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静×刘瑜:自由从何而来(中国故事)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9-10
ISBN:9787900261472
作者:赵涵漠,包丽敏

内容概要

赵涵漠
原《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记者,现为《人物》杂志记者。2009年硕士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文化及宗教研究系。
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2009年香港中文大学硕士毕业,后加入《中国青年报》工作,是《冰点周刊》最优秀的新生代记者。她擅长时政、社会公共与文化领域报道,文本优美流畅,兼有思想深度。在2011年“7.23”动车事件中,她的作品《永不抵达的列车》引起极大反响。
包丽敏
2000年清华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2003年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毕业,2003年8月进入中国青年报社,2004年6月进入《冰点周刊》担任记者,历任《冰点周刊》编辑、副主编,《中国新闻周刊》执行副主编,青年参考主编。代表作品《火车惊魂记(乘客版)、《无声的世界杯》(2006年南方周末年度致敬之最佳特稿)、《万家灯火为谁熄灭》、《让总统们头疼的女人》、《陈丹青:我不想再待下去了》、《报人“转会”》等。现任中国青年报旗下思想者栏目主编。

书籍目录

篇首语
柴静的旅行
“牛逼吗?这才叫人生”
“我只是不喜欢‘被安排的感情’”
“盖好被子,乖!”
“各个声音都对我不满意”
“一个人不需要再对另一个人建立虚妄的期待”
“做完了一天的功课,我们来尽情欢乐……”
你怕你名上面沾染尘埃呢?对自己不要有洁癖
我没机会再去问他
初到央视,全方位的溃败
主旋律报道怎么做
你要做,你不做你不安,对不对
“女里女气”是贬义词,女性化是好词
如果我不觉得那是侮辱,这就不是侮辱
一堂民主课
“使人困惑”而非授人真理
有多少人能将宪法比作一只兔子
“吞下红药丸”的瞬间
行走在“好学生”轨道上的女孩只是等待被激活
你也不知道以什么方式在什么时候发芽
政治不可能使你变美,但事关人的尊严
你自己选择睁不睁开眼睛
祛魅化不可避免,不管它是不是好事
民主是一种很酸性的东西,一定需要一些碱性的东西来中和
大家都口渴的时候你突然开始卖水
我的目的是让人困惑
你不能一边上钩一边又说怎么拿诱饵诱惑我
我曾经特别担心自己怨恨这个孩子

作者简介

"这是一本与真实、自由对话的访谈录。
她是央视记者,她说:叙述事实,而非评论。
她是清华副教授,她说:“使人困惑”,而非授人真理。
柴静、刘瑜,她们交集很小,但都因为践行自由精神而备受关注,也靠自身能力拥有公共领域话语权,并有不可小觑的影响力。有人推崇她们冷静、犀利,也有人嘲讽她们“端着”“自由女神。”她们备受喜爱也饱受争议。众说纷纭中,哪一个才是最真实的?
访谈录中,两位女性展现出令人惊艳的成长经历和思维角度。或许正如刘瑜所说,一个人也要像一支队伍,对着自己的头脑和心灵招兵买马,不气馁,有召唤,爱自由。"


 柴静×刘瑜:自由从何而来(中国故事)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1条)

  •     1、关于书的结构:一名记者采访柴静、一名记者采访刘瑜,前后一拼,构成了这本标价6元的图书。2、关于书籍内容:采访对谈夹杂着一部分采访手记。柴静的那一部分内容,似曾相识,跟《看见》里有较多重合。刘女神那一部分,好像你的期待永久不会落空,读起来依旧振奋人心。不知为何,刘瑜的文字能够将我带入一个空间,充满着理性、平和与力量的空间,而柴静带着“锋芒毕露”,思想中好像有一种侠者凌厉之风。3、关于自由:当你正在跟一个亲近的人闹矛盾,情绪低落......恰巧读到了这本关于“自由”的书,这两件事之间会产生点什么联系呢?关于阅读和情绪,其实阅读和艺术一样,有疗愈和安抚的功能,两者都可以让人在极短的时间内找回安宁和对生活的希望,端起一本不坏的书就是服下了一片速效救心丸。关于关系,任何关系都是有限度的,在关系、尤其是人际关系中保持理性与建设性的思考是需要学习的生存技能。最后,在建立民主的公民社会之日到来之时,希望也是每一个中国家庭的尊重和自由升起之时。
  •     《柴静·刘瑜:自由从何而来》mark:电影《黑客帝国》:对红蓝药丸耳闻已久,想搜来看看,但各大网站只有会员才看得到“大饥荒”和“文革”的受难个体:想搜着相关的书看看,看看为什么刘瑜会为这些个体被伟大领袖“晚年错误”的借口掩盖而抱不平。新词:民粹、比较民主化读后感:看完了,薄薄的四个部分,是一本对柴静和刘瑜的采访手记。豆瓣上有人说这么随便的四篇拼凑,就可以结集成书,体验糟糕。而我觉得,本子虽薄,信息量很足。印象比较深的是刘瑜那部分。她对民主的理解很深刻,将利弊分析得很透彻。一直觉得谈“民主”是一件政治活,得是个政治人物或者学者才谈得来民主这个词,有一定的思想高度性的,而我们这些普通人在历史书里看看民主,跟着喊喊民主就很厉害了。但是刘瑜的话让我们看到“民主”并非晦涩难懂,也是那么的接地气的,她的那本《民主的细节》我想我这个头脑空白的人很大可能也能看懂,而且还能读得饶有兴趣。我们一直高喊着要民主,要自由没有错,但民主的极端是失序的社会,还需要权利的约束。刘瑜说,民主有利有弊,不能太过放纵,但也要明白,民主的利大于弊。我赞同
  •     看之前想的是两个自由明主思想的女人智慧的碰撞,翻开后的情节让人似曾相识。翻开手头的《看见》,原来就是将《看见》的文章复制、粘贴拼凑而成的粗制品,且不说作者有没有给俩位作家版权费,但这种侮辱读者智商的行为值得(#‵′)凸,希望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作品越来越少。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知识和思想,是女性的话语权。
  •     对柴静和刘瑜的初步认识。要找刘瑜的书看看
  •     没多少干货
  •     访谈录。看见,民主的细节,以及刘瑜自己的给你一颗子弹。看过就没必要再看这本书了。
  •     kindle定价一块五,我觉得最多值一块,这一块给柴静。
  •     自由首先是一种气质
  •     中规中矩。
  •     发现寄几就是一个女神收割机……迫不及待的想变成她们。
  •     被书名和封面吸引,但是一读才发现,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语言风格很《人物》,就是分别采访了两个人,然后把采访写成对话。在这之前的一两章是作者从这些采访中提炼出来的比较短的一个总结性的文章。随便看看吧。如果真要了解这两个人,就去看她们俩各自的代表作——《看见》和《民主的细节》吧!
  •     试读
  •     以为是柴静和刘瑜的心得或言论,原来是采访,而且很多内容都跟«看见»重了
  •     柴氏以后会越来越多
  •     柴静和刘瑜,几乎没有交集的两位知识女性,一位轻柔温婉,一位平和干练,以她们各自的性格和方式诠释了殊途同归的自由。花一两个小时细细读来,觉得哪怕之前十几二十年的书白读了也值得
  •     只因为自由的精神太少
  •     这是一本对柴静和刘瑜的访谈录。能够独立思考,追求内心的女性真的很美。
  •     被封面骗了系列,看了以后才知道根本不是两个人的对话、合作。。。是分别对刘瑜和柴静的采访,内容还是很不错的。
  •     顶多算个杂志
  •     分低因为期待高?其实仅仅作为阅读来讲 这个性价比很高…
  •     刘瑜与柴静的采访专栏,内容不多,闲来小读还是可以的,迫切的想去看刘瑜的书籍
  •     就当是一本采访录那么读吧……
  •     给我影响最大的两位女性。
  •     算不上书,只能说是一个引子,通过对两人的访谈吸引读者去阅读她们的书、深究她们所传递的价值观念。两个不同领域的女性,都在用实际行动证明,独立的人格和思考对于女性的成长有多重要。
  •     前面还凑合吧居然有些话读不懂……刘瑜呢依然干货满满…………
  •     也是醉了 还以为是两人的对话讨论自由从何而来这个主题 原来只是一个记者对两人分别的访谈 这种杂志上一大把的竟然也能出书骗人?
  •     这类型的书存在的意义大概就是蜜蜂釆花粉般的存在吧…只负责传播 而已~深度呢??
  •     不明白为啥要把她俩放进一本书里,读完很大程度上觉得这应该是戴着性别眼镜的判断。四颗星全给刘瑜
  •     全书前50%是《人物》对柴静的采访,后50%是《人物》对刘瑜的采访,若是能多一些描写刘瑜的内容就好了,感觉柴静和刘瑜不是一样的,谈到自由或民主,我始终认为刘瑜更看开一些,对现下与未来。而柴静丰富的仅是过去的经历。
  •     对两位女性意见领袖的性格介绍。读后有去读她们作品的冲动。
  •     先不论这本书怎么样。总之二位是我的女神啊!论长相简直就是知性美,没有浓妆艳抹,眼神里就透露着坚毅。读完作品再看她们,不禁由衷感叹:她们真漂亮啊。一个记者一个学者,不管哪一个都在践行着社会良知。反正是我想成为的样子。
  •     原来是访谈录,恰好看完刘瑜不久,《忧郁的热带》、《流放者归来》还没读过,可以备着。p.s.2017.01.04
  •     读的很流畅 通俗的大众读物 作为职业参考了解别人的心境
  •     以为是两个人的对话,其实是两个人的访谈。
  •     文章内容东拼西凑?柴静一章基本出自《看见》,刘瑜一章基本出自《送你一颗子弹》,二者间如前者所述,没有任何交集……
  •     五星的柴静篇,负一星的刘瑜篇,负一星的关联,根本无关联,再负一星的抄袭拼凑。刘瑜篇并不是主角不好,是叙述者,没有搞清要着重表达哪个层面,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看得晕头转向。
  •     补档
  •     这两人我都蛮有好感的 尤其是刘瑜 但作者的语调措辞我不大喜欢
  •     了解下两位的背景,其实俩人并没有对话
  •     对于刘瑜的喜欢可以从我的摘抄本上大段大段刘瑜的文字看出来。不气馁 有召唤 爱自由!
  •     什么 ??内容和封面不符啊
  •     两位女性的一些人生哲理,不全,但可说是她们之所以为她们的基甸。这些观点是她们灵魂中最基本的东西。
  •     不要迷信大多数
  •     兴冲冲下载 懵逼地看完 独立之于自主 我更喜欢刘瑜 可是这和这本增刊有什么关系?
  •     电子版,购买的,我以为自己读的是节选…………而且作者文笔特别水,就是模板化写人物专访……………另外,读了之后,就两者比较,更喜欢刘瑜
  •     因两人的个人魅力而来,很短小很快就读完了。可贵的是留下思考,留下启发。就像刘瑜说的“使人困惑而非授人真理”“独立思考而非追随主流”。做一个更深入更认真更踏实更独特的自己吧!
  •     一个人也要像一支队伍,对着自己的头脑和心灵招兵买马,不气馁,有召唤,爱自由。
  •     认识柴静缘于地震时她的实地报道,当时这位不拘小节的女记者顿时落入我的眼中,这本书只有短短几万字,只能说是对她俩的粗略认识……读过《送你一颗子弹》之后,再来看这本书时,更多的让我想去看看柴静的《看见》,以及刘瑜的所有著作……
  •     内容当然是不错的,然而真的不能称之为一本书好么。。。
  •     采访不够深入
  •     “我要去冰岛了”
  •     怎么说,问题还不够深。柴静那篇的采访相对来说更成功一些,对于刘,个人看完后并没有感觉进入一个更深层次里的她。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