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在中原(上下)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4
ISBN:9787510818004
作者:尹全海,尹全海 编,孙炜,孙炜 编
页数:1065页

章节摘录

五、杨姓历史名人杨姓同中华多数姓氏一样,作为“炎黄之胤嗣,子姒之精苗”,具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共同的伟大民族精神,又有“书礼传家、清白处世、廉洁自守、精忠报国、质朴刚毅、愈挫愈坚”等良好族风家范。这些伟大精神和优良传承,使得杨姓在开姓之初起,很快就发展成为一个英才辈出、代有闻人的中华大姓。在被历朝历代纳为“正史”的二十四史(从先秦至明末)中,就有五、六百位杨姓人物的传记彪炳青史。从明末至今,杨姓中涌现的旷世精英又何止千百。数千年来层出不穷并以德隆术高、名扬天下的杨姓名人中,有祟德重教、格物致知的儒学师祖、理学先贤;有开国主政、除旧布新、功及当代的帝王国君;有清正刚毅、胸阔学博的宰辅廉官;有安邦护国、智勇无敌的忠烈将帅;有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学术泰斗、科技精英。以下各节,我们将择最主要的代表人物分类编记。(一)书礼追夫子格物称大贤杨姓从启姓开基之始,就以史书礼仪为传家为本。数千年来,成就了许多古今共仰的思想家、教育家、学问家,为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普天同颂的突出贡献。在这之中最具代表的就是弘农杨氏开基之祖的东汉太尉杨震。杨震(59—124年),字伯起,东汉弘农华阴人。当时杨姓已是名门望族,按照以伯侨为一世祖的杨氏世系,震公为第二十六世孙,其第十九世祖,是汉高祖时因诛杀项羽有功,被封为“赤泉侯”的杨喜。高祖杨敞(第二十二世)是汉昭帝(公元前94年—74年)时的丞相,功封安平侯。其父杨宝,亦为当时名儒,对西汉欧阳生(字和伯)所编解的今文《尚书》,有所精研。常隐居民间,教书授徒,无意仕宦,品德、才华、学识、气节,为朝野所共誉。震公少时聪明好学,曾拜桓郁为师。桓郁官居太常位列九卿,主管宗庙礼仪和选试博士,曾为东汉章、和二帝讲授儒经。是个位高权重,又有很高学术威望的经学大师。在桓郁的教授下,震公博览群书,通晓经传,对《欧阳尚书》等各种学问无不精学深研。又据传记,震公因家学渊源,先祖曾藏蝌蚪文典籍于湖县(今灵宝市西部)山崖密洞中,以免经书遭劫和谬解误传,这些经典精深玄奥,非广识博学者难能校解。震公学有所成,即奋身前往探寻,终在湖县泉里村(今灵宝市豫灵镇杨家村)西南的龙望塬一崖壁洞中觅到藏书。震公十分欣喜,便于当地设堂校书,称之校书堂。校书解字之余,又兼收学徒授业解惑。其时曾有鹳鹊衔三鳝鱼入堂献瑞的美传,故又称三鳝书堂。该堂历代均有修葺,现仍存立于灵宝市杨家村东,时人亦称之为杨震祠。青少年时期的杨震一心研习书礼、无意仕途,地方官吏曾屡次召请他出仕为官,均被婉拒。在到泉里村(今灵宝市豫灵镇杨家村)设堂校书之前,就已在华山脚下的牛心峪,继承父业并在原设学馆收徒讲学。坚持不分贫富,有教无类,四方求学者络绎不绝,学生多达2000余人。凭着家学深厚和博学多闻,又能循循善诱,因人施教,在远近大有名气,学馆内外生员人潮如市,书声琅琅,响彻山峪。而当地又多生槐树,故时人称牛心峪为“杨震槐市”。震公育人以清白正直为要,其严谨的治学精神和高尚的师德情操被人们誉为“槐市遗风”。之后,震公还在华阴设双泉学馆(在今华阴市卫峪乡泉店村)授徒数年,到湖城设校书堂后又讲学十余年,弟子先后累越三千,真正是桃李遍地,贤人层出,功追孔子,成为当时著名的大学问家、教育家、思想家。于是,杨震公就有了“关西孔子杨伯起”之称。其教授的学生,有很多是堪称国家栋梁之才的英贤,史上较著名的有虞放,东汉大臣,字子仲,陈留东昏(今河南省兰考县北)人,少为太尉杨震门徒。震被谗自杀及顺帝即位后,因放诣阙讼震公之冤而出名。桓帝时任尚书,议诛大将军梁冀,封都亭侯,后任司空。疾恶宦官,遂被陷害,以党争被杀。还有陈翼,在汉桓帝时也官至司空(掌管国家工程建设的官员)。杨震公虽清居村野,不图名利,潜心治学,但其品德、才华和业绩却誉播天下,名声很大,为时人所敬慕。到了五十岁时,才受当时职掌统兵征战大权的军事首领大将军邓骘的恳召,到其幕府任职。此后不久,又被推举为“茂才”出任了地方官,担任过襄城(今河北省襄城县)令;汉安帝永初四年(110年)升为荆州刺史;永初六年(112年)任东莱(今山东省掖县)太守。汉安帝元初元年(114年),调任为涿郡(今河北省涿县)太守。元初四年(117年),杨震进入朝廷任职太仆,已是九卿之一,负责舆马及牧畜之事。同年十二月改任仍为九卿之一的太常,掌管朝廷礼、乐、郊庙社视之事。汉安帝永宁元年(120年),升任司徒,位列“三公”,主管教化。汉安帝延光二年(123年),又升为太尉,掌管朝廷军事大权,直至延光三年七月。从出仕到升为太尉二十余年时间,震公从县令节节迁升至太尉,足见其才学深厚、能力非凡、德品超人。杨震为官二十余年,不谋私利、清正廉洁,秉公办事,恪尽职守,留下了清白传家、四知拒金等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成为后世直到现今官场清廉刚正的典范。所谓“清白传家”,是指杨震为官,从不吃请受贿,也不以请客送礼等方式谋求他人为自己或亲近施以非礼非义的关护。他只希望儿孙亲族清正简朴,靠自己的努力,勤学勤耕,过普通平民百姓一样的生活。任涿郡(今河北省涿县)太守时,亲朋好友劝他为子孙后代置办些产业,杨震不肯,并解释说:“让后世人都称他们为‘清白吏’子孙,这样的遗产,难道不更丰厚吗!”因而“清白”二字也被许多杨姓选为堂号,以铭震祖之教。另有四知拒金的故事。杨震由荆州刺史调任东莱太守,途经昌邑(今山东巨野县东南),昌邑县令王密,是他在任荆州刺史时举荐提拔的官员,白天谒见震公后,为报答杨震的知遇恩情,乘更深夜静无人之机,特备黄金十斤,敬送给杨震。震严拒不受,并语意深长地说:“你我乃是故交,彼此相知、亲密无间,我很了解你的为人,而你却怎么不了解我呢?”王密恳切地解释道:“深更半夜,不会有人知道。”杨震厉声相斥:“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能说无人知道呢?”王密听后十分惭愧,只好收回。这就是在古今中外历史上,传为美谈影响深远的廉政故事,因此后人亦称杨震为“四知先生”。“四知”也就成了杨姓正宗和其他许多支系的堂号,也是杨氏文化和家风的核心精神之一。杨震为官还唯贤是举,刚正无私。汉安帝时,杨震调入朝廷任太仆之职,后又择升太常。在此之前,选拔博士常有徇私舞弊,所拨多名不副实。震公任太常后,刚直无私,唯才是举,经他所选用的,都是通晓经书、德才过人的饱学之士,选任后发挥真才实学,均有所功,形成了任人唯贤的良好风气,天下儒生称赞不已。延光二年,杨震任太尉时,汉安帝的舅父、官居大鸿胪(九卿之一,分管礼仪)的耿宝,要杨震荐举中常侍李闰的哥哥,入朝做官,遭震公坚拒。耿宝亲到杨震住处拜访,并威胁说:“李常侍是皇上所重用的人,让你征召他的哥哥入朝做官,我只是转达皇上的意思而已。”震公义斥道:“若是朝廷圣意,理应由尚书那里送皇帝的敕书过来,怎么能让你来传达皇上的意思呢?”耿无言以对,愤然而去。皇后的哥哥阎显,官居执金吾(督巡三辅治安),也利用职权要杨震择选他的亲友入官,同样亦遭拒绝。时任司空(掌管工程建设)的刘授得知此事后,当即征召此二人入朝做官,并很快拔升要职。相形之下,更可见杨震的光明磊落、刚直无私。

前言

序河南是中华民族“母文化”——河洛文化的发源地,更是姓氏文化起源大省。据考证,在过去的《中国百家姓》中,有78个姓氏起源或部分起源于河南。多年来,河南许多部门和社团组织努力挖掘历史文化、姓氏文化资源,充分发挥其优势,大力开展对台交流联谊工作,取得了显著效果。河南在岛内的知名度大幅提升,来河南寻根谒祖的台湾同胞络绎不绝,并呈逐年上升趋势,进而有效促进了豫台两地的大交流、大合作。为充分保护和科学利用中原涉台历史文化资源,顺应和推动两岸大交流、大合作局面,打造全球华人寻根祭祖圣地,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近年来,河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联合河南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各级台湾事务主管部门,积极搭建两岸交流平台,开展中原姓氏文化研究,在推动台湾同胞中原寻根和豫台两地文化交流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取得明显成效。例如,自2008年始与国台办《两岸关系》杂志社、河南省社科院、信阳师范学院、固始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固始与闽台渊源关系研讨会”,至今已连续举办四届,成为海峡两岸民间交流的重要平台;2010年省台办与信阳师范学院联合组建中原文化与闽台寻根研究中心,开展中原与闽台渊源关系研究和台湾豫籍名人研究,同时组织省内专家出版“中原与闽台关系研究丛书”,目前已出版《固始与闽台渊源关系研究》、《中原移民与闽台文化研究》、《中原移民与两岸文化认同研究》三种,受到两岸学界高度认可。特别是近年来我省组织的两岸青年中原文化研习营活动,吸引了来自台湾的台湾师范大学、台湾清华大学、台湾辅仁大学、长荣大学、嘉义大学、高雄大学、彰化师范大学等几十所高校数百名学生与河南高校师生一起走进中原、感知中原文化,携手传承中华文明。在由河南省台办组织的“2010年河南台湾月”活动期间,我们开展了“姓氏文化探源”活动,特邀河南、台湾两地的姓氏研究专家,沿着黄、陈、李、郑、林等岛内大姓氏的起源和发展的脉络进行探寻、考察。专家们进祠堂、拜宗祠、阅门联、录碑文,仔细记录祖训和族谱,有的深深鞠躬以示敬仰,有的双手合十久久凝望,这种虔诚令人感动。在场的媒体记者记录下了每一个感人的场面,并作了及时的报道,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活动的举办,不仅加强了豫台两地学术界的交流与合作,也大大增强了台湾同胞“根”的意识和对祖根地的思念和向往,同时也引发了我的沉思。如能编撰一套反映闽台大姓氏源流的书籍,不但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更能取得凝聚人心、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积极效果,此举可容政治、历史、学术等多种意义兼得。这个愿望在各方支持下,终于要实现了。由河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组织编撰的《根在中原:闽台大姓氏探源》,作为“中原与闽台关系研究丛书”之一种,初步选取台湾的陈、林、黄、张、李、王、刘、蔡、杨、郑十姓,作为首批出版,旨在通过对闽台大姓之起源、姓氏播迁、姓氏文化、姓氏名人及寻根联谊活动之描述,提示台湾大姓氏起源于中原或名门郡望在河南,充分印证台湾同胞的祖籍“五百年前在福建,一千年前在河南”这一不争之史实,呈现中原与闽台之血缘、亲缘和文缘关系,揭示海峡两岸的血缘认同、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为此,省台办特邀省内10余名姓氏研究专家和学者,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撰写了此丛书的初稿,可谓集集体智慧之大成。“中原文化与闽台寻根研究中心”承担了该丛书的修订、编辑任务,做了大量工作,付出的辛苦是不言而喻的。整个撰稿和编辑耕作历时两年,值兹付梓发行之始,略识数言以嘉其志、彰其行,并期待后续成果相继问世,是为序。(作者系河南省台办主任)2012年7月根在中原(代前言)根在中原(代前言)尹全海由于历史的原因,台湾地区之姓氏数量及其分布,研究起点较晚。据1979年出版的杨绪贤编撰《台湾区姓氏堂号考》调查,至今尚未发现日本占据台湾之前的有关数据。日据时期,日本人富田芳郎曾利用1920年的“国势调查”资料,抽样31003户,共得193姓。虽不能认为是完整资料,但为我们发现的最早数据。1945年国民政府接收台湾之后,相关调查工作,相继展开,先是1953—1954年间,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对828804户居民进行的姓氏调查中,共得737姓,遗憾的是桃园、云林、高雄和台东四县因故未能参加,737姓仅仅为台湾十二县、五市一局(阳明山管理局)的数据,因此遗漏之姓氏不少。至1968年,台湾大学陈绍馨教授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瑞德教授合撰《台湾人口之姓氏分布》时,依据1956年台湾人口总数(9308199人),按四分之一抽样,共得1027姓,其中,单姓1013,复姓14。在杨绪贤《台湾区姓氏堂号考》汇编的“台湾区各县市分姓人口数统计表”中,1978年,台湾共有人口16951904人,1694姓,其中,单姓1611,复姓75,三字姓4,四字姓4。杨绪贤等人的调查统计,应该是有史以来以全部户籍资料为依据进行调查统计的结果,基本上可以确认台湾地区的姓氏数量。至于台湾姓氏之分布,总的特征是高度集中。具体表现在稀有姓氏多,但所占人口比率低;常见姓氏少,但占人口比率高。其中,陈、林、张、王、黄、李、吴、蔡、刘、郭等前十大姓,占总人口比率一半以上,虽然十大姓所含姓氏在不同时期有所变化,但陈、林二姓之位序基本稳定,台湾民谚之“陈林半天下”是准确的。前二十大姓占总人口比率在三分之二以上。前一百大姓,占总人口之比率则超过百分之九十六。其他姓氏所占人口比率不足百分之四。可见台湾姓氏之分布相当集中。据此,我们基本掌握了台湾姓氏之数量及分布大势,接下来我们按照姓源、入闽、迁台等关键环节,考察台湾前十大姓(由于资料的原因,吴姓未能列入先期出版姓氏)及前一百大姓的姓源、播迁及入闽迁台情况。陈姓。陈姓姓源,出自妫姓(或为改姓者,见《通志•氏族略》、《魏书•官氏志》),虞舜之后。《元和姓纂》记曰:夏禹封帝舜之子于虞城(古虞国,今河南虞城县西南,一说今山西永济县东南),至三十二代孙虞遏父(虞阏父)为周陶正。武王克殷,封虞遏父(虞阏父)之子满于陈,都宛丘(今河南淮阳),赐姓妫,以奉舜祀,称陈侯,卒谥胡,故曰陈胡公,亦称胡公满。自胡公满都宛丘,四十八世孙陈寔(实)为太丘长(河南永城)。至永嘉之乱,陈氏始渡江南迁徙。传至六十五代陈霸先,建立陈朝,都于建康(今南京),族人遍布江南闽粤间。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河南光州固始人陈政偕其子陈元光入闽开漳,子孙繁衍,成一大宗派。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南陈始祖陈忠,仕唐,赠鄂国公,子陈邕,为中宗进士,官太子太傅,因与李林甫不合,被谪入闽,初居兴化,再迁漳州,后裔繁衍,族谱称为太傅派。明万历年间陈振遥由福建同安金门水头乡迁居澎湖西沙港开基,此后,陈氏族人分别从福建泉州、漳州,广东潮州、嘉应等地渡海迁台,其中,以开漳圣王、太傅和南朝三大支派为主,福建同安为最。林姓。林姓姓源,出自子姓(亦有姬姓和改姓者,见《通志•氏族略》、《魏书•官氏志》)。《元和姓纂》记载,商纣叔父比干,为纣所害,其子坚逃难长林之山(今河南卫辉),遂得姓林氏。林坚之后,林氏子孙散居华北各地。战国时,林皋相赵,光武中兴,六世孙林邈为徐州刺史,下邳林氏以其为始祖。晋元帝南迁,下邳林氏随之,明帝太宁三年,林绿为晋安太守,封晋安郡王,卒葬惠安九龙岗,是为闽粤林氏始祖。自明崇祯末年,福建漳浦乌石乡林四迁居澎湖白沙,林氏族人分别由福建漳州、泉州、汀州、龙岩,广东潮州、惠州、嘉应等地渡海迁台,其中以漳州人最多。黄姓。黄姓姓源,出自陆终(或有出自嬴姓者,见《姓氏解纷》)。《元和姓纂》记载,陆终之后,受封于黄(今河南潢川),黄为楚所灭,其后以国为氏。陆终、伯益皆颛顼之后,黄氏族人多主此说。据黄氏族谱记载,黄氏世居河南固始,至永嘉之乱,中州板荡,南迁入闽,黄元方仕晋,居侯官,为黄氏入闽始祖。其后,子孙散居莆田、泉州、南安、惠安、安溪、同安各地。自明崇祯十年,黄正束由福建南安居觉山迁居澎湖马公,黄氏族人分别由福建泉州、汀州,广东嘉应、潮州、惠州等地渡海迁台。张姓。张姓姓源,出自姬姓。《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名挥(青阳,今河南濮阳,也有人认为河北清河),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得姓张氏。张氏南迁,始于晋元帝,间或入闽,旋即回迁者多。张氏族谱记载入闽者:唐初,河南祥符(今开封)人张伯纪,随陈元光入闽开漳,家居漳州;唐末,河南光州人张天觉,授南剑刺史,平王仙芝,朱温篡唐,乃弃官避难入闽,其子孙繁衍,遍及八闽,尊称为贤坂张氏始祖;光州固始人张延济兄弟三人,随王潮入闽,世居泉州之惠安、安溪,支派繁盛。自明崇祯年间,张隐由福建漳州迁居澎湖白沙,张氏族人分别由福建漳州、泉州,广东惠州、潮州、嘉应等地渡海迁台。李姓。李姓姓源,出自嬴姓(或为改姓者,见《魏书•官氏志》、《路史》)。《新唐书•宗室世系表》记载,帝颛顼高阳氏生大业,大业生女华,女华生皋陶,为尧大理(官),皋陶生伯益,得赐姓嬴。伯益生恩成,为虞、夏、商大理(官),遂以官为氏,后裔理征,因得罪纣王而死,其子利贞逃难于伊侯之墟(河南豫西),食木子,得全性命,子孙改理为李。自李氏得姓至唐初,主要在长江以北地区繁衍播迁。李姓入闽,始自唐初,光州固始人李伯瑶随陈元光入闽,因其“平蛮獠三十六寨,战功推为第一”,子孙散居龙溪、漳浦诸县(也有人认为,李氏入闽者以李火德支派为主)。自明隆武元年(1645年),李顺由福建同安金门迁居澎湖湖西,李氏族人分别由福建泉州、漳州、汀州,广东嘉应、惠州等地渡海迁台。王姓。王姓姓源,出自妫姓(也有出自子姓、姬姓或改姓者)。《通志•氏族略》记载,王氏系出帝舜之裔,齐王建之孙,济北王田安,时人称王家,后裔因之为氏,有北海之王和陈留之王也。另有出自子姓者,如汲郡之王,为殷王子比干之后;出自姬姓者,如太原、琅琊之王,京兆、河间之王,是也。族谱记载,王氏南迁始于晋室南渡,左丞王导辅晋中兴,成为江南第一大姓。再十二世,传至王晔,为光州定城令,家居固始,生三子,潮、审邽、审知。唐光启元年,王潮三兄弟随王绪入闽,审知封闽王,审知子王廷钧,自立为帝,国号大闽。自永历年间,王团由福建漳浦入垦台南新化,王氏族人分别由福建漳州、泉州,广东潮州、惠州等地渡海迁台。吴姓。吴姓姓源有二,一曰虞舜之后,《史记索隐》记载,舜后封虞,虞吴近音,故舜后亦有吴氏。二曰出自姬姓,《元和姓纂》记载,周太王子泰伯、仲雍封吴。吴为越所灭,子孙以国为氏,散居江淮间。吴氏南迁始于陈元光开漳,如季札之后吴兢为唐太守,始居江南。其后人吴宥迁居福建宁化,为福建吴氏始祖。吴氏入闽最大一支为僖宗中和四年(884年),河南光州固始人吴祭偕其族人迁居福州,王审知入闽时,吴祭再迁莆田,子孙散居漳州、泉州及广东潮州各地。自明崇祯年间吴耀余由福建南安迁居澎湖马公,吴氏族人分别由福建泉州、漳州、汀州、永春,广东嘉应、惠州、潮州等地渡海迁台。刘姓。刘姓姓源,出自姬姓(也有出自祁姓或改姓者,见《姓氏考略》、《汉书》、《通志•氏族略》)。《姓氏考略》记载,周成王封王季之子于刘邑(今河南偃师县西南),以邑为氏。而《通志•氏族略》称,帝尧陶唐氏之后,受封于刘(今河北唐县)。刘氏南渡始于唐末,有翰林学士刘天锡因避难迁居福建宁化,号为东派。宋代以后,东派后裔自宁化经上杭,迁至广东兴宁、平远,子孙散播闽粤各地,刘若连开基流溪,刘学箕繁衍福建南靖,刘开七肇基广东梅县。自刘求成由福建平和随郑成功渡台,入垦台南柳营,刘氏族人分别由福建漳州、汀州,广东潮州惠州等地渡海迁台。蔡姓。蔡姓姓源,出自姬姓。《史记•管蔡世家》记载,武王伐纣,周文王封第五子叔度于蔡(今河南上蔡)。武王崩,成王即位,周公辅政,诛武庚,杀管叔,放逐蔡叔,其子名胡,仍封于蔡,为蔡仲。蔡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西汉末年,蔡勋为避王莽征召,迁居河南光州固始。据族谱记载,蔡勋之后于唐中叶相继入闽,如蔡彧随陈元光开漳,青阳派始祖蔡辉、琼林派始祖十七郎等,均为河南光州固始蔡勋之后裔。自明崇祯十七年蔡鸣震由福建同安琼林迁居澎湖马公兴仁里,蔡氏族人分别由福建泉州、漳州,广东嘉应等地渡海迁台。杨姓。杨姓姓源,出自姬姓(亦有改姓者)。据史籍记载,姬姓之说纷异,或曰周宣王之子尚父,封为杨侯,因以为氏,或曰周宣王曾孙封于杨,其后以为氏,或曰周景王之后也。杨氏南迁,主要是弘农杨氏(今河南灵宝)。族谱记载,永嘉之乱,弘农杨氏族人随晋室南渡,迁居闽粤。栖霞杨氏则由河南光州固始迁入,据杨氏族谱记载,其先人为杨震之后,世居河南光州固始县,唐末,杨荣禄率子逸、萧及孙明珠,随王审知入闽。十八世杨孟怀迁同安下坂乡,因此处多紫霞,遂筑室栖宿其下,为栖霞始祖。自南明永历十五年(1661年)福建海澄人杨文科随郑成功迁台,入垦台南佳里,杨氏族人分别由福建漳州、泉州,广东嘉应、惠州等地渡海迁台。郑姓。郑姓姓源,出自姬姓。《元和姓纂》记载:周厉王少子友,受封于郑(今陕西华县西北),是为桓公,生武公,与晋文侯辅平王东迁于洛阳,因徙溱、洧之间,谓之新郑。传十三世至幽公,为韩所灭,子孙播迁陈、宋之间,以国为姓。郑姓为晋永嘉二年(308年)入闽八族之一。《福建通志》记载:晋郑昭,荥阳人,永嘉之乱,避地入闽,居永泰,是为郑姓入闽始祖。唐初,郑时随陈元光入闽开漳,子孙散居福建各地。唐末,河南光州固始人郑璘等随王审知兄弟入闽,是为南安石井郑氏之祖。自明永历十五年,阳平郡王郑成功率族人渡台驱逐荷兰侵略者,郑氏族人分别由福建漳州、泉州,广东潮州、惠州等地渡海迁台。台湾前一百大姓,陈、林、黄、张、李、王、吴、刘、蔡、杨,许、郑、谢、郭、洪、邱、曾、廖、赖、徐周、叶、苏、庄、江、吕、何、罗、高、萧,潘、朱、简、锺(钟)、彭、游、詹、胡、施、沈,余、赵、卢、梁、颜、柯、孙、魏、翁、戴、范、宋、方、邓、杜、傅、侯、曹、温、薛,丁、马、蒋、唐、卓、蓝、冯、姚、石、董,纪、欧、程、连、古、汪、汤、姜、田、康,邹、白、涂、尤、巫、韩、龚、严、袁、鐘(钟),黎、金、阮、陆、倪、夏、童、邵、柳、钱。除蒋、杜、温、白、姜、阮、夏七姓未发现其先祖由中原入闽迁台的系统史料之外,其它93姓均由今河南境内迁出南移,并入闽迁台。换言之,93%的台湾姓氏祖地在今河南境内,而且其族谱能够呈现入闽迁台之迁徙线路。上述93个台湾姓氏中,除简、钟、蓝、纪、古、黎、阮、童八姓外,其它85姓均由河南“光州固始”迁出南移,并入闽迁台,换言之,85%的台湾姓氏源自河南固始。

内容概要

尹全海,男,1963年生,河南省遂平县人,中共党员,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信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新中原协同创新中心牵头人,河南省中原与闽台关系研究中心学术带头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中原移民史、台湾史及海峡两岸关系史等。主持“中央政府管辖台湾历史文献丛编”、“中原与闽台关系研究丛书”,现已出版《清代渡海巡台制度研究》等学术著作10余部;主持完成“国家出版基金、国务院台办重点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国家民委研究项目、全国高校古籍委研究项目,以及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课题10余项。孙炜,女,1980年生,河南偃师人,硕士,信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原移民及中原与闽台关系研究,参与承担教育部人文社科、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多项,参与编著《清代巡台御史文献》、《根在中原:闽台大姓氏探源》等著作,在各类刊物发表论文十多篇。

书籍目录

上册目录序宋丽萍根在中原(代前言)尹全海陈姓一、陈姓姓源(一)陈姓的远祖帝舜(二)胡公满与陈国(三)陈姓主要支系及联宗各姓二、陈姓的播迁(一)秦汉魏晋时期的陈姓(二)南朝陈姓与陈朝皇族(三)唐宋陈姓的振兴与入闽(四)陈姓在元明清时期的播迁(五)陈姓迁台(六)陈姓在海外的发展附:陈在正《颍川陈氏开漳圣王派迁台》三、陈姓文化(一)陈氏族谱序(二)祖训家教(三)陈氏字辈(四)名胜古迹四、陈姓历史名人(一)古代名人(二)现当代名人五、寻根联谊(一)祖地淮阳古今(二)宗亲组织及其联谊活动林姓一、林姓姓源(一)林姓起源(二)别姓同源(三)比干林姓世系二、林姓的播迁(一)在北方的发展(二)东汉末年的初次南迁(三)唐朝林氏的南迁(四)林姓渡海迁台三、林姓的分布(一)南多北少(二)台湾第二大姓(三)海外林姓四、林姓文化(一)林姓族谱(二)郡望堂号(三)林姓家训五、林姓历史名人(一)古代名人(二)现当代名人六、林姓名胜古迹(一)大陆部分(二)台湾部分(三)海外部分黄姓一、黄姓姓源(一)黄姓源于嬴姓(二)黄国与黄姓二、黄姓的播迁(一)黄姓历史上的大迁徙(二)黄姓在大陆的分布(三)黄姓在台湾的播迁(四)黄姓在海外的播迁四、黄姓文化(一)黄姓郡望(二)黄姓谱牒(三)黄姓名胜古迹五、黄姓历史名人(一)古黄国君王(二)历代农民起义领袖(三)历代宰相(四)近现代政治家、革命家(五)黄氏其他名人六、寻根联谊(一)潢川祖地今貌(二)世界黄氏宗亲组织张姓一、张姓姓源(一)起源诸说梳理(二)得姓始祖挥辨析(三)解张的后裔(四)改姓与赐姓二、张姓的播迁(一)史前至春秋战国时期(二)秦汉时期(三)魏晋南北朝时期(四)隋唐时期(五)宋元明清时期(六)张姓分布现状三、张姓文化(一)张姓郡望(二)张姓家谱(三)家训、题辞、祭祖歌(四)名胜古迹四、张姓历史名人(一)古代名人(二)近现代名人(三)海外名人五、寻根联谊(一)族根地濮阳古今(二)张姓宗亲组织(三)寻根联谊之活动李姓(上)一、李姓姓源(一)李姓起源诸说(二)远祖古帝颛顼(三)血缘始祖皋陶(四)开姓始祖老子二、李姓的播迁(一)繁衍北方(二)南迁与入闽(三)经闽迁台(四)海外播迁(五)李姓分布三、李姓文化(一)郡望堂号(二)家乘谱牒(三)堂联集锦(四)名胜古迹下册目录李姓(下)四、李姓历史名人(一)先秦时期(二)秦汉六朝时期(三)隋唐五代时期(四)宋元明清时期(五)近现代时期五、寻根联谊(一)李姓宗亲组织(二)李姓宗亲联谊(三)河南鹿邑寻根王姓一、王姓探源(一)源于商王子比干(二)源于姬姓(三)源于妫姓的一支(四)源于少数民族改姓(五)源于赐姓和冒姓二、王姓的播迁(一)王姓在历史上的播迁(二)王氏子弟入闽(三)王姓迁台(四)王姓分布三、王姓文化(一)郡望堂号(二)王姓楹联(三)家训格言(四)王姓字辈有遵从(五)王姓圣地遗迹(六)王姓家谱四、王姓历史名人(一)古代名人(二)近现代名人(三)35位王姓皇后刘姓一、刘姓姓源(一)刘姓远祖尧帝与祁姓刘氏(二)姬姓刘氏(三)汉帝赐姓(四)其他刘姓支派二、刘姓的播迁(一)刘姓在大陆的播迁(二)刘姓在大陆的分布(三)刘姓迁台及在台湾的分布(四)刘姓在国处的播迁三、刘姓文化(一)刘姓族谱(二)刘姓楹联典故(三)名胜遗迹四、刘姓历史名人(一)刘姓帝王(二)古代其他名人(三)近现代名人五、寻根联谊(一)祖地平顶山新貌(二)刘姓宗亲组织(三)宗亲联谊活动蔡姓一、蔡姓姓源(一)蔡姓的起源(二)蔡国与蔡姓二、蔡姓的播迁(一)蔡姓在大陆的播迁(二)蔡姓向台湾及海外的播迁(三)蔡姓的分布三、蔡姓文化(一)蔡姓族谱(二)建阳蔡氏裔孙世系调查(三)蔡姓名胜及遗迹四、蔡姓历史名人(一)古代名人(二)近现代名人五、寻根联谊(一)上蔡祖地概况(二)蔡姓宗亲组织(三)宗亲联谊(1992—2010)杨姓一、杨姓姓源(一)渊源追古远主脉出黄轩(二)姓含多民族大姓多源流(三)赐封改附转大姓更蔚然(四)脉联董杨童三姓共一宗二、杨姓的播迁(一)迁徙自古起交融无止息(二)祸因六卿乱杨族迫逃迁(三)历史入晋唐宗族南迁忙(四)时越宋元明移徙未稍停(五)明清至当今全球遍侨亲三、杨姓的分布(一)根系豫秦晋故地多族亲(二)情重云贵川杨姓稠西南(三)闽浙苏赣粤鳝堂枝蔓多(四)东南西北地处处有苗裔(五)福建杨氏迁居台湾(六)海外杨姓分布四、杨氏文化(一)大姓郡望多堂号若星河(二)祖地依华岳古姓胜迹多五、杨姓历史名人(一)书礼追夫子格物称大贤(二)四知传清正宰辅砥中流(三)主国掌社禝革旧勇图新(四)护国保社稷忠烈感天地(五)学术夸泰斗科技多精英六、杨氏祖籍地(一)临汾(二)华阴(三)灵宝郑姓一、郑姓姓源(一)郑姓起源(二)早期子姓郑氏(三)郑姓的总根二、郑姓的播迁(一)西周至魏晋时期郑姓的发展(二)魏晋时期郑姓的全面发展(三)隋唐时期郑姓的继续发展(四)宋元明清时期郑姓的坎坷发展三、郑姓文化(一)郡望与堂号(二)昭穆范字(三)族规与家训(四)宗祠(五)纪念堂、纪念馆、庙宇(六)祖茔、墓志五、郑姓历史名人后记

编辑推荐

《根在中原:闽台大姓氏探源(套装共2册)》呈现中原与闽台之血缘、亲缘和文缘关系,揭示海峡两岸的血缘认同、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

作者简介

《根在中原:闽台大姓氏探源(套装上下册)》选取当今台湾之陈、黄、林、郑、杨、王、蔡、张、刘、李十大姓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正史、族谱及个人回忆录等史料,详细梳理了中原移民入闽迁台的史实,深入探寻前人辗转迁移的社会、历史原因,具体内容包括姓氏探源、播迁分布、入闽迁台、郡望堂号、古今名人、祖地遗迹、寻根联谊等七部分,藉此帮助台湾同胞追根寻源,了解祖先的生活历史,加深两岸同文同种的文化认同和血浓于水的感情,推动今天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


 根在中原(上下)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