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我们一样疯狂

出版日期:2016-8-1
ISBN:9787303207694
作者:(美)亿森·沃特斯
页数:304页

内容概要

伊森 • 沃特斯(Ethan Watters)美国著名作家、记者,过去30年以来长期致力于精神医学和社会心理学方面的非虚构写作,代表作《城市部落》 《制造怪兽》。他的著作曾入选美国 “最佳自然科学”系列丛书。作为记者,沃特斯的写作生涯开始于调查并报道日托儿童虐待、撒旦教阴谋论以及其他都市神话,他也是第一位在美国国家级的刊物上曝光心理治疗师族群中所存在的故意暗示引导他们的病人陈述自己有“被恢复了”的早期童年创伤记忆的记者。沃特斯目前与太太和孩子生活在美国旧金山。

书籍目录

引言
1.中国香港——厌食症的兴盛史
13 / 一个病人的死
19 / 阴、阳与气
22 / 亲身体会与全球传播
26 / 以史为鉴
31 / 一个新症状,跳进症状池
34 / 白纸一张
36 / 湾仔路之殇
40 / 人比黄花瘦
43 / 美之谎言
49 / “我也是”型厌食症病人
52 / 见识一位非典型的厌食症患者
57 / 厌食症的商品化
62 / 败的战役
2斯里兰卡——带来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浪潮
72 / 邋遢凯特
74 / 显然活在否认中
80 / 创伤咨询人民军
86 / 斯里兰卡的韧性
93 / 邋遢凯特续篇
97 / 高举定论游行
101 / 苦难的全球差异
105 / 教育还是灌输?
108 / “无所畏惧”者的兴起
114 / 以美国人的方式受苦
121 / 剥去了意义的创伤
124 / 内战再起
3桑给巴尔——精神分裂症的变脸术
130 / 从多云之地到赤道骄阳
134 / 环境内容与本质形式
141 / 革命与疯癫
146 / 他对我内心一目了然
149 / 家里的情绪温度
152 / 情绪的表达与精神分裂症
155 / 上帝的祝福
157 / 我们脑袋里的怪物
160 / 不同文化里的情绪
166 / 当生物医学理论到来
173 / 生物医学语言在西方的兴起
177 / 仅仅是化学而已?
180 / 学得到的,学不到的
186 / 音译
4日本——抑郁症的大市场行销
201 / 霍乱时期的精神病学
205 / 日本的第一次精神健康流行病
209 / 悲伤的文化
215 / 失落的十年里,一个年轻人进了一间广告公司
223 / 劣等的科研与头等的药物
226 / 抑郁症的大市场营销
230 / 加速进化
234 / 用科学闪瞎他们
244 / 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SSRIs)与自杀
248 / 早期拥趸开始犹豫
结语全球经济危机和心理疾病的未来
参考文献
致谢
"

作者简介

"“令人惊异且绝对无法忘怀的一部作品。伊森•沃特斯才华横溢的笔端呈现出全球化进程中赤裸裸的现实代价:从我们向斯里兰卡输出创伤后应激障碍到在日本把抑郁症推广为’心灵的小感冒’,《像我们一样疯狂》重新全方位审视了当前全球心理疾病的状态——人们的心灵正被美国梦不断扭曲且陷入日益浓重的黑暗之中。
——杰森•罗伯特兹,全美书评人协会奖获得者
“手不释卷,《像我们一样疯狂》是一本令人着迷又充满智性挑战的心理学游记,沃特斯本人就是一个勇往直前的向导。 ”
—艾伦 •柏迪克,《出伊甸园》作者
《像我们一样疯狂》是一部犀利而又极具独创性的作品。作者以纪实的态度报道并分析,揭示了美国人在使全球文明越来越趋于一致地定义疾病和医治的过程当中所扮演的角色。
—— 波• 布朗森,《教养大震撼》作者
“伊森• 沃特斯拥有独特而原创的视角,看到了我们的国家在塑造全球心理疾病表达的方面所采取的方法。他的作品是那种你在与人交谈中忍不住会一直想要去引用介绍的书,它能永久转变你原本认为理所应当的信念,用新的视角观察周遭。”
-佩姬• 奥伦斯坦, 《等待黛西》的作者
"
本书是美国著名作家伊森·沃特斯享誉心理学界的非虚构著作。他以一个心理学记者的独特视角, 通过采访四个国家和地区的心理疾病案例,生动展现了关于厌食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精神分裂和抑郁症在不同文化中的“地貌”,强有力地说明了美国的心理学范式是如何在其医药商业利益驱动下输出全世界,潜移默化地改变本土心理疾病的现象。作者认为,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美国已经在源源不断地以全球工业化的方式输出他们自己的心理疾病定义和治疗方法。由此, 美国的心理学在不知不觉中将全世界如何"疯狂"的方式变得越来越相似, 越来越同质化。


 像我们一样疯狂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34条)

  •     关于民族志的民族志,写作方式非常有趣,第一人称叙述采访各种心理专家和人类学家的过程,像是报道,但又很扎实。立场鲜明,虽然似乎有点简单,但案例本身很有启发性,要警惕啊:对疾病的讨论本身或许就是病症的一部分。
  •     在这个时段正好看到这本书,是很幸运的。在晚来的定型前,加深一些观念,引发一些思考与联想。是每一个人都应该读的书
  •     心理医药版的《盐、糖、脂肪》。标题是Crazy Like Us,也可以理解为Crazy Like US.
  •     现代心理学有必要从东方文化中发展出新的治疗思路和方法。
  •     推荐
  •     人们试图用能够被文化认可的症状来表达内在的情绪。
  •     在抑郁症这个概念开始在中国越来越被人接受的今天,作为一个受过美式精神健康文化输出和自认理解(或者说依然困扰于)美式心灵的人,我已经越来越不倾向于去输出这些病理概念和相应的干预方法,而更想紧紧的记住家乡方言里很多化解自我和他人痛苦的只言片语。我希望所有普及心理健康的人在照搬DSM和写公众号以外能够读一些医学人类学,跨文化和历史研究的书。虽然我很清楚这基本上是两类人,全球化下还是不能放弃保护丰富而并不普世的人类心灵。
  •     非常有启发。文化全球化带来的心理疾病“时髦”,和以偏概全(或者说全球化的)解决方式。其实很多都是一样,一个专业名词诞生与流行,会带来什么?变形跟遗失必然发生,必须警示。而时髦,突然也有点可怕了,媒体在这里扮演的角色呢?警觉,太重要了。
  •     在震惊中读完,知识社会学的典范成果。作为一个准研究者,第二章给我的冲击是最大的。那些操着职业执照,在灾后疯狂涌入斯里兰卡的所谓心理医生,在言语不通的情况下,把一套美国心理标准灌输给当地人,其实是严重违反了研究伦理,更模糊了治疗和研究的边界。这是值得自省的。语言系统管辖着我们的经验,但这套语言系统却受着种种宰制,无论政治还是商业。
  •     问题意识很强,另外这本书简直是对资本主义的绝佳控诉
  •     触目惊心的疯狂……西方在输出消费的时候,连精神的疾病也一起输出……和医药研究者合伙发布虚假报告,重金推广,改变输入地对这些疾病自我的文化叙述,摧毁背后的文化语境……像他们一样疯狂?希望他们像我们一样疯狂
  •     非常有趣的视角。
  •     “世界其他地方对于人类心灵的文化理解……与生态和社会环境有更紧密的结合。他们尚未把身心割裂,也没有把个体的心灵健康孤立于社群的健康之外。”说的是心理疾病的美式鉴定未必在其他文化土壤中可适,更反映的是文化人类学的平视视角。
  •     一本给西方心理学浇点凉水的书,一本能准确使用心理学语言却从内部反思西方心理学的著作。振聋发聩。
  •     极具反思,强烈推荐,今年个人十大无疑
  •     全新视角独特观点,PTSD那段简直跟汶川地震之后“防火防盗防心理”的乱相一模一样。疾病的表达受到文化塑造,疾病的流行和求助受到隐性利益集团操控,值得教育者、科普者、治疗者深思。
  •     已购。提供了新角度,以四个心理问题的实例(香港的厌食症、斯里兰卡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坦桑尼亚的精神分裂症、日本的抑郁症)解释了全球化负面影响之一。美国以其标准输出心理治疗标准,未必契合当地文化环境,但更麻烦的是当地人接受了这些标准,并开始“制造“符合标准的疾病,使全球心理问题越来越同一化,药不对症。最后,日本一节案例中更提到制药企业输出疾病观念的问题。“整个制药行业的强大力量足以对科学形成威胁——他们正在把医学变成伪科学”
  •     不知道是翻译的腔调的问题还是叙事性和抒情性太强的问题,一直以为作者是桑塔格那种画风的女性………… GSK这个公司真是恶心透了,早先实习的时候第一次听说大型医药公司全部都有一个「学术部」专门雇佣医学博士毕业生和医学教授来做拉皮条一类的工作的时候就难受的不得了。妈的。
  •     该书选择了四个不同地域,从这四个不同区域来揭示美式精神疾病观是如何全球化传播的。正如DSM正在扩张成为几乎全球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一样(中国和法国还属例外,但估计也不远了),文化对精神疾病的影响力量似乎正在减弱。演化论启示我们,生物多样性的保存是种群抵御外部灾难的法宝。而作者忧虑的正是这种多样性的消失。这一罪恶过程中,制药公司的作用最大,正如书中被采访者说言,制药行业把精神医学界的精英们变得与妓女没什么两样。精神医学正在向伪科学堕落,其药物治疗抹杀人类的多样性,是一个自掘坟墓的过程。之前,有读过日译版,书名翻译为《向美国一样疯狂(クレイジー・ライク・アメリカ)》,更为贴切的指出了美国式精神疾病的全球扩张。中译对日本人名翻译有些许错误。如Kitanaka Junko日文汉字应为北中淳子。
  •     作者认为不应将美国那套标准去生硬地套在不同地区的心理疾病上,这点还是值得肯定的。
  •     2016年已读127:Crazy Like Us,“像我们一样疯狂”,或者说“像美国一样疯狂”。作者在全球化的趋势里反全球化,通过 厌食症在香港、PTSD在斯里兰卡、精神分裂症在桑给巴尔、抑郁症在日本的兴起与治疗现实,通过西方心理健康观念全球化的不同传播渠道,批判以规模批发的普世标准出口自己的心理疾病治疗的美国,在罔顾他国或地区的本土文化,漠视个人经历的独特性与差异性方面,对患者个人及本土文化造成的伤害。作者并不讳言心理疾病的全球化标准所渲染的其实是美国的一种胜利主义主张,也揭露了制药公司受利润引诱推动的巨型市场营销运动,在全球一体的背景中,为如何正确对待与诊治心理疾病方面提出了新的主张,难能可贵。
  •     作者用审视主流的视角批判了美国强行输出的统一的心理疾病标准和治疗方法,印象深刻的是厌食症案例中提到的人们倾向于采取被文化认可行为来表达疾病和痛苦的观点,意味着学者和社会对心理疾病知识的传播无形中在引导患者如何去生病,最后同意作者的观点,心理学是助人的科学,但在应用到心理治疗过程中的本土化也是重要的一个环节。
  •     两面看吧
  •     读完立马审视了自身某些观念的建立过程,比如抑郁症。心理疾病的文化面向,部分可以联系吉登斯的专家系统。ps有些翻译错误,典型如幸田来未不是未来=_=
  •     算是跨文化精神病学与医学人类学的普及性作品,易读还有料,看着参考文献,我实在惭愧。最后一章提到的北中顺子的Depression in Japan也出版了。
  •     椒精神疾病都有美国标准。。ptsd那段,跟汶川之后的场景莫名相像。。一个名词流行的背后是制药公司的利益输出
  •     疾病营销学
  •     从另一个视角阐释美国的文化输出对于全球很多地方的影响,书中给了四个例子,斯里兰卡的PTSD,香港的厌食症,坦桑尼亚的精神分裂和日本的抑郁症,一方面说到不同的文化对不同地区人心灵的影响,这些影响大到不能完全以西方的标准来衡量,但西方的心理学者还是带着优越的情绪企图把一切症状都装进自己的心理疾病指导上,另一方面也提到了一些大的药企为了开拓市场在创造新的文化,即使他们的药并没有宣传的那么有效。 总之是一本很好的书,值得一看。
  •     业内常有关于个案(包括心理个案干预)效果的讨论,似乎达成了一个共识,个案的成功率低是应该的~对失败也是习以为常~本书对我的影响非常负面,工作以来接受了大量的关于西方(或所谓先进)知识的影响,跨文化的领域当中心理和精神疾病的建构导致治疗效果衰减的议题上,我认为相关性应该不小。
  •     “因为病人无意识地挣扎,努力获得承认——他们的潜意识就会被吸引去贴近那些能够达成这些目的的症状/病人在无意识中努力地创造症状,以配合当下的医学诊断。这就是文化以难以察觉的方式塑造人类在无意识中跟随大量的文化暗示。”美国希望自己的文化甚至病症、用药都普世化,而我们不能忽略那些不同。
  •     有启发
  •     这是难得一见的犀利而独创性见解的心理疾病书籍,在香港主权更替时,西方形式的厌食症也能钻进香港年轻女性的无意识,在本地文化经历广泛焦虑和冲突时,就容易有新的有关心理和疯狂的念头乘虚而入。
  •     对多元文化的尊重,是典型的社会学态度(可以称为价值主张吗?)。不偏不倚陈述过程倒是最为重要的,否则容易简单地为医生群体抹黑,也容易使得深陷西方文化中的个体仍以超个人主义与过度反省的姿态反思,找不到希望。对抑郁症的讨论让人战栗(不知目前对于大脑器质损伤的研究进展如何)。
  •     一种看待心理疾病的新视角。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