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设计师一样思考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
ISBN:9787508626024
作者:[美] 沃伦·贝格尔
页数:314页

章节摘录

  第二节 跨越樊篱  设计师如何寻觅并找到新的可能性?是什么让他们相信自己可以做这一切?   2.1 是跳跃式鲁莽设计,还是敏捷地智能重组?  当我们问这个愚蠢的问题时—如何用与众不同的或更好的方式做事—已作出承诺并承担了一定的风险,提问者即是解答者。  问题一旦提出,设计师对新的可能性的探索就开始了,并进入一个规范的过程。设计方法一般包括调查研究(许多情况下,包括深入挖掘人类的需求和偏好),绘制草图或制作模型并给他人分析,然后根据客户反馈和新想法来调整并改进原先的设想。  最具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设计师们都在遵循这些步骤,其实设计领域的任何人都是这样实践的。那么究竟是什么使杰出的设计师能够脱颖而出呢?答案就是他们懂得跨越樊篱。  实际上,为了攻克他们正努力解决的难题,这些优秀的设计师们已经跨越了无数的障碍去寻求一切创新的方法。当伊夫·贝阿尔被要求设计一款价格仅为普通笔记本的1/4,却可以超越市场上一切同类产品的笔记本电脑时,当迪安·卡门要设计一款可以轻松捏起放在桌上的一角钱或拿取一颗葡萄却不捏碎它的假肢时,当戈登·默里(Gordon Murray)面对创造世界上第一款完全可回收型小轿车的挑战时,他们都努力尝试利用已知经验,向更为广阔的空间飞跃。这是从我们所熟知的领域,向我们未知与不可控领域的飞跃。  在飞跃之前,这些优秀的设计师们都会先设想一些并不存在的事物,然后必须在各种证明这些事物不存在的证据面前仍不气馁。通常优秀的设计作品都被看成是先进科技的成果,但真正的飞跃更应是具有想象力的。因为至少在最初,设计师脑中的灵光一现,就是想象在发生作用。凭借“追根究底”、思考及构造事物可能样子的能力,设计师可以看到樊篱外的  可能。  但并不排除跨越樊篱的危险性。面对大多数具有挑战性的项目,迪安·卡门常常不确定自己是否能够完全清除障碍,也不确定跨越之后怎样着陆。他也会担心是否千辛万苦跨越了樊篱却一无所获。卡门说他不停地在不确定中挣扎:“你会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想,我现在所做的努力真的有可能成功吗?”  尽管有着这样那样的担心,像很多创新设计师一样,卡门没有动摇其可以改变现实的信念,即使在从未受过专业训练的领域。他从来都不了解假肢的制作过程,直到最近,他在办公桌前抬头,看到几个高级军官直接来找他。那是2007年初,美国军方开始着手解决伊拉克战争所带来的后遗症,许多在战场上失去手臂的年轻战士被运送回国。美国军官希望卡门能为他们设计一款前所未有地能够得心应手使用的假臂。  以卡门了解到的工程学知识来看,这根本不可能实现。  但有趣的事发生了:当卡门向来访者解释为什么不可行时,他自己却开始思考,为什么不行?也许可以做些什么。  与军官们会面一年后,在自己的工作室的一个真人大小的终结者人体模型上,卡门设计的新型假肢诞生了。稍后,他于华盛顿高级政府官员和军官面前,为一个截肢者安上了这款假臂,并进行了现场试验,它的确可以拿取放在桌面的葡萄、鸡蛋或者硬币,也可以与人握手。  卡门和贝阿尔相信他们可以做不可能完成的事,部分原因是他们曾经成功过。这也是罗杰·马丁的设计理论之一。罗杰·马丁是罗特曼管理学院的院长,这所多伦多著名的管理学院位于布鲁斯·茂工作室附近,致力于分析设计师思考和创造的方法。布鲁斯·茂、米尔顿·格拉泽以及受人尊敬的设计师马西莫·维格内丽(Massimo Vignelli)—20世纪70年代因创造出纽约地铁新地图而备受尊敬,都是其研究对象。马丁认为,顶尖设计师有着共同的品质,其中之一就是他们都拥有坚定的信念,相信现实可以被改变。当设计师面对一个现实社会根本无人能解决的问题时,马丁说,他们不会说,这是命运,而更倾向于说,只要我再努力点想,总能想出更好的解决方案来。  一旦他们对某问题提出过一个不错的方案后,就会更好地准备下一次攻关,而且一次比一次优秀。这种现象被马丁称为解决问题的“螺旋上升式”能力,即你解决的问题越多,就越有能力解决问题。马丁说,一个有经验的设计师面对似乎不可能解决的问题时,他/她的反应将是:我知道游戏规则!我有过相似的经历。没有现成的答案很好,因为我的任务就是要设计一个更好的答案。这些设计师因此获得自信。  要想面对一个艰难的设计挑战时仍能镇定自若,你就必须拥抱模糊性和复杂性。马丁提出,我们中大多数人都会努力简化问题并将选择一一理顺,在面临挑战并尝试提出改变和解答方案时,则建立一个简单明确的心理模式(马丁指出,这点对其他从事创意性劳动的人同样适用,包括他研究过的一些顶级商业管理人员)。但设计师能自如地处理同时在脑中存在的各种相互矛盾的想法。“设计师能同时让多种不同的想法流连于脑海,然后利用部分现有想法,创造出新的、更好的方案。”  设计师还会用另一种方法来跨越樊篱,即从一种思维跳到看起来毫不相干的另一种思维,并将不同领域的想法相互结合。这种结合常常就是解决问题的答案。如果我把这些放在一起会怎么样?如果我把赛格威汽车的传感器技术用于插座会怎么样呢?这就是设计师兼作家的约翰·萨卡拉(John Thackara)所说的“智能重组”。他们常常能成功地将各种看起来无关的想法和可能性联系在一起。

前言

  你有一位双腿残疾的朋友,有一天,他向你抱怨轮椅的三大不便:“坐着这台轮椅,我不能翻越人行道路缘,不能攀爬楼梯,也不能与人平视地交谈。”你将如何帮助朋友来改造这台轮椅呢?  你的祖母经常错拿祖父的药来吃(祖父也经常如此),你告诉他们应该仔细核对药瓶上的标签说明,可是他们其实连标签上说的是什么都只是一知半解。你将如何帮助他们呢?  你正在给发展中国家的儿童设计一款笔记本电脑,他们并不富裕,这款电脑的售价不能超过150美元,可是单零部件的花销都不只这些,你准备怎么办?  你想劝阻你十几岁的侄子抽烟,同时,你还想让成千上万像他一样的青少年戒烟,你告诉他们吸烟只会让他们显得酷和叛逆,但却会害死他们。那么怎样才能使不吸烟者瞬间看起来既酷又叛逆呢?  你正往美国市场推销一款汽车。不幸的是,没有人听说过这款汽车,而且它还和最近的流行款格格不入,外形看起来甚至有点滑稽。更惨的是,你没有用于电视广告的任何预算。你将如何推销它?  你身处一个急需饮用水的村庄,附近有一个湖,骑自行车去也不过几分钟的事,但是湖水很脏,你准备如何用你仅有的自行车就为村民带回干净的饮用水?  你一直梦想找份富有创造性又鼓舞人心的工作,但事与愿违,你却开了一家狗粮公司。你会如何完成转换,实现自己的崇高使命呢?  你的国家已经在两次内战的摧残下忍受了数十年的苦难,而且经济趋于崩溃,你需要为民众营造出乐观的生活氛围来扭转这种局面,那么,第一步你会做什么?  从表面看,这八件事似乎毫不相关,从市场营销到个人服药,从工程学到广告创意规划,从雄心勃勃地从事国家建设到战战兢兢地尝试达成一些听起来痴心妄想的目标,一切看起来都像是天马行空。但稍微琢磨你就会发现,解决上述问题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善于用新思路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独特方法,即使这一切在刚开始只是灵光一现,但他们坚信自己终将成功。在所有这些案例中,无论解决问题的人用了何种方法,作出多大努力,他们始终在遵循着一些规则,将这些规则集合起来,就构成了一个高级的理念—设计。  是设计,使那位新罕布什尔州人从设想到实施,最终创造出会站立、会行走的轮椅。  是设计,使那位纽约的女士为自己祖父母解决了大问题,她不仅改变了她祖父母那两个容易混淆的药瓶的形状与外观,更为千千万万被同样问题困扰着的老年人造福。  是设计,让设计师创造出了高度简约(并具有不可抗拒的可爱魅力)的新型笔记本电脑,该款新型笔记本电脑的推出,使得笔记本电脑价格再创历史新低。  是设计,使原本处于劣势的Mini Cooper在汽车市场上迅速蹿红。  是设计,不可思议地扭转了佛罗里达州青少年吸烟人数激增的局面。  是设计,让那一款可以在行驶过程中净化水的自行车得以在加利福尼亚问世。  是设计,使一家普通的狗粮公司找到了新的出路,他们把为成千上万的狗狗爱好者服务视为神圣事业,实现了狗粮公司存在的新价值。  同样是设计,作为那位多伦多设计师的秘密武器,帮助他成功地组织了一次世界范围的运动,从而提升了危地马拉国家的士气和生产力水平。

媒体关注与评论

  重新审视问题,不要害怕问“蠢问题”。  ——布鲁斯·茂(Bruce Mau)  需要新的创意?横向思维可以帮你走出思维的局限。  ——施德明(Stefan Sagmeister)  对于增加公司收入,设计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以设计为驱动力的公司已经显示出其商业优势,它们的利润甚至十倍于一般企业。 商人必须开始像设计师一样思考。  ——多伦多罗特曼管理学院院长罗杰·马丁(Roger Martin)  最优秀的设计师可以称为“T”型人才,意味着他们始于对某一领域的兴趣并专攻与此,但终会跨足与许多不同领域。  ——IDEO的CEO蒂姆·布朗(Tim Brown)

内容概要

沃伦·贝格尔 (Warren Berger),是一位屡获殊荣的记者与作者,为《纽约时报》、《有线》、《读者文摘》、《洛杉矶时报》、《商业2.0》以及《纽约》杂志撰稿。他的作品被评为2001年度最佳商业故事。沃伦·贝格尔是《今日广告》和《喧闹》两本书的作者,他还共同撰写了《没有浪费机会》。他还是《一》杂志的创建者和主编,一本在美国享有盛名的广告与设计杂志。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万能金钥匙——解决通用问题的设计窍门
1.问“愚蠢的问题”
2.跨越樊篱
3.让希望看得见、摸得着
第二章 驰骋商场的秘诀——解决商业问题的设计窍门
4.追根究底
5.运用比喻
6.设计你所做的
第三章 社会发动机——解决社会问题的设计窍门
7.直面后果
8.拥抱束缚的枷锁
第四章 我的秘密武器——解决个人生活问题的设计窍门
9.设计你的出场
10.随时随地开始
致谢
注释
设计师
设计术语
参考资料

编辑推荐

  不是一本写给设计师的书。恰恰是写给对设计了解不多的人们。本书总结并归类了十大设计思维原则,并列举了大量设计师实际运用中的实例。希望把设计师创意的思维方式运用于商业、社会与个人生活,以期改变整个世界。设计思维在各个经济管理学院都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很多企业都在把设计思维用于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  我们从世界上最有名的设计师那里可以学到什么呢?  为什么销售人员要象设计师一样思维呢?  什么设计?设计师是如何思考的?  在什么情况下,设计可以实现无限的可能?  《像设计师一样思考》:  入选《商业周刊》2009年度最具革新性的设计书籍。  入选大英图书馆年度书以及CMI年度管理书。  Wired杂志封面提到此书。  不仅在大学、图书馆和博物馆里得到推广,也在奥尔德里奇与科克伦公司、SMART Design, 通用电器, 宝洁和萨奇&萨奇等公司做培训。  作者“四步创新”的文章在《哈佛商业评论》网站被广泛转帖。

作者简介

设计已经远远超出百万美元的室内设计或很酷的新字体,如今它关乎到乐观、行为方式以及无限的可能性。在这本书里,记者沃伦•贝格尔与布鲁斯•茂以及世界知名的设计师合作,给出了十条开创性设计原则来解决我们面对商业、社会及个人的挑战。
通过数百个案例和访谈,贝格尔展现了设计的历史与未来,他带着读者进入到国际设计明星的工作室,如迪安•卡门、伊夫•比哈尔、布莱恩•柯林斯、保•谢尔、施德明和布鲁斯•茂。带着我们近距离看看设计师以何种方式处理问题,使用到哪些独特的工具和技巧,以致于最终找到解决方案。

图书封面


 像设计师一样思考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设计,有非常糟糕的、也有非常美观舒适的。当我漫步在华侨城-欢乐海岸时,我可以感受到四周的景观、建筑、人工湖、植物以及它们的组合经过了精心的设计。我很好奇在设计师的眼中原来这一片荒地是如何呈现出他们所希望的图景,为什么他们会把欢乐海岸设计成这样而不是另外一个样子。《像设计师一样思考》这本书让我们看到设计师如何的思考问题,如何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如何重新界定问题,重新安排、试验并完善可能最重要的问题,如何去问愚蠢的问题。设计的定义被大大扩宽了,它不局限在我所见的平面设计、建筑设计和工业设计。设计师不仅仅是界定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不断的试验找到独特的解决办法,最终解决问题。我忽然间想到一句话:邓小平同志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从这个角度上看设计师所要解决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可以是关乎到整个国家和人民。像我这样的外行在看这本书时会有一定的难度,就像惯用左脑逻辑思维的人去尝试用右脑跳跃的想象和关联,有很多不习惯。下面是一些收获:1)“要改进一个灯泡,需要多少个设计师?” 设计师的回答是:必须是灯泡吗?设计师在用非常规的方式在重新界定一个熟悉的问题。对问题的界定方式直接决定了解决方案是什么。我们在产品研发过程往往受到过去既有东西的影响,这里一直都有个数据检查啊,如果我们不跳出必须有[数据检查]这个假定,其实它的存在是由于早期数据的不规范,可以通过改变稳定数据源彻底去掉。当我们重新对问题进行界定,就会跳出现有系统的约束,才可能找到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2)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产品说明,阿德勒通过对药瓶的标签重新设计在同样的信息覆盖范围,成功加入了10倍于普通药瓶的分项信息。注意分项信息让使用者能够快速识别和理解。比如用孕妇禁用图标替代caution图标,一目了然。这一点在网易汽车频道的车型对比页面设计上运用的非常好,http://product.auto.163.com/compare_both/index.html 通过用图示化方式极大的增强了分项信息,让购车用户看起来非常清晰。互联网产品的一大特点就是聚合大量的信息,如何通过直观明了的方式组织信息并呈现,是所有互联网产品设计者们需要不停的深入思考。3)公司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找到人们真正所需,用户调查和询问的效果不好,人们并不会给你真正可靠、有用的答案,另外人们可能压根就不知道怎么回答。很多时候观察人们的行为更有效、不必要问问题。这就是所谓的观察胜于调查。通过观察发现小孩用小把柄的牙刷很费劲,儿童实际需要的是更粗手柄的牙刷。4)设计成为新型的广告,由于大量的广告充斥在我们的四周,争夺我们的注意力,然后人们也逐步形成了一定忽视机制。所以产品体验则成为了更好的营销方式。如果我们注意看苹果的广告,它所展示的都是人们使用产品获得的美好体验。这实际上再要求产品运营人员转变思维,投入更多的精力到设计口碑营销和体验设计上。这里的体验不是简单的使用某个产品功能和特性是否流畅,而是能够与用户的情感相关联(例如Nike的健康、apple的时尚与众不同等)、赢得用户的信任和喜欢,让用户能够沉浸其中。5)用户体验不是单一的功能使用,互联网产品往往特别在意网页/客户端的产品细节的体验设计,当用户在京东买电器时,他的体验从选择商品、到下订单、到支付、到京东自有快递人员通知用户货到了、到用户打开快递包装、到电器的保修。全流程贯穿。互联网公司需要为这个全流程的用户体验设计整个公司的各个部分,每一个部分都需要保证良好的运转给用户好的体验。快递打电话时不耐烦的声音就会破坏掉前面积累的好体验。6)不仅是产品可以设计,生活也是可以设计的,随时随地开始,问愚蠢的问题,把自己的想法可视化,制作原型不断的试验,观察用户的行为和使用方式,不断完善,用设计改变世界、改变生活。
  •     以设计是解决问题这一概念展开。怎么用设计的思想去解决各领域的问题,横跨商业、社会及个人。其间引出很多实用方法,例如移情研:观察人们的需要和想法;转换比喻发,比如想到hotel的服务让人更舒心,那么银行的建设者就把他带领的银行想象成hotel来提供类似的舒心服务替换掉原先紧张僵硬的吸引——进入——使用——退出——扩展的银行模式(书中那家银行还同时引入了社区等比喻);而关注用户感受的这一设计过程又叫体验设计;当某公司希望它或它的产品给客户传达出某种印象时,设计师抓住实体与期望形象的衔接点(叫触电)通过体验设计进行连接,比起A书店提供的舒适试读区,B书店的温馨广告就很难达到A书店塑造出形象的温馨程度;还有去深入观察用户使用某产品为什么往往比焦点小组重要;制作模型提供反馈作为思考的步骤;仿生学等等。至少对于设计初学者的我算是有效的介绍了设计的众多优秀思想和观点。
  •     身为记者的沃伦·贝格尔采访了数十位欧美顶尖的设计师,将他们的核心观点整合成了这本书。虽然我不确定这些大师们是否将自己压箱底的绝活都亮了出来,但足以称道的是,这本书从无数案例中传达了这样一个重要和普适的观点:设计就是无边界的思考。无边界的思考从质疑最基本的假设开始,也就是问那些“愚蠢的东西”。如果有人告诉你想让你帮他设计个什么东西,普通的设计师可能马上会构思几个方案出来,但是顶尖的设计师却会先反问“为什么要设计这个东西?”。正如经典的思维指导书《你的灯亮着吗?》所教导的那样,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是:定义好你的问题。一个好的设计往往突破原有的思维框架,就必须对那些默认的假设、陈腐的观点和固化的模式提出挑战和质疑。无边界的思考需要容忍不确定性,容忍未知,容忍复杂性和容忍失败。顶尖的设计师愿意让自己“迷失在森林中”:虽然不能立即知道走向哪一条路,但是却能发现尽可能多的可能性。在这一阶段中,设计师最擅长做的就是尽可能地找到各种原本不相关的事物之间的关联。他们可能会频繁地使用类比,或者将其他的领域知识进行迁移。沃伦在书中反复强调,设计大师往往是T型人才:在某个领域钻研精深,同时又对很多领域有所涉猎。一个更好的设计师往往是一个更大的T:即更广的知识面和更深厚的专业功底。只有T型设计师才能让自己不仅是迷失在森林中,还能从森林中走出:求解复杂,战胜失败,创造未来。无边界的思考也需要视觉化地展现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对于顶尖设计师来说,绘图(尤其是草图)和思考是融合在一起的,他们通过图形来推进思考,来探索事物之间的隐藏关联,同时又通过图形把这些思考传达给每一个人。设计师布莱恩·柯林斯说,设计就是将希望可视化,设计师就是将未来的直观形式放在你的手上。无边界思考的最终极的含义是,设计不仅只限于设计那些可见的人造物,通过设计思考,我们还能重新审视和设计我们的商业模式、公司架构、社会活动和个人生活。如果更多的人都能像设计师一样思考,去解决生活和事业中的种种难题和麻烦,那么我们生存的世界会不会变得更好一些呢?但愿如此吧!当然,这本书不仅传达了以上的这些理念,更让我认识了很多设计师和他们的真知灼见。这本书甚至可以看作是一部设计箴言的集合。在书中,有很多观点让我深受启发,比如:设计师格拉泽说:大脑喜欢谜题,然后努力解决它们,如果你能在设计中创造一些小障碍,我们懒得的大脑就会运转并被指引着开始行动。IDEO公司喜欢去研究那些极端用户,包括极端讨厌某个产品的人和非常热衷某个产品的人。费雷泽教授提出了“设计的三大齿轮”模型:了解用户、概念可视化、商业战略设计。布德林咨询公司提出的用户体验模型,分为五个步骤(被吸引、进入、使用、退出、扩展)和六大属性(清晰、新鲜、让人身临其境、亲切、有意义、革新)。。。。。。。本书的翻译也很不错,感觉译者是很用了心去翻译的,文笔流畅,绝大数的专业术语也译得比较到位。不过,在书的附录的“设计术语”一节中,似乎译得有些草率了,有几个明显的勿译,比如:Mapping应译为“映射”而不是“导航”Shadowing应译为“影随”而不是“死角”Prototyping应译为“制作原型”而不是“模型”总的来说,本书很值得一读,推荐。

精彩短评 (总计48条)

  •     啊,设计术语部分我要
  •     窃以为,所有吹捧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的,都是没有好好读过这本的。同样厚度,信息量是前者的十倍。
  •     设计师的消遣读物
  •     挺不错的...学到不少思考的方法
  •     刚刚从卓越上定购,准备阅读
  •     你借我的书,我很认真地看完了。可是书看完了,咱们是不是也快结束了。
  •     。
  •     业余时间如果用来成为设计师会比较赞,就这么定了。
  •     内涵很饱满,对于我这类非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是有点启蒙,而且横跨多个领域诠释,五星也值
  •     设计自己的生活
  •     让人入迷的延伸性思考方式
  •     一些对设计思维,设计的看法,不错的书,虽然有些观点不认同。
  •     难得一本读着有很多共鸣点的书!
  •     非常适合做入门书
  •     关于设计思维的很不错的书,有观点,有案例。
  •     设计思维的启蒙书。年度荐书No.2
  •     一个记者眼中的设计和设计师,文笔很优雅,只是翻译腔太重了,读着读着会有想扔到墙上找原著来看的冲动...
  •     人人都是设计师,就像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获益匪浅!
  •     设计师的思维模式就是T型思维模式
  •     方法论的书总是很好,无处不设计,思维最重要。
  •     查阅资料时看的一本书。
  •     一口气看完的,推荐给学设计的TX~会有一定的启发。
  •     共情
  •     翻译毁了这本书。
  •     人人都值得读的一本好书,尤其产品经理。这是设计的时代..
  •     很好的书,对待问题的寻根溯源
  •     不就是Design thinking么!! 但是也一直抱着“是不是为宣传某位设计师著书立说”这种阴谋论的观点在读。目前觉得还好~
  •     看看
  •     将设计从时装、家具、建筑扩展到更广阔的领域
  •     功夫是分毫之争。
  •     相信一切都可以智慧性的重组
  •     最近关注design thinking方面的资讯,看完这本书强烈推荐!
  •     其实设计师并不需要特别的训练和天才的技巧,只要你想改变,你就可以成为一个设计师。从智能轮椅到廉价实用的非洲水泵,刚开始都仅仅是一个渴望改变的想法。关注身边的细节,让世界变得更好,同时让自己更开心,大家都可以。
  •     需求,和现状鸿沟,发现事物的本质,知识和创新之间关系。比喻,讲故事的本质是建立模式。确定不同的思路是建立想象力。公司给出时间地点和材料及自由。发现问题,看出本质,解决问题。
  •     对创意有一定启发,问愚蠢的问题,与其当专家,要乐于当外行,有时候知识是创意的敌人,人的头脑喜欢用同样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不要等到所有条件都具备了才开始创意。随时随地都可以开始。不停地问为什么。
  •     说实在的,我没有看出这本书得高分的原因,但是还是评价了“推荐”。我觉得作者应该更多的总结,清晰的表达自己思考后的结果,而非描述。我现在最讨厌的就是絮絮叨叨没有point的书。怨念的《理想国》。。。。
  •     狂喜欢,尤其是思维,不止用于设计,可以解决社会问题,很好噢~设计人生,追求梦想
  •     关于设计的头脑风暴!
  •     看了这本书,对设计的理解和思路瞬间开阔了很多~很好的一本书~
  •     里面有很多设计师的名字,做过的事情。以及一些比赛。
  •     根据此书,设计一门培训课程。
  •     只是读了前言就已经非常激动了!有时间一定读完它
  •     很棒的一本书,爱不释手。
  •     我一直很喜欢设计,不管是平面设计工业设计还是网页设计,我的浅见是,这本质都是“得心应手”四个字。本书讲的是一些用心设计的实例,但我总觉得缺少眼前一亮的感觉,属于我读完一个月就不会记得内容的那类书。
  •     图太少了。内容还可以。
  •     边实践边看!
  •     重新设计自己的生活,重新设计世界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