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索格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5年7月
ISBN:SH10256-124
作者:Saul Bellow
页数:493页

内容概要

索尔·贝娄(Saul Bellow,1915-2005)美国作家。生于加拿大魁北克省的拉辛,在蒙特利尔度过童年。1924年,举家迁至美国芝加哥。父亲是从俄国移居来的犹大商人,贝娄是家中四个孩子中最年幼的一个。1933年,贝娄考入芝加哥大学。两年后,转入伊利诺斯州埃文斯顿的西北大学,获得社会学和人类学学士学位。同年,赴麦迪威的威斯康星大学攻读硕士学位。自1938年以来,除当过编辑和记者,并于二次大战期间在海上短期服过役外,他长期在芝加哥等几所大学执教。现任芝加哥大学教授和社会思想委员会主席。
从1941年到1987年的4O余年间,贝娄共出版了9部长篇小说。早期创作有结构优美的《挂起来的人》(1944)、《受害者)(1947),颇为评论界注目。《奥吉·马奇历险记》(1953)的出版,使他一举成名,奠定了他的文学地位。由于他把“丰富多彩的流浪汉小说与当代文化的精妙分析结合在一起”,这部小说成为当代美国文学中描写自我意识和个人自由的典型之作。其后,陆续出版了《雨王亨德森》(1959)、《赫索格》(1964)、赛姆勒先生的行星》(1970)、《洪堡的礼物)(1975)、《系主任的十二月》(1981)、《而今更见伤心死》(1987)、《偷窃》(1989)等。这些作品袒露了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精神苦闷,从侧面反映了美国当代“丰裕社会”的精神危机。其中《赫索格》成为美国轰动一时的畅销书。此外,贝娄还出版过中短篇小说集《且惜今朝》(1956)和《莫斯比的回忆》(1968),剧本《最后的分析》(1965)以及游记《耶路撒冷去来》(1976)、散文集《集腋成裘》(1994)等。
贝娄的一生可以说是集学者与作家于一身,他在创作上继承了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某些传统,并采用了现代主义的一些观念和手法,强调表现充满矛盾和欲望的反英雄。他曾三次获美国全国图书馆,一次普利策奖奖;1968年,法国政府授予化“文学艺术骑士勋章”;
1976年,由于他“对当代文化富于人性的理解和分析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作者简介

本书是索尔·贝娄的代表作,在他的整个创作历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它真实地表现了中产阶级知识分子在现代社会中的苦闷与迷惘,追寻和探索。这也是他涉及社会问题最多的一部小说,内容丰富,寓意深刻,分析精妙,手法多样,是贝娄小说叙述艺术的典范之作。它深深地打动了广大的读者,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得到了普遍的好评,为此获得了1965年美国全国图书奖,还被英国读者选为战后十二部用英语创作的最佳小说之一。  《赫索格》是贝娄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是作为“高级趣味”而轰动一时的畅销书,在作家整个创作历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主人公赫索格是一位大学教授,为人敏感、善良,但是现实生活给予他一连串的打击,家庭的婚变,社会的摒弃,使他对世界的现状极端沮丧,精神濒临崩溃的边缘。他只能写许多不寄出的信以发泄内心的积郁,诉说个人的见解。他苦闷的中心是在他生活的这个混乱的世界上,找不到赖以生存的立足之地。小说真实地表现了中产阶级知识分子在现代社会中的苦闷与迷惘,追求与探索。这也是他涉及社会问题最多的一部小说,内容丰富,寓意深刻,分析精妙,手法多样,是贝娄小说艺术的典范之作。


 赫索格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译者的语言功底不错,读起来文气很好,但对于这本知识分子小说,其文化背景和学术圈的基本知识显然力有不逮。只能对康德、黑格尔、卢梭、海德格尔这样的人莫名地添加一句话的注解,而对托克维尔、齐美尔、帕斯卡尔、蒂利希、别尔嘉耶夫等人一概搞不清通译,更不用说比较专业的概念术语了。如果说这在1985年的漓江版尚可原谅,在此后的河北教育、上海译文等版本中丝毫不改,实在说不过去。就算这是小说不是学术著作,至少像“红灯区”这种词,就应该把初版加的注(“指妓院很多的地区”)删掉了吧……
  •     死亡死去——再活――又死――活 没有人,就没有死亡 你的灵魂要下跪么?也有好处。擦地板 对付傻瓜要用他的傻办法,免得他自以为聪明。对付傻瓜勿用他的傻办法,免得你也象他一样成为傻瓜。两者试着选择一个。 据沃尔特.温彻尔告知,巴赫在创作安魂曲时套着白手套。 我无话可说 悲哀是懒惰的一种 赫索格一直想疯掉,他换了好几个精神病医生,可是他的精神状态只是濒临崩溃的边缘――或者在常人看来介乎崩溃的边缘。 赫索格仔细回顾、反复温习曾经的人生,他觉得完蛋了,自己的人生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悲剧。他是一个坏丈夫,两次失败的婚姻足以证明这一点;他对待第一个妻子戴西不好,作为报应,他的第二个妻子马德琳就要把他搞垮;对儿女,他慈爱,但是失职,所以还是个坏父亲;对于父母,他忘恩负义;对于国家,他漠不关心;对于兄弟姐妹,他平时很少往来;对朋友,他自高自大;对爱情,十分疏懒;说起聪明才智,他愚昧迟钝;对于权力,毫无兴趣;对自己的灵魂,不敢正视。 赫索格躺在沙发上这样严格的作着自我批评的时候,感到十分得意,他伸了一个懒腰。他想――尽管如此,我们每个人不是仍有不少迷人之处吗? 有一阵子,赫索格凭借过去在学术界的威望,在纽约的一所夜校给成年人上“浪漫主义的由来“的课程。他的学生们有幸看到赫索格在春天温暖的840个小时里渐渐的陷入渴望、固执、愤怒和混乱――他讲课的时候常常会久久的发呆,什么也不说下去,甚至干脆停下来,喃喃的说声“对不起……”,然后从怀里摸出钢笔,趴在吱吱嘎嘎作响的讲台,在一些碎纸片上写起来。赫索格当时的样子好象是在和空气中只有他能看到的一个对手争持、辩论,看上去就象在经历痛苦。全班所有的学生都瞪着眼睛看着他,等着他,三分钟、五分钟、鸦雀无声。 赫索格采用着一个自己觉得很了不起的办法在疏通自己的思路,他随时随地的写信,给自己写信、给朋友写信、给认识的或者不认识的任何人写信、给所有在世的或者不在世的人写信,甚至给上帝和总统写信……这些信都放在他四处漂荡时随身携带的手提箱里。当赫索格打开箱子,抓起一叠空白的信笺,忽然想起父亲说过的话 一只狗快要淹死的时候,就给他一杯水喝。 赫索格依然忠于文明,依然反对极端主义,但是他已经背离了温和、稳健、实用主义盛行的中产阶级。所有能够极端刺激中产阶级情欲的东西都失去意义,“微笑的牙齿是饥饿的武器暴君疯狂的渴望看到他周围的尸体。” 赫索格第二次的婚姻开始的时候,屈服于马德琳层出不穷花样繁多的种种念头,辞去了原有的教职,用父亲留下的2万美圆遗产在乡下购置了一幢小楼……平静的日子没过多久,马德琳牵着他的鼻子返回繁华的城市,搞垮了他的性功能后,以一种处心积虑小心翼翼的态度将他们的婚姻维持到最后一分钟――她宣布她从来没有就爱过他,然后彬彬有礼的将他从家庭里驱除出去。 他渴望疯狂,以为自己已经崩溃了……但是这时候他距离自己的灵魂和内心却从来没有这么近过。赫索格返回到破败的乡下小楼,他的书、英国骨灰瓷器、新家具,被马德琳玩具一样摆弄然后抛弃的一切,都交给了田鼠和昆虫的牙齿。赫索格睡在地板上,睡在吊床上,睡在花园的草丛旁,凌晨五点醒来的时候,常常会觉得星星是会发光的液体。他围着房子走了一圈,透过蛛网密集的一面玻璃窗看着自己的脸,有多久没有看过自己的脸了呢? 什么也看不清。 上帝往来于人的灵魂中,而人也往来于他人的灵魂之中 当时,我认为我不应该一人独处,我同意了你的意见。其实,我被该独自一人生活的。你给我的安慰越多,我离鬼门关就越近 为我骄傲的愚蠢行为复仇 个性,只是一种固执幼稚的自大狂 (索尔.贝娄《赫索格》 漓江出版社) 2001.4.20 
  •     贝娄是个浅薄的家伙,对于自己的灵魂看的很了不起,一边骄傲一边有自私无聊,但富于洞察力,也是因为他无法忍受自己的浅薄,他一生都在为自己的性格上的或者内心里的不能疯狂而自责以及想在灵魂的疯狂里沉醉。。。因为我和他一样。。所以我评价他就是在说我自己。

精彩短评 (总计25条)

  •     Bellow的代表作之一
  •     应该是我这个寡闻的人读的第一部长篇现代派小说吧?很有意思,用大段的回忆、内心独白和所谓的「写信」来编织「学人小说」是很合宜的。最奇妙的体验是,当我昏昏沉沉的时候,最适合读这小说,读着读着就睡过去,在浅睡中却似乎在补足小说的内容。当然,读得太囫囵吞枣了,以后还要细读。
  •     我家收藏
  •     为什么不读经典
  •     过到赫索格这份上还没发疯,才是真正的大龄文艺男青年。
  •     向毛主席保证这本书我确实是很早很早很早以前买的……现在再读……真是……阿米巴巴妈咪哄思密达……。要是有电影,是不是尼古拉斯•凯奇来演那种……
  •     平生最爱,之一.当年冲进漓江出版社才买到,后来在贵阳旧书店发现一地都是...
  •     百无一用是书生
  •     感动一直在起伏,然后我站出来审视自己,这样里面就不会太杂乱。清晰和客观见证麻木的路段。现实很荒诞,对,现实很荒诞
  •     信息量很大的小说,确实读的心烦意乱
  •     意识流读得最舒服的。如颁奖词所讲,“丰富的思想,闪光的冷嘲,欢闹的喜剧,明达的同情”
  •     知识分子~
  •     暑假读书:建议每个教授或想当教授的人都来读读它……
  •     第1个版本
  •     《莱尼和他们》比《赫索格》结构要好。
  •     它指向一小部分读书人这些人或许有个暧昧的名字 知识分子
  •     经典
  •     看的是这个版本,妈妈的书
  •     1976 “现在,他对任何人都不发出任何信息。没有,一个字都没有。”——论喋喋不休的无敌艾伦如何在塔可夫斯基式乡间别野里得到片刻内心平静与心灵救赎——首先,你得有这么一爿屋子~
  •     赫索格是个高深的知识分子,无时无刻不在思考着形而上学的问题:人类、历史、宇宙。但是确实生活上十足的失败者。尤其是在爱情上。 有时觉得自己也跟他差不多,想太多了,就失去了激情。大智若愚,被对方当成傻瓜。要不就是让人觉得无聊。 看到他接受雷蒙娜,我感到很欣慰。
  •     图书馆借来看过一点,写得蛮好玩的,那个知识分子~
  •     6元
  •     20141209阅毕。没人觉得这部长篇很啰嗦么?还是更爱雨王~
  •     这本书简直没法读英文版。
  •     1991年7月19日 树人书店邮购,也没有想像中的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