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木前传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3
ISBN:9787536058668
作者:孙犁
页数:175页

章节摘录

  在人们的童年里,什么事物,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如果是在农村里长大的,那时候,农村里的物质生活是穷苦的,文化生活是贫乏的,几年的时间,才能看到一次大戏,一年中间,也许听不到一次到村里来卖艺的锣鼓声音。于是,除去村外的田野、坟堆、破窑和柳杆子地,孩子们就没有多少可以留恋的地方了。  在谁家院里,丁丁当当的斧凿声音,吸引了他们。他们成群结队跑了进去,那一家正在请一位木匠打造新车,或是安装门户,在院子里放着一条长长的板凳,板凳的一头,突出一截木楔,木匠把要刨平的木材,放在上面,然后弯着腰,那像绸条一样的木花,就在他那不断推进的刨子上面飞卷出来,落到板凳下面。孩子们跑了过去,刚捡到手,就被监工的主人吆喝跑了:  “小孩子们,滚出去玩。”  然而那咝咝的声音,多么引诱人!木匠的手艺,多么可爱啊!还有生在墙角的那一堆木柴火,是用来熬鳔胶和烤直木材的,那噼剥噼剥的声音,也实在使人难以割舍。而木匠的工作又多是在冬天开始,这堆好火,就更可爱了。  在这个场合里,是终于不得不难过地走开的。让那可爱的斧凿声音,响到墙外来吧;让那熊熊的火光,永远在眼前闪烁吧。在章年的时候,常常就有这样一个可笑的想法:我们家什么时候也能叫一个木匠来做活呢?当孩子们回到家里,在吃晚饭的时候,把这个愿望向父亲提出来,父亲生气了:  “你们家叫木匠?咱家几辈子叫不起木匠,假如你这小子有福分,就从你这儿开办吧。要不,我把你送到黎老东那里学徒,你就可以整天和斧子凿子打交道了。”  黎老东是这个村庄里的唯一的木匠,他高个子,黄胡须,脸上有些麻子。看来,很少有给黎老东当徒弟的可能。因为孩子们知道,黎老东并不招收徒弟。他自己就有六个儿子,六个儿子都不是木匠。他们和别的孩子一样,也是整天背着柴筐下地捡豆楂。  但是,希望是永远存在的,欢乐的机会,也总是很多的。如果是在春末和夏初的日子,村里的街上,就又会有丁丁当当的声音,和一炉熊熊的火了。这丁丁当当的声音,听来更是雄壮,那一炉火看来更是旺盛,真是多远也听得见,多远也看得见啊!这是傅老刚的铁匠炉,又来到村里了。  他们每年总是要来1次的。像在屋梁上结窠的燕子一样,他们总是在一定的时间来。麦收和秋忙就要开始了,镰刀和锄头要加钢,小镐也要加钢}他们还要给农民们打造一些其他的日用家具。他们一来,人们就把那些要修理的东西和自备的破铁碎钢拿来了。  傅老刚被人们叫做“掌作的”,他有五十岁年纪了。他的瘦干的脸就像他那左手握着的火钳,右手抡着的铁锤,还有那安放在大木墩子上的铁砧的颜色一样。他那短短的连鬓的胡须,就像是铁锈。他上身不穿衣服,腰下系一条油布同裙,这围裙,长年被火星冲击,上面的大大小小的漏洞,就像蜂窠。在他那脚面上,绑着两张破袜片,也是为了防御那在锤打热铁的时候进射出来的火花。  傅老刚是有徒弟的。他有两个徒弟,大徒弟抡大锤,沾水磨刃,小徒弟拉大风箱和做饭。小徒弟的脸上,左一道右一道都是污黑的汗水,然而他高仰着头,一只脚稳重地向前伸站,一下一下地拉送那忽忽响动的大风箱。孩子们围在旁边,对他这种傲岸的劳动的姿态,由衷地表示了深深的仰慕之情。  “喂!”当师父从炉灶里撤出烧炼得通红的铁器,他就轻轻地关照孩子们。孩子们一哄就散开了,随着丁当的锤打声,那四溅的铁花,在他们的身后飞舞着。  如果不是父亲母亲来叫,孩子们是会一直在这里观赏的,他们也不知道,到底要看出些什么道理来。是看到把一只门吊儿打好吗?是看到把一个套环儿接上吗?童年啊!在默默的注视里,你们想念的,究竟是一种什么境界?  铁匠们每年要在这个村庄里工作一个多月。他们是早起晚睡的,早晨,人们还躺在被窠里的时候,就听到街上的大小铁锤的声音了;天黑很久,他们炉灶里的火还在燃烧着。夜晚,他们睡在炉灶的边旁,没有席棚,也没有帐幕。只有连绵阴雨的天气,他们才收拾起小车炉灶,到一个人家去。  他们经常的下处,是木匠黎老东家。黎老东家里很穷,老婆死了,留下六个孩子。前些年,他曾经下个狠心,把大孩子送到天津去学生意,把其余的几个,分别托靠给亲朋,自己背上手艺箱子,下了关东。存那遥远的异乡,他只是开了开眼界,受了很多苦楚,结果还是空着手儿回来了。回来以后,他拉扯着几个孩子住在人家的一个闲院里,日子过得越发艰难了。  黎老东是好交朋友的,又出过外,知道出门的难处。他和傅老刚的交情是深厚的,他不称呼傅老刚“掌作的”,也不像一些老年人直接叫他“老刚”,他总称呼“亲家”。  下雨天,铁匠炉就搬到他的院里来。铁匠们在一大问破碾棚里工作着。为了答谢“亲家”的好意,傅老刚每年总是抽时间给黎老东打整打整他那木作工具。该加钢的加钢,该磨刃的磨刃。这种帮助也是有酬答的,黎老东闲暇的日子,也就无代价地替铁匠们换换锤把,修修风箱。  “亲家”是叫得很熟了,但是,谁也不知道这“亲家”的准确的含义。究竟是黎老东的哪一个儿子认傅老刚为干爹了呢,还是两个人定成了儿女亲家?  “亲家,亲家,你们到底是干亲家,还是湿亲家?”人们有时候这样探问着。  “干的吧?”黎老东是个好说好笑的人,“我有六个儿子,亲家,你要哪一个叫你干爹都行。”  “湿的也行哩!”轻易木说笑的傅老刚也笑起来,“我家里是有个妞儿的。”  但是,每当他说到妞儿的时候,他那脸色就像刚刚烧红的铁,在冷水桶里猛丁一沾,立刻就变得阴沉了。他的老婆死了,留下年幼的女儿一人在家。  “明年把孩子带来吧。”晚上,黎老东和傅老刚在碾棚里对坐着抽烟,傅老刚一直不说话,黎老东找了这样一个话题。他知道,在这个时候,只有这样一把钥匙,才能通开老朋友的紧紧封闭着的嘴,使他那深藏在内心的痛苦流泄出来。  “那就又多一个人吃饭,”傅老刚低着头说,“女孩子家,又累手累脚。”  “你看我。”黎老东忍住眼里的泪说, “六个。”  这种谈话很是知心,可是很难继续。因为,虽然谁都有为朋友解决困难的热心,但是谁也知道,实际上真是无能为力。就连互相安慰,都也感到是徒然的了。  这时候,黎老东最小的儿子,名字叫六儿的,来叫父亲睡觉。傅老刚抬起头来,望着他说:  “我看,你这几个孩子,就算六儿长得最精神,心眼儿也最灵。”  “我希望你将来收他做个徒弟哩。”黎老东把六儿拉到怀里说,“我那小侄女儿,也有他这么大?”

内容概要

孙犁(1913-2002),现代著名作家。河北安平人。1927年他开始文学创作,1938年秉笔从戎,投身冀中人民的抗日战争。1945年发表短篇小说名作《荷花淀》,新中国成立后发表长篇小说名作《风云初记》、中篇名作《铁木前传》,以及《白洋淀纪事》等多种小说、散文、诗歌、文学评论集。他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绘出了一幅幅壮丽、清新的文学画卷。他是解放区文艺的代表性作家之一,后成为新中国的一位极负盛名的小说、散文大家,并被认作著名文学流派“荷花淀派”的创立者。

孙犁的作品追求一种清馨质朴的美的韵致。他的小说具有浓郁清丽的诗意笔触以及精巧别致的构思,含蓄凝练,清新明快,有“诗体小说”之称。他所塑造的丰满灵动的农村女性形象尤其令人难忘。他的散文极富抒情味和人情味,语言简洁朴实,思想深湛,意味隽永。

书籍目录

铁木前传
我的自传
生辰自述
《善阁室纪年》序
《善阁室纪年》摘抄(一)
《善阁室纪年》摘抄(二)
耕堂书衣文录选(一则)
关于《铁木前传》的通信
文学和生活的路——同《文艺报》记者谈话
答吴泰昌问
从《村歌》到《铁木前传》
怀念孙犁先生
孙犁创作年表

作者简介

《铁木前传》写成于1956年,以农业合作化运动为背景,描述了两位老人(铁匠傅老刚和木匠黎老东)和两个青年(九儿和六儿)在解放前后不同的时代背景下的交好与交恶,揭示了20世纪50年代初期北方农村的生活风貌和农业合作化运动给予农村社会的深刻影响。小说以人际关系的前后变化为线索,在正面肯定农村合作化运动的同时,注重人物内心生活的挖掘,对北方农村的人情美、人性美,充满由衷的赞美之情。
孙犁是著名文学流派"荷花淀派"的创立者。《铁木前传》写得极为诗化,人物形象朴实鲜明,笔调明丽流畅,是当年众多反映农村合作化运动的作品中极具艺术特色的一部。

图书封面


 铁木前传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四个年轻人,两种不同的人生观,在农村合作化的大背景下的河北农村,似有似无的感情悸动,对现实和迷惘,对理想的迷惘。两个家庭的变化,两个老人历久弥坚的友情 在经济地位微妙变化后的破裂。四儿和六儿是两种价值观的代表,四儿踏实努力坚定理想,是标准的农村少年,稚嫩又憨厚,以公家的利益为先,但有说不出的令人讨厌,四儿太假太虚伪也不够智慧,即使是他们这一类人,也对自己坚定的理想迷惘过,锅灶的迷惑也是他们的迷惑。而自小受黎老头偏爱的六儿则是另一种人,聪慧机敏,有前瞻眼光,却不愿加入进步的合作社青年团,甘心做个落后分子,独自干自己的营生,六儿是个个人主义者,理想的地位远没有实际的物质高,讨厌四哥那种人,在这一点上,小满儿也是如此。虽然不喜欢合作社,但他们不会直接反对,是尽量避免接触,即便如此,四儿这类优秀分子也是看不起的。至于究竟那种方式对,没有明说,却暗暗体现了孙犁对合作社的看法,对那种共产可能性的质疑。他笔下的农民,尤其是以黎老头为代表的中上农对合作社的热情也不高,黎老头对四儿的冷嘲热讽更可看出端倪。铁木前传的主体还是四个年轻人,黎老头的两个儿子四儿,六儿,傅老刚的女儿九儿,还有全村的焦点小满儿。九儿对六儿的爱慕是从小开始的,童年的两小无猜,从小的青梅竹马,让他们的友情有一丝丝亲情的味道,但两位老人的矛盾激化也没使这段姻缘有了结果,四儿应该是爱慕者九儿的,他觉得九儿是一类人,会同样不喜欢落后的六儿,他看不出九儿发呆时的思绪,看不出九儿为六儿担心,脸红。六儿的感情有些复杂,他是知道九儿的心意的,又不愿伤害童年的感情,对小满也不是爱恋。六儿是个更想赚钱的少年,小满儿对六儿也是这样的微妙感情,谈不上爱情,有点暧昧。他们是同一类人,所以彼此能理解,有种相惜和彼此同情的感觉。 小说最后也没有具体交代四人的感情,一段关于童年的议论让读者无限遐想。铁木两人的友情变化是暗线,一点点的金钱差距让他们的距离感倍增,傅老刚开始自卑,黎老头变得高傲,那份平等不存在了,友情也随之消淡了。友谊的基础是理解吗,更重要的是彼此的平等,多少的悲剧故事的开端都是不平等的关系,不论友情爱情,都是如此。孙犁,一位儒雅的知识分子,默默坚,一部河北农村的真实的合作化小说,自己的创作风格,让这部作品显得如此鹤立鸡群,迥异于同时期的其他农村合作化小说。孙犁,含蓄婉转的风格和画境般的环境描写真心喜欢啊!
  •     《铁木前传》这部作品是以农村合作化运动为背景的,但是作者孙犁却跳出了那种单纯“记史”或“写史”的藩篱,对于历史背景,作者也仅是在这部小说的开头和结尾提起。由于很多作家的大部分作品都很突出历史背景,而孙犁的这部作品即使不在那个时代,在任何时候,都是值得读者细细品读的。以傅老刚和黎老东的友谊,以九儿和六儿的成长和作者着笔刻画的丰满人物小满儿构成了这篇作品的主力。两位老人最后关系破裂,九儿和六儿也由小时的两小无猜变成现在的分道扬镳。六儿是黎老东宠爱的结果,九儿可以说是善良勤劳,是那个时代真正投身祖国建设事业的儿女的化身。但是细想她也是时代悲剧的产物,像刘心武《班主任》中所刻画的人物:班长,一样。是那个时代的思想禁锢了她。而小满儿是一位灵动的姑娘,她反抗由母亲和姐姐包办的婚姻,有时很冷静但有时又很疯,她只在意她所在意的,作者希望她走上正途,但最终,她坐上六儿的车走了……可想她的一些脾性是改变不了的,但她也是在追寻,她自己认为的所谓的真正的爱情。

精彩短评 (总计32条)

  •     书中不仅仅有《铁木前传》这篇小说,还有对小说的讲解之类。
  •     在夜里,她的胆子变得很大,常常有到沙岗上来觅食的狐狸,在她身边跑过,常常有小虫子扑到她的脸上,爬到她的身上,她还是很喜欢地坐在那里,叫凉风吹抚着,叫身子下面的热沙熨帖着。
  •     十七年文学里能做到这样的,少见,难得。赵树理被批了,孙犁始终边缘化。
  •     色彩浓郁,画面带着夜色的朦胧和拂晓的清凉,成人功利世界的世故和岁月如水的伤感相糅合,堪称革命时代少有的美文。
  •     啊这个蛮好
  •     17年文学里的一朵奇葩,意识形态色彩没有那么强烈
  •     中国当代小说(五六十年代)中反映人际关系的作品,还不错,喜欢小满儿这个角色
  •     写的很好,但收尾很仓促,让人意犹未尽。
  •     满满的都是失望啊
  •     孙犁的文笔很美。
  •     学习,学文化,学知识,当要读书,读好书。
  •     时代是一种多么奇妙的东西,不,我说的不是书里故事的时代……
  •     喜欢看,很好
  •     他爱他的故乡,爱它光荣的历史,爱它迷人的土香。我也是个对童年恋恋不忘的人,那是我至今最幸福的一段时光,孙犁在他的笔下,这部中篇小说里,倾注了他对故乡儿时生活的怀念。铁匠、木匠结下的友谊,互称的亲家,这些都是时代永恒的主题,而表现农业合作化的却只用点滴,不得不说,用这样平实质朴的语言构筑这样一个故事的人,当代应仅孙犁一人。
  •     很喜欢这本书,有一些政治年代的痕迹,部分内容略有重复。
  •     很好看,非常爱看,可以没有铁木后传了,说是孙犁写到十九时生病了,后来就写了个二十结束了,并且说不准备写后传了,现在大师已去,当然更不能写了,当时说觉得老年人适合写写随笔记,不想写小说了.总之,很喜欢看,就是记性很差,实在不比当年.每个文学作品都有时代的印迹,也都是不是历史的历史.总之,满意
  •     不错,大师的作品,慢慢读。封面有些脏。
  •     喜欢孙犁的淡然深刻,人性里的好多东西都让我们羞且怕。唯有文字是美好的!
  •     没有风云初记好
  •     文笔很优美
  •     收录的作家照片、创作年表、相关背景资料都比较有价值
  •     附录比正文好看。
  •     在十七年文学中,孙犁的这部还是不错的。
  •     老师说《铁木前传》是十七年文学中的一股“清流”,主要原因是它关注了人性、人伦,而不是高大全的叙述。《山乡巨变》也关注了人伦,只是它是在以政治为首要关注对象的前提下关注人性的,而非向孙犁一样以人性和人伦为谈论的首要和核心。个人感觉生活气息很浓,反映了传统中国社会常见的人情关系,也融入了时代因素(如青年团),喜欢~
  •     叙事有特色
  •     不熟悉孙犁的作品,买来试读一下,应该还行
  •     父亲现在腿脚不利索,现在买书都叫我从当当上帮买了,他说这书是百年中国经典之一。
  •     唔,这个不是结局的结局额。。。
  •     其实小满儿才是最自由的天使 读于2015年11月
  •     断断续续地看 不是很连贯 没太懂得!
  •     我儿子上初中,很喜欢这本书,觉得农村生活很新鲜。现在的孩子缺少这种生活。
  •     还是当当购书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