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事生非-莎士比亚经典名著译注丛书

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0-07
ISBN:9787535123299
作者:莎士比亚
页数:169页

作者简介

本书是莎士比亚成熟喜剧之一,包括三条线索,一条是总督的女儿希罗受不贞的诬蔑但最后恢复名誉,一条是意大利青年贵族裴尼狄克和总督的侄女琵特丽丝相互斗嘴,受人背后怂恿、牵线、终至相爱,最后一条是一群无知的警察们制造的闹剧。


 无事生非-莎士比亚经典名著译注丛书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当黑暗的中世纪显露曙光,文艺复兴运动开始在欧洲的历史上登场。而“人文主义”作为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首先反对神的权威,把人从中世纪的神学枷锁下解放出来。宣扬个性解放,追求现实人生幸福;追求自由平等,反对等级观念;崇尚理性,反对蒙昧。人文主义表现出了对人的存在和权力的极大关注,赞扬人的思想、情感、价值等一切围绕人而展开的自由和平等的精神。这种观念在爱情中的体现往往反映社会各阶层思想的运动与转变。爱情是纯洁珍贵的,是人类普遍情感之一,人文主义者反对把爱情看作是伤风败俗的淫欲邪念。人文主义者赞美的爱情,是摆脱一切束缚,在男女双方相爱的基础上产生的真挚的爱情。“恋爱自由,婚姻自主”、“婚姻必须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都是人文主义者追求的爱情的信条。这样的爱情是自由平等的,是爱情中的男女彼此思想共鸣的结果,而且不轻易破碎夭折。《无事生非》围绕着两个爱情而展开——克劳狄奥与希罗代表传统的遵循阶级门户观念的婚姻;培尼狄克和贝特丽丝表现的则是在相互对抗的趣味中萌发的真挚爱情。通过两种结合的对比,可以发现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爱情观旗帜鲜明。传统的婚姻在父权、男权统治下,建立在阶级、财产等社会规范的标签上,它的脆弱性可想而知。克劳狄奥跟培尼狄克的谈话中表现出对希罗的喜爱,但在求婚之前,确是先向阿拉贡亲王彼德罗询问希罗的家世。(第一幕)克劳狄奥:殿下,现在我可以求你帮个忙了。彼德罗: 咱们是好朋友,你有什么事尽管吩咐我;无论它是多么为难的事,我都愿意竭力帮助你。克劳狄奥:殿下,里奥那托有没有儿子?彼德罗: 没有,希罗是他唯一的后嗣。你真喜欢她吗,克劳狄奥?从这一段对话中,克劳狄奥确定了希罗是梅西那总督的独生女儿,意味着希罗可以继承她父亲的所有财产。原先只有几句话所表达的喜爱突然有了确定下来的理由,克劳狄奥接下来便发表了一通对希罗的爱的宣言:克劳狄奥:啊,殿下,当我们向战场出发的时候,我用一个军人的眼睛望着她,虽然心中羡慕,可是因为有更艰巨的工作在我面前,来不及顾到儿女私情;现在我回 来了,战争的思想已经离开我的脑中,代替它的是一缕缕的柔情,它们指点我年轻的 希罗是多么美丽,对我说,我在出征以前就已经爱上她了。财产、门第的事项告一段落,克劳狄奥按部就班地依照传统的礼节进行他的求婚行动。委托彼德罗做媒,等待女方父亲的回应。这一套繁文缛节的背后,正说明封建思想在克劳狄奥身上的遗存。而希罗这一方面,贝特丽丝父女俩的对话倒是让读者看到了希罗作为大家闺秀的形象。安东尼奥:(向希罗)侄女,我相信你一定听你父亲的话。贝特丽丝:是的,我的妹妹应该懂得规矩,先行个礼儿,说,“父亲,您看怎么办,就怎么办吧。”可是虽然这么说,妹妹,他一定要是个漂亮的家伙才好,否则你还是再行个礼儿,说,“父亲,这可要让我自己做主了。”克劳狄奥和希罗之间的交流极其有限,眼看着就要结成婚姻,岂料没有感情基础的亲事,仅仅被一个恶作剧就摧毁了。克劳狄奥表现出对希罗极强的占有欲,“看到”她与别人“有染”,还没有确定事实就决定在婚礼上侮辱新娘。这种不信任和缺乏对彼此的了解的婚姻根本不存在爱情。而希罗冤情被澄清之后依旧选择跟克劳狄奥结婚,是男权社会中形成的女人须对男人的“从一而终”的思想作祟。历经曲折,克劳狄奥和希罗最终结为夫妻。但本剧中真正的主角却是培尼狄克和贝特丽丝,他们的爱情闪耀着人文主义的光芒。培尼狄克和贝特丽丝的登场总是以争吵开始,以争吵结束。但是从一开始的争吵中就可以看到,他们冷嘲热讽都离不开彼此作为对象。可以说,争吵是这两个年轻人爱情的保护色,他们并不知道纯洁的爱情已经发生,真挚的爱情发生是没有目的的,也是让人羞于表达的。戏剧的以使者报信作为开始,贝特丽丝首先打听的便是培尼狄克的情况:贝特丽丝:请问你,那位剑客先生是不是也从战场上回来了?使 者:小姐,这个名字我没有听见过;在军队里没有这样一个人。里奥那托:侄女,你问的是什么人?希 罗:姊姊说的是帕度亚的培尼狄克先生。在假面舞会上,培尼狄克和贝特丽丝是彼此的舞伴,而培尼狄克已经知道了对方的身份。贝特丽丝一开始谈话就扯到培尼狄克身上,然后又是一连串贬低性的话语。离开了舞会之后的培尼狄克恼火了起来!培尼狄克:啊,她才把我侮辱得连一块顽石都要气得直跳起来呢!一株秃得只剩 一片青叶子的橡树,也会忍不住跟她拌嘴;就是我的脸罩也差不多给她骂活了,要跟她对骂一场哩。她不知道在她面前的就是我自己,对我说,我是亲王的弄人,我比融雪的天气还要无聊;她用一连串恶毒的讥讽,像乱箭似的向我射了过来,我简直变成了一个箭垛啦。她的每一句话都是一把钢刀,每一个字都刺到人心里;要是她嘴里的气息跟她的说话一样恶毒,那一定无论什么人走近她身边都不能活命的;她的毒气会把北极星都熏坏呢。即使亚当把他没有犯罪以前的全部家产传给她,我也不愿意娶她做妻子;她会叫赫剌克勒斯给她烤肉,把他的棍子劈碎了当柴烧的。好了,别讲她了。她就是母夜叉的变相,但愿上帝差一个有法力的人来把她一道咒赶回地狱里去,因为她一天留在这世上,人家就会觉得地狱里简直清静得像一座洞天福地,大家为了希望下地狱,都会故意犯起罪来,所以一切的混乱、恐怖、纷扰,都跟着她一起来了。倘若没有爱情的干扰,一向淡然的培尼狄克又怎么会这样在乎呢?《无事生非》里窃听和圈套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彼德罗亲王一干人等设下的圈套让窃听者——抱着独身主义的培尼狄克和可以把丈夫当作笑话来讲的贝特丽丝陷入对彼此的迷恋。就像捅破了窗户纸一样,培尼狄克和贝特丽丝的嘲讽和骄傲消失得无影无踪。“意识”到对方爱着自己,他们开始反思自己的内心,这时候感情才真正浮出水面。可以看到的一点是:爱情的发生是自然的规律,“厌女症”的培尼狄克和“厌男症”的贝特丽丝也阻挡不了规律的运行。他们处处体现出对“独身主义”的赞扬,对结婚这种行为百般作对。莎士比亚的妙笔让他们原形毕露——禁欲主义终究会在爱情的发生中萎靡不振,人文主义的爱情是真正的追求。以喜剧的表现形式揭开自欺欺人的行为,独身主义者也斗不过爱情的温柔。戏剧结尾的地方所有人对他们两个公开了圈套,而事实上,他们的爱情绝不是误会或者说中圈套那么简单。他们早就深深地爱着对方:克劳狄奥:我也可以赌咒他爱着她;因为这儿就有一首他亲笔写的歪诗,是他从自己的枯肠里搜索出来,歌颂着贝特丽丝的。希 罗:这儿还有一首诗,是我姊姊的亲笔,从她的口袋里偷出来的;这上面倾诉着她对培尼狄克的爱慕。培尼狄克:怪事怪事!我们自己的手会写下跟我们心里的意思完全不同的话。好,我愿意娶你;可是天日在上,我是因为可怜你才娶你的。贝特丽丝:我不愿拒绝您;可是天日在上,我只是因为却不过人家的劝告,一方面也是因为要救您的性命,才答应嫁给您的;人家告诉我您在一天天瘦下去呢。培尼狄克:别多话!让我堵住你的嘴。(吻贝特丽丝。)培尼狄克和贝特丽丝的结合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装,他们从自己的主观情感出发,从自己的内心寻求爱情的答案。而且一旦认定爱着对方,历经波折带来的不是感情的破碎,而是更坚定在一起的决心和信念。他们是互相理解的,对彼此的偏见在相爱后不复存在,可以看到原先争吵说出的话语也只是逞一时口舌之快的。培尼狄克甚至愿意为了贝特丽丝而挑战自己的好朋友,当然,这个好朋友的做法他也是不认同的。希罗和贝特丽丝的爱情都以大团圆结束,但前者却不似后者那么光彩绚丽。规规矩矩的婚姻使佳人也失去颜色,希罗的人物形象始终像一个隐形人,存在感极弱。相较之下,贝特丽丝大胆自由,在爱情的滋润下,原本有些可爱的她更成熟起来。通过一对英雄美人和一双欢喜冤家的爱情历程,莎士比亚用比较含蓄的手法表现对旧制度下传统婚姻套路的嘲讽和不满;在他看来,真挚的爱情建立在人文主义的基础上,是纯朴而不受封建束缚的彼此信任的爱情——像亲爱的贝特丽丝和培尼狄克的结合那样。参考文献:《莎士比亚喜剧五种》,方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外国文学史》,郑克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爱情观》http://wenku.baidu.com/view/d0066b0df78a6529657d5306.html人文主义http://baike.baidu.com/view/6542.htm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half - comedy about romantic misunderstandings
  •     some typos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