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卷

出版日期:2014-12
ISBN:9787108051036
作者:王宇根
页数:279页

内容概要

王宇根,安徽省太湖县人。1992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9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获文学硕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获文学博士学位。同年起任教于美国俄勒冈大学东亚系。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古典诗歌、诗 学和文学思想史,特别是其中的抒情性和物质性等问题。
出版有英文著作Ten Thousand Scrolls:Reading and Writing in the Poetics of Huang Tingjian and the Late Northern Song,哈佛大学亚洲中心2011年出版,本书即据此翻译而来。此外,作者还与乐黛云、陈跃红和张辉合著过《比较文学原理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并译有爱德华·萨义德的《东方学》(三联书店,1999年)。"

作者简介

"北宋(960—1126)由于印刷的大规模使用及随后书籍生产的繁荣,是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转型时期之一。诗人黄庭坚(1045—1105)活跃于这一转型的鼎盛时期,其诗歌和诗学既受这一转型的影响,也影响并奠定着这一转型的方向。
本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思想和物质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黄庭坚以技法为中心、以阅读为根基的新诗学,体现的既是十一世纪总体思想文化中对方法和规范性指导原则的向往;对隐藏在外表下的深层结构和意义的追寻,也是对当时新生的印刷文化的一种反应。其诗学理论和实践的核心,是试图找到一种新的阅读和写作方法,既对这一急剧变化了的物质文化现实进行有效地因应,又能使其所继承的文学传统得到延续和发扬。


 万卷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内藤湖南以西方历史比附中国历史,提出以宋代为中国中世、近世分水岭的观点。这样一个抽象的观念必须放回历史事件中审视,才能形象立体,而王宇根的《万卷》实际上提供了这样的一个视角。在进行论述之前,必须明确一个前提,那就是历史是一个流,不存突变。王宇根以黄庭坚的诗歌理论为切入点,前三章按照模型的建立、方法和程序的重要性、作者能力和写作技巧的磨砺和滋养的顺序,展示了在北宋晚期印刷术推广的大背景下,诗人们对于诗歌理论的创新——抬高杜甫的地位,作为青年诗人的学习对象;诗的来源是前人各种作品,所以诗人精读泛读结合后方有作诗基础;反对对于“法”的蔑视,强调诗人成长过程中的反复历练。换句话说,对于从《诗大序》“诗言志”、《诗品》“直寻”、《文心雕龙》“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以来的,强调与外物感应同时、当场的作诗方法的中世文学理论,经过黄庭坚为首的诗人群体的反动,成为了我们目前依然浸润其中的主流古典诗歌理论——一个创作者首先必须是一个良好的读者。这个转变的最大动因是什么呢?作为一个文化现象,其原因要返回物质生活——印刷术的发明与广泛运用。随着大量文本的印刷出版,带来了以下现象:一、书籍成本的下降,二、原本意识的出现(对于从手抄本继承而来的大量异文的焦虑),三、对于诗文源流的兴趣(“无一字无来历”说的基础,便是大量稳定的文本同时存在),四、传媒的出现……
  •     《万卷》一书的副标题是“黄庭坚和北宋晚期诗学中的阅读与写作”,参照英文原版,书名为“Ten Thousand Scrolls: Reading and Writing in the Poetics of Huang Tingjian and the Late Northern Song”,则三联版书名大成问题。首先,“诗学中的阅读与写作”,对于中文语境,实在难于理解。“诗”可以阅读和写作,“诗学”的阅读与写作如何可能呢?提要中说,“(黄庭坚)诗学理论和实践的核心,是试图找到一种新的阅读和写作方法”。“诗学实践”和“方法”均很要紧。理解有障碍的地方,往往隐藏着错误。英文书名的直译,大概是“万卷:阅读与写作在黄庭坚诗学中和在北宋晚期”。“诗学”的定语,应该是“黄庭坚诗学”,而非“黄庭坚和北宋晚期诗学”,次序的颠倒,含义大不相同。“北宋晚期诗学”,书中讨论过吗?确实,此书英文书名如何妥当地翻译过来,值得琢磨。如何能概括准确又避免过长,并不容易。这里试译为——“万卷:黄庭坚诗学及其时代的读书与写作”。不用“阅读”对应“Reading”,是因为“读书”一词对于古人而言更为确切。“读万卷书”也扣合了本书正题的意旨。相信书名还会有更好的译法!诸君教我。

精彩短评 (总计18条)

  •     宋诗的精魄
  •     看来以前对黄庭坚及其江西诗派误解很深额,呵呵。
  •     从书中可以读出很强的研究对象的时代感。可能议题的过于集中导致整体感知偏浮泛,尤其是写作的实践讲的不够。宋代作为阅读史的考察对象的确很有趣,所以既然写的相关背景较多,那么直接从阅读史切入会不会更好?"文本越充沛易得,其拥有和消费之间的关联则变得越弱"(P204),倒应是囤书事业之戒。
  •     强调的是对阅读和写作方法以及印刷术的关注。作者的写作基础建立在“新的学术思潮”之上,即《剑桥中国文学史》所强调的文学观念和诗学思想的形成与物质文化状况的密切联系。这之间有一定联系,但是否确如欧美汉学家所强调的这般尚有待商榷。有不少的文本误读。另外,这书应该是作者自己根据英文版翻译而来的,可是行文拖沓,从句套从句,读着都忍不住还原所使用的英语句式。
  •     问题真不少……刨掉误读以外,论证真心很单薄……一个完全可以被认可的结论,其实也不是那么好论证的呢
  •     一本好书的价值,不在于它多么完美,而在于他给阅读者本人带来多少满足和启发,满足少,启发多,是最美妙的;满足多,启发少,也不错。这本书给我的启发颇多,也让我感到满足。作者是宇文所安的弟子,暂时无法超过老师,但已经有了宇文的味道,将来,不久,也许值得期待。
  •     很有启发,但囿于体例和转译,文风很艰涩,很多话读起来觉得生硬奇怪,虽然要说的意思不过平平。绪论极其好,对文学史的思考到位。全书讨论的问题也很巧,且不是很大:思想,或者说文学,与印刷、传媒(这在晚清民国一段的相关研究更多更充分)等物质生产文化之间的渗透、纠缠,这种具体语境里互动展开的过程和影响是怎么样的。因为更多讨论黄庭坚的诗学,故对北宋其时的社会状况涉及不多,引证材料也是以诗集为主,读来有点隔。第四章对读书活动予以一种仪式化的观察与描述,有趣,或许是一种人类学表演理论的影响。对某些诗的具体解读有意思,很引人思考,发现之前未曾注意的细节。各章节标题很熨帖,既提纲挈领,又能引起恰当微妙的联想,确实非熟读黄山谷诗者不能为也。王是M老师的“师姐夫”,是乐黛云、宇文所安的学生,呵呵。
  •     小失望。一则材料略嫌单薄(尤其前半部分),论述时不免过分稀释、强为之言;二则前三章与后两章颇有割裂感,更不提有标题党之嫌的书名。山谷诗学与北宋晚期的印刷文化这两端并没有彻底打通,只能说是“仿佛若有光”;而观全书用意,当正是要在二者的交界处立说,可惜每逢关节处便有顾左右而言他之感。相较之下四五二章稍好些。《斧柯》一章存疑之处颇多。
  •     第一次读这种书,读的这个费劲啊,不过感觉真是本好熟!学问做到这个程度,就算不枉此生啦!
  •     之前讀過英文原版了,再讀一遍中文版吧。向在UO的導師致敬~#2015緩緩讀#019
  •     一本论述顺序很可疑的书,看书名以为是文化研究式的研究印刷术的书,但大量篇幅其实是非常文学研究地在讨论黄庭坚的诗学......其实如果换掉书名,将书五章顺序调换,倒是可以看到一个层层推进由社会外部语境进入内部文学观的学术作品......此外,莫砺锋在这个领域的阴影真是无处不在,吼吼~
  •     看导言即可。二、三章写得较好,提示处颇多。
  •     复杂精细的分析,很有西方的逻辑思维的特征。值得多啃几遍。
  •     问题提得很好,但解决得一般
  •     “读书破万卷”本属唐人夸张的修辞,但在印刷术普及开的十一世纪已具有了物理现实性,因此黄庭坚就“读书破万卷”展开的诗学讨论本身就存在某种微妙张力。由此切入来讨论书籍数量的几何增长与当时士人的阅读兴趣之间的关系,作者不落俗套,清新可喜。第四章关于写本时代象征性、仪式化的读书活动的描述,挺好玩儿,没人说过。然而和大多数当代汉学家类似,创建和胡话起飞。可能由于问题的提出和落脚都在诗学观念,讨论阅读史时所用材料局限于集部、尤其是个人文集的刊刻和阅读,缺乏更广阔的社会视野,因此很多结论其实是须打折扣的,格局也嫌小了,可给三星半。
  •     
  •     不好。
  •     作者一生的最高成就大概就是译出了《东方学》吧……脑洞当然不错,不过没有量化数据的支撑、还是避免多下宏大叙事的判断为妙。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