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过了头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1
ISBN:9787544745741
作者:艾丽丝·门罗
页数:351页

内容概要

艾丽丝•门罗(Alice Munro,1931— )
加拿大女作家,当代短篇小说大师,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少女时代即开始写作,37岁时出版第一部作品。她一生专注于中短篇小说创作,讲述小地方普通人特别是女性隐含悲剧的平常生活,以细腻透彻又波澜不惊的话语,洞见人性的幽微处。

书籍目录

多维的世界
纯属虚构
温洛岭
深洞
游离基

一些女人
孩子的游戏
森林
幸福过了头

作者简介

★生命最黑暗时,门罗欲以此书为绝唱
★这本书标志着门罗创作的顶点,此后,门罗不断获得各种终身成就奖
门罗笔下的女人邂逅的真实生活总有些残酷:谋杀、疯狂、死亡、离异,以及形形色色的欺骗。面对这些遭遇,她们总是平静、清醒,甚至有些若无其事。她们在人生中穿行,背负着各自的伤疤,但又当这伤疤不是她们的;她们睿智深邃,但这不能医治她们的柔弱善感。
10篇意味深长的故事,太多不能承受的幸福与伤痛,其时罹患癌症的门罗,正欲以此作为她人生的绝唱。本书曾是吉勒奖的夺冠热门,为了给后辈留下机会,门罗主动退出竞争。


 幸福过了头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在文学圈子里有这样一个常识,假如你写不出一部有分量的长篇小说,那你甚至不算是个作家,顶多算个游荡于文学殿堂门廊外的可怜虫。记得《2666》里波拉尼奥这么评价《变形记》,《圣诞颂歌》:这些不过是大师们完美的习作,而少有人去见识他们真正披挂上阵,和那些能吓倒我们的充满臭气的东西搏斗——我想他说的是生活。当然以上个人并不同意,中国作家阎连科说,聪明人写短篇,笨蛋写长篇,话虽然有点自嘲的意思,但是短篇的确更多的关乎才气,灵感,电光石火的灵机一动。是否还记得新读国外小说的痛苦经验,总是有一个又一个的人物反复登场,各自冗长的姓名和样貌性格特征会让阅读成为一场记忆力的试炼。在长篇小说里这个问题被无限的弱化了,因为时间很多,篇幅很长。我们只需耐心进入状态,走一会儿神也没关系,慢慢来,放轻松,直到每一个角色都和你熟络起来。短篇小说限于篇幅则无法做到这点,短篇小说更像电影,每一个镜头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不可替代性,插曲被去除,为了抓住读者,只能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终点。可见短篇从来就不易写,写一两篇好短篇容易,因为大家或多或少都有灵机一动或者埋藏数十年想要说出来的“那个故事”。可是写一辈子呢?门罗是一个高产的作家,这次买译文出版的六册《选集》,刚刚读完一本《幸福过了头》,再加上以前看过的《逃离》,我得出的结论是:门罗的发挥稳定的惊人。她的小说基本保持着极高的水准,没发现失败品,区分只是佳作和杰作——和奥康纳的短篇完全相反。假如你和我一样无聊到去买她的6册选集,我不会推荐你一口气读个三四本,实际上你也肯定做不到。因为两点:第一,门罗的作品风格相似。说俗点就是一个调调,再白点就是鸡汤。但是你千万不要把以为这是市面上常见的大量味精加出来的鸡汤,绝对纯天然鲜到骨子里。看完以后多的不是感动,或者说其实很少感动,有的只是物是人非,沧海桑田的唏嘘。是的,门罗的小说常常以一种俯仰的视角去写角色的生活,上帝视角加上随时快进慢放的时间,上一行还是懵懂少女,下一段就已嫁作他人妇。门罗操纵时间让纸张和铅字产生魔力,你以为你看到的是故事,你实际上明白你看到了某人的一生。这样的汤连续喝你受得了?第二,门罗的短篇有种长篇小说的潜质。在《幸福过了头》中平均长度是20页,当然纸张偏小字体偏大,可也不是一般甜点似的短篇可比。出场的人物,大量的细节,故事推动的不紧不慢,完全可以当作长篇小说来读,不如叫做“袖珍的长篇”吧?实际上在《逃离》中有几篇的是同一个女主角在不同人生时期的经历,但是这可以拼凑起来成为一本长篇小说吗?自己看看,相信你会懂。所以,你不可能读太快,你需要时间来进入故事,读完你更需要停顿和回味。这本书里我看到一个动人的结尾,很有门罗的风格:“后来,我长大了。我变老了。”
  •     由于读了友邻推荐的关于这本书的日记,才好奇要来读读豆瓣上对它的评论。之所以好奇,是因为那篇日记里对这本书的理解和我截然不同,不,我第一个直觉就反对,那时我感到的是温柔。对方似乎是另一个角度、另一个面向,说的是门罗写作手法的极简主义,也说的是门罗玩弄技巧、鞭笞人性的残酷,可我并不同意。一年前我做的笔记是这样的:故事跨越一生——时间故事突然的发展——突然闯入世界的一个人(在很长的引入之后),一个人生选择叙述的顺序——闪回式的跳跃,叙述者的隐瞒和对讲述次序的选择内容——或者强烈深刻、或者隐秘、或者微妙、或者难以用理性解释其缘由的感情或者行动,以及在一生中一切的淡化,回忆(即便隐瞒不能说是不坦诚的);身体或智力上的不正常,情感、选择的不正常,以及人们的处理(常伴随着伪善或冷酷),一些悲剧的后果;面临死亡。家庭,个人,孤独。人物——任何职业,从工薪到知识分子,从小镇(如wenlock edge)到大城市(child's play-toronto)。一些元素(在不同小说中反复出现)——德文,语言文学,木工,身体疾病。我还记下了最喜欢的四篇: face, too much happiness, fiction, deep-holes现在只记得face和fiction的情节了。face里面的两个孩子身上发生了一个可怕的意外。这种行为的隐喻意味本来应该在这两个孩子之间建立深刻的纽带。可由于大人的冷酷,可在这颇为惨烈的小小意外后,他们失去了联系,似懂非懂、孤独地过完了一生,各自和自己的生活和解了。叙述者——其中那个男孩,也许领会了这种意味,但也接受了命运,似乎也不在乎当初的事件和母亲的隐瞒。这种叙述的淡然和记忆的模糊给他和我提供了某种安慰。这种安慰是残酷的吗?可是我却感觉到了生而为人、的确如此的一种悲哀,并且接受这悲哀带给我的安慰。在fiction里面,女主人公在读一本关于她的过去的、却也歪曲她的过去的书时体会到安慰——透过别人眼里叙述中被歪曲的自己,她和过去的自己和解。她的确对往事耿耿于怀,但这耿耿于怀也已成了被接受的现状的一部分,成了意识的背景。那本书歪曲事实却写得挺美,女主人公读书时怀有的复杂心情似乎也是作者对于小说中的叙述或回忆的自我指涉。模糊与清晰,伤痛与温柔,其界限在回忆和叙述中不再明晰。我只想说说对这本书的感觉——我感觉到了慈悲。首先,时间跨度是那么长。其次,每一句话、每个行为、每段回忆和叙述似乎都有意味,但也没有意味。叙述的态度里已包含一种接受,一种解决,解决那肉体或心灵的痛、那不解困惑、那在冷漠隔膜中受到的伤害。是残酷的解决,又是每个人无论如何都会获得的温柔。这种温柔不仅是对叙述者们自己,往往也有些给别人,否则我无法在读完整本书,依然强烈的感觉到那股灰烬里的热。那是时间的残酷,也是时间的温柔。
  •     我不知道该怎样给这本书打分。门罗的小说绝对一流,但翻译实在是……。。门罗的文字冷静,却不晦涩。精确,却并不难懂。如果准确翻译,忠实地翻译就够了,根本不会让人时常觉得读得云里雾里。门罗是直抵人心的,故弄玄虚并不是她的目的。以《温洛岭》这篇前十页为例:1、73页倒数第四行,“紫罗兰色的窗帘”,原文是velvet curtain,显然是“天鹅绒窗帘”。紫罗兰是violet2、74页第四、五行,“高高的椰子蛋糕,铺一层不合时令的奶油小饼,装满冰激凌的巧克力羊角酥”。这句话的原文是:There was usually a tall coconut cake, custard tarts topped with out-of-season strawberries, chocolate-coated pastry horns full of whipped cream.三样东西是并列的,而且custard tart通常译为“蛋挞”,out-of-season是“不当季”,strawberries完全没翻译。Whipped cream是指填在面包里面的经打发后的奶油,而不是什么冰激凌。所以可译为:一个高高的椰子蛋糕,还有表面装饰着反季节草莓的蛋挞,外层裹着巧克力、里面填满蓬松奶油的牛角包。3、75页第三段最后一句:”我都奇怪他们怎么能变成这样。“原文:I didn’t find either boyfriend in the least desirable, and I wondered how they could.意思是,我没看到那两个男人有什么好,她们(指贝弗莉和凯)怎么就看到了(觉得他们好从而跟他们在一起)呢?所以应为:我真没看出她俩任何一个的男朋友有任何吸引人的地方,真不知道她们是怎么做到的。4、76页第六段第三行:“消毒柜里的奶瓶嘟嘟冒泡,炉子咔咔作响。”原文是:bottles in a sterilizer bubbled and rattled on the stove那时候还没有消毒柜这种东西,原文意思是炉子上煮着奶瓶进行消毒,声音都是瓶子在滚水里消毒发出来的,因此可作如下翻译:炉子上消毒锅里的奶瓶咕嘟咕嘟地冒着泡,互相碰撞着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5、77页倒数第三行:“我和她一样,一出门就换上学的衣服是常规,不过我还得烫衬衫,还要让我的长裤、毛衣保有清新的气味,所以衣服都是小心挂起来的。”这句错的比较离谱。原文是:I followed thesame routine of getting out of my school clothes, but in my case it was to keep the press in my skirt and preserve a reasonable freshness in the blouse or sweater, so I hung everything up carefully.妮娜回来脱了衣服挂都不挂,而“我”回来一样也要换衣服,但我换衣服的目的是要保持上学穿的“好”衣服的整洁。试译如下:我回来也一样会把上学穿的衣服脱掉,但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不让裙子皱掉,并让衬衫或者毛衣尽可能保持干净,所以我会小心地把每一件衣服都挂起来。6、78页第三段第一行:“她抱住我的脑袋,靠在她的脖子上。”原文是“hand”,不是”head”好吗?所以应该是:“她一边说一边抓着我的手按在她的脖子那儿。”7、79页第三段第二行:“马西很喜欢她。”原文:On the bus she met a girl named Marcy who like her was headed for Chicago.这里的like her不是喜欢她,明明是“像她一样”的意思嘛。应译为:她在车上认识了一个名叫马西的女孩,和她一样也是去芝加哥的。8、80页倒数第四行:“她听说过,就是因为没钱,一个小孩子的尸体就这么被扔掉了。”原文:(that was what she heard happened with a baby’s body when you didn’t have any money),前一句说的是她不想让孩子的尸体跟叫花子埋在一起,括号里是补充说明,交代她这种想法是哪听来的。是一种说法,而不是某个确实发生的实例。正确应译为:(她听说要是没有钱,死去的宝宝就会是这种下场)9、81页第八段第一行:“除非有特别活动,……”原文是:except tothe college for certain specified events 此处漏掉信息太多,specified也不是“特别”,而是明确指定、指明的意思。所以确切应翻译为“除非是去学校参加某些特定的活动”10、82页最后一段第二行:“还配好了颜色。……红笔……用,绿笔……用……”原文:She had bought notebooks and pens—the best fountain pens of that time—in matching colors.去掉中间的插入,这句话是说本子和笔in matching colors,就是红本子配红色的笔,绿本子配绿色的笔,……然后用在不同的科目上。试译为:她也买了笔记本和笔——当时最好的自来水笔——颜色都是配好的。“中美洲前哥伦布时代文明”用红色的本子和笔,“浪漫主义诗人”用蓝色的,“维多利亚时期和乔治王时期的英国小说家”用绿色的,“从佩罗童话到安徒生童话”用黄色的。这只是我从《温洛岭》的前十页里每页举了一个比较大的错误而已。其他错译漏译误译还有不少。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翻译有点问题,可读性还是有点弱
  •     看到人家说,门罗是加拿大的契诃夫,我就找来看了。反正单从这本书里,我真没看出来契诃夫在哪...倒觉得和那个写 床笫之间 的英国作家文风有点像...
  •     《森林》真好。最后一篇也不错。感觉女人们都不动声色,就已然活得非常疲惫了。
  •     门罗的书每次都读得不容易,读一会儿心里就冒冷气,需要去看日剧看综艺搓暖自己后接着看。三星是打给翻译的。
  •     门罗阿姨得了癌症,以为自己活不成了,就写了好多惊悚短篇
  •     
  •     断断续续看完的。不负责任地说门罗的短篇基本上读起来都差不多。。。。然而幸好没有弃啊!爱最后一篇
  •     感觉这年头甜文越来越少了。每个短篇故事都是有点诡异的缺陷,反而觉得现实。
  •     凝练的感觉少了些
  •     感谢有你
  •     都是隐含悲剧的日常生活
  •     没看完... 描写女性心理太深刻细腻
  •     作者无疑是个叙事高手,但她的写作风格是只见树叶、不见森林。对于细节不遗余力的铺陈,但对事件发生的关键环节却直接省略。她不是在讲故事,是在讲情绪,讲感觉,讲意识流。
  •     孩子的游戏
  •     喜欢这种细致。
  •     每篇都精彩,其中《孩子的游戏》真是惊心动魄啊~《脸》这篇结构非常精巧。
  •     最后一篇幸福过了头的虚构太强悍了,姐姐、教授师傅等等,一个俄罗斯没落贵族兼数学家小说家的传奇,虽然死得有点窝囊的感觉,为什么不中途去看医生呢。大家都喜欢纯属虚构,脸、多维世界这几篇,完美
  •     情节性很强的一本,开始出现儿童和男性的视角,门罗又棒出新高度。
  •     寻常却触目惊心的生活,负能量太多,和最近劳累的生活不搭,余下的半本以后再看。
  •     门罗的书之前读过《逃离》,和卡佛一样只是半懂。完全没感受到阅读的快乐;今次再读《幸福过了头》,脑中只有一个形容词smooth,七分是门罗的故事,三分是译者的能耐,中产阶级生活中的孤独和孤独中的生活就这么被冷冷静静地铺成开来,但是看访谈,奶奶幽默又可爱,“不把自己当回事”,送了孩子上学之后马上回来写,做了饭之后写,诺贝尔不诺贝尔已经不重要了,被文学浸淫的生活就是文学本身。
  •     故事比较心思缜密,铺垫和叙事交叉重叠,总体来说描绘得很细腻,但是翻译不大通顺,读起来有时候非常不顺,给个8分不过分.
  •     这是感觉读过门罗几本书中相对震撼的一本,找时间还得再读一遍
  •     最后一篇没读完
  •     浮躁
  •     短片小说,正如门罗所说,“幸福始终充满着缺陷”。故事引入深思,带来美好最求的启迪。
  •     太过于浓烈的情感 仿佛像桶油漆从头泼到脚 承受不来
  •     没有精神世界了吧???
  •     每次看完一篇门罗短篇都能沉思很久很久,门罗是我的女神。
  •     每一篇,都需要认真的,极其认真的揣摩
  •     一点都不幸福
  •     每一篇都好看,爱丽丝门罗的妙笔简直赞爆了。虽然看了那么多阴郁的故事,我还是想说——“我真觉得婚姻里的另一个人,有时候就是生命的赠礼。”
  •     门罗最棒的地方在于,她只叙述不评论,这一切在她眼里都那么细腻柔软意味深长,也都被理解了。
  •     一贯的门罗冷峻风格,喜欢
  •     虽然题目叫做幸福过了头,实际上每个故事都并不幸福,作者笔下的女性饱含了“隐秘的谎言与悲剧”
  •     生活里困顿郁结的时候最好不要看。
  •     我喜欢前三个故事,可能是跟我在一个美好的下着初夏的雨的下午,蜷在咖啡馆里看的有关。艾丽丝门罗冷静细腻,故事里的女人有点残酷太过清醒,比起很多痴缠女性要高明得多,我总是很怕女性作家不够理智,男性作家洋洋得意。
  •     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问题,读的我有点烦,有点云里雾里,甚至晦涩。最喜欢游离基。
  •     10个故事,每个故事都很好看。第一篇《多维的世界》,是一个被爱人杀死了三个孩子的母亲;《脸》是一个带着胎记的男孩和为了表达爱而把脸划伤的女孩;《孩子的游戏》是两个女孩的残忍和秘密;《深洞》是一个选择了自己生活的儿子;《纯属虚构》是一个被抛弃的妻子,窥视丈夫生活时得到了后任女儿真诚的爱;还有一个故事,是一个曾经是小三的寡居的老太太用被正室谋杀的故事吓跑了抢劫犯;最后一篇是《幸福过了头》,真人真事,我却没有怎么看懂。为什么取名是too much happiness?我却没有读到幸福的意味,只有迷惘。
  •     “永远要记得,男人走出房间,他就把一切都留在房间里了。”她的朋友玛丽·门德尔松曾经告诉过她,“而女人出门时,她就把房间里发生的一切都随身带走了。”
  •     多好的小说。。。毁在翻译手上。。。
  •     门罗写到这本,啊,了不起,只能用“了不起”形容了,了不起的女人!看完心里就惊心动魄,想拿着书四处找人讲一讲。
  •     《脸》,门罗的所有深情都只留给了青梅竹马。为了琢磨《一些女人》去找英文原版来看。看完发现,译者可能是林纾的后人。扣掉两星因为翻译真的错得太离谱了。
  •     为什么居然没标记,读的第一本门罗
  •     平静的绝望笼罩,不为人知,挣脱亦或顺从,都是若无其事。
  •     一定要坚持读到最后一个故事,幸福过了头。
  •     (2017年07本)大部分故事的主角都是女人,脆弱的、聪慧的、自以为是的,门罗将她们置于突发的事件中或漫长的岁月内,来刻画事件表面下她们暗流涌动的细腻的情感和心理活动。阅读的过程中其实很困惑,因为几个故事确实没有搞清楚到底是要讲什么,动机是什么,这样的结局又有什么含义。但或许就是一种体验吧,体验她们的心境。
  •     小说那种冷静又不经意的语言风格还有叙事结构都好喜欢啊。就是展现了生活细节情绪和微妙情感,门罗做得真好。
  •     不够
  •     看得我好想哭……是完全读不懂啊,每看完一篇,就开始翻书评去理解。诺贝尔文学奖,当代短篇小说大师,总之评价很高,所以我才读不懂吗,啊……好心酸,以后再拜读她的作品吧
  •     Too much happiness.每一篇都意味深长。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