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澳洋(套装共3册)

出版社:江苏澳洋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13-05出版)
ISBN:9787506495240

章节摘录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代大诗人杜牧写下的这首七言绝句《清明》千古绝唱,似乎奠定了清明节“清冷伤情”的情绪基调。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据考证,清明扫墓到唐朝时开始盛行,并沿袭至今。    孩提时,记得每到清明节到来时,祖母总是唠叨说:“三日飘金,二日飘银,当日飘铜”,意思是说上坟扫墓飘纸钱要提前三天。于是父亲便从小镇上买回几串红红绿绿的纸钱,带着我来到长辈的墓地,为逝去的先人墓培土。用锄头挖上两块带有青草的圆锥状的泥土,小心翼翼地把一块圆锥状的泥土背面朝上,然后将另一块圆锥状泥土背面朝下对接好,接着把纸钱系在尺余长的小竹竿上,插入圆锥状土壤(俗称坟帽子)。纸钱即随着风飘动,发出声响。母亲则在一旁焚烧着一叠黄色的纸钱,全家人默默地将哀思寄寓于这种传统的扫墓之中。每到此时,在田野里总能看到有些人家对当年逝去的亲人扫墓时的另一番情景:这些人家在扫墓时既要身戴重孝,又要提着酒菜、糕点,小青竹上插着好几颗米团,摆放在坟头,妇女们围坐在坟前哭着祭奠,直到亲属劝慰后才结束,据说要延续三年。    身为人父后,我也总是年复一年用飘纸钱的方法来祭奠先人,就是移居到市区后,每到清明节前三天的清早,依然带着儿女驱车前往乡下,踏着青草上晶莹的露珠去祖坟上看看,借培土之机,在坟地旁栽种一些树苗、播散一些草籽。    近几年来,倡导文明过清明的声音可谓是此起彼伏,旨在以文明的方式表达人们心中的哀思。不经意间,常常看到许多扫墓的人们趁着春暖花开的时光,带上子女来到祖坟地上,或为逝去的先人献上一束鲜花;或在墓地打扫一下卫生,献上花圈,再进行默哀;或在网上点起一支红烛,为先人点播一首祝福的歌曲。这种以文明之手推广发扬,以文明之意包裹其形,以文明之理念转化思路,以文明之风表达敬仰之心的低碳祭奠,使得清明更显生机,更享神州和谐。“小裁缝"和他的妻子    他家里兄弟姐妹多,住在偏僻的小村,为了生计读完初中就拜临村阿毛师学手艺,大家都叫他“小裁缝”。    她是镇上一户居民家的独生女,父母都是供销社的职工,在那吹哨种地的大农业的艰苦岁月里,可算是户令人羡慕的人家。第一次去乡下时,她看着绿油油的麦苗地说:“种这么多韭菜,干吗?”    他们相逢、相知在一个腊月的早晨。“小裁缝”到人家干活路过镇上石板桥时,忽然听到塘河码头传来“有人落水,快救人啊”的呼救声。“小裁缝”循声望去,只见有位姑娘在冰冷的塘河水中半沉半浮地挣扎着。“小裁缝”二话没说,连忙奔过去不顾一切地跳入河中,拼命把这位姑娘救上了岸,等到人们赶来时,“小裁缝”悄悄地拖着湿漉漉的身子赶回家中。事后,“小裁缝”因迟上工受到师傅的责怪,“小裁缝”却对救人的事只字没提,连声表示以后一定注意。    她师范毕业后当上了小学老师,和“小裁缝”暗恋着,不知情的父母托人给她介绍城里的一个对象,她却死心塌地非要跟乡下的“小裁缝”过日子。父母与她形成了僵局,生气之下喊来大舅做工作,她却像一匹“犟马”,非“小裁缝”不嫁。    流过一次“小产”后她又怀孕了。“小裁缝”骑着自行车赶了40多公里来到临县一位老中医家求“保胎”秘方,摸黑回家时天下起大雨,在一座小桥堍摔了下去。这一摔使他和她过起了漫漫的艰难日子。    为了给“小裁缝”治病,她一方面节衣缩食,一个季度才割斤猪肉;一方面把能卖的随嫁物品几乎都卖光了。到底是父母儿女情,看着女儿的苦境,父母心疼地帮着她。    不少医院的医生都说她丈夫不能站起来了,可她依然坚持按自订的“每日护理”给他翻身子按摩,十多年如一日,天天不间断。她常常暗暗期盼奇迹会发生在丈夫身上。    儿子10岁那年,有人告诉她镇医院来了位颇有名气的针灸医生,但离镇3里多路,她狠下心买来一辆三轮车,每三天就踏着车子带他去扎针,风雨无阻,艰难地走着。“小裁缝”看着她日趋消瘦的身子,泪水模糊了眼睛:“都怪我连累你受这么多苦,今生啥时候能给你幸福?”    奇迹不负有情人,不到两年“小裁缝”的腿居然有了知觉,开始能一个人慢慢地走路了。    “小裁缝”本来有一手好手艺,镇上服装厂的老总上门聘请他负责生产技术科工作,一年后他设计开发的童装在外贸市场成为外商的抢手货,服装厂由此越来越红火,在杭州办了家中外合资企业,专营童装生产,外方老板非得要“小裁缝”去当生产经理,年薪不低于60万元,“小裁缝”犹豫了。她却说:“人生难得几回搏,中年人机会难遇,要去!”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是个美丽而繁华的大城市,不少好心人劝她:“你不怕‘小裁缝’当了大经理会变吗?”她沉思了一下说:“受过磨难的人应该懂得怎样做人,也应该懂得什么叫幸福,如果他真要变,那就一定不是真正的幸福。”    不到三年,“小裁缝”事业有成,企业滚动发展,先后又办了几家分厂,外方老板照例给他加了年薪,还每年发了一个大红包。    “小裁缝”盘算着,一定要做好三件事:第一件靠合法收人在杭州买套宽敞的住房;第二件决不做有愧妻子的事,接她去大城市生活;第三件要做的事就是孝敬父母,要她的父母到杭州欢度晚年。    稻谷飘香的季节,阳光格外灿烂。当她和父母一起走出火车站时,她就看见了他。只见“小裁缝”依然是穿着朴素的工作服,提着前些年她特地给他买的那只棕色手提包,拎着顶半新的遮阳伞。    她高兴地携着父母跑过去:“厂里事情多,工作忙,你还要亲自来接我们?”    “小裁缝”说:“没有你和父母的恩德,哪有我的今天,世上最亲的是父母情、夫妻情,事情再多,工作再忙,可不能忘了人品啊!”    司机走过来提起行李说:“老总,请你们全家上车吧,已经过了吃中饭时间了!”她看着两鬓开始发白的“小裁缝”,又看着一对老人幸福的笑容,两眼湿润了。泪水,幸福地流淌吧……P62-65(路·澳洋文韵)

前言

张家港市塘市是我成长的故乡。据史料记载,早在明代,塘市就有“舟楫塞港,扬帆竞航”的“布码头”之称。千百年来,塘市从历史的深处跋涉而来,在现代社会秉承着光荣与梦想。想起澳洋的起步、成长,我不禁心潮澎湃,目睹澳洋的一砖一瓦,我不由得思绪万千,翻开澳洋的历史画卷,我更是回味无穷。澳洋厚重的文化积淀、丰硕的发展成果和执著的团队风范,让我由衷地发出感叹。    澳洋起源于社办小厂,萌发于改革开放,光大于新的世纪。一路走来,充满坎坷,充满艰辛,也充满苦辣酸甜。自改革开放以来,张家港精神引领了澳洋人负重奋进,“区镇合一”的优势奏响了科学、和谐、率先发展的强音符。多年来,各级领导以真诚厚爱与关怀,激励着澳洋人永不满足、勇于攀登,打造“实力澳洋、品牌澳洋、百年澳洋”便成为澳洋人远大的目标和理想。    澳洋的魅力在于文化,澳洋的发展有赖精神气质,正是有了文化积淀与时代精神的融合,才使澳洋铸就了创新、创优的力量之源,进而造就了走上恢弘壮阔历史舞台的澳洋人。    “路”丛书比较全面地勾勒了澳洋的创业历程,记述了澳洋发展过程中各个方面的成长史实,歌颂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以及带来的巨大变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丛书中许多来自一线的作者以真实、明快、朴素的笔调,反映了澳洋人特有的睿智、勇毅和一往无前的精神,坚定无私和乐于承担社会责任的品格,自加压力、敢于争先和活力非凡的精神气质。“路”丛书是一部实实在在的创业史,是教育员工爱岗敬业、同舟共济的好教材,也是向社会各方、新老朋友介绍澳洋的“新名片”。对于我们进一步激励自己再创大业、多作贡献、建设家园将起到不可替代的警示、鞭策作用。    “路”丛书无疑是我们澳洋实践第一、继续前进的精神财富。手捧书卷,抚今追昔。在正式出版之际,我衷心向塘市地区的父老乡亲和曾经为澳洋出谋划策、分担忧愁的老干部和老朋友,曾经在澳洋工作、战斗过的许多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向辛勤工作的编辑和所有参与本书出版工作的同志、社会贤达以及中国纺织出版社表示敬意和感谢。    历史在前进,社会在发展,文化是澳洋的灵魂,历史是澳洋的渊源,我衷心祝愿敢于创业、乐于奉献的澳洋员工,在新的征程上再奏时代强音符,再写历史新篇章,在打造“实力澳洋、品牌澳洋、百年澳洋”的大潮中大显身手,勇立潮头,祈愿澳洋更加繁荣昌盛!    澳洋集团有限公司    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    沈学如    2012年10月

内容概要

江苏澳洋集团有线公司:全国毛纺行业前5强、全国千家最大规模工业企业、全国民营企业500强、苏州市民营企业百强和张家港市十大企业集团之一,公司目前主要涉足纺织业、物流业、地产业、文化业及金融业五大产业。

书籍目录

路·澳洋文韵路·澳洋励志路·澳洋记忆

编辑推荐

《澳洋路(共3册)》丛书比较全面地勾勒了澳洋集团有限公司的创业历程,记述了澳洋发展过程中各个方面的成长史实,歌颂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以及带来的巨大变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丛书中许多来自一线的作者以真实、明快、朴素的笔调,反映了澳洋人特有的睿智、勇毅和一往无前的精神,坚定无私和乐于承担社会责任的品格,自加压力、敢于争先和活力非凡的精神气质。“路”丛书是一部实实在在的创业史,是教育员工爱岗敬业、同舟共济的好教材,也是向社会各方、新老朋友介绍澳洋的“新名片”。对于我们进一步激励自己再创大业、多作贡献、建设家园将起到不可替代的警示、鞭策作用。


 路澳洋(套装共3册)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