  •     研究报告,跟踪数十个孩子的成长过程
  •     推荐所有的父母看看,让父母非常直观的看到了不同的养育模式所塑造的孩子会成长成什么样子。温柔,有共情力,关注孩子从不缺席的父母+和谐的家庭环境+稳定的生活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有相当积极的影响。书里那句“儿童不是父母培养大的,不是父母教给他们如何成长,而是儿童从父母那里'捕捉'了成长所需的东西”让人印象深刻。
  •     “成为更好的我”是作为一个母亲自身和对孩子养育的最好修行。也许在HR出生前能看到这本书,就能修正许多我做得不够好和不够细致的地方。比如说,从今天开始,陪他的时候要尽量放下手机,“拒绝行为”在孩子眼中看来是冷漠的。
  •     应该改成《情感依恋》,要不专业读者会不知所以然,其实就是探讨依恋的一本书,如果你稍微对这方便有研究的话,理解起来会更容易一些,也方便专业拓展
  •     已购
  •     看完感觉有些悲伤
  •     看的第一本详细描写一个大型实验的书。通过证实或证伪实验人员当年的预测,给我展示了心理学实践的一个方面。
  •     最近读了很多教育书,发现一个有趣现象:老外多是搞样本数据,然后陈述现象;国人多是说教,1、2个案例就能总结出一套放之四海皆准的教育理念,这种以数据说话得方式我比较喜欢。
  •     育儿必读
  •     这是我在2017年读的第一本好书!这本书用严谨科学的实验研究论证了一个很多人知道但很少人做到的教育理念:培养孩子之前先要学会培养自己。书中,布洛迪博士用一句话浓缩了她毕生研究的心得:“儿童不是由父母培养大的,不是父母教给他们如何成长,而是儿童自己从父母那里“捕捉”了成长所需的东西。”
  •     值得每一位父母阅读
  •     2016-11-5
  •      跟踪了76个儿童的成长过程,从出生开始到三十岁. 个人觉得有几个不好的地方和疑惑: 1 为啥30岁就可以判断成功和失败,人生才过了三分之一; 2 判断成功和失败的标准不清晰,得出的结论也模模糊糊; 3 叙述过程太费劲了,唯唯诺诺,说话含糊不清; 总体收获太小,这个系列以后不再看了.
  •     具有阅读性,室友喊我给她推荐我就扔给她,结果她给我说看不下去。我本一直想通过故事情节预测主人公后续发展,我发觉我看不出联系啊▼_▼
  •     非常赞的一本书!Inspiring
  •     读到第三章,泪如雨下。极好极好的书,对家庭对我们的影响,环境如何塑造我们有了更多认识。
  •     推荐
  •     不用为你的感受负责,他们那样对待你也并不是你的错。
  •     儿童不是由父母培养大的,不是父母教给他们如何成长,而是儿童自己从父母那里“捕捉”了成长所需的东西。
  •     不是鸡汤,没有说教,只有数据和有限的事实,也只有数据和事实才值得信任,推荐阅读
  •     为父母前必读
  •     用实验的方式得出一些结论,很震撼。人是复杂的动物,完整美好的家庭,温柔体贴的母爱对孩子成长太重要了,因为母亲和家庭这个社会单元产出的产品是---人。看完这本书觉得周围不称职的母亲太多了,为什么没有父母学习班呢?做父母前需要恶补的功课太多!
  •     故事性多 感受一般
  •     看完才意识到,做妈妈要在小孩的一开始付出那么多。每时每地都要跟他有眼神交流,要读懂他用身体表达的每一个语言,否则很可能就有童年创伤。有收获的一本书,但我能说它写得很难读吗?
  •     总结下,其实对孩子的坏影响,大部分都是因为家长没有独立和完善的人格,没有自己的生活。
  •     要好好教育自己的孩子
  •     太专业了,收获有限
  •     美国人写的东西总是实操性很强,适合需要具体指导的人。
  •     非常好的立意,但是分析还不够深
  •     看得时间有点久,因为有点枯燥,得再看本童话缓缓。童年影响着人的一生,婴儿期和青春期都重要。“儿童不是由父母培养大的,不是父母交给他们如何成长,而是儿童自己从父母那里“捕捉”了成长所需的东西。”
  •     这本书吸引我的亮点在于,她把每个案例都写的非常的详细,透过案例,看到每一个父母的状态,以及它所带来的影响。整个看书过程中,我都不停在想,作为母亲,我在孩子面前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呢?当然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改变是,关注当时当下这个孩子,而不是未来的他。
  •     历经二十多年的跟踪回访,呈现了一个个鲜活的人,从孩童时期到成年之后性格、职业、情绪…… 分析家庭所留下的烙印。 但就育儿来讲,对我的启发并不大。
  •     个体的防御机制与社会适应力 跟 母婴的情感交流 父母的互动模式 家庭的文化 个人的机遇 健康状态 以及 未来的事故 有极大的相关性
  •     没有新信息点。故事也描述的很一般
  •     an academic explore
  •     译成情感依恋可能才合适,译者专业功底待加强
  •     内容不错,可是感觉每个孩子的发展还是不可控的,幸福家庭里也有发展不好的,但是还是家庭和谐的孩子的成功概率比较高。
  •     从孩童婴儿时代开始,与父母的关系就已经决定了很多将来孩子的性格及成长相关。家庭教育如此重要,但很多时候我们还是会把孩子从小就交给更多的“专家”教养,这是否必要还是真的“不让还是输在起跑线上”呢。这本书真的写得很好,给家庭教育及为人父母作出很多的启示。
  •     2014年中读,很受启发。
  •     “儿童不是由父母培养长大的,不是父母教给他们如何成长,而是儿童自己从父母那里'捕捉'了成长所需的东西。”不期而至的际遇、创伤,会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轨迹,难以掌控。父母能把握的,是早年悉心养育,给孩子机会形成调节情感的能力。
  •     十年前要是能看到这本书,或许会对自己有更深入的认识,也不必纠结痛苦这么多年。总感觉自己跟周围的人格格不入,情感冷漠,敏感,内向,害羞,害怕大声讲话,讨厌被人指挥,不喜欢小孩,讨厌吵架,讨厌冲突,不喜欢突发事件,焦虑,强迫症,完美主义倾向,防御性强…现在看来,这些都是家庭带来的。至于怎么修复,目前无解。书中一句话:儿童不是由父母培养大的,不是父母交给他们如何成长,而是儿童自己从父母那里“捕捉”了成长所需的东西。希望有过家庭创伤的人都可以看看这本书,或许可以帮你弄明白你为何成为现在的你。马上要为人父母的建议也多读读,育儿必备。
  •     内容五星,行文三星,所以整体阅读体验三星。正在读,读到一半。感觉这部书内容大有裨益,但整合性很差。不知是不是因为是对持续时间较长的研究资料整理的原因,感觉行文重点总是在变,很难统一,阅读体验不好。
  •     横跨三十年的跟踪研究是最大亮点,详细展现了不少案例,勾勒了很多生动的形象,但信息略零散,结论镶嵌其中读起来有点累。不过作为精神分析的读本,作者应该已经尽力了……
  •     好书!绝对值得多读几遍。不过,这是一本关于精神分析领域的现象学研究的报告,读者最好能够具有一些精神分析领域尤其是儿童精神分析的基本常识。76个婴儿30年跟踪调查,没有拘泥于特定流派的精神分析理论。全景呈现的现象学研究,既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某些理论(如果读者知道某些理论),又丰富了精神分析的想象力。把学术做的如此亲切、如此通俗、如此诚恳,对大众非常有启发性。对76个案例,作了基本的归纳分类和基本分析,每一个案例都值得仔细品味。阅读体验,令人思考和感叹! 一般读书分两种:一种书是需要读者的思考、理解,获得的益处也是实实在在的,值得多遍阅读。另一种书则是不需要读者思考的,作者迎合人性弱点,给读者造成一种朦朦胧胧的美好感觉,使阅读毫无获得。而第二种书更容易成为流行“畅销书”。本书属于第一种。推荐!
  •     孩子不是父母培养大的,而是孩子自己从父母那里捕捉到了成长所需的东西;没有谁天生就会做父母,每一对父母都会和孩子一起成长
  •     1,我深深怀疑每个sub group小于10个样本的观察结果是否有统计学意义;2,书里面不断地举例并分析例子中行为产生的因果关系,但这些“归因”是否正确也让人怀疑,有可能只是主观臆断。总之,不推荐通过这本书来了解育儿常识。
  •     每一个人都可以读一读,了解自己的前三十年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