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泛舟记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5
ISBN:9787536686168
作者:范福潮
页数:204页

内容概要

范福潮:一九五七年出生,毕业于江汉石油学院,现在中国石油某公司工作。

书籍目录


一生能读几多书
还书
集腋成裘
初学记
曾伯伯
梁老师
续诗赠书
“牛棚”说书
巧读《诗经》
游思软系
换书
吴山夜话
捡书
踏雪寻梅

作者简介

《书海泛舟记》用书体味时代,窥学人治学方略;慕前贤生活风范。                借着这些充满个人生命体验的文字,未经过那个纷纭乱世的人大略可以修正一下对动乱时代的偏见。独占莲花自在心,河伯海若幻道身,清风一过知秋水,浮名散尽是天真。


 书海泛舟记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4条)

  •     认识范福潮先生,还是去年早春的事。那时我还在一家国营出版社任职,从朋友那听闻范先生的名字,随后便在网上陆续拜读了他的“书海泛舟记”系列文字。这些被誉为《南方周末》当年最雅致的文字,在报纸本身的短暂生命消散之后,却或是零星转载,或被精心收集,仍在无数的论坛、博客上流传着。然而,范先生本人,对我来讲却仍像一个谜,在这个唯患“人不己知”的浮躁时代,他却仿佛兀自要接近那些习惯将个人深深隐匿于作品背后的古典作者,这令作为读者的我暗自赞叹,但却令作为图书编辑的我,沮丧不已。无奈之际,幸蒙《南方周末》的刘小磊兄热心襄助,我这才有机会给范先生发去了第一封约稿电邮,希望可以有幸出版此书稿。很快便得到范先生的回复,告诉我说此书稿当时已花落别家。我大呼遗憾之余,却和范先生从此认识了。之后,我个人的工作和这本书稿的命运,都在各自的轨道上起伏不定。而有一天它们居然再次契合到一处,仿佛是冥冥中的缘分。《书海泛舟记》系列七十篇,作文始末,作者后记论及甚详,大抵于侍奉老母安度晚年之余,忆平生所学,思已逝老父,几十年前随父读书的片断历历在目,随手成篇,联缀在一起,是一段读书治学的经验笔记,更是一幅乱世学人的生命片断。而借着这些充满个人生命体验的文字,未经过那个纷纭乱世的人大略可以修正一下对那个时代的偏见。原来,斯文并非丧于秦火,反倒是丧于日后的弦歌。“反智”与“革命”,或许只是那个动乱年代的表象,似乎是因为“去古未远”,所以礼虽失,却尚能求诸野,物质匮乏,却旋即成就一个精神至上的时代。我想,令所有当下的读者心潮起伏之关键,也正在与此。作者于饱承家学、书海泛舟之际,大凡所遇,居然可以既不是书生,又并非教授,只是一些渔樵耕猎、凡夫俗子,然而,他们对学问世界居然都能有尊重,有识见,亦能有滋养。于是,范先生的书海泛舟,其心思便与惯常的书话或者读书随笔相去甚远,倘要比附,我以为,可以“相视而笑,莫逆于心”的,是钱钟书所谓“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的商量培养”,亦是胡兰成所谓的“渔樵闲话是史诗”。略感遗憾的是,在这本书稿最终出版之际,我却已暂时作别图书编辑这个行当。范先生来信嘱我这个前图书编辑写一编后记,这真让我感慨万千,却又无从着落。在我多少算是失败的图书编辑职业生涯的末梢,能以这么一本好书作为收束,当是多么幸运且自得的事情。而无论书海、人海,还是世间海,处处都一定有可以安然度过的舟楫。
  •     11年的年尾,我在圣诞假期两次接客的几天间隙里看完了这本书,给这一年的阅读生活画上了一个说得过去的句号。这本书确实不错。看书过程中频繁在想两件事儿:第一,他们家文革的时候没被抄家?怎么什么书都有?第二,我要是有这么一个长辈从小指导我读书该多好!古人云,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读过了范福潮先生写的那些幼年与少年时代他爸教他的读书方法和他小时候读的那些书,自惭形秽极了,恨不得回到小时候把那些浪费在看还珠格格上的扯淡日子抓回来,重过一遍,好好读书。里面提到很多他爸给他读来开蒙的书籍,我到今天都还没看过……这对一个常年以读书人自诩的家伙来说,真是件说不出口的丢人事儿。于是年尾一个人坐在屋里琢磨,所谓成长,其实就是个因为了解更多理解更多而最终意识到自己曾经是个无知的傻逼的过程。知识的积累如同画圆,自己的知识量是圆本身面积覆盖的部分,圆外面是广阔的未知世界,而这圈直径就是对自己无知的认识。当圆比较小的时候,直径也小,于是总是不知天高地厚的觉得自己什么都懂了;后来圆大起来,直径增长,终于学会尊重这个世界,因为这时候才知道你对它的了解实在太少。读这本书主要收获两点:头一个,“集腋成裘”的积累方法。范先生的父亲是中文系教师,所以范先生从小接受了很独特的语言和写作训练。诸如看戏识字,读《幼学琼林》,《千家诗》开蒙,然后过渡到《唐宋名家词选》,《乐府诗集》,乃至以学《初学记》代替小学教育等等,以我的经验来说都是神奇而不可想象的。其中最为让人印象深刻的当属“集腋成裘”,抄在小纸条放在小纸盒里,定期归类,内容包括:“读书记下的字、词、成语故事、典故出处、寓言笑话、人物逸事、地理交通、历代官职、书目题解、书摘批语……吉光片羽,满目琳琅。”这样的整理应该就是为写作做积累了。值得学习和借鉴。在我这种没有实体书只有电子书查找内容极不方便的时候,更该多用用。第二个,什么才是好的文字?《十三始作百字文》一篇里老范先生批评过范先生,说他的作文写了一千字,噱头颇多,但是汤汤水水淡然无味,罚他写一年一百字以内的文章。于是范先生在那一年集腋成裘了不少百字内的好文,取自世说新语里的最多。《夜行记》里面范老先生给儿子改稿之后,原文仅剩三分之一。他说这叫三分法。“草稿写成,先把繁芜之处删去三分之一,以示儆戒;谋篇布局,斟酌人物、情节、细节,又去三分之一,以图简约;修辞炼句,推敲文字,再去三分之一,以臻完美。如此磨砺十年,或有所得。”这启发了我。好文章应该是语言简洁而且结构紧凑的。我的作文是不是也有一味追求趣味而轻视了结构和简洁的倾向?这是一本看了之后可以帮助反省和调整“如何读书如何作文”的指导类型书籍。作为一个小时候没受过特别好的读书和作文训练的人,在二十岁看到之后忽然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了。现在改进,应该还来得及吧。
  •     多年无根而漂泊的生活,让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每见报刊上心仪的文章,必剪而存之,其余版面及时处理,以免成为搬家时的负累。每隔一段时间,我翻出剪报,分门别类,将其粘贴在一张张八开大小的牛皮纸上,以方便自己阅读检索。阅历如春雨入夜润物,回头再看那些剪报,许多已再难入眼,只有舍弃——范福潮的“书海泛舟记”,却不在此列。范福潮何许人也?《还书》、《曾伯伯》、《梁老师》……一篇篇美文读下来,惊叹之余,我不由得揣测作者的经历和形象。其行文简洁,沉静,所述乱世中的书人书事,雅致又不乏俏皮,让人钦敬,让人亲近。询问《南方周末》阅读版编辑刘小磊,得知范福潮并非名门之后,也非专业作家,他的正职,却在中国石油(河北)某公司。高手总在文坛外,我再次感叹。从此,追随范福潮“泛舟书海”,成了我每周四必修的功课,哪期《南方周末》上如果没有他的文字,总觉得是一种缺憾。其时,《往事并不如烟》洛阳纸贵,而阅读范福潮的“书海泛舟记”,也总是让我联想到章诒和的文章。二者一样的是,笔下人物的时代背景,经年未忘的细节铺排,以及散淡文字间那醇厚的感情。在这个出版物泛滥的时代,能读到他们的文字,是一种福份。不同也显而易见,相比章诒和的描述对象,“书海泛舟记”里的学人,只能算“小人物”,而且范福潮不求其全,截取三两片段勾勒形象,间或记述读书治学的经验,凸现“从绝地生出的情,从悲苦中生出的美”。“书海泛舟记”系列,发在《南方周末》上的,计四十二篇,各自独立,又互有联系。其大多篇目,以自己的读书生活为线索,勾勒动荡时代里的众生相。学生在课堂上偷看闲书,孟老师没收,并不多言,随后归还,并不据为己有,只为片刻地抚之翻之,感受曾经的风雅;摆弄了一辈子文字的刘伯伯,排字、校对之外,就是买书,晚年却不得不一册册撕之沤之,黯然神伤;因言获罪的周老师,隐忍中又有远见,留存工具书和课本,作为“内部读物”秘不示人,却在每晚教习晚辈……读书求知是天赋权力,然而历史总有黑暗时代,总有“风流人物”认为知识是有罪的。背景如此,读书人颜面顿失,书聚而又散,传统也奄奄一息。范福潮着力描绘的,逾二十人,有的以一文记之,如《还书》写史暮桥大夫,有的却数文提及,参读之下,方见真容——如王梅邨老师,贯穿《吴山夜话》、《捡书》、《踏雪寻梅》三文。作者写法有悬疑之风,层层推进,引人入胜。然而待谜底显露,读者却不得释然,又添沉痛。“梅邨早死了,那都是过去的事了。小孩子不懂事,大过年的,你不该来翻搅旧事,扰我的清静。” 王老师长叹之余,拒见惺惺相惜的范老先生,“还是不见的好,天命之年,落魄于此,实在无颜见人。如今书缘已断,心如古井,切莫再提旧事。今晚的事,不要告诉令尊大人。”回头再看其肺腑之言,更让人唏嘘不已——“我自幼天分极好,机缘也好,一生失败,皆因嗜读闲书所致。俗言开卷有益,其实并非如此,开卷有害之处甚多。如今谋生艰难,少年应以做事为首务,读书次之,书要拿得起,放得下,千万莫要因书误事……你与我少时性情相同,前车之鉴,不可不察。” 当然,范福潮着墨更多的,是自己的父亲。范老先生早年在中学教国文和历史,兼管图书馆,一生与书相伴,读书治学经验颇丰,晚年身逢动荡时代,闲来教子,传道授业解惑。在范福潮笔下,父亲是风趣的。父亲见他沉迷于斗蛐蛐,揶揄道:“瞧,元帅回府了。明日还要杀几阵?”父亲重复买来《带经堂诗话》,题言“新的不去,旧的不回”,送给史暮桥大夫,提醒其归还借书;曾伯伯嗜书如命,仰慕虚名又敝帚自珍,被父亲一语道破:“你把书当女人。”父亲也是睿智的。他针对具体某书,提示阅读的秘诀和要领,也推而广之,指导读书治学的方法。父亲说:“《石头记》博大精深,欲得本旨,读透八十回足矣,续书四十回虚应故事而已,本意求全,致使悬念顿失,反倒不美。记住,一至五回乃红楼锁钥,尤以第五回关键,秦氏卧室、太虚幻境、十二钗判词、十四支曲子,词章华丽,寓意极深,须精读细品,用心勘磨,再经人生历练,方能觉悟,看不懂第五回,《石头记》就算白读了。”父亲说:“凡选本皆有得失,若与其他选本参读,拾遗补阙,自能甄别。”父亲说:“不认识的字,不会用错;认识的字,因为有很多形似、同音、多音字,才容易写错、读错、用错。刚识字,不可贪多,要在辨字上多下工夫。”父亲说:“生有涯,知无涯,书是读不完的。你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规划一个适当的阅读范围,选少量经典,由浅及深,循序渐进,一卷一册,读熟解透。朱子曰‘学者所患,在于轻浮’,像你现在这种心态,纵读万卷书,也是过眼烟云,到老只是书虫而已。” ——细细读来,受益匪浅。不禁艳羡范福潮,虽处乱世,尚有严父良师教导。想来他今日的文字,也是父亲当年训教的成果,而我们经由他的导引,间接受教,也算不虚此行了。我深信,范福潮是在泛舟书海,更是在凭吊流年,他自然不愿重返那个年代,他怀念的,只是故人而已。“书海泛舟记”当年连载之时,我就企盼能结集成书,以便研读,如今既出,焉能错过?《书海泛舟记》一书,计七十篇文章,除同名专栏文字外,还收入《上海中学生报》“书林童趣”专栏文章,凡二十七篇(《戏说庄子》未发表于两报)。范福潮重新编排文章,舍弃发表次序。按我的理解,《一生能读几多书》为引子,由《还书》至《蒙族大哥》的四十二篇,是作者少年读书经历的摹写,而《众神之舞》往后的二十七篇,是作者成人之后的经验之谈,一受一施,是为传承。我还想以发表(创作)先后为序,看看作者的心路历程,所幸文后均附有原载报名和时间,不如自己编一份细目?我将相关内容录入电脑,制成Excel文档,再按发表先后排序,得以遂愿。忽然记起《辨字》一文里,由于《标准国音学生新字典》没有拼音检字表,范福潮嫌查字费时,不免抱怨,父亲建议他自己动手编,说是字典收入6129个字,“一天一百字,两个月就编成了”——想来他随后应该编了拼音检字表,不禁会心一笑:你看,我这也算学以致用了。(《书海泛舟记》范福潮 著 重庆出版社 2007年4月出版 单价20元 )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喜欢读书,喜欢笔记
  •     作者以书为乐,尤其其与父亲共同讨论书本的细节,让人敬佩之余感受到更深的深厚的父子之情
  •     回血的一天,开始读这边高中语文老师推荐的书。文化氛围太重要了,这才是真正的文化教育。 ps:希望明天真的是新的一天!
  •     由于相当坑爹的古文水平,也只是看个热闹。里面的故事还挺有意思,不过各种的趣味,那只能想象了。
  •     好
  •     与书中父子相比,我的读书不过是过眼云烟而已。踏雪寻梅一篇,直是让人叹息。
  •     能写这本书也是可遇不可求。它时刻提醒我们:要有一个好爹,有文化的爹!
  •     前半本真好,后半就有点端着了。
  •     作者在动乱年代仍然受到了很好的古文教育归功于他的父亲
  •     回忆作者父亲对读书作人的教诲之点滴,传承尊师重道,教学相长的思想。是培养家庭阅读的好参谋,须用心领会。
  •     本来想给四星的,但是后记真的很棒,感人!
  •     可以让我读二遍的书少之又少 这是一本
  •     谈书的书么,宜夏也宜冬。作者家学深永,如此父亲自是旁人羡慕不来的。刊在南方周末上的篇篇都是好文字,写那个时代有悲悯有生趣,提到的读书法子千金不易,而刊在上海中学生报上的文章则稍次些。
  •     印象最深的还是作者文革那段时期的经历,那个年代的书,对有些人来说简直就是宝贝,那些爱书如命的人们,今天看来似乎难以理解,结合那个时代的遭遇,更有悲剧性。虽然是个惨无人道的时期,依然有书带来的快乐。作者有一位好父亲,国学功底深厚,真是幸运。也许是受到其父指导,很多文章似乎过于短小,意犹未尽,觉得不过瘾。
  •     纯正的读书人,开篇便被惊到了,有这样的父亲真是一个幸福的事情
  •     特殊时期的亲戚邻里书友,难以评述的岁月,过于喧嚣的孤独,现在有网络书友。“父亲”遣词造句太仙!“父亲”标准太严,说宫女背秋水都完全不懂。大劈棺哈哈哈。萧乾先生翻译的英国散文家兰姆姐弟写的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转过多少道手了,艾特田晓菲大神。"即使一生不留一篇文字,遍读古今中外佳作,也是乐趣。文章之法,自古有道,潜心涵泳,便知高下,莫与时论较量。如今书缘已断,心如古井,切莫再提旧事。今晚的事,不要告诉令尊大人。”“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投奔他,一定是他复辟奴隶制的帮凶,众多党羽从四面八方而来,他能不高兴吗?诗词小说只当是可以迷死人的艳遇,事后追忆起来总是甜的。又长又深的学术著作是半老的女人,非打点十二分精神不足以深解,政治评论、事杂文等集子,都是现买现卖青楼上的姑娘。”
  •     人生必读之书。
  •     诗一样的生活。
  •     那个年代的人对书的感情是现在的我们不能及的
  •     是作者从小与书的故事,是心得,也是书单。
  •     看完这本书,我打算读国学经典了
  •     今年看过最好的关于读书的书。感觉自己之前看书真的太过于随兴所至,牛嚼牡丹,没有系统接受学习的方法训练。读书果然是童子功啊。所谓家学渊源大约也就是这样吧
  •     甚是羡慕有这样的父亲和读书经历
  •     得而化于心,如春风拂面。
  •     让我嫉妒的父亲,让我嫉妒的蒙学,以及永不复来的时代
  •     非常喜欢这本书,没想到六七十年代读书人嗜书如狂,看书的爱好比现在人刷微博还要勤快。因为心仪别人家一本书而厚着脸皮不还也甚是可爱。这本书叫我羞愧,20岁了,书没读几本却这样浮躁,一看文言文就头大还不如当年的小学生。
  •     后头稍无聊了些。
  •     作者认真读书的态度很值得赞赏
  •     实在找不到实体书,就只好下了个PDF,然后居然一口气读完了!其中回忆文革时期的那些文字,尤其是作者与他父亲的故事,非常非常不错。即便在那样荒唐的时代,仍然有一股清澈的潜流。这正是中国的未来所在。
  •     通过这部书对于中国文学和中国历史非常感兴趣,也通过作者了解到如何读书的感悟。
  •     1
  •     读书是件有系统的事,特别是国学。而学童启蒙更是重中之重,只有从小打好基础,做好规划,精耕细作,才能避免“纵读万卷书,也是过眼云烟,到老只是书虫而已”的局面。省之。
  •     我有个坏习惯。先尝口鸡蛋,如果味道不错就去看看老母鸡长啥样,结果这只老母鸡不行啊,幸好孔子有言:不因人废言。还是把这只鸡蛋吃下去了/饭前课间闲暇短时读物。/要是小学读到这本书就好了...
  •     当年南周有,很喜欢,现在没看完,年纪不同了。正如书中王师所说:“谋生艰难,应以做事为首务,读书次之。书要拿得起,放得下,千万莫要因书误事。”王师是个奇人,而父亲更是,谈到对作者的国学启蒙,俨然大师。说到很多借书故事,比如梁老师,还书总要包上书皮,不揉不皱不涂不卷边折页,疑难之处则以纸条写好夹入,又有廖叔叔者,借书不肯还,虽然可气,到底还是一个“痴“字使然。那个时代被横斩一刀,文脉已经被摧毁不复再来了。只能以”父亲“的话以安慰:“山水草木,人情世故,游戏玩耍,生活百态,都是书,有字书易读,无字书难读,能从无字处读出书来,才算不隔。”
  •     书中的情怀,值得一读。
  •     羡有此父
  •     在这本书里,可以学到一些关于读书、治学的方法河见地。而且在我读完这本书后,我又有了想再读一遍的想法。
  •     值得反复读。
  •     收获甚多啊,书中书的好处就在这里。
  •     书香世家的读书法,可惜又岂是旁人羡慕得来的呢
  •     文笔老实、有料,据说作者人不老实。
  •     这里写的是范先生读书的故事和心得。读书不得法,不动心,不如不读。
  •     前三分之二既是写书亦是写人,洵为佳作,后三分之一不过就书论书,倒似科普一般,没什么意思了
  •     读书当如此。愈感当下教育、读书之脱节。
  •     很好的一本读书指南
  •     挺有意思的书
  •     作者文化底蕴非常深厚,引经据典,妙趣横生。本书是作者对过往的回忆和追念,前部分大多说的是自己的父亲,后半部分以儿子教育为例。可见作者求学爱书的攀山之旅,
  •     刚上大学那会儿,每周去系图收发报纸信件,顺便抽出南粥里从来没人读的“文化”版,惦记的就是“秘密书架”和这则专栏有没有更新。
  •     书在爱书之人眼里真是至宝,此间滋味不足为外人道
  •     这里,你既能读出读书人对书的一种执着,也有一种执拗,沉腐,书是人类的脊梁,多读多想本是一件好事,只是觉得应该保持一个度,超出了可能适得其反,未必是件好事,所以对于成功学人来说,读了太多太多的书反而成为一种负担。——一家之言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