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卖上海滩

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0-1
ISBN:9787806225950
作者:霍塞
页数:226 页页

作者简介

《出卖上海滩》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


 出卖上海滩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本书以纪实为主,文风幽默,读起来一点也不乏味。对于与近代上海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霍塞不仅描述了经过,还提到了具体细节,其中一些是教科书上不曾读到的,却有助于大家理解整个事件,这一点尤其难能可贵。
  •     《出卖上海滩》的作者是美国人Ernest O. Hauser,1940年出版。次年就有了越裔(大家常把他的名字误搞成越裔汉)的中译本。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看这段典型的文字就清楚了:Another time, a Chinese general, nicknamed "little Hsu," who had sneaked into the Settlement in defiance of a Municipal order, had to be arrested and hurried off in the general direction of Europe.还有一次,一个名叫“小徐”(按,即徐树铮。——译者注)的中国军人,竟不顾工部局的禁令,私自走进了租界,工部局便将其拒捕,押送他出国到欧洲去。这本书就是这样的,看上去是琐碎的,有时候甚至有点滑稽,但你又不能轻易说它是错的。书里叙述的事情,大多确是发生过的,但立场不同,理解也不同。解释有时候是牵强的,尽管如此还是发人深省。尤其考虑到作者所处的年代,写出这样一本书来是难得的,作者的用心是不难见到的。书中内容涉及到许许多多的历史事件,然而因视角不同,对同一件事情的描述与我们的历史教科书有很大的差异,以至于一下子还辨认不出来,以此书来温习历史,也算是另辟蹊径,如果从这本书里能够找出历史事件来,那确实是对此熟悉的了。然而这并不是一本很好的学习正史的教材。当它谈到历史大事件的时候,那种态度是让人受不了的。事情“就这样发生了”,签订条约说得好像签假条似的,受不了,是受不了。因为年代久远,有些翻译,不加注的话,是看不懂的。比方说罗塞尔洋行,其实就是旗昌洋行。《文汇晚报》就是《文汇西报》。有些趣闻是不容错过的。比方说关于浦东开发的建议,以当时的年代来看,就是一个很奇特的点子。而有些内容却是叫人看了要惭愧的。比方说叫花子的组织问题。幸而作者抓住了一条主线,那就是上海大班们与中国人民之间的关系来做文章。所以这本书内容虽琐碎,但不觉得散乱,而是很有条理的。上海书店出版社在2000年伊始出版这本书,是很有意义的。但使用的仍旧是越裔在60年前的翻译,诚然,越裔的这一版本,也是读的通的,译者特地加上的注,对读者也是有帮助的,但并不是没有弊病的,上海书店出版社对于此毫无进取之心,实在令人费解。因为现在市面上主要还是以这个版本为多,因此我把评论放在这一版上,另有北京商务印书馆在1962年的版本,叫做《出卖的上海滩》。我费心从图书馆借来,算是开了眼。暂且撇开上海书店这一版本大量缺少的段落,我们先来比较一下两者的翻译风格:原文 It was the end of the magnolia tree, the end of the "City of Palaces" which had been compared, by some, to the glory of Calcutta. It was the end of aristocratic Shanghai, and the birth of the fastest town on earth.北京商务 这是木兰树的终结,也是这座有人把它比作壮丽的加尔各答的“高楼大厦之城”的终结。这是贵族政治的上海的终结,也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城市的诞生。上海书店 这就是贵族独占式的上海之末日,也就是成为一个未来的大都市的起点。首先,我们来看内容,我们发现,北京商务印书馆的这一版本,几乎是直译的,虽然有一处是翻译错误的,那便是“高楼大厦之城”的终结,实际上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是这样的: Palace其实是指洋行之类的建筑,不高,且在周围有空地的,彼此之间不是迫近的,后来地价上涨了,那些空地都卖掉了,大家都挤在一起了,以前的楼也拆掉了,早了更高的楼,这样就显得更加拥挤了。那种贵族一般的生活结束了,单挤在一起的高楼大厦是发展起来了,上海也发展得更快了。我们发现,上海书店的这一版本翻译就没有那么一五一十了,我们还发现,光从语言的顺畅来说,上海书店看起来是没有问题的,如果你不看原文,不去注意那些不同的话,你还会读得很高兴呢!我们不妨回过头去看看第一句里面the end of the magnolia tree,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在第一章里面,有这么一句话,There were roses, and tulip trees, and magnolias, for the marshland was good soil, after all and the Shanghai sky was blue and bright most of the year.北京商务 空地上栽有玫瑰、郁金香(又翻译错了,是鹅掌楸)、木兰,因为沼泽地毕竟是沃土,而上海的天空一年中大部分时间是晴朗的。上海书店 ……种植各种花树。上海的泥土本来很肥沃,因此一种下去便十分繁盛,加以上海的天气很好,一年之中,晴明的日子为多,所以环境非常之舒服。我还是把这一段原文完整的贴出来:The hongs were square buildings, erected without imagination and without architects, but comfortable and cool. Like true colonial gentlemen, the merchants did not build too close to each other. They believed in elbow- room, and they took much pride in the spacious compounds around the hongs. There were roses, and tulip trees, and magnolias, for the marshland was good soil, after all and the Shanghai sky was blue and bright most of the year.上海书店这个版本跳着翻译,就造成了一个后果,那便是少了很多的线索,而这些线索,虽不是主要的推动力,至少也是互相牵连着的,斩断了这些牵连,便使这本书的特色大大丧失掉了,这是很可惜的。再来,这本书本来就是一本充满了有趣杂碎的书,读者一定对这些新鲜未闻的小细节很感兴趣。况且,正如书中所说(你在上海书店的那个版本里面是找不到这句话的):提起这些事实,不但是供读者消遣。不知是被砍掉,还是译者自己觉得不妥,在越裔翻译的版本里,关于宋一家门的内容大段大段不见踪影,关于“Greens”和“Reds”也是。关于文本的缺失,最为严重的是第九,第十二,和第十四章节。通读全书,我们应该对这个书名有所理解,也应该明白为什么《Shanghai: city for sale》要这么翻译,北京商务印书馆的序言里面说得很奇怪,好像译者并不知晓之前的译本似的。诚然,北京商务印书馆的版本,虽然也是有错误的,也有些语言上不流畅的地方,但综合比较下来,仍旧是我更为信赖的译本。对于感兴趣的读者,我竭力推荐。

精彩短评 (总计6条)

  •       我们先来比较一下两者的翻译风格:
      原文 It was the end of the magnolia tree, the end of the "City of Palaces" which had been compared, by some, to the glory of Calcutta. It was the end of aristocratic Shanghai, and the birth of the fastest town on earth.
      北京商务 这是木兰树的终结,也是这座有人把它比作壮丽的加尔各答的“高楼大厦之城”的终结。这是贵族政治的上海的终结,也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城市的诞生。
      上海书店 这就是贵族独占式的上海之末日,也就是成为一个未来的大都市的起点。
      首先,我们来看内容,我们发现,北京商务印书馆的这一版本,几乎是直译的,虽然有一处是翻译错误的,那便是“高楼大厦之城”的终结,实际上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是这样的: Palace其实是指洋行之类的建筑,不高,且在周围有空地的,彼此之间不是迫近的,后来地价上涨了,那些空地都卖掉了,大家都挤在一起了,以前的楼也拆掉了,早了更高的楼,这样就显得更加拥挤了。那种贵族一般的生活结束了,单挤在一起的高楼大厦是发展起来了,上海也发展得更快了。
      我们发现,上海书店的这一版本翻译就没有那么一五一十了,我们还发现,光从语言的顺畅来说,上海书店看起来是没有问题的,如果你不看原文,不去注意那些不同的话,你还会读得很高兴呢!
      我们不妨回过头去看看第一句里面the end of the magnolia tree,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在第一章里面,有这么一句话,There were roses, and tulip trees, and magnolias, for the marshland was good soil, after all and the Shanghai sky was blue and bright most of the year.
      北京商务 空地上栽有玫瑰、郁金香(又翻译错了,是鹅掌楸)、木兰,因为沼泽地毕竟是沃土,而上海的天空一年中大部分时间是晴朗的。
      上海书店 ……种植各种花树。上海的泥土本来很肥沃,因此一种下去便十分繁盛,加以上海的天气很好,一年之中,晴明的日子为多,所以环境非常之舒服。
      我还是把这一段原文完整的贴出来:
      The hongs were square buildings, erected without imagination and without architects, but comfortable and cool. Like true colonial gentlemen, the merchants did not build too close to each other. They believed in elbow- room, and they took much pride in the spacious compounds around the hongs. There were roses, and tulip trees, and magnolias, for the marshland was good soil, after all and the Shanghai sky was blue and bright most of the year.
      上海书店这个版本跳着翻译,就造成了一个后果,那便是少了很多的线索,而这些线索,虽不是主要的推动力,至少也是互相牵连着的,斩断了这些牵连,便使这本书的特色大大丧失掉了,这是很可惜的。再来,这本书本来就是一本充满了有趣杂碎的书,读者一定对这些新鲜未闻的小细节很感兴趣。况且,正如书中所说(你在上海书店的那个版本里面是找不到这句话的):提起这些事实,不但是供读者消遣。
      不知是被砍掉,还是译者自己觉得不妥,在越裔翻译的版本里,关于宋一家门的内容大段大段不见踪影,关于“Greens”和“Reds”也是。关于文本的缺失,最为严重的是第九,第十二,和第十四章节。
      通读全书,我们应该对这个书名有所理解,也应该明白为什么《Shanghai: city for sale》要这么翻译,北京商务印书馆的序言里面说得很奇怪,好像译者并不知晓之前的译本似的。诚然,北京商务印书馆的版本,虽然也是有错误的,也有些语言上不流畅的地方,但综合比较下来,仍旧是我更为信赖的译本。对于感兴趣的读者,我竭力推荐。
      
  •       本书以纪实为主,文风幽默,读起来一点也不乏味。对于与近代上海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霍塞不仅描述了经过,还提到了具体细节,其中一些是教科书上不曾读到的,却有助于大家理解整个事件,这一点尤其难能可贵。
  •     有劲
  •     老上海的历史故事——由一个外国人来讲
  •     米国人说当时的事体
  •       《出卖上海滩》的作者是美国人Ernest O. Hauser,1940年出版。次年就有了越裔(大家常把他的名字误搞成越裔汉)的中译本。
      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看这段典型的文字就清楚了:
      Another time, a Chinese general, nicknamed "little Hsu," who had sneaked into the Settlement in defiance of a Municipal order, had to be arrested and hurried off in the general direction of Europe.还有一次,一个名叫“小徐”(按,即徐树铮。——译者注)的中国军人,竟不顾工部局的禁令,私自走进了租界,工部局便将其拒捕,押送他出国到欧洲去。
      这本书就是这样的,看上去是琐碎的,有时候甚至有点滑稽,但你又不能轻易说它是错的。书里叙述的事情,大多确是发生过的,但立场不同,理解也不同。解释有时候是牵强的,尽管如此还是发人深省。尤其考虑到作者所处的年代,写出这样一本书来是难得的,作者的用心是不难见到的。
      书中内容涉及到许许多多的历史事件,然而因视角不同,对同一件事情的描述与我们的历史教科书有很大的差异,以至于一下子还辨认不出来,以此书来温习历史,也算是另辟蹊径,如果从这本书里能够找出历史事件来,那确实是对此熟悉的了。然而这并不是一本很好的学习正史的教材。当它谈到历史大事件的时候,那种态度是让人受不了的。事情“就这样发生了”,签订条约说得好像签假条似的,受不了,是受不了。
      因为年代久远,有些翻译,不加注的话,是看不懂的。比方说罗塞尔洋行,其实就是旗昌洋行。《文汇晚报》就是《文汇西报》。
      有些趣闻是不容错过的。比方说关于浦东开发的建议,以当时的年代来看,就是一个很奇特的点子。而有些内容却是叫人看了要惭愧的。比方说叫花子的组织问题。
      幸而作者抓住了一条主线,那就是上海大班们与中国人民之间的关系来做文章。所以这本书内容虽琐碎,但不觉得散乱,而是很有条理的。
      上海书店出版社在2000年伊始出版这本书,是很有意义的。但使用的仍旧是越裔在60年前的翻译,诚然,越裔的这一版本,也是读的通的,译者特地加上的注,对读者也是有帮助的,但并不是没有弊病的,上海书店出版社对于此毫无进取之心,实在令人费解。因为现在市面上主要还是以这个版本为多,因此我把评论放在这一版上,另有北京商务印书馆在1962年的版本,叫做《出卖的上海滩》。我费心从图书馆借来,算是开了眼。
      暂且撇开上海书店这一版本大量缺少的段落,我们先来比较一下两者的翻译风格:
      原文 It was the end of the magnolia tree, the end of the "City of Palaces" which had been compared, by some, to the glory of Calcutta. It was the end of aristocratic Shanghai, and the birth of the fastest town on earth.
      北京商务 这是木兰树的终结,也是这座有人把它比作壮丽的加尔各答的“高楼大厦之城”的终结。这是贵族政治的上海的终结,也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城市的诞生。
      上海书店 这就是贵族独占式的上海之末日,也就是成为一个未来的大都市的起点。
      首先,我们来看内容,我们发现,北京商务印书馆的这一版本,几乎是直译的,虽然有一处是翻译错误的,那便是“高楼大厦之城”的终结,实际上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是这样的: Palace其实是指洋行之类的建筑,不高,且在周围有空地的,彼此之间不是迫近的,后来地价上涨了,那些空地都卖掉了,大家都挤在一起了,以前的楼也拆掉了,早了更高的楼,这样就显得更加拥挤了。那种贵族一般的生活结束了,单挤在一起的高楼大厦是发展起来了,上海也发展得更快了。
      我们发现,上海书店的这一版本翻译就没有那么一五一十了,我们还发现,光从语言的顺畅来说,上海书店看起来是没有问题的,如果你不看原文,不去注意那些不同的话,你还会读得很高兴呢!
      我们不妨回过头去看看第一句里面the end of the magnolia tree,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在第一章里面,有这么一句话,There were roses, and tulip trees, and magnolias, for the marshland was good soil, after all and the Shanghai sky was blue and bright most of the year.
      北京商务 空地上栽有玫瑰、郁金香(又翻译错了,是鹅掌楸)、木兰,因为沼泽地毕竟是沃土,而上海的天空一年中大部分时间是晴朗的。
      上海书店 ……种植各种花树。上海的泥土本来很肥沃,因此一种下去便十分繁盛,加以上海的天气很好,一年之中,晴明的日子为多,所以环境非常之舒服。
      我还是把这一段原文完整的贴出来:
      The hongs were square buildings, erected without imagination and without architects, but comfortable and cool. Like true colonial gentlemen, the merchants did not build too close to each other. They believed in elbow- room, and they took much pride in the spacious compounds around the hongs. There were roses, and tulip trees, and magnolias, for the marshland was good soil, after all and the Shanghai sky was blue and bright most of the year.
      上海书店这个版本跳着翻译,就造成了一个后果,那便是少了很多的线索,而这些线索,虽不是主要的推动力,至少也是互相牵连着的,斩断了这些牵连,便使这本书的特色大大丧失掉了,这是很可惜的。再来,这本书本来就是一本充满了有趣杂碎的书,读者一定对这些新鲜未闻的小细节很感兴趣。况且,正如书中所说(你在上海书店的那个版本里面是找不到这句话的):提起这些事实,不但是供读者消遣。
      不知是被砍掉,还是译者自己觉得不妥,在越裔翻译的版本里,关于宋一家门的内容大段大段不见踪影,关于“Greens”和“Reds”也是。关于文本的缺失,最为严重的是第九,第十二,和第十四章节。
      通读全书,我们应该对这个书名有所理解,也应该明白为什么《Shanghai: city for sale》要这么翻译,北京商务印书馆的序言里面说得很奇怪,好像译者并不知晓之前的译本似的。诚然,北京商务印书馆的版本,虽然也是有错误的,也有些语言上不流畅的地方,但综合比较下来,仍旧是我更为信赖的译本。对于感兴趣的读者,我竭力推荐。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