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本色

出版日期:2016-8
ISBN:978754958317X
作者:桑兵
页数:432页

内容概要

桑兵,河北威县人,历史学博士。历任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任中山大学逸仙学者讲座教授。出版《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清末新知识界的社团与活动》《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孙中山的活动与思想》《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庚子勤王与晚清政局》《晚清民国的学人与学术》《治学的门径与取法》等专著。主编《近代中国的知识与制度转型》及同名丛书、《清代稿钞本》等。合编《戴季陶集》《近代中国学术批评》《近代中国学术思想》《国学的历史》《读书法》等。

书籍目录

绪论:不分科的专题研究
一 专题与专家
二 问题与系统
三 专门与总汇
四 贯通与专精
从科举到学堂的中西学之争
一 教育与“教”“育”
二 新学堂与旧学校
三 纳科举于学堂
拒俄运动与中等社会的自觉
一 “中等社会”的出现
二 两种解读
三 激进路线的凸显
四 应用与争议
先锋与本体的冲突——壬寅浔溪公学第二次风潮述论
一 风潮前史
二 风潮起因
三 曲突徙薪
四 调停失败
五 影响深远
天地人生大舞台——京剧名伶田际云与清季的维新革命
一 千丝万缕保皇会
二 不知不觉革命党
盖棺论难定:张之洞之死的舆论反应
一 文本来源
二 取材准则
三 看法各异
四 影响预测
清末城镇结构的变化与商民罢市
一 “ 城镇”的地位及其结构变化
二 罢市的类型与影响
三 罢市的效应与趋向
民国开国的歧见、新说与本相
一 逊位还是退位
二 帝制与共和
三 单一制与联邦制
四 总统制与内阁制
“北洋军阀”词语再检讨与民国北京政府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 军阀”词语产生的再检讨
三 “ 北洋军阀”词语产生的再检讨
四 “ 北洋军阀”的谱系
五 奉系的加入与北洋正统
六 北洋与北洋政府
七 北京政府时期的民国史
世界主义与民族主义——孙中山对新文化派的回应
一 外来影响
二 内部响应
三 分歧与一致
孙中山与科举制
一 无缘科第
二 科举考试的利与弊
三 变科举为专门之学
四 科举制与单立考选权
南浔·湖社与国民党
一 南浔与国民党
二 湖社与南浔
三 湖社与国民党
四 几点议论
“华南”概念的生成演化与区域研究的检讨
一 华南概念的晚出与限定
二 “ 华南”的涵盖与演化
三 日本的南进政策凸显华南
四 广州为华南中心的初显
五 区域研究的本旨与流弊
国民党在大学校园的派系争斗
一 相煎何太急
二 校园烽烟
三 河东河西
四 国共进退
1948年中山大学易长与国民党的派系之争
一 学潮与倒王
二 朱家骅与王星拱
三 朱家骅与CC派
人名索引
征引文献

作者简介

本书由作者近年陆续写成并发表于各种学术期刊上的文章结集而成,我们选取其中关涉“晚清民国政治、社会与文化”这一主题的文章共计十四篇独立成书,主要篇目有《从科举到学堂的中西学之争》《先锋与本体的冲突——壬寅浔溪公学第二次风潮述论》《天地人生大舞台——京剧名伶田际云与清季的维新革命》《盖棺论难定:张之洞之死的舆论反应》《清末城镇结构的变化与商民罢市》《民国开国的歧见、新说与本相》《“北洋军阀”词语再检讨与民国北京政府》《世界主义与民族主义——孙中山对新文化派的回应》《“华南”概念的生成演化与区域研究的检讨》等文,汇集了近代史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对于我们重新认识晚清民国这阶段中国社会的转型有重要的启发。
用后来的特定分科观念眼界考察并不按照分科发生演化的历史问题,如何顾及历史上人事本身具有的各个层面及其相互联系,而不至于为了将就分科的范围先入为主地取舍材料以致肢解了事实,或者说,如何才能善用分科的长处,同时又不受其局限而导致偏蔽,尽可能依据各类相关材料,梳理史事本来的时空联系,由全过程和各层面最大限度地展现历史本相与前人本意,实在是治史能否得法的一大关键。
——桑兵


 历史的本色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遥想五年前,辞职离开了百年老字号的某局历史编辑室,就是对传统的学术出版丧失了信心。编辑除了对发稿的文字负责外,无论是在前期的选题策划还是后期的营销和发行上,几乎都可无所作为,也无须作为。首印几千册,认真核对引文、严格把控编校流程,能做出一本让作者满意、符合学术规范的书,也就算是一个优秀的学术编辑。可我就是不甘心。一本好的学术书,理应有更多的读者。即便它所讨论的议题,看上去跟当下的任何热点搭不上关系,但是它提问的方式,以及整个论证的过程,一定能提供给“普通读者”一种不同的视野和思考方式。对此,一位我非常欣赏的学术编辑这样回应我:“学术书,有它自己的命运。人为地推,基本是无用功。很多作者本人也不在意有多少人去阅读它、甚至读懂它,所有的价值,都在N年后留待后学检验,你这样的心态,累,也无益。”可我是个死心眼的人,依然“不甘心”,总觉得,在理想国,一本学术书,应该会有更多的可能性。在这里,也许它能找到更多的读者。在那三千册、五千册之外,在专业读者和图书馆资料室之外,可能有更多人愿意拿起它。但当桑兵老师这本书《历史的本色:晚清民国的政治、社会与文化》已经扎扎实实握在我手里的时候,我发现,要实现这些可能性,还是好难。首先,这不是一本可以通过两三句话概括出“主要内容”和“核心观点”的书。它由十四篇主题各异的文章构成,有探讨晚清科举制废除、大兴新学的《从科举到学堂的中西学之争》;有探讨今天我们所谓“中产阶级”在晚近社会形成的发端,即“中等社会”是如何形成的《拒俄运动与中等社会的自觉》;还有讨论大家耳熟能详的晚清洋务派代表人物张之洞的《盖棺论难定:张之洞之死的舆论反应》……此外,还有考辨“北洋军阀”、“华南”、“世界主义”、“民族主义”这类我们今天已经不假思索地使用的概念,最初被谁发明、使用,在何种语境下被讨论的文章,作者透过深入历史文本、以时间脉络去还原这些词汇从无到有的过程,希望透过不同的切入点来探讨晚清民国的思想、学术和社会,这三个领域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以及它们彼此之间产生了怎样复杂的互动。全书并无结论性的断语,可以为这个阶段的大历史写下提纲挈领的几字箴言。所以在这本书的文案和宣传语中,你几乎找不到任何可以让读者迅速掌握“要点”的语句。其次,这是一本很难约到合适的书评来推广的书。要么就是专而又专的期刊学术文章,要么就是不可说、不可论的畏难表态。我曾跟几位非常喜欢桑兵老师的读者交流,他们有的是桑老师的学生、已经在大学教书,有的是正在学校念书的学生。他们真诚地跟我说,“桑老师的书,真的很棒,但是写书评,我们的功力不够”。但我还是想说,这真的是一本值得你拿起来的书。就在你观看奥运会比赛直播的间隙,满目刷屏关于爱国主义、民族主义、世界主义的讨论;大家在热议是该先感谢祖“国”还是先感谢“家”人;是该强调体育精神、个性张扬还是民族荣誉感、国家软实力时,我觉得,我们可以翻开这本书,读读这一篇《世界主义与民族主义——孙中山对新文化派的回应》。1895年甲午战争后,“世界”这个词才比较频繁地被提出、使用;到了1902年,“民族国家”这个词才开始出现,然而,围绕着“世界主义”与“民族主义”的讨论,早在民国初年,就已经有过热烈的讨论。如果说,19世纪末期、20实际初期“民族主义”还是“世界主义”的纠葛背后,反映的是晚清民国变动剧烈的中西关系。那么,一百年后,当我们再讨论家国观念、民族主义,这样的概念时,反映的又是哪一种变化了的真实语境和历史现实呢?这样的思考,我觉得既有趣,又必要。如果你能耐下心读完正文后面所附“清单”开列出的民国史料,就会发现,即便是对于同一个问题、同一个人前后的表述都有着巨大的差异(甚至说有明显的前后矛盾之处)。我们若不能把握历史本来的脉络,回到这些言论具体发生的环境中去还原这些概念、言论背后真实发生的历史事实,不去探究这些人是在什么情况下、针对什么事件、面对哪些听众or 读者表达这些思想;那么,结果势必就像我们今天在社交媒体上看到的一场场鸡同鸭讲的激烈论战一般,表面大家都是在讲一件事,可前提、立场、标准均不一样。“清单式”阅读除了帮我们填充大量的碎片时间、营造出一种每个人的知识都仿佛正在一条条累加的假象外,也可能会让我们变得越来越懒惰。如果我们只是满足于“断章取义”式的阅读,那么,从歪曲历史,到误读当下,只是时间的问题。而这,正是我们需要历史学家的原因,透过他们解读、编织史料的方法,我们学习,重新认识我们自己。以下是从桑兵老师书中所涉史料中选取的,一百年前,国内外的学人,针对“世界主义”、“民族主义”发表过的言论:梁启超梁启超《欧洲心影录·中国人之自觉》(1898年)我们的爱国,一面不能知有国家不知有个人,一面不能知有国家,不知有世界。我们是要托庇在这国家底下,将国内各个人的天赋能力,尽量发挥,向世界人类全体文明大大的有所贡献。将来各国的趋势,都是如此。我们提倡这主义的作用,也是为此。梁启超《历史上中华国民事业之成败及今后革进之机运》,《改造》第3卷第2号。(1921年)盖我国本见有世界,不见有国家,故凡人类因有国家所受之恶结果,我国民受之殊鲜,虽然,同时人类因有国家所受之良结果,我民受之亦鲜焉。此种世界主义的理想,我国民五千年来,皆恃此为成功之一大根原。及至十九世纪,国家主义成为天之骄子,我国民舍其故步而谋学步焉,与我固有之国民性不相容,学焉未睹其利而先承其弊,于是演一大失败。蔡元培蔡元培《中等修身教科书》(1912年5月)人民之爱国心,恒随国运为盛衰。大抵一国当将盛之时,若垂亡之时,或际会大事之时,则国民之爱国心,恒较为发达。国之将兴也,人人自奋,思以其国力冠绝世界,其勇往之气,如日方升。……蔡元培《<国民杂志>序》(1919年1月)以一国比于世界,则亦为较小之群。故为国家计,亦当以有利于国,而有利于世界,或无害于世界者,为标准。而所谓国民者,亦同时为全世界人类之一分子。苟倡绝对的国家主义,而置人道主义于不顾,则虽以德意志之强而终不免于失败,况其他乎?愿《国民》杂志勿提倡极端利己的国家主义。胡适胡适《国家与世界》,(1913年4月日记)吾今年正月曾演说吾之世界观念,以为今日之世界主义,非复如古代哲学家Cynics and Stoics哲学家所持之说,彼等不特知有世界而不知有国家,甚至深恶国家之说,其所期望在于为世界之人(A citizen of the world),而不认为某国之人。今人所持之世界主义则大异于是。今日稍有知识之人莫不知爱其国。故吾之世界观念之界说曰:“世界主义者,爱国主义而柔之以人道主义者也。”胡适《国家主义与世界主义》,(1916年10月26日日记)今之大患,在于一种侠义的国家主义,以为我之国须凌驾他人之国,我之种须凌驾他人之种,凡可以达此自私自利之目的者,虽灭人之国,歼人之种,非所恤也。凡国中人与人之间所谓道德,法律,公理,是非,慈爱,和平者,至国与国交际,则一律置之脑后,以为国与国之间强权即公理耳,所谓“国际大法”四字,即弱肉强食是也。此真今日之大患。……爱国是大好事,惟当知国家之上更有一大目的在,更有一更大之团体在,葛得宏斯密斯(Goldwin Smith)所谓“万国之上犹有人类在”(Above all Nations is Humanity)是也。陈独秀陈独秀《学生界应该排斥底日货》,《新青年》第7卷第2号,1920年1月1日。开口一个国家,闭口一个爱国;这种浅薄的自私的国家主义爱国主义,乃是一班日本留学生贩来底劣货(这班留学生别的学问丝毫没有学得,只学得卖国和爱国两种主义)。现在学界排斥日货底声浪颇高,我们要晓得这宗精神上输入的日货为害更大,岂不是学生界应该排斥的吗?罗素罗素来华及其演讲,在青年学生中引起很大反响,1924 年北京大学以学生为主要对象所做的民意调查显示,作为“中国之外谁是最伟大的人”。罗素(1920年10月至1921年7月在中国讲学期间发表讲话)民族主义的崛起拦腰斩断了工业大生产自然地国际化的去路。而且,根源于“非理性的本能”的爱国心和民族主义在现代世界与工业大生产奇异地结合在一起,一方面,民族主义激发着工业大生产以国家为单位进行残酷的竞争;另一方面,工业大生产中激烈竞争又使民族主义这种“合群/ 敌对本能”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世人如果没有及时醒悟过来,共同建立新的世界秩序,人类在不远的将来就会在民族战争中自我毁灭。罗素The Prospects of Industrial Civilisation(《工业文明的展望》)(1923年)民族主义的本质是人们将本民族与他民族对立起来的一种敌对情绪。孙中山孙中山(1921 年6月讲话)有谓欧洲各国今日已盛倡世界主义,而排斥国家主义,若我犹说民族主义,岂不逆世界潮流而自示固闭?不知世界主义,我中国实不适用。因中国积弱,主权丧失已久,宜先求富强,使世界各强国皆不敢轻视中国,贱待汉族,方配提倡此主义,否则汉族神明裔胄之资格,必随世界主义埋没以去……故兄弟敢说中国欲倡世界主义,必先恢复主权与列强平等;欲求与列强平等,又不可不先整顿内治。所以众“伙计”今日要行积极民族主义,更要如日本之大隈、井上之两位苦志学生,方能有用,方能为中国主人,方能去提倡世界主义。孙中山(1924 年2月讲话)世界主义,就是中国二千多年以前所讲的天下主义……大凡一种思想,不能说是好不好,只看他是合我们用不合我们用。如果合我们用便是好,不合我们用便是不好;合乎全世界的用途便是好,不合乎全世界的用途便是不好。世界上的国家,拿帝国主义把人征服了,要想保全他的特殊地位,做全世界的主人翁,便是提倡世界主义,要全世界都服从……如果民族主义不能存在,到了世界主义发达之后,我们就不能生存,就要被人淘汰。……强盛的国家和有力量的民族已经雄占全球,无论什么国家和什么民族的利益,都被他们垄断。他们想永远维持这种垄断的地位,再不准弱小民族复兴,所以天天鼓吹世界主义,谓民族主义的范围太狭隘。其实他们主张的世界主义,就是变相的帝国主义与变相的侵略主义……

精彩短评 (总计9条)

  •     桑兵的论文集,本书除了绪论为专门撰写之外,剩下皆为平日论文结集,时间大体为晚清至民国,内容则涵盖教育史、政治史、社会史和思想史等多领域。这就使本书显得内容比较松散,主题也不统一,论文质量也不完全一样。挑其中几篇值得关注的论文,比如新学堂里的知识新旧之争,其实这个题目就很有趣,晚清改革一个重点就在于教育,这不仅在于教育本身,而且还涉及到政治制度问题,教育人才应该走向专业,还是走向政治,因此讨论教育就不仅仅是教育史而且还是政治史的内容。民国初期的对于民国的认识问题,辛亥革命作为政治事件,如何认识也是涉及到政治史与思想史的交叉问题。至于民国时期,教育史内部,关于政治议题的讨论,其实也是延伸学术史与政治史的交叉。因此,我们看这部书,虽然没有固定的主题,但是桑兵关注的关键词还是保持着延续性。
  •     第365页 印刷问题,《费正清对华回忆录》是Chinabound: A Fifty Year Memoir,不是China bound。
  •     扎扎实实的学术书
  •     桑兵不擅長寫書,只擅長寫論文。
  •     不分科的专题研究。桑兵对晚清教育史的专题研究为历史 政治 社会 文化 教育 学科的研究都提供了新的贯通的思路
  •     最好还是读论文,方便省事,摘要与脚注也都有。
  •     旧文汇编,足见研究领域
  •     有些琐碎,大而无当;学术语言,不够精炼。
  •     个人论文集,有意思的是桑大师还在绪论里为当今学术体制只重专著而漠视论文集大发感慨,这倒是比后面那些正儿八经的学术论文更重要的话呢。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