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志史稿》章节试读

出版社:安徽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7-7-14
ISBN:9787212014100
作者:宫为之
页数:457页

《皖志史稿》的笔记-第122页

李白在当涂后裔:白死50多年后,宣歙池等州观察使寻访白后裔,白子伯禽卒,孙子出游12年不知所往,两个孙女一嫁农民陈云一嫁农民刘劝。范传正令改嫁士族,两孙女谓孤穷时已嫁给他们,不愿依仗权势再改嫁,坚持不从。

《皖志史稿》的笔记-第409页 - 民国皖志简介

马玉昆(1838-1908)清末淮军将领。字景山,安徽省蒙城县马集镇人。初在原籍力、团练。1865年(同治四年)随宋庆镇压捻军。后赴西北镇压回民起义。1874年随左宗棠抗击阿古柏和沙俄侵略。1894年(光绪二十年)补授山西太原镇总兵,驻防旅顺。甲午战争爆发.统毅军赴朝鲜对日军作战。1899年晋浙江提督。次年调直隶。八国联军入侵时,率所部在津郊、北仓等地抵抗。旋护送慈禧太后和光绪帝西逃。后加太子少保衔。
据《清史.列传》及《蒙城县志》(民国版)记载:马玉昆(1837— 1908)宁景山,安徽蒙城人,家贫不能自给,遂投宋庆毅军,宋庆奇其才令领亲军。时捻军“宗禹与其党任柱等焰复炽,分股窜扰山东、晋、豫各省,玉昆日随宋公迎击尾追,每战皆捷”, “斩宗禹从子武亥于淮路口”,济阳一役,降捻军精锐马步队三千余众。经左宗堂和李鸿章保荐为总兵,赏戴花翎及振勇巴图鲁名号。同治九年(1870年),马玉昆率部进入陕甘地区镇压回民起义,连战得胜,升提督,并赏换博奇巴图鲁勇号。时俄、英两国插手新疆,煽动叛乱,中亚浩罕国阿古柏带兵占领南疆,建立“哲德沙尔汗国”,光绪元年(1875)左宗堂进疆平叛,马玉昆统领毅军为前锋副主将,连克乌鲁木齐、昌吉、玛纳斯诸城,阿古柏兵败自杀, “天山南北告宁,赏黄马褂,予世职。玉昆居西域先后十馀年,收复名城以十数,暇辄使部下屯垦辟地利”,为保卫新疆,发展新疆生产作出了贡献。光绪十六年(1890),北洋大臣李鸿章调马玉昆统领毅军后军驻防旅顺。光绪二十年(1894),甲午战争爆发,马玉昆补授为太原镇总兵,率毅军2000多人赴朝参战,驻朝期间,马玉昆部“纪律严明,鸡犬无惊,韩人德之,立庙以祀”, “壁南门外人同江, 日军来攻,玉昆守东岸,血战久,援至,敌败去” 。是役,马玉昆率部“往来合击,每以干数百人,败倭人数万之众” ,重创日军第九旅团。但因主帅叶志超畏敌,马玉昆部被迫撤我国东北,在辽东营口、田台庄等地抗击日寇,杀伤日军甚众。光绪二十一年(1895),马玉昆部在海城太平山与日军发生激战,他起马纵横督战,因强弱悬殊,战况激烈,战斗中, 战马被击中,马玉昆无所畏惧,连易三骑, “以千馀人抗强敌,屹然自全”。光绪二十五年(I899),擢浙江提督,次年授直隶提督,总统武卫左军。“逋拳匪肇乱,联军入寇,玉昆统武卫左军御之。初战天沣,继战北仓,相持月馀,卒以无援退。车驾两幸,命随扈。又明年,还京,加太子少保” 。光绪二十八年(1902),热河朝阳县邓莱峰纠众谋反, “玉昆倍道应赴,破其卡,生擒首恶邓莱峰诛之”。光绪三十四年(1908),病卒,赠太子太保,予二等轻车都尉,谥忠武。

《皖志史稿》的笔记-第409页

田振邦:生卒年月不详,字治臣,涡阳县人。自幼习武,善骑马。同治初年,先后在淮军刘铭传部任把总,左宗棠西征军中任马队哨官。后因战功升西征军第一骑兵管带、嵩武军左路右营营官,攻下甘肃河州升千总。光绪12年(1886)随左军平定新疆,升参将,赏戴花翎。光绪15年(1889),豫抚倪文蔚成立威靖营,田振邦为统领。甲午之战,田振邦率部进驻安东九连城抗日援朝。33年(1907)任荆紫关副将,次年授四川建昌镇总兵。宣统元年(1909),田振邦镇压白子姆抗清起义队伍后加提督衔。辛亥武昌起义,四川宣布独立,田振邦到通州定居。著有《平蛮始末记》。

《皖志史稿》的笔记-第224页

1、《(弘治)徽州府志·建制沿革》“洪武二年,降婺源州为县,余皆如旧。”其下注文曰:“按,唐制:郡县有七等之差,郡则辅、雄、望、紧、上、中、下;县则赤、畿、望、紧、上、中、下;京都所置郡为辅,县为赤,旁郡为雄,县为畿。自望以下,以户多少,资地美恶为差。宋制:郡县除辅、雄、赤、畿、外,亦有望、紧、上、中、下之差。凡县,四千户为望,三千户以上为紧,二千户以上为上,千户以上为中,不满千户为中下,五百户以下为下。元制:江南路分上下二等,州县各为上中下三等。十万户以上者为上路,十万户以下者为下路,当冲要者亦为上路。五万户以上者为上州,三万户以上者为中州,不及三万户者为下州。三万户以上者为上县,一万户以上者为中县,一万户之下者为下县。”
2、安史之乱以后,江南地区成为全国的财赋中心地。人口的迁移与唐朝经济策略重心的转移,使得南方经济得到进一步开发。唐代的州,按其战略的重要性与户口的多寡,分成府、辅、雄、望、紧、上、中、下八个等级,其中,紧以上等级主要是以其特殊的政治、军事战略意义来划分的,紧以下则侧重以户口多少为依据。唐前期,“六雄十望”都分布在北方地区,南方地区仅有紧以下等级,且数量有限。…中唐以后,江南地区的州郡等级整体有了提升,太湖流域尤为突出。据《唐会要》卷七十记载,大历十三年(778),苏州①升为雄州。江南的其他一些大州,如润、宣、越、常等州直到会昌五年(845)才升为望州。苏州因其在供税方面对朝廷的特殊意义,成为唐代江南唯一的雄州。(引自《“江南第一雄州”的形成----从财赋能力看中唐以后苏州的崛起》)
3、唐代州分辅、雄、望、紧、上、中、下七级,县分赤、畿、望、紧、上、中、下七等。除辅州、赤县、畿县外,其余州县主要是依据户口多寡而定。高祖武德年间规定三万户以上为上州,五千户以上为上县,二千户以上为中县,一千户以上为中下县。玄宗开元十八年(730年)因“太平时久,户口日殷”,又提高了升等标准,规定“四万户以上为上州,二万五千户为中州,不满二万户为下州。……以六千户以上为上县,三千户以上为中县,不满三千户为中下县。”(《唐会要》卷70《量户口定州县等第例》)这里兹据《唐会要》卷70《州县分望道》的记载,把两浙、宣歙大历、元和时期州县升置情况列表如下:


雄州
苏州 大历十三年二月十一日升


望县
润州丹徒县 大历十二年二月二十六日升
常州武进、无锡县 大历十二年二月二日升 
苏州长洲县 大历十二年二月二十六日升
嘉兴县 大历六年二月升
宣州南陵县 大历五年三月升
越州诸暨县、剡县 大历十二年二月九日升
婺州东阳县、永康县 大历十二年正月一日升
湖州乌程县 大历十二年二月二十一日升
衢州信安县 大历十二年正月七日升
紧县
越州萧山县 大历十二年正月升
衢州龙邱县 大历十二年正月十九日升
婺州兰溪县 大历十二年正月十九日升
上县
杭州新城县 元和六年九月升
睦州分水县 大历六年六月升
歙州婺源县、黟县 元和六年九月升


据上表统计,德宗大历时和宪宗元和时两浙、宣歙三道升雄州1,升望县12,紧县3,上县4。如前所述,唐代州县升置的标准是“以户口多少,资地美恶为差”。(《通典》卷33《职官十五》)既然大历、元和时本区有这么多的州县升级,那么这些州县户口的增殖也是必然的。按《元和志》所载,浙东道户数下降幅度最大。但从上表可知,浙东升级的县数最多,新升望县为6县,占三道的一半,新升紧县(3县)全在浙东。韩愈在《代张籍与李浙东书》中称:“浙水东七州,户不下数十万”(《全唐文》卷552)。文中的李浙东即指李逊。李逊元和五年出任越州刺史、浙东观察使,九年离任。在任期间,“以均一贫富,扶弱抑强为己任,故所至称理”。(《通典》卷33《职官十五》)元和九年孟简继任越州刺史、浙东观察使,“承李逊抑遏士族、恣纵编户之后,及简为政,一皆反之,而农估多受其弊”。(《旧唐书》卷163《孟简传》)显然李逊在浙东“扶弱抑强”,实以“抑遏士族”,优容编户为内容,因此他在任期间浙东户口的增加应是不成问题的,韩愈在文中称浙东“户不下数十万”当有一定根据。在两浙、宣歙三道中,浙东元和户数下降幅度最大,确实是最令人怀疑的。

《皖志史稿》的笔记-第121页

历阳之横江(今和县东南):南京屏障。素峻以历阳太守举兵反晋速破建业;侯景称兵,险历阳,从横江渡江到采石,进逼梁武;后赵石季龙兵至历阳,东晋君臣惊慌失措,沿江警戒;隋将韩虎横江渡江,陈后主身为俘虏,南朝结束。

《皖志史稿》的笔记-第108页 - 隋唐北宋皖地记

南徐州:刘宋南迁、衣冠南渡,为侨民安置计,所置,另有南兖州。一说在京口(今镇江),一说在宿州。PS:关于宿州即是南徐州的论断,百度百科“南徐州”条很有意思。

《皖志史稿》的笔记-第115页

《皖志史稿》页115录宋金安徽七次战争:a、绍兴四年刘豫伪军犯滁州,围濠州,逼庐州,为韩世忠破;b、绍兴六年,刘豫及两个儿子三路攻六安、合肥、定远遭惨败;c、绍兴十年,金攻顺昌败走;d、绍兴11年,金兀术陷庐州、攻和州,退走;e、隆兴2年宿州之战、f、开禧2年宿州、寿州之战皆败于金;g、建炎3年,正月金人入淮泗、二月陷天长

《皖志史稿》的笔记-第96页 - 皖地记

《濑乡记》(佚,《艺文类聚》、《太平御览》有录)和郦道元《水经注》之赖乡注均将老子出生地指向濑乡曲仁里,谯城西出五十里。老子平生时教化学仙故处也。汉桓帝修建屋宇,为老子庙,庙北二里,李夫人祠,是老子旧生宅也。

《皖志史稿》的笔记-第214页

合肥龚芝麓鼎孳、明朝遗老,与钱谦益、吴伟业于清初并称“江左三大家”。


 皖志史稿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