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马蹄

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3
ISBN:9787515506562
作者:黄恽
页数:231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9月28日上午,省政府委员钱大钧、顾祝同和叶楚伧,市长陆权和苏州地方名流济济一堂。其先,曾向地方名流发送了一张募启,要大家为公益事业慷慨输捐,列名赞成的有九十人。一看是募启,结果未能出席的倒有一半,来开会的只有四十余人。这未免有点不给召集人面子,但毕竟是自愿出钱,量入为出,很多人面皮老老,只当没收到募启了。 当年记者曾列席会议,作了一个滑稽的统计:出席会议人员,戴眼镜者17人,西装者6人,学生装者6人,中山装者只1人,长衫大褂者29人,还有蓄髭须者8人。 中山装者,时任苏州公安局长邹竟,此人后任吴县县长。蓄须者,金松岑、朱梁任、张仲仁、陶惟坻(小、址)、吴荫培、凌铭刚、孙铁舟、黄蕴深(当年吴县县长)也。 记者开玩笑说:张仲仁、陶惟坻、朱梁任坐在东斋东角落,“并肩齐膝,尊严慈蔼,仿佛三清菩萨”。 这是东斋会议召开时的大概情况。 东斋当年就是一个茶馆,陆权市长召开会议,把茶馆堂倌轰开了,换请了铁路饭店的仆欧作招待,茶点也由铁路饭店准备,相当精美。 民国的会议,颇注重演说。这回先是陆权演说会议的宗旨,然后就是独立承造民德亭的孙铁舟演说。 原来,当年还没有大公园,有的尚是皇废基公园,乃是民国初年整理这块荒废之地的成绩。皇废基,又称王府基、王废基,曾有人质疑,要为之正名,其实,这三个叫法都有根据,皇帝废掉的土地,王府的地基,王被废弃存留的地基。这里的皇帝是朱元璋,王则指张士诚,因此都可以通,不必正名也。 皇废基公园过渡到大公园,正是这次会议的结果。添建公园,添是扩大,建是增建,于是皇废基公园也就成了大公园的前身。 其实,当年苏州市府还曾考虑过把沧浪亭辟为公园,会议上,苏高中校长汪典存也站出来发言:沧浪亭四周,为学校区,为学校管理计,请不要在沧浪亭设公园,而要考虑在中市等处,觅地多设平民公园。张仲仁附议赞成汪典存的建议。苏州士绅的意见是举足轻重的,两人一言定鼎,一举推翻了把沧浪亭辟为公园的设想,这也为沧浪亭后来成为美专的地盘作了铺垫。 这时,孙铁舟站了起来,他是针对汪典存的“平民公园”说的:在党治之下,不应再将平民二字,放在脑里,挂在口上。

前言

“秋水”与“马蹄”乃是《庄子》的篇名,古人以秋水马蹄并称,有“秋水马蹄大文章”之说,誉为天下之至文。我不揣冒昧,以秋水马蹄名集,一方面对庄子阅世衡人标准和角度,自以为别有会心,即远离于世俗的价值判断,回归人性的本原,拙集大抵能够做到;一方面则并非自夸说这里的文章都是秋水马蹄般的大文,乃寓向慕之意,“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从心底里深深地向往一下,可以么?    更重要的是,我出生于秋季,生肖偏又是马,从这个意义上说,以秋水马蹄命集,也颇合适。    黄恽序于2012/8/24

后记

《秋水马蹄》一集得以出版,要感谢王光灿先生的鼎力相助,还有蜜蜂出版的五度先生,没有他们,这本书的命运当是另一种面目。天意如此,我只有欣喜感叹而已。    黄恽跋于2012/8/24

内容概要

作家,著有《蠹痕散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8年)、《古香异色》(海豚出版社,2012年)。

书籍目录


001
沦陷时期苏州藏书家情况散札
002
章太炎与郑伟业
015
苏州大公园纪事
024
1931年:苏州的假陈公博事件
031
钱基博与章太炎的两次见面
040
钱基博自蹈轻薄
045
钱锺书的《冷屋随笔》
051
钱锺英谈“林纾的翻译”
055
杨荫榆大战王骏声
061
木渎石家饭店三题
077
清代的苏州澡堂
087
苏州藏书家许博明
091
余庄风急 石湖浪高
107
周少甫与他的小摆设
125
白莲和他的《藕孔日记》
133
程志范土阜
141
蔡元培的常熟之旅
149
青石弄叶宅故事
155
波外翁雨夜赴水
164
《呜呼苏梅》事件的前因后果
174
陶亢德与纪果庵
184
一个女人与一座桥
190
冷香阁沧桑
197
施蛰存与《国文月刊》
204
周瘦鹃与张爱玲
212
范雪君与《秋海棠弹词》
220
朱 :一九五七年春夏之交
226

233

编辑推荐

《秋水马蹄》为作者历年来阅读民国报刊资料挖掘出来的鲜为人知的民国人物掌故轶闻的结集。为读者重拾失去的记忆,以独有的眼光评衡过去的人事,是此集最具读者关注之点。作者长期致力于江浙一带文化历史,风土人物的钩沉发掘,对于民国时期各个方面的掌故,十分熟悉。

作者简介

本书为作者历年来阅读民国报刊资料挖掘出来的鲜为人知的民国人物掌故轶闻的结集。为读者重拾失去的记忆,以独有的眼光评衡过去的人事,是此集最具读者关注之点。作者长期致力于江浙一带文化历史,风土人物的钩沉发掘,对于民国时期各个方面的掌故,十分熟悉。本书涉及的主要有当地藏书家的遭遇,一些知名文化人如钱基博、钱锺书父子,作家如周瘦鹃、张爱玲等的轶事,苏州城建发展史的几个段落,等等,很可一读。这种浮光掠影式的文字,恰可在读者面前勾画一个逝去的时代的流风雅韵。


 秋水马蹄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与《秋水马蹄》这本书结缘,始于去年底拙稿《听园》付印之际。当时的封面设计稿在“听园”二字下有一排英文“Memories of Suzhou”,虽然这“苏州记忆”的译法还不错,但我自己并未提供英译书名,难道是美编自己创想?一经询问,原来这个封面设计稿,是以另一本名叫《秋水马蹄》的书封为底版(同为小精装系列丛书),稍作改动而成,英文译名部份还未及改动。就这样,这是我与这本《秋水马蹄》的第一次接触;当时只是觉得书名很新奇,别无他想。第二次接触到本书的作者黄恽,是微博上转发的《深圳晚报》上刊载的一篇黄恽专访,原题为:“越读民国小报,越觉民国热可悲”;转发之后,题目更加醒目:“作家黄恽称民国热很可悲:民国是个很糟的年代”。说实话,我一看这题目就笑了,知道说“民国热”可悲的人,一定也是关注着“民国”的人;虽然没看过《秋水马蹄》,但大致内容一定关乎“民国”了。但我还得仔细再看一看这篇专访,因为引申、夸张乃至扭曲出一个骇人听闻的访谈题目,是当今纸媒的惯技,所谓“标题党”主要就这么点本事。大多数时候,看着报刊的一个标题就激动的人,仔细看一看全篇内容,就会发现,往往不值得激动,撰文者、受访者的观点并没有想像中的那么不靠谱,并不都是脑子进水的二百五。当然,大多数人是没有时间细看报刊文章的,果不其然,微博上批评不断,剑拔弩张者唾沫横飞;显然,这篇专访的题目触到了一些人的痛处,挠到了一些人的痒处。也正因为如此,我对黄恽和《秋水马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看完了《深圳晚报》的专访原文,我参与了微博讨论。刚开始,我只是做为这场“微博热议”的旁观者,承接黄恽的观点,追问他说,民国的文人读清代的小报,也一定会有一些人觉得清朝可悲,还有一部分“遗老”则认为世风日下、今不如昔。民国的这两派文人,大致一为“新青年”,一为“遗老”。关键是我们现在觉得民国很糟的那部分人,是“新青年”吗?显然也不是。既无传承也无创造的“社会主义文化”,说到底只是个各玩各的混搭风罢。这是最糟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没有什么可值得抱怨的。我的这番追问,实际上是调侃性质的,因为我觉得说“民国热”可悲,无非是说民国的东西很多被美化了,不是想像中的那么好。但是美与丑、好与糟,总得有个参照系,如果把20世纪拦腰截成两半,上半截与下半截来参照,仅就文化、学术、文学、思想成就而言,显然上半截还是要好看一点。对历史的想像与美化,往往是与现实的不满与失望相对应的,“民国热”实际上就是这种反映而已。追求民国史料的真实与铺陈民国文化的想像,确实是如今“民国类”图书的两大分野,但说到底,大家毕竟都不是民国人——真实也罢,想像也罢;要纠错要挑毛病,要批评要问究竟,谁都不免。经与黄恽在微博上的“热聊”,让我感到他是一位文史基础扎实、文风硬朗坚定,观点鲜明犀利,但也并不是那种顽固悭吝,自以为手中有几本民国“秘笈”,就容不得他人意见的“专家”嘴脸。这样的研究者,当然值得交流;这样的研究者,当然值得交往;为此,我们在这场阅读量已达5.8万次的微博互动中“互粉”。不久,收到黄恽所赠《秋水马蹄》一书,我选择当天凌晨用一个小时解读他的这十万字成果。之所以选择凌晨时分,因为这是环境最安静、精力最集中、思考最细密的时刻,用来读这位为“民国热”感到可悲的著者之书,用来读这样一本预想中一定相当冷静理智的书,再合适不过。从全书二十七篇文章的篇名来看,都平实而直接——人名、地名、著作名的频繁成为篇名,没有过多的抒情与铨释感,理应是冷静理智的“史料派”写法。应当说,“史料派”写法已经是当今书话体写作的主流,而且也正在成为民国史读物的写作主流,这样的写作实际上是在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新史料”或“二手史料”。全书二十七篇文章,我并没有全部细读,而是挑选了几篇感兴趣的文章来探究,想看看著者究竟是“史料派”还是“印象派”。开卷首篇“沦陷时期苏州藏书家情况散札”即是典型的“史料派”写法,史料丰珍,评述简明。著者总结说,藏书家藏书的流散,有以下的特征:因为战争连同房屋一同被烧毁;作为难民的引火之物被焚毁;被穷人拿去做物品的包装;书籍书橱被抢,书籍四散。之后的史料列举紧紧围绕这几个特征,加以实证,应该说一目了然;选用的《苏州新报》做本地史料的裁定,也相当妥洽,这篇文章简直就是可以再次转引的“新史料”了。而“1931年:苏州的假陈公博事件”,文章一开头,则稍微来了点小幽默,写道“1931年4月,西方的愚人节还没过几天……”,我以为,这篇文章可能会写成“印象派”风格。虽然确有场景拟合与情景想像的笔触,但毕竟整篇文章还是在写这一桩冒名陈公博施行诈骗的事件,读来饶有兴味,却没有泛滥出什么更多的“微言大义”来。如果我手头有这么好的历史材料,我一定会将这个冒名诈骗案与如今屡见不鲜的冒充中央官员行骗事件做比较分析,为什么这一桩民国时代的冒名诈骗案以行骗者当场被揭穿并被捕收场,而如今的冒充中央官员到地方官府行骗屡屡得逞?这其中的“微言大义”自然可以引申,但著者就此搁笔,没有把民国的事体牵扯到如今的情境中来。只是在文章末尾看似随意的补充了一点,他写道:顺便说一句,1946年6月3日,真陈公博以汉奸罪在苏州被枪决,他大概不会知道十几年前发生在苏州的这一幕。这样“顺便”的一句,虽然有“印象派”的风格,但却没有继续衍生出更多描述,简洁中又别是一番余韵悠长了。再来看“钱基博与章太炎的两次见面”,在提供“两次见面”的确切史料之后,著者终于禁不住发了一番“印象派”的评述出来。他写道:杨绛女士曾在《我们仨》里说她的公公钱基博“关心国是,却又天真得不识时务”,试想能说出上面一番话的钱基博,会是一个天真而不识时务的人么?杨绛对钱基博的认识,我估计相当有限,说钱基博不识时务犹可,老知识分子择善固执,认死理儿是必然的,但说他天真,恐怕只是耳食,或也见得认识不深。老先生见多识广,思想深邃之处,不仅家人懵懂,世人更是难测其浅深。在这一番“印象派”的评述中,著者一贯矜持得近乎有“洁癖”的“史料派”写法,终于暂时被悬搁起来,相当明确的指出了杨绛也未必能读懂钱基博——勿庸置疑,这需要足够自信的、建筑在史料基础上的胆魄。这段评述,可以转译为,民国人物的评说,即使是亲友(包括杨绛)的评说,也未必可靠可信,尤其是非史料层面、思想认识层面的评说。换句话说,旷代有知音,家人未必是知音,亲友未必是知音,这个知音有可能只是后世的某位研究者、读者。当然,大多数人仍然认为由逝者亲友提供的所谓“口述史”都是可信的,至少具有无可替代的史料价值。这种观念其实也正是“史料派”写作的局限与难题,可以看到,《秋水马蹄》对此是警惕的,是有甄别的。尽管这种甄别的方式可能著者并不十分乐意运用,这种“印象派”的评述在全书中的确不多,即使有,也相当收敛与审慎。“史料派”的追求是“去伪存真”,“印象派”的追求是“形象生动”。“史料派”最终要向朴学传统靠拢,热衷于原始史料的整理与校订。“印象派”最后则要向文学传统靠拢,小说、影视剧本是其高级形式。无可否认,“民国热”正向着这两个维度各自发展;显然,黄恽身上是更有着朴学传统与追求的。“白莲和他的《藕孔日记》”一文就透露着这种对原始史料整理校订的想法。经他考订,曾创办《苏州新报》的顾天锡就是《藕孔日记》的作者,日记详细记载了日军侵占南京期间的所见所闻,史料价值颇高。但因为顾氏后来曾有过汉奸行径,日记文本也曾有过涂改,故而难以整理出版。黄恽曾与我提及过此事,称日记文本几经校勘已经整理完毕,只是出版因“汉奸”问题有所障碍。我倒觉得出版界也有相当多的“史料派”,会对此日记的史料价值有客观认识,出版付印只是迟早的事,应无大碍。试想,周作人也是铁板上钉钉的“汉奸”,在如今不“因人废言”的出版环境下,他的作品集、各式选集、专集不是早已风行海内了吗?《藕孔日记》的史料价值与出版价值,自有人慧眼识珠。我也特别期待这部日记早日出版,让大多数人对南京的印象更为丰富一点,不光是秦淮河畔与中山陵,还应有铁血抗战与大屠杀。黄恽在《秋水马蹄》的自序中提到,“远离于世俗的价值判断,回归人性的本原,拙集大抵能够做到”。我想,这是一个对文史研究者而言,相当高的标准;尤其是在当今“民国热”中,相当难得难办的一种自警。做为一部笔记体文集,在我印象中,大致只有黄秋岳《花随人圣庵摭忆》、章士钊《孤桐随笔》、陈巨来《安持人物琐忆》三部集子,能达到黄恽所说的这个标准。如果说,这十万字的小册子还有什么缺憾的话,那就只有一个不能算缺点的“缺点”——著者本人毕竟不是民国时人,摘取与评述的史料也只能是间接材料,而非亲历亲为、亲感亲证。挑出这样的“缺点”当然过于苛刻了,而这却正是“史料派”自身的本质要求与最高追求。瞧,看《秋水马蹄》,不知不觉中我也变成“史料派”了。真是无可救药为史料,一涵秋水蘸马蹄——蹄痕逝水而去,或者我已离题千里了罢。

精彩短评 (总计14条)

  •     作者像是从民国走出来的人一样,继承了文坛大家级别的编辑应有的素养。
  •     小精装,很可爱,长知识。
  •     还可以,这套书都挺好玩儿。
  •     有几篇甚好,譬如“钱基博与章太炎的两次见面”、“周瘦鹃与张爱玲”。也有些没啥意思,敷衍小报新闻成篇,实在看不出作者在序中所标举的深意。
  •     去苏州的时候带着看还不错.
  •     苏州民国内的旧事
  •     这本不错,去年五一爬泰山的时候顺手拿上了,在山顶读得津津有味。
  •     了解过去的苏州,不是童稚时期,不是垂垂暮年,就是那个迷惘的时段
  •     黄恽在《秋水马蹄》的自序中提到,“远离于世俗的价值判断,回归人性的本原,拙集大抵能够做到”。我想,这是一个对文史研究者而言,相当高的标准;尤其是在当今“民国热”中,相当难得难办的一种自警。如果说,这十万字的小册子还有什么缺憾的话,那就只有一个不能算缺点的“缺点”——著者本人毕竟不是民国时人,摘取与评述的史料也只能是间接材料,而非亲历亲为、亲感亲证。
  •     可能不是苏州人,读来颇觉无趣,枉费了好书名
  •     关于苏州的掌故比较多,确有可取之处,不过对于非苏州人的话,还是有隔离感
  •     这是一册印刷和文章一样出色地书,黄恽先生多年的文史、掌故梳理,内容扎实,文字可读,实在是一读再读的好书。
  •     我很喜欢,主要对苏州周围的人文历史给了一个很感性的记述,很风雅的一本书。
  •     这是什么烂书啊,写的不好也就罢了,中间还有50页和前面的文章印重复了…目录里有几篇文章书里根本没有…作者在书里考据这考据那的,结果自己的书都印错了…晕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