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蔭下

出版社:南天書局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01-7
ISBN:9789576385773
作者:许烺光
页数:333页

内容概要

许烺光,心理人类学开创者之一,美国人类学会会长,中央研究院院士。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序论
第二章 阴宅和阳宅:灵魂和凡人的居所
第三章 祖屋檐下的生活与劳动
第四章 续香火
第五章 家族的繁衍
第六章 祖先的生活
第七章 与祖先进行交流
第八章 学习祖先的方式
第九章 祖先的庇荫
第十章 文化与人格
第十一章 更加广阔的中国
第十二章 中国的血缘,人生及社会变迁
附录
文献选读
索引

作者简介

由华裔人类学家许烺光撰写的《祖荫下》出版后在西方学术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书中以西镇“民家人”的家与亲属制度作为代表 ,分析整个中国情况的做法也由此受到了广泛的争议。对西镇的重访发现经历了 50多年变迁的西镇仍然生活在“祖荫下” ,他们在七月祭祖的同时 ,会在正二月间祭 拜当地的保护神———本主。他们的认同也存在着编撰家谱所呈现出的“汉人族源认同”与强烈的“白族认同”两个方面 ,是一种“双重认同”。“祖荫下”生活着的是一群不能仅仅用“汉人”来理解的多元文化群体


 祖蔭下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就像是物理学家或者数学家,他们总是力求在自然规律中找到最简单的公式比如牛顿三定律。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也是,他们试图在复杂的人类中找到共通的属性,而人性远比自然规则来的更难以捉摸。每一个时期、每一个种族、每一个个体…都是那么不一样,但他们总能在千头万绪中抽出逻辑。《祖荫下》,就将中国宗族家庭这个体系剖析的十分透彻。虽然只是从喜镇这个中国名不见经传的边陲小镇来写,但是似乎透露着整个中国的社会结构和历史变迁。 在《祖荫下》,作者主要讨论了父系社会中,祖谱带来的人际关系、经济关系、和文化影响等。作者将活在“祖宗保佑”下的人剖析的十分透彻,那些早已过世的祖先,以一种几近信仰般的存在继续活在后代中,并且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家业的成败都赖以祖先的庇护。在哪些已死去的东西中,中国人不断挖掘出让它继续“活着”的机会,但凡可以以此来安慰自己,让自己更心安理得生活着—不管是活的失败还是成功—都可以拿祖先来当挡箭牌。一方面是中国传统以来儒家“孝”文化的影响,死者为大。同时,也体现了佛教文化的渗透,强调人生死的轮回,人努力的活着是为了死时的更好一些,而死者将影响着家庭甚至整个后代。但这社会上总有一部分人,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是得不到祖先庇护的。比如远走他方并无从得知祖先信息的人,和一些被族人踢出祖谱的人,那些“祖荫外”的人都是怎么生活,心理状况如何?如果作者将这些描写的更详细,可能更容易突出“祖荫下”的重要性和普遍性。文化其实和时尚一样,也具有流行性和实效性。比如在本书中,作者提到的一些社会规则在现代社会都难以实施,也可以说是不再流行,并逐步被淘汰。但文化和时尚还有一个区别就是,文化是螺旋式向前发展的,但时尚则是循环往复并以复古为荣。所以文化之所以可以被称之为文明,更有象征着认知本身的一个进步发展。而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则是在为我们记录着文化发展的路径,他们的存在,似乎在解释一个哲学问题:“我们从哪里来?”我们也许从中找到了国人心理变化的蛛丝马迹,但依然无法很好的解释,我们从何而来?这可能是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等一系列学科存在的意义。也是人类存在的意义。不为那些死去的而活着,但在死后,要为活着的点一盏微弱的
  •     这本书,一直立志要看,结果还是拖到了下田野之前才看完,电脑上看的电子版,拖拖拉拉读了三天,费神得很,然而收获却是满满的!许烺光这个人,无论经验研究的成绩还是理论成就,都比费孝通大得多。尤其是理论上,可以说代表那个时代中国人类学家的最高水平。“心理人类学”的名头现在有点过时了,被现代后现代理论烧坏了脑子的小朋友多半会觉得什么人格、气质,多老土啊!都是井蛙之见!名词术语会过时,理论体系背后的真知灼见却是不会过时的。PSH的事情说来话长,咱们另说。单说《祖荫下》,这本书就很了不起。从一开篇,就不是一本“研究中国西南一个边陲小镇”的民族志作品的气象,而是胸怀解释整个中国社会结构和历史变迁的理论野心,这在那个时候关于中国的民族志作品中,并不多见。今人鄙陋,多半把它放在地区研究的格局下来解读,甚至跟民族学搅在一起,争论许氏有没有搞错族别——简直是混账!人家有什么义务为10几年后别人的“学术成果”负责?《祖荫下》实现其学术野心的方式,乍看有点让人打瞌睡。“富人子弟多骄堕,穷人发奋登龙门”,我心想这“理论”不是活脱脱的一出传统戏文么?包装了一层“人格”出来,就变成社会科学啦?可是最后的三章,许氏硬是给你来了个大变活人的戏法,本来很浅的东西,与历史和政经一挂钩,立刻闪烁出灼人的洞见,显示出许先生胸中的丘壑。不管那些地位人格之类的微观分析,我们把从喜洲得来的结论当做是理论预设好了,许氏的理论出发点是这样的:1,父子同一造成代际衰落;2,穷人后裔发奋,通过竞争向上登攀。这种微观动力学造就了中国的社会流动,使得长期以来的中国社会保持着健康的上下交流。但是,近代以来的西方影响打破了这种渠道。在科举废除之后,父子同一得以通过留学等渠道代代复制,从晚清到共产主义政府,上层无论如何变动,始终是富人子弟主导,并且次第致力于推动西方文化渗透,而这种渗透最终又必然威胁到父子同一。何时这种外来影响与本地传统会取得均衡呢?只能拭目以待。这个东西眼熟么?很眼熟,从小处看,就是劝善戏文呗,从大处看,就是“冲击-回应”模式呗。可是把青萍之末与鲲鹏之远结合起来,在社会科学层面上证明“无论什么改革,都是富人子弟主导的”,这就有耳目一新的功效了!再说出“中国人改来改去,其实斩的都是自己的命脉”这样的话来,这个理论的层次骤然就丰富起来了,模型具有了自反性,也就有了辩证深度,足以有效解释中国的经验事实。这个东西陌生么?很陌生!中国什么出过这种又具有本土气息,又富有历史洞见的理论了?阶级斗争理论把中国的历史割裂成碎片,否认延续性;费的理论早年只关注经济领域,晚年……不说了;林的平衡理论缺乏历史解释能力;施坚雅和弗里德曼提出的模型,都不过具有区域有效性;田汝康的批评好啊,我喜欢,不过只是个从杜尔干主义来的文化批评而已。这样兼具微观和宏观解释性的理论,实在少而又少。关键是,这还只是许氏构造其宏大理论的起步而已。而后的PSH理论,“轴”的理论,无不起源于这本据说是“西南研究”的著作。看完这本书,我明白利奇为啥要批评它了,因为他嫉妒。他喜欢费孝通,因为费最大的“长处”就是不擅长理论思考,以老老实实地提供地方材料为己任。他讨厌许烺光,因为他憎恨有人能从小地方一下得出那么大的结论,“这是我才能做的事,怎么能有人跟我抢?”大约就是他的心声吧。这本书不是没有弱点,民族志方面,生计、历史、区域交流等方面交代得远远不够,这直接妨碍了分析的深度。理论方面,貌似科学实则缺乏细节证据的概念术语(许氏为此一直耿耿于怀)纠结过多。但是作为一本论述中国家庭模式与文化心理的专题民族志,已经足够了。实际上,我觉得许氏这本书根本就是一本理论书籍,材料完全是依照理论脉络来安排的。后面的各种“再研究”要么把它当做一本“民俗志”来批评,要么把它当做一本“心理人类学”著作来继续其事业,都是抓芝麻丢西瓜的小家子气做法。这本书一定要放在许氏一生的理论建构过程中,放在他作为一名华裔社会科学家的文化背景下来读,才有可能理解其中展现的眼界和胸襟。今天读这本书,除了钦佩之外,更多的是一种惋惜。一是惋惜许氏的理论成果至今被埋没,处处奢谈“中国本土理论”的中国社会科学界尚未意识到它们的价值。二是惋惜今日的中国学者,可能再也提不出“为什么富不过三代?”这样的问题了,几十年来的剧烈动荡,早已让我们失去了对这类困扰传统中国人千百年的根本问题的敏感性。大家都一窝蜂地跑去研究社会转型、社会性别、后殖民、后毛时代,习惯了以他人之眼为自我之眼。今日的“中国人”和“中国社会”,都早已不复当年的面目。许氏的理论不复杂,也不完善,但那是从中国人的根上长出来的,至今还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解释力,这才是它真正稀罕的地方。注:虽然豆瓣水文不受版权保护,但引用还是请注明。学术圈子并不大,犯不着犯一些低级错误:)
  •     此书初版于1947年,作者是美国华裔人类学家,并曾任校长,初版书名为《祖荫下:中国文化与人格》,是作者在云南任教时在距大理下关34公里处喜洲进行田野调查的成果,无意中保存中国社会大变前的西南的传统乡村,这乡村与外界的交流导致它并不闭塞,有一定的文化代表性;1967年再版,更名为《祖荫下》,对1949年后发生在中国大陆的大变革而在序论中提出问题,在原书的内容上亦有针对性的增补。许先生在第一章“序论”即发问“一个依附亲属关系如此长久的民族怎么能在瞬息之间信仰了共产主义呢?” 且让我们来分解他的提问:“一个依附亲属关系如此长久的民族”是他在《祖荫下》此书中,在苍山洱海之间的喜洲村田野调查后得出的结论,“瞬息之间信仰了共产主义”是当时所发生的时势;“怎么能”即是许先生在前九章提供详细的田野调查细节后所需要回答的,他提供了自己的观点;是否接受他的回答,当然,在于他的证据与分析,在于读者。由分析喜洲村庄的格局、主要住宅类型内每一房间的功能、外部的雕饰开始,作者逐一带领读者去分别了解喜洲富人与穷人的日常生活与劳动之间反映出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分工;喜洲人如何续香火、繁衍;喜洲人的宗族关系、大家庭理想与不得不发生的分家现实的协调;喜洲人如何面对死亡、安排葬礼、与祖先交流,祭神、扫墓;如何延续祖辈的生活;婚娶、子女的教育。作者得出结论:父子之“同一”为决定性的关系,在喜洲这传统的乡村,婚姻关系、亲属关系、谋生活动都服从于祖先的权威,目的即是繁衍与延续祖先的生活。他从文化对个性的塑造推出此种状态下喜洲人的主要个性特点:对权威的绝对服从;对成功的强烈欲望(荣耀祖先),但局限在传统观点认可的范围之内;没有创新能力,只须按严格的权威所限定的形式和原则来试图建立一系列新的体制。如果仅止于此,这只不过是一本普通的文化人类学著作,可是作者意图回答他在序论中提出的那照应现实的问题“一个依附亲属关系如此长久的民族怎么能在瞬息之间信仰了共产主义呢?” 虽然他在第十章的三点结论中可说已经从文化心理学角度给出一部分答案:习惯服从权威的民族自然而然会服从任何一种强权体制。可是这还不够,作者在接下来的三章从外因-社会变动去寻找缘由,他引用何炳棣先生与海外其他汉学家的研究成果导出结论:自明未以来,由于社会的大变动,导致社会的流动变缓,底层社会上升的通道变窄,积蓄的忿懑成为19世纪、20世纪动乱与社会革命的诱因,也是对共产主义瞬息信仰与接下来的红卫兵运动的民意基础。许烺光先生引用何炳棣先生的结论“尽管某几位领导人能够发起一次运动,然而他们却不能肯定能否引起举国上下对这场运动的热情,能否控制这场运动?除非这场运动本身代表真正的、普遍的不满情绪。我们难道不能将这场红卫兵运动看作是近代中国社会在西方的影响下,以及社会状况无法控制的情况下,民众要求更大的社会变动的一种表示吗?再者,难道我们不能将红卫兵坚决在中国横扫一切西方影响的努力看作是他们对自身不满情绪的根源有了朦胧的认识吗?”我不仅仅佩服于许先生、何先生的对1960年代社会现实的洞见,更担心这不是对曾经发生在中国的疯狂运动的分析,新力量的制造这忿懑情绪的堆积,会否半这段话变成对既将发生事件的预言?谢谢新浪微博 @王烁对我的启发

精彩短评 (总计40条)

  •     书中探讨了许多很有趣的现象,最后提出了类似于理想型的“中国个性类型”。书中讨论了以父子为主轴,贯穿生者与祖先之间的荫庇与孝敬的大家庭生活形态。许多洞见至今还闪着亮点。
  •     那时候,有祖先的荫蔽,生时的世界就像扎在土地一样安稳,死后也便不会长久如孤云漂泊。讲喜洲镇的家庭结构及其变迁,与其形塑的基本个性结构、基本地位结构,及其背后的心理机制(权威服从\竞争)。贫富兼论,性别平衡,死生亦大;喜洲喜洲,桃源望断无觅处,岂不痛哉。需要感谢这本书。
  •     这个路径恐怕是有点问题。
  •     虽然属于传统的人类学写作方式,但是逻辑清晰,和许烺光所有的书需要结合在一起看
  •     打印的电子版 不清楚...
  •     老麻经常挂在嘴边的,怎么那个时期的中国人类学者写的书都很类似呢?
  •     从喜州出发 从婚丧嫁取等以小见大,分析为什么富不过三代及朝廷的兴衰。根源在父子同一及教育。
  •     我先省省吧
  •     打分最高就是四星。這書非常不錯~
  •     扎实
  •     民族志。讲真研究汉族的文献太多,但通篇都有价值的不多,这本算一本。昨晚一看就停不下来,虽然这本书存在时代局限性,但就像利奇讲的,其实民族志只能说是那个特定年代的这个地方。比如这本书,1940年代的中国。
  •     父子同一
  •     这个要写篇书评的
  •     基于一座西南的边陲小镇,许烺光老师力图实现对中国文化与社会的宏观层面上的探讨。关于“富不过三代”的阐释和针对父子关系的剖析,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如今,都足够有意义。当下的中国已然再无祖荫,但它的遗存仍在社会的太多个层面中生长,并在不觉间深刻地塑造着这个时代。
  •     书中提出了的父子同一性,父亲对儿子的责任是由于对于祖先的义务,儿子孝顺父亲也是出自对于祖先的义务。由于父子统一性,有地位的父亲会利用或者是无意识的让儿子获得地位而来带的好处,对儿子的不敬就是对父亲的不敬。有地位的父亲一是可能会培养儿子游手好闲的习惯;另外一个父亲很难控制周边人群出于各种利益对儿子的腐蚀,影响儿子习惯;最终富不过三代,这可能是中国社会富不过三代的一种解释吧。跟邻家的百万富翁说法有点相近,更深入一点是提出父亲不能控制周边人群出于各种利益对儿子的腐蚀。挺好
  •     通读了一遍,许烺光先生对理论的驾驭确值得我辈学习,他在当年提出的一些担忧在当今确实正在发生。
  •     希望有更多的人看
  •     甫一开篇,看得我浑身发冷。
  •     “我们必须明白,一次比一次更为激烈的变革运动只能对家庭和親属结构产生更大的影响,从而可能动摇根深蒂固的父子同一关系。”经过文革以后,除在一些农村和偏远城郊,城市中的传统中国家庭和親属结构基本消失殆尽,这是一种社会伟大的进步,在精神层面上又是一种伟大的衰退。
  •     史料价值显著,那一代人类学家与社会学家方法相通,村落图描绘,统计,社会调查,家谱分析,亲属图绘制等方法仍有借鉴意义。穷富,生死,男女。
  •     這是真正貼合中國人生活方式的田野調查方式,卻也深受西方民族志撰寫套路的影響;在田野的情境中理解田野,這是令人嚮往的理念與境界;學者對田野點的描寫真實而嚴謹,同時帶著難能可貴的人情味與良善之心。注重文化與個性,這便是心裡人類學。
  •     正文四星,附录和文献导读的构架加一星。结构主义分析法运用到中国"传统"社会中去的佳作。变迁的部分讲得不够好--庇荫外的边缘人这部分在这里是最有趣的,而许氏对此的兴趣却恰恰是边缘的…
  •     1948年第一版,1967年再版序里面作者第一个问题就是,一个依附亲属关系的民族突然就信奉社会主义了?回答是中国百姓并未都成为共产主义,中国人民只是由GCD政府领导而已。 七十年后,仍旧如此。
  •     许烺光也是希望借宗教与民间信仰来拟构中国文化后面的思维模式
  •     从西南小镇亲属和人格入手,抱负是理解传统中国的社会流动和兴衰更替,至于介于中间勾连两者的就有点弱了。这个跨度,让我想起了Separation and Reunion in Modern China,从过年回家跨到台海关系。不过反正我是当资料来看的……
  •     非常有体会的人类学作品!
  •     由於電子版時而不清晰及我懒,中間略去了一兩章未讀。问题意识很好;大致逻辑顺序是对喜洲镇的人口、民俗的田野,再由之引申到“富不过三代”的问题,再推开去讲朝代更迭与近代史中的阶级变更。缺憾和争议在于其证据不足,但作者本身也提到了。个人觉得能做出这样的研究,也就够了。
  •     不明觉厉
  •     记录了一个前现代的喜洲世界,质朴珍贵。对“祖荫之下”社会行为的观察分析在当时看来确实非常厉害,可谓“一击即中”,但以此为原点对中国人的文化个性进行归类、研究,似乎还是太简单了……当然了,现在思考“富不过三代”、“阶层流动性减弱与政治运动”等问题也仍然很有意义。
  •     父子同一,婚丧嫁娶,祖先荫庇。
  •     民国社会乡村的亲属,人格与社会流动
  •     过度预设,边缘那部分讲的太少……但诚如评论所讲,视野和气象难得一见,拖拖拉拉,终于读完。
  •     很有收获,反复多读几遍比较好~
  •     观察分析细致深入,通俗易懂,把中国宗族家庭人际关系剖析得十分透彻,逻辑性极强!经典果然是经典!
  •     讨论了为何三代而衰的问题,前后过渡略显突兀;对“大文化”的讨论和《菊与刀》一个性质;短暂流行
  •     关于宗族制度(家族制度,亲属制度)的研究有很多,他的观点最让我震动。译笔从容简洁。
  •     传统与现代之间
  •     邵老师说,努力不成功,就去怪祖宗
  •     论文参考书
  •     商业城镇的特点挖掘不足,理论预设有点过强,再版增补的最后一章引出的话题有点意思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