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他们是犹太人

出版日期:2014-6-1
ISBN:9787213060228
作者:[日]内田树
页数:200页

内容概要

内田树,日本学者,哲学家,文艺批评家。1950年生于东京,曾任神户女子学院大学文学部教授,2011年退休后任名誉教授。有几十部专著问世,其中《为什么他们是犹太人》获2006年第六届小林秀雄奖,《日本边境论》获2010年日本新书大奖第一名。

书籍目录

引 言/001


第一章 犹太人是谁
1 把犹太人联结在一起的东西/007
2 犹太人不是谁/014
3 关于犹太人是被反犹太主义者“创造”出来的定论/029

第二章 日本人和犹太人
1 日犹同祖论/049
2 《犹太贤士议定书》和日本人/060


第三章 反犹太主义的生理和病理
1 好人的阴谋史观/079
2 法国大革命和阴谋史观/083
3 《犹太化的法国》的神话/093
4 “恶地牛仔”/100
5 骑士与反犹太主义者/106
6 莫雷斯盟友团和个人战争/110
7 法西斯的起源/115


第四章 没有完结的反犹太主义
1 “一些莫名其妙的内容”/127
2 未来学家描绘的不可思议的未来/135
3 “过剩的”犹太人/139
4 最后的问题/146
5 萨特的冒险/152
6 杀意与自责/160
7 结语/170
8 一次相遇/182

新版后记/189

作者简介

颠覆世界主流观点,破译犹太民族密码!
日本著名学者、《日本边境论》作者内田树研究犹太文化30年的心血之作!
日本第六届 小林秀雄奖 作品!
犹太人为什么那么优秀?
犹太式智慧的秘密是什么?
犹太人为什么会遭到长久的迫害?
那些理应善良的人又是为什么赞成了这样的迫害?
反犹太主义的根源是什么?
反犹太主义是否还将继续存在下去?
日本学者内田树甘冒政治不正确的极大风险,挑战人类史上的这一难题,对犹太人问题作一次无比诚实又极具风险的真相深掘。


 为什么他们是犹太人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8条)

  •     种族歧视-法西斯之本质  最近由于屡次遇到类似种歧偏见的事情与说法,所以对此问题颇有些感触,于是申请了这本书,对于作者为犹太人辩护的行为感到宽慰与认可,然而从自身的亲身经历又觉得这是一个旷日持久的问题,又是一个根深谛固的问题,甚至是存在人们内心深处的问题,其顽固真是短时间难以改变。  首先从对黑人的歧视说起,其实这对我个人来说早就不存在,我最喜欢的歌星是迈克尔杰克逊,不管他的白人阶段还是黑人阶级,在我眼里同样充满了魅力,当然美国总统在提起中国女子在波士顿遇难的事情,居然会流泪时,就更是让我觉得黑人人格的高贵。当然偏要说是黑人人格高贵,这本身就是有某种偏见和不平等的成份在里面,如果换成是白人总统,难道就是自然的,不会这样令人感动的了吗?于是和一位同学聊起对黑人的种族歧视,她居然很同意那些歧视他们的人,理由是某个黑人外教每次都毫无礼貌地占了那个公用座,有时候还要求人家让给他坐,让了居然也不谢一声。 当然她见过的黑人太有限,难道白人黄人不也有同样的行为或情况出现过吗?但因为世人一向都爱以偏概全,所以在所见和所经验有限的情况下,自然就将这种表现归于黑人种族独有的了。  但反思自己,对于黑人没有歧视,并不意味着我没有这种族族歧视的毛病。比如最近一次给印度人做口译,感觉他们普遍不太厚道,很小气,象以前为之工作过的阿拉伯人。于是潜意识里将其归于劣等民族,以为他们的民族性格就是这样。果然就不只我一人是这种感觉,在外面的出租车司机,说起自己不愿意载印度人或阿拉伯人,说他们小气、抠门,休想从他们身上赚到大钱,当然其实这也是因为中国出租车司机凡遇上老外总是要想从他们身上赚上一笔,而越来越多来中国的外国人也都知道这一点,所以上当的情况越来越少了,岂能仅归之于印度人呢。但那些作生意者,也真是不愿意找印度与阿拉伯的客户,觉得生意难做,他们只重视压价,却毫不关心质量,无形中就将这归之于是他们的民族性格了。而且这种看法根深谛固地存在于国民心底,未尝不是一种种族歧视。  然而有歧视倾向的心理在歧视自认不如己的民族的同时,又对某些感觉高贵又高等的民族有种自卑感,比如对欧美民族的人有种盲目的尊重,甚至被人斥为崇洋媚外,我参加过几次学术会议,就老有一些漂亮小女孩只与老美搭腔,却不睬同行的中国男子。而那些民族的老外来到中国,就总会得到一些优厚礼待,让其有一种众星捧月之感,即使人家心里原来没有优越感,离开中国时也总会收获诸多得意。  《为什么他们是犹太人》一书专就犹太人现象对此进行了分析与剖析,未尝不入目三分,但他在这本书里却并不单是从感觉上与现象上进行描述,而是加强了逻辑分析,有理有据,对诸多有名的反犹人的心理进行了一一辩析,发现几乎都是无理取闹,一千多页的书都用来反犹,然而却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站不住脚,但却得到了广泛的欢迎,可见这种心理往往是一种从众而非有着独立见解的心理现象,而反犹人的高素质,更是让普通人迷惑不解,从而走上反犹之路,这也是希特勒之所以最初阴谋得惩的关键,从心理上对其进行分析也是社会学家必须要做的功课,以避免悲剧再次发生。  作者注意到反犹者往往是高素质的人,于是我想到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想当年读的时候是有多么痛恨夏洛克啊,然而对于犹太政治的无知让我忽略了其中的一些歧视性信息,比如将夏洛克当作一类人来进行辫挞,即犹太人,这也许与莎翁本人信基督有关,认为犹太人信异教,必然发的是不义之财,不讲义气,专坑害人,其实仅仅是这样谴责一下还好,问题是想象中受害的一族就理直气壮地要讨伐犹太人,因为他们的祖先犹大曾经背叛过基督,所以他们的后代命该讨伐。就是这样的心理,未经批判性接受的心理,或者说想当然的心理,给一个无辜的民族带来了无尽的灾难,又让讨伐人成了真正的罪人,成为基督的对立面。  我一直因此而对反犹主义的反叛者存在好感,比如尼采,他们在为一个被压迫民族的存活作出了贡献,也许成为一个他自己并不认为是这样的真正的人道主义者。从此书得出,所有的种族歧视都过于简单化,将社会矛盾简单化为种族之间的冲突与差异,也许这种思维可以让行动更容易,思考更困难。而在一个行动容易,思考困难的社会,总会发生一些想不到的灾难。  
  •     这本书的作者叫做内田树,他的另一本非常有名气的作品《日本边境论》比较厚,而且更加难懂。难懂与拗口,似乎成了内田树的一种风格。因为他是一名哲学家。而哲学恰恰是科学的科学,极其抽象。因此,看到这本书的题目《为什么他们是犹太人》,就以为会知道原因,而买来这本书阅读的人,恐怕就要很失望。因为,读到了这本书的最后,你也不会明白为什么他们是犹太人。是的,内田树只是想表达一种方法,而不是去探讨一个结论。首先,内田树贯穿整本书讨论的第一个问题是:究竟什么是犹太人?通常来说,划分一个民族,一般按照地理区域。就不拿美国举例了,因为美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移民国家。内田树选择的是日本和法国。先不探讨日本,先来说法国。在欧洲人种中,法国比较集中的是高卢人种。尽管欧洲人种成分复杂,但每个国家的人种是比较集中的。再比如意大利人是罗马人种,英国人是盎格鲁-撒克逊人种。但是犹太人呢?虽然以色列是犹太人建国。但是这个世界上,犹太人是分散到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而且似乎流浪在国外的犹太人数目更多,他们也始终没有融入当地的文化中。如果抛开地理位置的因素,仅仅考虑宗教,似乎也不全面。信仰犹太教的人就是犹太人吗?于是,犹太人的概念从简单的地理、血缘、人种层面开始向精神层面挪移。内田树又用萨特和波伏娃的观点——是反犹太人的人们划分出了犹太人。也就是说,从意识层面,犹太人并不存在,但如果有人反犹太人,那么就需要划分出一拨人,来作为犹太人。于是犹太人出现了。这就已经开始有点拗口了。其次,内田树贯穿整本书去讨论的第二个问题是,为什么会反犹太人?这个世界真的很奇怪,为什么在欧洲,会有那么多的人成为反犹论者?哪怕这些反犹论者并不是邪恶的人,甚至是普通的善良的人。内田树选择的大量事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犹太人和阴谋论紧密相连。最初的反犹论来自于宗教信仰的差异——虽然《圣经》也是犹太人写的。但是众多犹太人信仰犹太教。好吧,在基督教日益成为欧美宗教主体的世界里,你不改变宗教信仰,我就要弄死你。这是反犹论的起源之一。随后的反犹论来自于犹太人被阴谋化——欧洲很多人,特别是法国,认为这个世界是被犹太人操纵的。(在欧洲人眼中,犹太人这有多强啊?)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犹太人在经济领域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而是长久以来就很厉害。第三,内田树抛出了“日犹同祖论”。也就是说,不少日本人相信了这种很奇葩的理论,认为日本是犹太人散落在世界各地的10个分支之一。实际上,日本庞大人口中,大概只有2000名犹太人。那么我们中国呢?在二战期间,中国对犹太人是非常友好的。(此句话未经考证)另外,由于我们处于东方,对西方的反犹论似乎总理解不透。但至少这本书告诉我们了很多如何去理解和分析意识层面的方法论。虽然读起来拗口,但依旧十分有趣。-------------------------------------------原创公共微信book-life关注与介绍:艺术、建筑和清新感书籍
  •     文/严杰夫在上海虹口区,有一座不起眼的三层楼小房子。上世纪20-30年代,这里曾是一座摩西会堂,二战时期,以这座会堂为中心的提篮桥地区,生活着近两万名犹太人。今天,这座会堂成为了上海犹太纪念馆,是目前中国唯一一座反映二战时期犹太难民生活的历史遗迹。不过,从纪念馆门前走过时,我们会明显感受到这里的冷清,来往的行人并不特别在意这个处所。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犹太人依旧十分陌生。犹太人究竟是怎样一个民族?为何在欧洲历史上,特别是二战时期,犹太人会遭受如此惨烈的迫害?这些问题,尽管二战以后已经成为欧美知识分子反思和讨论的热点,但对于其它国家的人来说,却依旧充满了困惑。所以,我们会惊讶于,在《极权主义的起源》里,汉娜•阿伦特竟然把犹太人本身也当成“恶”的一部分;我们更惊讶于,卡尔•施密特那句著名的论断:“同化了的犹太人是真正的敌人”。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东方人的内田树,在《为什么他们是犹太人》里,对这些问题做出一番梳理,恐怕有助于我们理解犹太人那悲剧性的民族命运。《为什么是犹太人》的内容并不厚重,它是作者在神户女学院大学讲课笔记的基础上整理而成的。全书基本就在围绕一个问题讨论——“为什么犹太人会遭到迫害”。为了理解这个问题,首先必须明确犹太人的“来源”。内田树认为,犹太人并不算是一个典型的“民族”。与其它民族依靠政治团体、经济团体和传统文化凝聚在一起不同,犹太人“是被一种与此性质完全不同的东西凝聚在一起的”。由于这种特殊性,要定义“犹太人”的含义恐怕就要依靠排除法,即确定“犹太人不是什么”。据此内田树提出,所谓犹太人,他们不是公民国家的成员,也不是一个种族,更不是宗教共同体。也就是说,犹太人并没有实体上的基础。但2000多年以来,犹太人的生存史却是与这种“实体模糊性”对抗的历史,于是内田树认为,“犹太人是以试图否定犹太人的人为媒介持续存在下来的。”这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有关民族是“想象的共同体”的理论正好相反,犹太民族并不是在犹太人内部生成的,而是在属于外部的“他者”的观念中产生的。也就是说,犹太人是被反犹主义者“创造”出来的。犹太人之所以是犹太人,是因为有人将他们看作“犹太人”。内田树以法国著名的“反犹分子”爱德华•德拉蒙特为例进行阐述。德拉蒙特在《犹太化的法国》里,曾经揭发蒙田、拿破仑、大仲马都是犹太人,但德拉蒙特对此给出的标准却并非宗教、文化甚至生理等方面的因素,而是基于数个极为荒谬的妄想:犹太人不会感染黑死病、犹太人体臭异常、拥有比天主教徒强七倍的繁殖能力等等。与德拉蒙特相比,纳粹对犹太人的划分也并不高明多少。在纳粹德国1935年颁布的那部臭名昭著的《纽伦堡法案》中,犹太人被这样定义:如果一个人的祖父母四人中全部或三个是犹太人,则该人在法律上即属于犹太人。另外,二战时期还有德国科学家提出犹太人的颅骨比较小,并以此来作为辨识犹太人的标准。欧洲历史上,这种荒谬的犹太人辨识标准还有许多。但在荒谬的背后,却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首先是历史上继承而来的“种族战争史观”,欧洲世界长期以来就有人坚持一种观点,“雅利安人和闪米特人”的种族对立是世界历史的原动力,于是以法国人为代表的雅利安人,和以犹太人为代表的闪米特人间的战争,也就有了所谓的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其次,更重要的是,随着西方近代化的加速,原本从事商业、金融的犹太人,成为资本主义革命最大的获利者,原本欧洲贵族的地位却开始衰落,为此在德拉蒙特这样的欧洲人眼里,犹太人成为了欧洲社会传统秩序和价值观的“挑战者”。所以,“德拉蒙特感到恐惧和厌恶的并不是犹太人,而是现代化-城市化趋势本身”。无论是荒谬的犹太人划分标准,还是内在的深层次原因,这一切互相作用将反犹主义观念内化在了欧洲社会之中,令其成为西方世界社会观念的组成部分,最终导致犹太人不断遭受着来自外部的迫害。所以,内田树认为,反犹主义是现代社会的结构性问题,不改变这个社会的固有观念,就无法彻底消除反犹主义的阴霾。“犹太人是反犹主义创造出来的,因此只要消灭了反犹主义者,犹太人就会自动消亡”。内田树还将对反犹主义的讨论,扩展到了欧洲之外。他认为,“我们在讲述犹太人的时候,必然会在不知不觉中变成讲述我们自己”。于是,他借此讨论起明治时代盛行于日本的“日犹同祖论”。与欧洲人始终对犹太人保持戒心不同,明治时代的日本人却试图借助犹太人,以摆脱“东亚病夫”的阴影,而为跻身世界列强提供民族学上的“合法性”。但这种表面上的不同,却无法掩盖“日犹同祖论”在本质上与反犹主义一样,它们均是企图借助对“他者”的虚妄的民族建构,来满足自己民族的利益和欲望。在《为什么是犹太人》中,内田树对犹太人和反犹主义的讨论,主要受犹太裔法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列维纳斯的启发。列维纳斯亲身经历过“反犹主义”的重创,他的父母兄弟妻女在二战期间均被纳粹杀害。然而,这位以伦理学为第一哲学的哲学家却提出:受害者也要部分地为自己的受迫害负责,纳粹的土壤存在于“民众”之中。内田树在本书中提出反犹主义已是欧洲社会结构的一部分,应该就是基于列维纳斯的这一观点。可以说,西方社会至今对反犹主义的分析已十分深入,其中不仅有着阿伦特、列维纳斯这样从历史、哲学等角度的思考,也有像弗洛伊德这样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给予的独特观察。与此相比,内田树靠着一本薄薄的小册子,当然不可能对反犹主义的产生原因和社会影响进行太完整的分析。但内田树却借着这种“抛砖引玉”似的讨论,引导我们开始重新了解反犹主义背后的社会动机。借此,我们或许能更加理解“阴谋论”在每个历史时期,在每个国家社会中都能拥有市场的原因。更重要的是,这些扭曲的社会观念在欲望掌控下,可能会给一个群体甚至一个国家,带来数千年的悲剧命运。

精彩短评 (总计21条)

  •     一本篇幅虽小却思想精深的犹太文化论
  •     初步了解了一点关于犹太人的知识
  •     看完之后终于可以很安心的打到了五星,如此优秀的书籍,我推荐所有人看。实在太优秀。简直太优秀。太牛逼了!!!!!!!!!!!(虽然还有大量内容,大量哲学化的提法我不太懂。)
  •     不是很懂再说什么
  •     内田树,就在这么冲动购买的状况下(其实也不完全算冲动,只是去机场太早,在机场书店反复徘徊后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发现的。吃惊的是,在机场能选本心仪的书对我来说不是第一次了),让我欣喜若狂。 这么困难不容易全盘理解的内容,在他精心的写作战略下表述的如此清晰、如此引人入胜实在难得。我并不后悔现在才看了这位作者的书,如果是在早些年,很有可能还读不懂啊。 借用大量的政治环境、历史背景、人文文化的表述方法论述[犹太人问题],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又同时在内心产生了巨大共鸣。不由得把作者对[犹太人问题]的论证转接在日常生活所遇所见的“状况”中,真是太有意思了!
  •     略枯燥,翻了一遍
  •     写到萨特,列维纳斯就够了,最后心理分析那部分有点扯了。
  •     标题看上去是讲犹太人的,其实是分析非犹太人看犹太人的视角,虽然很绕但是很好理解!
  •     原以为这本书是着重介绍犹太人,着重讲述犹太人为什么那么出色。 没想到作者对于我感兴趣的这个问题只是寥寥数页,更多的是讨论反犹主义的原因、历史、反思。
  •     对于了解犹太人为什么那么聪明,为什么总是犹太人被牺牲很有帮助。
  •     謷牙诘屈、故弄玄虚的大学课程讲义。哲学的部分真的很水,倒是涉及欧洲排犹与“日犹同祖论”的历史部分值得一读。作者受法国文化熏陶,接受萨特、拉康等20世纪哲学家的观点,认为“犹太人”的身份认同,是一种被塑造的观念,而这显然是站不住脚的。若要理解为什么西方人会排犹,犹太人又为什么在当代如此之屌,光看这本书是远远不够的。
  •     译本不好。
  •     原著好不好不好说,这个翻译实在是不行,很难读
  •     犹太人就如一种标签。也是一种信仰。信不信都在那里,毁不毁灭也都无所谓惧。
  •     不知所云,知道一点,为什么犹太人有钱,是因为他们只有赚钱一种手段可以生存。
  •     内田树教授是日本少有的具有国际视野的学者,擅长从比较社会学的角度看待不同文化,他的思想有明显的相对主义色彩。这本《犹太文化论》(日文名)跟那本《日本边境论》一样,都涉及了许多学科,分析到位不留死角,作者的学识值得赞扬。不过我觉得内田先生对萨特的存在主义偏信程度较高,还偏信罗兰•巴特的符号唯心论观点,其对某一学科不同学派的认识还有待深入。其文笔非常细腻,文字驾驭水平炉火纯青。
  •     娘不嫌娃丑,满分儿!
  •     一如既往的内田树……观点短而精,个人色彩浓烈,对“反犹太主义者过于强烈地渴望犹太人”的结论以及弗洛伊德理论的切入(是的,又是他妈的弗洛伊德 囧)不是很认同,但不失为一个有趣且新鲜的视角
  •     对作者的核心观点“犹太人的滞后性”以及“反犹太主义者过于强烈地渴望犹太人”没有共鸣,还有后面关于佛洛依德的心理原理也看得似懂非懂,懂的部分也没有共鸣。是否东西方人的心理还是很不一样的?为什么父母死了,儿女产生的是自责?而这自责的原因是曾经心理盼望父母去死?刨去这些核心的问题,书中还是有很多inspire的地方。我还是觉得对犹太人的迫害,离不开宗教的原因。因为恐惧而进行反抗和迫害,也许能部分解释。书中提到了这一思考,但没有深入谈下去,因为显然这不是作者的核心观点。
  •     一口气读下去,如果不是眼睛太累只好睡觉,昨天晚上就读完了。翻译有些地方很生硬,几乎可以看着译文还原成原文。有些地方很有趣很有趣。最后一章还是两章来着,意思是明白,可是读着有点费劲。如果是原文,也许理解上会更轻松一些。对“犹太思维”的论述存疑。要赶紧开始读《极权》了呀!
  •     那些原本善良的人,为何会赞同并参与大屠杀这种疯狂事件?人类的理性思考能力,是如何失去控制的?这本书能够给我们带来更为深入的思考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