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革命时代的中国

出版日期:2015-6-1
ISBN:9787208127727
作者: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德里克
页数:388页

内容概要

阿里夫•德里克(Arif Dirlik,1940—  )
精研近现代中国革命史的美国汉学权威,“后”学领域独树一帜的左翼前沿理论家
开创“后革命”与“后社会主义”等论域,介绍“全球化”概念至中国大陆学界的第一人
当代著名历史学家德里克1940年生于土耳其,于美国罗彻斯特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1971—2001年任教于杜克大学历史系,2001年起在美国俄亥俄州俄勒冈大学任“奈特社会科学讲座教授”(Knight Professor of Social Science),2006年荣休。他长期致力于中国近代史尤其是中国革命史的研究。《革命与历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起源,1919—1937》《中国共产主义的起源》《中国革命中的无政府主义》等著作奠定了他在西方学界“中国研究”权威学者的地位。1990年代起,他将其理论撰著领域扩展至后殖民批评与文化研究,《革命之后:警惕全球资本主义》《后殖民氛围》《全球现代性》等著作令其跻身于当代美国社会科学界重量级学者的行列。

书籍目录

序  言
第一讲 导论 :现代性,全球性,历史——方法论的反思
现代性 // 全球现代性 // 多种现代性 // 多元历史
第二讲 我们的认识途径 :全球化——普遍主义的终结?
多元现代性//全球化与人文科学//多元现代性:全球性的文化多元主义 // 将当下历史化 :日常斗争与认知途径
第三讲 现代的胜利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史
马克思主义史学概览 // 结论性意见 :遗产
第四讲 边地上的孔夫子 :全球化、发展的国家与儒学重构
儒学的死亡与复活//东亚、资本主义与儒学//“美国的孔子”:杜维明与儒学复兴//“制造儒学”//“边地上的儒学”
第五讲 时间空间、社会空间与中国文化问题
中国的文化形成:当下和过去//China/中国——为无名国度命名//历史的负担:文化与多元决定//流动中的文化 :跨民族主义与文化栖局空间
第六讲 中国化 :将中国世界化——20 世纪中国的社会学和人类学
社会学和人类学:起源与本土化//社会学和人类学的本土化 :社会科学中的政治 // 中国化 :一种批判性评价
第七讲 全球现代性时代的国学
全球现代性与知识扩散 // 遗产 // 国学 / 全球现代性
第八讲 全球现代性的再反思 :全球资本主义时代的现代性
全球性的概念领域//全球现代性//全球现代性的过去与未来(?)
参考书目
评议 :国学院里的德里克(刘东)
印象记 01 从“德老”到“老德” (董一格)
印象记 02 德里克(王洪波)
专访 : “历史学不是反革命的”

作者简介

当下谈论的“中国模式”,只不过是现代化范式的一个本土版本,虽然一再强调自主性,但它一直在跟随美国的脚步,而后者并没有光明的前途可言。——阿里夫•德里克
~~~~~~~~~~~~~~~~~~~~~~~~~~~~~~~~~~~~~~~~~~~~~~~~~~~~~~~~~~~~~
清华国学院“讲学社丛书”第二辑,美国汉学权威、左翼前沿理论家德里克开启“梁启超纪念讲座”
面对全球现代性中过剩的历史与 匮乏的未来,对中国知识界百年变革作批判之思
~~~~~~~~~~~~~~~~~~~~~~~~~~~~~~~~~~~~~~~~~~~~~~~~~~~~~~~~~~~~~
——20世纪初以来马克思主义史学、社会学与人类学的“中国化”困境,如何启发社会科学在对中国文化之一致性和差异性的调和中,从西方的知识霸权中解放出来?
——改革开放至今的儒学复兴、国学热潮,是否已经足够警惕欧洲中心主义,却忽视了与资本主义的合谋?这一“历史的复兴”怎样才能超越民族国家的边界,对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
——倘若拒绝质疑发展,中国能否输出真正可复制的“中国模式”?会不会成为美国衰落后的世界新霸权?


 后革命时代的中国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从前有一个班级,班里有位甲同学,一直学习优异,门门考试都拿第一。同学佩服,老师喜欢,所有的奖状也差不多都给他一个人拿了。过了几年,班里转学来了一位乙同学,乙同学天性开朗,有独到的学习方法,外加努力和运气,时常考过甲同学也不偶然。老师的表扬和奖状多给了乙同学,当然,给甲同学依然少不了鼓励。但是,甲同学却觉得老师偏心。自从心态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甲同学变得固执己见,成绩难有提高,没达预期,最后考入师范。毕业当上一名老师。甲同学变成甲老师,可对当年的事情还记忆犹新,他觉得要当一个好老师,不能因为孩子的成绩变化而改变态度。可巧,班上也有A同学和B同学成绩不分上下。形成了争相第一的良好势头。有一天,他突然觉得,自己当年很傻气。站在老师的视角,一个班里总会有一个第一名,至于谁是第一名,对老师来说都心平气和,因为都是自己班上的学生。老师只希望所有的学生都提高成绩。从学生心态变成老师心态,或许就是甲老师从教以来最大的收获。下面要说到正文,有一个美国人德里克老师,要帮我们思考一下“要变成一个怎样的中国”的问题。美国汉学家阿里夫·德里克受清华大学“梁启超纪念讲座”邀请,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知识层面的变化提出了独到的看法。这些想法收入了《后革命时代的中国》一书。相比“革命时代”的中国,与“开放时代”一同到来的还有进一步的“迷失”:“1978年后,对革命历史的拒斥引发了一种文化民族主义,在1990年代越发清晰起来,从而对中国人思考文化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是德里克所有思考的大背景。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事实上标志着之前一个“革命时代”高潮的结束。在革命时代,革命家们认为英、美同学在自己沉睡之机偷跑到前头,而阻碍这个国家保持“第一”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被传统束缚,过去的学习方法太过落后。于是他们希望通过“革去旧命,建立新命”的方式来赶超英、美。当然,这个激进的学习方式,结果不太理想。虽然自己过去的学习方式没能保住领先,但全盘破除旧法,没有提出新的方法,未能解决成绩不佳的问题。于是,当革命的高潮褪去后,“儒学的死亡与复活”就成了德里克关注的重点,“我们这个时代最具反讽意味的一件事情:孔子被从博物馆中请了出来,而革命却要被放进博物馆了”。这一历史契机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亚洲四小龙”的起飞密不可分,那些与华人文化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东亚国家,似乎没有抛弃以儒家为代表的过去,同样实现经济的腾飞,对主流趋势的追赶。表面上,这个以“欲练神功必先自宫”开头的故事,翻到第后一页时被发现,“不用自宫也可成功”。从一个极端,到了另一个极端。更巧合的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起飞的过程,与儒家传统以及“国学热”的出现,在节奏上似乎又有一些吻合。加上杜维明等海外“新儒家”的鼓吹,这不由让人们感到怀疑,儒家和现代性之间是否真能具有一种“相关性”?更令人困惑的是,这种“后革命时代”向传统妥协的方式,是否根本上质疑了之前一个时代的时间方式和动机?———越回归儒家方式,就越“现代”?同时,这个关于学习进步的问题,被塑造成一个貌似全新的体验:究竟存在一种现代化,还是多种?中国传统是否能孕育另一条现代之路?德里克老师不失时机地提醒我们,这个问题有着古老的源头,来自公羊学的“华夷之辨”。将本身的世界与自身之外的世界,视作两个截然对立的体系———比如所谓“中西对立”———这些偏执于这两个体系孰高孰低的观念,在今天则具体表现在当代学人对于“天下观”的满心追忆。德里克还发现,以最大热情参与到这场大辩论中的当代思想家,就是中国社会科学家们,后者热衷于“社会科学的中国化”是一个不争的事实。20世纪上半期的中国社会科学家本着以社会科学方法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提出了这个口号。他们在“革命时代”继承人们延续这个口号,则是为了尽快把本学科从“帝国主义使女”的阴影下解放出来。而今的“中国化”倡导者们却似乎在无意识中,被“新儒家们”拉入了合谋的战壕。对此,德里克清醒地指出,“社会科学中国化的呼声虽然在1930、1940年代看来是合理的,但是在当下却更像一种自我防御和倒退。当前的中国已经不再是帝国主义施行霸权的对象,而是国际舞台上的一名重要参与者”。因此,“将社会科学中国化或许可以舒缓民族主义的焦虑。但是,除非中国被视为一个封闭的系统,社会科学的中国化只有伴随着它的全球化才是有意义的———我们不应当只把‘西方’作为参照物,而是要参照全球各个社会”。最后,作者坦率承认,“即使中国自1970年代以来已经摒弃了革命历史,这些遗产仍然具有生命力”。因为这毕竟代表了一种对普世理想的追求。而“当下讨论的‘中国模式’只不过是现代化范式的一个本土版本”,至于该如何重新认识这个本土版本的意义,他并没有给出答案。从书中跳到题外,我们或许可以用甲同学变成甲老师的视角转变,来回答德里克的问题。诚如其所言,所谓“中西对立”并不成立,而是一种传统与现代的对立。打个比方来说,是一个班级的学生和一个老师的关系,这个班级中有传统中国、传统印度、传统伊朗、以及传统英国、美国,而所有的学生有一个共同的“现代性”老师,这个班级的学习目标,是毕业后成为现代中国、现代英国、美国。这个老师表面上和英、美同学的关系密切一些,只不过因为后者在现代性的道路上脚步更快,并不表示他们没有传统的一面,也不表示这个老师就是英、美本身。【更具体的例子,则体现在“中西医学”的辩论上,中国传统医学是与世界各地传统医术并列的一班同学。向现代医学的迈进,并不是向某个具体的“同学”低头,而是改变自己旧有的学习习惯,向现代医学这位共有的老师学习。这既不是件有伤尊严的事情,也不是“数典忘祖”,而是见贤思齐,因为现代医学并不是某个国家的私物,乃是全人类共享的知识。——发表版本无此段】从这个角度,再看如同“华夷之辨”的“中西对立”,则将传统中国与混同为“西方”的现代性截然对立起来,无论是纠结于自身传统中的“天下”,还是像某位著名作家那样身穿想象的儒服,化身祭祀的礼生。都只是强化了中国与世界的对立,仿佛题头那位甲同学,将老师与其他同学视作一伙,而将自己孤立于“一个封闭的系统”。说到这里,道理已经颇为明朗了。德里克向我们宣告了“对立”史观的终结,后革命时代的选择权还在我们手里。是时候将“学生”的视角,转变为“老师”的视角,或许能帮助我们拥抱更大的世界,成为我们想要成为的那个国度。来源:南方都市报 2015年10月25日 版次:GB13http://epaper.oeeee.com/epaper/C/html/2015-10/25/content_4605.htm

精彩短评 (总计19条)

  •     这本书读得累极,导致在理论性较强的几章常有车轱辘话轮着说的观感(其实未必如此)。永远在不疑处有疑,拆解和有意挪用已经成为常识的语词[全球化、(后)殖民主义、现代性],联系中国现状时尤妙。对保守主义卷土重来的批评,虽痛快却在意料之中,但谈到所谓“中国模式”则老实不客气地叫破了皇帝的新衣。刘东的评议顾左右而言他,将经济决定论的帽子扣上去,强行构拟出一个“我们”的立场一起来酸德里克,很没劲。
  •     原来看过这个系列的书,麦克法兰的《现代世界的诞生》,那个书不错,看懂了。 这个书我翻了十分钟,看不懂。但我也得装逼说我看过,我就看标题,几分钟也翻完了。我发了一点感慨,也做了一出笔记。 我感慨的是,清华学生就是屌,课后的讨论中提的那些问题我都有些晕晕乎乎! 我的一处笔记记在了最后几页《中华读书报》的专访里,里面提出了一个观点:文化主义既可能起到压迫作用,也可能起到解放作用。还举了列文森和毛泽东的例子。
  •     老外也看不懂中国。
  •     读不太懂……
  •     德里克撕新儒学,正左风范,刘东撕德里克,不免撒娇哭闹态,而董一格印象记即“如何装模作样地称赞一个你完全不明觉厉者”的范本
  •     太学术了 可能了解的太少 书中的概念很多都不太理解
  •     读过一些,不太喜欢。作者对现代化世界讲述用了很多术语,看不懂,对儒家又缺乏足够的认识深度,夸夸而谈。
  •     从构建主体发展模式和学术体系的角度,畅谈身处后革命时代的中国的文化建设,在保有浓厚理论色彩的基础上,行文极其生动流畅,对于人文社科学术中国化的建议与反思,对于儒学复兴和国学热潮的批判,以及对于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模式的思考,都让人印象深刻,击节而赞。
  •     头两章摆出五百种现代性把大家绕晕,请继续。然后回顾中国社会性质论战和儒学复兴,或让好多人反感,请继续。看到中国社会学人类学史和本土化讨论,估计你觉得浅,请扣回开头。理论要往全球旅行,信仰只在空中飘扬……刘东长评吐槽连连,国内近年发展更大可比照,老德你说呢?
  •     德里克自称是60年代人,那么80后就是千禧年一代了,因为他们有互联网。从后面的章节看来,从第三世界杀到第一世界的德里克跟同样出身的克里斯汀娃、齐泽克、斯皮瓦克一样,向中国输入了大量的关键词,他们大多与中国学者有着相似的社会主义或左派背景,这可解释他们进入中国的时机与过程。书中的章节有许多属于文献综述类型,对于中国国学热的转述与批评可读,这其中揭示了中国学的难题,研究此学的学者主体需要强烈的自反省才能有所成就/被承认。
  •     革命的阴影依旧在影响中国,讨论后革命时代的中国,的确有着丰富的资源,因为没有人能够说后革命时代的中国究竟是怎么样的。对于学界来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因为任何可能都可以发生,越乱越有成效。德教授庞大的叙事,细微地考察,作为一个没有太多理论根基的我来说,实在是有点跟不上。
  •     全球现代性看着很晕,但是起码批判杜维明和国学复兴那几章很痛快
  •     看德里克容易腻
  •     在读。四星半。有横向比较,但空间太宏大以至于难以吸收。近代中国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起步晚,可以借鉴欧美的西方思潮,或者受日亚这里文化同根的启蒙。相比之下好理解一些的是,上世纪90年代的国学复兴(亨廷顿“文明的冲突”论)后,当下语境中,国学“成为一种多层次文化消费的商品,这使得它比以往更难以界定”。除作者德里克外,本书提到的汉学家如杜赞奇,费正清,列文森,柯文开了一扇门。
  •     内容庞杂,饶有趣味,才疏学浅,来日复读
  •     又是一本舛啊舛才上架的书!跟老德干一杯!
  •     从全球现代性来看待后革命时代中国的种种思潮和现象,议题细节容或再论,但这视角本身颇具启发。国内学者太惯于就中国而论中国,从里向外看,把握的点所以不同
  •     近年来德里克一步步为其读者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也就是说之前的工作可以站在现在的结果上去看,是星芒的散射光,如果这一点不再发生本质性的改变,最多是一些新的光辉。这或许是刺猬和狐狸的区别所在。跟伊格尔顿一模一样,或者西马,大多如此,不同的是星芒的位置罢了。
  •     用一句总结就是“东学西学,道术未裂”,是走出欧洲现代性而不是仅仅替代它的时候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