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与文学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2
ISBN:9787308094597
作者:也斯
页数:248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在1988年一个回顾《中国学生周报》的座谈会上,确人提到后期周报上出现的一群诗人,说他们的诗写得比较生活化,有香港地方色彩,跟当时台湾或大陆的诗作有显著不同的取向。后来也有人陆续问起,但香港文学的资料一向散迭不全,这些诗人多半没有把诗作结集,不易看到发展的全貌。现在其中部分诗作者的合集《十人诗选》筹备多年,出版后更多今天的读者就可以看到这些作品的实例了。在史料上亦可保存一些七八十年代香港诗的资料。这些诗发表前后我多看过,亦参与编辑,谨介绍一下诗作的特色。 这集中的诗作者都是在战后出生,大部分在香港长大及受教育。跟前辈作者南迁而写作怀乡题材不同,这一辈作者大都是植根于香港,反省香港的处境,其中部分作者在60年代是文社成员,甚至有出版油印或铅印刊物的经验,也在其他刊物上发表过诗了;有几位则是1973年至1974年间在周报上才开始发表诗作的。周报是他们作品初次彼此邂逅的地点,周报结束后,他们的作品继续发表在《四季》第二期、《大拇指》、“罗盘》、《素叶》、《秋萤》等刊物上面。他们风格不同,但都是战后本土一代,有共同对香港的关心(周报1974年7月5日的《诗之页》就特别编过“香港专题”)、对香港各阶层生活的接触、对艺术的兴趣等。一起结集只是基于私交,并不完全是代表一个流派。我且来说说诗中抗衡与抒情的特质。 一、抒情与讽刺 20世纪60年代末期香港社会的动乱,加上内地“文革”的爆发、国际性学生运动和思潮的澎湃,令在香港写作的朋友受到不少冲击,对既有的写法产生反省。有人比较接受内地当时的文艺观,有人通过翻译去思考其他可能;有人为文争辩,亦有人在创作中作种种探索。当时写作的人,多少都经过一番摸索。 60年代后期开始写作的李国威,写过不少动人的抒情诗。写得动人,是因为他避开许多抒情的滥调,切实从现代人真实的感受出发,抛开了种种陈言俗语。他的情诗《我可以这样》和《争吵之后》不是浪漫地歌颂爱情,而是实在写出既有伤害亦有安慰的人际关系。《感伤的诗》写赴美探访父母弟妹的亲情,新鲜的表达方法令我们不觉伤感:“母亲的食物准备了八年/你坐在妹妹的钢琴旁边/看着她们失眠的脸孔/从前你有一个醉酒的父亲/如今他有一个易醉的儿子”。这样的句子换了另一个人写可能只剩下机智。

名人推荐

不要批评香港至今无人写文学史,也斯的《城与文学》就是一部别开生面的香港文学史。“城”与“文学”是关键词,贯穿其中的是20世纪50年代至今香港都市文学的变迁。未必全面,却鞭辟入里。作为诗人、散文家,也斯是香港文学的亲历者,所以他描述香港文学生动而贴切,评论香港文学独到而中肯。 ——陈子善(华东师大中文系教授) 也斯身兼作家、编辑、翻译人及学者等多重身份。以“城市”作为出发的立足点,宏观历史的深度,横跨比较文学的宽度,《城与文学》勾勒了香港文学丰盛多变的文化脉络;他时而畅谈老中青几代作家不同文类的写作实验,时而论述文学跟电影、报刊、媒体等种种千丝万缕的牵连,从而树立个人观照、阅读,研究和论辩的方法,带领读者走入奇异的文学之城,而这座城的名字就是“香港”! ——洛枫(香港著名诗人、文化评论人)

内容概要

也斯,本名梁秉钧,香港著名诗人、散文家。生于广东新会,在香港长大,美国加州大学比较文学博士,曾任教于香港大学比较文学系,现为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创作,译介法国、拉丁美洲及美国地下文学,撰写评论,任文艺刊物编辑,与友人创办杂志,推动香港文艺创作发展。代表作有:诗集《半途──梁秉钧诗选》(第四届香港中文文学双年奖作品)、《雷声与蝉鸣》、《游离的诗》,散文集《神话午餐》、《街巷人物》、《在柏林走路》,小说集《剪纸》、《岛和大陆》、《布拉格的明信片》(第一届香港中文文学双年奖作品)、《记忆的城市·虚构的城市》、《后殖民食物与爱情》(第十一届香港中文文学双年奖作品)等,其中多部作品被翻译成英、法、德、日等多种语言。

书籍目录

城与文学
都市文化与香港文学:历史、范围与论题
香港小说与西方现代文学的关系
叶灵凤谈穆时英的都市文学

城与小说
体验迁徙与文学写作——五十年代香港文学的特色
现代小说家刘以鬯先生
从《迷楼》到《酒徒》——刘以鬯:上海到香港的现代小说
张爱玲与香港
张爱玲与香港都市电影
六十年代的香港文化与香港小说
在香港写小说
从现代到后现代?——序《昆南小说选》
丛林与城市间的新路——序《吴煦斌小说集》
一本引起争论的城市小说《狂城乱马》
陈冠中写小说
桥上的人、穿越关卡的小说——序陈曦静小说集《不再狗脸的日子》

城与诗歌
香港都市诗作
20世纪50年代香港新诗的承传与变化——论宋淇与吴兴华、马朗与何其芳的关系
现代汉诗中的马博良
抗衡与抒情——七十年代几位香港诗人的声音
八十年代诗刊《九分一》——兼序洛枫诗集《错失》
「柏油路遍布都市/使我珍惜一粒种子」——谈阿蓝和马若的诗
让不同的音乐在空中飘扬——谈禾廸与陈智德的诗作

香港书写
化故为新、雅俗共存——香港文学的特色与文化机制的反思
由年青一代去说香港文学的故事——序《香港书写@文学故事》

编辑推荐

《城与文学》对香港当代的重要文学作品和作家进行了细致而具特色的介绍,如张爱玲、刘以鬯等人,体现了香港文学与香港城市发展的密切关系,清晰地梳理了香港文学的发展路径,是一部别样的香港文学史。

作者简介

《城与文学》主要围绕香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的香港文学发展脉络展开,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城与文学”,讨论香港文学的发展及其特色;第二部分“城与小说”,讨论香港当代的著名小说家和小说作品;第三部分“城与诗歌”,介绍香港当代著名诗人及其作品情况;第四部分“香港书写”,再次总括当代香港文学发展的特点及对其的反思。


 城与文学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伟大的现代文学都以城市为背景……为什么大家都不写香港这都市,还没有一本香港都市的作品呢?但我逐渐发现,其实不是没有人写过香港,是有的。”也斯在《城与文学》后记中的这段字,道出了写作本书的原因与意义。这是一片过往被忽略乃至遗忘的“文化荒漠”中的“绿洲”。《城与文学》便如一面勇敢地站立在钢筋水泥中的镜子,四方皆是没有耐心驻足呼啸而过的车流和人流,镜子里面的他们却虔诚地挟着纸笔风尘仆仆地从历史中走来。他们活在香港的过去和当下,曾于迁徙年代惆怅回望故土,于变革年代冷眼旁观这城的新衣,于迷惘年代因未知的黑暗或光明辗转反侧,也终于从往昔漂泊的无我走向今日明确的自我。全书以文学评论的方式缓缓展开一幅始自三四十年代的香港文学史画卷,有关这城和这城的人们在几十年间从怀旧到反思到重构的文化认同之路,有关这里的小说在西方现代主义浪潮中的同与不同,有关因城市视角局限和作者背景广阔而生的奇妙结合,有关城市诗人在田园情怀与商业化压力中的徘徊与迎拒,亦有关中华文化和殖民地文化交融背景下港式文人的独特立场……也斯的笔触是细碎也跳跃的,大多的评论都与特定作品相关,读者最初的阅读体验或许是云里雾里,却会随着阅读的深入逐渐在脑海中建立起一个关于香港文学的全新印象。原来在金庸和倪匡之外,在张爱玲和萧红之外,还有许多作者和作品,他们与前者相比更似这城最亲密的一份子,在这片天底下以这城为对象,严肃认真的观察过、书写过、反思过。 以书名为阅读预设,稍显遗憾的是在全书文字中香港的形象仍是模糊的,所讲述的更似城的文学,而不是城与文学。虽然也斯在开篇已经强调过都市文化与都市文学的相依相存关系,却仍然在对文学史的梳理中更多地凸显了作品本身的技巧和作者个人价值观的表达,而不自觉地弱化了香港文化的直观形象。对于各个时期的代表性文学作品,他的评论更专注于人物的刻画和意象的表达,却加重了读者在横向上将作品与时代背景作联结和思考的难度。全书最具宏观视角的大概是最末章的“化故为新、雅俗共赏——香港文学的特色与文化机制的反思”一文,却仍是文学多于文化的总结。在本书勾勒出的模糊的香江畔,逐渐清晰起来的是那些年在霓虹灯未照到的角落里曾为这城的变迁以文字做留念的写字的人们。他们或许未能以一己之力为香港撑起一个强势文学的地位,却真切地以偏居一隅的特殊身份填补了中国文学史在某个时期大范围留白的缺憾,为颠簸年代背井离乡文人的集体记忆背书,也对香港这座城的成长和蜕变以文学的方式作了浪漫且生动的记录,终形成了香港文学的独特品格。个体被时代裹着向前,又转而以自己的脚步走出时代的声响,香港这座城市的命运因整个中国的命运而独特,于是这里作家们的书写亦建诸于背景复杂的人们构建的多元城市文化之上,其文学的面向因城市的变迁而不断变换着,并重现或反思着香港二字所代表的意义,也同时缔造着香港的未来。如也斯在书中多次论及的刘以鬯的小说《酒徒》,它以现代主义的技巧书写彼时知识分子在香港的困顿处境,是六十年代变革中香港的侧面写照。如书中写香港诗人受大陆文革后朦胧诗的影响,以及对中国现实的关注,亦是转折年代的缩影。又如引起争论的小说《狂城乱马》,是因香港变动中的命运而生出的末世寓言,是都市光怪陆离背景下文学演奏的狂想曲。再如书中介绍的阿蓝的诗,将视角对准香港现代都市文明之下卑微的众生,是文学对现实温柔也凌厉的回应。所以与其说香港文学史被打满了香港的印记,莫不如说是这时代的。他们写作的它们是洪流中的涓涓细流,最终勾勒出这座城市和这里的人们留给时光的样貌。而文学本身便是时代的一份子。值得许多大陆文人正视的是,即便在香港如此微缩的城市空间中,文学忠实和依托于城市的品格仍是凸显的,然而广袤的中国大地上那些数不清的城市与乡村的灵魂,却仍待本土文人的垂青。即使如萧红写故乡东北的《呼兰河传》,也是写于香港这个狭小的港湾。自由于文学之加持作用,值得后人警醒和直面,荒漠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听闻也斯先生前不久刚刚离世,那么《城与文学》应是先生的遗作了。想来先生应该欣慰的是,他留给这世界的关于香港文学史的完整印象,是珍贵也独特的,也会如过往那些闪耀的文学作品一样,涓涓细流汇入洪流,直奔向未来。
  •     《城与文学》责编、浙江大学出版社启真馆的王雪告诉记者,他们当初一起向也斯先生约了三部书稿,《城与文学》是其中一本。最早出的《书与城市》显示了不同的都市有不同的文学;第二本《香港文化十论》则是具体讨论了先生成长生活的城市香港;而《城与文学》更是深入讨论了先生念兹在兹的香港文学。晚年最关注的是“城”王雪说,能认识也斯先生这样德高望重的先生,她感到十分荣幸。虽然没有见过也斯先生,甚至都没有打过电话,但也斯先生在她心中的形象却一直非常清晰——一位儒雅的学者形象,非常照顾后辈,包括她这个素未谋面的人也是如此。“也斯先生身体不好,在通邮件的过程中,先生有时会提到自己的身体状况,有时会说最近几天身体很痛,或正在做化疗,但语气中却好像对此事并不是甚为在意,像是在说别人的事情,总是轻描淡写的。《城与文学》的修改很多是在病房中完成的,很多次我发邮件问进度,先生都说是在化疗,或又做了次手术,而先生却从未以此推托,总是自己不好意思。”王雪说,当她听到先生离开的消息时,实在感觉有些意外,接下来就是过意不去,不知是否是这本书累坏了先生。就在去年12月她还在催促先生看稿子,帮书写序。可在这种催促中,也斯先生竟然还在问,他有什么可以帮她的。确定这三部书稿时,出版社主要征求了也斯先生的意见,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也斯先生晚年的思想关注,三本书都有一个相同点那就是城,只是具体考察的点不同。病中完成400多个签名王雪说,因为也斯先生在文学界的影响很大,《城与文学》又是先生的一本新书,很有纪念价值,正好有书店也对此感兴趣,而且这个构想也有了很长一段时间,于是出版社最终做了100本毛边本,200本精装签名本。而签名本的制作,早在《香港文化十论》出版前就开始了。“我们认为这本书对于香港文化是有一定价值的,所以就联系也斯先生是否可以帮忙签名。其实当时也斯先生的身体就已经有些虚弱,记得好像是六月份时,先生刚做完一遍化疗,而且当时先生正好被选为2012年香港书展的年度作家,各种活动也非常忙碌。但接到我的邮件先生痛快地答应了我的请求,只是说要慢些。当时我们就想本书也要做些签名本,所以就一起给先生寄去了400多份签名纸,签名先生只能每天休息时签几个,这些签名先生大概用了近一个半月的时间,使先生受累真是有些过意不去。”王雪介绍,《城与文学》与《香港文化十论》两本书的侧重点不同,《香港文化十论》是一本从各个不同角度讨论香港这座城的作品,包括电源、摄像、文学、建筑等。而《城与文学》更像一座城市的文学史,主要讨论香港文学的发展状况,是读者细致了解香港文学的一本书。读者也会从香港文学的背后看到香港文化的特点,这也是也斯先生一直在讨论的文学或文化与城市之间的关系。《城与文学》囊括了香港自四五十年代以来的重要文学作家、作品、书刊的情况,以及香港的文学环境,使读者从中了解香港的文学,也从一个文学发展的侧面来了解香港这座城的文化,这是一本别样的香港文学史。也斯先生时而畅谈老中青几代作家不同文类的写作实验,时而论述文学跟电影、报刊、媒体等种种千丝万缕的牵连,从而树立个人观照、阅读、研究和论辩的方法,带领读者走入奇异的文学之城,而这座城的名字就是“香港”。深圳晚报:http://wb.sznews.com/html/2013-03/17/content_2408814.htm

精彩短评 (总计16条)

  •     不太能懂,离香港文学毕竟还是有一定距离。
  •     借自圖書館。細讀了二三部分,喜歡自述勝過評論(《記憶的城市·虛構的城市》後記,讀到人生:我一度好似找到答案。現在我知道更多問題),印象是斷續的點未成平面。寫陳滅的詩,突然提到SunnyDay Service,嚇一跳。讀完想看董生關於《狂城亂馬》的批評,翻找未遂,卻穿越被作者的八卦震驚了。
  •     主要翻看了50年代小说、诗歌评论,应该说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研究框架(反过来说一些地方不够细致),比如50年代文学生态,如何在“左”和右的对峙中走出第三条路线,香港的现代主义如何与同时代台湾现代主义相区别,香港通俗文学生态等;也斯是左手写诗,右手写小说,他对50年代宋淇、马朗诗歌创作/诗论的研究,也为研究50年代文学提供了一条路线。
  •     幾乎是,每一章,兩三頁,就可見到「劉以鬯」(扶額..)
  •     看完《我城》紧接随手拿起这本看,潜意识有时也有道理。
  •     也斯是个好诗人。原来香港除了武侠言情还有自己本土的城市文学,一扫我“殖民地文化沙漠”的狭隘偏见。
  •     闲时可读
  •     不知道為啥,對也斯越來越沒愛
  •     今天看來,也斯的見不夠洞,卻是一整代香港文學人的思想摘要。
  •     以文学的视角,触碰东西碰撞、传统现代疏离后的香港城市经验
  •     愿望一:在香港写书。
  •     其實也斯的見解還是挺好的啊,不過有的部分就顯得有些開脫了。這本是對香港文學的一個概要性說明吧,讀完之後覺得香港被稱為「文化沙漠」到底是有原因的。香港的優秀作家,也就那麼幾個。我給三星,是因為浙大出版社也太粗製濫造了,書中錯別字都看不見嗎?用的是word自己的繁簡轉換啊?你好好校驗一下文字,可以嗎?出版社也這樣敷衍,浮躁。
  •     对香港的文化不了解也不很感兴趣,读的时候也就感觉非常乏味...
  •     写得比较杂,都是作者本人关于香港这个众人周知的文化沙漠所燃起的一点点文学星火的分析。但是,杯水车薪。
  •     读了几天 睡前催眠 噗
  •     也斯的书让我大大开阔了眼界,也让我懂得如何去尊重另一种文化。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