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寓里的塔

出版日期:2015-10
ISBN:9787301260210
作者:姜涛

内容概要

姜涛,1970年生,现任教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文学。曾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第三届“王瑶学术奖”优秀青年著作奖,第三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等。代表作品:《巴枯宁的手》《新诗集与中国新诗的发生》《图本徐志摩传》,编著《20世纪中国新诗总系》(第一卷)、《北大文学讲堂》,译著《现实主义的限制》等,个人诗集《好消息》《鸟经》。

书籍目录

引论:从代际视角看“文学青年”的出现
第一章 五四社会改造思潮下的文学“志业”理念
新文化运动“修正”中的“志业”理念
——围绕文学研究会“前史”的讨论
“纸上的事业”之“修正”
“社会学”抑或“文学”
同业联合的意识
“文化运动”与“社会运动”之间
“劳动”的隐喻
——叶圣陶《苦菜》及其他
新村运动与“菜园”空间
“劳动”中的身体直观
作为“志业”想象的“劳动”
第二章 新诗“装置”的内外
——早期白话诗的政治与美学
“场”的混杂
——以“《星期评论》之群”为讨论个案
“劳动问题”与新诗写作
“政治场”中的“文学场”
“超现实”的说理空间
从《小河》到“病中的诗”
——周作人眼中的新诗及其他
“病中的诗”之发动
“好处也就贵在说不出”
“小诗”中的平凡实感
“杂诗”与“忧惧”
第三章 从绿波社到无须社
——“文学青年”的聚合、位置及人格造型
“绿波社”与文学青年的“大联合”
无须存在的“无须社”
学院、报刊及公寓空间
文坛上的“电气网”
于赓虞:感伤的“个人发现”
诗人人格:“合群”或“独在”
第四章 公寓内的文学认同
——沈从文早年经历的社会学再考察
在“那么一个公式”之外
从酉西会馆到沙滩公寓
“公寓困守”与“街道漫游”
在井中向群星的仰望
写作者形象的凸显
第五章 “室内的作者”与1920年代小说的“硬写”问题
“幸福的家庭”与“幸福的写作”
居室环境的隐喻
“硬写”的幽闭
陈毅:“室中旅行法”
丁玲:迎向更大的理性
沈从文:“间离”的作者意识
第六章 “教训”与“反教训”
——1920年代文坛上的“导师”与“青年”之争
“老实说了吧”前后
“变态”社会中的“常态”构想
“常态”背后的知识体制
“水平线”的上下
鲁迅的表态
“新流氓主义”
“思想革命”之再起?
第七章 革命动员中的文学、知识与青年
——从1920年代《中国青年》对文学的“批判”谈起
“文学运动”还是“实际运动”
什么样的知识最紧迫
“为他人”还是“为自己”
从“诗的生活”到“方程式的生活”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五四之后,在新文化理念感召下,众多青年从乡村、小城,来到北京,栖身胡同公寓,游走书局学院,依托新兴的现代传媒,在窄而霉的室内,筑起各色文字之塔。但这并非寄托高贵文学之梦的“象牙之塔”,只是一处处暂时的身心安顿之所。是留在室内“建塔”,还是走到室外,加入宏大的实践进程,历史分野因此存在于一代“文学青年”的不同选择中。《公寓里的塔——1920年代中国的文学与青年》以五四之后社会思潮的分化为线索,在文化与政治运动的紧张中,选取若干人物、现象、群体、事件,探讨青年群体如何通过新文学介入历史,新文学又如何作用于“新青年”。


 公寓里的塔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青年与文学的可能性——《公寓里的塔》读后康宇辰姜涛的近著《公寓里的塔》,使用的研究方法很多样,从文学外部的思想史、社会学分析到最内部的文本细读都有呈现,但是在其中社会学还是最关键的方法。不过社会学不仅是具体的操作方法,而更是作者观照文学和青年问题的眼光。如果说文学研究的方法特色之一是诉诸人的审美判断,那么社会学作为一门科学,其独特气质之一则在于清明的理性和科学的统计分析。社会学世界观所洞见的,是一切激情与高蹈背后的社会基座,是文学作为一个场域、作为社会系统一部分的运行机制,这使得原本带着神秘光芒的文学变成一个可以放在社会、人际等现实关联中得到理解的东西。比如全书讨论的一个重点即“志业”问题。“志业”在德语Beruf词源中,在五四青年的使用中,都有一种天赋使命的崇高感,而姜涛将这个概念的所指历史化和学理化。比如他言及了这个词语在不同时期不同文明中的历史含义之异同,并把文学青年们的“志业”展开放回到五四及其后整体社会结构之中。但是很有特色的是作者行文中的分寸感,即这样做在此书中,并没有简单地消解新文学及其参与者的一套理念和追求。并不像往往出现的那样,研究者出于学术正确的惯性而把新文学粗暴归结为服务于革命、政治运动的意识形态工具。姜涛在呈现文学的社会学肌理的同时,仍旧给与了文学作为一种精神追求以相当的同情之理解,尊重了一代文学青年的挣扎和信念,这种态度祛魅而有分寸,清醒而不轻浮,也达到了对历史的更复杂的还原。因此我们可以说,这固然是一本有社会学眼光的研究著作,但同时在价值追求上,它又并没有因为祛魅而否定文学与青年的信仰和努力。这大概是因为作者独特的思想态度,即是说拆解彼岸和神光的同时,并不看轻此岸的人们鲜活的文学创造,以及在历史中的及物性或超越性的种种追求。带着同情之理解,姜涛揭示了新文学的困境却没有简单否定五四开创的这种文学方式及其发展;指出了新文学作者人格的缺陷却用更大篇幅描述了他们克服缺陷的努力,对于历史中挣扎着生灭着的人物、文本、思潮、运动,作者似乎是真的从社会学修养中获取了一种客观和科学的态度,他细致呈现而少鲜明的价值判断。但是细读之后又觉得他的伦理关怀虽然含蓄而其实饱满,他是站在新文学写作者的生存内部感同身受地体验着和思考着。新文学家如何在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新文学演变中,在逐渐体制化、僵固化而沦为行当的文学领域内,避免陷入幽闭而获得与广泛生活世界的联动感,这是他十分关注的问题。带着这些问题,社会学被改造性地应用了,在最好的情况下,是通过外部社会学的考察,找到一条条线索,呈现出外部人事对文学最内在肌理的塑造。可以说1920年代新青年在这一个变动社会中如何自我安顿和自我实现,是《公寓里的塔》中贯通的问题意识。五四召唤和养成了新青年,但五四不是社会的常态而只是一个起点。非常态时期创生的青年文化与政治,总要走上体制化、常态化、实体化的道路,原本联动的社会领域,逐渐彼此区隔、硬化,而这一过程对于其参与者的初衷和愿望来说,或许是一种扭曲。我觉得姜涛此书的启发之一,就在于叙述出了这种综合广大而又动态演变的历史图景,个人的文学选择都是参与到这个大图景中的,发生着相当直接的对话关系。青年被放在生长他们的社会历史中观察,我们可以看到历史的强大力量,每个身在其中者都必须与它对话,在这种对话中为自己何去何从写出答卷。二十年代初文学场域的分化与实体化,文学志业内核的悄然改变,新文学广大抱负的流失与空洞化困境,众多文学人口的难以安置,使得文学青年们面临个人选择的变质危险,他们或者执着于改天换地的抱负,投入更有可能性的革命,或者如沈从文那样把文学内部的新文化批判变成一种文学意识,生长出间离化的独特文学,或者像更多的人那样,随顺历史而建立起现代的热动、感伤、深度自我模式……但是从幽闭僵化的文学行当中建起一座塔,努力与广阔生活世界联通,为文学也为自己寻找更多的可能性,是青年们自发或自觉的普遍渴求,也是姜涛全书的问题意识之一。毕竟,在一切知识生产正变得前所未有体制化和专业化的今天,人文学志业中的幽闭离我们并不遥远,而如何从幽闭中拯救出知识和文学的鲜活生命力,是敏锐学人共同的关注。此书让人很受启发的另一点,是作者对于新文学深刻而内在的反省,以及对于新文学晦暗中的其它可能性的呈现。全书主要探讨这些问题的是第一章对文学志业的讨论,第二章对《星期评论》诗歌趣味的论述和对周作人孤独的诗歌探索的梳理,第五章对于硬写困境及其解决的探讨,第七章对于文学与革命在二十年代中期的冲突的论述。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反思时给自己安排的位置:他始终是站在新文学内部进行反思,这种位置并不意味着感情上的偏袒,而是意味着对于文学的事情真正了解,因而避免了比如革命、政治对文学指责的隔膜与功利化,自知最深,反思也最深刻。姜涛在全书中一直就事论事,在新文学现有成果中做描述、归纳,但是读罢全书,还是能感觉到,他心中对于理想的、合理的、好的文学,有他自己的标准,而这个标准一方面与左翼高亢的文学理想不同,是政治中立的文学者从大量文学观察和实践出发而有的文学理想;另一方面这个文学标准期待着某种开放鲜活的、沟通社会各种领域的、超越现代文学装置局限的、可以作为历史的嘴唇而发声的文学心灵。第二章描述的周作人的诗歌可能性因此很有启发性,新文学主要是属于青年的,但周作人式的诗歌心灵是现代文学一片珍稀的拼图,有了这一小片,新诗对于历史的理解和介入方式,方才更完整,更丰富。姜涛致力于挖掘新文学的别种可能性,并不是数量上的锦上添花,而是呈现对历史的差异性思考,发掘被大历史淹没的价值。如果说周作人诗歌对于主流新诗热动主体的反思还只是被埋没了的过去了的历史遗迹,那么第五章对于“室内硬写”危机的解决方案,历史意义就相对重大的多了。作者并不为了解决危机而凭空想象文学的乌托邦,而是从受到硬写苦恼并努力摆脱的真实案例中选择典型。对于陈毅的放弃新文学,作者认为是回避了困境。而丁玲的听从左翼更高声音,一方面是是将革命内在化从而指向一种新的文学、新的自我的努力,但另一方面也有风险,可能导致独特文学自我的消失。沈从文的间离努力则更受到某种认可,而之所以认可,是因为这种与新文化系统拉开距离的态度中包含的批判性,以及批判的警惕之中蕴含的对于更清新有效地与历史相触着的、对于中国变动历史文化有理解力的新的文学的期待。这说明了作者对于新文学的可能性的希望。从而我们也就再次感应到了作为全书书名的那个比喻:公寓里的塔。文学主体在不可逆转的文学体制化进程中,仿佛处身于幽闭的公寓空间,而一个更开阔的、对幽闭有警觉,对既有历史选择有批判的清醒的心灵,也不断被暗中召唤。某种程度上这本著作给人的最大的启发,就是透过绵密叙述所隐约看到的这个理想文学者的身影。(本文最初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网2016-08-29,发表时有一定删节。)

精彩短评 (总计24条)

  •     略审美疲劳
  •     以韦伯的“志业”为切入点,真是深得我心。结合布迪厄的场域,本雅明的游荡者,身份认同,主体性等来书写文学史。另外,公寓里的塔,这个隐喻真是越想越贴切啊啊啊。
  •     客观评价还是可以
  •     在目前读到的对现代文学进行外部研究的作品里数一数二,是以较新的视野将文学本身去本质化后的产物,使之成为在不同的场域和时期间分裂、变幻、依附、重组而成的不稳定的奇妙概念。也间接地回答了文学怎样具体而微地参与了人的心灵的构造的问题。后记里对本书得失的评估都很中肯中的。只是“文学社会学”这个偏正结构的词儿,重点还是“社会学”吧。
  •     第一遍读完了。放弃“什么时候能写成这样”的虚妄自大的想法,会更加折服于作者阅读面之广。感觉曼海姆在这不太好用,还是吉登斯更适合一些。以及还不太理解第二章把周作人加进来对全书整体框架有何用意。
  •     方法和思辨更为复杂精微,但从“巴枯宁的手”到“公寓里的塔”,某种思路确乎是一以贯之的:参看前两天的对谈,会发现姜涛更想要回答的是虚无之后、现代性信仰失效之后,人如何在语言内外安顿自身。1920年代的文学青年的两个选择——“行动的勇气”(及其可能导向的革命动员)和重塑书写主体——在今天当然只能算是权宜性的言辞策略,但退一步,对研究者而言,在“对这一难题的不断延宕或对它的不断回溯”之中,或许已经包含了一个犹疑、试探但足以告慰人心的答案。
  •     “公寓里的塔”,重点在“塔”,从封闭的室内空间自建的救拔之塔,冲破屋檐而向外环视,却是居内的;“巴枯宁的手”,重点在“手”,从历史虚无主义之中伸出的自救之手,抓着的却只是空气。无论是“塔”是“手”,皆处内外居间的位置,实质上是自返过程的起点。向内并非完全安全,向外则全然危险,因此有“塔”有“手”,个中困境,很难理得清楚,终于想象性得以解决。姜涛师之理路,概约如此。
  •     《引论:从代际视角看“文学青年”的出现》可作为学术论著之“引论”的一般模板来学习。
  •     对姜涛非常期待,序言好,然后比较失望。可能我需要以后也转向写这类,才能符合本雅明所谓的“对书的不满意,才使我们写一本书”?那以我手头可考虑的,工作量也太疯狂。
  •     所谓“文学社会学”其实就是把文字放到社会语境中做出富于代入感的理解,种种术语(如“装置”、“场”)反倒徒增困扰。“公寓里的塔”之寓像、陈毅在室中的“硬写”,几十年之后的“学术青年”感受起来亦是相当亲切。
  •     初读被完全打败,能够感觉到字里行间跃动的他自身的关切,这种关切打开了的研究对象身上充盈的活力亦或苦闷,外部的关联性视野被一一内在化,变成了一种真实的相遇,让困顿在象牙塔中的人倍感安慰。读到第三遍才稍微有能力跳出来找到自己对这组问题的不同关切。然而实在太过优秀:代际这个角度极为贴切的捕捉到新青年们、新潮们、文学青年们这三代间在文学/政治/学术生产间的选择。在对文学青年们或走向行动,或重塑自身的选择的刻画中,是对历史与自身之间位置的不断思索。“避免成为实体。”
  •     迷弟获得一本签名本
  •     看了两遍,我最喜欢的是我导渗透入全书的问题意识,关于对文学志业的以社会学考察为依托的洞见,文学青年怎样与新文学之幽闭实体化困境搏斗,寻找出接通广泛生活世界的在地位置,等等。真的很精彩!
  •     作者关注的是,文学如何在1920年代被处于苦闷和徬徨状态中的青年们当作一种社会参与方式(无论积极或消极),而无意于解答为何从文学转向政治的追问。一个很有意思的点,文学会发生在特定的空间,比如北京,比如公寓,空间的转移,既是一种物理性客观存在,也能变成心理上的身份想象,意味着青年摆脱旧的社会网络和寻求新的自我认同的努力。
  •     自从读完后,就成了姜老师的粉丝,很喜欢他对于1920年代中国革命青年的描述。
  •     2016 1 28
  •     当然,这本书内容很丰富。但对我震动最大的是第五章关于丁玲、沈从文文学道路选择的个人挣扎。真是切中肺腑。谁未曾年轻过,有过阴暗颓丧的情绪呢? 另,作者试图想达到的“大文学”图景,在书中显得并不自然。有些段落像是为了“大”而刻意增添一点社会的、空间环境的因素。要指出不足恐怕要篇文章了
  •     在五四运动影响下的那几代文学青年
  •     六星。因为对我自己有启发有帮助。中观是五四运动的内在危机,微观是青年“志业”的选择,社会的危机必然会作用到每一个人身上,而社会的改良、文学的改良也必然靠每一个青年。不同的青年群体、每一个青年个体因为性格气质、社会关怀等不同演绎出丰富多彩的人生、作品和社会现象。姜涛最难得是打破了似乎“自明”的诸多文学史概念和现象,抽丝剥茧又通揽全盘,进得去又出得来,让文章变得特别好看。这本书回应了当下文学青年甚至所有青年的困境,没有对一个具体的人的关怀是不会有这么好的问题意识的。
  •     五四三代人的代际区隔和斗争,五四之后青年人开始“以文学为志业”,这是作者对五四文坛人士和文学社团的社会学观察最有启发的两点。行文中时有洞见。缺点如作者自陈,各章之间逻辑关联不太明确,整部书比较松散。这个问题其实在章节内部也是存在的,局部论述的理论含量、细致程度都可观,但铺陈有余而梳理不足,语言不够凝炼有力。
  •     哇咔咔
  •     我之所以喜欢后现代理论,可能就是因为厌烦线性(?)的叙述和列举总结式的推论。/200页
  •     棒棒 五四呐喊过后 那些来自乡下的年轻人 何以求生 何以介入文学 ?即使身处陋室 依旧有文学之灯 理想之塔
  •     全书共七章,每章都是大手笔,这其中我尤其喜欢第四、五两章,想来是因为对北漂文学青年的“于我心有戚戚焉”以及对“室内硬写”状态的无意识认同吧。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